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教育孩子的作文三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爲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育孩子的作文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教育孩子的作文三篇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1

(一)從生活中瞭解孩子

現在很多家長認爲孩子比以前難管了,對於教育孩子感到束手無策,不知道如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的個性是不完全相同的,有的孩子比較聰明,總認爲自己的智力比別人高一等。愛耍小聰明,往往有了一點小成績就翹起了尾巴。還有的孩子天生依賴父母,往往家長給孩子輔導或坐在身邊,這樣孩子就能完成作業,還有很多事情我就不多說了。

(二)從教育角度上了解孩子

孩子的好壞很多都受到家長本身的影響,有的家長往往拿別人家的孩子做個比較,往往嘮叨你看看誰家的張某某考了第一,誰家的孩子上了什麼大學,你沒有看到自己家孩子的優點,往往孩子自己很努力也很刻苦,讓你幾句話打消了孩子的積極性。現在的孩子都是需要鼓勵,他們的心裏多麼想也得到認可,往往老師和家長的一句話能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以至孩子破罐子破摔,不愛學習了。我們應該如何去面對這個問題,如何去解決這個,這個是關鍵。作爲我們家長首先要相信孩子是最棒的,不論孩子學習的好壞,取得一點的學習進步都要鼓勵他,相信他,認爲你行,你就行。這樣才能漸漸地孩子懂得學習興趣。往往學習都是從感興趣來學習的。孩子這門成績不好,不見得別的成績不好。要根據每一個孩子的特點來認可孩子。在我們的心裏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

(三)從心理素質上了解孩子

培養一個孩子首先從孩子心理素質來認可,心理素質的好壞決定孩子將來能不能適應這個社會。生活的道路往往不是一帆風順的,往往現在的孩子內心世界受不到任何的諷刺和打擊。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我們做家長的都很溺愛自己的孩子,孩子本身依賴父母心理比較強。往往從一點小事能發覺孩子存在很多問題。你想想你現在整天陪在孩子身邊,難道你能跟孩子一輩子嗎?我們應該讓孩子學會獨立學習,要善於思考問題,多問幾個爲什麼來看待問題。

(四)從學校教育和老師

往往孩子需要和老師、家長經常溝通,現在上初一的孩子就有到了青春期,這個時期的孩子逆反心理更嚴重,你說一句,他可能十句在等着你,往往戰火就在這裏發生。作爲一個家長首先自己要心平氣和,不能打罵和嘮叨來墨跡給孩子,那樣的效果我想你們都能知道。學習的方法很多,往往每次考試錯的題,每個家長抽出點時間給孩子單獨寫在別的本子上,過幾天在重新做,往往這樣的作用使他的成績上升很快。教育的方式很多,方法都是自己來尋找的,你看你用什麼辦法來適合自己的孩子是最主要的。

各位家長在對待孩子時一定配合老師、學校、生活來啓發孩子的思維,不要由着自己的思路走,有時聽聽專家怎麼分析孩子的心理和教育,你同時也會有很好的啓發的,做一個好的家長就得投心實地去和孩子溝通和交流,不要叫孩子認爲當父母的對自己很冷淡。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2

兒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我和老公一起鄭重其事的把孩子送了過去。到了園內,我們大手拉小手繞着校園轉了一圈,把幼兒園的教室、廁所、活動場所一一指給孩子看,並告訴孩子:“以後你就是幼兒園的小朋友了,上課時要聽老師的話,下課後要和小朋友好好玩,吃飯睡覺時要遵守紀律,聽阿姨的話,要……”。

“我不要上幼兒園!”,兒子不等我囑咐完,就搶着說。

“什麼?”,我沒有聽清他說的話。

“我不要上幼兒園!”,兒子又重複了一遍,帶着不可商量的語氣。

“爲什麼?幼兒園多好呀,有那麼多的玩具,還有那麼多小朋友可以一起做遊戲……”。我和顏悅色的對兒子講着。

“我不要上幼兒園!幼兒園不自由!”。兒子說出了不想上的`理由。

“不自由?爲什麼這麼想?你想要什麼自由?”,我不知道他的小腦瓜裏怎麼會想出這麼個詞來,有點生氣的問。

“是你說的,要聽老師的話,要和小朋友好好玩,要遵守紀律……”,兒子有些委屈了,“都要聽別人的,我想幹什麼時怎麼辦?”。

稚嫩的話語讓我突然楞住了。

緩緩神,我輕輕的對兒子說:“媽媽的意思是要你在幼兒園和老師同學好好相處,並不是說要你什麼都聽別人的呀!如果別人不對了,你可以提出來,幫他改正,如果你有自己的想法可以說出來,你想做什麼也可以做呀!但要注意做的時間和地點,想想會不會影響別人……”。

我還想接着說下去,但看到孩子一臉茫然,我住了口。

兒子似懂非懂,一步三回頭的拉着老師的手進了教室。

轉過頭來,眼角溼溼的。

想想我剛纔對孩子的教育,再想想兒子的反應。失敗!徹底的失敗!我在哪個地方失敗了呢?

