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1

一、說教材

《綱要》中指出:培養幼兒對文學作品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表達的能力是幼兒園體驗表達領域中的重要目標。故事作爲一種文學形式,充滿童趣,幼兒及易接受併產生濃厚的興趣。以故事爲主要形式的教學活動,不僅能使幼兒增長知識和明白事理,而且還能發展幼兒的聽說能力。故事《聰明的烏龜》是一則幽默的童話故事,故事通過小烏龜救青蛙爲引子,描述了一隻烏龜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對付狐狸,最終戰勝狐狸,獲得自由的故事,使幼兒明白遇到事情要多動腦筋的道理。而且故事裏的動物對話,會激發起幼兒學習藝術語言的慾望,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二、說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的作用,我跟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確立了知識、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標:

1.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感受故事有趣的情節。豐富詞彙:縮、連蹦帶跳。

2.積極參加活動,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懂得遇到事情要多動腦筋想辦法解決。

三、說活動準備

《聰明的烏龜》教學掛圖一幅,狐狸、烏龜、青蛙的圖片及頭飾,烏龜的手偶。

四、說活動重難點

通過分析教材,我認爲本節活動的重點是:理解故事內容,瞭解故事情節。這則故事雖然是童話故事,但是故事中烏龜與狐狸的對白,形象地刻畫出一隻貌似狡猾,實則愚蠢的狐狸形象和表面可憐,實則機智的烏龜形象,烏龜的機智能夠幫助幼兒懂得遇到事情要多動腦筋的道理。活動的難點是:能用恰當的語氣表現故事中角色的對話。在活動中,我以討論的方式幫助幼兒分析烏龜和狐狸的心理特點,從而爲進行角色的人物對話奠定基礎。

五、說教法

《綱要》中指出:"教師要成爲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因此,本次活動中教師除了以飽滿的情緒感染孩子,以啓發的提問引導孩子,還採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

1.演示法:是指教師通過多媒體的運用,選用了課件的方式把故事的內容呈現給孩子看,引導幼兒感知圖片之間的相應關係,理解圖片的內容,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理解,從而使幼兒對故事的內容有一定的瞭解。

2.啓發提問法:幼兒的思維活動需要教師的激活,因此教師的提問要具有啓發性,引起幼兒的思考,培養其思維的發散性和靈活性。

3.講述法:通過生動形象地講述,能激發幼兒的情感共識,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幫助幼兒樹立簡單的是非觀念達到教育目的。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根據需要,我注意控制語速、音量的快慢、大小,和抑揚頓挫的變化,採用不同的音色來講述不同事物的對話,從而較好的表達作品的感情。

此外,我還採用了賞識激勵法對本次活動加以整合,力求達到科學性、藝術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

六、說學法

通過以上教法,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始終以聽說能力貫穿始終,以次解決幼兒在學習用連貫的語言說出對話時,能舉一反三,具有擴展語言的能力。

七、說活動過程

根據本次活動的目標與內容,我分三大環節進行。

第一環節,教師通過出示圖片,提出懸念,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第二環節,教師運用課件演示法,引導幼兒逐幅觀察課件,讓幼兒初步瞭解故事的內容,並發展幼兒的想象力。

第三環節,教師運用課件完整地講述故事,同時穿插直觀性提問和探索性提問,以加深幼兒對故事內容的理解、記憶。這樣幼兒能克服不良的只求聽不求甚解的習慣。

本次活動後,我還準備進行以下延伸活動:

將故事錄音帶,頭飾放入語言區供幼兒講述和表演。

八、說活動反思

“不舉手的孩子”和“舉手的孩子”都需要回應。集體活動中老師和孩子的互動提問後,有一些孩子願意積極舉手迴應老師的提問,這些孩子一般開朗、外向、喜歡舉手、善於用語言表達,所以這些孩子發出的信號教師能及時捕捉,並樂此不疲地與其進行交流互動;但也會有一些孩子內向、文靜、膽小、很少舉手,這樣的孩子教師比較容易忽視,其實不舉手、不愛說話的孩子更需要我們的關注和迴應。所以在這幾次的研討中我始終關注這每一位孩子,讓每一位孩子都來說一說,哪怕是不舉手的孩子。這樣的孩子也經常會因爲老師的忽視而遊離於課堂。對不愛舉手的孩子更多幾絲目光的停留,選擇回答對象時,對不愛舉手的孩子說:“我想請一個沒有舉手,但一定知道的人來說。”“不舉手的孩子我也會請得。”鼓勵他們積極舉手。

當然對那些愛舉手,能積極迴應老師的孩子,我們也要鼓勵、保護孩子的積極性,對他們說“你特別棒,每個問題都舉手,機會讓給別的小朋友吧。”“讓他先說,你來補充好嘛。”教師只有秉承平等迴應的觀念,每一個孩子才能和老師有積極的互動。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2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喚起幼兒對母親愛的情感,使幼兒感受到親情是多麼美好《母雞太太和兩個蛋》幼兒園語言教案的內容,是一篇優秀的文學作品,故事中講述了母雞太太爲了孩子出生辛苦孵蛋,及小雞知道媽媽的辛苦在蛋殼談論怎樣回報媽媽,喚起幼兒對母親愛的情感,使幼兒感受到親情是多麼美好這個故事,語言精練優美,抓住媽媽愛孩子,孩子愛媽媽這一關在鍵點,根據《綱要》精神和孩子已有的能力實際、知識水平及教材要求,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二)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在感知和理解故事的過程中,體驗媽媽愛孩子,孩子愛媽媽的情感。

2、能力目標:要求幼兒能簡單地表演故事中的對話語言。

3、知識目標:鼓勵幼兒大膽地運用已有生活經驗理解和回答問題。

(三)活動重點、難點俗話說"提領而頓,百毛皆順",重點、難點的確定非常重要。由於小班孩子以具體形象思維能力爲主,故事教學的特點所以我把引導幼兒用較清楚的語言表達自己應該怎樣愛自己的媽媽,鼓勵幼兒爲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作爲本課的重點。由於小班孩子以具體形象思維能力爲主,所以我確定本課的難點是:要求幼兒能簡單地學習故事中小母雞和小公雞的對話語言。

二、教法和學法:

(一)教法爲了有效地掌握重點、突破難點,我採用的是一種視聽講做結合的方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所謂"視聽講做結合的方法","視"就是引導(幼兒去看、去觀察課件中的內容;"聽"就是傾聽教師的語言啓發、引導、暗示和示範;"講"就是幼兒的講,滿足幼兒想說的願望:"做"就是讓幼兒表演故事中母雞和小雞們的語言,滿足幼兒樂於表現的願望。這個方法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讓幼兒處與一中積極的學習狀態當中。

