四年級下冊《永遠的白衣戰士》教案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四年級下冊《永遠的白衣戰士》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四年級下冊《永遠的白衣戰士》教案

四年級下冊《永遠的白衣戰士》教案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聯繫上下文理解“身先士卒”、“斬釘截鐵”、“聲色俱厲”等詞語。

3、體會感受“白衣戰士”----護士長葉欣臨危不懼,身先士卒、捨己爲人的崇高精神。

【教學重點】

抓住關鍵詞語和關鍵句子,感受葉欣的崇高精神。

【教學難點】

1.學生儘管經歷過非典時期,但是由於年齡的原因,對非典的危險性感受不深;

2.課文講述的是一個平凡人的事蹟,如何讓學生通過閱讀來體會人物不平凡的精神,併爲這種精神所感動,從而真正落實本課的情感目標則成了教學的另一個難點。

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11課(齊讀課題)《永遠的白衣戰士》,通過上堂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一名普普通通的醫護人員(屏顯:葉欣的遺像),廣東省中醫院的護士長葉欣。她在搶救非典病人時,不幸感染上了非典病毒。

(出示:葉欣的病情牽動了所有人的心)

她的家人,醫院裏的領導,和她一起工作的同事,以及被她從死神手中拉回來的患者及其他們的家屬,還有社會上所有了解葉欣事蹟的人無不關心她的病情。然而,多少人的努力和呼喚,都沒能挽留住葉欣匆匆離去的腳步。3月25日凌晨,葉欣永遠離開了她所熱愛的崗位、戰友和親人(播放追悼會圖片)。3月29日下午,廣州殯儀館青松廳,醫院全體員工在這裏與她作最後的告別,其實爲她送行的還遠遠不止這些人。追悼會現場花圈如海,淚水如雨。

屏幕出示:葉欣的病情牽動了所有人的心。

花圈如海,淚水如雨。

同學們,讀讀屏幕上這些文字,你有什麼問題要問嗎?

(生提:爲什麼一個普普通通的護士長能夠受到那麼多人的牽掛和懷念?)

是啊,葉欣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護士長,爲什麼會有那麼多的人來參加葉欣的追悼會呢?花圈如海,人們都抑不住內心的悲痛,淚水如雨,這是爲什麼呢?

【評析】一堂好的閱讀課,是一個嚴謹的向心結構。“爲什麼一個普普通通的護士長能夠受到那麼多人的牽掛和懷念?”是一個統攬全文的問題。文章的2~7自然段正是通過一件一件的事例來表現葉欣的人格,詮釋了白衣戰士全部的精神內涵。教師把這個問題作爲全文教學的切入口,既是對文章的整體把握,又是突破難點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一個好的語文教師,常常能夠通過對文本的研讀,提出一些能夠籠罩全文的、富有啓發性的問題,並由此引發學生與文本的深入對話。如果教師能夠抓住課文的關鍵句子和段落,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究,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從而展開對全文的學習,這就更加難能可貴!

二、新授2—7小節

輕聲讀一讀課文的2—7自然段,相信你會有答案,在讀的過程中哪些句子最能打動你,畫出來,各自讀。

【評析】基於文本,尋求作者與讀者精神共振;着眼學生,凸顯主體與個體的閱讀感受。

師:同學們,剛纔大家讀得都很認真,2—7自然段中哪些句子令你感動。

(1)第4小節

“隨着醫院‘非典’患者……拒絕接聽家人的電話。”

接聽家人的電話,讓家人放心,這也是人之常情,可是葉欣忙的時候她都不願意把說上幾句話的時間留給家人,確實令人感動。

師:這是你感動的地方,其他同學呢?

(2)“兩個小時過去了…對另一個患者的搶救中去。”

葉欣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她顧不上休息,又…(師引讀)

師:還有誰來談談你感動的地方?

(3)“高風險,高強度,高效率…把一個又一個患者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

還有同學也找到這一句嗎?也請你來讀一讀。

請同學們再細細地讀這段文字,你彷彿看到葉欣怎樣地工作?

