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彙總八篇

爲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就需要我們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是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彙總八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摘要]教學設計方案是否需要統一的模型是教學實踐的疑難之一。從設計活動內在諸要素之間的關係及設計方案的功能與作用的哲學層面,分析其共性與個性、一般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係。“同一性”是進行設計活動的共性原理,是設計者進行自覺設計活動的基本理論依據;“統一性”是設計結果的形式,是保持不妨礙個性化設計結果的一般載體。“同一”即“統一”,“同一”性的原理爲高職教學設計方案統一模型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方法論的指導。

[關鍵詞]教學設計;模型;哲學思考;同一性

一、思考問題的提出

教育目的是一個複合體。由於教育者的認知不同,便產生了不同的教育觀;而教育觀的趨向影響着教學意義的取向。由於教育觀的不同,教學目標決策、教授內容選取、教學價值導向也會有所不同,從而會形成不同的教學設計。故言,教育觀是教學設計的故園。當認爲個體發展需求是學校教育活動存在的前提,“教育的價值在於促進個體的發展,滿足個體發展的需要”[1]的時候,學情特徵便成爲教學設計更多考慮的因素,旨在滿足不同學生個體情趣、基礎層次的教學方案,便成爲“個體本位論”教學觀的港灣。當認爲社會需求是產生教育活動的根源,教育應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時,行業需求、崗位要求就成爲教學設計更多考慮的因素,旨在滿足社會需要的教學方案便成爲“社會本體論”教學觀的落腳點。教學設計方案成爲教育觀迴歸的驛站。高職教學設計疑難的釋解需要回溯到它的本源,以哲學思維解答教學設計研究中的理論和實踐問題。教學設計方案是設計教學活動的載體。在這種形式之下,設計要素之間及設計方案的功能與作用,存在着共性與個性、一般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係。其共性引發出教學原理的“同一性”,即教學設計活動所遵循的共性的基本原理;其個性引發出設計活動結果形式的“統一性”。對於前者,異議不大;而對於後者,分歧較多。設計結果的形式是否需要採用統一的模型是學校管理與教學實踐中遇到的一個難題。我們提倡教學設計方案形式“同一”性的原則,這不僅僅是在哲學上“同一”與“統一”的相通,設計方案內在規律一般性和特殊性能夠達成統一的趨向,也是教學管理和師資隊伍建設的需求。

二、教學設計方案的功能及其內在矛盾的統一

(一)教案的概念及其功能

教案,又稱教學方案、教學設計方案。它是教師爲完成教學任務,在一定的教學理念指導下,以課程標準、教材內容和教學情況爲基本依據,以科目單元、任務、項目、環節、情境爲基本單位,對教學目標、材料、程序、方法、條件等進行具體的、合適的選擇、決策和合理地編制的實用性方案。教案可以是課堂教學思路提綱性的簡單方案,也可以是盡心滲透教學意圖的詳細編輯。無論是簡案還是詳案,都“具有授課功能、展示功能和檢查功能。授課功能是指用於教學,是給自己看的;展示功能是指用於交流,是給同仁看的;而檢查功能是用於被檢(查),是給領導看的。因此,教案必須是‘形式和內涵的完美統一’”。

(二)教案功能之間的矛盾

就授課功能而言,教案要求實用、方便,教案的體例和內涵可以多元化、個性化,盡顯課程特色和教師的授課風格、職業習慣。“那種認爲存在一種唯一的最佳教學設計模型的想法是不正確的。事實上,有多少設計者與設計情境,就有多少設計模型。”[2]課程特徵、教學風格及學情的多樣性規定了教學設計模型的多樣性,這種多樣性與教學設計模型“同一”性原則形成矛盾。用於同仁交流的展示功能也存在着這樣的矛盾。這種矛盾在管理檢查功能上表現得尤爲突出。在教學管理上,由於評價的需要,“同一”性不僅具有管理上的必要,而且在理論上也具有必然性。否則,教案的評價難以採用“同一”的標準,教案的優劣難以評定;重要的是,如若不採用適用於職業教育特徵的“同一”的教案體例或模式,職業教育較之於普通教育教案的特徵和特點難以鮮明地體現。從哲學層面講,規範意味着僵化的開始,“同一”意味着個性的扼殺和創新的止步。在教學設計必然性、“同一”設計模型的必要性之下,如何避免因規範而步入僵化、因統一而失去活力,使設計模型多樣化、設計方案百花齊放,充滿教師的個性特徵和創新活力,使教學設計“形式和內涵的完美統一”呢?這種矛盾的對立,單純地依靠行政命令的方式去解決,難以達到教師自覺接受和順暢運行的效果。

(三)教案形式的“同一”

自覺的行動來自於理論的自覺。課程特色、授課風格和學情的多樣性所導致的教學設計模型的多元化與“同一”性原則能否達到理論上的統一呢?在授課功能上,“雖然具體的教學設計模型不同,但教學設計的基本原理保持極好的同一性”[3]。課程特色和教師獨特的授課風格並不等於教案體例可以特立獨行、不受限制。教學設計方案特殊性之中總是包含着一般性,並受到一般規律的制約。教案的共性由基本信息和教學要素組成。基本信息包括課程名稱、教材、班級、地點、教師情況等內容;教學要素包括教學任務、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法手段、板書設計、課時分配、作業佈置和教學反思等教學組織過程中的諸要素。以上共性的基本信息和教學要素在教案形式和教學基本程序上存在同一的可行因素;在教學實踐中統一教案的體例,採取“同一”的教學設計模型,存在着可能的趨勢。而這種可行因素和可能趨勢在檢查管理功能上衍化爲職業教育規律下理論上的必然。“職業教育的教案除具備普通教育教案的特徵外,還必須有強烈的職業教育的特徵,其必須有職業性、直觀性和實踐性,體現理實一體、任務引領、工作過程和信息技術等特點”。在此,一般性與特殊性、共性與個性的辯證原理所要求的是教案統一體例的必然趨勢。

