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咚》教學設計

《咕咚》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咕咚》教學設計

1.認識“咕、咚”等12個生字。

2.通過圖畫、形聲字或聯繫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認字,把故事讀正確、讀流利。

3.藉助連環畫課文特點,讀懂故事內容,能根據課後問題找出相關信息進行推斷。

4.藉助連環畫複述故事。

【教學重點】

1. 藉助圖畫、形聲字特點、聯繫上下文等方式猜字、認字;能根據課文內容作簡單推斷。

2. 藉助連環畫複述故事

 【教學難點】多種方式識字,藉助插圖複述故事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動物卡片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老師展示園地八我的發現插圖,引導學生髮現每組詞語偏旁相同的共同特點。藉助泡泡的提示,發現偏旁表意的構字規律,建立字形與字義的聯繫。

反犬旁:與獸類有關

鳥字邊:與鳥類和禽類有關

蟲字旁:與昆蟲有關

剛纔我們認識了這麼多小動物,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發生在小動物之間的故事。板書課題:咕咚(引導學生體會形聲字,象聲詞)。

二、初讀課文 認讀生字

1.自主閱讀課文,遇到有拼音的生字多讀幾遍,讀不出的生字圈出來,看圖猜讀或者嘗試其他方法猜讀。

2.同桌認讀圈出的生字,交流認讀方法。

3.學生彙報教師總結認讀生字方法:

(1)藉助圖畫猜讀,如:鹿、象

(2)聯繫上下文猜讀:熟 掉

(3)藉助形聲字猜讀:嚇、攔、領

(4)熟字比較:逃——逃、跳 熟——熱 命——傘

(5)組詞認讀:野牛、田野、逃命

4.找一下課文裏一共出現了哪幾種小動物。(按順序板書)

三、圖文對照,瞭解故事內容

1.看圖學習1—2自然段

(1)觀察圖一,發生了什麼事情?“咕咚”是什麼?學生朗讀1、2自然段,從文中找答案說一說。

指導好長句子的停頓,“一個木瓜從高高的樹上掉進湖裏,咕咚!”

(2)從哪裏看出兔子嚇了一跳(拔腿就跑),教師指導朗讀“兔子嚇了一跳,拔腿就跑”,要讀出害怕的感受。思考:兔子爲什麼逃跑?

2.看圖學習3—4自然段

(1)兔子的叫聲被猴子聽見了,它是怎麼做的?(跟着跑,一邊跑一邊大叫)

(2)兔子和猴子的叫聲被小動物們聽見了,它們都害怕了,它們又是怎麼做的?

課件展示:一個跟着一個跑起來,大夥一邊跑一邊叫:“快逃命啊,‘咕咚’來了!”(指導朗讀,可藉助動作表演進入角色,讀出小動物害怕的語氣。)

(3)看圖演故事,體驗動物們害怕心理。

學生模仿第3或第4自然段看圖說話。如:

狐狸一聽,就跟着跑起來。他一邊跑,一邊大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羊一聽,就跟着跑起來。他一邊跑,一邊大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鹿一聽,就跟着跑起來。他一邊跑,一邊大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象一聽,就跟着跑起來。他一邊跑,一邊大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圖學習第5自然段

大夥正亂作一團,野牛來了,它是怎麼做的?(攔住大夥)。它問了什麼?(“咕咚”在哪裏你看見了嗎?)

教師扮演野牛,學生扮演小動物,詢問被“咕咚”嚇壞的小動物們爲什麼要逃命,引導學生體會野牛會思考,不盲從。

4.看圖學習第6—7自然段

(1)他們來到湖邊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2)最後大夥爲什麼都笑了?

小結:學習了這個故事,說說動物們爲什麼跟着兔子一起跑,你懂得了什麼道理?