(葉欣沒有休息,像一臺永不疲倦的機器全束運轉着…)

我聽懂了你的意思,人不是機器,人是血肉之軀,是人總要休息,人怎麼能像機器工作呢?這就是一個醫護人員救死扶傷的精神。(板書:救死扶傷)。同學們,前面還有“高風險”,在高風險的情況下,她還能這樣去做,真是太了不起了。

誰想讀讀這句話?

還有誰彷彿看到葉欣在怎樣的工作?

(聯繫樑先生)是啊,她這就是高強度,高效率地工作着。

誰再來讀好這句話。

我們一起來讀好它,邊讀邊想象葉欣忙碌工作時的情景。

師:還有令你感動的地方?

(4)“面對危險和死亡…讓你毫無商量的餘地。”

同學們,葉欣的話不多,“這裏危險,讓我來吧!”讀讀這8個字,你能體會到什麼?

同學們,葉欣面對的.危險,不是一次普普通通的搶救和治療,而是面對極具傳染性的非典患者,一個重症患者的搶救,往往伴隨多名醫護人員的倒下,這真是太危險了。

2003年春節前後,一種極具傳染性的疾病—非典型肺炎在廣州一些地區流行,這是一聲前所未見的瘟疫,請同學們看大屏幕。

(播放“非典”圖片)

【評析】充分利用電教媒體的優勢,適時補充學生的經驗缺口,爲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物精神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同學們,看了剛纔這些畫面。“這裏危險,讓我來吧!”讓我來吧,意味着什麼?(死亡)

對,面對危險,葉欣總是衝在最前面,課文中有一個詞語最能概括,哪個詞。(板書:身先士卒)

誰來讀讀這句話。

師引讀,葉欣默默地……

師:葉欣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這一小節中,還有哪些地方令你感動?

(5)“她深知,也許有一天自己可能…”

還有誰也找到這句話,教師的感受和同學們一樣,每次讀到這句話,教師都會被它深深地感動。

反覆讀讀這句話,從這句話中,你彷彿看到一個怎樣的葉欣?

同學們,作爲一個醫護人員,她深深地知道,非典的危險性,她也知道一個重症患者的搶救,往往伴隨多名醫護人員的倒下,像她這樣衝在最前面,後果她是最清楚的,但是她爲什麼還是這樣做呢?

這裏有個詞語“心甘情願”無怨無悔啊!同學們,面對死亡,有誰能做到無怨無悔,你們能嗎?

爲了不讓自己的同事受感染,把危險留給自己,把安全留給中國人,同學們,這種精神就叫做“捨己爲人”。(板書:捨己爲人)

捨己爲人這是一種多麼崇高的精神啊!誰來讀好這句話。

師小結:

面對危險和死亡,作爲護士長的葉欣,處處身先士卒,衝鋒陷陣,在生和死的面前,爲了病人,爲了同事,即使付出生命的代價,她也心甘情願。

讓我們有感情地朗讀好這一小節。

(6)“雖然上班前…牀上休息”

帶病堅持工作,依然兢兢業業,直到支持不住爲止,確實令人感動,能把你的感動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嗎?各自在下面練練看。

【評析】以上教學過程,主要有如下幾個特色:

1.以人爲本,體現教學過程的開放性和互動性。學生是閱讀的主體,同時,每個學生在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感受又不盡相同。所以,以上教學過程不是一個線性的預設過程,而是一個隨機的生成過程,更多的表現爲師生文本三者的對話。教學的開放性使得課堂更加充滿活力!

