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梅館記教案(9篇)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病梅館記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病梅館記教案(9篇)

病梅館記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識作者對清朝封建統治者摧殘人才的憤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願望;

2、學習借梅議政這種託物言志的寫法;

3、掌握、積累“使”“病”“解”“本”“窮”等文言實詞,學習“以”“之”等文言虛詞,複習使動用法。瞭解本文託物言志的寫法;

[教學重點]

誦讀、文言實詞的積累、複習使動用法、學習託物言志的寫法。

[教學難點]

託物言志的寫法。

[媒體設計]

多媒體課件以聲音畫面渲染氣氛,突出教學目標。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多媒體課件腳本):

一、課前營造氣氛

(CAI播放鄧麗君演唱的《梅花》,畫面中一組梅花在背景中移動。)

二、導入

(CAI一幅梅花的畫面,配以文字說明:梅,落葉喬木或落葉灌木,性耐寒,因而與鬆、竹一起被譽爲“歲寒三友”,又與蘭、竹、菊合稱“花中君子”。1987年5月,在中國傳統十大名花評選中榮膺榜首,被譽爲“花魁”。)

(CAI顯示盆栽梅花與土栽梅花的比較圖)請同學們從審美的角度說說對畫面上不同梅花的感受。(學生應該說出盆栽梅花更具美感)

在今天,園藝師們創造的包括梅花在內的盆栽藝術點綴了我們的生活,爲廣大人民羣衆所喜愛。但是,在晚清,卻有一人視這種“藝術”爲扼殺天性的舉動,並專門寫下一篇文章來表明他的觀點,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病梅館記》(板書課題)(CAI梅館,作者簡介)

三、明確學習目標(CAI顯示,教師讀出來)

爲達到這幾個學習目標,本堂課我們將採用“誦讀—積累—領悟—表達”的四步法來學習這篇課文。(板書:誦讀—積累—領悟—表達)

四、誦讀

1.誦讀,是學習文言文的基本功,也是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方法。誦讀時必須讀準字音,讀清句讀,還要讀出語氣。下面先請同學們聽老師範讀,聽的時候注意以上三個要領,並劃出理解有困難的文言詞語。(CAI配樂朗誦)

2.我來檢查一下聽讀的效果。

(1)生字的讀音(CAI顯示讀音,解釋)

(2)分清句讀,把握朗讀節奏(CAI顯示練習)

3.下面同學們根據誦讀的三個要領,自由朗誦,所謂“自由”就是你覺得怎樣讀感覺好就怎樣讀,把聲音放出來。朗誦時進一步發現問題,呆會兒提出來討論。我給大家配一段音樂。

(學生朗誦時間控制在3分鐘以內,讀完後,稍加評點。)

五、積累

1.現在請同學們把在書上劃出來的理解有困難的詞語提出來,我們一起來研究解決。請1、2小組的同學提第一自然段中的問題,第3組的同學提第二自然段中的問題,第4組的同學提第三自然中的問題。(CAI即時顯示文句詳解)

2.我們發現文中有兩個虛詞“之”“以”出現得比較多,我們做兩道練習來鞏固一下對這兩個詞的理解。

(1)CAI顯示“之”的練習題及答案。

(2)CAI顯示“以”的用示練習題及答案。

3.另外,本文實詞的使動用法也較多,請同學們找出含有使動用法的句子。

(讓學生找1分鐘,然後CAI顯示使動用法的練習題)

六、領悟

前面我們提到在本文中龔自珍所要表達的觀點,與我們一般的審美取向不同,我們認爲是“藝術創造”的東西,作者卻認爲是在扼殺天性。這到底是爲什麼呢?讓我們通過對文章具體內容的分析來解答這個問題吧。(CAI顯示文章內容分析)

其實,如果我們運用歷史的眼光來看這篇文章,就能深入理解本文的主旨了。清朝,是我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朝代,清後期,封建統治日趨腐朽,對外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對內加強思想統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爲科舉考試選用人才的法定文體,以束縛人們的思想;另一方面大興文字獄,鎮壓知識分子。在長期嚴酷的思想統治之下,人才遭受嚴重的壓抑和摧殘。龔自珍生活在這樣的時代,敏銳地預感到封建王朝的新危機,對統治者扼殺人才、禁勉錮思想表示了極大的憤慨,強烈地呼籲社會改革與個性解放,殷切地希望統治者能“不拘一格降人才”,《病梅館記》就寫作於這樣一個時代。

文章中的“梅”的意義顯然不僅僅是一種植物了,它象徵着什麼呢?(學生回答:人才)那麼相應地,文人畫士及他們的品梅觀等分別象徵什麼呢?(CAI顯示)

我們看到,文章運用了怎樣的寫作方法呢?(CAI託物言志)。

(CAI顯示文章思想內容的小結及《己亥雜詩》)

七、表達

託物言志這種寫法可以使要表達的意思既含蓄又深刻,避免空發議論,爲衆多的寫家所採用。本文借“梅”這一意象,寄託深意,假如現在要求同學們借“荷”來寫意,那麼你將藉此抒發怎樣的情懷呢?(CAI顯示荷花的畫面)

託物言志,詠物抒情,要抓住所託之物的特徵。例如花草之類,或抓住外部形態,或瞄準其生活習性。《愛蓮說》及我們上學期所學《荷塘月色》,都抓住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特點,表達潔身自好的情操。

課後如有興趣,可就松樹或菊花寫一篇託物言志的練筆文章。(CAI顯示畫面)

八、朗誦課文(CAI)

病梅館記教案2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並認識其對清朝封建統治者殘酷摧殘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強烈願望。

2.理解文言詞語“以”、 “則”、 “之”、“其”、“夭”、“病”、“泣”、“順”。

3.理解本文內容,體會其“託物言志”的特點。

[教學重點]

理解文言詞語,疏通文句,理解“託物言志”的特點。

[教學難點]

理解詞語和文章的寓意。

[媒體設計]

多媒體課件以聲音畫面渲染氣氛,突出教學目標。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先驅者龔自珍有一首詩幾乎人人能背誦,這就是《己亥雜詩》。大家能不能齊聲背一背這首詩?