四、看圖複述故事

1.藉助課本插圖,按照順序,你能複述一下《咕咚》這個故事嗎?教師課件按順序出示課本的四幅插圖。學生練習用自己的話複述故事。

2.學生展示。

《咕咚》教學設計2

教學目的:

1.能借助漢語拼音和插圖,讀懂課文。

2.理解課文,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實真相,先問爲什麼,不要盲目地跟着別人跑的道理。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弄明白“咕咚”到底是什麼東西,以及兔子聽到“咕咚”聲拔腿就跑,許多動物也跟着瞎跑的原因,最後野牛怎樣給大家解除了誤會。

難點:是理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做什麼事,不應該盲目地跟着別人跑,而要問爲什麼,弄清事實真相。

教具準備:課文插圖、配樂錄音、卡片、小黑板。

教學思路:

先借助漢語拼音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接着指導學生帶着問題逐段閱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最後用以“扶”帶“放”的方法指導學生學習自讀課文《小牛站起來了》。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啓發談話,揭示課題。

1.上新課前,老師想出個問題考考大家:一個木桶中,裝了滿滿的一桶水,假如你們把一塊石子扔進水中,這時會發出什麼聲音呢?(咚,咕咚。)(板書:咕咚)就是這聲音,曾經嚇跑過好幾種動物呢!你們想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嗎?(想)好,老師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學習一篇新課文,這篇課文的題目就叫《咕咚》。

2.這是一篇閱讀課文。這篇課文到底講了什麼事呢?下面請聽錄音。

二、聽全篇課文的朗讀錄音,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要求:仔細聽,認真想,故事中的“咕咚”是什麼?故事中講了哪幾種動物?(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掉進湖裏發出的聲音。故事中講了小兔、小鹿、小猴、狐狸、山羊、大象和野牛這些動物)

三、藉助漢語拼音,再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1.標好自然段的序號。

2.畫出你不理解的字、詞。

3.指名朗讀課文,進行朗讀指導。

4.出示小黑板,思考回答問題。

全文共有____個自然段,____幅圖,講了____聽到“咕咚”的聲音,沒有弄明白,拔腿就跑,後來____、____、____、____、____也跟着跑,只有____沒有跟着跑。幫助大夥兒弄清了真相的事。

四、指導看圖,說清圖意。

出示課文中的一、二、三、四幅掛圖,要求學生按照“誰、在幹什麼、爲什麼這樣”的順序,說說每幅圖的意思。

圖意參考:

1.兔子聽到木瓜熟後掉進湖裏的“咕咚”聲,嚇了一跳,拔腿就跑。

2.聽到兔子的叫喊,小猴、小鹿、狐狸、山羊也跟着跑。

3.大象也跟着跑。野牛攔住了大夥兒,問“咕咚”在哪裏,誰看見了?

4.兔子領着大家來到湖邊,弄清了“咕咚”是什麼,大家都笑了。

五、小結過渡。

剛纔,老師和大家聽了錄音,讀了課文,看了插圖,同學們對《咕咚》這篇課文所講的故事有了初步的瞭解。這篇課文中,兔子聽到“咕咚”聲爲什麼拔腿就跑,其它幾種動物爲什麼也跟着就跑,野牛爲什麼攔住它們,故事的結果怎樣?這些問題你們想知道嗎?(想)老師下一堂課再和大家一起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新課。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們知道“咕咚”是什麼?

2.這篇課文講了什麼事情,它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呢?下面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閱讀課文一、二自然段。

1.(出示掛圖1)這幅圖講了什麼?(小兔聽到木瓜掉進湖裏發出的“咕咚”聲,嚇了一跳,拔腿就跑)

2.小兔爲什麼跑?(它認爲咕咚可怕極了)

3.它有沒有仔細看一下?(沒有)

4.木瓜從高高的樹上掉進湖裏,發出“咕咚”一聲,這聲音太響了,膽子很小的兔子聽到這個聲音會怎麼樣?(害怕)

5.從哪兒可以看出來?(嚇了一跳、拔腿就跑、邊跑邊叫)(隨機理解:拔腿就跑)

6.它邊跑邊叫,對誰叫?叫什麼?(對小猴叫:“不好了,‘咕咚’可怕極了。”理解:這裏的“咕咚”是指一種東西的名稱)

7.指導朗讀:“不好了,‘咕咚’/可怕極了!”(注意停頓、重音、語氣)

三、閱讀課文三、四自然段。

1.(出示掛圖2)這幅圖講了什麼?(聽了兔子的叫喊,小猴、小鹿、狐狸、山羊也跟着跑起來了。)

