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二年級上冊教學計劃3篇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又將迎來新的工作,新的挑戰,來爲今後的學習制定一份計劃。計劃怎麼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二年級上冊教學計劃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華】二年級上冊教學計劃3篇

二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班主任工作繼續以素質教育爲核心,以學校德育工作計劃爲依據,以學習、紀律、衛生爲目標,以班隊會和課堂教學爲主要渠道,結合本校實際情況,認真貫徹執行“做智慧大氣班主任”的會議精神,對學生進行常規教育,發揮小幫手的作用,體現時代氣息培養學生的現代素養,結合本班實際開展創造性的活動,突出我班特色

二、班級概況及基本目標

本班共有53名學生,女生21名,男生32名。每個孩子都活潑可愛,有着很強的上進心和集體榮譽感。但是由於年齡小,自制能力差,時常不能控制自己,上課時愛隨便說話或者做小動作,男生在這方面明顯不足。很多行爲習慣有待進一步培養。學習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學習習慣,大部分學生能較自覺完成學習任務,個別學生缺乏主動性,書寫有待於加強。

本學期我班的基本目標是:建立一支有進取心、管理能力較強的班幹部隊伍,全體同學都能樹立明確的學習目的,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爲規範,弘揚正氣,逐步形成守紀、進取、勤奮的班風。繼續抓好學生的常規教育,強化《小學生日常行爲規範》的落實,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爲習慣。師生中進行賞識教育,老師賞識學生,讓學生學會賞識自己,賞識他人。積極配合學校、少先隊的各種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中隊活動,培養學生強烈的責任感、班級榮譽感,以及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基本措施和做法:

(一)常規教育方面

學生經過一個假期的放鬆,對於學校的日常生活和學習必定不太適應,做到每一項規章制度對於他們來說都不太容易。爲了使學生能夠及早進入角色,適應學校的生活,這就要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能有序的引導,並且內容要近一點、小一點、實一點,細一點,時時處處向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常規教育。因此,我決定從以下幾點入手:

1、利班會時間,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升旗結束後,對上週的情況進行總結。使學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養其愛國主義情感。同時,讓學生在各種活動和勞動中學會合作,學會生活。對於學生的書寫讀的姿勢,在課堂上隨時提醒與幫助。

2、開學師生共同制定班規班紀,並制定相應的獎懲辦法。從紀律、衛生、勞動及兩操學習幾方面制定。先由學生寫出自己的違規現象及獎懲辦法,再由班主任統一歸納完善,如有違規照章處罰。我們班的宗旨是:“嚴格要求,說到做到”

(二)班級紀律方面

一個班級,要想有良好的班風,必須要有良好的紀律才行。因而,我從以下幾點入手:

1、課堂紀律

嚴格遵守課堂“四管”(管住眼看老師,管住口不說話,管住心認真聽,管住手不亂動),如果有違反紀律的現象,由課代表記錄。

2、課間紀律

課間是學生輕鬆休息的時間,良好的課間紀律將會給整個校園帶來活躍而輕鬆的氣氛。然而,豐富多彩的課間活動,就是解決課間紀律亂的法寶。同時,隨時提醒學生要注意的危險活動和場地,寓教於樂。

(三)衛生方面

講究衛生很重要。俗話說,病從口入。講衛生,既能使身體健康,又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還能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1、個人衛生:每週一檢查個人衛生,平時抽查,要求衣着整潔,桌屜乾淨,物品整齊。

(四)班幹部的培養方面

班級管理光靠班主任一人來管理是不夠的,班幹部是班級管理的小助手。這學期我將採取班幹部競爭上崗制及班幹部輪流工作制,使班級管理再上新臺階,讓每個孩子的潛能都得到充分的挖掘,培養有個性的人,使孩子們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合作和學會管理。

(五)家校結合,分類施教

本學期要做好分類施教工作:

1、對學習後進生,每節課都要提問,作業中有錯要單獨進行輔導,與家長聯繫,共同幫助提高學習興趣。

2、對行爲後進生,發現閃光點要大力表揚,樹立信心,在老師和家長共同督促下改進。越是表現差的方面,越要讓其引起重視,比如當班幹部。

3、經常保持與學生家長聯繫,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

具體活動結合學校實際安排活動

這個學期,結合學校新做的書櫃和圖書,我要徹徹底底地在班級裏展開讀書活動,讓每個學生於書爲友。總而言之,我學習我快樂,我成長,我會用心去和學生交流用欣賞的眼光尋找孩子身上的每一處閃光點。我相信:只要關愛孩子,尊重孩子,寬容孩子我們就能找到開啓學生心靈的鑰匙。上述措施只是我對班級本學期的步打算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不斷地加以改進若有不足之處發現後會及時糾正。

