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梅止渴》教學反思

身爲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望梅止渴》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望梅止渴》教學反思

《望梅止渴》教學反思1

一年級下學期的教材不僅僅是識字,字不是枯燥的,也不只是漢字符號,而是意義的載體。材課後習題的設計已有理解課文的傾向,要求與閱讀和內容的理解融合貫穿,這樣就可以與二年級的'生本閱讀課做好銜接,自然過度,識字促進閱讀,閱讀鞏固生字。

課前給這節課訂的目標是:

1 )能熟讀課文,會生詞生字。

2 )通過熟讀課文應該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如:“望梅止渴”的原意。 曹操說前面有梅是真是假?應該會從文中找到依據,明白這只是他的一個計謀。理解曹操爲什麼騙士兵?

3 )激發閱讀興趣。拓展的內容設計就是爲了促進孩子去閱讀《三國演義》。

這節課上下來,感覺有幾處值得回味:

首先前提是學生習慣比較好,今天狀態不錯,表現師生很融合的關係

其次,攻難字時,學生的發言和語言表達讓我佩服。如:記“吞”字時,有這樣兩個

聲音“口加天又變成 吳 字”“狼吞虎嚥的吞”(口天吳。驚訝孩子的快速的轉變能力和一定的積累)記“潤”字時,馮陽說:“我在超市見過,華潤萬家的潤。”(真是一個細心有心的孩子!)記“禁”時,莫汶錦說:“我從課文裏知道這是 情不自禁 的禁 ,我還在車上見過,禁止吸菸也是這個禁。”(這是個多音字,佩服!)記‘邁”時,都指着說:“萬老師的萬加個走之底。”吳思婷說:“因爲邁,要用腳,所以有走之底。(聯繫字義,很好!)我想這些精彩的識字方法,與平日自己有意無意引導和孩子們一定的閱讀有着密切的關係。

再着,覺得理解課文這一環節時,設計的看圖說話很有意思。一可以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二 訓練語言表達能力,三爲 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故事 提供憑證,畢竟一年級的孩子概括能力和複述能力是有限的,這樣有東西可說。

還有一點,拓展是課內的延伸。拓展部分還是大大激發了閱讀興趣。“閱讀是需要誘惑的。”這點覺得確實如此。“你喜歡曹操嗎?”這一問題會使得孩子們想到自己喜歡的三國人物,你認識他們嗎?配上圖片與人名,再讀讀這些人物,既是拓展又識字。還沒想到一下課就有很多孩子圍着我,說着自己讀三國的收穫,看着一個個臉上盪漾着充滿對知識的渴望與成就的孩子,內心充滿愉悅!

《望梅止渴》教學反思2

對於一年級的學生而言,除了讀通課文,正確識記生字,還要培養學生初步的提問意識。在這堂課中,我注重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引導學生從讀中去釋疑,從讀中去感悟,初步培養學生提問的意識。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根據課題,積極開動腦筋,提出合理的問題,誰讓大家望梅止渴?爲什麼要望梅止渴?怎樣望梅止渴?結果如何?然後,我就根據學生的問題組織教學,讓學生通過仔細閱讀,找到問題的答案。這樣,就激發了學生閱讀的興趣,增強了學習的主動性。這樣,整個教學就是建立在“設疑引學——辯疑解難——釋疑鞏固”的過程中。

歷史故事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都有點陌生。爲了能較好地引導學生理解當時情況的危急,因此,教學中我運用說話練習來理解和強調當時的處境危急,以此凸顯曹操的機智多謀,臨危不亂。在課堂上,我引導學生先根據畫面來想象“將士們個個無精打采,有的 ,有的 。”然後再想象“將士們個個口乾舌燥,嗓子冒煙,行軍速度越來越慢,附近又根本沒有水,曹操會怎麼想呢?” 這一環節通過說話練習,讓學生體會到當時的處境十分危急,部隊眼看就要全軍覆沒了。這個環節的設計,針對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爲這個特點,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珍視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得到的獨特體驗,真正做到了與文本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