2.小猴爲什麼也跟着跑?從哪兒看出來的?(小猴聽了兔子的叫聲,認爲“咕咚”追它們來了。從小猴子邊跑邊叫:“不好了,不好了,‘咕咚’來了,大家快跑哇!”可以看出)

3.“咕咚”追它們來了,小猴子心裏會怎樣?(非常害怕)

4.指導朗讀:“不好了,不好了,‘咕咚’來了,大家|快跑哇!”(注意語氣、停頓、重音。句中第二個“不好了”和“快跑哇”音要讀得重一些,調要拉得長一點)

5.小猴子那可怕的叫聲,震動了整個森林。這一下森林裏可熱鬧了。聽!(放第四自然段的配樂朗讀錄音)

6.這一自然段中講到了哪些動物?它們怎麼樣?“大夥兒”指誰?(有狐狸、山羊、小鹿。它們也跟着跑起來,邊跑邊叫:“快逃命啊,‘咕咚’來了!”“大夥兒”指狐狸、山羊、小鹿)

7.它們爲什麼叫“快逃命啊”?(它們認爲“咕咚”是一種可怕的東西,要來吃它們了)

8.比較“兔子”“小猴”“大夥兒”說的話。它們講的話相同嗎?不同在哪裏?(小兔子只是說“咕咚”可怕極了;小猴子認爲“咕咚”追它們來了;其它的動物以爲“咕咚”吃它們來了。它們把“咕咚”越傳越厲害)

9.分角色朗讀“兔子”“小猴”“大夥兒”說的話。

10.就這樣,很平常的一聲“咕咚”聲,由於動物們的誤解、誤傳,它成了一種很怪的動物,嚇壞了森林中的許多動物,它們一個跟一個跑起來,就連大象也怎樣了?(跟着跑起來)

四、閱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1.(出示掛圖3)這幅圖講了什麼?(野牛攔住大夥兒問“咕咚”在哪裏?誰看見了?)

2.野牛爲什麼沒有跑?它是怎樣做的呢?(野牛想搞清楚“咕咚”是什麼。它攔住了大夥兒)

3.(出示“攔住”一詞)你會做“攔”的動作嗎?野牛是怎麼攔的?(讓學生通過演示理解)

4.野牛攔住了大象和大夥兒後是怎樣問的?(指導學生用“先問____,再問____、____、____、____、____,最後問____”的句式回答。)

5.分角色朗讀“野牛”的問話和“大象”“兔子”的答話。

五、閱讀課文六、七自然段。

1.(出示掛圖4)這幅圖講了什麼?(大夥兒知道“咕咚”的真相後,笑了)

2.大夥兒是怎樣知道事情真相的呢?(出示課文第六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指導學生比較朗讀後思考:

(1)木瓜爲什麼會自己掉下來?(木瓜熟透了)

(2)木瓜掉進湖裏爲什麼會發出很響的聲音?(從高高的樹上掉下來撞擊水面)

(3)“咕咚”究竟是什麼?(“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從樹上掉進湖裏所發出的聲音)

3.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後,它們都怎樣呢?(大夥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4.這裏的“大夥兒”指誰?爲什麼都笑了?(“大夥兒”指:兔子、小猴、小鹿、狐狸、山羊、大象。它們知道了“咕咚”是木瓜掉進湖裏發出的聲音,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後,覺得自己剛纔的行動十分可笑,所以笑了)

5.這時候,它們會想些什麼呢?(誘導學生進行合理想象。如:小猴想:我以後要向野牛學習,不再瞎跟着別人跑,而要問個爲什麼,弄清事情真相)

六、總結課文。

1.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兔子聽到“咕咚”的響聲,沒有弄明白,就邊跑邊叫“咕咚”非常可怕。小猴子聽了兔子的話,跟着跑起來,並且叫大家也快跑。狐狸、山羊、小鹿聽到後,一邊跑一邊叫大家逃命。大象看見了也跟着跑起來。野牛卻不這樣。他攔住大家問“咕咚”在哪裏,誰看見了。最後兔子領着大家來到湖邊,弄清了事情真相。

2.在這個故事中,你喜歡誰?不喜歡誰?爲什麼?(在這個故事中,我喜歡野牛,因爲它遇到事情不慌張,能先問個爲什麼,不盲目地跟着別人跑。我不喜歡兔子、小猴子、山羊、狐狸、小鹿、大象,因爲它們遇事不先問爲什麼,別人怎麼說,也跟着別人怎麼說;別人怎麼做,也跟着別人怎樣做)

