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生活中找米(教學論文)

 各位會員、各位同學:

如何從生活中找米(教學論文)

下午好!今天,主要由我跟大家談談有關寫作材料的問題,我主講的題目是:如何從生活中找“米”。

初中語文第一冊的第一寫作單元的標題就是“從生活中找‘米’”。俗話說,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沒有米,想做飯,只是空話一句。唯物論的反映論告訴我們:文章,作爲一種意識形態的東西,只能是客觀世界在人們頭腦中反映的產物。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是不存在的。不要說我們,我們大家,就是像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這樣的大作家,沒有材料也是寫不出文章的。在這一點上,人人平等。

作文的材料,就是我們同學下鍋的“米”。這種“米”從何處來,這就要求我們從生活中挖掘,從生活中找。可是我們平時缺少心眼,沒有注意留心觀察,甚至熟視無睹,無意之中放棄一次又一次的材料積累,認爲一切很正常,沒有什麼可寫的,因而作文時便無話可說。我們都知道,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生活是作文材料用之不盡,取之不竭的源泉。我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兩種生活之中,一種是直接的生活,一種是間接的生活。如果我們重視了這兩種生活經驗的積累,那麼寫作的材料就豐富了。“米”也就從這兩種生活中找到了。

如何從生活中找到“米”呢?首先是直接的生活經驗的積累,要求我們儘量地擴大視野,深入到現實生活的各個領域中去,去了解人,瞭解事;觀察景,觀察物;洞悉事物的各個側面,全方位,多角度,多層面地把握事物的發展過程。注重調查、觀察、研究,抓住細節,由表及裏,由此及彼,由現象到本質地深入思考。培養良好的寫日記、寫週記的習慣,將自己每天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所感所嘆等記錄下來,既可以鞭策自己進步,又可以記載生活中的一些事以備忘。有的作家,一朵小花、小片綠葉、一根小草、一顆小石子,都能寫出轟轟烈烈的大文章來,就在於他們對生活的細緻觀察,深刻的領悟。

朱自清先生寫父親:在禍不單行的家境中,只寫了父親買桔子的一個背影,就催人淚下了。魯迅先生的《社戲》裏寫看戲、回家、偷豆的幾個場面,把農村少年兒童樸實、善良、友好的品質描繪得恰到好處。《孔乙己》中的幾個字“踱、站、排、摸”等就能把人物的處境、人物的心理刻畫出來。方紀的《揮手之間》,抓住毛主席去重慶談判登上飛機回頭向送行人們揮手致意的一剎那間的特定的動作,來進行刻畫,把一個偉人闊大的胸懷、高瞻遠矚的氣魄展露在世人面前。

當然,生活中有些老得掉牙的材料就不應再寫了,如:拾金不昧、幫老人推車、讓座位、送病人、雨中搶收、病中送教、災後送錢送衣、搶救落水兒童等等。但如果要寫就應該從平凡的事中挖掘出不平凡的東西來。

我們高三有一個學生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母親身體不好,不能幹重活,外面活兒都給父親包了。母親在家閒不住,就替人家縫製出口被子,她雖不像父親那樣在外從早曬到晚,曬得黑黝黝的,但縫製出口被子,必須從早站到晚,遇到急等要的被子,還得開夜工,看着母親那浮腫的雙眼,蹣跚的身影,我勸她說,“媽,這急等的被子就不要縫了。”母親卻說:“急等的被子,價錢高又是拿現錢,正好管上你花和家裏的零用。”從此,我在生活中懂得了許多公式:一根油條等於一斤小麥,一盒英語磁帶等於母親縫製一條出口被子……同學們,這個公式裏包含了多少辛酸啊!這篇日記說的是實話,抒的是真情,這些正是我們所經歷的,又是被我們所忽視的,而寫下來就是好文章。

