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讀透《半半歌》(下)

 

 

所以,我們如把道家的現世主義和儒家的積極觀念配合起來,便成中庸的.哲學。因爲人類是生於真實的世界和虛幻的天堂之間,所以我相信這種理論在一個抱前瞻觀念的西洋人看來,一瞬間也許很不滿意,但這種是最優越的哲學,因爲這種哲學是最近人情的。我們承認世間非有幾個超人--改變歷史進化的探險家、征服者、大發明家、大總統、英雄--不可,但是最快樂的人還是那個中等階級者,所賺的錢足以維持獨立的生活,曾替人羣做過一點點事情,可是不多;在社會上稍具名譽,可是不太顯著。只有在這種環境之下,名字半隱半顯,經濟適度寬裕,生活逍遙自在,而不完全無憂無慮的那個時候,人類的精神纔是最爲快樂的,纔是最成功的。 

作者:

(清)李密庵,湖南長沙兵麓山有一半山亭, 爲半雲庵舊址。 據傳原庵內有一燒火僧,曾作《半半詩》一首,對仗頗工、自然流暢,既寫景,又抒景,爲名山勝蹟留下趣談。清代學者李密庵也有首《半半歌》,一叫做《半半詩》,這首詩氣韻貫通,文筆流暢,頌田園,寫人倫,敘情趣,論時弊,讀來令人耳目一新。

半半歌(原文):

看破浮生過半, 半之受用無邊, 半中歲月盡幽閒, 半里乾坤寬展。

半郭半鄉村舍, 半山半水田園, 半耕半讀半經廛, 半士半民姻眷, 

半雅半粗器具, 半華半實庭軒。 衾裳半素半輕鮮, 餚饌半豐半儉。 

童僕半能半拙, 妻兒半樸半賢。 心情半佛半神仙, 姓字半藏半顯。

一半還之天地, 讓將一半人間, 半思後代與滄田, 半想閻羅怎見? 

酒飲半酣正好, 花開半吐偏妍。 帆張半扇免翻顛, 馬放半繮穩便。 

半少卻饒滋味, 半多反厭糾纏。 百年苦樂半相參, 會佔便宜只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