3.我們同學們以後遇到事情應怎麼辦?(遇事先問個爲什麼,弄清事實真相)

《咕咚》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熱”、“鬧”兩個字,認識“四點底”。

2.能力培養:朗讀課文。背誦第4自然段。

3.情感目標:在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感悟不能偏聽偏信。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背誦第4自然段。

教學難點:感悟不能偏聽偏信。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動物頭飾。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測

1.自由朗讀課文,要讀準字音,注意詞連讀。

2.讀詞語。

(課件出示)熱鬧 水花 正巧 逃命 木瓜 熟了

嚇壞 大夥兒 哈哈笑 跟着跑 說

二、 學習生字

1.記憶字形。

(課件出示)熱鬧

認識新偏旁——四點底。(師範寫四點底)

仔細觀察這兩個字,誰有好辦法記住它們?

指名說,提升方法。

2.組詞。

3.書寫。

指導:熱,上面部分要緊湊。橫折彎鉤彎得不要太大。

4.用“熱鬧”說一句話。

(課件出示):這下子可熱鬧了,動物們全跟着跑起來,邊跑邊喊:“快逃命啊,咕咚來了!”

請你邊讀邊想像,讀讀這句話,要讀出熱鬧的場面。(板書:熱鬧)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熱鬧的情景?你能用上“熱鬧”說一句話嗎?

引導把話說具體。

三、 朗讀課文,理解內容

(一)朗讀、理解第一、二自然段(事件起因)。

1.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讓這裏變得如此熱鬧呢?

自己在課文中找一找。

指名讀給大家聽。

2.指導讀好重點句。

“兔子聽見嚇壞了,拔腿就跑,邊跑邊叫:‘快逃哇,咕咚來了!’”

猴子“也跟着跑,邊跑邊叫”。

“動物們全跟着跑起來,邊跑邊喊:‘快逃命啊,咕咚來了!’”

(二)朗讀、理解第三自然段(事件經過)。

1.大夥兒正亂做一團時,誰走來了呢?

自己朗讀第三自然段。

2.分角色朗讀(戴頭飾)。

指導讀好“你們看見了嗎?”“我是在湖邊聽見的。”等句子。

(三)朗讀、理解、背誦第四自然段(事件結果)。

1.原來小動物們誰都沒有看見“咕咚”,只是聽見的,(板書:聽見)就造成了這熱鬧的場面。聽了大象的話,小動物們頭腦冷靜下來了,它們決定去看個究竟。

自己讀讀第四自然段。

2.小動物們看見的咕咚到底是什麼?(板書:看見)它們看清楚以後,有什麼反應?(板書:笑了)

3.你能看着課文的插圖,試着背背這個自然段嗎?

(課件出示):

大家( ),正巧一個木瓜( ),咕咚一聲,( )。 大夥兒( ),( ), 都( )!

指導背誦。

4.小動物們在笑什麼?

指名說,理解不能偏聽偏信。

(四)朗讀全文。

自由朗讀課文,可以加上自己的.表情和動作。

四、佈置作業

1.用“熱鬧”寫一句話。

2.把第四自然段背熟。

3.給家長講一講這個故事。

板書設計:

6 咕咚來了

熱 聽見 熱鬧

看見 笑了

《咕咚》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能借助拼音和插圖,讀懂課文。

2、抓重點詞句,品析感悟課文中動物們的不同表現,能大致體會“遇到任何事情,要動腦筋想想,多問幾個爲什麼,才能瞭解事情的真相,不要盲目地跟從。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重點是弄明白“咕咚”到底是什麼東西,以及兔子聽到“咕咚”聲拔腿就跑,許多動物也跟着瞎跑的原因,最後野牛怎樣給大家解除了誤會。

教學難點:

難點是理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做什麼事,不應該盲目地跟着別人跑,而要問爲什麼,弄清事實真相。

教具準備:

課文插圖、配樂錄音、卡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激趣揭題

師:小朋友們,如果將一塊小石子投進裝滿水的水桶裏,會發出什麼聲音?(咚、咕咚)正是這聲音,曾經嚇壞了森林中中的一羣動物呢!想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嗎?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個有趣的故事。板書課題《咕咚》,齊讀。

