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三角形的性質教案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相似三角形的性質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相似三角形的性質教案

相似三角形的性質教案1

一、本章的兩套定理

第一套(比例的有關性質):

涉及概念:

①第四比例項

②比例中項

③比的前項、後項,比的內項、外項

④黃金分割等。

第二套:

注意:

①定理中對應二字的含義;

②平行相似(比例線段)平行。

二、相似三角形性質

1.對應線段

2.對應周長

3.對應面積。

三、相關作圖

①作第四比例項;

②作比例中項。

四、證(解)題規律、輔助線

1.等積變比例,比例找相似。

2.找相似找不到,找中間比。方法:將等式左右兩邊的比表示出來

3.添加輔助平行線是獲得成比例線段和相似三角形的重要途徑。

4.對比例問題,常用處理方法是將一份看着k;對於等比問題,常用處理辦法是設公比爲k。

5.對於複雜的幾何圖形,採用將部分需要的圖形(或基本圖形)抽出來的辦法處理。

五、 應用舉例(略)

相似三角形的性質教案2

一、教學目標

1.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定理2、3.

2.學生掌握綜合運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質定理2、3來解決問題.

3.進一步培養學生類比的教學思想.

4.通過相似性質的學習,感受圖形和語言的和諧美

二、教法引導

先學後教,達標導學

三、重點及難點

1.教學重點:是性質定理的應用.

2.教學難點: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等有關知識的綜合運用.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膠片、常用畫圖工具.

六、教學步驟

[複習提問]

敘述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定理1.

[講解新課]

讓學生類比“全等三角形的周長相等”,得出性質定理2.

性質定理2:相似三角形周長的比等於相似比.

同樣,讓學生類比“全等三角形的面積相等”,得出命題.

“相似三角形面積的比等於相似比”教師對學生作出的這種判斷暫時不作否定,待證明後再強調是“相似比的平方”,以加深學生的印象.

性質定理3:相似三角形面積的比,等於相似比的平方.

注:(1)在應用性質定理3時要注意由相似比求面積比要平方,這一點學生容易掌握,但反過來,由面積比求相似比要開方,學生往往掌握不好,教學時可增加一些這方面的練習.

(2)在掌握相似三角形性質時,一定要注意相似前提,如:兩個三角形周長比是,它們的面積之經不一定是,因爲沒有明確指出這兩個三角形是否相似,以此教育學生要認真審題.

例1已知如圖,∽,它們的周長分別是60cm和72cm,且AB=15cm,,求BC、AB.

此題學生一般不會感到有困難.

例2有同一三角形地塊的甲、乙兩地圖,比例尺分別爲1:200和1:500,求甲地圖與乙地圖的相似比和麪積比.

教材上的解法是用語言敘述的,學生不易掌握,教師可提供另外一種解法.

解:設原地塊爲,地塊在甲圖上爲,在乙圖上爲.

學生在運用掌握了計算時,容易出現的錯誤,爲了糾正或防止這類錯誤,教師在課堂上可舉例說明,如:

1.本節學習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定理2和定理3.

2.重點學習了兩個性質定理的應用及注意的問題.

七、佈置作業

教材P247中A組4、5、7.

八、板書設計

相似三角形的性質教案3

作爲教師怎麼處理教材爲好?怎麼引入新課?怎麼展開課堂教學?等等一系列問題,人人都在不斷的思考中追求完美,努力求得效果最好。

我教相似三角形性質的第一課時,主要是導出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定理1,並進行初步運用,讓學生經歷相似三角形性質探索的過程,提高數學思考、分析和探究活動能力,體會相似三角形中的變量與不變量,體會其中蘊涵的數學思想。

本節課本我從複習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入手,由判定與性質的互逆得到:相似三角形對應角相等,對應邊成比例。再由全等三角形中對應的特殊線段的比爲1,引出思考:相似三角形對應的特殊線段的比與相似比有什麼關係呢?