還有一個學生在自己的日記寫父親,他是這樣寫的:父親的手上佈滿老繭,裂了許多血口子,這哪是一雙手呀,這分明就是兩塊老樹皮,我問父親:“疼嗎?”父親說:“不疼,你的手將來可不要這樣。”父親的額上不知什麼時候又多了幾道皺紋,額角邊又偷偷鑽出幾縷銀髮,從父親松樹皮似的手上和飽經風霜的臉上,我讀出了父親的辛勞和慈愛。他們寫的都是親人,角度不同,但同樣感人,這得力於對生活的細緻的觀察,因此,我們應在觀察生活的能力的培養上花一翻功夫,才能從生活中找到“米”。

十九世紀法國著名作家莫泊桑,享有“世界短篇小說之王”的盛名,他二十多歲開始寫小說,他的導師福樓拜看了他的習作,勸他全部付之一炬,然後從最基本的觀察社會入手,“培養使用眼睛的習慣,”去“發現過去任何人沒有看到過和談起過的形象和式樣,”“用畫家的手腕”刻畫出事物的本質特徵。莫泊桑的文學道路就從觀察生活上真正開始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大師達芬奇,也有類似的經歷,他學畫是從畫蛋開始的,學習觀察任何兩隻雞蛋,在不同觀察角度,不同光線下的異點,終成一代巨匠。中國特型演員古月,爲了把一代偉人毛澤東主席演得逼真,一有空就看有關毛澤東主席的生活記錄片,模仿偉人的音容笑貌、一舉一動,甚至連毛澤東主席吸菸的姿勢都模仿得十分逼真,在銀幕上把領袖的風采全都表現出來。

我們生活在千變萬化的社會之中,生活在密切的人際關係之中,愛情、友情、親情、師生情、鄰里情,都有可寫的材料,關鍵在於自己去觀察、去思考、去分析,所謂處處留心皆學問。魯迅先生說過:“作者寫出創作來,對於其中的事情,雖然不必親歷過,最好是經歷過。……我所謂經歷,是所遇,所見,所聞,並不一定是所作,但所作自然也可以包含在裏面。”開闊我們的生活視野,除了注意“所作”、“所遇”、“所見”的直接生活經驗之外,我們還應重視“所聞”的間接生活經驗。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些話是很有道理的,世上的事有千千萬萬,我們不可能、也無法每一件事都得親身經歷,這就必須重視閱讀,廣泛閱讀各種書籍、報刊,獲取間接生活經驗。讀書時,其中精采的片斷,有意義的故事,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堪稱名言、格言、警句、諺語、熟語、好的成語都可以摘錄下來,既可反覆琢磨、體味,又可供寫作之需。無產階級的革命導師馬克思幾十年在大英圖書館博覽羣書,水泥地上留下一個深深的腳印,終於寫成了世界鉅著--《資本論》。聞一多先生潛心治學,足不出戶,成了“何妨一下樓”的先生,寫成了《詩的格律》,對新詩的形成與格律的探索作出了有益的貢獻。

平時多閱讀一些名著,寫一些讀書札記,可以對書中的人、事、物進行點評,寫出自己的看法、觀點或心得,持之以恆,收穫會更大,同樣可以從名著、報刊找到“米”。像二OO一年高考中滿分作文《赤兔之死》、《朱貴開店》、《阿Q新傳》等都是從名著中挖出材料,找的“米”下鍋的。我們平常訓練的續寫、仿寫、擴寫、看圖作文等,其實就是根據故事情節的發展,運用豐富的想象和聯想,聯繫現實生活,進行合符情理的虛構和加工,如《項鍊》續寫、《孔乙己》續寫、《我與項羽的對話》等等,如果寫得生動、逼真、感人,同樣也是好文章。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廣播電臺、電話、電視、國際互聯網連接千家萬戶、五湖四海,這些現代媒體把我們與世界各國的距離大大縮短,我們藉助它們瞭解在同一時間內的千變萬化的大世界,獲取大量的新的信息,積累豐富的寫作資料,擴大我們的視野。如國際戰爭風雲、非典橫行肆虐、旱澇自然災害、國家領導互訪、各地奇聞軼事等等。這些媒體也是我們獲取間接生活經驗的重要途徑。

各位會員,各位同學,許多作家的親身經歷和他們的文學成就告訴我們:只要我們細觀察,廣閱讀,勤積累,多思考,善分析,那麼,寫作的“米缸”就永遠都是滿滿的。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