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洋思中學的考察報告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素養的今天,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那麼報告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洋思中學的考察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洋思中學的考察報告

學校領導、老師們:

下午好!

上一週,我們一行九人,在郭松濤主任的帶領下,前往江蘇省泰興市洋思中學去考察學習。這次考察學習,我聽了6節課和4場報告,並走訪參觀了洋思中學的每一個角落,儘管時間短暫、行程匆忙,也許我的所見所聞只有九牛之一毛,但大大開闊了眼界,內心的感受是極具震撼的。返校後,我又認真學習了有關洋思中學的經驗介紹,對他們取得的一個又一個猶如天方夜譚的成績纔有了較爲深入的瞭解。感謝大家給我這樣一個交流彙報的機會。按學校領導的要求,我就洋思中學的教學方面簡要彙報如下:

一、洋思中學的辦學理念和目標

1982年,洋思中學提出“當堂教、當堂學、當堂鞏固”,並推行“課堂完成作業”的改革。 經過一步一步的摸索,1991年終於形成了“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模式。在此基礎上,洋思中學響亮地提出了“讓每個學生合格”、“面向每一個學生”、“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和“讓每一位學生家長滿意”的辦學理念和目標。爲了確保這些理念和目標的實現,洋思中學實施了“三個一”工程,開展了“四清”運動。所謂“三個一”,就是從起始年級抓起,從新生進校的第一天抓起,從學習成績的最後一名抓起。所謂“四清”,就是“堂堂清、日日清、週週清、月月清”,要求學生“課堂上能掌握的不留到課後”、“今日事今日畢”、“適時溫故知新,鞏固提高”。洋思中學的基本經驗是:第一,確立“尊重主體、面向全體”的辦學思想;第二,創立以“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爲基本結構,以學生自主學習爲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第三,堅持“艱苦奮鬥、嚴格管理、實事求是、細緻入微”的優良作風。我認爲洋思中學的經驗可以概括爲6句話、48個字,即“尊重主體、面向全體(洋思中學的辦學思想)”;“講求實效、持之以恆(洋思中學的德育教育)”;“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洋思中學的課堂教學模式)”;“深化改革、發展產業(洋思中學的辦學體制改革)”、“從嚴治校、科學管理(洋思中學的學校管理)”;“艱苦奮鬥、無私奉獻(洋思中學的教師隊伍建設)”。

二、洋思中學的課堂教學模式:“先學後教,當堂訓練”。

所謂“先學”,就是在課堂上,教師先揭示課堂教學目標,提出自學的相關要求,進行學前指導後,學生帶着思考題在規定時間內自學相關的內容,完成檢測性的練習。自學的形式靈活多樣,可以是看例題、讀課文、看註釋、做實驗、發現疑難做記號、做與例題類似的習題等等。。

所謂“後教”,就是針對學生自學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及練習中的錯誤,教師指導學生研討解決,教師只作評定、補充、更正,最後讓學生當堂完成作業,經過嚴格訓練,形成能力。“後教”不是教師漫無目的的教,而是在學生充分自學後,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式的學習。

“後教”的環節是:學生在自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巡視,準確掌握學生自學的情況,在學生自學結束後,發動學生通過討論、質疑、交流等方式自行解決自學過程中暴露的問題。讓已學會的學生來教不會的學生,促使學生相互合作、相互幫助,達到“兵”教“兵”的目的。

在“後教”這個環節,教師要做到三個明確:(1)明確教的內容。教的內容應該是學生自學後還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學中暴露出來的主要的傾向性的疑難問題,對學生通過自學已掌握的,一律不教。(2)明確教的方式。這個方式就是“兵”教“兵”,會的學生教不會的學生,教師只評定對不對,完整不完整,學生教的“不對”的地方,教師幫助更正,對“不完整的”教師幫助補充。(3)明確教的要求。不折不扣達到大綱規定的要求,不能就題講題只找出答案,而要尋找出規律,真正讓學生知其所以然,還要提醒學生預防運用時可能出現的毛病,這樣就從理論到實踐架起一座橋樑,以免學生走彎路。