龔自珍爲什麼會發出這樣的哀痛和吶喊?因爲迫切要求改良的龔自珍對政治腐敗的清朝封建統治者禁錮思想、扼殺人才的現實極其不滿。正如他在《乙丙之際著議第九》裏所說:“才士與才民出,則百不才督之、縛之以至於戮之。”“戮其能憂心,能憤心,能思慮心,能作爲心,能有廉恥心,能無渣滓心。”一句話,就是扼殺憂國憂民之心,扼殺禮義廉恥之心,扼殺改革發展之心。針對這種現實,龔自珍寫了一篇藝術性很強的小品文,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病梅館記》。

(板書:病梅館記)

二、學習新課

1、解題

[教法]教師引導學生了解作者、作品和題目。

[要求]學生明確以下五點:

①作者的生卒朝代——清代後期。

②作者的姓名字號——龔自珍,字 ( s )人,號定 ( n) 。

③對作者的定評——思想家、文學家、資產階級改良主義先 驅。

④作者的作品和文集——《龔自珍全集》。

⑤題目——“記”標明文體是小品文或隨筆。

2、預讀

[教法]兩名學生一人讀前一段,一人讀後一段,要朗讀。

[要求]兩名學生讀的同時,其他學生看課文,並用鉛筆劃出自己不懂的詞、句。

3、釋譯

[教法]①採用學生提疑,學生解疑的方法解決課文中學生不懂的一些問題。

②老師提疑並引導學生解釋、翻譯、理解一些語句。

③全文疏理完畢後,學生齊讀課文一遍。

[要求]重點弄清以下內容。

(1)結合句子理解“以”、“則”、“之”、“其”四個虛詞。

(2)結合句子理解“夭”、“病”、“泣”、“順”四個活用的實詞。

(3)結合課文釋譯以下九個句子:

①梅以曲爲美,直則無姿

②未可明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也

③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刪密,鋤正,以夭梅病梅爲業以求錢也

④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錢之民能以其智力爲也

⑤斫其正,養其旁條

⑥既泣之三日

⑦縱之順之,毀其盆,悉埋於地,解其棕縛;以五年爲期,必復之全之

⑧予本非文人畫士,甘受詬厲,闢病梅之館以貯之

⑨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閒田,以廣貯江寧、杭州、蘇州之病梅,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

4、理解

[教法]設疑提問,啓發談話爲主。

[要求]①逐段理解文章的表層內容。

②在《己亥雜詩》與課文的對比中理解文章的深刻內涵。

【 設問1】課文第一段中有一句話這樣說:“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這裏的“此”指代什麼內容?請用課文原句回答。

——“而江浙之梅皆病。”

[按]學生如不能準確回答,教師可引導學生認識此句前冒號的作用,並明確:冒號表示對上文的總結,說明文人畫士的“孤癖之隱”所造成的惡果是“鬻梅者”以“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來賺大錢,而這種摧殘梅花的惡劣行徑,就必然導致了“江浙之梅皆病”的惡果。

(板書:斫 養 刪 夭 鋤 遏)

【設問2】爲什麼有人會將文人畫士的“孤癖之隱明告鬻梅者”讓其賺大錢呢?文人畫士的“孤癖之隱”是什麼?請作最簡要的回答。

——因爲文人畫士喜歡“夭梅病梅”卻不敢“明詔大號”地用此時尚去“繩”天下之梅,而“蠢蠢求錢之民”卻不能想到這一點。文人畫士的“孤癖之隱”概括起來就是:以“夭梅病梅”爲時尚,並想以此來“繩”天下之梅,而“蠢蠢求錢之民”卻不能想到這一點。文人畫士的“孤癖之隱”概括起來就是:以“夭梅病梅”爲時尚,並想以此來“繩”天下之梅。

(板書:繩 夭 病)

[按]此句旨在引導學生理解“此文人畫士……以其智力爲也”兩句意思,教師在引導學生作答的同時,讓學生明確:“江浙之梅皆病”惡果的產生是由於“鬻梅者”製造病梅“以求重價”的行爲所致,而“鬻梅者”製造病梅的原因則是由於文人畫士的偏嗜病梅——這就是病梅產生的社會根源。

【設問3】“文人畫士心知其意”中的“其意”怎麼理解?文中有沒有具體的內容?

——它的,它們的。文中有具體的內容,如:“或曰:……密則無態。”

“或”字怎麼解釋?誰能對此作大膽的推測?

——有的人。可能是一般人,也可能是居高位者,甚至是統治者。不然何以使文人畫士“心知其意”並以之爲尚?

[按]通過此問必須啓發學生明確:封建統治者的品梅標準或說是“孤癖之隱纔是產生江浙之梅皆病”的根本原因。顯見,作者的影射對象之所在。

【設問 4】面對“江浙之梅皆病”的社會現象,作者的表現是什麼?請用三個字來概括,看誰說的準確?

——泣 療 貯 (板書)

[按]此問學生如不能準確回答,教師可引導學生運用辨析篩選的方法選出上述三個字,並明確:此三字乃作者同情梅、療救梅、保護梅的行動和決心,其行其志令人稱許。

從文中看,作者療梅的具體辦法是什麼?

——縱、順、毀、解、復、全(板書)

【設問 5】 縱觀全文,我們可以看出文章是從哪兩個方面來記病梅館的?

——一是社會方面對梅的摧殘、扭曲;一是作者對梅的哀痛、療救。這正是全文的基本內容。(板書:社會 作者)

【設問6】作者僅僅是爲寫梅而寫梅的嗎?

——以梅喻人,託物言志(板書)

[按]此問旨在理解文章的深刻內涵。教師可引導學生明確:文中梅的遭遇正是清朝封建專制統治下人才的遭遇;作者對梅的態度,正是作者對人才的態度;作者對造成梅的病態的痛斥,正是作者對封建統治階級摧殘人才、扼殺人才罪行的痛斥;作者要求恢復梅的本性,保全梅的自然健康形態,正是作者要求個性解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

【設問7】 正因爲作者以梅喻人,託物言志,所以文中對梅的感情實際上是對人的感情,在“記”的同時,又有飽含感情的抒情性句子,請找出來。

——①“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

②“嗚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閒田,以廣貯江寧、杭州、蘇州之病梅,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

[按]讀此兩句意在體會抒情句的特點,並由此引導學生聯想到作者的《己亥雜詩》,並在課堂上吟誦該詩:“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最後教師強調:課文和詩表達了相近的主題,這就是作者對清朝統治者殘酷摧殘壓抑人才的憤慨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強烈願望。

三、課堂小結

這一節我們通過課文的學習,重點學習了四個虛詞、四個實詞,理解了本文“以梅喻人”“託物言志”的特點,並學習了一種讀書方法,這就是我的在第一段的學習中所採用的“執果索因”閱讀法,希望大家下去能逐漸地掌握它,運用它。

四、佈置作業

1、熟讀課文,並將本課所學的虛詞、實詞整理在筆記本上。

2、思考並完成課後一、二、三各題。

附:板書設計

病 梅 館 記

龔自珍

繩 夭 病

社會: 摧殘扭曲

斫 養 刪 夭 鋤 遏 以梅喻人

泣 療 貯 託物言志

作者: 哀痛療救

縱 順 毀 解 復 全

病梅館記教案3

教學目標:

⒈聯繫有關背景材料研讀課文,全面理解文章的主旨。

⒉分析課文“託物言志”的寫法。

教學時數:1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解題

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

三、整體感知

⒈朗讀課文,初步感知

⒉藉助工具書和註釋翻譯課文

⒊置疑解難並歸納文言知識點

四、課文分析

㈠析“病梅”

⒈作者爲什麼要闢“病梅館”?

明確: “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

這裏的“此”指代什麼內容?用課文原句回答。

——“而江浙之梅皆病。”

⒉“江浙之梅皆病”惡果的產生,哪些人是罪魁禍首呢?