(四)教案功能矛盾的解決

在“同一”的教學設計模型之下,如何展現不同的課程特色和教師的個性風格呢?假設,“同一”的教學設計模型是框架性的規範性要求,共性的基本信息和教學要素中共性的要求,不影響“同一”的規定性要求,仍然保留着“同一”的完整性。在傳授知識和實習、訓練技術技能的內容及其教學活動的步驟、環節、學時的具體設計安排,教學目標的設置及其達成度,具體教學方法的運用,教學語言的設計,完全可以由教師依據課程的需要和自身的個性風格而自主決策,教師完全擁有盡情發揮的空間。因此,在“同一”的教學設計模型之下,教學管理者提供不同風格的教學設計體例和適度的規範空間,既可以保持“同一”教學設計模型的規定性,又滿足了不同特徵的課程和不同教學習慣的教師的需要。這是運行教學設計模型內在的策略性要求。

三、教學設計模型是青年教師成長髮展的要求

初涉教壇的青年教師,缺乏教學經驗和對教學規律的準確把握,在設計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教學目標定位不準、重難點不明、教學環節設置不合理、問題解決手段不科學等問題。如何快速地適應規範的職業要求,加快教學業務的發展,提高教學實效性,進行規範的教學設計培訓和採用“同一”的教學設計模型使之借鑑運用是一條有效的途徑。在本院青年教學設計培訓班的調查中,在“教學設計是否有必要”問題上,64.5%的青年教師認爲“很有必要”,35.5%的認爲“有必要”,意向統一。在教學設計模型問題上,支持“學校設置2~3種(模版)形式,由教師自己選擇”的佔到80.6%;支持教學模型“由教師自己設置”的有19.4%,多數擁護“同一”教學模型的推廣,並建議提供優秀教學設計範本、教學組織與教學管理的方法等材料,以供借鑑。“同一”的教學設計模型,在具有直接借鑑功能的同時,更具有引領示範的作用,那些對“同一”教學設計模型意識模糊的青年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也會借鑑、對比“同一”教學設計模型與個性教學設計形式的優劣,爲“同一”的教學設計模型提供進一步完善的經驗。

四、規範教學設計模型下個性風格的發展

“同一”的規範模型提供了教學設計的範本,是一般教學規律之下設計方案形式的統一,並不意味着限制了教師創新個性發展的空間。在一定的教育教學觀基礎上,在教學材料的選擇、教學目標的決策、教學程序的制定、教學情景的創設、教學策略的運用、教學語言的設計等方面,教師均可以按照課程的特徵和個人專業基礎及風格特徵,創新獨特的教學設計方案。尤其是在教學目標決策和教學活動組織方面,教師有獨立發揮的空間。教學目標決策是教學設計的關鍵。“它決定了教學活動的方向和教學的進程,影響教師對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選擇,同時爲教師提供了檢驗教學效果的標準”[4]。因爲影響教學設計的主要內部因素有教師的教育觀、教學觀、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和個性心理品質等;主要外部因素有學生、教材和社會等。在這些因素綜合的交互作用下,教師會形成千差萬別的具有個性特徵的“適當的教學目標”和不同風格的教學活動方式。比如,由於對教學意義和知識的理解的差異,在教學目標決策時,有的教師注重發展學生獲得知識的能力,把知識視爲發展學習能力的材料和途徑,因而在學習理論上自然地傾向於認知主義,在目標決策時,更多考慮的是把“注重對學習者信息處理和加工能力的培養”[5]作爲主要的教學任務和評價內容;而有的教師則注重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在學習理論上自然地傾向於行爲主義,把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作爲教學的主要任務和主要評價內容。教學過程其實就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過程,教學目標一旦確立,教師就會根據教學目標,採用一定的教學策略,設計適宜的教學活動和與之相匹配的教學方法,形成具有個性風格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4][5]李曉文,王瑩.教學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16,14,20.

[2][3]RM加涅,WW韋傑教學設計原理[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xx:4.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模式:

質疑-探究,解疑

教學目標:

1本課要求會認8個生字,會寫1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鑽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遞給、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鮮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從水罐的一次次變化中,體會愛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話豐富的想象力。

4體會懂得關心別人,懂得用愛心對待生活。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閱讀興趣

教師敘述: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發生過一次大旱災。接連幾個月沒有下一滴雨,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陽炙烤着大地。這些就是旱災造成的(看幻燈),你們看到了什麼?(生: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乾涸了,草木、叢林、莊稼也都乾枯了,許多人和動物都焦渴而死。)是啊,此時他們最需要的是什麼呢?(生:水)此時的水意味着什麼?

(使學生認識到水的重要性,如,生命之水、希望之水、救命之水;有了水,人和萬物才能繼續生存下去,沒有水,等待人和萬物的只有死亡。)

師: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某一天夜裏,一個小姑娘意外地得到了一罐水,如果你是她,你會怎樣用掉這罐水呢?(啓發學生展開各種想象。如,她會先自己喝上一口,滋潤一下乾裂的嘴脣和冒火的喉嚨,然後再給自己的親人喝;她會跑回家去,趕緊送給自己的爸爸媽媽、弟弟妹妹)(師評價:是的,你已經很渴了;你是個孝順的孩子;你還不忘他人,爲他人着想。)

師:是啊,多麼珍貴的一罐水啊!今天我們要學的這個童話故事《七顆鑽石》(板書課題)就是圍繞這一罐水講了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二.自學課文,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拿出放在課桌裏的文章,放聲地讀,讀準生字詞,讀通課文。

三.交流自學成果

1.檢查朗讀情況

師:看大家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我們就來檢查一下大家的自學情況,課文一共幾個自然段?(4個)

我們就請四位同學來讀一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看看是你讀得好還是他們讀得好。

(師評價:這麼短的時間你就能讀得這麼流利,真能幹;知道自己讀錯了,能及時糾正,你真棒;你讀得很投入,大家都被你吸引了;你的聲音很響亮,讀得真好聽。

四.研讀課文,體會感悟

1.(師:看來大家已經能讀通課文了。那麼請你再仔細地放聲讀讀課文,你讀了課文之後有什麼問題想問?可以把問題寫在旁邊的空白處。)

自由提問:

預設學生提出的問題:

(1)爲什麼水罐裏裝滿了水?(是啊,好奇怪啊!)