2.重點突出,主次分明,彰顯教師把握教材的深厚功底。課文2~7小節中,能夠令讀者感動的句子很多,而最能夠體現葉欣救死扶傷、身先士卒、捨己爲人的地方只有三處。因此,教師將全文的教學,濃縮成三句話的教學,其餘的地方一筆帶過,很好地把握住教學的重點。而這三處的教學,教師除了通過三個富有啓發性問題引導理解,同時,教師準確生動的教學語言、及時大量的信息補充也爲學生的學習、品悟提供了幫助。

3.注重語言的深化和外化,突現語文教學的鮮明特點。閱讀是一種生活的還原。學生的閱讀過程,應該是在教師引導和自主探究的共同努力下,把語言文字活化的過程,即通過閱讀,把死的文字,變成活的生活,活的感受。有着生活經驗參與的閱讀,能夠看到畫面,聽到聲音,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以上教學過程,尤其是(三)(四)(五)三句話的教學,多處出現教師教師引導下的學生主動想象和主動體驗,深化了語言,即所謂的讀進去!同時,我們清晰地看到教師教學的落腳點仍然是讀,把自己感受到的通過聲情並茂的朗讀表現出來,即所謂的讀出來!如此,比較好地突現了語文教學的特點。

三、總結。

從剛纔的交流中,我們體會到葉欣是一個救死扶傷,身先士卒,捨己爲人的人,在平凡的工作中卻有着不平凡的精神,她的精神多麼高尚,品質多麼偉大啊,然而,卻是這樣一心爲別人的人,病魔和死神卻沒能放過她。

葉欣的病情牽動了所有人的心。(出示照片)

她的親人來了,她的孩子、丈夫來了,醫院裏的同事來了,還有些人從四面八方趕來。

(出示追悼會圖片)

然而多少人的努力和呼喚都沒能挽留住葉欣匆匆離去的腳步,3月25日凌晨,葉欣永遠地離開了…淚水如雨“

(出示“花圈如海,淚水如雨)

同學們讀讀這8個字,你彷彿看到、聽到、感受到什麼?

(屏顯:一幅葉欣照片)

同學們,葉欣留給人們的是永恆的微笑。

感人的事蹟,化成了悲痛的文字,讓我們滿懷深情地讀好這兩小節。

(兩句之後,音樂慢慢起)

【評析】教學伊始,是教學語言、文本語言、圖像資料三管齊下式的帶入情境;教學結束,是音樂渲染下的圖像資料、學生朗讀的情境再現。整堂課,學生完全沉浸在教師、文本所創設的情境之中,主動閱讀、主動體驗和主動感受。學生徜徉於語言文字之中,感受到白衣戰士的偉大人格,他們的知識、能力、經驗、精神同時得到了提升,語文教學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以完美的結合。

附板書:

11永遠的白衣戰士

救死扶傷

身先士卒

捨己爲人

四年級下冊《永遠的白衣戰士》教案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關鍵詞句,品讀感悟葉欣身先士卒、臨危不懼、捨己爲人的高尚品德。

3、隨文練筆與詩歌滲透相結合,拓展文本資源,增強情感體驗。

 教學重難點:

品讀重點詞句,感悟護士長葉欣的崇高精神,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體會課文中蘊涵的對葉欣的無限痛悼和懷念之情,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段: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反覆讀題,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知道47歲的葉欣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護士,可是她在與非典晝夜搏鬥的戰場上,卻成爲了一名英勇的白衣戰士,誰來讀課題?

二、走進“非典”,認識“戰爭”

1、過渡:20xx年春節前後,“非典”開始在廣州一些地區流行。這是一種怎樣的疾病呢?讓我們時光倒流,回望一下當時那一個個難忘的瞬間吧——(課件出示)

2、看完這一組圖片,“非典”給你的印象是什麼?當時的形勢,借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課件出示):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請看這句話,連同一個感嘆號才區區12個字符,卻獨立成一個自然段。讀一讀,從中你能夠體會到作者的真正用意是什麼嗎?(學生交流)誰能讀好這句話?(朗讀指導)

3、詩歌小結。

三、品詞析句,感受形象

(一)理解中心句:“高風險,高強度,高效率……奪了回來”。

1、過渡:於是,葉欣開始與死神展開了一場殊死的較量!那課文是怎樣概括葉欣的工作狀態的呢?你能從第五自然段中快速找出那個中心句嗎?課件出示:

高風險,高強度,高效率,葉欣像一臺永不疲倦的機器全速運轉着,把一個又一個患者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

2.要想讀懂這句話,我們先來理解這三個詞。(突出顯示)

把這三個詞語送進句子中再讀一讀。生齊讀。

3、在這句話中把葉欣比作什麼?什麼樣的機器?(突顯:永不疲倦)

4、葉欣是怎樣冒着“高風險”,進行“高強度”、“高效率”的搶救工作呢?輕聲讀課文4—6自然段,用橫線劃出最能打動你的語句,並在旁邊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的體會或感想。

(二)交流感受

◎ 出示片段A:隨着醫院的“非典”患者的急劇增多,葉欣身先士卒,從2月8日開始加班,忙的時候甚至拒絕接聽家人的電話。

1、什麼叫“身先士卒”?(突出顯示)在這句話中指誰走在誰前面?是啊,葉欣身先士卒,衝在了最前面。(板書:身先士卒)誰能讀出她的身先士卒?生讀。

2、師引讀:葉欣身先士卒,她太忙了,忙的時候甚至......生接讀。

3、“非典”爆發了,家中丈夫、兒子時刻牽掛着她,擔憂着她,可她卻拒絕一個個關愛的電話。她不愛自己的家人嗎?說說你的感受。生再讀。

4、此刻,老師的眼前彷彿浮現出葉欣在爭分奪秒搶救病人的畫面來,她真像一臺永不疲倦的機器。出示:中心句,生齊讀。

5、詩歌小結:那麼,接下來葉欣做了哪些搶救工作呢?

◎出示片段B:葉欣迅速趕來,嫺熟地將病牀搖高,讓患者呈半坐臥位,同時給予面罩吸氧,靜脈注射強心藥,監測心率、血壓、呼吸……兩小時過去了,患者終於脫離了危險。

1、這段中有很多描寫葉欣動作的詞語,你能依次圈出來嗎?指名回答。

2、僅僅只有這些嗎?(突出顯示)後面還有一個省略號(突出顯示),想一想:可能還有哪些動作?

3、雖然是一連串的動作,但葉欣做起來卻如此嫺熟(課件劃出嫺熟),這說明什麼?(葉欣經常做這些事情。)

4、經常做這些事並不難,難的是在這樣一個和死神賽跑的危急關頭,她還能如此從容淡定啊。此刻,你想到了哪個成語?(救死扶傷、舍已爲人、捨生忘死、臨危不懼......)板書:臨危不懼

5、是的,葉欣臨危不懼,就是這樣一次次把危重病人從死亡線上拉回來。誰願意展示自己最動情的朗讀。生讀,並感情指導。

◎出示片段C:葉欣顧不上休息,又拖着疲憊的身軀投入到另一個患者的搶救中去。

1、哪些字詞告訴我們葉欣累極了?

2、讀到“拖着”這個詞,你的腦海裏出現了一副怎樣的畫面?帶着你的感受讀好這個詞,再將詞語帶入句子中讀讀。

3、一個人過度疲勞,就比健康的人更容易受感染。此時此刻,你想對她說什麼?

4、而葉欣卻仍舊不顧休息,完全將自己的健康與安全拋在了腦後,她全力搶救着一個又一個非典患者。這一幕,不正是對這一句最有力的詮釋嗎?出示:中心句,齊讀。

5、詩歌小結:

過渡:(指板書)我們被葉欣的身先士卒感動着,被她的臨危不懼(指板書)感動着。還有哪些語句打動了你?

◎出示片段D:爲了保持患者呼吸道暢通,必須將堵塞期間的大量濃血痰排出來……

1、說說最能打動你的是什麼?是的,一個“必須”意味着葉欣在工作中隨時可能被感染。(突出顯示)一個“極具危險性”意味着葉欣無時無刻不面臨着危險與死亡。

2、出示課件:請看這段文字:抗非典前期,平均每搶救1個非典患者將有3名醫護人員倒下。20xx年1月31日,廣東中山醫院收治第1例非典病人,20多名醫護人員直接、間接被感染了。非典時期,感染的5327名患者中,醫護人員佔了近四分之一。

3、引讀,並出示:然而面對危險和死亡,同事們總能聽到葉欣——斬釘截鐵的話語:“這裏危險,讓我來吧!”“斬釘截鐵”什麼意思?你能替葉欣阿姨說出這句話嗎?