二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2

一、 基本情況:

學生構成:

班 級 人 數 男 女 轉 入

二(1)班 72人 42人 30人 2人

2、學生綜合素質分析:

經過一年的學習,本班學生已經熟悉了學校生活,適應了學校的學習環境,形成了一定的學習能力,養成了一定的學習、行爲習慣。但有一部分學生由於家庭、社會環境的影響,行爲習慣差,學習吃力,對學習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待於今後與家長聯繫,建立幫教對象,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學習能力,使學生的語文素養逐步形成與提高。在教學的同時注意加大閱讀量,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自主識字,培養學生自覺讀書的習慣,開闊學生的視野。

二、教材簡析。

指導思想: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構建開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體系,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着眼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促進全面發展。

2、教材內容簡析:

本冊教材共有八個專題,圍繞專題以整合的方式組織了八組教材內容。依次是:美麗的秋天,豐富多彩的學校生活,熱愛祖國,怎樣看問題、想問題,友好相處、團結合作,關愛他人,保護環境、愛護動物,熱愛科學。每組教材都包括導語、一課“識字”、四~五篇課文以及“語文園地”。全冊教材共有八個識字,有成語、詞語、諺語、三字經、對聯、兒歌等。全冊34篇課文,內容豐富,體裁多樣,語言生動,對學生有較強的吸引力。八個“語文園地”包括四個欄目: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口語交際、展示臺。

3、教材地位及聯繫:

本冊教材是低年級段的拼音與識字的繼續、提高,同時又是中年級段閱讀教學的基礎。這一冊教材主要是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識字方法、規律在生活中自主識字、積累語言、運用語言,從而爲中年級的篇段訓練打下堅實的基礎。

4、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與識字規律在生活中自主識字,積累語言。

(2)重視朗讀的指導與訓練,注重學生的閱讀感受。

5、教學難點:

(1)鞏固識字,積累詞語,正確運用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目標。

複習鞏固漢語拼音,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

2、認識450個字,會寫350個字。要求會寫的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確書寫,練習在口頭和書面表達中運用。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在生活中識字。養成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範、端正、整潔。

3、會用音序查字法,學習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

4、喜歡閱讀,對閱讀有興趣。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和喜歡的課文片段。

5、能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主動積累詞語。

6、能閱讀淺顯的課外讀物,能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養成愛護圖書的習慣。

7、認識課文中出現的常用標點符號。學習使用句號、問號、歎號。

8、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和願意與他人交流的'意識,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聽懂主要內容,能主動與別人交談,講述簡短的故事和見聞。說話時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9、對寫話有興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寫下來。在生活中樂於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瞭解日記的格式,學習寫日記。

四、教學措施

要注意把握同組各部分內容的內在聯繫。本冊教材以專題整合內容,要注意每組教材在內容上的聯繫,從整體上把握內容,設計教學方案。教學中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據當時、當地和本班學生的實際,活用教材,隨時利用身邊的語文教育資源,豐富語文教學的內容與形式,拓寬語文教學的渠道。

1、識字和寫字。

教學時要引導學生藉助拼音和字典學習生字,發現生字與熟字的聯繫,用學過的識字方法、偏旁部件記認字形。

2、閱讀教學。

首先重視朗讀的指導,在學生讀正確、流利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出感情。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質疑部難,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閱讀感受。在課堂教學中,對提問要精心設計,問題既要有思考價值,又要能引起學生興趣。鼓勵學生互相釋疑,合作釋疑,培養他們勤思善問的習慣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口語交際。

教學時要注意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和點撥引導,放手讓學生交流,以適當的方式予以糾正,及時給予肯定,使學生思維更加活躍,自由、愉快地參與口語交際。

4、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

充分利用語文課程資源和遠程教育網絡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

五、教改設想。

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構建交流平臺,變“讓我學”爲“我要學”。

2、以“識字”教學爲重點,以“鞏固識字”爲難點,構建大語文教學觀,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教學中應加強開放性,向學校生活開放拓展、向家庭生活開放拓展、向社會生活開放拓展,使學生從小了解社會、參與社會,培養適應社會的能力。