(2)爲什麼水沒有灑?(真是奇蹟啊!)

(3)爲什麼水罐變成了銀的?(老師也想知道啊!)

(4)爲什麼水罐又變成了金的?(難道它會變魔術嗎?)

(5)爲什麼從水罐裏會跳出七顆鑽石,還會涌出一股巨大的水流,鑽石還會變成星星,越升越高?(主要問題)(真是太神奇了!)(你很會思考;你的眼光很敏銳;你的問題很有價值;)

(6)爲什麼水罐會發生神奇的變化?

2.師:是啊,爲什麼會產生這些神奇的變化呢,讓我們一起走進故事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爲什麼水罐裏會裝滿清澈新鮮的水?

師:請同學們認真讀第二自然段,找找原因。

(從第一自然段中我們知道這是一場特大旱災,到處都沒有水,而現在罐子裏竟裝滿了清澈新鮮的水,多神奇啊!我想小姑娘一個人在深夜裏勇敢地出來爲生病的母親找水,一定找了很多地方。)

(1).師:天上的神仙看到了什麼?

(生;小溪邊,大河旁,山泉下,她會翻山越林,到處去找水,手會被樹枝割破,衣服會被樹枝劃破,跌倒了又爬起來能找的地方她都找遍了,可哪兒都沒有水,她只能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

(2).師:神仙看到後,他是怎麼想的?又是怎麼做的呢?

(生:神仙會想,小姑娘爲了她的母親,不知辛勞到處去找水,她翻山越林,跋山涉水,臉被樹枝劃破了,衣服也被構破了,手指也已經流血了,她卻不喊一聲累啊,這是多麼孝順的孩子啊,多麼善良的心靈啊,神仙被感動了。有一位神仙從天上飛下來,給了她一罐水;終於她的孝心感動了觀音菩薩,觀音菩薩拿着神水從天而降,用柳枝輕輕一揮,她的手中就有了一罐清澈新鮮的水。小姑娘連連向觀音菩薩磕頭謝恩)

(3.)師:好的,那麼現在這個問題你能解決了嗎,到底是什麼力量使水罐發生了神奇的變化,裝滿了清澈新鮮的水呢?

(生:是小姑娘對母親的愛,是孝心使水罐發生了神奇的變化。)

師:是的,是孝心感動了上天,使她擁有了這一罐清澈新鮮的水。那麼這個問題我們解決了嗎?好的,那我們就把這個?擦去了。(板書:孝心感天)

(4.)師: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一部分,邊讀邊體會小姑娘對母親的那份愛。

(課件出示)一天夜裏,一個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門,爲她生病的母親去找水。小姑娘哪兒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當小姑娘醒來的時候,拿起罐子

一看,罐子裏竟(jìng)裝滿了清澈新鮮的水。

3.師:那是多麼清澈,多麼新鮮的一罐水啊,可是這罐水怎麼會掉在地上,而且一點兒都沒有灑呢?請大家再次仔細地放聲讀第二自然段,按照剛纔的方法在文中尋找答案。

(小姑娘得到這罐水時,她自己渴極了也累極了,她多想喝一口水滋潤一下乾裂的嘴脣和冒火的喉嚨啊,可她一心想着媽媽,忍住了乾渴,在往回跑時被小狗絆倒。)

(1.)a.學生說感悟,師引:你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的呢?你能從課文中找出來讀給大家聽嗎?(喜出望外,真想喝個夠)不但說得好,讀得更好。誰還想用你的朗讀來表達自己的體會?老師也從你的朗讀中感受到了小姑娘的高興勁兒,也體會到了小姑娘是多麼地關心自己的媽媽。

b.學生讀文中內容,師引:老師從你的朗讀中感覺到你也是喜出望外的,你能說說你是怎麼理解這個喜出望外的呢?(喜是因爲有了水;也是因爲母親有救了)

過渡:第二個問題,誰還有補充嗎?

(2.)師:小姑娘,你這樣匆匆忙忙的是幹什麼呀?(讓學生進行角色的轉變)

(生:我心繫着母親,急着爲母親去送水。母親正急需水啊)

師:你是擔心母親啊,多孝順的孩子!(真有孝心,多體貼自己的媽媽啊!)

(3).師:同學們,使水罐又一次顯示它的神奇力量的原因是什麼呀?

(生:正是她的孝心使上天又給了她一個奇蹟。小姑娘對母親的愛,使水罐再次顯示出它的神奇。)

師:是的,又是小姑娘的孝心啊,,這個問題我們也解決了。(擦去?)(板指:孝心感天)

(4.)師:小姑娘的孝心使水罐發生了兩次神奇的變化,真讓我們感動啊!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第二自然段,感受小姑娘對母親那份孝心!(齊讀)

(5).師:明明是木頭做的水罐又怎麼會變成銀的呢?真是太神奇了,誰能解開這個疑惑呢?

(學生說,師引:你從哪感悟到的呢?)小狗變得焊錫起來。

(1)師:課文第二段也有一句描寫小狗的句子,找到了嗎?(課件出示小狗卻只是哀哀地尖叫;小狗變得歡喜起來。)

(2)師:它在向小姑娘哭訴什麼,哀叫什麼呢?