二、整體感知

1、請大聲朗讀課文,要求:第一次讀課文,能借助拼音把課文讀正確,遇到讀不順的地方,多讀幾遍,儘量做到通順。

第二次讀課文,想想:課文中的“咕咚”是指什麼?故事中出現了哪些動物,請用“—”劃出來。

2、交流反饋

a、 指名分段讀課文,師生共同正音。

b、指名回答第2個問題

三、品讀課文(圖文結合)

(一)、出示第一幅圖,說說圖意。

1、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幅圖的意思?課文哪兩個自然段是寫這幅圖的?自由讀這兩個自然段,拿起筆,劃出小兔當時心裏很害怕的詞句。

2、反饋交流。理解“拔腿就跑”。

你有過拔腿就跑的經歷嗎?(師講述自己的經歷,生回憶自己的生活經歷)

小兔爲什麼拔腿就跑呢?可見這“咕咚”聲實在是大的嚇人,所以它一邊跑,一邊叫。它是怎麼叫的,誰來試試?指導朗讀。

2、在小兔的眼裏,這“咕咚”是什麼?

3、小猴聽到小兔的叫聲,認爲這“咕咚”又是什麼?(是一種很可怕的東西,而且還追它們來了)誰能學着小猴的樣子,也來叫一叫(自由讀,指名讀,分組讀)

(二)、出示第二幅圖

師:小猴子那可怕的聲音震動了整個森林,這下森林裏可熱鬧了!看圖,從哪裏看出?此時,在大夥的眼裏這“咕咚”又是什麼?(是一種很可怕的東西,好像是要來吃他們啦!)指導朗讀:“快逃命啊,咕咚來了!”

自由讀,指名讀,男女聲賽讀

分角色朗讀1—4自然段。

(三)、出示圖三

師:就這樣一聲很平常的“咕咚”聲,由於動物們的誤解、誤傳,竟成了一種很可怕的怪物,嚇壞了森林裏的許多動物,他們一個跟着一個跑起來,就連大象這麼重量級的人物也怎麼樣了?正當整個森林亂轟轟一片時,誰出來穩定大家的情緒呀?(野牛)

出示圖二和圖三,比較這兩幅圖,小動物們的表情和野牛的表情有什麼不同?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你會用什麼?

引讀:是啊,野牛不慌不忙地攔住大象,問:“———”大象說:“————”

野牛非常冷靜地問大夥兒:“———”

大夥回答說:“—————————”

野牛非常沉着地問小猴兒:“咕咚在哪裏,你們看見了嗎?”小猴說:“————”

最後,野牛非常理智地問兔子:“—”

兔子說:“———————————”

(四)、出示圖四

師:於是在兔子的帶領下,大家來到了湖邊,這時,他們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又會說什麼呢?

瞭解了事情的真相後,他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覺得自己剛纔的行爲實在是太可笑了!

四、拓展延伸

1、在這個故事中,你喜歡誰,不喜歡誰,爲什麼?板:沉着冷靜、肯動腦筋

2、那我們以後遇到事情該怎麼辦呢?

板書設計:

咕咚

兔子拔腿就跑

小猴跟着跑 沉着冷靜

大夥兒 一個跟着一個 肯動腦筋

野牛 攔、問

課後反思

課堂教學活動是師生生命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師生共同發展的主要途徑。高效的課堂教學離不開有效的教學組織策略,因此,作爲一個教師首先要深入地解讀文本,才能設計一份有效的教學案例。《咕咚》這篇課文是一篇童趣盎然、情節曲折的童話故事,講的是一隻小兔聽見“咕咚”一聲,嚇得撒腿就跑,其他動物也跟着逃跑,只有野牛問“咕咚”是什麼,而且要去看看,這才讓大家明白:“咕咚”原來是木瓜掉到湖裏發出的聲音。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聽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動腦想想或去實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隨別人。但這是一篇課外讀物,如何用一個課時,讓學生既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又能懂得故事的寓意,我琢磨了很久,根據本班實際情況,閱讀話題的設計又不能過深過放,一節一節下來,感覺又比較鎖碎,最後,我通過圖文結合,既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觀察能力,又能借助圖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激發學習興趣。

