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評試題課教案 教案教學設計

講評試題課教案

講評試題課教案 教案教學設計

執教班級:高一年級05-6班  教師: 蒙  黎

教學目的:

1、讓學生了解詩歌鑑賞的解題方法。

2、廣告詞的寫法。

3、語言表達能力考查題的解題方法。

教學重點:教會學生掌握解題的方法。

教學難點:運用方法進行解題。

教學方法:品讀法;討論法;啓法誘導法;分析歸納法。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古詩詞鑑賞是高考重點題目之一。所謂鑑賞是指讀者閱讀作品時的一種審美認識活動。讀者通過語言的媒介,獲得對作品塑造的藝術形象或意境的具體感受和體驗,引起思想感情上強烈反應,得到美的享受,從而領略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內容及藝術特色。從這次月考的答卷上看,詩歌鑑賞題對衆多的同學而言都覺得有點難。那麼,在理解鑑賞古詩詞的時候,到底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結合具體的作品來談一談幾點注意事項。

1、提問:詩歌鑑賞題的解題思路如何?學生回答。老師歸納。

明確:瞭解作者;理解題意;抓住意象;表達情感;表現手法等。

2、分析《題義公禪房》孟浩然

(1)聯繫已學知識,讓學生介紹作者,老師歸納。

明確:學過孟詩的有《過故人莊》、《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春曉》、《宿建德江》等。知道孟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

(2)解題:師生互動討論、歸納。

明確:題:寫。如:題字、題詩。義公:是位僧人。禪房:僧人坐禪用的房子。即孟給義公的禪房題詩。由此可理解這是一首題贊,也是一首山水詩。

(3)學生品讀詩歌,提疑:A、找出寫禪房背景的詞、句;B、詩中由哪些意象構成一幅“山林晚景圖”?C、表現詩歌主題的詩句。分組討論、歸納,選出代表分別回答問題。

明確:首聯:交待義公爲了“習禪寂”,在空寂的'山林裏修築禪房,“依空林”點出禪房的背景,以便自如地轉向中間兩聯描寫禪房前景。頷聯、頸聯:寫禪房前面是高雅深邃的山景。開門正望見一座挺拔秀美的山峯,臺階前便是一片深深的山谷相連。人到此地,瞻仰高峯,注目深壑,自有一種斷絕塵想的意緒,神往物外的志趣。而當雨過天晴之際,夕陽徐下時分,天宇方沐,山巒清淨,晚霞披灑,相映絢爛。此刻,幾縷未盡的雨絲拂來,一派空翠的水氣飄落,禪房庭上,和潤陰涼,人立其間,更山見出風姿情采,方能體會義公的高超眼界和絕俗胸懷。尾聯:詩人沒有直明道破,卻巧用佛家語。“蓮花”即“青蓮”,青蓮花清淨香潔,不染纖塵。由此可見,義公選取了這樣美妙的山水環境來修築禪房,足以看見他具有佛眼一樣清淨的眼界,方知他懷有青蓮花一樣纖塵不染的胸襟。這就點破了寫景的用意,結出了本詩的主題。

(4)學生概括回答題目的要求。

明確:作爲一首題贊詩,詩人深情讚美了一位虔誠的和尚,也有以寄託詩人自己的隱逸情懷。作爲一首山水詩,詩人以清詞麗句,素描淡抹,描繪了一幅詩意濃厚的山林晚晴圖。空林一屋,遠峯近壑,晚霞披灑,空翠迷濛,自然幽雅,風光閒適,別有一種生意,以表達作者閒適和隱逸情懷。

(5)表現手法:這詩通過描寫義公禪房的山水環境,襯托出義公的清德高風,情調典雅,瀟灑物外。

二、語言運用創新題,擬寫廣告詞、串臺詞等紛紛閃亮登場,成爲高考試卷的一大看點。這類試題充分體現了簡明、連貫、得體考點的要求。據此可以預測,今後高考仍可能會出現這一新題型。那麼掌握廣告詞的寫作技巧是很有必要的。

1、讓學生明白什麼是廣告?廣告的分類有哪些?學生討論回答。

明確:廣告一般是用來推廣介紹某一產品,讓更多的消費者瞭解其品牌、特徵及其功能,從而消費該產品,以提高經濟效益。廣告分類:商業廣告,公益廣告。它是指不是以收費的商業宣傳來創造經濟效益,而是“免費推銷”某種意識和主張,向公衆輸送某種道德觀念,以提高他們的文明程度,獲取良好的社會效益的廣告。

2、瞭解廣告詞的特點。點名學生回答。

明確:A主題目鮮明,目的明確;B、形式新穎活潑;C、語言新鮮,有吸引力;D、態度真誠。

3、師生討論編擬廣告詞的方法技巧並歸納:A、語言質樸。就是用日常通俗樸實的口語擬製公益廣告詞。B、多用修辭。運用對偶、設問、對比、比喻等修辭,是爲了把詞句修飾得優美些、生動些,感人些。以生動形象的文字,準確表達意圖,力求簡潔鮮明,言有盡而意無窮。還可以運用仿擬名句、押韻、化用歌詞、諧音、比擬、反覆、起興、改編熟語等。

4、學生寫作練習:

例句參考:對偶、雙關:“有限”的收費,“無限”的服務。

          對比:固定的待遇,移動的享受。

          押韻:固定中移動,任憑你使用;靈通靈通,用得輕鬆。

          比喻:使用小靈通,消息快如風。

三、整合句子,考查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考查能力層級爲D。

提問:這類題目的解題步驟如何?學生回答。老師歸納。

明確:①、根據語境讀懂每句話的意思。

      ②、弄清本段話的體裁(描寫、記敘、議論、說明)。

      ③、依照各類文體要求,進行總體把握。

      ④、按照句間的關係,進行排序。

學生出示習題參考答案。

四、課堂小結。

2006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