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應該讓學生的個性飛揚

      在教育及教學實踐中,不少教師總是習慣於用同一個教育目標、同一教育模式、同一教育策略來要求和訓化具有不同性格的學生個體,往往輕率地把一時達不到要求、跟不上學習進度的學生歸爲“愚笨”,甚至“弱智”,把一些不按部就班、超乎常規思維的學生視爲“問題學生”和“異類生”。其實,學習並不完全是一種後天習得的行爲,每個學生身上都有着與生俱來的、內在的學習潛質潛能,只不過教師是無法用千篇一律的方式把它們挖掘出來、調動起來的。因此,在創新教育的實踐中,廣大教師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研究學生學習上存在的個性差異,多考慮和設計一些針對不同個性學生的因材施教的策略,從而使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潛能通過不同的施教途徑都能得到充分的.挖掘與施展。 

教育,應該讓學生的個性飛揚

      就教育而言,無論何時其主體都是學生。教育必須尊重學生個體及學習個性差異,而且學生個性發展的主動權也必須由學生自己掌握。然而審視現在的學生,他們在學習上可謂不堪重負。在教師和家長的看管和訓導下,一天到晚、一年到頭是上不完的課和做不完的題,有多少自主學習時間?又有多少生活情趣可言?在如此重壓下,談何個性的發展?談何創造力的培養?說得嚴重一點,這種教育從某種程度上講就是剝奪學生作爲個體發展的主動權。我們不能夠再這樣泯滅學生的個性、湮沒學生的才情、扼殺學生的智慧了,不能再這樣“毀”人不倦、好心辦壞事了。我們必須盡力去營造一種學生主動學、輕鬆學、有自主選擇權地學的課堂教學及課外學習的氛圍,讓學生有申訴自己觀點的自由、有形成自己思想和設計自己的時間和空間裏張揚自己的個性、發揮自己的潛質、彰顯自己與衆不同的創造才華。 

      成功的教育應該是能讓每一個學生個性飛揚的教育。 

      摘自《北京教育》200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