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文:憂與愛(2012江蘇高考作文教師下水文)

                                   憂與愛

議論文:憂與愛(2012江蘇高考作文教師下水文)

                            江蘇省木瀆高級中學 陳祥書

                           (215101蘇州市吳中區)

俗語說:兒行千里母擔憂。透過擔憂,可以看到母親對子女的愛。陸游詩云:位卑未敢忘憂國。揣摩憂國,可以見到詩人對國家的愛。范仲淹曾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吟誦先憂,可以看到先賢對百姓的愛。顯然,前者愛得深切,中者愛得偉大,後者愛得高遠。看來,憂與愛總是緊緊相連,融爲一體的。面對憂與愛,必須正確認識,科學對待。

內生性--因愛生憂。應該說,不少憂來自於愛心,發自於心愛。或者說,許多愛萌生了憂心,發展了心憂。在相當多的情況下,愛孕育了憂,憂包含着愛;愛是憂的原因,憂是愛的結果。如果內心不愛,何以能產生憂慮?如果愛心不存,又怎麼能生成憂愁?沒有愛心,憂就是無源之水;沒有心愛,憂就是無本之木。如果夫妻兩情相悅,和諧恩愛,那就會產生源於內心的憂,生成發自肺腑的愁:爲對方的冷暖擔心,爲對方的安危憂慮;爲對方的前途擔憂,對方的事業憂愁。但如果夫妻恩斷義絕,視若仇敵,那就不會產生來自心底的憂,生成來源心肝的愁。不會爲對方的得失擔心,爲對方的榮辱憂心;爲對方的好歹擔憂,爲對方的死活憂慮。所以說,有愛才會產生憂,無愛怎會生成愁?

    正比性--愛深憂切。愛有深淺之分,憂有大小之別。常言道,愛之深,憂之切。愛得越深,憂得越切;愛得越淺,憂得越小。或者說,越是深愛,就越是大憂;越是淺愛,就越是小憂。換句話說,如果愛由淺變深,那憂也會由小變大;如果愛由深變淺,那憂也會由大變小。二者成正比變化,呈同步發展。宋代詩人劉克莊詩云:“憂時原是詩人職,莫怪吟中感慨多。”“暮年未敢忘憂愛,喜聽三邊奏凱音。”.就前兩句而言,詩人不光爲時事而憂,爲時政而愁,而且把憂時當作職責,當作責任。由此,足見其愛得深沉,憂得深切。從後兩句來說,詩人進入暮年,仍不敢忘記憂愛:爲三邊而憂,爲戰事而愁。可謂是愛得越來越深,憂得越來越切。如此說來,憂與愛是一種正比關係,是一種同步聯繫。

轉化性--轉憂化愛。一般說來,愛會變化爲憂,愛心會轉變爲憂心,深愛會轉化爲深憂;同樣,憂會升成爲愛,憂心會升格爲愛心,深憂會升華深愛。兩者環環相扣,相互轉化;層層深入,不斷昇華。如果二者能良性轉化,那就能鑄就大憂,成就崇高;如果兩者能循環往復,那就能形成大愛,生成偉大。沙俄侵佔滿洲時,留學日本的陳天華憂心如焚,悲憤欲絕。他咬破手指,以血指書寫救國血書。他一連寫了幾十張,終因流血過多而暈倒,可嘴裏還不停地喊着“救國”。在血書中,他陳述亡國與亡國奴的悲慘,鼓舞同胞起來戰鬥。他深愛祖國,書寫血書,將深愛轉化爲深憂;他爲民大憂,陳述悲慘,將大憂昇華爲大愛。因此,如果愛國,那愛自然會轉化爲憂;如果憂民,那憂必然會升華爲愛。

交叉性--愛憂重合。不是所有的愛都產生憂,也不是所有的`憂都由愛產生。因爲有的愛產生了樂,有的愛卻生成了恨;有的愛成就了幸福,有的愛卻鑄成了悲痛。同理,有的憂是由悲產生的,有的憂卻是由喜生成的;有的憂是由失敗導致的,有的憂卻是由勝利形成的。正因爲這樣,只有二者交叉,愛才能產生憂;只有兩者重合,憂才由愛生成。人生在世,會有不少愛,也會有許多憂。愛父母,愛妻子,愛子女,不僅會產生憂,而且還會產生樂,產生恨。只有愛憂交叉,愛才能轉化爲憂。憂生計,憂前程,自然談不上因爲愛;憂學業,憂事業,似乎能扯上因爲愛;憂國家,憂百姓,纔是真正因爲愛。只有憂愛重合,憂才能升格爲愛。因而,要追求交叉,發展愛憂;要力求重合,升級憂愛。

揣摩關係,憂是因爲愛,愛是因爲心;歸根到底,心是憂之根,心是愛之源。要想憂得正確,就必須純正心靈;要想愛得科學,就必須心靈純正。因爲心靈純正,才能愛得純正;愛得純正,才能憂得純正。而心靈純正,不光會腦中有家,更會心中有國,胸中有民。如此,才能愛家愛國愛民,憂家憂國憂民;才能愛出豐碩成果,憂出輝煌篇章。 

陳祥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