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設計

作爲一名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設計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指導學生閱讀簡單的議論文。

2.引導學生區分文章的觀點和材料,並能辨析兩者之間的關係。

3.引導學生體會議論文清晰、嚴密的論證思路。

過程與方法:

1.小組合作探究,班級共同討論。

2.課文知識和生活實際相結合,在具體的現象分析中體會作者觀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重視動手能力的培養,以適應當前社會發展的需要。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瞭解議論文的基本特點,能準確理解作者觀點。

2.對作者的觀點做出自己的評價,並能結合生活實際加以分析。

教學難點:

準確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內涵,思考在生活中如何培養“格物致知精神”。

三、教學策略

本課主要採用小組探究、討論和情境教學法等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討論的熱情,在激烈的討論中梳理自己的想法,明確自己的觀點。

1.學生通過廣泛的討論理解作者的觀點,提出自己的認識。

2.在討論過程中教師幫助學生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積極思考。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很多人在評價中國的學生時,常常會用到“高分低能”這個詞。你們知道“高分低能”是什麼意思嗎?

在你的身邊或者通過其他的信息渠道,你知道哪些“高分低能”的例子?

衆所周知,我國基礎教育的優點是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學,缺點是忽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當前社會中,這些缺點甚至可以說是致命傷,常常使我們的學生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進而會影響到民族的振興和國家的前途。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避免“高分低能”呢?讓我們聽聽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先生是怎麼說的。

【設計意圖】通過現實生活中的具體事例引發學生對此問題的關注,激發學生閱讀和討論的興趣。

(二)講授新課

1.介紹作者丁肇中。

丁肇中,美籍華裔實驗物理學家,祖籍山東省日照市。現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大學名譽教授。曾獲得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丁肇中的學術思想的特點是,在科學研究中非常重視實驗。他認爲,物理學是在實驗與理論緊密相互作用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理論進展的基礎在於理論能夠解釋現有的實驗事實,並且還能夠預言可以由實驗證實的新現象。他強調,沒有一個理論能夠駁斥實驗的結果,反之,如果一個理論與實驗觀察的事實不符合,那麼這個理論就不能存在。

【設計意圖】通過了解作者,產生崇敬感,進一步產生對探究此問題的興趣。

2.整體感知文章,把握作者觀點。

學生默讀文章,討論:

(1)作者所說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義是什麼?

明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有兩個方面:第一,尋求真理的唯一途徑是對事物客觀的探索;第二,探索應該有想象力、有計劃,不能消極地袖手旁觀。

(2)作者在本文中的觀點是什麼?

明確:中國學生在學習自然科學時應該有格物致知精神。

【設計意圖】通過整體感知,訓練學生快速、準確地把握文章基本觀點的能力。

3.預設文章主要內容,通過學生分組討論,理解文章的論證思路。

(1)學生根據文章的觀點,設想如果是自己在這個觀點進行寫作,會寫哪些方面的內容,並進一步思考寫作的順序安排。

學生分組討論,並進一步和文章的內容及寫作順序進行比照,明確文章的論證思路,並理解議論文的論證思路要符合提出問題、論述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般規律。

學生預設文章內容:(1)什麼是“格物致知精神”?(歷史來源、傳統內涵等)(2)爲什麼應該具有“格物致知精神”?(3)如何讓自己具備“格物致知精神”?

通過和文章內容相對照,會發現,作者在文章中也恰恰是回答了這些問題。

(1)什麼是“格物致知精神”?(歷史來源、傳統內涵等)

“格物致知”出自《大學》,含義是:從探察物體而得到知識。但傳統的中國教育不重視真正的“格”,是因爲傳統教育的目的並不是尋求新知識,而是適應一個固定的社會制度。傳統的中國教育“偏向於理論而輕視實驗,偏向於抽象的思維而不願動手”,缺乏對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

(2)爲什麼應該具有“格物致知精神”?

原因有以下三點:第一,這是由中國傳統教育導致的中國學生的弱點決定的;第二,這是科學發展的歷史和實驗過程證明了的;第三,這是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必不可少的。

(3)判斷一個人是否具備“格物致知”精神的關鍵是什麼?

判斷一個人是否具備“格物致知”的精神,關鍵看他是否有對事物客觀的、有想象力的,有計劃、積極的、主動的探索,也就是我們平日所說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於實踐”“大膽創新”的精神。不具備這些就不具備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設想和文章內容的比較,使學生理解議論文的論證思路,理解觀點和材料之間的邏輯關係。

4.說一說作者的寫作思路。

明確:本文的思路十分清晰。題目就是中心論點。開頭緊扣題目,有“格物致知”的出處,引出對其含義的理解以及我國古代對“格物致知”並不重視的原因分析,澄清人們的錯誤認識,接着作者從實驗過程的兩個特點,中國學生存在的問題和作者自己的親身經驗三個方面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後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兩個意義,併發出號召。逐層深入說理,思路清晰。