(生:也許它在向人們哀求,給它點水喝;

它會說:我好渴啊,求求你,給我點水吧,我快要死了。)

(3)師:而當小狗舔淨了小姑娘手中的水後,它變得歡喜起來。它會歡喜地和小姑娘說些什麼呢?請你寫下來。(寫)(交流)

(生:因爲它得到了生命之水,它獲得了新生;

因爲它又有了生命力,它感謝小姑娘真摯的愛心。)

(師評:你很會想象;你的語言真美;你說得非常真誠)

(4)師:你能像剛纔那樣概括水罐發生變化的真正原因嗎?

生:小姑娘不但愛自己的母親,還用真摯的愛心對待小動物,她的愛心是廣博無私的!(板書:愛心如銀)

(5)師:讓我們一起用朗讀來讚美小姑娘廣博無私的愛。(齊讀)

五.總結

師:這節課我們自己提問,通過學習,已經解決了三個問題,那麼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生:課文內容上的)

在學習方法上你有什麼收穫呢?(生:先讀課文,提出問題,再找關鍵詞句體會、感悟,最後提煉或總結原因)剩下的幾個問題我們也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去解決,我們下節課再一起學習。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高中歷史新教材在內容的編排上更豐富,充實,更加註重能力的培養,對教師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應該創新教法,精心設計最佳教學方案。

一、必須更新教學觀念,貫徹落實原則

歷史教學必須具有開放的思想,要從過去那種狹隘的、封閉型的教學理念中解放出來,變爲“寬廣型”的教學觀念。教學中要求教師教學觀念民主,樹立爲學生服務的思想;教學方法民主,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以學生爲主體,充分發揮他們自身已具備的思想基礎,智力能力,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得他們在自覺地參與學習的過程中重視自身的發展,尤其是思維能力的提高和創新意識,創造能力的培養;樹立正確的道德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研讀新課標,總體把握教材內容

閱讀教材時要突出分析以下幾大問題,課標中對本節內容的要求;本節內容的知識體系;注意按照新課程的三維目標體系確定教學目標;本節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後教材內容的邏輯關係。突出重點,詳解難點。還應該思考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對學生學科能力甚至綜合素質的幫助,以及思維方式的變化影響等。只有吃透教材,才能很好的利用教材,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三、有效地利用歷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多方面能力

教師在課堂教學採用多種教學方法,如討論法,舉例法,比較法,歸納法等,這樣可以交叉刺激學生的感覺器官,讓學生耳聞目睹、讀寫結合、講講練練,把知識傳授給學生。這樣做可以拓寬學生獲得知識的信息渠道;還可以使課堂教學輕

鬆愉快、生動活潑,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以全面辯證客觀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四、做好了歷史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指對教育教學行爲進行思考、回顧、總結、歸納的一種活動。教學反思,貴在及時,貴在堅持,貴在執着地追求,長期積累。教學反思雖然在整個教學環節中處於最後,但卻是至關重要的。有利於教師及時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培養教師學習、研究的意識,促使教師更好地實現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的結合,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與水平。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一、教學內容概述

《繪畫中的透視現象》是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小學美術教材五年級第九冊第三課的內容。根據《美術課程標準》所確立的階段目標,本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本課意圖是通過觀察、分析和講解,學生能夠認識到景物的近大遠小透視現象,並能把有關透視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繪畫中進而提高空間表現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在繪畫中的真實感。

二、教學目標分析

1、認知目標:通過學習、觀察和分析生活中的透視現象,學生更瞭解生活中的近大遠小的原理。理解視平線、消失點在透視現象中的應用。學習它能使學生更好的表現空間立體感是繪畫作品更真實。

2、技能目標:通過學習,學生能初步瞭解透視現象及基本規律,並能運用這些規律表現身邊的景物逐步發展學生的想象力、觀察力、表現力和創造力。

3、情感目標:通過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感受透視效果給畫面帶來的美感。並且有留意觀察的習慣和探究生活中的近大遠小透視現象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分析和講解,能發現“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能掌握簡單的'原理和規律。 2、如何運用所學的知識表現身邊的景物。

三、學習者特徵分析

其實五年級學生對於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早就注意到了,爲使學生把感應認知上升到理性認識,教學過稱中我還是要通過大量的感性認識來引起學生的興趣。透視教學是小學美術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因爲學生初次接觸這種理性化、抽象化的知識會感到難度較大,這就需要我們提前進行滲透,做好鋪墊,如課前提出問題、留觀察作業、收集相關資料等。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新課程理念提出“創新與發展取向的課程實施”,教師與學生不只是課程的執行

者與接收者而應成爲課程的開發者和知識的創新者。在本課教學設計時我重點突出以下幾點。

1、教師要成爲教學設計的創新者爲了突出“用繪畫中的透視現象表現立體感”這一重點,使學生帶着濃厚的興趣感受知識的魅力。我設計了這樣的環節: 第一,用範畫中兩個大小不一的“海寶”以奔跑的動式來表現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

第二,用兒童畫中一排樹木來直觀的表現近大遠小、近高遠矮、近粗遠細和近稀遠密的透視現象

第三,爲了讓學生體驗到“繪畫中的透視現象”的真實感我把音樂元素融入到了美術課堂上,引到學生在樂曲中需找立體感,恰當地運用音樂元素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網上收集各種透視現象的圖片、名家畫作、透視現象的多媒體文件、繪畫用的尺子、鉛筆、水彩筆等工具。通過對名家畫作的欣賞和臨摹,讓學生更理解繪畫中的透視現象,更深刻的記憶大師的作品也通過基礎的透視近大遠小表現的。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20xx年5月1日——10月,在上海召開了什麼啊? 生:世博會。

師:這真是值得我們中國人民驕傲的一件事情。你們知道上海的世博會的吉祥物是什麼嗎? 生:海寶。

師:海報象徵着吉祥,蘊意着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和諧相處!今天我們請海寶來同大家一起學習,大家歡迎嗎? 師:仔細看,海寶從遠處到近處有什麼不同呢?