明確:

① 文人畫士――品梅標準:曲→欹→疏

② 鬻梅者――摧殘梅花:斫→養→刪→夭→鋤→遏

⒊目睹梅花的病態,作者內心感到萬分悲痛,面對“江浙之梅皆病”的社會

現象,作者是什麼表現?請用三個字來概括。

明確:泣→療→貯

⒋作者是怎樣療梅的?具體措施怎樣?

明確:縱→順→毀→埋→解→復→全→貯

作者一定要恢復梅的本性,保全梅的自然、健康的形態。

㈡析“託物言志、借梅議政”

清朝封建統治者爲了加強思想統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爲科舉考試選用人才的法定文體,以束縛人們的思想;另一方面大興“文字獄”,鎮壓知識分子。在長期嚴酷的思想統治下,人才遭受嚴重的壓抑和摧殘。龔自珍《詠史》這樣寫道:“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都爲稻粱謀。”這樣的政治環境決定了他不能直言朝政,只能委婉含蓄地表達自己的政治主張。在本文中作者採用“託物言志”的手法,隱晦曲折地表達重大的政治主題。下面展開討論並完成表格內的有關內容,具體體會作者是如何運用這種手法的。

表層意

言外意(比喻意)

人才

病梅

遭摧殘、壓抑的人才

文人畫士

封建統治者

品梅標準:曲、欹、疏

選拔人才標準:奴才、庸才、歪才

摧殘梅的手段:

斫、刪、夭、鋤、遏、養

統治者對剛正廉潔人才的粗暴排斥

人才遭到嚴重鉗制

新生力量慘遭扼殺

忠良耿直之士咱到清洗

蠻橫遏制、壓抑人才蓬勃的朝氣

統治階級豢養、扶植奸佞小人的邪惡之心

摧殘梅的後果:皆病、禍烈

大批人才遭殘酷屠殺

療梅的措施:購、縱、順、毀、埋、解、復、全、闢、貯

解除人才束縛、恢復人才生機 、解放人才個性、改革沉悶政局

療梅的願望:誓、必、甘、窮

表達了拯救人才的強烈願望、與準備迎接鬥爭的堅定信心

五、全文小結

本文以“病梅”爲話題,以“療梅”爲中心,針對的則是人才問題。表面上文章句句說梅,實際上以梅喻人議政,強烈要求改革政治,擺脫摧殘人性的專制淫威,打破嚴酷思想,追求個性解放。近代·王文濡《續古文觀止》卷五評:“清代文法繁重,束縛人民,無微不至,而民益病。正直而守法者,一不自檢,易觸刑網。邪曲而玩法者,反得逍遙於法外。文似有感而作,姑借病梅以鳴不平。”

病梅館記教案4

【目的要求】

1.掌握,積累“病”、“業”等文言常用實詞;學習“以”、“之”等文言虛詞。

2.認識作者對清朝封建統治者摧殘人才的憤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願望。

3.學習借梅議政這種託物言志的.寫作方法。

【文言基礎知識】

1.字詞解析

①注意釋義

以欹爲美(欹,音qī,傾斜)

明詔大號(詔,音zhào,告訴,一般指上告下)

斫直(斫,音zhuó,用刀斧砍)

孤癖之隱(癖,音pǐ,偏嗜)

鬻梅者(鬻,音yù,賣)

廣貯江寧、杭州、蘇州之病梅(貯,音zhù,儲藏)

②詞性活用

A使動用法

以夭梅病梅爲業以求錢也(夭,使……屈。病,使……成病態,弄成病態)

夭其稚枝(夭,使……彎曲)

縱之順之(復,使……順天性)

必復之全之(順,使……恢復。全,使……保全)

B意動用法

既泣之三日(泣,爲……泣)

C形容詞用作名詞

以欹爲美(欹,(枝幹的)傾斜)

③一詞多義

A名詞

君之病在腸胃(重病《扁鵲見蔡桓公》)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爲病(弊病,缺點,《訓儉示康》)

B動詞

鄭人病之(擔心,憂慮《左傳襄公二十四年》)

而江浙之梅皆病(有病態,本課)

C形容詞

向吾不爲斯役,則久已病矣(困苦不堪《捕蛇者說》)

A名詞

高祖因之以成帝業(事業,功業《隆中記》)

武陵人以捕魚爲業(職業,職守《桃花源記》)

羊子感其言,復還終業(學業《樂羊子妻》)

B副詞

若業爲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已經《黃生借書說》)

2句式解析

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錢之民能以其智力爲也。(判斷句)

固定結構講解

“以……爲……”

在這一結構中,“以”相當於“拿”,“用”,可分爲兩類

①“以……爲……”中“爲”當“作爲”講,“爲”後是名詞,可譯爲“拿(用)……作爲……”

如:以夭梅病梅爲業;以五年爲期

②“以……爲……”中“爲”當“是”講,“爲”後是形容詞,表示比較起來怎麼樣。現代漢語仍沿用這種文言句式,如“以大局爲重,”因此“以……爲……”不需對譯。

如:梅以曲爲美……以欹爲美……以疏爲美

3.難句解析

①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錢之民能以其智力爲也。

“之欹之疏之曲”可譯作助詞“的”,表領屬關係,也有作主謂間助詞理解的,起獨立作用。“智力”與現代漢語不同,譯作智慧、能力。全句譯爲:梅的(枝幹的)橫斜、疏朗、曲折,又不是蠢蠢地追求金錢的人能憑他們的智慧能力辦到的。

②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閒田,以廣貯江寧,杭州,蘇州之病梅,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

“安”,疑問代詞,怎樣的意思,“窮”即窮盡。全句譯爲:怎樣才能使我有很多空暇時間,又有很多空閒的田地,來大量存貯江寧,杭州,蘇州的病梅,盡我一生的光陰來治療病梅呢!

【內容主旨】

本文共三段。

第一段、揭示產生病梅的根源。開頭說明“江寧之龍蟠……皆產梅”引出論述對象。接着分三層論述產生病梅的根源。

第一層,舉出有的人對梅的審美觀點:“梅以曲爲美……密則無態。”這一品梅的標準,影射封建統治階級選用人才的標準。爲了維護其封建統治,實行嚴酷的思想專制,忌恨和扼殺那些正直的,有骨氣的,生氣蓬勃的人,而要求人們成爲委曲,邪佞和毫無生氣的庸才和奴才。

第二層,進一步指出上述觀點正是“文人畫士”的觀點,以揭示產生病梅的.社會根源。作者揭出文人畫士“心知其意”而“未可明詔大號”,說明這種觀點的見不得人,從而批判了它的邪惡。

第三層,寫文人畫士們幫兇們摧殘梅花的惡劣行徑。“有以文人畫士孤癖之隱明告鬻梅者”,指的也正是封建統治者的幫兇,根據其主子的意圖,奔走效勞的卑劣行徑。斫正,刪密,鋤直,是夭梅,病梅的手段,也正是封建統治階級扼殺人才的惡劣手段。他們攻擊,陷害那些正直不阿和具有蓬勃生氣的人才,要造就的只是“旁條”和生機窒息的枯乾殘枝,亦即委曲,邪佞和死氣沉沉的奴才和庸才。

