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溶解度》說課稿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那麼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學《溶解度》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化學《溶解度》說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

我今天要說的內容是初中化學《溶解度》,下面我將從說教材等以下幾點說起。

一、教材分析

本課題分爲飽和溶液和溶解度兩部分,以學生親身參與的兩個“活動與探究”和兩個“討論”爲線索組織教學過程。第一個活動後通過討論引入溶解度的概念,再以一個活動鞏固和應用溶解度概念,最後通過討論引出氣體溶解度的概念。

學生雖然對於一般物質溶解後形成溶液的現象比較熟悉,但是從定量的角度去認識物質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種種狀態卻很少思考。上一課題從定性的角度研究了溶液,本課題將從定量的角度來研究物質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限度問題。

基於以上分析我認爲本課第一課時的重點、難點爲以下三點:

【重點、難點】

1、飽和溶液的涵義及“活動與探究”。

2、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之間的轉化

3、固體物質溶解度的涵義及應用

二、學情分析

學生已學了溶液的形成,雖然對於一般物質溶解後形成溶液的現象比較熟悉,但是從定量的角度去認識物質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種種狀態卻很少思考。對生活中的現象雖熟悉卻不一定會解釋,如家裏衝糖水時,加到一定量時就不再溶了等等,所以本節課通過一些生活中實驗引入本課的內容,學生比較感興趣;再精心設計幾個小實驗加深對概念的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分析,本節課要達到以下“三維目標”:

【知識和技能】

1、 通過實驗探究,建立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概念,瞭解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相互轉化的方法,並討論分析溶解度的概念。

2、瞭解固體物質溶解度的涵義。並會運用知識解釋生活中現象

【過程與方法】

初步培養活動與探究的一般程序:提出問題→建立假設→設計方案→動手實驗→觀察記錄→分析現象→得出結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實驗條件的改變,讓學生感受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存在和轉化是有條件的,逐步建立用辯證的、發展的思想觀點來看待事物的變化,和逐步培養由具體到一般認識事物過程的能力,並培養學生互相協作、友好相處的健康心態。

四、教學方法

爲了達成以上教學目標,我準備採用“啓發——再現,引導——探究,歸納——總結”的教學方法。

五、教學過程

下面談談授課過程的設計,授課過程分爲五個環節:

<引入課題>

我先設計了課堂小實驗“蔗糖和食鹽在水中溶解能力的比較”,根據實驗的現象和結果,由同學總結以下幾點:(1)在一定條件下,溶質在一定量溶劑中_____(能、不能)無限制的溶解。(2)在同一條件下蔗糖比食鹽的溶解能力______(大、小)。(3)在不同的水溫下,蔗糖和食鹽的溶解能力______(能、不能)比較。然後提問“食鹽從能溶到不能繼續溶解,溶液體現了幾種狀態?什麼樣的狀態?”“如果要比較多種物質的溶解能力(如還有味精、澱粉等物質)僅用“大”或“小”能否分得清?”

創設這些情境與問題是爲了把同學們引入角色,通過思考及回答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尤其對兩個聯繫生活實際似簡單又一下說不清的問題,激發了同學產生對知識要求瞭解的心理需求,這時引入課題《溶解度》以及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概念自然是水到渠成。

<步入重點>

在老師講述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涵義後,我設計了兩個問題:

1、“飽和溶液就是在一定條件下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質的溶液嗎?”解決第一個問題我設計的是在飽和的食鹽溶液中加KMnO4晶體。(投影)當同學們看到紫色的KMn04在溶液中擴散的現象時受到啓發,領悟到定義中“在一定條件下不能再溶解溶質的溶液(是指原溶質,不是指其它溶質)叫做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不是指任何溶質)”,對書本上的定義有了完整、精確的理解。