領着孩子熟悉環境,沒錯!教育孩子表現好些,沒錯!是哪個地方錯了?

我猛然醒悟,我和兒子在“各想各的事”,孩子關注的不是到幼兒園要表現多好,而是自己從今天是一位幼兒園的小朋友了,想知道有關幼兒園的一些知識,他對幼兒園充滿了好奇,充滿了幻想,至於該怎麼做不該怎麼做不是孩子關心的話題。我呢,關心的是如何讓孩子在幼兒園好好表現,做一個乖孩子,讓老師喜歡。我站在約束的角度上去教育孩子,難怪孩子認爲上幼兒園就沒有自由了!

我真後悔,爲什麼不在孩子第一天上幼兒園的時候給他祝賀?爲什麼不問問孩子第一天上幼兒園他在想什麼? 如果這樣,我們一定會皆大歡喜!

孩子的心靈象一張白紙,對這個色彩斑斕的世界充滿了好奇,他們對各種事物都充滿了濃厚的興趣,想去觸摸,想去探索,想去體驗,想自己去感悟。而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場、自己的喜好上,告訴孩子要怎麼做,不要怎麼做,就象一把無形的鎖,鎖住了孩子的探索奧祕的小手,鎖住了孩子蠢蠢欲動的心靈,象一堵高牆,擋住了孩子前進的路,打消了孩子探索的慾望。

做爲家長,教育孩子時不要“各想各的事”,不要用我們過多的“要怎麼做和不要怎麼做”去約束孩子,這樣會使孩子縮手縮腳、望而卻步。瞭解孩子的想法,放開他們的手腳吧,還孩子一個自由的世界!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3

孩子雖小,但也有自己的活動圈子,隨之產生自己的喜怒哀樂,他需要有自己的傾訴對象。父母即使工作再忙,每天也要拿出一定的時間與孩子呆在一起。不要看電視,不要讀報紙,也不要聽音樂,專心致志地與孩子互相交流,傾聽孩子的心聲,解除他們的疑慮,適時的加以引導。對於工作繁忙的父母來說可能有一些困難,但是應儘量做到,哪怕睡前拿出幾分鐘的時間也可以。如問問孩子在校一天的學習情況;一天你都做了什麼?有哪些進步?短短的幾句,足以讓孩子體會到家長的關心,從而增進大人與孩子的溝通,另外,很多家長經常給孩子買衣服、買玩具,但極少會給孩子訂閱報刊雜誌。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孩子會終生受益,孩子不停地閱讀,就永遠不停地學習。很多家長喜歡扮演老師的角色,經常教孩子學習課本的東西。我認爲倒不如花點時間和孩子進行有益的閱讀。或許有的家長會說:“我們也給孩子買了很多書,可是孩子不看怎麼辦?”其實,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只能是潛移默化的,一個日夜打麻將的家長,他不停地叫孩子學習、學習,

孩子能學習嗎?父母都在看書、看報,孩子也會跟着看書的,和孩子一起看書,和孩子交流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哪些人物該學習,哪些人物讓人討厭,孩子們的心中都有自己的想法,他如果能把自己真實的想法說出來,並能得到家長的認可,那麼他漸漸地就會喜歡閱讀了,玩具很快就會玩膩,而給孩子一輩子都有用的知識,是很多父母缺乏的意識,買一張地圖,有條件的買一個地球儀放在家裏,每當新聞報道到哪個地方就和孩子把那個地方找出來,新聞報道中有喜有悲,地域之間的差異也非常大,讓孩子知道伊拉克戰火紛飛下的孩子過着怎樣的生活,也讓孩子知道日本、美國的富裕,他們富裕靠的是高科技、靠的是知識,若自己沒有知識,也是落後的,讓孩子明白應該勤奮學習知識。

做父母的總是教育孩子要尊重長輩、兄弟姐妹,這是無可挑剔的,但是父母是否想過,也要尊重孩子呢?孩子的心靈是純潔的,容不得半點沾污。輕則呵斥,重則打罵極易造成孩子的心靈創傷,導致自卑的心理,那些迷信於棍棒的父母要好好地反省一下,其實尊重孩子要從家中的每一件小事做好,這對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 批評要像春雨一樣,既滋潤枝葉,又不傷根系。在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越是經常捱打的孩子越是犯錯誤,因爲在他們的心理已經有種潛意識的反抗力量了,而這種力量可不是你的棍棒能改變得了的。所以要想改變孩子,必須從心裏入手。在家裏不要發號施令,而是採取談心,提建議的方式解決問題,建立家庭民主生活會制度,每到週六、週日白天一起收拾房間,洗衣服,做一週的功課複習。晚上,一家三口坐在一起把他們一週來遇到的事情以及孩子在本週的進步與退步等情況做次交流,誰的問題誰負責,誰做得不對,要在下週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