第二段、寫自己療梅的行動和決心。

作者一次就買三百盆病梅而“誓療之”,可見其行動的果斷。“泣之三日”爲病梅而泣,正是爲人才被扼殺而痛哭,無限悲憤之中顯示出了對被扼殺的人才的深厚的同情。作者寫出了一系列的行動,充分表現了他的滿腔悲憤和戰鬥激情。“予本非文人畫士,甘受詬厲”鮮明地表現了作者的鬥爭決心。

第三段、寫自己闢館療梅的苦心。

最後這段作者慨嘆自己暇日不多,閒田不多,療梅的力量有限,也就是慨嘆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受扼殺的黑暗的政局。事實上,作者一生在仕途上很不得意,只做過小京官,而且受到權貴的歧視和排擠,自己的才能都無法施展,更不要說解除全國人才所遭受的扼制了。因此,他只能以感嘆作結。不過,作者的思想仍是積極的。他渴望“廣貯江寧、杭州,蘇州之病梅”“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充分表現出堅持戰鬥的意志。

【.寫作特點】

本文.寫作上的特點是託物言志。作者所要表現的是政治改革的重大主題,揭露批判的是清朝統治者壓抑人們思想,摧殘人才的罪惡。在當時嚴酷的思想統治下,這是難於從正面直接議論的,只好巧妙地以梅喻人,託梅議政,表面上句句講梅,實際上處處有言外之意,而且比喻貼切,寓意深刻而不隱晦。

【解題指導】

一、

1.三句引用話的作用見【內容主旨】。“固也”是“固然如此”的意思,表示前後部分讓步轉折關係:先讓一步,暫且承認有的人有那麼一種對梅的審美觀,先讓一步,下面逐步轉入作者要表達的,同這引用的話相反的意思,有揭“文人畫士”利用這種審美觀的奸險用心和摧殘梅花的罪惡行徑,提倡解放病梅,要“縱之順之”讓它自然生長髮展。

2.言外之意見【內容主旨】

3.體現了作者明知他的思想行爲會遭受封建統治階級的批判迫害,但他毫不畏懼,決心迎接鬥爭的思想。

二、

1.①梅以曲爲美(以,拿,用,介詞)

②未可明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也(以,連詞)

③以夭梅病梅爲業以求錢也(前“以”,介詞。後“以”,連詞)

④……以其智力爲也(以,介詞,憑藉)

⑤有以文人畫士孤癖之隱明告鬻梅者(以,介詞,把)

2.①江寧之龍蟠(之,助詞“的”用在主語和中心語之間,表領屬關係)

②梅之欹之疏曲(之,助詞“的”。或助詞,用於主謂之問,起取消句子獨立性作用)

③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前“之”,助詞“的”。後“之”助詞,變主謂短語爲句子的主語)

三、見【文言基礎知識】之“一詞多義”

【資料窗】

龔自珍(1792—1841),字 人,號定盫,清代仁和(現浙江省杭州市)人。自幼嶄露才華,38歲中進士後在北京擔任史館校對,內閣中書,禮部主事,宗人府主事等。48歲辭官回南方。《病梅館記》是南歸寓江蘇崑山時所作。後來他先後在杭州紫陽書院和江蘇丹陽的雲陽書院講學。1841年逝世於雲陽書院。

龔自珍是清代後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學家,是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先驅者之一。他生在清代“乾(隆)嘉(慶)盛世”的後期。當時清朝統治的日益顯露。他最早預感到清皇朝的末日即將來臨。他反對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支持林則徐查禁。他對清朝嚴酷的思想統治和的政治深感不滿,力主“更法”,“改圖”,廢科舉,重真才,以求挽救危局。他同林則徐、魏源等人組織宣南詩社。講求經世致用之學,宣傳改良主義思想。但即使是改良主義,也仍然爲保守勢力所不容,所以他一再遭受排擠打擊。在北京輾轉十年,都只是當小官,最後還被迫棄官回鄉。但他的革新思想在當時產生很大的社會影響,並對後來的維新派政治改良運動起了推動作用。

龔自珍著作豐富,有散文三百多篇,詩詞近八百首,在這兩方面都有出色的成就。他的散文大都表現他的政治主張和社會思想,才氣橫溢,意氣飛揚,但由於看不到變革現實的社會力量,散文中也反映一些消極顯隱的思想。他的詩詞表現了對黑暗現實的深刻不滿和要求改革的渴望,氣勢磅礴,色彩瑰麗。他的作品收集在《龔定盫全集》裏。

病梅館記教案5

一、知識教育目標

1.瞭解龔自珍和寫作背景。

2.掌握重點字詞和句式。

二、能力培養目標

1.鑑賞託物言志的寫法。

2.學習結合語境揣摩語言。品味本文準確、形象的語言。

 三、德育滲透目標

認識作者對清朝封建統治者殘酷摧殘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強烈願望。

託物言志:以梅喻人、託梅議政,用藝術形象來隱晦曲折地表情達意。

語言揣摩。

本文是一篇託物言志的小品散文,篇幅短小,結構嚴謹,寓意深刻。由於學生與那個時代相隔很遠,理解文章的寓意可能有一定的困難。可先從兩個方面人手,幫助學生理解課文。首先,可從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引出本文,用詩中所表現的主題托出本文的寓意。其次,可簡單介紹一下作者的思想及其寫作本文的時代背景,幫助學生進一步瞭解課文所要表現的主題。

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反覆朗讀課文,通過朗讀,體會本文句式整齊、感情強烈的特點。看看這樣的特點與作者感情的抒發是如何統一在一起的。

發揮學生主體性,讓學生藉助註釋疏通課文。指導學生認真朗讀,揣摩語言,理解內容。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預習

藉助註釋和工具書,疏通課文。

二、導入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的《已亥雜詩》膾炙人口。今天,我們學習他的一篇寓意深刻的散文——《》。

三、範讀

放課文朗讀錄音,或教師示範朗讀。

四、誦讀

學生朗讀,要求讀準字音,注意節奏和感情。

五、疏解

理解語言表層意思,理清行文思路。

第一段,揭示產生病梅的根源。文章起筆先簡要敘述梅的產地:“江寧之龍皤,蘇州之鄧尉,杭州之西溪,皆產梅。”然後筆鋒一轉,引出一段有些人評價梅的美醜,用“固也”一語輕輕收住。接着,作者開始詳細分析病梅產生的緣由。原來,在“文人畫士”的心目中,梅雖然“以曲爲美”“以欹爲美”“以疏爲美”。但是,一“未可明詔大號”;二不能讓人“以夭梅、病梅爲業以求錢”;三,從客觀上說又不能“以其智力爲也”。所以,他們只好通過第四個途徑了。於是,他們暗通關節,讓第三者來轉告“鬻梅者”,斫正,刪密,鋤直,以投“文人畫士孤癖之隱”。在這樣的情況下,“江南之梅皆病”也就無可避免了。“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一句感嘆,道出了作者的無盡憤慨,也爲下文“誓療之”蓄足了情勢。