生:在近處的大,遠處的小。

師:同學們的感覺很敏銳,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這樣的現象,誰願意把你知道地向大家介紹一下? 生:。。。。。。路。。。。。。房。

師:同學們真是觀察生活的有心人啊!但在觀察這些現象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像這種同樣的物體處在不同位置時,在觀者眼裏出現近大遠小的變化在繪畫上就叫透視現象。

板書課題:繪畫中的透視現象。

(二)、講授新課。

①透視是繪畫中的術語,那麼什麼是透視呢?就是用線條或着色彩在平面上表現立體空間的方法。透視可以分爲兩大類:一是形體透視。二是空氣透視,形體透視是根據光學和幾何學的原理,在平面上用線條來標識物體的空間位置輪廓和光線投影的科學。空氣透視:研究和表現空間的距離。

②用簡筆畫形式表達出來!問:他們有哪些透視現象(除了色彩方面)。 生:近大遠小、近寬遠窄、近高遠低、近清晰遠模糊。。。。。。

師:哇,好厲害。同學們發現這麼多透視現象,那麼在仔細觀察。觀察在繪畫上色時色彩有哪些變化?

生:近處亮一些,鮮豔一點,遠處灰暗一些。

師:假如,老師讓XXX站在路的一端向另一端跑我不說停,他就不準停,最終會出現什麼現象?

生:這位同學的回答真是棒極了,由於道路兩旁的樹木向遠處逐漸縮小最終會縮到一點,這個點就叫做消失點的水平線就是視平線。通過消失點的水平線就是視平線。通過消失點的垂直線。這些在畫面上通常是不用畫出來的。

③師: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現在我們就去看看藝術家是怎樣處理畫面中的透視現象的?這幅作品是荷蘭風景畫家。。。。。。看看作者是用什麼藝術形式表達的這幅作品?在你看來畫家表現了哪些透視現象?

④我們今天研究透視就是要解決如何把現實世界裏的三維空間立體事物表現在一個平面上?(如果說老師今天要求你們在一張紙上臨摹學生作品,你們想先從哪方面入手) 老師在黑板上做範畫。

(三)、學生作業

作業要求:尋找生活中熟悉的具有透視現象的畫面,表現出近大遠小的透視效果。再充分發揮你的想象力給它填加上人物以及交通工具等,讓它變得更美。

學生創作,教師巡視輔導。

(四)、評價拓展

學生互評,從他人的作品中學習和借鑑,相互學習,不斷提高。

(五)、板書設計

繪畫中的透視現象

近大遠小

近高遠低 近寬遠窄 近清晰遠模糊

七、教學評價設計

八、總結和反思

一節美術課雖然只有40分鐘,但透視對學生的影響卻早已衝出了時間的界線。透視是實際繪畫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它是提升學生在繪畫中的真實感的前提,作爲美術教師,我們應該學會把透視原理分析透講解明白,爲孩子們以後的實際繪畫奠定基礎,引導他們咋愛思考中尋找美,在實踐中創造美,在創新中擁有美。相信,在充滿夢幻的童心世界,會有對藝術的翅膀,在夢想的天空裏自由的翱翔!把一樣的物體放在另一樣物體的後面,就會產生前後的感覺,物體通過逐漸縮小尺寸,也會產生前後的感覺。學生對這個知識點,有的理解的不深刻,所以在畫作業時,表現物體的前後尺寸不是很明顯。五年級的學生對這個透視的問題,理解的不到位,我們可以慢慢的引導,使他們對這一概念更好的表現在自己的繪畫中。

九、教師個人介紹

姓名:邢春宇學校:吉林省通榆縣新華鎮中心校

電子郵件

電話:15143687594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設計思想】

強化通讀課文和整體感知,突出足以覆蓋全文的研讀重點,即以“一座普通的橋爲什麼能得到世界奇蹟的讚譽”,引導學生圍繞研讀專題進行研究性閱讀,充分讓學生自主探究,結合豐富的課外補充知識,充分發揮研讀專題對全篇課文的穿透力,通過趙州橋的特點來領略古代勞動者的智慧才幹。

【教材分析】

《趙州橋》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一篇說明文,它向我們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和美觀。爲我們呈現了趙州橋設計的意義以及創造與修建的智慧,並從建築藝術這個角度,介紹了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滲透了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緒。課文簡潔明瞭,用不同數據介紹了趙州橋的特點,是學生自讀、自悟、自得的一篇好課文。

三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 理解書本上的字面意思應該不成問題。但在現代化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

高科技大橋層出不窮。站在這樣的高度去透視一千三百多年前的趙州橋,

也許學生很難欣賞這座古橋之美。教學時要藉助課外資料,讓學生體悟課文語言,體會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

【學情分析】

總分結構的段落對三年級的同學來講,已不再陌生。在《秋天的雨》、《花鐘》都已有接觸。但過渡句是個新的知識概念,教師應着重讓學生了解其特點和作用。

【教學目標】

㈠知識教學點: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隋朝”、“石匠”、“世界聞名”、“設計”、“創舉”、“雄偉”、“雕刻”、“遺產”等詞語。

㈡能力訓練點:理解詞語;運用“不僅……而且……”造句;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瞭解句與句的聯繫,弄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進行朗讀訓練。

㈢情感滲透點:從聞名世界的趙州橋設計與建造及其在造橋史上的意義,體會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激發學生的自豪感。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及設計上的特點。

難點:通過深刻理解語言文字,瞭解趙州橋的特點,認識到中國璀璨偉大的歷史文化,從而激發心中的自豪感

【教學策略和手段】

主要運用研究性學習,通過主問題的探究和朗讀突破來解決趙州橋的奇特之處

【課前準備】

1、學生課前預習,準備作文草稿本

2、教師準備趙州橋圖片、資料,準備PPT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啓發談話,導入新課

1、中國是個文明古國,悠悠五千年曆史,留下了璀璨的歷史文化,留下了寶貴的歷史建築,你知道有哪些?(學生自由說)

2、今天我們要去認識一座橋。(板書:趙州橋)學生讀題

這是一座被稱爲“華北四寶”之一的橋,學生再讀題,讀出自豪的感情。

3、看到這座橋的名字,你現在最想了解哪些信息?