整堂課,我對學生回答作了充分地預設,因此上得也比較順,但有一個環節,可是我未曾預料到的。書中講大象也跟着跑,我只是一句話帶過,沒想到學生卻揪着大象不放,當一個學生提出:“老師,大象這麼大,爲什麼也嚇得跟着跑?”我當時一愣,沒想到學生的回答更精彩。“大象可能認爲這咕咚比他還要大,所以也嚇得跟着跑。”我在心裏爲學生的回答喝彩。課到了最後一個環節,學生也慢慢領悟了寓意,可有個學生可能上課聽得不是很認真,他又問了前面那個問題:“老師,只不過是一聲咕咚聲,大象爲什麼也跟着跑啊?”這時一個學生站起來說:“因爲大象沒動腦筋啊,遇到事情也沒去想就跟着瞎跑。”多精彩的回答呀,是學生的問題把課推向了**,這可真是所謂的未曾預約的精彩,我爲我班學生的進步而高興。

《咕咚》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學會1個生字(熱),認識“四點底”。

能力目標

1、朗讀課文,背誦第四自然段。

2、會讀指定的詞語,能用“熱鬧”說一句話。

3、能把這個有趣的故事複述下來。

情感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聽別人說的話也要動動自己的腦子,想一想別人說的是對還是錯。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聽別人說的話也要動動自己的腦子,想一想別人說的是對還是錯。

教學難點:

1、能把這個有趣的故事複述下來。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聽別人說的話也要動動自己的腦子,想一想別人說的是對還是錯。

教具準備:

課件、圖片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引趣:(2’)

1、(出示圖片)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嗎?在這座美麗的森林王國裏,生活着很多可愛的小動物。在這裏,每天都會發生很多有趣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這座森林王國,看看又有什麼有趣的故事發生了。

2、板書課題,生齊讀。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12’)

1、自己看音節讀課文,要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

2、你能叫出下面詞語朋友的名字嗎?

木瓜:誰知道木瓜是什麼?指名說。

看圖介紹:木瓜是一種植物的果實,它生長在溫度較高的地區,木瓜可以吃,也可以用來入藥。

水花:你見過水花嗎?在哪兒見到的?(石頭扔進水裏;手拍打水面……)

咕咚:當石頭扔進水裏的時候,我們不僅能看到水花,還能聽見聲音呢。出示詞。

逃跑:這個詞表示的是一種動作,誰願意給大家做一做?

跑的時候要用到腳,所以跑這個詞就是足字旁。

跟着:像這樣的詞還有“跟着”,跟着別人走也要用到腳,所以它也是足字旁。

熱鬧:提示“鬧”在這裏應該讀輕聲。

課文裏怎麼熱鬧了?出示句子讀:這下子可熱鬧了,動物們全跟着跑起來。

是啊,那麼多的動物都跟着跑起來,能不熱鬧嘛。

你還見到過哪些熱鬧的場面?你能用熱鬧說一句話嗎?

齊讀:嚇壞、正巧、熟了、大夥兒(提示兒化音)、哈哈笑

3、把這些詞帶回課文裏,再讀課文。要做到正確流利。

4、同學們在預習的時候都標好了自然段,說一說共有幾個自然段。

5、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

三、細讀課文,讀思感悟:(15’)

(一)、通讀全文,瞭解內容。

1、自由讀課文,說一說課文裏提到了哪幾種小動物。

(1)指名請一位同學回答,根據學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貼上小動物的圖片。

(2)引導學生:只有這三種小動物嗎?你是從那個詞看出來還有很多很多小動物的?(板書:動物們)

2、小動物們遇到了一件什麼事?他們在遇到這件事之後的反應一樣嗎?快速閱讀課文思考。

(二)、第一自然段。

1、指名說小動物們遇到了一件什麼事。你是從哪個自然段知道的?

2、趕快讀一讀第一自然段,說說你從這一段還知道什麼了?

