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崇拜的反思範文

今天,在回家的路上,聽到幾個少男少女,正興致勃勃地,議論相關“超級女生”的新聞。於是,就空腹裝撐飽了,問他們,爲什麼對“超女”那麼崇拜呢?一個男生反問我,“我們不崇拜‘超女’,崇拜誰?”另一個女生附和,“就是,我們不追‘超女’,追什麼?”在他們一唱一和的猛列反問下,一時語塞,面紅耳赤,尷尬呀!那一刻,我真怕他們說,“難道我們崇拜你、追你?”那一刻,沉默是唯一的爭論的武器。

關於崇拜的反思範文

回來後,心裏掀起不小的波瀾,發人深思,發人深省!

時下,“超女迷”已是一個寵大的羣體。一羣青少年,把“超女”視爲自己的偶像,與偶像同喜,與偶像同憂。甚至癡迷,甚至執迷。今天,我分明聽到一個少女在嘆息:要是李宇春,是男孩子,該多好啊!她的衝動與狂熱,簡直讓人難於理喻。當然,作爲成年人,我們有理由爲他們憂慮,卻沒有理由去指責他們,更沒有理由給他們下禁令。古人言:“防民於口,甚於防川”。不管你承不承認,“超女”已作爲一種文化現象,出現了。存在,就有她的合理性。合理了,“超迷”這種現象,也就自然了。面對如此衆多的“超迷”,堵,是沒用的;疏,纔是道。

現在,“超迷”中,絕大部分都是十六、七歲的少男少女。他們青春年少、活力四射、富有幻想、敢於追求新鮮事物,但涉世不深。他們渴望尋找心目中的偶像,這是青春期必然的心理現象。這也反應了青春期少男少女們的迷茫,也折射出偶像的魅力。曾幾何時,人們是那樣的崇拜董薦瑞、黃繼光、雷鋒、王傑等等。偶像,對一個的成長是有影響的。

眼下,“超女”們的各種行爲,實在難於恭維配得上“偶像”的稱謂。那些搞“超女”活動的`智囊團,除了追求“品牌”,是否應該追求點品質?“超女”們,除了追“品名”,是否應該追求點“品德”?你們這樣惡搞、瞎搞,已經忽略了“榜樣”的影響力了。

當然,社會也有責任。目前,一部分青少年崇拜偶像的單一化,纔是真正值得憂慮的問題。爲什麼“超女”一來,就會有那麼多青少年“一窩蜂”似的追捧、擁護,盲目、衝動的“似癡如顛”?“我們不追‘超女’,追什麼?”汗顏!我們這個時代,所能提供出來的偶像,競如此單一潰乏,以至於青少年到了飢不擇食的地步。

除了“超女”,還有各種各樣的“歌星”、“影星”、“舞星”、“笑星”、“祼星”,但這些都是可以“合併同類項”的,他們沒有本質上的區別。而“改革星”、“科學星”、“革命星”、“勞動星”,以及歷史上的“英雄星”、“名人星”,彷彿都已經燃燒盡了,被丟置在現代社會的“黑洞”裏了,暗淡無光。曾一度,在中華大地風傳,“雷鋒,他死了。”難道,“超女”真的是一顆“超級亮”的星,星輝燦爛?不管你服不服,你不得不佩服“超女”這項偉大的造星工程。其實,也簡單得很,不就是“發現、塑造、宣傳”三步曲而已。問題恰恰出現在這裏,社會有關方面和媒體,厚此薄彼、顧此失彼,讓其它星輝暗淡無光,不能給青少年更多選擇的機會,間接造成了青少年的盲目崇拜這種現象。

我們這個時代,其實也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我們的周圍並不乏有可以塑造爲“星”的典型。豈能讓“超女”這顆“非典型星”(或是類似超女的)獨放異彩,引導青少年形成錯誤的人生價值觀?

“我們不追‘超女’,追什麼”,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青少年的心聲。他們也在向社會呼喚,他們需要更多選擇的機會。“我們不追‘超女’,追什麼”,又是廣大教師家長的心聲。該給青少年一個怎樣的回答?作爲他們的前輩、長輩的你、我、他,難道沒有責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