5.學生討論,在我們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可以怎樣貫徹“格物致知精神”。

【設計意圖】將文章中的觀點和現實生活相結合,學會用所學解決現實問題。

(三)課堂小結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貫穿在我們日常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關鍵是看我們每個人的頭腦中究竟有沒有真正的探索、實踐、創新的精神。只有有了這些精神,我們的生活纔是多彩的,我們的思維纔是開闊的。

(四)佈置作業

通過對身邊問題的觀察和思考,先提出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其次,通過動手蒐集相關資料和做實驗的辦法,嘗試解決該問題;最後,用文字闡釋該問題,不少於500字。

【設計意圖】真正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踐行“格物致知精神”。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學習正面論證與反面論證相結合的方法,分析本文從反而論證儒家格物的觀點不能濫用於當今世界;從正面論證格物致知是科學的實驗的寫作方法。

(2)掌握本文以首段提出論題“怎樣瞭解自然科學”來展開論述並歸結出論點:在研究學術中、在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中,應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學建議

“格物致知”註釋補充

格:推究。致:獲得。《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後知至。”意謂推究事物,方能獲得事物的知識。宋·洪邁《容齋隨筆舊序》:“因命紋梓,播之方輿,以弘博雅之君子,而凡志於格物致知者,資之亦可以窮天下之理雲。”嚴復《原強》:“顧彼西洋以格物致知爲學問本始,中國非不爾雲也,獨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中國成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年)

寫作特點

本文是一篇漫談式的議論文,在各方面都體現了這類議論文的特色。這篇文章一開始並沒有直接提出全文的論點,而是緊扣文題,先引用《大學》中的句子,扼要說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強調探察物體即實驗在現代化學術中的重要性。然後從大處落筆向中心靠攏,先說明“中國傳統教育並不重視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埋沒了其真正意義”。接着從實驗過程的兩個特點,中國學生存在的問題和作者自己的親身經驗,分析了實驗精神在科學上的重要性,最後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兩個意義,提出全文的中心論點。

說理方法

這篇文章簡短精要,寫得樸實通俗,深入淺出,讀來親切有味,沒有說教氣息,這種風格也是漫談式論說文的一個特點。這種風格的形成除了語言的明白通俗外,與行文的靈活和說理方法的多種多樣也是分不開的。具體說來,本文采用的說理方法有以下幾種:

(1)引用古語:如,開頭引用《大學》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3段中引用《大學》中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八條目。

(2)擺事實與講道理有機結合:列舉事例時,採用正面事例與反面事例相結合說理的方法。如:反面事例 :列舉明朝大理論家明“格,竹子,苦思頭痛而失敗的事例,闡述了傳統儒家對實驗的態度是把探察外界誤認爲探討自己的道理。 正面事例:通過作者在大學念物理時,因事先沒有準備,做研究發現需要自己作主張出主意而恐慌的親身經歷。闡述了以埋頭讀書應付一切,對於實際的需要毫無幫助的道理。 事例論證的好處:用典型事例作爲論據進行論證,它的好處是說理充分,令人信服。

(3)運用對比:如,中國傳統教育埋沒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強調知識的獲得是通過內心體悟和自我檢討,與科學進展的歷史說明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得到形成鮮明對比。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設計3

一、學習目標

1. 找到並理解作者觀點。

2.學習“擺事實、講道理”的論證方法。

3. 聯繫學習實際,培養科學實驗精神。

二、學習方法

1.用“圈點批註”的方法自讀文章。

2.在自讀中質疑提問。

3.查詢作者及本文寫作背景相關資料,做適當摘錄或製成電子作品。

(本文着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自學能力和探究學習能力強調讓學生養成動筆墨讀書的習慣;着重培養學生懷疑精神與探究意識;強調學生在課外拓展學習中擴大知識視野。)

三、重點 難點

重點:1.找到並理解作者觀點。

2.學習“擺事實、講道理”的論證方法。

3.聯繫學習實際,培養科學實驗精神。

難點:學習“擺事實、講道理”的論證方法。

四、學習過程

(一).基礎知識

1.瞭解作者。

2.藉助工具書理解和掌握以下詞語。

格物致知 誠意 正心 彷徨 袖手旁觀 一帆風順

(二).技能訓練

1.整體感知課文大意。

(1)朗讀課文,

(2)默讀全文,用圈點批註的方法,完成課後練習一。

(3)討論.自學批註的內容,談出自己的見解。

2..研讀課文,質疑問難。

(1)精讀課文,在文中畫出有疑問的語句、內容,並標註符號。

(2)小組討論解疑,彙總、概括得不到解決的疑問。

3.重點細讀,討論交流。利用課後練習二,讓學生聯繫自己學習實際,展開大討論或辯論,思考:

(1)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什麼?

