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小鴨》教學設計

作爲一名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快樂的小鴨》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快樂的小鴨》教學設計

《快樂的小鴨》教學設計1

設計意圖:

在幼兒園開展的課題《體育遊戲的有效開發與實踐研究》研究中,發現“變廢爲寶” 自制體育器械對體育活動遊戲化開展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我把宣傳標語條幅進行簡單拼接,做成了一塊大大的長方形綢布,和孩子們玩遊戲。我發現孩子們對布的興趣遠遠超過參與遊戲的興趣。孩子們在落下的綢布上或躺、或坐,或打滾,或踩踏,非常開心。由此引發了我的思考,具體參閱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對於小班幼兒動作發展的教育建議,於是,我利用布的特性,開發其鋪墊、摺疊、拉扯、包裹等功能,創設情境式遊戲活動,調動小班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發展小班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敏性。

活動目標:

1.在跑、跳、鑽、爬、滾等運動中提升身體的敏捷性,促進大動作的協調發展。

2.體驗運動的樂趣,培養樂觀開朗的個性。

3.體驗和大家共同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長約6米、寬約3米的大塊長方形紅綢布、小鴨頭飾、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播放音樂《母鴨帶小鴨》

幼兒排好隊,老師扮演鴨媽媽,隨音樂《母鴨帶小鴨》,進場。

師:“鴨寶寶們,今天天氣真好,媽媽要帶你們去小河裏游泳。路上會遇到一些障礙,寶寶們一定要排好隊,聽指揮緊緊的跟着媽媽,知道嗎?”

再次播放母鴨帶小鴨音樂師幼共同模仿小鴨走。

二、動作練習部分:

1.“過泥溝”,練習不同的跳:紅綢布折成長條,讓幼兒練習雙腳跳、單腳跳。

師:“寶寶們,快看前面有一片小泥溝,我們要跳過這片小泥溝,才能到小河裏游泳。”“你們會怎麼跳,誰來試試”

(幼兒示範,教師總結)師:“你會雙腳跳,真勇敢”“還有誰有不同的方法”“你會單腳跳,真棒!”“寶寶們,我們排好隊一個接着一個用你的方法跳過小泥溝。”

2.“穿浪花”,練習低頭鑽跑。

(兩教師抖動紅布,幼兒目測其飄揚及落下的速度和距離,從“浪花”下穿過)

師:“寶寶們,小河裏捲起了浪花,我們要一起勇敢的穿過浪花。”“穿浪花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眼睛看着浪花捲起來的時候,低頭快速的鑽跑過去,”“寶寶們,注意看媽媽怎樣穿浪花”

教師示範穿浪花,總結:“注意了一定要眼睛看着浪花捲起來,再穿過去”“我們分成三組,顏色的鴨寶寶注意了,浪花捲起來了,快穿過去”

(幼兒分成三組依次穿過浪花,總結表揚孩子們的勇敢。師:“我的鴨寶寶們真勇敢!”)

3.“打雷,下雨了”,練習鑽爬,頭部撫觸。(兩名教師蹲下身體把紅綢布拉平)(播放打雷下雨音樂)

師:“聽,什麼聲音?”“下雨了,寶寶們快!鑽到紅綢寶寶變成的荷葉下面,避避雨吧!”幼兒鑽入大紅綢布下模仿躲避雷雨,教師拳頭模仿雨滴輕輕拍打幼兒。

4.“雨停了,小雨點在荷葉上滾來滾去”,練習滾動。(兩名教師把紅綢布拉平放到場地中間)

師:“寶寶們,你們知道小雨點在葉子上是怎麼滾動的?”“一起來看一看”(播放視頻)師:“鴨寶寶們,誰來用身體學學小雨點,怎麼滾動。”(請2—3名幼兒示範,總結)

(1)幼兒在紅稠布上,探索並練習滾動的不同方法。

師:“鴨寶寶們,排好隊我們一個接着一個滾過去”(播放小鴨滾音樂)

(2)教師總結後,選擇一種方法,幼兒依次由紅稠布的一端滾到另一端。

三、結束部分

1.“小小的船”,放鬆動作。(播放音樂月亮船直至活動結束)

師:“寶寶們,累了吧,和媽媽一起做到小船上休息一會吧。”幼兒坐在紅綢布上,面朝教師,手握兩邊的稠布,左右搖晃,進行放鬆。念兒歌:彎彎的月亮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我在小小的船裏坐,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2.乘船回家,自然結束。

師:“寶寶們,我們一起划着小船回家囉!”