所謂"當堂訓練",是在“先學”、“後教”之後進行的,一般不少於15分鐘。訓練分必做題、選做題和思考題,訓練的內容重在應用剛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創造性地“做”,不搞死記硬背;訓練的形式像競賽、像考試那樣讓學生獨立地、快節奏地完成,教師不作輔導,學生不得抄襲。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課堂教學模式的基本環節有五個:(1)提示課堂教學目標(約1分鐘),(目的是讓學生從總體上知道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和要求。)(2)指導學生自學(約2分鐘)(目的是讓學生知道自學什麼,怎麼學,用多長時間,應該達到什麼要求,如何檢測等。)(3)學生自學,教師巡視(約5—8分鐘)(操作方式主要是巡視,即在學生自學時,教師要巡迴輔導,啓發思考,留心觀察,廣泛答疑;目的: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動腦,挖掘其潛能。)(4)、檢查學生自學效果(約5—8分鐘)(操作:讓中差生尤其是後進生回答問題或板演。目的:最大限度地暴露學生自學後存在的疑難問題。)(5)、引導學生更正,指導學生運用(約8—10分鐘)(操作:學生觀察板演,與自己的比較、找錯;學生自由更正,讓他們各抒己見;引導討論,說出錯因及更正的道理;指導學生歸納,形成規律。目的:凡學生能解決的讓其自己解決,真正找出那些需要教師引導、點撥的知識點,通過討論、教師點撥,使學生進一步加強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最終形成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堂訓練的特點(不少於15分鐘)。操作:以課本後的作業和老師精心選編的作業內容爲主,以考試試卷的形式檢測,以學生獨立完成爲主要方式,以學生自我批改、學生相互批改、師生交流批改爲評閱手段,達到當堂學習當堂清的效果。目的:通過課堂作業的完成,檢測每位學生是否真正學懂弄通知識,是否鞏固了所學知識,是否能夠運用知識,是否都當堂達到學習目標,以利於教師二次備課,以利於學生進入新的知識環節。

總之,“先學後教,當堂訓練”,從根本上體現了現代教學關係中的角色轉換。這種轉換從課堂教學形式上看,教師彷彿已退居二線,他們遵循着凡是學生或通過羣體交流能夠學會的就堅決不教、不重複的理念,真正是導師和引路人的角色了,而學生學習卻佔據了課堂上絕對優勢的時間和空間。

當然,在“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中,每一步都離不開教師。教師的引導作用主要表現在:

A、揭示課堂教學目標。開始上課時,教師三言兩語,如同調度員給駕駛員下達任務那樣,準確地揭示教學目標,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B、進行自學前的指導。在揭示教學目標,學生自學之前,教師要提出明確的自學要求,即自學什麼內容,用多長時間,屆時如何檢測。還要交給學生自學的方法,如看書,是獨立圍繞思考題看書、找答案,還是邊看書、邊討論、邊解決疑難等等。

C、加強督查。在學生自學時,教師主要“導”在兩個方面:(1)督促學生按照老師要求的方法自學,確保完成自學任務。可及時表揚速度快、效果好的學生;可給後進生說幾句悄悄話,幫助其端正自學態度。(2)通過走動巡視、個別點撥、板演、提問、討論等形式進行調查,極大限度地暴露學生自學中的疑難問題,並認真分析帶傾向性的問題,進行疏理、歸類,爲“後教”作好準備,這實際上是教師在進行“第二次”的備課。

D、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問題。學生自學之後,即進入“後教”的環節,這時,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表現在:明確教的內容。教的內容應該是學生自學後還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學中暴露出來的主要傾向性的疑難問題,對學生通過自學已掌握的,教師不教。明確教的要求。教師不能就題講題,只找出答案,而是尋找出規律,真正讓學生知其所以然。明確教的方式。讓已掌握的學生先講,如學生講對了,教師肯定,不必重複;講得不完整、達不到深度的,教師要補充;講錯了的,教師則要更正,這樣,教師講的時間就很少了,一般不超過10分鐘,但能通過補充、更正的方式達到解決疑難問題的目的。