第二段,寫作者療梅的行動和決心。“予購三百盆”而“誓療之”,可見其行動的果斷;“以五年爲期,必復之全之”,可見其成功的誓言;“甘受詬厲,闢病梅之館”,可見其堅持到底的決心。

第三段,寫作者闢館療梅的苦心。這一段,作者慨嘆自己暇日不多,閒田不多,療梅的力量有限。

教學時可用問題引導:

1.課文第一段中有一句話這樣說:“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這裏的“此”指代什麼內容?請用課文原句回答。

——“而江浙之梅皆病。”

[按]學生如不能準確回答,教師可引導學生認識此句前冒號的作用,並明確:冒號表示對上文的總結,說明文人畫士的“孤癖之隱”所造成的惡果是“鬻梅者”以“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來賺大錢,而這種摧殘梅花的惡劣行徑,就必然導致了“江浙之梅皆病”的惡果。

2.爲什麼有人會將文人畫士的“孤癖之隱明告鬻梅者”讓其賺大錢呢?文人畫士的“孤癖之隱”是什麼?

——因爲文人畫士喜歡“夭梅病梅”卻不敢“明詔大號”地用此時尚去“繩”天下之梅,而“蠢蠢求錢之民”卻不能想到這一點。文人畫士的“孤癖之隱”概括起來就是:以“夭梅病梅”爲時尚,並想以此來“繩”天下之梅,而“蠢蠢求錢之民”卻不能想到這一點。文人畫士的“孤癖之隱”概括起來就是:以“夭梅病梅”爲時尚,並想以此來“繩”天下之梅。

3.“文人畫士心知其意”中的“其意”怎麼理解?文中有沒有具體的內容?

——它的,它們的。文中有具體的內容,如:“或曰:……密則無態。”

4.面對“江浙之梅皆病”的社會現象,作者的表現是什麼?

——泣療貯

[按]此問學生如不能準確回答,教師可引導學生運用辨析篩選的方法選出上述三個字,並明確:此三字乃作者同情梅、療救梅、保護梅的行動和決心,其行其志令人稱許。

5.從文中看,作者療梅的具體辦法是什麼?

——縱、順、毀、解、復、全(板書)

縱觀全文,我們可以看出文章是從哪兩個方面來記病梅館的?

——是社會方面對梅的摧殘、扭曲;一是作者對梅的哀痛、療救。這正是全文的基本內容。

六、熟讀

學生熟讀成誦。

七、作業

1.辨析下面多義詞的詞義。(課後練習二)

[使]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刪密,鋤正(讓,命令)

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爲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主使)

人皆得以隸使之(使喚,驅使)

秦王使使者告趙王(派,命令)

[病]

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疾病,重病)

予購三百盆,皆病者,無一完者(有病)

以夭梅病梅爲業以求錢也(使……病)

向吾不爲斯役,則久已病矣(困苦)

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擔心,憂慮)

[解]

悉埋於地,解其棕縛(解開,解下)

後雖經婉解,雖不謂吾言爲是,而亦無詞相答(解釋)

有不解處,望請其指教(明白,理解)

太后之色少解(緩和)

[本]

予本非文人畫士(本來,原本)

故有捨本而問末者耶(根本,基礎)

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於人歟(考察,推究)

[窮]

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使窮盡,用盡)

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完結.終了)

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走到盡頭)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不得志)

2.課後練習一

第二課時

一、齊讀

學生齊讀課文,加深感受理解。

二、理解託物言志

1.本文句句說梅,有沒有言外之意?

本文表面上句句說梅,實際上卻是以梅喻人,字字句句抨擊時政,寓意十分深刻。作者借文人畫士不愛自然健康的梅,而以病梅爲美,以至使梅花受到摧殘,影射統治階級禁錮思想、摧殘人才的醜惡行徑。“有以文人畫士孤癖之隱明告鬻梅者”,暗示的正是那些封建統治者的幫兇,他們根據主子的意圖,奔走效勞,以壓制人才爲業。斫正、刪密、鋤直,這夭梅、病梅的手段,也正是封建統治階級扼殺人才的惡劣手段;他們攻擊、陷害那些正直不阿、有才能、有骨氣、具有蓬勃生氣的人才,要造就的只是“旁條”和生機窒息的枯乾殘枝,亦即屈曲、邪佞和死氣沉沉的奴才、庸才。作者“購三百盆”,“泣之三日”,爲病梅而泣,正是爲人才被扼殺而痛哭,無限悲憤之中顯示了對被扼殺的人才的深厚同情。“縱之順之,毀其盆,悉埋於地,解其棕縛”,就是說要破除封建統治階級對人才的束縛、扼制,讓人們的才能獲得自由發展。“必復之全之”,一定要恢復梅的本性,保全梅的自然、健康的形態。這正反映了作者要求個性解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由此可見,本文表面寫梅,實際是借梅議政,通過寫梅來曲折地抨擊社會的黑暗,表達自己的政治理想。

這篇文章是用託物言志的方法寫的。作者通過譴責人們對梅花的摧殘,形象地揭露和抨擊了清朝封建統治階級束縛人民思想,壓制、摧殘人才的罪行,表達了要求改革政治、追求個性解放的強烈願望,與他的《已亥雜詩》有異曲同工之妙。

2.引導學生分析文中形象的表層意義和言外之意:

梅 人才

病梅 遭摧殘、壓抑的人才

文人畫士 封建統治者

品梅標準:曲、欹、疏 選拔人才標準:奴才、庸才、歪才

摧殘梅的手段:繩、夭、病、斫、刪、鋤、養、遏 束縛人才思想、屠殺正直之士、豢養奸邪小人、扼殺新生力量)

摧殘梅的後果:皆病、禍烈 大批人才遭殘酷屠殺

療梅的措施:購、縱、順、毀、埋、解、復、全、闢、貯 解除人才束縛、恢復人才生機、解放人才個性、改革沉悶政局

療梅的願望:誓、必、甘、窮 表達了拯救人才的強烈願望、與準備迎接鬥爭的堅定信心

3.抽查課後練習一的完成情況。

根據上下文揣摩下列語句,回答括號中的問題。

(1)或曰:“梅以曲爲美,直則無姿:以欹爲美,正則無景;以疏爲美,密則無態”固也。(引用的話有什麼作用?作者爲什麼說“固也”?)