(2)聯繫實際反思自我。

(3)怎樣改進?提出建議和方法。

4.課外探究學習,拓展延伸課堂內容。

(1)歸納概括探究主題

教師將各小組解疑時留下的疑難問題彙總爲1—5個探究主題,在班級公示。

探究學習參考主題:

①中國傳統教育與西方教育的差異比較。

②儒家思想淺探。

③事例證明實驗精神在科學發展史上的作用。

④東西方學生素質能力比較。

(2)傳授探究學習方法

教師教給學生探究學習的方法及步驟:A.確定主題;B.查詢資料;C.概括結論;D.交流評價。

(3)劃分小組,明確任務

教師可讓學生自由選擇探究主題,自願結成探究學習小組,在課下利用圖書館、閱覽室、因特網等信息資源庫,作探究學習,並將各小組自主探究學習成果寫成小論文或製成電子作品。3—5天后,可利用語文活動時間讓學生交流探究學習成果。

(解說:學生作探究學習時,教師指導要注意以下幾點:1.協助學生完成小組內的分工與合作,不要單打獨做。2.幫助學生學會廣泛查詢、下載相關資料。3.指導寫作小論文或解決製作電子作品的技術問題。4.探究題目可能很大,但不要求學生作出全面深入的結論,只要談及一方面,掌握探究方法即可。)

(三)自我測評

1.下面一段話中橫線上應填的詞語是()

A.眼光 勇氣 毅力B.勇氣 毅力 眼光C.毅力 勇氣 眼光D.眼光 毅力 勇氣

實驗的過程不是毫無選擇的測量,它需要有小心具體的計劃。特別重要的,是要有一個適當的目標,以作爲整個探索過程的嚮導。至於這個目標怎樣選定,就要靠實驗者的判斷力和靈感。一個成功的實驗需要的是___和____。由此我們可以瞭解,爲什麼基本知識上的突破不是常有的事情。我們也可以瞭解,爲什——。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設計4

自讀要求

1.用“圈點批註”的方法自讀文章。

2.在自讀中質疑提問。

3.查詢作者及本文.寫作背景相關資料,做適當摘錄或製成電子作品。

(解說:作爲自讀課,本文着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自學能力和探究學習能力——強調讓學生養成動筆墨讀書的習慣;着重培養學生懷疑精神與探究意識;強調學生在課外拓展學習中擴大知識視野。)

學習側重點

1.找到並理解作者觀點。

2.學習“擺事實、講道理”的論證方法。

3.學習探究學習方法。

4.聯繫學習實際,培養科學實驗精神。

(解說:根據新教材編排的特點,初中學習的第五學期,應着重培養學生閱讀各類文章的能力。根據新教材閱讀能力培養的這一要求,確定學習側重點1、2。依據新大綱培養學生探究能力與動手實踐能力的要求,確定學習側重點3、4。)

1.作者介紹(學生運用多媒體電腦展示自制電子作品,介紹丁肇中人物小傳和圖片)。

2.整體感知課文大意。

(1)朗讀課文,藉助工具書理解和掌握以下詞語。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彷徨袖手旁觀一帆風順

(2)默讀全文,用圈點批註的方法,完成課後練習一。

(3)討論.自學批註的內容,談出自己的見解。

3.研讀課文,質疑問難。

(1)精讀課文,在文中畫出有疑問的語句、內容,並標註符號。

(2)分小組討論解疑,彙總、概括得不到解決的疑問。

(注:分小組討論解疑時,有條件的多媒體實驗班級可以利用電腦查詢資料,尋求解答。)

4.重點細讀,討論交流。利用課後練習二,讓學生聯繫自己學習實際,展開大討論或辯論,思考:

(1)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什麼?

(2)聯繫實際反思自我。

(3)怎樣改進?提出建議和方法。

如果課堂討論不夠深入,可讓學生以《淺析中國傳統教育的弊端》爲主題,進行探究學習。

5.課外探究學習,拓展延伸課堂內容。

(1)歸納概括探究主題

教師將各小組解疑時留下的疑難問題彙總爲1—5個探究主題,在班級公示。

探究學習參考主題:

①中國傳統教育與西方教育的差異比較。

②儒家思想淺探。

③事例證明實驗精神在科學發展史上的作用。

④東西方學生素質能力比較。

(2)傳授探究學習方法

教師教給學生探究學習的方法及步驟:A.確定主題;B.查詢資料;C.概括結論;D.交流評價。

(3)劃分小組,明確任務

教師可讓學生自由選擇探究主題,自願結成探究學習小組,在課下利用圖書館、閱覽室、因特網等信息資源庫,作探究學習,並將各小組自主探究學習成果寫成小/lw/>論文或製成電子作品。3—5天后,可利用語文活動時間讓學生交流探究學習成果。

(解說:學生作探究學習時,教師指導要注意以下幾點:1.協助學生完成小組內的分工與合作,不要單打獨做。2.幫助學生學會廣泛查詢、下載相關資料。3.指導.寫作小/lw/>論文或解決製作電子作品的技術問題。4.探究題目可能很大,但不要求學生作出全面深入的結論,只要談及一方面,掌握探究方法即可。)

6.課堂小結,重申學習重點。

(解說:在“自讀程序”設計中,力求突出以下特點:1.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藉助工具書,讓學生完成生字詞的自學;動筆墨讀書,用圈點批註法完成對內容的自學;用討論交流法,實現對自學內容的反饋與糾正。2.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問難,培養學生探究學習能力。創設平等民主的自學氛圍,讓學生在開放的學習環境中敢於質疑問難;利用信息資源進行探究學習,學會在主動探索實踐中獲取知識;同時也讓學生在實踐中去體味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3.在學生自學中,實現教師角色的轉換。在學生知識建構中,教師是學生經驗建構的促進者;在信息資源利用中,是學生資源的設計者和查詢者;在協作討論學習中,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

