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生活-社會(教師中心稿)

嘉禾二中       

語文-生活-社會(教師中心稿)

漢語,我們的母語,歷史悠久,淵遠流長,涵蓋千古,博大精深。這是我們作爲炎黃子孫的驕傲。

歷代以來,人們都非常重視對母語的修養。現在,新課程標準把語文定位爲一門基礎課和必修課: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由此足見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可以這樣說,語文教育應該而且必須爲造就現代社會所需的一代新人發揮重要作用。

從語文豐富的人文內涵這一層意義上講,語文其實就是生活,語文也就是整個社會。可見,語文學習實際就是人生過程,語文教學實際就是認識社會。

當前語文教育的幾個弊端。

觀察現今的語文教育,許多人都發出這樣的慨嘆:學生的語文素質實在是偏低了。造成學生語文素質低下的原因是什麼呢?

一、 殘缺的命題

我們知道,語文素質高的最基本表現是能理解、善交際。但實際的教學卻模糊了這一基本特徵,那是因爲有殘缺的命題。

先前是標準化的命題,讓學生煞費心思的找出命題者自以爲對的那個唯一答案。這就不能不讓學生在知識的細枝末節上花費相當多的時間去死記硬背,不能不使教師在教學中對那些微不足道的區別進行分析講解。這樣,教師和學生鑽進了挖空心思去辨析兩三個幾乎都對的答案的衚衕裏。如此一來,學生的理解被僵化,學生自己的表述被封殺,十足的禁固了學生的思維。如今在嘗試體現學生個體體驗和學科交叉滲透的命題,並延伸至課外,但只是謹小慎微,十分的不開朗。按理說,語文素質的考試與考查應該聽、說、讀、寫並重,才能實際的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才能指揮現實的語文教育。我認爲還應當偏重聽和說。事實也正佐證這一點:善聽的學生必定善讀,能說的學生當然能寫。現有恰恰是,只有讀與寫的筆試,而忽視甚或忽略了聽與說的面試。結果,指揮語文課成了“考題分解課”,偏重於一字一詞的講解,努力於一句一段的分析。

二、懶惰的教法

在教育教學中,我們之所以要選擇每一堂課的不同的教育教學手段,是爲了激起並保持學生對語文的濃厚的學習興趣,使他們願學、樂學,學好、用好語文。但實際情況如何?不少教師仍是自覺不自覺的採用“聽講”式教學:年老的教師憑着對考標的熟悉與對命題方向的把握,走上了“考試要點課”的歧路;年輕教師因着不善鑽研教材與不願鑽研學生,踏進了“朗讀教參課”的歪門。作爲“現代化”的教師,卻沒有思考並運用“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手段:激不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創設不出學生進行語言實踐的情境。單憑一張口講,只靠一雙耳聽,學生的語文素質怎能提高?

三、窒息的教室

留意者會發現,我們的語文教育教學形式是單一的:幾十名學生正襟跪坐,別無選擇的充當知識容器。因爲在事實上還沒有形成“大語文觀”,語文教育教學走不出教室,走不出校園,學生脫離了實踐而學語文。九年過去了,不少學生沒讀幾部作品,沒整理出習作集,沒投過一篇稿,沒出一期報,沒參加一次班際、校際演講辯論,沒出門進行一次採訪,沒到社會作一項專題調查,沒有有目的的體驗某一生活,等等。可想而知,沒有“閱歷”的知識是不牢固的,它不能形成技巧,更不能轉化爲能力。溫室裏的高分低能兒是經不起生活的考驗的。

那麼,語文教育如何進行?就目前我們現有的教育資源和教學設施,至少要引導好學生的課外閱讀和組織出鮮活的課內教學。讓語文貼進生活,等同社會。

課外閱讀是一種生活方式。

新課程改革呼籲語文教學回歸語文真本位:讓學生走進生活,體驗情感。實質上是要求語文教學聯繫學生實際,強調文章的感染力、塑造力。根據學生的實際特點,閱讀應該是他們的主要活動。課外閱讀,應該成爲他們的一種生活方式。

在新課程指導下,如何引導學生課外閱讀?我想,語文教師當從以下四方面加強對學生的引導。

一、 讓學生懂讀書之樂以致怡情、勵志。

讀書是至樂的。能把讀書當作一種享樂的人才是真正的會讀書的人。可現在的學生對讀書卻叫苦連天。那是他們還不會讀書。因爲讀書是受父母之命,受學校所壓。父母期盼子女上重點學校,老師、學校期盼學生出好成績。原來一切圍繞“分數”轉。學生讀書是爲了得高分,是爲了強記下來以備某一天在試卷上作答。讀書豈能不苦!於是便有了下面的情節:學生未讀名著卻要枯燥的牢記作者姓名、年代、主人公性格特徵等等。教師講到詩詞精彩處不是共鳴式地發出“太美了”作陶醉狀,而是闢頭一句“以往出題都是從這個角度提問,我們應當從這幾個要點去答,才能得滿分”。遇警語策句則要求背誦其蘊含的哲理而忘了說如何轉化爲行動。學生讀書成了苦差事,成了一種負擔,毫無樂趣可言。

