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之德,君子之風

玉,是中國人追求嚮往的寶物。有諺語日:

“無玉不成國,有國必須玉。”皇帝的印章叫玉璽,被奉爲國寶。戰國時期,爲了一塊“和氏璧”,演義了從“卞和獻璧”到“完璧歸趙”一段驚心動魄的歷史篇章。誰得到了“和氏璧”,誰就是正宗的皇帝。我國的舜時期就有“玉母獻玉塊”的記載,玉的發展幾經興衰,到明清時,進入鼎盛時期。玉在民俗文化中,作爲敬獻之禮、友愛信物、鎮宅消災之寶、隨身佩載裝飾、珍藏觀賞之玩等均顯示出具獨特的價值。可以說,玉是中華民族重要的歷史和文化組成部分。

傳說乾隆皇帝有一塊貼身佩戴的寶玉,冬暖夏涼,謂之“暖玉”,上有紀曉嵐的刻字:“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可見古人是將玉的品性和做人的道德聯繫在一起。古人將玉總結爲五德:

‘‘潤澤以溫,仁之方也;斛裏自外,可知其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傳以遠聞,智之方也……”將玉的溫潤等品性喻爲做的品德,這正暗合了宋明理學中衡量人們道德規範的五常--智、勇、仁、信、義。而最能代表古人君子之風的,當屬新疆的和田玉,也叫軟玉。

軟玉不軟,只是和翡翠(硬玉)區別而稱。它“外軟內硬”,重要的是,和田玉看上去似油蠟所鑄,柔軟、光澤、滋潤,其溫潤之品性與兩千多年曆史的儒家中庸思想頗似同道。所以,古人衡量人修養的至高準則,是溫潤如玉的“君子之風”,是上等人的表現。玉之溫潤澤柔爲極品,稀世珍寶。然而和田玉之純淨、溫潤的奧祕何在,卻一直是千古之謎。2002年6月,中國地質學家組成的勘探隊,揭開了這一神祕面紗,爆出驚人的消息。

原來,和田玉一直是由人們從當地的白玉河裏撿得。據專家新發現,白玉河裏的玉塊均來自千年的冰川之下。這些玉石處於穩定地臺邊緣的大斷裂帶上,經地殼運動,碎裂爲大小不等的石塊,再歷經千萬次的冰川冷凍、解凍、再結冰、再化水……。歷經無數次的淨化,去糟粕,存精華,析雜質,直到至淨至純,然後隨冰川水,流入白玉河中。幾千年來,絕世珍品和田玉一直主宰着中國的.玉壇,她奇異的魅力贏得世人的敬仰和嚮往。時至今日,我們終於明白,和田玉,歷經千百萬年痛苦的斷裂,歷經千百萬年孤獨和寂寞的自我淨化,終成珍寶,爲世人敬仰。

--原來如斯……

溫潤如玉,喻爲古人君子之風的至高做人準則,恰切已極!然世事紛紛,我們現代某類人,做官心浮氣躁,經商急功近利,做人張狂浮華。一位一文不名的乞丐先生,心懷天下,大志在胸。聽說一元錢即可註冊一公司,便狂熱地捏着汗漬油污的一張紙幣,要註冊一家“無產階級者聯合開發無限公司”!他纔不管註冊費是多少,他要成就一番大事業哩!現代社會見多不怪的是商業往來的坑蒙拐騙、人際交往的敲詐虛僞、做事爲人的敷衍塞責。滿腦子功名利祿,渾身燥熱,一臉慾望,整日製造垃圾!

當然,也非全然如此。我認識的一位作家,十年出一書,讀之數遍而不厭,日久而彌新。與君交談,似清風徐來,明月朗照,流水行雲,怡淡雅適,讓人心馳神蕩,日久不志--大概這就是君子之風吧!一位做點小買賣的鄰居,一臉和氣,既不方諂媚仰息,又無激揚言辭,平和質樸,待人寬厚,一身正氣,凌然不可欺!--這大概就是君子之風吧!一位上班族的朋友,盡職盡責,淡遠自適,從不搖脣弄舌,亦非咋咋唬唬,卻做出一份驕人的業績,同事敬之,領導重視。--這大概就是君子之風吧!…

微斯噫,做人難乎?否也,日:

“守身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