1.作者簡介及文章.寫作背景

丁肇中,美國物理學家。1936年生於密執安州安阿伯。1962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69年後任馬薩諸塞理工學院教授,主要從事高能物理學研究。1974年領導的研究小組在實驗中發現新粒子(J/qr粒子),並導致了一系列與之相關的新粒子的發現,使粒子物理學進入了一個新的發現階段。因此於1976年與里克特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本文是作者在被《暸望》週刊授予“情繫中華”徵文特別榮譽獎時的一篇發言稿,節選時省略的內容是:“我非常榮幸地接受<臁望》週刊授予我的‘情繫中華’徵文特別榮譽獎。我父親是受中國傳統教育長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傳統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緬懷我的父親,我寫了《懷念》這篇文章。”

2.“格物致知”註釋補充

格:推究。致:獲得。《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後知至。”意謂推究事物,方能獲得事物的知識。宋·洪邁《容齋隨筆舊序》:“因命紋梓,播之方輿,以弘博雅之君子,而凡志於格物致知者,資之亦可以窮天下之理雲。”嚴復《原強》:“顧彼西洋以格物致知爲學問本始,中國非不爾雲也,獨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中國成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年)

3.扣題開談,適時立論

本文是一篇漫談式的議/lw/>論文,在各方面都體現了這類議/lw/>論文的特色。這篇文章一開始並沒有直接提出全文的論點,而是緊扣文題,先引用《大學》中的句子,扼要說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強調探察物體即實驗在現代化學術中的重要性。然後從大處落筆向中心靠攏,先說明“中國傳統教育並不重視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埋沒了其真正意義”。接着從實驗過程的兩個特點,中國學生存在的問題和作者自己的親身經驗,分析了實驗精神在科學上的重要性,最後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兩個意義,提出全文的中心論點。

4.風格樸實,方法多樣

這篇文章簡短精要,寫得樸實通俗,深入淺出,讀來親切有味,沒有說教氣息,這種風格也是漫談式論說文的一個特點。這種風格的形成除了語言的明白通俗外,與行文的靈活和說理方法的多種多樣也是分不開的。具體說來,本文采用的說理方法有以下幾種:

(1)引用古語:如,開頭引用《大學》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3段中引用《大學》中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八條目。

(2)擺事實與講道理有機結合:列舉事例時,採用正面事例與反面事例相結合說理的方法。表格如下:

列舉事例

闡述道理

論述角度

明朝大理論家王x明“格,竹子,苦思頭痛而失敗的事例,

傳統儒家對實驗的態度是把探察外界誤認爲探討自己。

反面事例

通過實驗瞭解付予性質的事例。

實驗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觀察,而是積極的、有.計劃的探測。

正面事例

中國學生功課成績好,面臨研究工作束手無措的事例,

中國學生偏向理論而輕視實驗,偏向於抽象的思維而不願動手。

反面事例

作者在美田大學念物理時,因事先沒有準備,做研究發現需要自己作主張出主意而恐慌的親身經歷。

以埋頭讀書應付一切,對於實際的需要毫無幫助。

正面事例

事例論證的好處:用典型事例作爲論據進行論證,它的好處是說理充分,令人信服。

(3)運用對比:如,中國傳統教育埋沒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強調知識的獲得是通過內心體悟和自我檢討,與科學進展的歷史說明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得到形成鮮明對比。

(解說:在進行議/lw/>論文教學時,應緊緊圍繞議/lw/>論文文體特點來進行學習。自學點撥時,除了要讓學生掌握課文基本內容外,還應點撥學生了解議/lw/>論文的一般常識,如,論點、論據、論證方法,以及事例論證的好處等。)

1.在文中畫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以及意義。

2.用表格方式,梳理本文所舉事例和闡述的道理。

3.針對質疑,分組作探究學習,寫出探究小報告或製作電子作品。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瞭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義及其對於學習科學知識的重要性,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內容。

2、理解本文從正反兩方面運用擺事實和講道理相結合的論證方法。

3、結合自身學習實際,積極爭取做一名注重實踐、有開拓精神的人。

教學重點:

1、理解作者觀點,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2、學習“擺事實、講道理”的論證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本文的論證方法,正確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義。

一、導入課文

我曾在報紙上看到這樣一則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較高的分數考入了中國科技大學物理專業。入學後,她的高超的計算能力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交口稱讚。可是,她做實驗的能力非常差,一連三週下來,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個實驗,這又使她的老師大爲惱火。這是一個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這個女大學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丁肇中先生《應有格物致知精神》這篇文章,或許,我們能從中找到答案。

二、預習展示

1、作者介紹

2、重點詞語

補充:1、作者簡介。

丁肇中(1936-)美籍華裔物理學家。1936年生於密執安州的安阿伯。1962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69年後任馬薩諸塞理工學院教授,主要從事高能物理學研究。1974年領導的研究小組在實驗中發現新粒子(j/ψ粒子),並導致了一系列與之相關的新粒子的發現,使粒子物理學進入了一個新的發現階段。因此於1976年與里克特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2、重點詞語