3、自由讀第一自然段,把你知道的都讀出來。

(三)、第二、三自然段。

1、原來是一個木瓜掉到水裏,發出了“咕咚”的聲音,不過小動物們可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小動物們在遇到這件事之後,它們的反應一樣嗎?(不一樣)快點讀讀二、三自然段,看看它們是怎麼做的?(根據學生回答板書∶逃跑、攔住)

2、小動物們爲什麼要逃跑呢?(因爲他們都很害怕)

3、可不是,第一個聽見“咕咚”聲的兔子就被嚇壞了,(出示句子)趕緊讀讀這個句子,你從哪兒看出兔子被嚇壞了?

(提示:“拔腿就跑”說明兔子心裏很害怕,所以跑得特別快。)指導朗讀。

4、其他的小動物聽見兔子的喊聲也很害怕,全都跟着兔子跑起來。

自己把第二自然段連起來讀一讀,注意讀出兔子和小動物們驚慌的樣子來。自由讀,指名讀。

5、小動物們知道“咕咚”來了,全都嚇得逃跑了,只有大象沒有跑,他把大夥兒攔住了,我們看看大象是怎麼說的。自己讀讀第四自然段。

6、出示第三自然段,找找這些話分別是誰說的。用不同的顏色標示出來。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

7、自由讀第三自然段,把小動物們的對話讀清楚。

(四)、第四自然段。

1、聽了大象的話,他們又一起來到湖邊要看個究竟,那結果怎麼樣呢?我們趕快讀讀第四自然段。

2、大家爲什麼“悄悄”來到湖邊呢?(他們還不知道“咕咚”是什麼,怕驚動了“咕咚”,所以“悄悄”的。)

3、當他們悄悄來到湖邊終於弄明白了,原來是木瓜掉進了湖裏,如果這時你就是在湖邊的一個小動物,親眼見到什麼是咕咚後,你也笑了,你心裏會想什麼呢?(引導學生知道雖然都是笑,但每個動物想的不一樣,笑的內容也不一樣)。

4、多有趣的結局呀,難怪大家都笑了,讓我們再讀讀第四自然段吧。

5、試着背誦第四自然段,不會背的同學可以看着書一起讀。

四、複述課文,發展語言:(5’)

1、朗讀全文,思考:你讀後有什麼感受?(學生可能說兔子和小動物自己嚇自己;也可能說兔子不該沒弄清楚是怎麼回事就亂說……)總結板書:不對、對。

2、你喜歡這篇童話嗎?能試着用你自己的話說一說嗎?自己練一練。指名複述。

五、學習生字:(5’)

過渡:由於沒弄清是怎麼回事,這個“咕咚”可讓森林王國熱鬧極了。

1、出示詞“熱鬧”,讀詞,“熱鬧”的“熱”是這課的一個生字,看音節讀準字音。

2、認識新偏旁:四點底。會讀會寫(提示:第一個點是左點,稍大,中間兩個右點都比較小,最後一個右點較大)。

3、你怎麼記住這個字呢?

4、組詞:熱鬧、火熱、炎熱、熱情、熱烈、熱水、熱心……

5、指導書寫:整體觀察,上大下小。

生描紅,邊描邊想想還有什麼要注意的。(橫折彎鉤和“飛”字中的橫折彎鉤一樣,要寫得斜一些。)

師範寫,學生練習。

六、課堂小結、佈置作業:(1’)

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到了森林王國,認識了很多新朋友。我們以後做事要向大象學習,聽別人說的話也要動動自己的腦子,想一想別人說的是對還是錯。回去以後我們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板書設計:

6、咕咚來了

小兔圖 小猴圖 —— 逃跑

動物們

大象圖 —— 攔住

《咕咚》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認識本課的生字和認讀字,會寫 “熱”“鬧”兩個字,認識掌握“四點底”這個偏旁。

★瞭解重點詞句的意思及課文的內容,知道聽別人說話要動腦筋想一想,才能瞭解事實真相。

★能夠正確、流利、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生字、認讀字的字音及“熱鬧”的書寫指導。

★瞭解課文重點詞句的意思,讀出語氣。

教學難點

★寫好“熱”字。

★瞭解重點詞句的意思,知道聽別人說話要動腦筋想一想。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掛圖、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直接引入,解題:

這節課,咱們一起學習第6課,齊讀課題。

提問:咕咚是什麼呀?還誰知道呀?”