(二)學法主要採用了"討論交流法"、"興趣導學法"、"綜合活動法"等"語言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所以幼兒語言的發展在於使每一個孩子都有"說"的機會,所以引導幼兒採用了"討論交流"的學習方法、而興趣是的老師,能吸引幼兒在體驗的過程中主動建構知識體系,所以還引導幼兒採用了"興趣導學法",吸引幼兒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究學習,讓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全體活動——全面活動——全程活動——主動活動",提高學習的能力。

活動準備是:

1、母雞家背景圖;2、母雞,小母雞,小公雞,雞蛋圖片和頭飾;3、模擬雞蛋;4、錄音機,磁帶。選擇以上直觀教具是爲了激發幼兒想象力,營造寧靜溫馨的氛圍,起到以景激情的作用。

三、學習過程

師生的雙邊活動堅持"以幼兒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原則,注重幼兒學習知識的"過程化、經驗化及主動性建構",通過孩子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來解決問題。老師做到講得"少"一點,"引"得巧一點,讓孩子學得"精"一點,"活"一點,領悟得"深"一點,"透"一點。

根據本課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設計了以下教學程序:

第一部分、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師:(出示母雞家背景圖)有一隻母雞今天特別高興,我們來猜猜爲什麼,好嗎?老師表演歌表演《咯咯噠》(5分鐘左右)

剛纔聽着音樂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這裏讓幼兒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語言表達力,引起幼兒的興趣。

設計此步驟的依據是:

文學作品與音樂本是一家,通過音樂與故事的有機整合,深深地感染了幼兒,以歌表演中可愛的母雞形象激發幼兒興趣,引出故事內容。

第二部分、模仿想象:啓發幼兒學學母雞下蛋的動作,叫聲。

設計此步驟的依據是:爲後面表演鋪墊,母雞下蛋的動作,叫聲使孩子們表演起來更活臨活現增加表演的趣味。

(一)聽聽、說說:

(1)欣賞故事,記住故事主要情節;提問"我是母雞太太,小朋友喜歡我的故事嗎?記得故事裏有誰呀?"

(2)結合圖片,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圍繞重點、難點開展活動。

說說母雞太太怎樣愛小雞,小雞是怎樣愛母雞太太,重點鼓勵孩子說說應該怎樣愛自己的媽媽,鼓勵幼兒爲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設計此步驟的目的是:

1、先讓幼兒完整聽第一次故事,暫時不出現教具以免影響幼兒的注意力。

2、出示教具講述第二次故事,借據教具幫助幼兒。

3、在生生、師生間充分的互動中,通過互相交流和啓發性語言的運用,引導幼兒用較清楚的語言表達自己應該怎樣愛自己的媽媽,鼓勵幼兒爲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情感體驗:"母雞孵蛋",帶孩子一起體驗媽媽愛小雞,小雞愛媽媽的情感。

設計此環節的目的是:

1、創設發展語言的環境,讓每一個幼兒有充分的表演、講述的時間和機會,滿足幼兒樂於表現的願望。

3、用表演形式激發幼兒體驗媽媽愛孩子,孩子愛媽媽的情感。

四、教學特色

1、從情感態度、知識技能、過程方法等多角度體現了《綱要》的精神。

2、注意將老師的"教"轉爲孩子的"學",將培養孩子的能力貫穿活動始末。

3、充分利用分組教學和語言環境創設兩種形式,限度地爲每一個幼兒創造理解和表達的時間和機會。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3

一、說教材

新《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的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索的慾望。”“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溶化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科學現象,糖融化了、雪融化了……在成人看來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卻深深吸引着我們的孩子,我們應抓住教育的契機,培養幼兒對科學的興趣,激發他們的探索慾望,從而培養幼兒一種運用科學的態度、方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我選擇了《什麼東西不見了》這一科學活動,作爲科學探索的內容,在活動中,我爲幼兒提供了豐富的可操作性材料,爲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各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幼兒有着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好奇心是幼兒內在生命本質的展現,正是好奇心驅使着幼兒去探索求知。針對幼兒這一特點,我們從培養幼兒愛科學,學科學、記錄、分析以及推理的能力,爲此,我引導幼兒通過實驗來感知、理解物體溶化的速度與物體的形狀、大小以及水的溫度、是否攪拌有關係。

二、說活動目標

重難點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多活動起着導向作用,在新綱要中指出,五大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的情感、能力、態度、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因此我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制訂了以下目標。

1、知道有些物體能溶於水。

2、初步理解物體的溶化速度與物體的形狀、大小以及水的溫度、是否攪拌有關係,並能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達。

3、發展幼兒的觀察、記錄能力,體驗探索的樂趣。

本次活動的重難點:讓幼兒初步物體的溶化速度與物體的形狀、大小以及水的溫度、是否攪拌有關係,並能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達。

三、說活動準備

1、玻璃杯多個、碟子

2、食鹽、面糖、冰糖、糖塊、木塊、玻璃珠等

3、記錄表、熱水、涼水、筆若干四、說教學法教法:

在活動中,教師要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時時有教育,讓幼兒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正如新綱要中所說的:“教師應成爲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因此,本次活動我採用了以下方法:

①教師以飽滿的熱情參與活動,用激情感染幼兒,對幼兒起示範帶動作用,引起幼兒活動的積極性。

②啓發提問法:教師的提問要具有啓發性,引起幼兒的思考

③觀察指導法:針對科學探索活動的隨機性,以及幼兒的建構過程,採取觀察指導法是比較合適的,教師通過敏銳的觀察,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

四、說學法:

1、操作比較法:操作法是幼兒運用最多也是最感興趣的一種方法讓幼兒實際操作,幫助幼兒比較,自己找出答案。

2、嘗試實驗法:陶行知先生說過:學中做,做中學,做中求進步。鼓勵幼兒用已有的物品做實驗,從實際實驗中得出形象準確的答案。

3、談論交流法:通過師幼、同伴互相交流,更好的瞭解物體溶化的速度與水溫、物體的大小、形狀有關。

五、說活動流程

(一)、出示實驗材料,激起幼兒的活動興趣,進行第一次探究活動。

投放的材料有食鹽、面糖、玻璃珠、木塊)我會告訴幼兒今天我們要做一個實驗,你們走到實驗桌前看一看,說一說,摸一摸,看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什麼樣的實驗材料(幼兒活動,老師指導)讓幼兒輕輕回到座位,問幼兒誰願意告訴我你看到了什麼材料?教師小結:食鹽、面糖能溶於水,玻璃珠、木塊不能。