(1)生字:肇(zhào)埋沒(mò)彷徨(pánghuǎng)

(2)理解詞義。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窮盡。

致知:致,推及;知,認識。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開拓展,使認識達到無所不知的極限。

彷徨:走來走去,猶豫不決,不知該往何處去。

修身:舊時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

清談:本指魏晉間一些寸;大夫不務實際,空談哲理。後世泛指一般不切實際的談論。

誠意:使自己的意念真減,思想純正,不欺騙自己。

正心:即心要端正。

齊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頓好。

袖手旁觀:比喻置於事外或不協助別人。

一帆風順:比喻非常順利,毫無挫折。

三、整體感知

默讀全文,用圈點批註的方法,完成課後練習一。藉此題理清本文的思路及作者提出的論點。

四、精讀課文,理解作者的觀點。

(1)《大學》裏“格物致知”的含義是什麼?作者所說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義是什麼?

(2)傳統的中國教育爲中國教育不重視真正的“格”?傳統的中國教育有什麼弊端?

(3)爲什麼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現實意義?

(4)判斷一個人是否具備“格物致知”精神的關鍵是什麼?

學生前後座四人一組討論交流.然後各組選一名代表作總結髮言。全班交流。

明確:(1)《大學》裏“格物致知”的含義是:從探察物體而得到知識。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有兩個方面:第一,尋求真理的唯一途徑是對事物客觀的探索;第二,探索應該有想象力、有計劃,不能消極地袖手旁觀。

(2)傳統的中國教育不重視真正的“格”,是因爲傳統教育的目的並不是尋求新知識,而是適應一個固定的社會制度。

傳統的中國教育“偏向於理論而輕視實驗。偏向於抽象的思維而不願動手”,缺乏對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

(3)爲什麼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原因有以下三點:第一,這是由中國傳統教育導致的中國學生的弱點決定的;第二,這是科學發展的歷史和實驗過程證明了的:第三,這是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必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養學生的實驗精神,保留一個懷疑求真的態度,靠實踐來發現事物的`真相,這對於今天素質教育中要求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4)判斷一個人是否具備“格物致知”的精神,關鍵看他是否有對事物客觀的、有想象力的,有計劃、積極的、主動的探索,也就是我們平日所說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於實踐”“大膽創新”的精神。不具備這些就不具備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五、研讀課文,學習論證方法

本文運用了哪幾種說理方法?請結合課文內容作簡單分析。

學生討論,師生共同明確。

六、延伸拓展

你在探索客觀事物的過程中,有什麼有趣的經歷嗎?說出來與同學交流。

舉例:雪融化後是水、鐘錶的工作原理……

七、課堂總結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貫穿在我們日常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關鍵是看我們每個人的頭腦中究竟真正有沒有探索、實踐、創新的精神。只有有了這些精神,我們的生活纔是多彩的,我們的思維纔是開闊的。

八、佈置作業

自擬題目寫一篇500字左右的讀後感。

板書設計:

論點:應有格物致知精神

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瞭解有關四書 的常識。

2、瞭解格物致知的含義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對於學習科學知識的重要性。

3、理解本文運用擺事實和講道理相結合的論證方法。

4、本文作者針對中國學生這一特定對象,引用富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名詞、術語、典型事例,論說道理。我們從文中可感受到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令人讚美。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理解本文運用擺事實、講道理的論證方法論證中心論點。

2、難點:正確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義。

【課時安排】

1課時。

【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學生自讀課文,在瞭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通過思考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完成學習重點,懂得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意義。

2、教師設計啓發性問題,在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後,激發學生努力養成注重實踐、注重探索精神的熱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列舉現實生活中或摘引報刊的統計報道,有關中國學生往往念功課成績很好,考試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臨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時,就常常不知所措的高分低能現象,並由引導學生初步分析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進人本課的學習。

二、整體感知

本文作者從關注祖國科學事業的發展,關心祖國青年一代尤其是從事科學研究的青年一代的成長的高度,選擇典型事例,特別是選取自己的生活經歷,極有說服力地闡述了不光在研究學術而且在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上都需要有格物致知精神的道理。

三、教學過程

1、學生自讀課文一至兩遍,初步瞭解各節大意及寫作思路和結構。

關於寫作思路提示:

本文的題目即是中心論點。課文開頭先剖題,由格物致知的出處,帶出對其含義的理解以及我國古代對格物致知並不真正重視的原因分析,澄清了人們的錯誤認識,接着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及怎樣把這種精神應用到科研實際中去,最後誠摯地提出希望,發出號召。

段落層次提綱:

⑴ 話題:怎樣瞭解自然科學(第1自然段)

⑵ 反面論證儒家格物的觀點不能適應當今世界(第2~5自然段)

⑶ 論證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學的實驗(第6~12自然段)

2、投影下列思考題,討論理解本文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⑴ 什麼是格物致知?

