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畫風》教學設計

作爲一名老師,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北京版《畫風》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北京版《畫風》教學設計

《畫風》教學設計1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篇課文以人物對話的形式,講了三個小朋友一起動腦想辦法,把無形的風生動地展現在畫紙上的故事。課文題目“畫風”一開始就引起了學生的思考,也引起了我們的思考。風看不見,摸不着,怎麼畫呢?三個小朋友,你一言我一語,相互啓發、相互補充、相互鼓勵。人物多,對話多,又是三個人的相互交流,這樣的課文,二年級學生還是第一次遇到,學生不易理清課文中人物的態度,觀點、做法,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三個小朋友開動腦筋畫風的過程及方法。

二、教學對象分析:

二年級學生有意注意還未成熟,因而形象的教學手段,豐富的教學形式十分必要,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對課文的感知主要是通過朗讀理解,對自然的感受已經有了許多積累,教學中主要引導學生朗讀,此外,隨着自主意識和合作意識的增強,使得他們能用自己的方式學,喜歡大家傾聽他們的見解和發現,喜歡和他人交流學習成果。因此,在教學中充分爲他們提供施展特長,展示才能的機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中,去體會課文中三個孩子的思想;去學習他們敢想敢做、相互協作的精神;想出別的、更多的畫風的辦法。

三、課堂教學理念:以讀爲本,讀寫結合

四、課堂教學策略:讀風想風說風寫風

五、教學目標:

A、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小朋友們是怎樣畫風的。

2、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引導學生髮揮想象,進行說話、寫話練習,豐富學生的語言

B、過程與方法

1、課件出示圖片幫助學生觀察,瞭解三個孩子畫風的過程。

2、分角色朗讀課文加深感悟和理解,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學會怎樣畫風。

C、情感與價值:

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繫的,遇事要善於動腦筋想辦法。

六、教學重、難點:

朗讀感悟課文,知道小朋友們是怎樣畫風的;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繫的,遇事要善於動腦筋想辦法。

七、教學準備:

PPT課件

八、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設,複習導入

1、小朋友們,今天咱們班的教室裏來了三位老朋友,你們看,他們是?

2、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畫風》這篇課文,認識了很多生字朋友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它們,老師把這些生字寶寶編成一首兒歌,請你們來讀一讀

宋濤陳丹趙小藝,喜歡畫畫在一起。

眨眨眼睛有創意,決定畫風比一比。

紅旗飄飄迎風舞,斜斜雨絲送春意。

小樹彎彎風車起,開動腦筋解問題。

忽然一陣微風起,畫兒顯得更美麗。

【設計意圖:利用多媒體,出示三個孩子的圖片及名字,讓學生和他們打招呼,再開火車讀由生字組成的兒歌,設計不同的環節,聯繫學生生活實際,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有效地對所學生字進行了鞏固。】

4、過渡;通過昨天的學習這三個小朋友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是呀!風看不見,摸不着,是怎麼畫出來的呢?那我們這節課繼續學習15課《畫風》(板書)看看這三個小朋友是怎麼把“風”畫出來的,打開書66頁邊認真默讀課文,讀邊畫出描寫三個小朋友畫風的句子,並說說你的體會。

【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自由朗讀,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方式,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寬鬆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人文的課堂中學會讀書的方法,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二、研學課文

1、讀課文,邊讀邊畫,師巡視)

2、學習趙小藝畫風的方法

(1)哪個詞讓你感受到風?“飄”板書:(簡筆畫)旗子飄風車轉

(2)補充句子:

風來了,風把吹了,風藏在裏。

風來了,風把旗子吹起了,風藏在飄着的旗子裏。

(3)你們同意她的說法嗎?(同意)那麼誰能給這幅畫配上書上的內容再美美地讀一遍?(指名讀文)

(4)讀讀這兩句話看看有什麼不同?

<1>趙小藝眨眨眼睛,想了想,說:“我能!”

<2>趙小藝說:“我能!”

(5)你覺得應該怎樣去讀這一段呢?(自信)帶着你的理解再讀讀這部分內容。(指名讀)

3、用以上的方法小組學習學習陳丹和宋濤畫風的方法。

4、小組彙報

板書:簡筆畫:小樹彎

雨絲斜

補充句子:

風來了,風把小樹吹彎了,風藏在彎彎的小樹裏。

風來了,風把雨絲吹斜了,風藏在斜斜的雨絲裏。

5、三個愛動腦筋的小朋友把看不見摸不着的風變成了畫。現在我們來回顧一下文中的小朋友的畫風方法,(這是一首很美的小詩生讀,取個什麼名字呢?:風來了,你能根據書上完成的練習來繼續寫詩,當一回小詩人嗎?)

