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課堂教學觀 教師隨筆

 我的課堂教學觀

我的課堂教學觀 教師隨筆

作爲一名準教師,一年的擱淺沒有阻礙我揚帆起航的動力,懷着崇高的敬意與熱情積極投身於教育事業之中,乘借中學部高效課堂建設的東風,助教生涯開始,迴歸教育本真,承載着夢想和希望,我用青春的腳步和堅韌的意志,但願走向成熟、成功的高效課堂彼岸。

新老師,課堂需要技巧,同時,也需要勇氣。需要大刀破斧的勇氣,需要面對挫折的勇氣,需要上下求索的勇氣,需要肩負責任的勇氣。沒有經驗,沒有成績,僅以下文將近一段時間以來的學習和聆聽整理,以此爲基礎,也對未來課堂的理想模式勾畫雛形。

首先,在課堂教學的形式上:

一、 愛嚴結合,先嚴再愛;發揚傳統教學優勢,又要有所創新。

“教不嚴,師之惰。”沒有良好的課堂紀律做鋪墊,沒有文明的課堂氛圍做襯托,再好的教學內容也都會付之東流,爲了學生的成人成才,也爲了傳道授業不遭逢無用功冠名,教師沒有理由不掌握好駕馭課堂的能力與管理課堂的能力。關愛與疼愛會在長時間的師生關係中被學生感知,並根植於心,但嚴的體制在最初沒有形成,出師未捷,後患必然無窮。尤其對於自制力較弱的學生,給予課堂上的關注不僅將本課堂紀律得意控制,更對孩子的學習成長奠定了良好的行爲基礎。

課堂有了充分的保障條件,迴歸主題,上好一堂課,纔是教師任務的根本所在。語文教學在改革的過程中,需要保持傳統優勢,例如朗讀吟誦,讓優美的文字綻放藝術生命與文化價值。傳統模式下的語文教學應是目的較強,因此很多課節會造成枯燥無味的知識點灌輸,學生產生厭倦現象。個人認爲,語文的學習,不是分幾段、作者年份等問題,而是優美詞句的賞析應用、文章中心思想的現實意義、分析能力的鍛鍊、語言駕馭能力以及孩子文學底蘊的積澱和感性能力的培養。在原有的基礎模式上發揮個人特長有所創新,語文,纔不只意味着120分考試成績。培養的是人格魅力與道德情操,

二、 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與各類教學資源,打造立體式課堂。

作爲年輕教師,我們有責任、有義務率先將現代教學中的教具--電子科技技術應用在教學活動中。此處所指不侷限於PPT的應用,相關的影視、音樂、圖片都可以豐富於其中,不僅令備課壓力得以緩解,有聲有色的課堂氛圍更有助於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完成教學目的,達成教學效果。

三、 善於分析學生心理,建立和諧的課堂氛圍。

每一位老師,都應該具備和學習掌握心理學技巧,語言、行爲和神態等要有意識的對孩子給予肯定、鼓勵、亦或是批評教育。現多數學生個性比較強,但心理承受能力又有所不同,因此,教師尤其在批評教育方面一定要要注意因材施教。親近師生關係,消除緊張的、緊繃的課堂氛圍。善於教師角色定位的轉換。

其次,在課堂教學的過程與內容上:

一、 備課要精緻,準備工作要充分。

教師要深鑽教材,對教學內容要有明確的、清晰的認識,並精心選擇教學突破口,設計教學過程,對學生的.知識層面有準確到位的判斷。老師汲取知識點精華部分授教給學生,保證學生學的飽而實。

二、 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和模式。

教師要真正明白“教學相長”的內涵,平等的和學生一起研究學習,並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有目的的進行優化分層和分組,分配任務進行自主研討,讓學生大膽有理的講出他們的認識、感觸。老師對分析正確的要及時肯定,對不完善的要及時補充,對那些偏激和錯誤的認識,要及時地循循善誘地給予糾正、引導。讓學生在學習中認知與表達,提高素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也由此得到培養和鍛鍊。

三、將語文學科的學習與情感體驗緊密相連。

情感體驗是學習語文的重要過程。這裏所指的情感體驗不是一篇課文的中心思想的背誦,而是將課文或古詩中所體現的某種情感再現。這首先就需要教師教學思想的創新,這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行爲中要不斷吸收新的教學理念、教研成果,其次是教學方法的創新,這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不是千堂一式,而是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的知識層面,設計不同的教學過程,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例如賽詩會、即興演講會、正、反兩方主題辯論會、編排課本劇等形式,讓學生飾演不同角色,讓學生充分體驗生活,體驗情感。

四、教學要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建立多元化的綜合性評價。

評價指標的多元化可以適應社會對人才多樣化的要求。一個班集體的綜合素質大多良莠不齊,單一的評價標準不一定有效作用於每一個學生,因此,關注個體差異,實現綜合性評價和評價指標的多元化尤爲重要。每一位學生都是生動活潑的人、發展的人、有尊嚴的人,在教師的課堂教學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學生在內的全班所有的學生都是自己應該關注的對象,關注的實質是尊重、關心、牽掛,關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有所嘗試,就會有所作爲。教書育人,點撥智慧,期待着有規劃的人生不會迷失方向,期待着有夢想的未來也能結桃李,吐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