明確:格物致知即從探索物體而得致知識。

⑵ 傳統的中國教育爲什麼不重視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明確:因爲傳統教育的目的並不是尋求新知識,而是適應一個固定的社會制度。

⑶ 爲什麼應該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明確:因爲科學進展的歷史告訴我們,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驗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檢討或哲理的清談就可求到的。

⑷ 格物致知精神適用於哪些範圍?

明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學術中不可缺少,而且在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⑸ 本文的論點是什麼?文中列舉了哪些事例?這些事例與本文論點有什麼關係?

明確:論點:應有格物致知精神。

所舉事例,一是第四節,明朝大理論家王x明格物失敗告終。一是第十二節,我初到美國學物理不知所措的生活經歷。

這兩個事例,在文章都是作者爲了闡明觀點所藉以的事實論據。王x明的例證,很好地證明了,在我國古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被埋沒了的觀點,王x明失敗的結局,是由於他的格物並不是真正的實驗,而是把探究外界誤認爲探討自己,是不理解格物致知真正意義的必然結果。我的親身經歷,雄辯地證明了中國學生大都偏向於理論而輕視實驗,在面臨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時,就常常不知所措了的觀點。告訴人們格物即實驗精神在科學研究上的重要性。兩個事例,都爲應有格物致知精神這一中心論點提供事實論據。

四、總結、擴展

本文思路清晰,例證確鑿,極雄辯地闡明瞭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不光增長了人們知識,而且大大開啓了人們的思想,學完本文後,最重要的應在於積極培養這種精神。爲此,可放手讓學生結合書後練習二展開討論,重點討論怎樣才能真正成爲有開拓、創新精神的人?

五、佈置作業

以怎樣才能避免高分低能爲題,寫一篇500字左右的讀後感。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瞭解有關“四書” 的常識。

2、瞭解“格物致知”的含義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對於學習科學知識的重要性。

3、理解本文運用擺事實和講道理相結合的論證方法。

4、本文作者針對中國學生這一特定對象,引用富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名詞、術語、典型事例,論說道理。我們從文中可感受到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令 人讚美。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理解本文運用擺事實、講道理的論證方法論證中心論點。

2、難點:正確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義。

【課時安排】

1課時。

 【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學生自讀課文,在瞭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通過思考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完成學習“重點”,懂得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意義。

2、教師設計啓發性問題,在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後,激發學生努力養成注重實踐、注重探索精神的熱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列舉現實生活中或摘引報刊的統計報道,有關中國學生往往念功課成績很好,考試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臨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時,就常常不知所措的高分低能現象,並由引導學生初步分析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進人本課的學習。

 二、整體感知

本文作者從關注祖國科學事業的發展,關心祖國青年一代尤其是從事科學研究的青年一代的成長的高度,選擇典型事例,特別是選取自己的生活經歷,極有說服力地闡述了不光在研究學術而且在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上都需要有格物致知精神的道理。

 三、教學過程

1、學生自讀課文一至兩遍,初步瞭解各節大意及寫作思路和結構。

關於寫作思路提示:

本文的題目即是中心論點。課文開頭先剖題,由“格物致知”的出處,帶出對其含義的理解以及我國古代對“格物致知”並不真正重視的原因分析,澄清了人們的錯誤認識,接着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及怎樣把這種精神應用到科研實際中去,最後誠摯地提出希望,發出號召。

段落層次提綱:

⑴ 話題:怎樣瞭解自然科學(第1自然段)

⑵ 反面論證儒家格物的觀點不能適應當今世界(第2~5自然段)

⑶ 論證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學的實驗(第6~12自然段)

2、投影下列思考題,討論理解本文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⑴ 什麼是“格物致知”?

明確:“格物致知”即從探索物體而得致知識。

⑵ 傳統的中國教育爲什麼不重視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明確:因爲傳統教育的目的並不是尋求新知識,而是適應一個固定的社會制度。

⑶ 爲什麼應該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明確:因爲科學進展的歷史告訴我們,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驗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檢討或哲理的清談就可求到的。

⑷ “格物致知”精神適用於哪些範圍?

明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學術中不可缺少,而且在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⑸ 本文的論點是什麼?文中列舉了哪些事例?這些事例與本文論點有什麼關係?

明確:論點:應有格物致知精神。

所舉事例,一是第四節,明朝大理論家王,陽明“格物”失敗告終。一是第十二節,“我”初到美國學物理不知所措的生活經歷。

這兩個事例,在文章都是作者爲了闡明觀點所藉以的事實論據。王,陽明的例證,很好地證明了,在我國古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被埋沒了的觀點,王,陽明失敗的結局,是由於他的“格物”並不是真正的實驗,而是把探究外界誤認爲探討自己,是不理解“格物致知”真正意義的必然結果。“我”的親身經歷,雄辯地證明了中國學生大都偏向於理論而輕視實驗,在面臨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時,就常常不知所措了的觀點。告訴人們“格物”即實驗精神在科學研究上的重要性。兩個事例,都爲“應有格物致知”精神這一中心論點提供事實論據。

 四、總結、擴展

本文思路清晰,例證確鑿,極雄辯地闡明瞭“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不光增長了人們知識,而且大大開啓了人們的思想,學完本文後,最重要的應在於積極培養這種精神。爲此,可放手讓學生結合“書後練習二”展開討論,重點討論“怎樣才能真正成爲有開拓、創新精神的人?”