風來了,風把旗子吹動了

風藏在飄動的旗子裏

風來了,風把小樹吹彎了

風藏在彎彎的小樹裏

風來了,風把雨絲吹斜了

風藏在斜斜的雨絲裏

風來了,風把風車吹轉了

風藏在呼呼直轉的風車裏

風來了,風把____吹__了

風藏在_____________裏

【設計意圖:找風、讀風、說風,通過句式:風來了,風把()吹得(),風藏在()。把文章的理解想象與寫作融爲一體,培養了學生對事物的`獨立見解,從而達到學用結合、課內課外結合。同時在愉悅的氣氛中,他們求新求異的思維得到了發展。】

三、分角色品讀課文

1、同學們你們喜歡這三個小朋友嗎?爲什麼?

2、他們爲什麼能想出這麼多畫風的方法呢?

板書:仔細觀察認真思考

3、文中的三個小朋友老師也非常喜歡,願不願意再度讀一遍課文?這次咱們換一種方式讀怎麼樣?商量商量咱們準備怎麼讀?誰有好方法?

4、以小組爲單位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生讀文師巡視

5、哪個小組願意展示一下你們的學習成果?

6、這三個小朋友經過認真的思考畫出了這麼美的畫,得到了大家的讚美。那麼你們也思考一下還有什麼方法可以畫出風?把你說的試着寫下來。(書上68頁完成)

7、願意把你寫的讀給大家聽一聽?

【設計意圖:採用多種形式進行分角色朗讀,讓每個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使每個學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角色,很樂意地去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讀出感情。這樣,既加深了對本課意境的體會,又培養了同學間的團結合作精神。】

四、說寫拓展

1、如果由你來畫聲音,你會怎麼樣畫?小組裏說一說

2、小組四人小組彙報

3、寫話訓練:按照課文的形式把畫聲音的方法用對話的形式寫下來

4、展示交流寫話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重在“體驗性學習”,這是新的教學理念所倡導的。學科整合、讀寫結合《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建構課內外聯繫,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育體系”,把說話寫話訓練引入語文教學之中,更有利於學生思考風與其他事物間的相互關聯,培養他們的說話能力和寫話的能力,爲以後的寫作積累素材,領悟、延伸、拓展,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五、總結

你們都很棒,一節課下來,大家不僅讀懂了課文,還學會了怎樣畫風、寫風,你們都是老師心目中最聰明的孩子。俗話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們(師指板書,生齊讀:善於觀察、勤於動腦),相信成功就一定會屬於我們。

九、教學反思

《課標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使學生持續發展。”通過這次的教學,我真正體會到了《課程標準》中的深刻意義,而實現這個目標的最佳方法就是讓孩子們快樂學習。孩子們最終表現出的學習效果讓我明白,只有快樂學,纔能有效地學,才能紮實地學。快樂是孩子們學習的動力,我們老師的責任就是給孩子們建造一個快樂的舞臺。

《畫風》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明白三個小朋友是怎樣畫風的。

2、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合作精神。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1、今天老師爲大家帶來一件禮物,看(出示圖片)圖上畫了什麼?

這樣一幅美麗的畫,是三位小朋友畫的,讓我們來認識認識。誰能叫準他們的名字。(出示幻燈片)

2、這樣,這些摘掉帽子的名字,你還認識嗎?在這裏趙、宋、陳都是姓,小藝、濤、丹是他們的名。現在你能把這段話讀通順嗎?

3、我們的這三位新朋友不但畫了這麼美麗的畫,他們還想畫風呢!(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過渡:風是看不見,摸不着的,怎麼能把它畫下來呢?讓我們打開書本,翻到66頁。自己讀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通順,遇到難讀的句子,可以多讀幾遍。

2、檢查詞語

潔白烏雲忽然景物

眨眨眼睛一根旗杆顯得更美了

斜斜的雨絲彎彎的小樹呼呼地轉

3、看來,同學們的生字、詞語都掌握的不錯。現在我來檢查你們把課文讀通了沒有?指名分節朗讀課文。

過渡:我們不但要把課文讀通順,還要把它讀懂。請小朋友們默讀課文,畫出課文中的三個小朋友是怎樣畫風的句子?