學生帶着疑問,進行分組測量探索,彙報交流。老師引導學生共同證明:一組相似三角形中對應角平分線的比等於相似比,再類比到對應高,對應中線的比也等於相似比。接着對四種“比”間的相互關係加以練習,突出“比”的“同一性”。本節課主要利用相似三角形中的變量與不變量,揭示一組相似三角形中對應邊的長度、對應特殊線段的長度都發生變化,但其對應角不變,對應特殊線段的比也不變。以“不變應多變”,在“運動變化”中體會“守恆”!使學生把握數學的本質用“守恆來刻畫變化”。最後,“溫故而知新”(以前利用平行線的性質可以得出成比例線段;現在又多了一種證明成比例線段的方法),點出“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定理1”的作用。爲了給下節課作好鋪墊,“一組相似三角形對應周長的比、面積比與相似比有關嗎?如果有,是怎樣的關係呢?”從而把學生的學習興趣延伸到課下,爲下節教學活動的開展埋下伏筆!

這節課基本上做到了

㈠目標定位準確,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目標是教學的導向輪、風向標。這節課目標明確,圍繞教學任務逐層深入,提起學生思維興趣,師生配合默契。

㈡教學過程流暢,教學設計環環緊扣,把學生思維一步步推向高潮,有效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達到課前預設的“思維步步高”的效果。教學過程的實施階段,從類比“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入手,進行橫向類比,縱向類比,讓學生明確新知識的來源。在操作、猜想、證明、運用各階段,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性,讓人感覺如沐春風,一氣呵成,自然流暢。

㈢細節很完美。在定理證明、強調注意點、關鍵點時,言簡意賅,表達到位,課堂及時反饋。

同時也看到自己的不足,本節課在定理的證明階段,本來是計劃教師證明一個,剩下兩個由學生說思路,課後完成證明過程,起到複習鞏固的目的。但是由於自己放不開手,怕學生不會,在學生說時一再仔細強調導致最後時間不充分。其實回頭想想:應該更大膽一些,放開一些,讓學生有更大的思維空間;達到“授之以漁”的目的

今天有關《相似三角形的性質》教案設計講解的相關內容就介紹到這裏了。

相似三角形的性質教案4

教學建議

知識結構

重點、難點分析

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及應用是本節的重點也是難點.

它是本章的主要內容之一,是在學完相似三角形判斷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相似三角形的性質,以完成對相似三角形的定義、判定和性質的全面研究.相似三角形的性質還是研究相似多邊形性質的基礎,是今後研究圓中線段關係的工具.

它的難度較大,是因爲前面所學的知識主要用來證明兩條線段相等,兩個角相等,兩條直線平行、垂直等.藉助於圖形的直觀可以有助於找到全等三角形.但是到了相似形,主要是研究線段之間的比例關係,藉助於圖形進行觀察比較困難,主要是藉助於邏輯的體系進行分析、探求,難度較大.

教法建議

1。教師在知識的引入中可考慮從生活實例引入,例如照片的放大、模型的設計等等

2。教師在知識的引入中還可以考慮問題式引入,設計一個具體問題由學生參與解答

3。在知識的鞏固中要注意與全等三角形的對比

(第1課時)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相似比的概念,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定理1.

2.學生掌握綜合運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質定理1來解決問題.

3.進一步培養學生類比的教學思想.

4.通過相似性質的學習,感受圖形和語言的和諧美

二、教法引導

先學後教,達標導學

三、重點及難點

1.教學重點:是性質定理1的應用.

2.教學難點: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與性質等有關知識的綜合運用.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膠片、常用畫圖工具.

六、教學步驟

[複習提問]

1.三角形中三種主要線段是什麼?

2.到目前爲止,我們學習了相似三角形的哪些性質?

3.什麼叫相似比?

[講解新課]

根據相似三角形的定義,我們已經學習了相似三角形的對應角相等,對應邊成比例.

下面我們研究相似三角形的其他性質(見圖).

建議讓學生類比“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高、對應中線、對應角平分線相等”來得出性質定理1.

性質定理1:相似三角形對應高的比,對應中線的比和對應角平分的比都等於相似比

∽ ,

教師啓發學生自己寫出“已知、求證”,然後教師分析證題思路,這裏需要指出的是在尋找判定兩三角形相似所欠缺的條件時,是根據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得到的,這種綜合運用相似三角形判定與性質的思維方法要向學生講清楚,而證明過程可由學生自己完成.

分析示意圖:結論→∽(欠缺條件)→∽(已知)

∽ ,

BM=MC,

∽ ,

以上兩種情況的證明可由學生完成.

[小結]

本節主要學習了性質定理1的證明,重點掌握綜合運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的思維方法.

七、佈置作業

教材P241中3、教材P247中A組3.

八、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