2、“飽和溶液一定是濃溶液,不飽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嗎?”解決這個問題我設計了在兩個培養皿中盛相同體積的水,一個裏面加食鹽(用藥匙大頭取),一個裏面加熟石灰(用藥匙小頭取)。(投影)很明顯此時溶質取用量不同。攪拌後可見食鹽全溶,熟石灰部分溶(飽和)。爲了證明食鹽溶液未飽和再加食鹽少許,攪拌後仍全溶。觀察了這組實驗,同學們展開了討論,從實驗現象的啓迪中逐步對“飽和”和“濃”、“不飽和”與“稀”這兩個容易混淆的概念有了嚴格的區分,並且進一步認識到,如果這組關係相互成立,必須滿足前提與條件。用實驗輔助教學後,使這個過去一直用數據來解釋的問題變得讓人更容易理解與接受。

這一教學過程是以探索性實驗爲主要線索,以教師的.設疑、演示、點拔和學生的觀察、分析、釋疑關聯互動爲主要教學手段。因爲通過直觀的實驗增加了同學的興趣,爲啓發式教學創設了成功的前提,加上具有坡度的思考性題目與之相結合,誘導和激發了同學思維的積極性。

<突破難點>

教師提出問題引發學生思考:“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可以相互轉化嗎?”爲了突破這個難點,我設計了學生分組實驗:1.飽和食鹽水加入一定量的水後,再加少量食鹽;2.飽和硝酸鉀溶液加熱後,再加少量的硝酸鉀,再冷卻到室溫。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實驗,很快得出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相互轉化的條件。

實驗可以激發學生很大的學習興趣,而自己總結出的規律比老師講很多邊學生只是機械記憶要強得多。

在分析溶解度概念時,我展示了一些數據表:

在20℃時,100克水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克)

NaCl KNO3 KClO3 CaCO3

36 20.9 7.4 0.013

請同學們從這張表中比較出四種物質溶解能力的大小。

<得出結論>

教師引導設問:得出這個結論的前提是什麼?由於同學們通過對“蔗糖與食鹽在水中溶解能力的比較”這一實驗的觀察與討論,具備了對這個問題的初步認識,立即感悟到是“20℃、100克水、達到飽和”,並且清楚地認識到這些條件缺一項都使數據沒有比較的意義。有了這一層知識鋪墊,我讓同學們自己歸納總結。在老師的點拔下,他們將零散的、孤立的知識點加以梳理,並用較少的文字歸納出要比較精確地討論溶質的數量問題一定要滿足兩點:其一是條件:一定溫度,100克溶劑;其二是狀態:飽和溶液。這時所研究的溶質克數恰好與書本上溶解度概念相吻合,一個不需要生搬硬套的概念在同學們的觀察、分析、整理中輕鬆地建立了。

<鞏固應用>

按照教育心理學規律,新知識概念建立以後,需要鞏固與強化。如何將已經獲得的知識在具體間題中加以運用,不僅能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也是對教學效果的檢查。在本課的最後階段我設置了這樣幾個問題:1)在一定溫度下,某物質的飽和溶液一定是( )

A.很濃的溶液 B.不能再溶解該物質的溶液 C.稀溶液 D.不能繼續溶解任何其他物 質的溶液;2)爲何汗水帶有鹹味?被汗水浸溼的衣服涼幹後,常出現白色的斑跡,爲什麼?

3)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並加以說明:25℃時將10克氯化鈉溶解在100克水中,故25℃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10克。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討論,我及時獲得了來自學生的反饋信息,同學們也學會了從新信息的轉換中分析解決新問題,使溶解度章節中重要的知識點落到實處。

六、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教學設計,我體會到啓發—研究教學模式的實施是當前形勢下素質教育對課堂教學的要求,它打破了傳統教育中“一言堂”的被動局面,倡導一種以人爲本、注重身心與智力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觀。本課中啓發—研究教學模式在實施策略方面始終圍繞如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從培養學生觀察實驗、分析問題到學會從一個現象概括出對一類問題的認識與理解,無不體現了培養人的思維素質和追求新知識的科學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