預設:它是誰建造的?是什麼時候建造的?它在什麼地方?它是什麼樣子的?它有什麼特點?……

二、初讀課文,解決字詞

1、帶着上述問題,自由朗讀課文,從課文中找到答案。學生自由朗讀

2、(1)根據回答隨機解決課文生字詞語

設計 參加 橫跨 創舉 堅固 美觀 相互纏繞 前爪 圖案

智慧 寶貴 雕刻 全部

區分“縣”和“具”的字形,“zhuǎ”和“zhǎo”的字音

(2)相機提問:從第一自然段中你瞭解到了哪些信息?

第二自然段主要在講什麼?(總結:圍繞“趙州橋非常雄偉”來寫,我們把這一句叫做總起句)

第三自然段主要在講什麼?(美觀)

(3)在理解各自然段的基礎上,完成填空:

(1)趙州橋是世界聞名的石拱橋。

(2)趙州橋既非常雄偉,又十分堅固。

(3)趙州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

(4)趙州橋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

總結:觀察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之間有一句話非常重要,把兩個段落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1、訓練學生正確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培養學生質疑並解答疑問的能力。

3、初步萌生學生保護生態的意識,並指導學生的行爲。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猜謎語:

腦袋圓圓,眼睛圓圓,滿身絨毛,尾巴像傘。

2、揭題,板書課題。

3、讀課題,並說說通過讀題你明白了什麼?有什麼不明白的需要老師和小朋友幫忙的。

二、初讀課文

1、聽錄音讀課文。

2、自由讀課文。

三、學文

找出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讀一讀,邊讀邊思考通過讀,你明白了什麼,還有什麼困難?

1、學習第一段:

⑴ 喜歡第一段的小朋友站起來一起朗讀。

⑵ 採訪讀的好的小朋友你認爲松鼠的心情是怎樣的。

⑶ 帶着高興的心情齊讀。

⑷ 討論交流收穫及疑難。

2、學習第二段:

⑴ 喜歡這一段的小朋友賽讀。

⑵ 學生評價。

⑶ 感受松鼠的心情,再讀課文。

⑷ 學生交流學習情況。

3、學習第四段:

⑴ 感受松鼠着急的情緒,並表演讀第四段。

⑵ 學生交流自學情況。

4、學習五、六、七自然段:

⑴ 學生討論交流如何幫助小松鼠,並進行德育滲透。

⑵ 出示幻燈:

觀察松鼠的表情,想象他們的語言及心理活動。

⑶ 自由學習五、六、七自然段。

⑷ 交流學習情況。

5、齊讀全文。

四、課堂小結

1、說說以後這裏會是什麼樣子的,課後畫出來。

2、思考我們的學校還應這怎樣建設。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37-40頁

教材分析:《銳角和鈍角》是在學生已初步掌握角和直角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節課要求學生把角按大小分爲三類,銳角、直角和鈍角。由於學生已初步認識了角和直角,這節課教師可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組織學生自主探究。正確區分銳角和鈍角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學好本節課爲以後繼續學習角的有關知識打下紮實的基礎。

教學準備:三角尺、直尺、白紙、活動小棒、各種有角的彩色圖形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知道周圍許多物體的表面有各種各樣的角,瞭解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會從實物或平面圖形中辨析各種角。

3、結合生活情景,進行操作活動,使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認識銳角和鈍角,會用尺子畫出各種角。

4、通過操作活動提高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初步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發展學生的智力。

設計意圖:

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大膽放手,給學生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藉助觀察、操作、判斷等學習方式,體驗數學問題的趣味性和挑戰性。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小組合作交流,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自主探究把角按大小分爲三類,然後分類驗證。並設計一些學生喜歡的活動,消化新知。在這其中學生獲取知識,完全是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主動建構,並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與技能。

教學流程設計及意圖:

教學流程

設計意圖

一、創設情境啓發導入

1、(出示遊樂場的圖片)談話激趣。

2、觀察圖片,並與同桌說說你發現了什麼?

3、學生彙報引入角。

師:這位同學找到了角,你也能找到一個角嗎?(課件逐一演示)

4、(點擊,實物去掉、只剩角)師:上學期我們已經認識了角,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你都知道哪些有關角的知識?(直角、畫角、做角、找角)

5、談話引題。

從學生喜歡又熟悉的遊樂場引人,迅速喚起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學生一上課就馬上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探究新知的慾望;通過對角的知識的回憶,引導學生自然的進入新知的探究中去。

二、主動探究獲得新知

(一)小組討論合作交流、

1、就地取材

師:請小朋友拿出紙和筆畫一個你喜歡的角。(學生畫,師巡視,把學生畫的不同形狀大小的角貼在黑板上。)

2、合作交流

師:這麼多的角娃娃在黑板上可真有點亂,你們能把它們分分類嗎?請四人小組討論:說一說,你是怎樣分的?(允許學生對一些不明顯的角可用三角板到黑板上去比一比)

3、指名小組彙報結果,並說明分的理由。

4、引導學生展開討論。

(二)分類驗證滲透方法

1、驗證直角

師:(指直角一類)我們怎樣來驗證這些角是是不直角呢?(用三角板比一比)

2、學生上臺驗證,並說出自己是怎樣比的。

3、驗證其它兩類角

師:他說得對嗎?誰還能用這種方法來驗證其他的角嗎?