(二)讓幼兒帶着問題進行操作,什麼樣的物體溶化的快,什麼物體溶化的慢,進行第二次探究。投放的材料有食鹽、面糖、冰糖、糖塊、攪拌棒。我會現引導幼兒觀察出示的材料,說出他們的不同,引導幼兒猜測:如果把這四種物體放入水中,那種化的最快,爲什麼?(幼兒活動,教師指導)再請小朋友輕輕回到座位上,大膽說出自己操作的結果。

教師小結:物體溶化的快慢與物體的形狀、大小有關。

(三)進行第三次探究活動,引導幼兒體驗物體溶化的快慢與水的溫度攪拌有關教師準備同樣大小的冰糖,涼水、熱水、攪拌棒,讓幼兒大膽進行操做活動,讓幼兒感知物體溶化的速度與水的溫度、攪拌有關,並進行交流記錄(記錄時畫的快的用笑臉,慢的用哭臉)活動延伸鼓勵幼兒在生活中繼續探索關於溶化的知識並實驗。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4

這是一首散文詩,寫是的果園裏一年四季都有朋友:梨樹、桃樹、蘋果樹,還有受小朋友們喜愛的小蜜蜂、小鳥、小兔等,果園有了這些朋友所以很快樂。此次教學活動就是要讓小朋友感受果園的快樂,也感受朋友間帶來的快樂。因此,活動以動靜結合的方式,讓小朋友們去理解和感受。

一、說設計意圖

這是一首散文詩,寫是的果園裏一年四季都有朋友:梨樹、桃樹、蘋果樹,還有受小朋友們喜愛的小蜜蜂、小鳥、小兔等,果園有了這些朋友所以很快樂。此次教學活動就是要讓小朋友感受果園的快樂,也感受朋友間帶來的快樂。因此,活動以動靜結合的方式,讓小朋友們去理解和感受。

二、說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者起着導向作用。幼兒園語言教育的目標之一是“喜歡欣賞文學作品,理解作品內容,感受文學作品的美,具體地說,就是要培養幼兒愛聽、愛看、愛講、愛表演兒童文學作品,能理解並複述簡短的句子。”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的特點及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將目標定爲:

1、欣賞散文詩,並理解散文詩的內容,初步瞭解一年四季果樹的變化。

2、能大膽地講述和表演,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

3、感受豐收和朋友間帶來的快樂。

三、說活動重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要讓幼兒理解散文詩的內容,會複述簡單的詞語、句子,感受果園的快樂。

難點是讓幼兒瞭解一年四季果樹的變化。

四、說活動準備

其實像這樣的散文詩教學,應該採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手段,這樣可以讓靜態的、呆板的畫面變成動態的、生動的情景。但是由於水平和時間上的問題,我沒有采用多媒體手段,但是也盡力去做好每一個準備工作。先給幼兒創設一個有果園的環境,裏面有梨樹、桃樹、蘋果樹,配好一首節奏歡快的《快樂小舞曲》音樂歌帶,還做了散文詩中出現過的小動物的頭飾,準備好幼兒表演採摘豐收果實的人們要用的籃子。應該說,這些準備可以讓活動開展得生動一些,好讓小朋友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五、說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首先,我播放《快樂小舞曲》,帶領幼兒一起進入果園當中,小朋友們其樂融融,能夠快快樂樂地進入活動場地開始活動。其次,我讓幼兒說說果園裏有什麼,引導幼兒以觀察的方式回答老師的提問。之後,我手指幼兒面前的三棵果樹,讓他們猜猜這三棵果樹是什麼樹,引導幼兒以想象的方式回答。

(二)、基礎部分

這一部分正式進入散文詩欣賞,我先讀一遍,幼兒欣賞,理解大概內容,然後我提出一系列有關果樹的問題,引導幼兒以聽的方式來回答,並鼓勵他們大膽講述。

這一部分,讓幼兒邊理解邊感受散文詩的意境美,從而讓他們知道白白的是梨花,粉色的是桃花,紅紅的是蘋果花,黃澄澄的是大梨,粉粉的是桃子,紅紅的是大蘋果,通過幼兒自由講述和老師的適當提示,讓他們初步瞭解一年四季果樹的變化。

以上都是靜態教學,然後我講述散文詩第二遍,讓幼兒說說有哪些小動物,他們在幹什麼。根據他們的回答,我發給他們頭飾,讓他們表演,培養他們大膽的表演能力。最後提到的採摘豐收果實的人們也是讓幼兒表演採果實,體驗豐收的快樂。這些是動態教學。

教學中動靜結合,可激發幼兒的興趣,也可讓活動開展地生動、豐富。

(三)、提升部分

理解了散文詩的內容之後,我就問幼兒果園爲什麼很快樂?然後可以問小朋友們自己快不快樂。把果園的快樂提升到幼兒自己的.快樂,讓他們感受朋友間帶來的快樂。

(四)、結束部分

這部分是讓幼兒感受快樂的氣氛,播放《快樂小舞曲》,幼兒和教師手拉手圍着果園唱一唱,跳一跳,然後快樂地離開果園,活動就此結束。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5

第一部分聽音樂"模仿動作"

導入課題,隨着優美的音樂教師說:"白雲飄來了。"幼兒用動作表現出來白雲飄,並用語言說:"白雲白雲飄啊飄,飄到藍天上。" 教師再將白雲的圖片貼到天空的背景圖上。通過動作模仿來初步理解動詞"飄、吹、翻",爲詩歌的學習做基礎。

第二部分展開分爲五個環節

第一環節語言遊戲"送寶寶回家"。教師先出示小寶寶的圖片,引導幼兒討論:"小寶寶的家在哪裏?"小寶寶想睡覺了,誰來哄他呢?怎樣哄?"通過集體想辦法,把小寶寶送到媽媽的懷抱裏,讓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理解詩歌的第四段"媽媽得手是搖籃,搖着小寶寶,歌兒輕輕唱,小寶寶睡着了。"即而啓發幼兒想"這些寶寶的家在哪裏?"誰是它們的搖籃?誰又在哄寶寶睡覺?"給幼兒充分的遊戲空間,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一一回答,邊操作邊表達。比如幼兒會說:"星寶寶的家在天上,白雲是星寶寶的搖籃,月亮在哄星寶寶睡覺。"可能幼兒的想法和詩歌中的內容不同,可是教師也要充分的肯定幼兒的想象。因爲這個遊戲的目的就是讓幼兒理解詩歌中描寫的各種事物之間的聯繫,擴展幼兒的思維。