3、立足全面發展,體現三個維度。

凸現“情感、態度、價值觀”,關注“過程與方法”,落實“知識與能力”。既以學生的發展爲本,激發學生積極的學習熱情和正確的學習態度,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加強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重視學生經歷學習的過程,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中發現、總結和掌握知識的規律與學習方法。

六、學科評價方案。

以課程標準爲基本依據,明確評價目的,採用開放、多元、多樣的評價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態度、興趣、習慣、方法、知識與技能、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狀況等方面進行檢測和評價。

2、評價注重過程性評價,可通過觀察、訪談、問卷、課堂即時評價、特長展示、作業批閱、實踐操作、社會調查、成長記錄等形式考察和評價學生,使評價成爲促進學生髮展的過程。

七、綜合實踐活動。

結合本冊教材中的口語交際與展示,本學期安排兩次實踐活動: 我是小導遊。請學生介紹自己去過的風景名勝,

2、有趣的動物、植物。

八、教學進度。

見前面進度表。

二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3

教學目標:

1、正確書寫“脫、躲、凍、溪”四個字。

2、培養學生正確的“雙姿”(坐姿、執姿)。

3、點燃學生的寫字興趣。

4、通過教師的示範、指導,增強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並且學會審美。

教學重點:通過本課教學,鞏固正確“雙姿”,喚起學生寫字的熱情。

教學難點:橫折鉤、豎折鉤的寫法。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寫“脫、躲、凍、溪”四個字

二、課前交流,欣賞引趣

1、導入:欣賞硬筆書法作品,讓學生在欣賞美麗的文字中陶冶情操,初知“書法”的概念,激發寫字興趣。

三、複習雙姿,做好準備

1、複習坐姿:身正、肩平、臂開、足安。

2、複習執姿:一尺、一拳、一寸(三個一)。

3、齊唱《寫字歌》。

四、指導寫字,掌握技巧

1、揭題:今天我們學習寫識字8中的4個生字。

2、學寫“脫”。

(1)觀察:什麼結構?你認爲哪一筆比較難寫?

(2)指導練寫“脫”。

學生說“脫”的筆順。教師示範寫字並作講解。學生練習(描紅兩個,仿影一個,然後寫兩個),老師巡視指導(提醒注意雙姿)。

(3)師生互動:對學生寫字作品進行評價,教師適機點評,對好的獎勵畫星。

(4)小結:左右結構的字要把部首寫小點,難度大的筆畫要寫正確、端正。

3、學寫“脫、躲、凍、溪”。

(1)觀察比較:有什麼區別?

(2)“凍”的左右兩邊的第二筆要持平。

(3)“溪”字要左窄右寬。

(4)“躲”字的左邊位置要擺放適當,不能太偏上或者偏下,這樣佈局字才美觀。

三個字逐個讀帖(讀帖是寫好字的關鍵),教師在黑板上範寫,邊提示注意點,然後學生描紅、仿影,再練習寫2個。教師巡視指導。初評,再練習,再評。對學生寫得好的字和寫得有進步的字要及時加圈給予肯定,鼓勵學生把字越寫越好。

五、創作練習,鞏固興趣

1、學生完成書籤

(1)老師給學生看自己製作的書籤,欣賞。

(2)學生自己完成書籤。

要求:注意坐的姿勢和寫的姿勢,書寫時,要一氣呵成,不能看一筆寫一筆,寫完了在書籤上寫下自己的名字。

2、教師巡視、指導。

3、欣賞、交流。

取長補短,互相學習、互相欣賞。

4、贈送作品:給自己喜歡的人或者老師。

六、課堂總結

我們寫字時,要有正確的雙姿,寫字要認真讀帖,要一氣呵成。我們時時刻刻可以寫字,處處可以練習,但不要亂塗亂畫。俗話說“字如其人”,我們的漢字橫平豎直,就像做人要堂堂正正。相信只要我們努力,加上老師的指導,不久的將來,咱班一定會有了不起的書法家。

七、板書設計:

脫、躲、凍、溪”(端正、準確))

教學後記:

通過本次習字後,發現有的學生對“溪”字結構寫不平衡,加以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