過渡:既然咕咚是一種聲音,那它怎麼能來呢?咱們一起來讀讀這個故事。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學習生字新詞。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讀不好的地方多讀幾遍。

2、學習反饋(重點是生字新詞)。

投影片: 逃命 正巧 熟了 熱鬧

大夥兒 嚇壞了 跟着跑 說一說

(1)自由讀。

(2)指名讀。

(3)開火車讀。

(4)去掉拼音讀。

教師順勢點撥 “跟着跑”的字形及意思:跟着別人跑要用到腳,所以這兩個字都是足字旁。

3、學習“熱鬧”

(1)出示句子:這下子可熱鬧了,動物們全跟着跑起來,邊跑邊喊:“快逃命啊,咕咚來了!”

(2)讀詞。認識新偏旁 “四點底。”(引導學生觀察四個點的方向不同、長短不一,)跟老師一起書空寫寫四點底。

(3)瞭解偏旁表示的意思。“四點底有兩種意思:一種表示火,還表示小鳥的尾巴。想一想,熱字裏面的四點底表示什麼呢?”

(4)記字形。仔細觀察這兩個字,誰有好辦法記住它們?指名說一說。

(5)寫字。

①觀察“熱”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師提示字形特點。

②教師範寫“熱”字。

③師生共同完成“鬧”字的範寫。

④學生練習。寫字前提醒:身直、頭正、肩平、臂開。

⑤反饋,再練。

(6)再次出示句子。

過渡:動物全跟着跑起來,能不熱鬧嘛。究竟因爲什麼,讓這裏變得如此熱鬧呢?”

三、學習瞭解內容,指導朗讀,理解重點詞句,感悟道理。

(一)學習第1自然段

1、自己讀讀第1自然段。思考:你知道了什麼?

2、交流:知道了什麼?

3、指名讀:讀清楚,讓大家都能聽明白。

過渡:我們聽清楚了,是一個木瓜‘咕咚’一聲掉進了水裏。”(貼圖)

(二)學習第2自然

1、自由讀。這個聲音首先被誰聽到了?(板書:兔子)你從哪知道的?咱們都來讀讀第二自然段。

2、指導朗讀:兔子聽見咕咚的聲音,(板書:聽見)它是怎麼做的?再讀這段:找一找,畫一畫。

3、指名讀。(板書:跑)

課件出示圖和句子:兔子聽見嚇壞了,拔腿就跑,邊跑邊叫:“快逃哇!咕咚來了! 指導朗讀:

(1)指名讀,瞭解情況。

(2)結合學生朗讀情況進行有針對性地點撥。重點提示“拔腿”“邊跑邊叫”以及兔子的表情。

(3)練習讀。

4、過渡:兔子的叫聲被猴子聽見了,它是怎麼做的?(板書:猴子)自己讀一讀。(板書:跟着)思考:爲什麼說猴子也跟着跑?再讀讀寫猴子的句子。

5、森林裏的很多動物都聽見了,它們又是怎麼做的呢?

(1)指名讀句子。

(2)教師語言描述,引導學生進入情境。

(3)媒體演示,情景再現。

(4)學生交流,迴歸文本。

(5)學生有感情朗讀,展示學習成果。

(三)學習第3自然段

1、自由讀,找出大象說的話。過渡:大夥兒正亂做一團時,大象走來了,攔住了大夥兒,它說了什麼?自己讀讀下面這個自然段。

2、理解大象說話的意圖。(板書:看見)

3、朗讀練習,注意語氣。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過渡:原來小動物們誰都沒有看見“咕咚”,只是聽見的,聽了大象的話,小動物們決定去看個究竟。

1.學生自由讀第四自然段,感知內容。

提問:(1)動物們來到了哪?它們是怎麼來的?

(2)它們看到了什麼?

(3)它們有什麼反應?

2.教師點撥,指導背誦。

3.通過小練習進一步熟悉課文內容,複習鞏固學過的字詞。

4.試着背誦。

5.說說:它們在笑什麼?

(五)通讀全文,感悟道理 。

1.有聲有色地朗讀全文。

2.交流討論:你們能明白些什麼?”

四、教師小結。

在我們生活中,也可能會遇到類似的事情,我們要弄清事情的真相,可不能像小動物那樣聽到什麼就是什麼。

五、佈置作業:

1.回去以後背背第四自然段。

2.把這個有意思的故事講給家長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