三句引用的話,表面是說明一些人對梅的審美標準,實際上是影射封建統治階級選用人才的標準。他們扼殺那些有才能、有骨氣的正直的人,專門選用那些邪佞、毫無生氣的庸才。

“固也”是“固然如此”的意思,表示前後部分的讓步轉折關係:先退一步,暫且承認有的人是有那麼一種對梅的審美觀,然後逐步轉入作者要表達的同這引用的話相反的意思,直揭“文人畫土”利用這種審美觀的險惡用心和摧殘梅花的罪惡行徑。

(2)這裏,“明告鬻梅者”的人實際正是文入畫士的幫兇,是封建統治階級的幫兇;“斫其正……遏其生氣”,這些殘梅病梅的手段,也正是封建統治階級扼殺人才的卑鄙伎倆,他們迫害有才能、有作爲、有骨氣的人才,所企求的則是一些卑鄙無恥、唯唯諾諾的奴才。

有以文人畫士孤癖之隱明告鬻梅者,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以求重價,而江浙之梅皆病。(這幾句話的言外之意是什麼?)

(3)嗚呼!安得使子多暇日,又多閒田,以廣貯江寧、杭州、蘇州之病梅,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這段話寄託了作者什麼理想?)

——作者慨嘆自己暇日不多,閒田不多,療梅的力量有限,也就是慨嘆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受扼殺的黑暗的政局。事實上,作者一生在仕途上很不得意,只做過小京官,而且受到權貴的歧視和排擠,自己的才能都無法施展,更不要說解除全國人才所遭受的扼制了。因此,他只能以感嘆作結。但是,作者明知他的思想行爲不容於封建統治階級,會受到他們的攻擊和迫害,但他毫不畏懼,決心迎接鬥爭,襯托出他堅定地追求個性解放的政治理想。

5.作者爲什麼採用隱晦的手法?

介紹寫作背景和作者,促進學生理解。

清朝封建統治者爲了加強思想統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爲科舉考試選用人才的法定文體,以束縛人們的思想;另一方面大興文字獄,鎮壓知識分子。在長期嚴酷的思想統治之下,人才遭受嚴重的壓抑和摧殘。龔自珍生活在這樣的時代,敏銳地預感到封建王朝的新危機,對統治階級扼殺人才、禁錮思想表示了極大的憤慨,強烈地呼籲社會改革與個性解放,殷切地希望“不拘一格降人才”,以掃除“萬馬齊喑究可哀”的局面。《》就寫作於這樣一個時代。

三、鑑賞語言

本文用詞十分準確、形象。如談到一些人對梅的審美觀時,用“曲”和“直”,“欹”和“正”,“疏”和“密”六個形容詞,準確簡練、對比鮮明地擺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對於封建統治階級摧殘人才的手段,作者用了“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語言十分精當:“斫”字揭露他們對正直人才的粗暴摧殘;“養”字形象地點出封建統治階級豢養奸佞小人的不良居心;“刪”字暗喻大批人才遭到壓抑迫害;“夭”字象徵新生力量被扼殺;“鋤”字直喻大量正直忠貞之士遭清洗;“遏”字指不讓人才發揚蓬勃的朝氣。寫作者療梅的行動和決心,主要是通過“縱”“順”“毀”“解”和“復”“全”“貯”這些準確而精練的動詞表現出來的,這一連串動詞顯示的是一系列行動,充分表現了作者的滿腔悲憤和戰鬥激情。

本文還用了許多整齊、富有感情色彩的語句,增強了語言的節奏感和抒情色彩。比如:“梅以曲爲美,直則無姿;以欹爲美,正則無景;以疏爲美,密則無態”,這幾句形成排比,一氣呵成地寫出了那些人的評梅標準。又如:“有以文人畫士孤癖之隱明告鬻梅者,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這幾個整齊的句子,寫盡了統治者扼殺人才的種種手段,也蘊含着作者的滿腔悲憤。

讓學生欣賞自己喜歡的語句。

四、作業

課後練習三

結合課文及相關詩句,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戰鬥意志。學生可自由發揮,寫出自己獨特的見解,不要人云亦云。

五、譯文

江寧的龍蟠裏,蘇州的鄧尉山,杭州的西溪,都產梅。有的人說:“梅以(枝幹)曲折算作美,直了就沒有風姿;以(枝幹)橫斜算作美,端正了就沒有景緻;以(枝幹)疏朗算作美,稠密了就沒有美態。”固然如此。這些文入畫士心裏明白它的意思,卻不便公開宣告、大聲號召,來約束天下的梅;又不可以使天下的人,砍掉筆直的,刪掉繁密的,鋤掉端正的,把梅弄成奇形怪狀,弄成病態,拿這作爲職業來賺錢。梅的(枝幹的)橫斜、疏朗、曲折,又不是蠢蠢地追求金錢的人能憑他們的智慧能力辦得到的。有的人把文人畫士這種偏嗜成癮的情趣明白告訴賣梅的人,砍掉那端正的(枝條),培養那橫斜的枝條,刪掉那些繁密的(枝條),使那些嫩枝彎曲,鋤掉那些筆直的(枝幹),阻礙它的生機,(這樣)來謀求高價:於是江蘇、浙江的梅都成爲病態的。文人畫士所造成的禍害的酷烈,竟到了這個地步啊!

我買了三百盆(梅),都是病殘的,沒有一盆完好的。已經爲它們流了三天淚,於是發誓要治好它們:放開它們,使它們順着(天性生長),毀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都種到地裏,解掉它們棕繩的束縛;以五年爲期限,一定要恢復它們(的生機),保全它們(自然的形態)。我本來不是文人畫士,甘願受到(他們的)辱罵,設立一個病梅館來貯存它們。

唉!怎樣才能使我有很多空暇時間,又有很多空閒的田地,來大量存貯江寧、杭州、蘇州的病梅,盡我一生的光陰來治療病梅呢!

六、作者簡介

龔自珍(1792~1841),字璱(sè)人,號定庵,清代浙江仁和(現在浙江杭州)人。自幼展露才華,38歲中進士後在北京擔任國史館校對、內閣中書、禮部主事、宗人府主事等職。48歲辭官回南方。《》是歸寓江蘇崑山時所作。後來他先後在杭州紫陽書院和江蘇丹陽的雲陽書院講學。1841年逝世於雲陽書院。

龔自珍是清代後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學家,是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先驅者之一。他生在清代“乾(隆)嘉(慶)盛世”的後期。當時清朝統治的衰敗現象已日益顯露。他反對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支持林則徐查禁鴉片。他對清朝嚴酷的思想統治和腐敗的政治深感不滿,力主“更法”“改圖”,廢科舉,重真才,以求挽救危局。他同林則徐、魏源等人組織宣南詩社,講求經世致用之學,宣傳改良主義思想。但即使是改良主義,也仍然爲保守勢力所不容,所以他一再遭受排擠打擊。在北京輾轉十年,都只是當小官,最後還被迫棄官回鄉。但他的革新思想在當時以及後來都產生很大的社會影響。

龔自珍著述豐富,有散文三百多篇,詩詞近八百首。在這幾方面都有出色的成就。他的散文大都表現自己的政治主張和社會思想,才氣橫溢,意氣飛揚。他的詩詞表現了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和要求改革的渴望,氣勢磅礴,色彩瑰麗。他的作品收在《龔定庵全集》裏。