(三)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先用筆畫出答案。討論交流。(幻燈片出示學生劃的句子)

這幾個句子中有那麼多的他,可把老師搞糊塗了,你能幫幫我麼,他分別是誰?把句子中的他換成名字讀一讀。

2、現在這三位小朋友把畫畫完了,該給畫兒起個什麼名字呢?(畫風)不行,每個人所畫的內容是不同的,我們所起的題目要緊扣畫兒的內容。

再出現寫趙小藝畫畫的句子,好好地來讀一讀,從字裏行間去發現,起題目(旗子飄)只是畫了旗子爲什麼讓別人感受到風來了呢?看來這個“飄”字非常的重要。

3、同樣的方法給其他的圖畫分別起名(小樹彎、雨絲斜、風車轉)邊起名邊板書。

讓我們看着黑板,一起來邊做動作,邊說一說。(旗子飄,風來了;小樹彎,風來了;雨絲斜,風來了;風車轉,風來了。)

謝謝你們給他們畫的畫起了題目。我們小朋友可真了不起。有一所學校的小朋友說:“我不但能給畫取題目,還能給畫配詩呢?不信,你看我爲趙小藝的畫配的詩。”

我們這麼聰明,肯定也行對不對?讓我們也來試一試。

先給陳丹的畫來配首詩看。

能給另外的兩幅圖配詩嗎?拿出課桌裏的練習紙試一試,先挑選一幅寫。

4、交流、討論。

通過對這三位小朋友畫風的學習,說說你們喜歡他們嗎?爲什麼?(三位小朋友善於觀察生活,遇到問題善於動腦筋。)

板書:敢想敢做,善於動腦。

5、現在呀,我們要來展示你們朗讀課文的水平。誰想來展示呢?

出示課文的4—8自然段

自己朗讀

6、剛纔,同學們替課文當中的三個小朋友展示了畫風。老師知道我們的小朋友還有許多方法來體現風來了,你準備怎麼畫?

例:泛着波紋的湖水,放風箏的小孩等。

(四)小結

風雖然看不見,摸不着,但我們可以用不同形式把它畫下來。希望同學們在生活中善於觀察事物,遇到問題要善於動腦筋,要敢於創新。

(五)作業

1、再次認讀生字

2、生字書寫指導(4個上下結構的字)

四、板書設計

旗子飄

小樹彎敢想敢做

15畫風雨絲斜善於動腦

風車轉

教學反思

《畫風》一課,對於課文中的詞語、句子的理解比較淺顯,學生很容易通過朗讀自己體會。重點在於讓學生了解三個小朋友是怎樣動腦筋畫風的,以及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習慣和不斷創新的意識。

我在這堂課的教學中,通過讓學生“先自己讀書找疑→然後,找出重點句說說,合作解疑→改變表達的方式,最後說說你還有畫風的方法嗎進行拓展“的方式學習課文。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學生對於生動直觀的課件比較感興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了教學效果。而且在教學過程中課件的使用配合了重難點的突破,豐富了課堂內容,擴大了知識容量。

在教學的設計上,我努力突出語文教學特點。結合教材特點進行有效的拓展訓練。因爲課文富有兒童情趣。我根據教材特點,設計讓學生把課文內容改變成詩歌的教學環節。以課本第四——八自然段的內容爲載體,讓學生嘗試創作詩歌的樂趣。用激勵的語言(你真是一位小詩人。你很了不起等)爲學生的創作注入了催化劑,使學生產生前進的動力。學生從中體驗到了成就感,自我價值和成功的自豪感。在本堂課的最後設計了讓學生來說說畫畫如果你來畫風,你準備怎麼畫的環節。把學生當成了真正的主人,讓他們積極的思考起來,從文本里走出來。

當然,課堂教學是遺憾的藝術,總會有些不完美,這節課也不例外。例如:

1、學生的活動面不夠廣,個別學生髮言次數過多。

2、課堂節奏把握不是太好。在課文的引入上花費了較多的時間。3、應該在課堂中注重“以讀爲本”,充分利用課堂的時間,而不是讓學生回家讀書。本節課在學習過程中,欠缺對課文的整體感知。學習完課文,應該回讀課文,讓學生對這篇課文有一個整體感知和完整的印象。朗讀的形式比較單一,時間比較少。

短短的三十五分鐘雖然過去了,但這節課給了我許多的啓示,他讓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學是功夫篇,需要老師用心一點一滴的去學習,去積累,在教學實踐中獲得成長。同時從以上的教學點滴中,我深深地體會到語文的源頭活水就在於生活中,教師要善於聯繫生活,善於利用學生的生活體驗,拓展啓發學生,構建知識系統,促進學生主動發展,讓課堂生動、精彩。

《畫風》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2、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培養孩子遇事要善於動腦筋想辦法。

二、教學重點:

朗讀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難點:培養孩子遇事要善於動腦筋想辦法。

三、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卡片。

四、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昨天我們剛認識了三位小朋友,看看大家還認不認識他們。出示“陳”、“丹”等六張卡片複習生字寶寶。

2、大家再讀一讀課文的1—3自然段,說說他們想要幹什麼(他們想要畫風)。但風看不見,摸不着,他們能畫出來嗎?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畫風,來看看他們是怎麼畫的。(板書:畫風)