4、給角取名

設問1:你能給比直角小的角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嗎?

師:小朋友們給它起的名字真好聽!其實在很久很久以前數學家就給它們起了一個名字,叫銳角。和老師一起說:銳角銳角。快找一個銳角,舉起來給大家看一看?

設問2:你能給比直角大的角也起一個名字嗎?真不錯,數學家也給它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鈍角。和老師一起說:鈍角鈍角。快找到一個鈍角,舉起來給大家看一看。

5、師:好!那現在誰能完整地說一說角按大小可以分成幾類?

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把學生的作品作爲教學素材,更易激發學生的興趣;並給足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小組合作,自主探索這些角的分類,通過兩種分法的討論,,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既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

在學生自主探索出角的分類後,再來分類驗證,學生通過動手動腦動口一系列活動,獲得新知。特別是給角起名字環節設計,吸引全體學生都來自由想象,輕鬆表達,把學習氣氛推向高潮。

三、實踐運用深化發展

1、做角:請小朋友們快速地做一個自己喜歡的角,並給身邊的小朋友說一說,它是什麼角,好嗎?開始吧!

2、舉例:小朋友們做出了這麼多的角,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它們也隨處可見,說一說生活當中你在哪也見過這些角?

3、師:其實用我們人體四肢也可以表示角,誰願意給大家展示一下。

4、找角(展示五角星)

師:你能發現這個五角星上有幾個角,它們分別是什麼角?你是怎樣判斷出來的?能把你的想法告訴大家嗎?

5、畫角:看來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可真多呀!剛纔我們認識了角,也在生活中找到了角,還利用自己聰明的大腦、靈巧的小手製做出了許多自己喜歡的角,那如果老師說出一個角,你能在紙上畫出來嗎?

老師說學生畫,然後學生同桌之間互考。(教師巡視,選一些角貼在黑板上)

師:你們喜歡這些角朋友嗎?可是它們迷路了,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們願意幫助它們嗎?(學生練習)

6小小設計(用角或有角的圖形設計出自己最喜歡的作品)

這些活動的設計是學生消化知識的重要環節,這幾個活動的設計突出了層次性、多樣性和趣味性。如用四肢表示角學生感到非常有意思,原來人的身上也有角,每個孩子肆意的舒展自己的四肢,演示了各種角,整個環節輕鬆愉快。如又小小設師練習,既具有趣味性,又有意識的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想象力和創新思維。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得愉快嗎?有哪些收穫?

對知識的梳理和情感的體會

教學片段實錄:(小組討論合作交流片段實錄)

師:請小朋友拿出紙和筆畫一個你喜歡的角(學生畫,師巡視,把學生畫的不同形狀大小的角貼在黑板上。)

師:這麼多的角娃娃在黑板上可真有點亂,你們能把它們分分類嗎?請四人小組討論:說一

說,你是怎樣分的?(允許學生對一些不明顯的角可用三角板到黑板上去比一比)

指名小組彙報結果。

師:你們是根據什麼來分的?

小組1:我們分兩類,是直角的一類,不是直角的一類。

小組2:不對。應該分三類。直角的一類,比直角小的一類,比直角大的也一類。

其餘小組:對,我們也分三類。

師微笑:你們都贊同分三類,那分兩類到底有沒有道理?(學生思考)

稍一會兒。

生1:我知道了,分兩類也是有道理的。我們是按角的大小分,他們是按是不是直角分的。

生2:我懂了,兩種分法都是有道理的,只是分的標準不一樣。

師:是呀,很多時候,數學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像今天我們給角分類一樣,標準不同,分法也就不同。

反思:

本節課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注重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在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環節的設計密切聯繫學生的生活,使整個教學過程組織有序、情趣並生,學生學得輕鬆、紮實、愉快,收到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一、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讓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

教材是知識的載體,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依據。本節課,我在尊重教材的前提下,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把教材上離我們的學生較遠的素材變爲學生非常熟悉的遊樂場所圖片出現,學生果然興致極高,立即積極的投入到學習中,使本節課的教學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在新知探究環節中,我創造性地把學生的作品作爲教學素材,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學生親身經歷了知識的形成全過程,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

二、創設有意義的數學學習方式,讓課堂教學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充分地爲學生創設了從事數學學習活動和交流的空間。如,讓學生小組合作,比一比、分一分,並說一說你是怎麼什麼分?再在分的基礎上分類驗證。特別是剛纔有幾個角用眼睛觀察有爭議的,通過親手驗證,大家都心服口服的讓它們歸隊。通過開展這樣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數學知識、技能、思想和方法,同時也爲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乃至將來的學習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精心預設,爲生成導航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沒有預設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低效的,甚至是毫無價值的。只有課前的精心預設,才能在課堂上有效引導與動態生成,只有課前的成竹在胸,才能在課堂上游刃有餘,因此預設是爲了更好的生成。如在彙報分的結果時,第一組孩子說:我們分兩類,是直角的一類,不是直角的是一類。由於我在備課時就預想過學生可能有兩種分法,所以當這位學生說出這種分法時,我從容地把球扔給學生,然後引導全體學生共同討論這種分法是否有理。(絕大部分孩子都是分三類)經過激烈討論,最後大家一致認同:角分兩類或者三類都是可以的。這樣更加完善了學生的認知結構,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

當然教學的技巧並不在於能預見課的所有細節,在於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的在學生不知不覺之中作出相應的變動。因此在圍繞學生髮展精心設計的基礎上,教師要充分運用自己的智慧,在變動不已的課堂中發現、判斷、整合信息,適時調整教學思路、教學進程或教學方法,以適應學生現有的數學現實,促進課堂的有效生成。