七、課文賞析

龔自珍生活在滿清帝國腐朽沒落、行將崩潰的時代。他敏銳地預感到封建王朝的新危機,也看到了人民的痛苦和災難,因此切望革除弊政,復興國家。對內,他主張改革農田佔有、海疆通商、科舉考試、幣制等方面的陋規;對外,他主張堅決抵禦帝國主義的侵略,甚至打算親自去前線籌劃抗英鬥爭。對我國西北地區的安全,他也十分重視,提出過鞏固西北邊防的有遠見的重要建議。他殷切地希望“不拘一格降人材”,出現一種新的社會力量的“風雷”,以掃蕩“萬馬齊喑”的局面。當然,龔自珍的改革主張,還是想維護滿清政府的封建秩序,而不是對封建統治提出根本性的革除。況且,他的改良設想,也因保守派的反對和他自己所處的無權地位而難於實施。但是,他的愛國主義精神,他的批判舊制度的勇氣,還是應該肯定的。他的改良主義思想,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有進步意義的,對以後康有爲、梁啓超等人的維新運動有着重要的影響。

龔自珍的創作成就以詩爲最高,語言瑰麗、奇巧、多彩,內容大都表現他的政治主張和社會理想。他的散文,內容廣泛,形式多樣,縱論古今,側重於批判現實,倡言改革。由於當時思想統治的嚴酷和他所受的時代、階級的侷限,某些作品帶有晦澀艱深的缺點。《》就是一篇鍼砭時弊而又寓意隱晦的小品散文。作者以託物取喻的手法,隱晦曲折地表達了自己的見解和思想感情。全文分爲兩部分,前一部分寫“病梅”,後一部分寫“療梅”。文章開頭,在簡要敘述了梅的產地以後,筆鋒一轉,引出一段關於評梅的美醜標準的議論,用“固也”一語輕輕收住。接着,用犀利的文筆詳寫病梅的原由。原來在“文人畫士”的心目中,梅花“以曲爲美”,“以欹爲美”,“以疏爲美”,但又“未可明昭大號”,也不便號召種梅的人“以夭梅病梅爲業以求錢”,於是暗通關節,讓第三者來轉告花農,讓花農們“斫其正,養其旁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以投“文入畫士孤癖之隱”。正因爲這樣,弄得“江浙之梅皆病”了。作者面對所購置的三百盆病梅,足足哭了三天,決心要“療之:縱之順之”。他下定決心要“療梅”了。他準備花五年時間使這些病梅“復之全之”,並且“甘受詬厲”,專闢一個病梅館來調理療養病梅。作者還表示,要是“多暇日”,“多閒田”,願盡畢生的精力來療治江浙一帶大量的病梅。

這篇文章,表面上是句句說梅,沒有一句題外的話,而實際上卻是以寫梅爲名,以喻人爲實,字字句句譏切時政,寓意十分深刻。作者借文人畫士不愛自然健康的梅,偏愛病態的梅,致使梅花受到嚴重摧殘爲例,影射滿清王朝施行嚴酷的思想禁錮,摧殘人才的罪惡行徑。那“文人畫土孤癖之隱”,正暗指封建統治者這種見不得人的私心;他斫直,刪密,鋤正,暗示出這些封建統治者是怎樣殘酷地迫害有才能、想作爲、有骨氣的人才的。他們所企求的是一些頑鈍無恥、冥頑不靈、唯唯諾諾的奴才,以維持那黑暗腐朽、搖搖欲墜的反動統治,這就是他們認爲梅花以曲、欹、疏爲美的真實意思。關於這一些,龔自珍在他的《乙丙之際著議第九》一文裏明確地作過正面說明,他指出到了“衰世”,“才土與才民出,則百不才督之、縛之以至於戮之”,“戮其能憂心,能憤心,能思慮心,能作爲心”。不管是士子還是一般老百姓,只要你有才能,想作爲,就要受到迫害。他在另一篇文章,《古史鉤沉論一》中進一步指出,封建統治者爲了維護他們的黑暗統治,是決不讓有才能的人有所作爲的,他們“去人之廉以快號令,去人之恥以崇高其身,一人爲剛,萬夫爲柔”,竭力摧毀人們的廉恥,讓天下人服服帖帖地做他們的奴才。所以說,這篇《》,作者只不過是託物喻人,借梅議政,用藝術形象來隱晦曲折地表達自己的見解罷了。

作者決心療梅、救梅,使梅花得以自然發展,這就表示了他對於被侮辱被損害者的深切同情,和他那種正視現實,渴望衝破黑暗時代的戰鬥情緒。然而,龔自珍是清醒地估計到自己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要療治“江寧、杭州、蘇州之病梅”的宏願是難以實現的。所以,文章以感嘆作結,發出深沉的感慨。(節選自方銘、阮顯忠編《古代散文選析》,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病梅館記教案6

自讀目標:引導學生把握本文託梅言志的特點。

延伸目標:啓示學生善於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

具體自讀過程:

一、說“梅”。

問:“梅”在你的思想中是以怎樣的形象存在的?或,梅在你的觀念裏代表何種精神?(引導學生想想說說——不畏艱險、與衆不同、堅強、忠貞、美麗等。)

二、觀“梅”。

投影顯示以下文字資料以及各種各樣的梅圖,幫助學生認識我國傳統文化中關於“梅”審美觀:梅以曲爲美,直則無姿;以欹爲美,正則無景;以疏爲美,密則無態。

(引導學生一邊讀一邊抓住關鍵詞,如:斜斜、橫斜、疏影等,想象梅樹的形態;然後通過欣賞名家梅圖,體會“美”在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審美特點:曲、欹、疏。)

三、讀《病梅館記》,在解決字、詞、句的基礎上,完成以下幾題。

1.作者對符合傳統審美觀的“梅“持什麼態度?爲什麼?

2.作者對符合傳統審美觀的“梅”採取了什麼行動?這一行動寄寓了作者怎樣的思想傾向?

3.聯繫時代背景,再領悟本文“託梅言志‘的特點。

四、擴張閱讀:

材料一:(略)

[閱讀提示]:以上各詩中,作者各自寄寓“梅”怎樣的精神?

材料二:[略]

[閱讀提示]:作者在詩中抒發了怎樣的感慨?和課文中作者的情感有相似之處嗎?(參考解說略)

案例評析:在這個理解過程中,教師首先能充分給與學生髮揮主觀能動性的情境,讓他們自己去想、去觀察、去分析、去思考,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意識、探究意識,並且給學生提供了訓練創新思維的機會,引導他們能多角度的思考問題,很好的體現了語文研究性學習的理念

病梅館記教案7

重點:

1、瞭解作者的寓意

2、託物言志手法的使用

3、體會作者的情感

課時: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古代詠物的詩詞很多,請同學們回憶一下

宋代周敦頤的《愛蓮說》中,通過蓮表達自己不同流合污、潔身自好的高貴品質。

這種寫法稱之爲“託物言志”,今天要學習的《病梅館記》就是一片託物言志的好文章。

二、朗讀課文,疏通字音

三、齊讀課文,思考本文所“託”之“物”是什麼

1、梅

爲何託梅?