E、當堂檢測。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問題後,教師就引導學生當堂完成作業,進行嚴格的訓練。在這個環節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是:保證訓練的時間不少於15分鐘,確保能夠把剛學到的知識轉化爲能力。訓練的內容重在能力培養。不搞死記硬背。訓練的形式像考試那樣完全獨立地、快節奏地按時完成,教師不做輔導,學生不得抄襲。

三、特別強調落實,堅持“四清”原則。

所謂“四清",就是“堂堂清、日日清、週週清、月月清”。就是要求學生向每節課要質量,向每天要質量,向每週要質量,做到“課堂上能掌握的不留到課後”、“今日事今日畢”、“適時溫故知新,鞏固提高”。一點知識不留空白,一天都不放鬆。這樣的道理說起來簡單,但是真正按照這個要求做下去,那實在不是一般的難。

“四清”中,最重要的是“堂堂清"。只有每堂課都力求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務,對每堂課所學的`新知識掌握或基本掌握了,並當堂完成作業,那“日日清、週週清"纔有可靠的保障;

“日日清"就是每天不折不扣地完成學習任務。如果日日清不了,每天留下的問題積重難返,彷彿“陰天拖稻草’’越拖越重,那樣“週週清”也就成爲一句空話。洋思中學的每個班都按學科建立了學習小組,小組間正常開展學習競賽。爲了小組的榮譽,課上,無論是自學、討論,還是知識檢測,小組內成員都互幫互助,互督互查,毫不馬虎;課後,對當堂清不了的學生,小組內成員分工負責,例題、習題、單詞、背誦段落,一一幫助他們過關。一次“清”不了,就兩次、三次……一般經過“二清”、三清”,絕大多數同學都能做到“日日清”,極個別仍不能“清"的,再由老師幫助他們“清”。

“週週清”同樣不可或缺。他們實施週五驗收制度,主要驗收數學、英語兩門學科,教導主任、教研組長當驗收組長,任課老師和班上的尖子生當驗收員,班與班對調驗收。“清”不了的內容,由任課老師利用雙休日幫助落實補救措施,再接受驗收。

“月月清”基本上就是月考。

“堂堂清、日日清、週週清、月月清”是一個既定的目標,學生、教師甚至家長都感到了責任,於是一起鉚足了勁。現在,需要週末留下來“清”的學生越來越少了。正因爲這一措施的實施,自1990年以來,洋思初中每年的入學率、畢業率、合格率一直達百分之百,優秀率居全市之首,洋思中學“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做到了這一點。

四、在教學過程中,洋思中學狠抓課前準備工作。

首先,指導學生主動進行三級預習,並作適當擴展。自初一學年的寒假起,便要求學生在假期主動抽出一些時間預習下學期各文化學科的教材,此所謂“大預習”或學期前預習;學期中的雙休日,也要求學生用一定時間預習下週教材的內容,初步找出疑難問題,此所謂“中預習”或周前預習;平時則要求學生在晚間用一定時間預習次日要學的內容,此所謂“小預習”或日前預習。

其次,認真開展三級備課,切實提高備課質量。

教導處在每學期初要組織教師系統地研究和總體把握大綱要求與教材內容,合理確定本學期所要達到的教學總目標,並深入地瞭解學生已有的基礎和學習狀況,合理安排各階段的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其次是確定階段或單元的教學目標;再次是提前一週集體研究下週各課時的教學方案。

備課時,先把去年最好的教師的教案複印給大家,由老教師給大家講教案,疏通教材;然後大家修改教案,比誰改得火改得好;各自改好後,進行集中交流,取衆人之長,由有經驗的老教師執筆、定案;再把定下的教案印發給大家。上課前,個人根據本班實際,再對教案作適當調整。每節課上完後,必須寫好教後一得。授課時,師父總是一節不漏地聽徒弟的彙報課,及時發現、研究問題,並通過評課會、計劃會、總結會、考後分析會及各種交流會等多種形式的會議,相互交流意見和建議,羣策羣力,揚長避短地解決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五、洋思中學特別強調從“最後一名學生”抓起。