第二環節完整欣賞,讓幼兒帶着問題去聽"這些小寶寶找到自己的家可高興了,家可真好啊,你看他們都舒服的睡着了,仔細聽一聽詩歌裏說了些什麼?"(教師進行配樂詩朗誦)聽完後啓發性提問:"你覺得小寶寶舒服嗎?爲什麼?誰是小寶寶的搖籃?"誰在哄寶寶睡覺啊?"通過一系列的啓發性提問讓幼兒深入瞭解詩歌中的白雲輕輕飄等動詞的運用,感受詩歌中的美。

第三環節分段跟誦。首先,幼兒自選圖片扮演各種寶寶學習有感情的朗誦,教師進行個別指導,調動起幼兒的感情共鳴,進行有感而發的朗誦。然後教師在組織全體幼兒進行有感情的分段跟誦。

第四環節有感情朗誦。由第三環節自然地過渡到第四環節完整的有感情的配樂朗誦,完成教學的重點。

第五環節仿編詩歌。出示各種寶寶的圖片讓幼兒自選一種與同伴討論創編詩歌。利用這些圖片能引起幼兒的思考,教師引導幼兒:"這些寶寶的搖籃是什麼?"誰會哄小寶寶睡覺?怎樣哄?"比如這隻鳥寶寶,幼兒通過探索思考有可能編出這樣的詩句"大樹是搖籃,搖着鳥寶寶,樹葉沙沙沙,鳥寶寶睡着了。"通過這樣的仿編和操作活動,讓幼兒利用剛學到的知識參與仿編,教師適時地指導和幫助,順利自然的完成教學的難點。

第三部分結束:

音樂遊戲"快樂寶寶"。教師進行情感啓發:"每個寶寶都有一個家,都有疼愛自己的媽媽。媽媽愛我們,我們也愛媽媽。我們的生活多麼美好,寶寶們多麼快樂啊!讓我們一起快樂地跳起來吧!"在歡快的音樂中讓幼兒充分表達那種仿編詩歌后的成功的喜悅之情和對美好生活追求、愛媽媽的情感。

另外,爲了進一步鞏固幼兒獲得的各種情感體驗、知識能力和學習方法我又設計了延伸活動,請幼兒欣賞幾首搖籃曲和其他有關於搖籃的詩歌,或組織美術繪畫等延伸活動,體現了各科教學的整合性。

六. 板書設計:(幼兒園教學主要以圖片或影響的方式展開教學,沒有板書設計)

七. 作業設計:請幼兒回家後把今天學過的詩歌有感情的朗誦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也讓他們找找"寶寶"的"搖籃"

八. 課後反思:

本節課在完成所定的教學目標的同時,利用遊戲,談話等多種方式調動了孩子們學習的熱情,爲完成所定教學目標打下良好的基礎,通過分段式教學法,孩子們不僅能在短時間內記住詩歌的內容,而且還能通過動作對詩歌所描寫的事物進行立體的展現,充分的發揮了幼兒的想象力,在詩歌的創編上,孩子們通過老師所提供的圖片,不僅找到了"寶寶"們的"搖籃"還能將其以詩歌的形式展現,完成了本次的教學目標。

在教學中也存在着幾點不足,首先在對幼兒提問時,還需要進一步給予滲透和引導,在對幼兒的照顧全體和而別差異的引導上,還有所欠缺。在詩歌創編環節中,小圖片的使用可以幫助幼兒突破創編詩歌的困難,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兒的思維。在欣賞詩歌的次數上也略有欠缺,希望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能逐漸的改正缺點,更好的完成教學。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6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老鼠三兄弟

一、說活動設計思想

幼兒語言的發展和幼兒的想像的發展關係密切,語言的發展提高了幼兒的認知能力,從而使幼兒的想像力也能得到發展,而認知範圍的擴大、內容的加深又豐富了幼兒的語言。在以往的語言活動中常常是教師的語言多,幼兒的語言少,結果幼兒的思維和嘗試的機會就少了,創造性也沒有了,這樣會大大阻礙幼兒的思維發展和語言發展。因此,要注意語言交往的發展、運用語言的能力,根據幼兒直觀感知的特點,給幼兒創設條件,豐富生活內容,在實踐中認識世界,培養幼兒創造思維能力。爲此選擇語言文學活動“老鼠三兄弟”,旨在讓幼兒在欣賞、理解、體會文學作品的過程中,創造性地運用語言,發展他們的想像力。

二、說活動教材

這個故事敘述了老鼠三兄弟看到鼠妹妹穿着破衣服就悄悄地讓裁縫把漂亮的布做成了女式服裝這樣一件事,非常溫馨和感人。故事所表達的精神對道德意識還往往處於自我中心的當今的獨生子女應該具有較強的心靈震動。這一形象對中班幼兒來講是能夠接受和體驗的,有利於培養他們正確的道德態度和良好的道德情感。容易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擴展孩子的詞彙量。其二是現在的孩子由於受生活環境限制,缺乏與周圍人相處的經驗,普遍存在對周圍事物缺乏感情的行爲,所以這一內容既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的現實需要。

整篇童話語言通俗,主題單純,充滿生活情趣。更巧妙的是:作者設置了一個懸念“你給我做……”做什麼呢?作者沒有直接把三兄弟讓裁縫做女式服裝的對話告訴幼兒,這留給幼兒一個想像、思考的空間。

中班幼兒有意注意開始發展,複雜句發展較快,詞彙增加,能用完整、較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想說的事,喜歡欣賞不同形式的文學作品,理解作品的人物形象,用恰當的語言、動作、繪畫形式表現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和體驗,擴展想像,嘗試創編。希望通過這個故事來提高幼兒對文學作品的感受和表現能力,並尋求不同角度的思維方式。鼓勵幼兒能大膽地想像,表現自己的情感。

三、說活動目標 1、活動目標《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因此,我從能力和情感兩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理解故事的情節、內容,感受作品中老鼠三兄弟樂於助人的角色形象。

(2)引導幼兒創造性地運用各種詞彙(時髦、灰溜溜等),並能大膽、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萌發幼兒懂得做事要多爲他人着想,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道理。

2、重點:理解故事的情節、內容,感受作品中老鼠三兄弟樂於助人的角色形象。

3、難點:引導幼兒創造性地運用語言,大膽、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通過一系列啓發性提問讓幼兒將看到的具體形象的圖片或課件用語言描述出來,是解決活動重點的有效方法。