4、創設情境朗讀:這就是葉欣——

每當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年輕護士準備搶救患者時,她總是這樣說:——(學生讀);

每當年紀稍大的護士想進入隔離區時,她還是這樣說:——(學生讀);

爲了防止同事們被感染,我們總能聽見葉欣對身邊的每個人說:——(學生讀)

儘管搶救一個非典患者往往伴隨着多名醫護人員的倒下,但我們仍能聽到她堅定果斷地說:——(齊讀)

5、好一個真情無悔的選擇!好一個心甘情願的葉欣!是什麼促使你英雄般的行爲?原來,她深知——(出示並引讀)。這是一句內心的獨白,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這是多麼高潔的思想啊!板書:捨己爲人

6、思想決定着行動,難怪葉欣——出示:中心句,齊讀。

7、詩歌小結:

◎教學第7自然段

1、師引讀:就這樣,從2月8日開始,葉欣就在高風險,高強度的工作中奮鬥了將近一個月,體力嚴重透支。3月4日清晨……生接讀。

2、讀到這裏,你的心情怎樣?你想說什麼?這就是葉欣,用博大的胸懷接納每一位病人,用忙碌的雙手拯救每一個生命,而她自己卻倒在了自己熟悉的崗位上。

3、詩歌小結。

(三)感情昇華

1、師引讀:葉欣的病情牽動了所有人的心。然而……(生接)。

2、這就是我們一位可親、可愛、可敬的白衣戰士!多麼感人的場面!面對這麼一位讓我們動容的白衣戰士,大家一定有許許多多的話要對她說吧。(出示課件小練筆:我想對您說……)

3、學生交流,教師詩歌對白。

4、課後,大家可以百度搜索:葉欣紀念館,然後登錄網站把這些心裏話都發上去吧!

5、護士長葉欣永遠地走了,但永遠活在我們心中!她是我們心中——(深情地讀課題)

三、拓展延伸,昇華主題

1、其實,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像葉欣這樣勇於獻出生命的白衣戰士還有很多,請看這份名單——(出示課件)。他們救死扶傷、舍已爲人,用愛心傳遞着愛心,用生命點燃着希望。最後,讓我們在詩歌誦讀中結束今天的語文課吧,讓我們一起銘記這些英雄,銘記這些——永遠的白衣戰士!

四、佈置作業

將你想對葉欣阿姨說的話寫完整,發到葉欣紀念網上。

五、板書設計:

11永遠的白衣戰士

身先士卒 臨危不懼 捨己爲人

四年級下冊《永遠的白衣戰士》教案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聯繫上下文理解“身先士卒”、“斬釘截鐵”“聲色俱厲”等詞語的意思。

3、體會感受“白衣戰士”----護士長葉欣臨危不懼、身先士卒、捨己爲人的崇高精神。

教學重難點:

讀中體會,感受葉欣的崇高精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齊讀課題

2、出示:葉欣的病情牽動了所有人的心。

花圈如海,淚水如雨。

3、同學們,讀讀這兩句話,你有什麼問題要問嗎

4、學生提問。

二、學習2-7自然段。

1、輕聲讀課文2――7自然段,找出最令你感動的地方。

2、學生交流

(1)、第4自然段

學生談感

(2)、“兩個小時過去了,患者終於脫離了危險。葉欣顧不上休息,又拖着疲憊的身軀投入到對另一個患者的搶救中去。”

葉欣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引讀。

(3)“高風險,高強度,高效率,葉欣像一臺永不疲倦的機器全速運轉着,把一個又一個患者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

指名讀。你彷彿看到葉欣怎樣的工作着?