五、佈置作業

以“怎樣才能避免高分低能”爲題,寫一篇500字左右的讀後感。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深入理解文章的內容,準確把握文章主旨,以獲得思想上的啓迪。

2、學會區分觀點和材料,並辨析二者之間的關係。

3、批判質疑,評讀課文,培養學生的思辨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透徹領悟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內涵及其在科學上的重要作用,聯繫學習實際,培養科學實驗精神。

2、歸納文章的中心論點,學習運用擺事實和講道理的論證方法。

3、批判質疑,評讀文章,培養學生的思辨精神。

【教學設想】

本文是對人類科學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所寫,寫作對象明確,意圖清晰,針對性強。實爲啓迪青少年樹立正確的科學思想的絕好教材。因此,充分讀懂原文,挖掘文章蘊涵的深刻的思想意義當爲學習之重。同時,文章論述問題深刻,理論性強,運用批判閱讀的方法和質疑、評判的態度對文章進行分析,能夠逐步培養學生的思辨精神和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本文論點突出,論述嚴密,事理充分,因此學習其寫作手法,也能爲學生閱讀和寫作同類文章奠定良好基礎。

【教學媒體】

PPT

【教學方法】

發問與質疑式閱讀。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

美國《中學科學活動設計與示範》的作者喬治.C洛比爾曾在該書序言裏說:“科學上的失敗只屬於不願再試一試的學生”;又說:“對於學生來說,科學應該是一種從無知到已知的再發現。學生不像海綿──他們不會自動吸收知識。他們是人,他們應該通過第一手的、自己動手操作的經驗來學習。”你認爲這段話與科學家丁肇中先生的《應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所倡導的觀點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找學生談一談自己的看法,並引例證明,從而歸結引申到科學探索活動中“實驗”精神的重要意義,從而導入課文的學習)

二、整體感知和把握課文內容

(研讀課文,理清思路,整體把握)

問題:作者談論的話題是什麼?提出了怎樣的觀點?用什麼方法加以證明的?

(學生閱讀課文,思考回答)

明確:

論點: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課文標題)

論證:

1、提出論題:中國學生怎樣學習自然科學(第一自然段)。

2、舉例證明傳統的中國教育的弊端是並不重視真正的格物致知。(2~5自然段)

3、理例結合,證明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學的實驗精神。(6~12自然段)

4、強調我們要培養實驗的精神極其重要意義。(第13段)

論證方法:講道理、舉事例

三、精讀課文,質疑問難;討論對話,評析文章

準備:課前預習給出下列三個問題:

1、怎樣全面準確地理解作者的觀點?

2、怎樣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指出的中國傳統教育和文化背景下格物致知精神的缺失?

3、怎樣理解作者衷心倡導的科學實驗精神──即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深遠意義?

指導學生仔細透徹地研讀課文,自行提出問題,多渠道查找資料,編寫短文或發言提綱。可以以同觀點小組結合的形式,合作寫文。

參考提示:對下列每一個問題,你分別持什麼態度?是全部贊成、部分贊成還是完全反對?可以用舉事例或講道理的方法來清楚地闡述見解,明確表達自己的觀點。

A、關於作者的論點:對中國學生學習自然科學來說,格物致知的精神非常重要。

B、關於對中國傳統教育理念的批判:傳統的中國教育並不重視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王子明“格“竹子的例子就是明證。

C、關於作者的論斷:“我覺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學術不可缺少,而且對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也是不可少的。”

課堂實施:

第一步驟:小組交流,選出見解最獨到、觀點最鮮明、表達最通暢的發言或文稿。

第二步驟:全班交流,相同觀點的整合和不同觀點的碰撞;鼓勵求異思維,倡導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以及批判性的閱讀。

(課堂討論、交流,辨明道理,把握文章命意)

教師介入討論及小結。

四、延伸拓展

1、再讀課文,思考一下:培養格物致知精神的主要途徑是什麼?

2、課外閱讀《發明的故事》中《最重要的是思想》一文,比較兩篇文章所強調的科學精神有何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試以《我所追求的科學精神》爲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議論文。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設計9

【知識教學點】

1、瞭解有關“四書”的常識。

2、瞭解“格物致知”的含義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對於學習科學知識的重要性。

【能力訓練點】

理解本文運用擺事實和講道理相結合的論證方法。

【重點、難點】

1、重點:理解本文運用擺事實、講道理的論證方法論證中心論點。

2、難點:正確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義。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設計】

1、學生自讀課文,在瞭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通過思考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完成學習“重點”,懂得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意義。

2、教師設計啓發性問題,在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後,激發學生努力養成注重實踐、注重探索精神的熱情。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列舉現實生活中或摘引報刊的統計報道,有關中國學生往往念功課成績很好,考試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臨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時,就常常不知所措的高分低能現象,並由引導學生初步分析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進入本課的學習。

二、整體感知

本文作者從關注祖國科學事業的發展,關心祖國青年一代尤其是從事科學研究的青年一代的成長的高度,選擇典型事例,特別是選取自己的生活經歷,極有說服力地闡述了不光在研究學術而且在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上都需要有格物致知精神的道理。

三、教學過程

投影下列思考題,討論理解本文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1、什麼是“格物致知”?