四、說活動準備:cai課件,故事中有關角色形象。

五、說活動流程

活動環節: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7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情節與人物形象。

2、學習按物體大小進行一一對應匹配操作

3、體會故事中的美好情感,知道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活動準備

鼠媽媽,鼠兄弟,鼠妹妹,大小不一的三塊布,女式的帽子、短裙、上衣。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教:以鼠媽媽的口吻說:我有三個寶寶(介紹名字並引導幼兒理解“兄弟”的含義)森林王國請了我的三個寶寶去參加動物聯歡會,所以我買了三塊布給他們做衣(請幼兒分別比較三塊布,然後擺放,問其原因)他們沒做成了自己的衣服卻做出了女式的帽子,上衣,短裙,帽子,你們想要知道爲什麼嗎?(引出故事)

二、講述故事,講到“到了裁縫店”處暫停

1、教:鼠大大,老二,小小拿到了布都想做些什麼?(西裝,襯衫,褲子)到哪去做呢?(裁縫店,講述裁縫是幹什麼的?)

教:在路上他碰見了誰?他們發現鼠妹妹穿的怎樣?三兄弟和她說了什麼?

2、請幼兒猜猜三兄弟和裁縫說了什麼?(幼兒討論)裁縫做了什麼?他們把這些東西送給了誰?說了什麼?(出示上衣,帽子,裙子)請幼兒猜猜他們都是那些布做的?

三、遷移經驗,拓展思路,分析三兄弟性格,體驗情感

1、分析三兄弟性格

教:你喜歡三兄弟嗎?爲什麼?三兄弟幫助了別人,他們的心理怎樣? 鼠妹妹呢?

幼兒討論後,教師總結:三兄弟是個心地善良,樂於助人的寶寶。

2、根據經驗,講述自身經歷

教師;你有沒有幫助過別人?當時心情重怎樣?別人心情怎樣?

待幼兒充分討論後,教師總結:當你幫助了別人後,你會很快樂,而且願意與你做朋友。

四、操作活動

教師:三兄弟帶着鼠妹妹到動物聯歡會去了,到那兒見到許多的動物,他們吵起來了,原來他們不知道怎樣分吃這些食物?請你們來幫忙?

五、結束活動

小動物爲感謝你們,請大家一起去參加動物聯歡會(幼兒整隊出發)

附:老鼠三兄弟

有三個老鼠兄弟,他們是鼠大大,鼠老二,鼠小小。

有一天,鼠媽媽拿出三塊布:最大的一塊給鼠大大,不大不小的給鼠老二,最小的給鼠小小。

於是,三兄弟去找裁縫店。一路上,他們可高興了,鼠大大說:“我要做一件特別帥的 西裝。”鼠老二說:“我要做一件時髦的褲子。”鼠小小說:“我要做一件漂亮的襯衫。”

“喲!這麼高興,到哪裏去呀?”原來是鼠妹妹在問。鼠大大說:“我們去裁縫店做衣服。”鼠妹妹說:“哇!這布真漂亮,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漂亮的布。”這時,三兄弟發現鼠妹妹穿着灰溜溜的破衣服。於是,他們一聲不吭地往前走。到了裁縫店,鼠大大說:“你給我做。。。。。。”鼠老二和鼠小小也說:“你給我做。。。。。。”

第二天,裁縫把做好的衣服拿來了:一件女式上衣,一條短裙,一頂女式帽子。三個老鼠兄弟說:“咦!怎麼都是女式的,我們不能穿,送給鼠妹妹算了。“

現在,鼠妹妹變得多漂亮呀!三個老鼠兄弟說:“呀!比我們穿着好看。”說着,三兄弟回家了。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8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喚起幼兒對母親愛的情感,使幼兒感受到親情是多麼美好<<母雞太太和兩個蛋>>幼兒園語言教案的內容,是一篇優秀的文學作品,故事中講述了母雞太太爲了孩子出生辛苦孵蛋,及小雞知道媽媽的辛苦在蛋殼談論怎樣回報媽媽,喚起幼兒對母親愛的情感,使幼兒感受到親情是多麼美好這個故事,語言精練優美,抓住媽媽愛孩子,孩子愛媽媽這一關在鍵點,根據《綱要》精神和孩子已有的能力實際、知識水平及教材要求,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二)活動目標1、情感目標:在感知和理解故事的過程中,體驗媽媽愛孩子,孩子愛媽媽的情感2、能力目標:要求幼兒能簡單地表演故事中的對話語言。

3、知識目標:鼓勵幼兒大膽地運用已有生活經驗理解和回答問題。

(三)活動重點、難點俗話說"提領而頓,百毛皆順",重點、難點的確定非常重要。由於小班孩子以具體形象思維能力爲主,故事教學的特點所以我把引導幼兒用較清楚的語言表達自己應該怎樣愛自己的媽媽,鼓勵幼兒爲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作爲本課的重點。由於小班孩子以具體形象思維能力爲主,所以我確定本課的難點是:要求幼兒能簡單地學習故事中小母雞和小公雞的對話語言。

二、教法和學法:

(一)教法爲了有效地掌握重點、突破難點,我採用的是一種視聽講做結合的方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所謂"視聽講做結合的方法","視"就是引導(幼兒去看、去觀察課件中的內容;"聽"就是傾聽教師的語言啓發、引導、暗示和示範;"講"就是幼兒的講,滿足幼兒想說的願望:"做"就是讓幼兒表演故事中母雞和小雞們的語言,滿足幼兒樂於表現的願望。這個方法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讓幼兒處與一中積極的學習狀態當中。

(二)學法主要採用了"討論交流法"、"興趣導學法"、"綜合活動法"等"語言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所以幼兒語言的發展在於使每一個孩子都有"說"的機會,所以引導幼兒採用了"討論交流"的學習方法、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能吸引幼兒在體驗的過程中主動建構知識體系,所以還引導幼兒採用了"興趣導學法",吸引幼兒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究學習,讓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全體活動——全面活動——全程活動——主動活動",提高學習的能力。

活動準備是:

1母雞家背景圖:2母雞,小母雞,小公雞,雞蛋圖片和頭飾:3模擬雞蛋;4錄音機,磁帶;選擇以上直觀教具是爲了激發幼兒想象力,營造寧靜溫馨的氛圍,起到以景激情的作用。

