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一去二三裏》教學設計

修訂後的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教材中的《一去二三裏》是首流傳非常廣的古詩。一去二三裏使人想到詩人郊遊或因事外出,一走就是兩三里路;煙村四五家則是詩人看見沿途炊煙裊裊,幾戶人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彷彿讓人看到數座亭臺聳立,路邊的野花昂首怒放。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一去二三裏》教學設計

根據修訂後的大綱精神及新教材編者的意圖,要着重抓識字教學和朗讀、背誦指導,對詩句內容的理解不作要求。在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區分兩類字的不同要求,指導學生識字、寫字

本課要求學會的生字有10個。對這些字要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瞭解字詞在語言環境中的意思;要求會認的有5個字,只要求讀準字音。同時還要求掌握9種基本筆畫。這9種基本筆畫和10個要求學會的生字,都將爲學生今後大量識記和書寫漢字奠定基礎,作用不可忽視,教學中要將識字作爲重點,還要注意兩類字的處理方法有所不同。

初讀課文時,教師應要求學生藉助拼音讀準每個字的字音,並且讓學生用不同符號畫出要求學會和會認的字,對這些字要多讀幾遍,然後出示生字卡片,採取多種形式反饋兩類字字音的掌握情況。10個要求學會的字,要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觀察插圖,反覆朗讀進一步意會。而5個要求會認的`字只要讀準字音即可。在讀完課文後,應集中指導學生認識筆畫、識記字形、書寫漢字,要將三者緊密結合起來。九個基本筆畫應引導學生了解筆畫名稱、運筆方法。教師應引導學生在認識筆畫的同時練習書寫筆畫,通過實踐加深認識。生字的書寫一定要強調筆畫順序以及如何在田字格內寫得端正、勻稱,同時還應十分重視教給孩子正確的執筆姿勢,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二、加強朗讀、背誦的指導

這首詩節奏鮮明,韻律和諧,琅琅上口,富有音樂美。教學時要多讀。要力避對古詩的詞句做主動的講解。否則,不但會破壞詩中形象的完整性,損害詩的藝術感染力,而且會壓抑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更不能旁證博引,探幽發微,把學生弄得懵懵懂懂。低年級的古詩教學,應讓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牢記心中,隨着年齡和閱歷的增長逐漸理解。

古詩反覆吟誦,才能讀出韻味來。要讓學生通過小聲讀、齊讀、分組讀等形式,使學生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消化和吸收。教師可通過範讀,教給學生朗讀古詩的方法。例如:教師可用輕鬆、舒緩的語調朗讀本詩,讓學生體味到一種清新、自然的鄉村氣息,利用朗讀的律動感染學生,把學生引入詩的意境。同時根據低年級兒童活潑好動的特點,輔以手勢、動作,學生跟着老師一邊吟誦一邊做動作,陶醉在詩情畫意之中。

讀古詩要強調背誦,哪怕學生一時不可能完全理解,但熟讀成誦,時間久了,就會逐步理解。因此,在反覆朗讀的基礎上練習背誦有助於增強語感、增強記憶,可使兒童在舒緩的讀誦、細細的品味中淨化心靈,陶冶情操,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的薰陶。

三、運用各種教學媒體,再現詩中情境

詩句描寫的情景,通過圖畫再現出來,就會變得具體可見,能幫助學生感受形象,進入情境。教學本詩,可出示放大的課文插圖(或多媒體課件),將學生帶入情境,這樣整首詩的內容變得形象化了,學生的情感因素也調動起來了。古人云: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教學本詩,還可以讓學生各自讀詩,邊讀邊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然後動筆畫簡筆畫。學生作畫,把詩中描繪的景象形象化了,進入了自由想象的空間,樂在其中。音樂往往給人以豐富的美感,使人心馳神往,所以本課教學如能借助音樂來渲染情境,也是理想的手段。可在教師、學生誦讀詩歌的同時播放節奏輕快、行雲流水的古箏樂曲來渲染氣氛、創設情境,使孩子們的情感得到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