明確:“格物致知”即從探索物體而得致知識。

2、傳統的中國教育爲什麼不重視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明確:因爲傳統教育的目的並不是尋求新知識,而是適應一個固定的社會制度。

3、爲什麼應該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明確:因爲科學進展的歷史告訴我們,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驗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檢討或哲理的清談就可求到的。

4、“格物致知”精神適用於哪些範圍?

明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學術中不可缺少,而且在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5、本文的論點是什麼?文中列舉了哪些事例?這些事例與本文論點有什麼關係?

明確:論點:應有格物致知精神。

所舉事例:一是第四節,明朝大理論家王陽明“格物”失敗告終。然後是第十二節,“我”初到美國學物理不知所措的生活經歷。

這兩個事例,在文章都是作者爲了闡明觀點所藉以的事實論據。王陽明的例證,很好地證明了,在我國古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被埋沒了的觀點,王陽明失敗的結局,是由於他的“格物”並不是真正的實驗,而是把探究外界誤認爲探討自己。是不理解“格物致知”真正意義的必然結果。“我”的親身經歷,雄辯地證明了中國學生大都偏向於理論而輕視實驗,在面臨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時,就常常不知所措了的觀點。告訴人們“格物”即實驗精神在科學研究上的重要性。兩個事例,都爲“應有格物致知”精神這一中心論點提供事實論據。

四、總結、擴展

本文思路清晰,例證確鑿,極雄辯地闡明瞭“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不光增長了人們知識,而且大大開啓了人們的思想,學完本文後,最重要的應在於積極培養這種精神。爲此,可放手讓學生結合“書後練習二”展開討論,重點討論“怎樣才能真正成爲有開拓、創新精神的人?”

五、佈置作業

以“怎樣才能避免高分低能”爲題,寫一篇500字左右的讀後感。

【板書設計】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心論點

一、點題、剖析“格物致知”的含義

二、具體分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層次清晰

三、總結、發出號召 敘議結合

【關於四書中的引段】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譯文:古時那些要想顯明自己的清明的德行,並推廣開去以惠及全天下人的賢者,是一定要先把自己的國家治理好的。要想先治理妥當自己的國家,就一定要先整齊好自己的家庭;要想整齊好自己的家庭,就一定要先從自身做起,使自己德行修潔;要想使自己德行修潔,就一定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地;要想端正自己的心地,就一定要先使自己的意志誠懇篤實;要想使自己的意志誠懇篤實,就一定先要廣泛地獲取各種有益的知識;要想獲取各種有益的知識,就一定先要考究萬事萬物的道理。只有經過考究而先窮盡世間萬事萬物的道理所在,然後才能最大限度地獲取各種知識;只有先獲得儘量多的各種有益的知識,然後自己的意志纔會誠懇篤實;只有當自己意志誠懇篤實了,然後自己的心地才能夠端正而不邪僻;只有當自己的心地端正無邪了,然後自己的德行纔會修潔;只有當自身德行修潔了,然後纔會感召自己的家人,使得家庭也修潔整齊;然後纔會感化國人,使得國家也得以大治;只有當國家大治了,纔會使得其他國家也從而效仿,從而使全天下都達到大治的境地。

明代的思想家、教育家王守仁(1472~1529),世稱陽明先生,對於“格致”就有個很著名的故事:他二十一歲時,侍父於京都,遍求朱熹(宋理學家)遺書讀之,“一日,思先儒謂衆物必有表裏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官署中多竹,即取竹格之,沉思其理不得,遂遇疾。”(《王文成公全書》卷三十二《年譜》)他想單刀直入探究朱學的內在理路,其誠可佳,其勇可喜,但其行動可笑:傳說陽明的爺爺喜歡竹子,在“竹軒”前種了許多。陽明和姓錢的朋友每天從早到晚默默地面對竹子,竭心盡力地來格其中之理。朱子說一草一木皆含至理,他們便身體力行。到了第三天,姓錢的朋友勞神成疾,陽明笑他不中用,但到了第七天,他也因耗竭心力而病倒。這七天他怎樣沉思其理,想了些什麼,後人不得而知。我們只知道他一無所獲。其實,程(宋理學家程頤)朱也並不這樣去格竹子,程朱之格物致知,是對於經驗中的事物,──窮究其理;及至“窮”得多時,乃恍然有悟於萬物共有之理。

胡適也認爲對“格致”“最有勢力的一個解說是程子(程頤)朱子(朱熹)作的。”還是在《格致與科學》一文中,他寫道:“他們說,‘格’就是‘到’,格物就是到物上去窮究物的理。朱子說得最清楚:‘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而吾心之明莫不有知……。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 即(就)物窮理,是格物;求至乎其極,是致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