三、學習過程

師生的雙邊活動堅持"以幼兒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原則,注重幼兒學習知識的"過程化、經驗化及主動性建構",通過孩子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來解決問題。老師做到講得"少"一點,"引"得巧一點,讓孩子學得"精"一點,"活"一點,領悟得"深"一點,"透"一點。

根據本課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設計了以下教學程序:

第一部分、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師:(出示母雞家背景圖)有一隻母雞今天特別高興,,我們來猜猜爲什麼,好嗎?老師表演歌表演<<咯咯噠>>(5分鐘左右)老師的導入是這樣設計的:師:(出示母雞家背景圖)有一隻母雞今天特別高興,,我們來猜猜爲什麼,好嗎?老師表演歌表演<<咯咯噠>>然後進行提問談話:

剛纔聽着音樂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這裏讓幼兒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語言表達力,引起幼兒的興趣。

設計此步驟的依據是:

文學作品與音樂本是一家,通過音樂與故事的有機整合,深深地感染了幼兒,以歌表演中可愛的母雞形象激發幼兒興趣,引出故事內容。

第二部分、模仿想象:啓發幼兒學學母雞下蛋的動作,叫聲。

設計此步驟的依據是:爲後面表演鋪墊,母雞下蛋的動作,叫聲使孩子們表演起來更活臨活現增加表演的趣味。

聽聽、說說:

1、欣賞故事,記住故事主要情節;提問"我是母雞太太,小朋友喜歡我的故事嗎?記得故事裏有誰呀?"2、結合圖片,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圍繞重點、難點開展活動。

說說母雞太太怎樣愛小雞,小雞是怎樣愛母雞太太,重點鼓勵孩子說說應該怎樣愛自己的媽媽,鼓勵幼兒爲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設計此步驟的目的是:

1、先讓幼兒完整聽第一次故事,暫時不出現教具以免影響幼兒的注意力。

2、出示教具講述第二次故事,借據教具幫助幼兒。

3、在生生、師生間充分的互動中,通過互相交流和啓發性語言的運用,引導幼兒用較清楚的語言表達自己應該怎樣愛自己的媽媽,鼓勵幼兒爲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情感體驗:"母雞孵蛋",帶孩子一起體驗媽媽愛小雞,小雞愛媽媽的情感。

設計此環節的目的是:

1、創設發展語言的環境,讓每一個幼兒有充分的表演、講述的時間和機會,滿足幼兒樂於表現的願望。

3、用表演形式激發幼兒體驗媽媽愛孩子,孩子愛媽媽的情感。

四、教學特色

1、從情感態度、知識技能、過程方法等多角度體現了《綱要》的精神。

2、注意將老師的"教"轉爲孩子的"學",將培養孩子的能力貫穿活動始末。

3、充分利用分組教學和語言環境創設兩種形式,最大限度地爲每一個幼兒創造理解和表達的時間和機會。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9

這篇中班說課稿教案來分享"中班,幼兒園,語言"等相關知識,希望能對幼兒園老師,家長有所幫助,謝謝。

各位評委老師你們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中班散文《小松鼠的大尾巴》,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學目標和準備、說教法學法、說活動過程和活動延伸五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我說的第一點是教材分析:《小松鼠的大尾巴》是一個充滿濃濃愛意的散文故事(體裁風格)通過生動優美的語言講述了小松鼠在四季中幫助別人的故事(內容)。四句式的語言結構,讀起來朗朗上口。(結構)尤其是"**,我來幫助你吧"句式的反覆出現,不僅給幼兒帶來了學習的樂趣,還有助於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語言)作品字裏行間始終洋溢着歡快熱烈的氣氛與充滿關愛的情感基調,充分表現了小松鼠美好的心靈。揭示了與人方便,自己也能快樂的道理。(內容反映的思想)

我說的第二點是學情分析中班幼兒掌握詞彙的數量和種類較小班幼兒來說明顯增加,對詞義的理解也比以前深刻,能較有序,連貫的進行表達。(學習,年齡特點)結合本班幼兒語言發展特點(本班幼兒特點)及綱要精神"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

基於以上兩點分析,我設計了本次活動。(結合綱要)

二.說活動目標和準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總說活動目標)基於對散文的理解和分析,結合綱要精神和本班幼兒發展水平。從認知、能力、情感三個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認知目標: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我來幫助你吧!"的句式。

能力目標:嘗試自主學習,能用語言,動作等多種方式表達對故事的理解。

情感目標:感受動物間樂於助人的美好情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重難點綱要明確指出:"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 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他發麪的發展密切相關"因此本次活動,我將重點放在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我來幫助你吧!"的句式。我將難點放在能用嘗試自主學習,能用語言、肢體動作等多種方式表達對故事的理解。

活動準備是活動成功的前提。爲了更好的開展本次活動,我做了以下準備

1.物質準備:教學課件(共4頁) 教學圖譜一套和字卡"我來幫助你" 表演道具若干

2.經驗準備:體驗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的快樂

三.說教法學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師幼互動。因此,活動中我除了以幽默、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還挖掘此活動價值組織教學,採用的教學法有:自主學習法,多通道參與法,遊戲法,圖譜法。下面我重點說一下游戲法:

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創造性、娛樂性、教育性的特點。通過遊戲方式進行的教學活動,可以使幼兒學的輕鬆,學的愉快。

四、說活動過程

引導語:綜上所述,根據中班幼兒語言學習和年齡特點,結合幼兒園教學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圖片導入,引發興趣

(二)自主探索,瞭解內容

(三)完整欣賞,學習散文

(四)多元朗誦,鞏固練習

(五)情感提升,結束活動引導語:首先我說說我的第一環節

(一)課件導入,激發興趣

出示一條活靈活現搖擺着的小松鼠的大尾巴,請幼兒猜猜這條大尾巴是誰的。

1.教師:.小朋友們你們快來看一看,這條大尾巴是誰的呀?(小松鼠)這條大尾巴到底是不是小松鼠的呢?我們一起來問問它吧:"大尾巴,大尾巴。你是誰的大尾巴呀?"