“皆產梅”——充斥着作者的眼界——人才濟濟

“文人畫士”之愛—————————選用人才

古來以青松、翠竹、白梅、黃菊喻志士仁人,以它們的蒼勁、堅韌、俊俏、雅潔來喻人的品格。

思考:如果你“託梅”,會寫些什麼?

本文真是“託梅”嗎?

2、病梅

“病”得怎麼樣?——曲、敧、疏

怎樣“病”的?——斫、養、刪、夭、鋤、遏

齊讀第一段,背:

1、“梅以曲……密則無態”

採用什麼手法?(對比)

表現了什麼?(評選人才的標準)

2、“斫其正……皆病”

此處表現什麼?(摧殘人才的行徑)

四、言志的志,作何理解?

1、志向

2、想法、主張

作者言何志?

救梅(療梅)

怎麼療?齊讀2、3段

1、購(準備)

2、縱、順、毀、埋、解、復、全(方法)

3、闢館(場地)

4、多、多、廣、窮(決心、願望)

如何理解療梅的方法

解放人才,追求自由

五、文章是感情的產物,本文一字一句關情,哪些地方表現了什麼感情?

1、兩個感嘆號

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

統治者扼殺人才的滿腔憤怒

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

挽救人才的誓言

2、泣之三日(痛心疾首)

3、甘受詬厲(無怨無悔)

六、再次朗讀全文,感知文章託物言志的手法和強烈的憤怒

七、作業

八、板書:

病梅館記

託物言志

病梅(摧殘)療(解放、自由)

病梅館記教案8

教學目標

1.認識龔自珍反對束縛人才,追求個性解放的積極意義及其侷限性。

2.體會託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3.掌握活用實詞及積累相應的實詞、虛詞。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理解本文象徵手法的運用。

2.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初中時我們學過“九州生氣恃風雷”一詩,詩作想象奇異,奔放豪邁,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熱切盼望新興社會力量出現,一掃死氣沉沉的政治局面,這首詩的作者就是近代傑出的思想家,文學家龔自珍。今天,我們來學習龔自珍的一篇小品文《病梅館記》

二、作家作品

三、解題

從題目字面上看,本文寫作對象是“梅”,落筆重點在“病”字上,引起讀者深思。作者採用象徵手法,託物言志,以梅議政,含意雋象。

四、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正音

欹(qī)蟠(pán)詔(zhào)

鬻(yù)詬(gòu)遏(è)暇(xiá)

2.學生對照原文書下注釋,疏通文意。

第1段:剖析產生病梅原因。

第2段:表明自己病梅的行動和決心。

第3段:抒寫自己闢館病梅的苦心。

3.學生齊讀課文,深入體會。

4.找出文中所用比喻,進行分析。

梅花:人才。

斫其正:對正直人才進行摧殘。

刪其密:大批人才遭到壓抑。

夭其稚枝:新生力量被扼殺。

鋤其直:忠負之士受扼殺,迫害。

五、佈置作業

1.課後練習二、三。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已經疏通了文章大意,這節課我們就一些重點語句、段落進行討論。

二、討論學習

1.爲什麼文章開頭起筆先寫梅的產地?

明確:產梅之地多,喻天下人才多,“皆”字隱示產梅之盛。

2.將梅的“曲和直”,“疏和密”,“欹和正”對照着寫有什麼作用?

明確:這幾句話道出了病態社會的病態的評梅標準,實則是統治階級選擇人才的標準。爲了維護封建專制統治,當局者忌恨和扼殺那些正直的,有骨氣的,生氣勃勃的人才,而要人們變爲委曲,邪侫,毫無生氣的庸才和奴才。

3.“文人畫士”“心知其意”卻不敢明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的原因是什麼?

明確:他們心中雖默許這一標準,卻不敢出開用這一標準雲衡量“天下之梅”,實際是不敢把自己的政治目的直接暴露出來。

4.那些封建統治者的幫兇的具體做了什麼?

(用原文回答)

“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

5.目睹梅的病態,作者發出了“誓療”的決心,具體是怎樣療梅的呢?

明確:“縱之順之,毀其盆,悉埋於地,解其棕縛;以五年爲期,必復之全之。”

這裏的“必”與上文的“誓”呼應,表達了作者療梅必見成效才罷休的決心。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這種精神是難能可貴的,無不表現作者追求個性解放,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這也正是他民主主義思想的集中體現。

6.文章結尾用一長句有力結束全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在黑暗現實中,面對強大的反動勢力,作者有“療梅”的決心卻自責能力渺小,以感嘆領起,抒發了自己的有餘而力不足的感慨。作者意變革現實,提倡個性解放,主張愛惜人才、培養人才,這幾點是有積極意義的,龔自珍在《已亥雜詩》中寫道:“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正是這種抱負的寫照,表達了作者堅持戰鬥,爲改造社會奮鬥不息的決心。

三、總結歸納

1.關於“託物言志”

①什麼是“託物言志”?

“託物言志”指用常見的、具體的、淺顯的事物來講抽象的、深刻的道理,“志”在“物”中,寫的是“物”實則讀“志”。

②爲什麼用“託物言志”?

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分析,在當時“文字獄”恐怖氣氛籠罩之下,作者不能直接批判清朝統治者壓抑人才、摧殘人才的社會主題,只能用這種的託物言志的曲筆來揭露時弊,大聲吶喊,託梅議政,拯救人才。

四、背誦全文

五、佈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體會作者“託物言志”的寫作手法,採用“託物言志”的手法寫一篇小文,講清一個道理。

高一語文教案範例:病梅館記就分享到這裏了,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病梅館記教案9

重點:

1、 培養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 朋友比較鑑賞的能力

課時:

一課時

一、 導入

今天學習《病梅館記》,作者龔自珍,近代傑出的思想家、文學家,我們以前學過他的《己亥雜詩》。(請一學生默寫在黑板另一端)

二、 梅花,大家見過,也學過不少關於它的詩詞,一起回憶一下。

三、 分析“病梅”:齊讀第一段,用一個字概括——“病”

病得怎麼樣?如何造成的?

在作者眼中,梅之“病”,實乃——“禍”

嚴重嗎?——兩個“皆”

病梅之禍,誰之罪?鬻梅者乎?文人畫士乎?

四、 面對病梅之禍,龔自珍豈能“自珍”,袖手旁觀?

齊讀第二段,一個字概括——“療”

“療”的實質是什麼?

五、 齊讀第三段,寫什麼?

療梅的決心

很有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胸襟

六、 小結全文

文章以文人畫士不愛自然健康的梅花,偏愛梅花的病態,以至於用人工方法摧殘梅花爲例,深刻批判統治者嚴酷的思想鉗制和摧殘人才的罪惡,表達了作者追求個性解放、思想自由的願望。

七、 比較鑑賞《病梅館記》和《己亥雜詩》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同:1、都表現對人才遭遇的不滿。2、都表達改革現實的願望

異:1、前者託物言志,側重對人才的挽救

2、主,側重對人才的任用

八、 板書

病梅館記

龔自珍

梅——病——禍——療——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