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教案3篇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跳水》教案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跳水》教案3篇

《跳水》教案 篇1

學生視角

本篇課文講述的故事緊張、驚險,學生定會被精彩的故事情節所吸引。

難點

學生對“甲板”“桅杆”等船上:的設施知之較少,理解上有—定的難度。

教師思考

這是一篇傳統的講讀課文。描寫精彩生動、引人人勝;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事物在發展和變化中,要根據情況的變化採取相應的果斷行動。教學時應注意抓住課文中人與猴子聯繫的變化和發展來深入理解課文內容,並引導學生認真體會、理解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同時以課文中的故事爲載體,進行方法論的教育和語言的積累與訓練。

重點

理解事情的發展,是由於帆船中人和猴子的聯繫而產生、發展、變化的。

設計特色

以研讀爲主,探究式學習;

信息資料

1.有關帆船結構的圖片或其他資料。

2.師生蒐集列夫·托爾斯泰的生平介紹及其他作品資料。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船長在危急中果斷處理問題的思想方法。

2.學習用注意事物之間聯繫的方法,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4.朗讀課文。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

2.學會生字、新詞。

3.朗讀課文。

教學流程

一、聯想,導入新課

師板書課題,問:文章題目使你想到了什麼?

如果下面不是水,而是陸地或別的物體,會出現什麼情況呢?

下面我們就學習這篇由列夫·托爾斯泰所著的文章。

(訓練學生的聯想、想象、推斷能力;交待作家是爲了引起大家的注意而引發閱讀的興趣。)

二、提出研究課題

1.自讀課文,自定研究課題。

如:危急時刻,船長爲什麼要那樣做?……

2。小組交流,充實課題。

3。全班彙報,教師點撥,篩選出幾個有價值的課題。

(在確定課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質疑、探究能力。)

三、研讀課文,合作探究

1.教師提供幾種研究的形式供學生選擇,也可讓學生自定研究形式。

2.組織學生分組研究,教師巡迴指導,參與學生研究。

3.組織全班交流:

4.引導學生進行自評

(初步體驗探究式學習的全過程+感受探究式學習的樂趣。並始終關注評價機制,搞好調控。)

四、研究朗讀課文

1.引導學生研究如何才能讀好課文。

2.引導分析重點句。

3.組織學生分組朗讀。

(通過自主朗讀進一步深化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並培養學生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

第2課時

教學目的

1.一步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船長在危急中果斷處理問題的思想方法。

2.通過擴展訓練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流程

一、課內擴展,充實語文小課堂

1.談談在危急時刻船長是怎樣做的,想象一下,當時船長是怎樣想的。

2.如果你是一位碰巧目睹了這件事的記者,你會問誰什麼問題?

3.當孩子被救上來以後,如果你是他們,你會怎樣說?

船長:————————————————————

水手:————————————————————

孩子:————————————————————

4.請把這個故事寫成一篇簡短的新聞報道。

5.作者通過這個故事,想告訴我們一些什麼?把你想到的和同學交流。

(利用課文的空白、角色的特點引導學生養成體驗角色、換位思考的習慣,對於改變學生的自我中心主義,形成正確的思考問題的方法,養成不斷學習的習慣及培養創造性思維都是非常有利的。)

二、課外擴展,走進語文大課堂

1.形容處境危險、情況緊急,可以用哪些詞語?與大家交流一下。

2.把你所知道的遇事機智、當機立斷的故事講給同學們聽。

三、課堂練習,

1.寫出帶有下列部首的5個字。

舟:一—一一一

木:一一一—一

2.把詞語補充完整。

齜牙咧()心()膽戰

四、實踐活動

找列夫·托爾斯泰的其他作品讀一讀。

板書

跳水

孩子遇險

孩子追猴

猴逗孩子

當機立斷

跳水

父親舉槍

孩子得救

水手追猴

《跳水》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1.教育學生學習船長遇事沉着鎮靜、機智果斷的好品質。

2.能給課文分段,寫出段落大意,說出課文的中心思想。

3.通過詞、句、段理解課文主要內容,掌握中心思想。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注意哪些事物之間有聯繫、是怎樣聯繫起來的,學習科學的思想方法。

4.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會用“模仿”、“顯然”造句。

5.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通過詞、句、段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掌握中心思想。

2.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注意哪些事物之間有聯繫,是怎樣聯繫起來的,學習科學的思想方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弄清事物之間有聯繫,是怎樣聯繫起來的。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教師板書課題:跳水

1.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麼?

2.那麼課文描寫的是什麼呢?

這篇課文的作者是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他給我們講了一個十分驚險的故事,你一定會被緊張的情節所吸引,並且從中得到啓迪。

二、教師範讀課文

思考:課文描寫了一件什麼事?