學生交流。齊讀。

(4)、“面對危險和死亡,同事們總能聽到葉欣斬釘截鐵的話語:“這裏危險,讓我來吧!”葉欣默默地作出一個真情無悔的選擇----儘量包攬對危重病人的搶救、護理工作,有時甚至聲色俱厲地把同事關在門外,讓你毫無商量的餘地。”

你能體會到什麼?學生交流,師相機指導朗讀。

(5)、“她深知,也許有一天自己可能倒下,但能夠不讓自己的同事受感染,她心甘情願!”

反覆讀讀這句話,你彷彿看到一個怎樣的葉欣?

學生交流。指導朗讀。

(6)、“雖然上班前她就感覺到身體疲倦不適,但還是堅持在科室裏忙碌着,密切關注着每一個患者的病情。勞累了一上午,連水都沒喝一口,只覺得周身睏乏疼痛,不得不費力地爬到牀上休息。”

3、師總結。

三、學習第8、9兩自然段。

1、過渡:多少人的努力和呼喚,都沒能挽留住葉欣匆匆離去的腳步。

2、播放追悼會照片

3、出示:“花圈如海,淚水如雨。”

同學們,你們彷彿看到、聽到、感受到了什麼?

4、配樂齊讀這兩自然段。

四年級下冊《永遠的白衣戰士》教案4

教材分析:

《永遠的白衣戰士》課文主要描述了廣東省中醫院的護士長葉欣,在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抗擊“非典”的戰鬥中,臨危不懼,身先士卒,捨己爲人,英勇犧牲的感人事蹟。

整篇課文按時間順序敘事,條理清晰;重點描述人物的事蹟,詳略得當;語言簡潔流暢,又飽含深情,富有很強的感染力。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0個字只識不寫。能聯繫上下文理解“嫺熟”、“疲憊”、“身先士卒”、“聲色俱厲”等詞語。

3、找出課文中的語句,說說護士長葉欣是怎樣冒着“高風險”,進行“高強度”、“高效率”的搶救工作的。

4、體會、感受“白衣戰士”——護士長葉欣臨危不懼,身先士卒,捨己爲人的崇高精神。

教學重難點:

1、認真、仔細地朗讀課文,體會、感受“白衣戰士”——護士長葉欣臨危不懼,身先士卒,捨己爲人的崇高精神。

2、找出課文中的語句,說說護士長葉欣是怎樣冒着“高風險”,進行“高強度”、“高效率”的搶救工作的。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在預習的基礎上,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能聯繫上下文理解“嫺熟”、“疲憊”、“身先士卒”、“聲色俱厲”等詞語。

3、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的脈絡。

4、藉助媒體創設情感場,讓學生入情入境,體情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20xx年春季,人們曾經歷過一場大規模抗擊“非典”的戰鬥,在這場戰鬥中,什麼人作出了最大的貢獻?他們中的一些人甚至爲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2、播放護士抗擊“非典”的錄像。

3、是的,他們就是永遠的白衣戰士,板書課題。

4、出示:葉欣的照片,本文就是向我們介紹了這樣一位白衣戰士。你們對她瞭解嗎?

5、在學生說的基礎上,教師作補充介紹,那爲什麼知名人士她爲白衣戰士呢?

二、初讀指導

1、自己讀課文,要求:

(1)先把課文後生字表中的生字讀兩遍。

(2)把課文讀正確,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3)讀後將帶有生字的詞語畫出來,讀一讀,認清字形。

(4)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新詞:

這些生字中你已經認識了哪些?是怎麼認識的?

(2)指名讀、齊讀生字新詞。

(3)在課文中,你遇到哪些不理解的詞語,互相交流。

(4)師生共同糾正補充。

3、把生字帶入課文中讀,把課文讀流利。

4、指名開火車讀課文,生互評。

三、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葉欣的什麼事?

2、全班交流。

3、學習第一和第八、九小節。

四、指導寫字

五、佈置作業

(1)學生抄寫詞語。

(2)摘錄感動了自己的句子,並且多讀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