沒有怡娛、歡情,不能激勵、壯志,學生是不會主動拿書的。因此,閱讀,要讓學生隨作品同喜同悲,要激起學生懲惡揚善的情感,或心曠神怡,或壯懷激烈。

二、 讓學生有讀書之勤以致博覽、廣識。

有人會讀書而不肯讀書,就是勤與不勤之分了。這勤,我理解爲博覽的意思。有人擔心多讀書屬蜻蜓點水,雜亂無章,終無所得,因而寧可死守幾部名著幾篇範文獨自陶醉。其實大可不必。博覽,是個積累的過程,即使對某篇、某段、某句是一知半解,也無所謂。讀多了,增廣見識了,能旁證博引了,自有悟透的一天。誰能保證每讀一篇作品都懂呢?受幾百萬字的感染總比鑽透幾百上千字的收穫要強。因此,教師要經常向學生推介書目,促成學生勤讀。

三、讓學生明讀書之法以致存真、求精。

讀書是有精讀、瀏覽之分的。在瀏覽中找出要細讀的篇章,在有“面”的認識的基礎上找到“點”,吃透其精華。要引導學生善於從“精華”部分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進而去查閱許多相關的資料,最後討論直至爭論。讓他們在成功中享受快樂,在快樂中獵涉更廣泛的知識,在博覽中吸取精華。因而,教師要加強學生的瀏覽、精讀訓練。

四、讓學生寫讀書之得以致明智、創新。

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邊學邊思,則不惘不殆。要在學中促進思,就是寫下自己的讀書所得。把心中所想變成有益的文字,會促使人更深入的分析問題,達到明智的目的。有遠大志向,有深遽思想,有頑強毅力的人便往往由此誕生。

讓學生寫讀書所得,既鞏固知識,又增長才智,日積月累,必定會有質的飛躍--創新。所以作爲語文教師,要時刻提醒學生用好手中的筆,所謂“不動筆墨不讀書”啊。

誠然,如何引導學生課外閱讀,方法很多。但我想,讓學生享受讀書的樂趣、養成讀書的勤快、明白讀書的要領、常寫讀書的收穫,當不失爲易受學生歡迎和接受的.路子。

當然,至於書源問題,時空安排問題等,那是學校管理的一個範疇。

課內教學是一次社會認識。

新課程提出了這樣一條基本理念: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即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

可見,語文教學是一個廣闊的天空。每組織一堂課進行教學,也就是組織學生對社會的一次認識。

一、 語文教學的內容包羅萬象。

社會各個領域的各種現象,都是語文教學的內容:圖書和報刊、電影和電視、廣播和網絡、航天和航空、地貌和地藏、人口與環境、本地風俗與人情、歷史與文化、經濟與政治、教育與文明等等。

二、語文教學的形式變化無窮。

除了藉助多媒體教學,藉助網絡教學外,凡是能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的教學方式和途徑,都可運用:演講會、辯論賽、讀書報告、故事會、設計、製作、繪圖、對聯、辦報、展覽、調查研究、參觀欣賞、製作網頁……

我們可以嘗試下面的一些形式。

組織文學欣賞:向學生介紹優秀文學作品,可以根據課文中涉及的作家來確定。如學了茅盾的《白楊禮讚》之後,就組織一次茅盾作品欣賞課。

瞭解科學知識:“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當今社會,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教師應儘可能地組織學生進行讀書交流,使最新的科技成果及時地讓學生了解。如因特網、基因工程、克隆、“神舟”號飛船等,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對科學的熱愛。

掌握時事政治:可以在每節課的前五分鐘,讓學生按學號朗讀《湖南日報》、《郴州日報》的重要新聞。“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能對時事發表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重視情感哲理:選擇一些能打動學生心靈的反映人間真愛或規箴做人立世的文章,組織學生討論,讓學生感受到社會的美好、人類心靈的善良,激發學生做一個高尚的人,促進他們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積極人生態度的養成、正確價值觀的修成。如話說“父母之愛”、古聖賢“立志故事”、我讀郭敬明《幻城》等。

留心影視歌曲: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讓我們處在了信息源非常豐富的時代。看影視、讀報刊、聽廣告、唱歌曲,已成爲學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師要把這一現象看成是好事,要因勢利導,把他們談起來頭頭是道、如數家珍的盎然興趣轉化爲深入的理性思考,進而昇華爲生活和人生的哲理。如我看歐州杯足球、最耐人尋味的影視劇、一則討厭的廣告、爆炸性新聞等。

營造快樂氛圍:百花聯珠能幫助學生積累成語;詩海探奇能幫助學生背誦詩詞;仿寫比賽能幫助學生錘鍊語句;寫對聯能讓學生感受韻律;即興演講能訓練學生說話技巧;新書發佈會能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作品展覽能激發學生創新;知識搶答能拓寬學生的視野……

觸及廣闊社會: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鼓勵學生參加綜合實踐活動,佈置他們把對某一專題的研究成果帶上課堂:諸如本地區市場衛生狀況調查;有關“三農”政策落實情況;人文景點考證;學生輟學原因;烤煙栽培技術等。組織學生對研究成果鑑別,驗證,推介。

實在地講,語文教學不易,教好難,教活更難。但作爲語文教師的我們,只要樂於探索,勇於創新,勤於實踐,善於總結,就一定能實現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建設科學的語文課程,實踐科學的語文教法,使語文教育在培養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等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

二00五年三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