2.教師:(課件出示一隻小松鼠)。小朋友們真聰明一猜就猜對了。誰來說說這條大尾巴有什麼用呀?(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知道的小松鼠大尾巴的作用)

猜測幼兒回答:小松鼠的大尾巴可以打掃衛生,可以當降落傘等。結合幼兒的講述,教師可以予以適當的表揚。

說明: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一開始我就用一條動態的大尾巴來吸引幼兒的注意,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接着我讓幼兒猜測小松鼠大尾巴的作用,調動了幼兒的已有經驗,打開了幼兒的思維,通過幼兒一個個富有創意的想法,增強了小松鼠大尾巴的神奇性。爲活動的順利開展做好的鋪墊。

(二)多種方法 學習故事

1.自主學習,瞭解內容。

師:小松鼠的大尾巴有這麼多神奇的作用啊!小朋友們想不想看看小松鼠會用這條大尾巴做什麼事呢?(想)

師:老師用圖片方式記錄了小松鼠大尾巴的故事,請小朋友們去看一看,說一說,然後把你們看到的來和同伴分享好嗎?

做法1.將幼兒分成三組觀看圖片,自主學習故事內容。教師巡迴指導,引導幼兒仔細觀察,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與思考。

教師巡迴指導時的提問

圖片一:春天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10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快樂的小氣球》這個故事選擇《幼兒教育》20xx年第五期,此活動經過我們語言教研組一課三研活動後,形成了適宜我園中班幼兒的一個活動方案,該故事講述了一隻快樂的小氣球助人爲樂的事情,故事中小氣球活潑可愛、充滿了童趣,而且走到哪裏,歌唱到哪裏,經常以幫助別人爲快樂,擁有一顆自信善良的心,該故事情節簡單,富有想象性,表演性,適於中班幼兒活動。

2、幼兒情況分析:

中班幼兒年齡小,語言表達不完整,不能說出自己的想法,但非常喜歡參與遊戲,喜歡將自己看成故事中的一員,同時,我考慮到現在的孩子,獨生子女多,個個"以自我爲中心",缺乏友愛互助的品質,選擇這個故事,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們的現實需要,又將語言領域和社會領域融合起來,我想通過這次活動,激發幼兒學習小氣球以幫助別人爲快樂的品質,培養幼兒快樂自信的生活。

3、教學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語言領域中指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幼兒敢說、想說、願意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中班幼兒年齡小,幼兒語言的發展水平,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點,我從認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制定了活動的目標。

(1)認知上:在繪畫過程中,理解故事主要內容,學講故事中的對話和短句:"彆着急,我來幫助你"。"......誰有困難我來幫。"

(2)能力上:積極參與故事情節的討論,願意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3)情感上:體驗友愛互助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4.教學重難點

(1)活動重點是理解故事內容,體驗友愛互助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2)中班幼兒語言表達不完整,有的只能說一半,有的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難點是:用比較完整的話表達自己的想法。

5、說活動準備

教具:一開紙兩張,彩筆若干,貼絨教具:小氣球、小鳥和小雞。

二、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式的師幼互動",因此本活動我除了準備豐富有效的活動材料,還挖掘此活動的活動價值,採用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活動中我運用了:

1、繪畫講述法:以往的故事教學是教師應用各種教具、掛圖講述故事,今天我採用繪畫的方法,使幼兒深入其境,使他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故事情節的發展之中,在繪畫的同時,我採用插入式的貼絨教具,隨着故事情節的跟進,逐一出示,更加激發了幼兒對故事的興趣,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

2、角色表演法:通過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的角色表演,讓幼兒很自然地學講故事中角色間的對話,人人都介入愉快的活動之中,改變了過去能力強的幼兒唱主角,能力差的幼兒當配角的情況,真正做到了面向全體幼兒,使每個幼兒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得益,有所提高,真正做到有效師幼互動和幼幼互動。3、提問法:這是語言活動中常用的方法,但是在活動中,我改變了以往的一問一答,回憶式,封閉式的提問方法,將提問改爲多樣性,啓發性,發散性的問題,如:小鳥爲什麼要哭,猜猜發生什麼事情了?小氣球會對小鳥說什麼?

這些問題能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又能讓幼兒根據現實情況想到解決的辦法。

三、說學法

在整個活動中我以幼兒爲主體,讓幼兒在聽聽,想想,說說,玩玩,唱唱的活動氛圍中活動,掌握重難點,幼兒運用了猜測討論法,遊戲練習法等方法。

1、猜測討論法

討論能開拓幼兒的思維,是激發幼兒言語的重要方法,運用猜測討論能滿足幼兒的好奇心理,促使幼兒積極言語,最終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在《綱要》新理念的指導下,整個學習活動,始終以幼兒爲主體,調動每個幼兒思維的積極性,幼兒在討論談話中,顯得無拘無束,能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同時更是幼兒間經驗分享的過程,是幼兒練習說話和向同伴學習的好機會。

2、遊戲練習法:遊戲是孩子最喜歡又易接受的一種方法,以遊戲爲活動,讓幼兒在輕鬆、快樂的遊戲氛圍中學習,把活動推向了高潮。幼兒一邊遊戲一邊聯繫到故事中的內容,做到了很好的學習,這正體現了《綱要》中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過程中發展起來的。"

四、說活動程序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活動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1、談話導入活動這個環節,我採用故事中小氣球一直愛唱的那首歌導入活動,用教師爽朗的歌聲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2、用繪畫的形式貫穿故事始終,吸引幼兒的眼球。在此環節中,我還採用有效的提問和幼兒的討論不斷的引出故事情節的方法,在幼兒的討論和談話中,你一言我一語,能大膽的說出自己想到的,看到的,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活動氛圍中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這是解決重點突破難點的重要環節,根據《綱要》精神,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3、完整講述故事,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這個環節重在揭示思想內涵,通過整個故事情節的講述,讓幼兒通過回憶的方式與教師一起完整的講述故事,同時通過談話,平時小朋友是怎樣幫助別人的,讓幼兒懂得友愛互助能得到快樂。

這些程序的安排,遵循了《綱要》中組織與實施中教育性、互動性、針對性的原則。整個活動符合中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和年齡特點,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充分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順利完成了活動設置的目標。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11

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中班語言欣賞活動《耳朵上的綠星》。

一、說教材。

(一)說設計意圖:

《耳朵上的綠星》這一內容情節有趣,形象鮮明突出,語言詼諧有趣,容易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擴展孩子的詞彙量;其二是現在的孩子由於受生活環境限制,缺乏與周圍人相處的經驗,普遍存在對周圍事物缺乏感情的行爲,所以這一內容既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的現實需要。

(二)說活動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因此,我從能力和情感兩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從能力上,a理解故事的情節、內容,感受作品中小松鼠善良,美好的角色形象;b大膽、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樂意參與表演,大膽學說角色對話。

2、從情感上,使幼兒懂得,做事要多爲他人着想,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三)說活動重、難點:

本次活動的教學重點是理解故事情節、內容,使幼兒懂得做事要替別人着想,教學難點是請幼兒大膽、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樂意參與表演,大膽學說角色對話。

二、說活動準備。

爲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我作了以下準備:

小松鼠等角色教具,教學圖片一套,故事課件一套,表演用頭飾若干個。

三、說教法。

教育心理學認爲“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直觀法、提問法、角色遊戲等教學方法。

爲什麼要採用以上方法呢?