(二)出示嘗試題,學習4—8自然段。

1、自由朗讀4—8自然段,用你喜歡的方式劃一劃,找一找文中有幾個小朋友在畫風。(三個,陳丹、宋濤、趙小藝)

2、指導學習4—5自然段

(1)讀一讀4、5自然段,誰畫了風,你能用文中的話說一說他是怎麼畫的。(趙小藝)

句子:“只見她在房子前面畫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飄着。”找的真不錯,但是我們要注意,(出示課件)句子中紅色的字,除了課文中的讀音,還有念(gǎn),那在本文中讀(gān)。

(2)找一找句子中哪個字體現了風?(飄)開動你的小腦筋,想一想:趙小藝是第一個想出畫風的人,心情是怎麼樣的?(驕傲、自豪、激動)你能帶着這種感情來讀讀“我能!”(抽生讀)

(3)爭當小詩人:因爲有風時,風吹動旗子,旗子纔會飄起來。所以畫飄動的旗子,就畫出了風。你能用“風來了,風把———吹———了,風藏在———裏。”來說一說,做做小詩人。(風來了,風把旗子吹起來了,風藏在飄揚的旗子裏)

板書:旗子飄

3、指導學習第6自然段

(1)讀一讀課文第6段,說說誰畫了第二幅畫。(陳丹;句子:“說着,她在大樹旁邊畫了幾棵彎彎的小樹。”

(2)找一找:句子中哪個字體現了風?(彎彎的)(課件出示:她在大樹旁邊畫了幾棵小樹)你喜歡哪一句。這位小朋友說得真好,那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

(3)想一想:陳丹說,我也會畫風了,這裏面“也”字告訴我們陳丹從不會到會,她是怎樣的心情?(高興)我們帶着這種心情再來讀一讀。誰能像說旗子一樣來說說我們的小樹。(風來了,風把小樹吹彎了,風藏在彎彎的小樹裏。)說的真不錯,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看看風是不是藏在你的朗讀裏。(師生讀)

板書:小樹彎

4、小組合作學習7、8兩個自然段

(1)小組讀一讀7、8兩個自然段,互相說一說這兩個自然段告訴我們哪兩個小朋友畫了風,他們又是怎麼畫的。(宋濤:他畫了幾片烏雲,又畫了幾條斜斜的雨絲;趙小藝:她畫了個拿風車的小男孩,風車在忽忽地轉。)

板書:雨絲斜、風車轉

(2)動手畫一畫。根據課文中的描述,請你選擇其中的一個小朋友說的,在紙上畫一畫,看看哪個小組畫的最好。(學生動手畫畫,教師巡視指導)

(3)用剛剛的詩句形式說說7、8自然段。(7、風來了,風把雨絲吹斜了,風藏在斜斜的雨絲裏。8、風來了,風把風車吹轉了,風藏在呼呼直轉的風車裏)大家真聰明,看來集體的力量就是大。

(4)三個小朋友畫了四幅畫,是誰多畫了一幅,請你用火眼精睛在文中找一找,並讀一讀(趙小藝:我還能畫)別人都畫一幅,而她卻畫兩幅,這時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激動,自豪)請你用這樣的語氣讀一讀。

5、分角色朗讀課文

(1)小組選出一個代表上臺演一個角色讀一讀,下面的同學要仔細聽,聽完了說說誰哪裏讀的好,哪裏還可以改進。

(2)你能讀的比她更好嗎?試試演一演。

(3)評選小明星。誰演的那個角色最好,我們就推他爲小明星,下次我們再來比一比,看誰做小明星做的最久。

6、學習第9自然段,歸納小結

(1)讀一讀,說說他們的畫在風中發生了什麼變化(在風中顯得更美了)

(2)通過對這三位小朋友畫風的學習,說說我們該向他們學習什麼(三位小朋友善於觀察生活,遇到問題善於動腦筋。)大家學的都很認真,老師相信,我們的小朋友一定會做的更好。

板書:敢想敢做,善於動腦

7、拓展體會

老師記得昨天有讓同學們回去畫一畫你想象的風,有多少小朋友畫了,請舉手。老師也有畫了一幅,想請小詩人結合前面的四幅畫,看着屏幕上的提示幫老師做一首詩。如果有小朋友能結合自己的畫說一說,那就更了不起了。

風來了,風把旗子吹起來了,風藏在飄揚的旗子裏。

風來了,風把小樹吹彎了,風藏在彎彎的小樹裏。

風來了,風把雨絲吹斜了,風藏在斜斜的雨絲裏。

風來了,風把風車吹轉了,風藏在呼呼直轉的風車裏。

風來了,風把——吹——了,風藏在——裏。

雖然風看不見,摸不着,但只要我們——,風就在我們的——裏。

旗子飄

敢想敢做

板書設計:小樹彎

畫風善於動腦

雨絲斜

風車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