(課文記敘了發生在輪船上的故事,由於猴子的挑逗,孩子追猴子,猴子把孩子引到了桅杆頂端,孩子陷入困境。船長在危急時刻,沉着、冷靜,命令孩子跳入水中,孩子得救。)

三、自讀課文,自學生字、生詞

1.讀課文,學生字。

2.利用字典理解部分詞語。

注意區分:“氣急了”、“氣極了”。

四、檢查自學效果

1.讀生詞:

一艘

放肆

胳膊

海鷗

瞄準

風平浪靜

搖搖晃晃

2.提出容易寫錯的字:

3.說說難理解的詞語:

放肆:言行輕率、任意、毫無顧忌。

五、再讀課文

1.想想事情發生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這件事情是怎樣引起的?

2.根據問題給課文分段:課文講了誰跳水?他爲什麼跳水、跳水的結果怎樣?

學生可把課文分成三段:

第一段(1、2自然段)由於水手們拿猴子取樂,這隻猴子放肆起來,它摘走了孩子的帽子、很快地爬上了桅杆。

第二段(3、4自然段)由於猴子的挑逗,孩子追猴子,孩子被引到桅杆頂端,陷入絕境。

第三段(5、6自然段)在萬分危急的關頭,船長沉着鎮靜,果斷地命令孩子跳入水中,孩子得救。

3.質疑: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

六、作業

1.抄寫生字、生詞。

2.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通讀全文

複習課文分段情況和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要求帶着問題學習課文。)

二、學習課文第一段

1.學生默讀課文。

思考:①這段寫了什麼內容?

②從哪些地方看出猴子非常放肆?

指導學生理解“放肆”,猴子爲什麼會放肆起來?

(因爲猴子知道大家拿它取樂,它做鬼臉,模仿人的樣子。猴子摘下孩子的帽子、又撕又咬。)

2.讀句子。

水手們又大笑起來,只有那個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哭笑不得”什麼意思?孩子爲什麼哭笑不得?)

(猴子弄得孩子沒有辦法,由於猴子摘下孩子的帽子,水手們的鬨笑,使孩子受到了羞辱,但又拿猴子沒辦法,只能哭笑不得。)

3.指導朗讀。

注意認真體會描寫孩子和猴子神態、動作的詞語。

練習讀→指導讀→指名讀→同桌對讀

4.概括段意。

三、學習第二段

默讀思考:

1.孩子爲什麼會走到桅杆頂端的橫木上去?(指導學生按順序學習課文,抓住重點句、關鍵詞語談自己的理解,可聯繫上文。)

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進行討論,再彙報,注意引導學生按順序說話。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孩子的處境十分危險?指導學生理解以下兩個句子。

讀句子。

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沒命了。即使他走到橫木頭上拿到了帽子、也難以迴轉身來。(孩子會不會失足?爲什麼他拿到帽子也難以迴轉身來?)

(孩子有可能會失足,他就會跌到甲板上,摔得粉碎。退一步講,即使不失足,也難以迴轉身來,桅杆太高、太險。)

3.當時甲板上的人有什麼表現?

(從側面襯托出事態的嚴重。)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當時事態的嚴重。

第三課時

一、學習課文第三段

1.默讀課文,“正在這時候”指什麼時候?這句話在文章中起什麼作用?(這時是千鈞一髮的緊急關頭,這句話是個過渡句,上文講孩子處境險惡,下文講船長出來果斷處理。)

2.船長爲什麼要用槍瞄準孩子,命令他跳水?結果怎樣?

(這時,要救孩子,唯一的方法就是跳水了,退了不行,摔下來必然粉身碎骨。船長擔心孩子不當機立斷,所以一再提到“開槍”。)

3.這段和課文題目有什麼關係?作者要讚揚什麼?

(末尾迴應課題,“跳水”是事情發展的結局。課文以解決問題的方法——跳水做題目,這既與故事情節的發展緊密相關、又突出了船長處事的果斷。

4.指導朗讀、概括段意。

二、再讀課文

課文中的水手、猴子、孩子、帽子是怎樣聯繫在一起的?