採用直觀法是因爲這個年齡段的幼兒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屬於典型的具體形象性思維。從幼兒認識事物的特點和語言本身特點來看,在幼兒園語言教育中貫徹直觀性原則非常重要。以看圖片、看課件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進行得生動活潑,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採用提問法是因爲提問能引導幼兒有目的地、仔細地觀察,啓發幼兒積極思維。我運用啓發性提問讓幼兒將看到的具體形象的圖片或課件用語言描述出來,是解決活動重點的有效方法。

採用角色遊戲法是因爲角色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在幼兒身心略感疲憊時,遊戲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在進行角色表演中能充分地表現自我,大膽說話。

四、說學法。

遵循幼兒學習的規律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在《綱要》新理念的指導下,整個學習活動,始終以幼兒爲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爲現在的“我要學”。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幼兒將運用觀察法、討論談話法等。

觀察法是

幼兒通過視、聽覺感官積極參與活動,幼兒通過觀看情境表演直接獲得印象。

討論談話法是幼兒在討論、談話中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

五、說活動過程。

結合幼兒園教育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

1、出示主要角色,引起幼兒興趣,引出課題。

2、結合圖片,分段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3、看課件,完整欣賞故事,感受小松鼠的善良美好,使幼兒懂得做事要替他人着想。

4、幼兒進行角色表演。

一、出示小松鼠,引起幼兒興趣,引出課題。

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關鍵,開始部分我就以一個孩子們喜歡的角色吸引了他們的眼球,並且通過一個提問直接進入了課題:今天晚上,小松鼠要上臺表演唱歌,請小朋友幫它出出主意,怎樣才能打扮得很美呢?(請幼兒討論並說說)

二、結合圖片,分段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此環節我運用了直觀法和提問等方法,把故事進行分段講述。

1、到“小松鼠不摘草,也不採花,他真好。”通過提問:a、小松鼠爲什麼要把自己打扮得很美?b、小松鼠到了哪裏,看到了什麼,他怎麼想?c它爲什麼不用花草打扮自己?d、這件事別誰看到了,它們怎麼說?讓幼兒理解故事情節。

2、到“小松鼠從來沒有這麼漂亮過。”提問:a、小松鼠怎麼會這麼漂亮?b、小松鼠耳朵上閃亮的綠星是什麼?是從哪兒來的?

3、到結束,提問:小松鼠上臺表演了,爲什麼臺下的觀衆都驚呆了?

三、看課件,完整欣賞故事,感受小松鼠的善良美好,使幼兒懂得做事要替他人着想。

此環節其實重在揭示思想內涵,進行情感教育,我通過看課件的形式完整欣賞故事,有利於幼兒更形象的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涵。同時我還運用了提問法,引導幼兒去發現本質:小松鼠耳朵上的綠星到底是什麼?螢火蟲爲什麼要扮成閃亮的綠星停在小松鼠的耳朵上?揭示出了小松鼠因爲善良美好也得到了螢火蟲的回報,請小朋友談談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對待人和事物,進行思想提升。

四、幼兒進行角色表演。

提供給幼兒頭飾和佈置簡單的場景,請幼兒自己選擇扮演的角色進行故事表演,教師可根據具體情況把故事的敘述部分該成簡單的旁白,主要讓幼兒練習角色的對話及表演相應的動作。

這一環節能充分滿足幼兒的活動慾望,讓幼兒在輕鬆的氛圍中學習對話,表達自己的理解,給幼兒提供表現和說話的機會,將整個活動推向高潮,最終達到實現活動目標的目的。

各位老師: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能使一個語言活動成功需要不斷地嘗試和探索,我會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薰陶下,和孩子們一起探索,一起成長!不當指出,望各位老師給予批評指正,謝謝!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12

一、說教材

《泡泡找來的朋友》是中班“長大的我”裏面的一個活動,故事裏的大白鵝從沒有朋友的不快樂到交上朋友的開心,給孩子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激發了孩子們與人主動交往,主動交流,從中感受到有朋友的快樂和歡笑。

二、說活動目標和重難點

《幼兒園教育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我制定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感受找朋友的快樂。

2、能比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有交朋友的願望。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如何去找朋友。因此在整個活動中,我始終圍饒着這一目標進行教學。中班幼兒比較單純,不會察言觀色,不太會用語言和動作表達自己的心情。根據幼兒的這一特點,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難點是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三、說教學準備

爲了使活動的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協調統一,寓教育於生活情境、遊戲之中,特做以下活動準備:

圖片《泡泡找來的朋友》、動物頭飾、幼兒用書。

四、說教法和學法

1、說教法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徵,本次活動我運用了直觀法、提問法等教學方法,直觀法是因爲中班幼兒的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屬於典型的具體形象性思維。以直觀的畫面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進行得生動活潑,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採用提問法是因爲提問能引導幼兒有目的地、仔細地觀察,啓發幼兒積極思維。我運用啓發性提問讓幼兒將看到的具體形象用語言描述出來,是解決活動重點的有效方法。

2、說學法

活動中我將遊戲法作爲主要的學法,是因爲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在幼兒注意力稍顯弱時,遊戲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在輕鬆、愉快的遊戲活動中能充分地表現自我,大膽說話。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爲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爲現在的“我要學”。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點、難點。 五、說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故事內容:

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朋友。

教師模仿大白鵝,引起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2、幼兒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請幼兒聽故事錄音。

教師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討論:

“大白鵝沒有朋友時,它是怎樣的?”

“是誰幫助它找到朋友的?”

幼兒圍繞故事畫面內容進行討論:

“小姑娘是用什麼辦法找到朋友的?”

“小姑娘爲什麼要找這麼多的朋友?”

“和朋友在一起,大白鵝感覺怎樣?”

3、幼兒完整欣賞故事,表達自己的感受:

教師連貫地、有感情地講述故事,鼓勵幼兒練習角色對話。

請幼兒交流:

“聽了這個故事,你是怎麼想的?”

“你有什麼方法找到朋友?”

4、閱讀活動:

指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泡泡找來的朋友》。

5、表演遊戲:

幼兒扮演角色進行對話,鞏固對故事內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