在洋思中學,能聽到許許多多匪夷所思的“後進生”轉變的故事,他們認爲學生“沒有差生,只有差異”,他們對待基礎差的學生有着獨到的做法。

洋思中學一直重視抓起始年級,注重長遠利益,配備骨幹教師,考覈跟初三一樣嚴格要求,發獎金的權重高於初三。洋思中學注重抓好起始年級(初一),從新生進校的第一天抓起,從最後一名學習基礎差的學生抓起,力爭使每一個學生會學習,能學習。學校從初一新生的第一節課開始,就引導學生自學,使他們掌握學習方法,有飽滿的精神狀態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洋思中學要求不分快慢班,合理編班、分組、排座。在初一學年初,學校和班主任將本年級的“優等生”、“中等生”和“後進生”認真細緻地平均分到各班 ,經科任老師評議和監督,再由班主任抽籤決定自己所帶的班級。這樣,就促進了教師的公平競爭,也便於學校對教師的管理和考覈。 在班級裏,老師們習慣把“後進生”儘量排在靠前的位置,以便在教學時多照應一點,並且要求必須是“優等生”和“後進生”同桌,以便開展“一幫一”、“兵教兵”的活動,好結成“幫扶”的對子。課堂上,教師講課的起點是基礎差的學生,提問得最多的是“後進生”,板演得最多的是“後進生”,釋疑、點撥得最多的是“後進生”,課後談心交流得最多的是“後進生”。每天早晨,文科教師跟基礎差的學生一起學習單詞、背誦課文;每天中午,理科教師幫助基礎差的學生糾正錯誤,演練習題,力求做到“堂堂清、日日清、週週清、月月清”,防止學生將學習中的問題逐漸積累,以致積重難返。老師們不這樣做是不行的,因爲學校每週的驗收對象就是“後進生”,這一塊的考覈權重最大,而且一票否決。

六、洋思中學推行層層承包,實行一票否決制。

洋思的校長包學校全部工作創一流水平,洋思的班主任和科任老師要包學生鞏固率、合格率、畢業率、優秀率的“四率”達標,包後進生轉化,包學生德、智、體協調發展。洋思中學實行包班制,教師、職員無一例外,並實行一票否決制,即達不到工作要求時,不能獎勵,獎金爲零。

七、洋思中學特別注重校園文化氛圍的建設

走廊、牆壁、樓梯、黑板,校園、教室甚至廁所,都是可以他們利用的資源。

(以看圖片爲主。)

關於我校學習借鑑的幾點思考

我們高中的學生,基礎已經掉了不少,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沒有養好,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不夠強烈,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有限。我們的學生是要參加高考的,我們學校的高考又在高位運行了這麼多年,面對生源日漸減少的局面,我們的改革,沒有太多的時間可以等待,更不能出現太差的效果。我的思考有這麼幾點:

1、 改變課堂教學模式

老師在引導或教授學生學習的基礎上,每節課必須留出20分鐘左右的時間,或讓學生鞏固提高;或進行練習、檢測,逼學生舉一反三、強化落實。每門學科的晚自習,主要作爲本學科一週來的知識清理和鞏固提高,或進行練習、檢測。

2、 實行方方面面的層層承包

改變現在的許多事情拖到最後都要校長親自處理,部門職責不清或拖拉推諉,一個班級的一切事情都是班主任的這種現狀。可以與獎金掛鉤,如果掛鉤,則希望差距拉得大一點。畢竟重獎和重罰都是強化責任意識的有效途徑。

3、 花大力氣來營造學校和班級的學習氛圍

走廊、牆壁、樓梯、黑板,校園、教室甚至廁所,都是可以利用的資源。可以集思廣益,每個老師,每個學生都可以把自己的信念寫上去。

4、充分發揮備課組的集體力量

5、切實調動老師和學生兩方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第四、第五點,領導最有發言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