幼兒站於布側,一手抓布,一手做游泳狀,“遊”出活動場地。

自我評析:

本節活動,我緊緊抓住幼兒的興趣點,以小班幼兒最喜愛的動物小鴨子和鴨媽媽的遊玩爲主線,抓住小班幼兒喜歡模仿的特點,用紅綢變泥溝、捲浪花、變荷葉、變小船的遊戲情節,貫穿了幼兒的跑、跳、鑽、滾的動作練習,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活動中,我做到心中有目標,教育無痕跡,始終以遊戲的口吻,遊戲化的情節,遊戲化的場景和孩子一起玩,幼兒絲毫不感到被要求,被限制,被強制,而是主動遵守規則,積極練習動作並得到一定的發展。在整個活動,不同的場景我採用不同的背景音樂,讓孩子們興致盎然,孩子們在發展動作的同時,感受到音樂美的陶冶,真正體現了體育活動遊戲化開展的理念。

《快樂的.小鴨》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通過探索、交流活動,進一步體會減法的含義。

2、學會“十幾減7、6”的退位減法。

3、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體會算法的多樣性。初步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獨立性。

教學重點:熟練準確計算“十幾減7、6”的退位減法。

教學難點:探討“十幾減7、6”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小棒、鉛筆、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教師談話:同學們,春天來了,小草發芽了,小河裏的冰融化了,一羣可愛的小鴨子在河邊的草地上玩耍,有一些小鴨子到河裏快樂地遊起泳來,他們玩的可真開心。

2、課件出示6頁的主題圖,認真觀察,說一說圖意:在圖中你都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生:有12只小鴨,7只到河裏游泳了。)

誰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草地上還有多少隻?)我們可以怎麼解決?

二、想一想,列算式

1、 想一想,猜一猜,草地上還有多少隻?

2、 列出算式,12—7

三、討論12—7的算法

1、讓學生獨立思考,用小棒擺一擺,嘗試解題。

2、小組交流:你是怎樣算的?把自己的算法和小組學生說一說

3、說說你是怎麼算的?

(1)、一根一根地減。

(2)、12分成10和2, 10-7=3 2+3=5

(3)、把7分成5和2, 12-2=10 10-5=5

(4)、7+5=12 12-7=5 ??

(5)多媒體課件演示計算方法。

4、用小棒擺一擺,說一說你的計算過程(書6頁)

(1)、課件出示,讓學生認真觀察,想一想應該怎樣算

(2)、用小棒擺一擺,然後在書上先圈一圈,計算得數。

(3)交流,你是怎麼算的?學生說計算過程。

5、算一算, 擺一擺 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

11—6= 14—6=

四、鞏固練習(7頁練一練)

1、算一算,用小棒或計數器說明你的計算過程

14—7= 12—6=

(1)讓學生充分地動手操作,進一步建立實物和算式的聯繫。

(2)指名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算的,理解算理。

2、畫一畫,填一填

(1)學生獨立完成

(2)指名說畫法和算法,進一步鞏固數線的用法。

3、看圖,列算式

(1)看圖,清楚表達圖中的意思,嘗試提出問題,列出算式。

(2)指名說算法,學生進一步體會加與減之間的關係

4、比一比看誰算得又對又快,任選2題,跟同桌說說你是怎麼算的?

5、小熊射門

(1)看圖說圖意

(2)獨立計算得數

(3)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算出得數的。

五、拓展練習(課件出示圖片)

(1)、讓學生自由看圖描述故事,提出問題,並嘗試解決。

(2)、交流、歸納“十幾減7、6”的退位減法算式。

六、總結: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

板書:

快樂的小鴨

(1) 12-7=5 (2)12-7=5

10-7=3 12-2=10

2+3=5 10-5=5 ??

(3) 12-7=5

因爲7+5=12

所以12-7=5

《快樂的小鴨》教學反思

快樂的小鴨,這一課所承載的知識點爲:“十幾減7、6” 的退位減法。雖然在前面已學習過“十幾減9”“十幾減8”,但有的學生仍然不能很好地理解退位減法,因此有必要在教學中進行鞏固和細化,進一步使學生熟練地掌握和運用,

1、注意了創設情景、激發學習興趣。在教學開始,創設了美麗的情境,把學生帶到美麗的春天的河邊,綠綠的柳樹,清清的河水,一羣小鴨子快樂地在河邊、在河裏遊戲,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慾望,陶冶了美的情操。

2、動手操作,啓迪思維。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生擺一擺、撥一撥、畫一畫、圈一圈等活動獲得數學新知。在學生主動思考中發展思維,培養創新精神。

3、注意了算法的多樣性,但有重點地教學破十減法,使學生重點掌握,爲以後的快速計算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