總之,新教材給我們的老師和學生帶來了歡樂,也帶來了更多的思考和挑戰。作爲一線的我們應該創造性地利用和挖掘教材資源,精心設計,讓新教材在課堂教學中煥發勃勃生機。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教學要求】

1、瞭解《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歌詞大意,並嘗試引吭高歌。

2、在田字格中書寫“區、臣、醫”三個字,注意間架結構。

3、讀讀背背八條成語和《時間》詩歌。

4、通過口語交際練習,學會商量。

5、學寫毛筆字。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學用字詞句

1、播放歌曲《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VCD,喚起學生對歌曲的記憶。

2、出示歌詞,請學生自己小聲讀讀,不認識的字可以查。

3、交流朗讀,注意讀準字音。

4、這首歌詞中有哪些不太明白的詞語?學生質疑、討論。

(1)重點理解“盪漾”一詞。字典中對“盪漾”一詞的解釋是:形容水波一起一伏的樣子。歌詞中的“盪漾”應該怎樣理解?

(2)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是我的故鄉,是我終身難忘的地方,從詩中找一找,“我”難忘什麼?補充想象,還有什麼難忘的?

(3)再讀讀詩歌,“我”是在哪兒抒發自己的情感?僅僅抒發的是思鄉之情嗎?

(4)想象着歌詞描繪的境界,想象着風雪中駐守者的心情,有感情地讀讀詩。

5、再次播放《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VCD。

6、學生試着吟唱歌曲。

二、教學第二題:學寫鋼筆字

1、出示:區、臣、醫。

2、引導學生觀察這三個字的字形,說說它們的共同之處。

3、仔細看字帖,說說在書寫時要注意什麼。 (1)筆順。 (2)外框的形狀要寫得上窄下寬,底邊要平穩。 (3)出示“反犬旁”,說說哪些字帶有這個偏旁。

4、教師示範書寫,學生書空。

5、學生臨帖,在田字格內書寫,教師巡迴指導。

6、反饋。 ①請三位同學在黑板上書寫,其餘同學注意觀察、評析。 ②展示寫得好的同學作業,進行評析、表揚。 ③指出存在的問題,進行糾正性練習。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三題:讀讀背背

1、讀背成語。

(1)出示八個成語。要求學生藉助字典讀準成語的音,不懂的成語做個記號。

(2)交流朗讀成語,糾正讀錯的字音。

(3)交流對八條成語的理解:或根據已學的課文、瞭解的人物來理解,如“才思敏捷、後生可畏”可聯繫前面學習的課文《少年王勃》;或根據著名人物的故事來加深印象,如理解“力透紙背”時可舉懷素寫字的例子;或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來造造句子,學會運用;或讓學生根據平日裏的課外閱讀說說自己的感悟,如“風華正茂、出類拔萃”

(4)再次朗讀,加深印象。

(5)練習背誦,同桌互相提醒。

(6)集體背誦。

(7)指名背。

2、讀背《時間》

(1)世上最寶貴的是什麼?同學們一定會說是時間。時間如流水,一去不復返。讓我們一起來讀讀《時間》這首小詩。

(2)請學生藉助字典或小組合作,讀通詩歌,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記號。

(3)學生質疑,討論交流。

(4)提問:“小河”指的是什麼?爲什麼勤勞的人從“小河”裏撈起的是無窮的寶藏,而懶惰的人只能撈起後悔和失望?

(5)同學們,你們想做什麼樣的人?

(6)鼓勵學生說說有關“時間”的名人名言或詩歌。

第三課時

一、教學第四題:口語交際——學會商量

1、談話引入(談話要點):

(1)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我們可能會遇到與別人意見不一樣的時候,也有可能會遇到做事拿不定主意的情況。怎樣才能拿定主意,怎樣才能與別人形成較一致的意見呢?

(2)學會和別人商量,是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比較可行的方法。

(3)怎樣和別人商量,大有學問!

2、請學生仔細看圖,自己弄懂圖意,不懂的可以請教老師。

3、學生交流圖意,引導展開想象。

4、討論:遇到圖中的情況,準備怎樣和別人商量?在商量過程中要注意什麼?

5、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可以進行以下幾方面的指導:

(1)去同別人商量事情時,態度要誠懇。

(2)在與別人商量時,要讓別人充分發表意見,注意取長補短。

(3)要把自己的想法跟別人說清楚。

(4)在一起商量時要注意有禮貌,互相謙讓。

6、四人一小組練習與別人商量,選擇一幅圖準備表演。

7、以每幅圖爲例,讓幾組學生表演在遇到某種情況時,是怎樣通過商量來解決問題的。老師也可以參與其中,扮演某個角色,既可示範,也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 每組同學表演完畢後,請觀衆暢所欲言,發表意見。

8、聯繫生活,說說在平時生活中,我們還遇到哪些與課本中相似的情況,遇到哪些難題,我們可以怎樣商量,老師創設幾個情境,讓學生討論。 再讓學生選擇其中的話題進行表演練習。

9、教師總結:生活中,我們常會遇到讓人爲難的事。遇到難事多體諒,多商量,這樣才能處理好難題,我們的關係纔會變得更融洽。

二、教學第五題——學寫毛筆字

1、欣賞書中的優秀書法作品,請學生髮表感想。

2、出示“戈、心”兩字,揭示今天學寫毛筆字的主要內容。

3、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二字,尤其注意紅筆標註的筆畫“斜鉤、臥鉤”。

4、指導學生按圖提示的運筆走勢書空。

5、教師示範,並出示字帖上帶有這兩種筆畫的漢字,進一步欣賞感受。

6、學生在大字本上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