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學生主體發展 培養創新精神

江蘇省常州市新區新橋中心小學 孫偉琴  

促進學生主體發展 培養創新精神

[摘要]:應試教育體制下學生學習負擔過重,整日忙碌,許多教師只注重學生死記硬背概念、性質、法則和公式,拼命搞"題海戰",追求唯一的標準答案,忽視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長此以往學生想象能力愈加變得蒼白,不會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創新能力越來越貧乏。所以課堂教學應重視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用多種手段和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讓學生學會自己學習,把書讀"活"對所學知識會舉一反三。本文就是根據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的"六大解放",針對數學教學提出了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幾點措施和見解,着眼於如何促進學生主體發展,提高學生創新意識。

[關鍵詞]:解放頭腦,使學生敢想;解放束縛,使學生敢問;解放雙手,使學生敢做、會做;解放嘴巴,使學生敢說。

美國≤新聞週刊≥上曾撰文指出:亞洲的學生忙着記憶死板的答案,無暇學習獨立思考,在許多亞洲的教室裏,獨立思考反而起着阻礙作用。楊振寧教授也曾根據中西文化傳統不同,比較了中美的教學方法:美國的教學方法注重歸納、分析、滲透和綜合,是一種"體會式"教學,其優點是獨立思考能力和創造能力強;而中國傳統教學方法注重演繹、推理、按部就班,學生有相當多的時間浪費在機械記憶標準答案上,遵循"諄諄教導",整天忙得焦頭爛額,而最終能力的提高並不是很大,題目稍有變化,便不知所措,主要原因是缺乏創造性思維。在以知識經濟爲主導的21世紀,善於運用創造性思維並且擁有熟練技能的人,將成爲最受歡迎的人才,時代要求我們的教育要重視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鼓勵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從不同角度解決問題的辦法,所以平時的課堂教學要十分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一、解放頭腦,使學生敢想

俗話說:"不怕辦不到,就怕想不到",從某種意義上說,"想"比"辦"更爲重要。世界上許多發明創造都是從"想"開始的,牛頓從蘋果落地想到了萬有引力,從而揭開了宇宙奧祕;愛迪生從小就"異想天開",試圖人工孵出小雞,後來竟作出了一千多項發明;當今首富比爾蓋茨,他創造財富的主要手段也主要是創造性思維。科學家曾言:人們"不可能"做的.事,往往不是由於缺乏金錢和力量,而是由於缺乏想象。課堂上學生想什麼,比教師講什麼都重要,所以教師要設計有吸引力、開放性的問題,給學生一個良好的思維環境,鼓勵學生的思維活動。據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思維易受以有知識經驗的影響,喜歡沿着自己所習慣的思路去思考問題,即形成一種"思維定勢", 它的負效應使人的思路束縛,造成思維刻板、僵化,尤其是在解決新問題時,往往仍在條條框框裏兜圈子,阻礙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的發揮。所以教師在提出問題後,不要總希望學生完全按自己的意圖去思考,要允許他們"異想天開",不要過早的把思維朝一個方向引導,要放開學生的思維"手腳",允許學生作出自己的假設、解釋。解放頭腦,撕掉精神的裹頭布,使學生能想到更多,能想得通。

二、解放束縛,使學生敢問

法國大作家巴爾扎克曾言:打開一切科學的要是都是毫無疑義的問號,我們大部分的偉大發現,都應歸功於如何,而生活的指揮大概就在於問個"爲什麼"。 敢問是學生創造性學習的一種表現,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學習願望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動因,心靈的活力,如果教師善於激發學生創造性學習的願望,那麼學校裏將不會有一個平庸的學生",所以課堂上當學生提稀奇古怪的問題時,千萬不要認爲他們是在無理取鬧,當學生跟你在某一問題上有歧義時,也不要認爲他們是目無師長,都"一棒打死"。 敢於產生疑問,也就表明學生已投入到學習的狀態中去了,所以課堂上應保護學生的好奇心,鼓勵學生多提問題,多提有質量的問題,創造生動有趣的教學情景,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培養學生的興趣。

三、解放雙手,使學生敢做、會做。

蘇霍姆林斯基曾言:手和腦之間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腦使手得到發展,使它變成思維的工具和鏡子,手使腦得到發展,使它更加明智。日本醫學博士中修三也曾研究指出:如果要培養出智力開闊、頭腦聰明的孩子,那就必須常常使他鍛鍊手指的活動。由於手指的活動而刺激腦髓中的手指運動中樞,就能使全部智能得到提高。"應試教育"體制下,由於嚴重忽視了動手能力的培養,只注重理論知識的灌輸,結果培養出了許多"高分低能"的諸如"雞蛋沒縫就不會吃"的所謂的"高才生",所以課堂中要加強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可以在學習新知識時讓學生自己動手去探索、發現,如人教版第九冊書中圖形的面積計算那部分知識,就完全可以讓學生用自己手中的圖形通過拼、剪、貼,重合、旋轉、平移等來推導出圖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新授完後,也可以讓學生動手做一做、畫一畫,在實踐中加強對新知的鞏固。如≤圓的認識≥新授完後,可讓學生畫出半徑不定或半徑(直徑)規定的圓,從而有效鞏固了新知。

四、解放嘴巴,使學生敢說

英國大文豪肖伯納曾言:如果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交換一下,還是一個蘋果;但如果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彼此交換就有兩個甚至多於兩個的思想。語文課上知道要注重學生說的訓練,但數學課上老師卻往往忽視了這一能力的培養。長此以往,學生只會做題,而不會講算理,碰到應用題不會分析,更不會講數量關係,以至於嚴重的考試時不會審題,所以數學課也應重視學生"說"的訓練,針對某一問題要允許學生有爭論,甚至博得面紅耳赤;允許他們講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甚至是滔滔不絕……

馮克勤教授曾語重心長的指出:"無論從中國古代數學和數學教育傳統還是目前學校教學現狀,最大的弊病仍是把傳授知識放在突出的地位,而不能把能力培養和啓發思維放在重要位置",長此以往,學生習慣了被動型的教育,習慣於背和記,隨着條條框框的增多,在知道了許多事實和道理之後,創造性的思維慢慢退化,豐富的想象力變得越發蒼白,他們往往能精確地"知其然"而很少去主動探索其"所以然"。正如托爾斯泰說的:"教師的教不在於全盤授予,而在於相機誘導,令其運智",教師要置學生於主體地位,保護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幫他們自立學習,獨立思考,保護探索精神和創新思維,營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圍,爲學生的稟賦和潛能的充分開發創造一種寬鬆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