課文中的水手、猴子、孩子都是由於“取樂”而聯繫在一起的。水手拿猴子取樂、猴子拿孩子取樂,故事圍繞着帽子展開。孩子丟開桅杆,放開繩子,走到桅杆上最高的.橫木,致使船長命令跳水。

三、指導造句

四、練習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說明:這個板書設計採用圖解形式、比較形象直觀,力求將出事地點、人物、方位、路線標出,使學生一目瞭然。特別是走上橫木的危險,和跳水脫險,表現得比較具體、對學生理解課文有所幫助。

《跳水》教案 篇3

12 跳 水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的內容,學習船長在危急中果斷處理問題的思想方法。

2.學習用注意事物之間聯繫的方法,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模仿”、“顯然”造句。

4.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事情的發展是由於帆船上人和猴子的聯繫而產生、發展、變化的。

教學難點

學生認識事物在發展和變化中,要根據情況的變化採取相應的果斷行動。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

(二)理清文章脈絡,概括段落大意。

(三)讀課文,初步認識事物是在聯繫和變化中發生、發展的。

二、教學重點

(一)理清文章脈絡,概括段落大意。

(二)初步認識事物是在聯繫和變化中發生、發展的。

三、教學難點

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四、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12課《跳水》,請大家齊讀課題,從題目中你們都知道些什麼呢?

教師邊敘述邊板書課題:

(板書:《跳水》)

從題目入手讓學生設疑,展開想象,使學生帶着問題、帶着興趣深入課文之中,由“要我學”自然變成“我要學”。

學生會提出許多問題。

如:誰跳水?爲什麼跳水?跳水的結果是怎樣的?等等。

(二)範讀課文,學生思考。

這篇課文講的是誰和誰之間發生的一件什麼事?

(一隻猴子把船長兒子戴的帽子掛到桅杆最高的橫木的一頭,孩子爲了追回帽子,走上橫木。在萬分危急的時刻,船長命令兒子跳水,使孩子轉危爲安。)

課文中的人、物之間有什麼聯繫?請同學們用符號表示出來。

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既要動腦,又要動手,請幾位同學在黑板上畫,其他同學在本子上畫。

(三)分段、概括段意。

根據板書讓學生說一說事情發展的過程,初步認識事物是在相互聯繫和變化中發生、發展、結束的。

誰來談一談事情的起因、發展、高潮、結果各是什麼?

(起因:水手們取樂猴子,猴子十分放肆;發展:猴子逗孩子,孩子爬上桅杆追猴子;高潮:孩子走上高最的橫木,遇到生命危險;結果:船長命令孩子跳水,孩子得救了。)

根據事情發展順序分段並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講帆船上一隻猴子十分放肆。第二段(第2、3自然段):講猴子戲弄孩子,孩子爬上桅杆追趕猴子。第三段(第4自然段):講孩子走上最高的橫木,遇到生命危險。第四段(第5、6自然段):講船長命令孩子跳水,水手們把孩子救上船。)

(四)檢查預習。

1.填寫生字表。

2.讀準字音。

本課生字(“艘”、“撕”是平舌音,要注意讀準。)除生字外,還有些字的讀音需要注意。如:“齜”應讀“z9”。“齜牙”易讀成“c9y2”,這是錯誤的。

“桅”應讀“w6i”。易讀成“w7i”。

“即”應讀“j0”,不能讀成“j@”。

“唬”應讀成輕聲“hu”。

3.或結合課文內容解釋詞語。

環遊:環繞地球旅遊。

風平浪花靜:指江、河、湖、海等水面上沒有風,沒有浪,十分平靜。

模仿:按照某種現成的樣子學着去做。

放肆:言行輕率,毫無顧忌。

開心:①心情快樂舒暢;②戲弄別人,使自已高興。

桅杆:船舶甲板上豎立的高杆,用於掛帆或信號、裝置無線、支持觀測臺等。嚇唬:恐嚇;使害怕。

靈巧:靈活而巧妙。

齜牙咧嘴:形容兇狠或疼痛難忍的樣子。齜:(牙齒)露在外邊。咧:嘴角向兩邊延伸。本課用來形容大猴子做怪相的樣子。

搖搖晃晃:搖擺不定。

瞄準:對準目標,使射出或扔出的東西命中目標。

心驚膽戰:形容非常害怕。

縱身:身體猛然向前或向上。

4.形近字組詞:

艘(五艘)撕(撕碎)

搜(蒐集)嘶(嘶啞)

瞄(瞄準)桅(桅杆)

描(描繪)脆(乾脆)

5.結合詞義,區別近義詞反義詞

近義詞

環遊——周遊 緩緩——慢慢

莊嚴——莊重 沉痛——悲痛

矯健——強健 身軀——身體

哭泣——抽噎 慈祥——慈愛

面龐——面容

反義詞:

焦急——耐心 幸福——痛苦

慈祥——威嚴 醒悟——迷惑

放肆——規矩

(五)分組讀課文。

分組讀課文,畫出不懂的問題,小組的同學相互解答,質疑問難。如果有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提出來在講讀課文時大家共同解決。目的是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

(六)作業。

1.熟讀課文。

2.抄寫生字、生詞。

資料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