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錦集6篇

爲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優秀的方案,方案是綜合考量事情或問題相關的因素後所制定的書面計劃。那麼優秀的方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錦集6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讀讀記記“放棄、下旬、募捐、水泵、顛簸、節奏、簇擁、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聲不吭”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繼續練習快速閱讀,並能簡要地復故事。

3、讀懂課文內容,體會題目的含義。從字裏行間感受瑞恩心靈的得僅僅有夢想是不夠的,還要通過不懈的奮鬥才能夢想成真。

4、領會課文表達上的特點,並能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體會瑞恩的精神品質,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夢想的力量”所蘊含的深意。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1、教師板書“夢想”,請同學們談一談什麼是“夢想”。

師:“夢想”可能是我們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間的很多奇蹟都源於夢想,並經過不懈的努力使夢想成真。人應該有夢想,併爲自己夢想的實現作出努力。

2、同學們,現在請你告訴大家:你的夢想是什麼?

小結:肯定學生的夢想,並激勵他們爲自己的夢想而努力。(板書,完成課題)

3、現在就請同學們來閱讀一個真實的故事,去感受夢想的力量。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把自己認爲不好理解的段落認真讀一讀。

3、接讀課文,糾正字音。

4、重點理解以下詞語:

籌齊:籌集齊全。本課是指瑞恩籌集到了可以打一口井的錢。

募捐:廣泛徵集捐款或物品。

顛簸:上下震盪。

羞澀:難爲情,態度不自然。

簇擁:(許多人)緊緊圍着。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一聲不吭:吭,出聲,說話。“一聲不吭”是指一直沉默不語,一句話也沒有說。

5、學生再讀課文,思考:

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課文通過記敘6歲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裏傑克爲了實現“給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讓他們有乾淨的水喝”這一夢想,而不懈努力終於使夢想成真的經過,體現了瑞恩的一顆善良、堅定執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說一說你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三、讀文交流,體會作者情感

1、小組內交流學習所得,討論自己疑惑的問題:

想一想,瑞恩的夢想是什麼?他是怎樣實現自己的夢想的?

2、文中有哪些地方出乎你的意料?在這些出乎意料之處你想到些什麼?從而深刻體會瑞恩以及文中其他人物的精神品質。指導學生抓住重點段落練習有感情的朗讀,

出示非洲孩子的生活資料。(錄像、圖片及文字。)

3、引讀課文,嘗試回答上面的問題:

引讀課文,深入體會以下句子的含義。

⑴一聲不吭的瑞恩突然說:“那我來攢錢買鑽井機吧。”他的聲音很小,但很堅定,“我想讓非洲的每一個人都能喝上潔淨的水。”

這段話與前面寫瑞恩在第一次捐錢時聽募捐項目的負責人說挖一口井得要2000塊錢時的表現形成了對比:那時的瑞恩還不知道2000塊錢是個多大的數目,他只是興奮地說:“那我再多幹些活掙更多的錢吧!”從“興奮”到“堅定”,一方面表現了瑞恩在短短的兩個月內,通過籌齊打井的2000塊錢,已經迅速地長大了,他現在已經清楚地認識到買鑽井機的難度;另一方面也表現了瑞恩爲了實現“讓非洲的每一個人都能喝上潔淨的水”這一夢想的堅定態度是不可動搖的。

⑵是呀,一個夢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時有誰不流淚呢?

“一個夢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是指瑞恩“給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讓他們有乾淨的水喝”這一夢想的實現,給安格魯的孩子們送去了關愛,送去了健康,令安格魯的村民們感激不盡;而安格魯村民們的表現,也令瑞恩和父母感到無比的激動和幸福。作者在此點題,滿懷深情地闡發議論,以反問句抒發自己的情感,並引發讀者的思考──夢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四、聯繫上下文,體會含義

夢想的力量在課文中的體現是多方面的,小瑞恩的夢想不僅鼓動着他本人前進的風帆,激勵着他克服重重困難,堅定執著地爲達到夢想的彼岸而奮鬥;同時也感動並帶動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其中,最終使夢想成爲現實;這個夢想的實現也使安格魯的村民們對瑞恩以加拿大人民感激不盡,從而增進了加非人民的友誼。這不就是夢想的力量嗎?

五、回讀全文並選擇自己喜歡的,感受最深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並體會作者表達的方法

六、拓展,深化主題

1、學生暢談自己的體會,可以聯繫課文內容來談,還可以擴展開去,結合自己的實際來談,從而進一步深化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昇華自己的思想認識。

如果你現在就是5000多名非洲孩子中的一位,你會對瑞恩說些什麼?

學了這篇課文,你覺得你以後應該怎樣做?

2、資料展示:

瑞恩·希裏傑克被人稱爲“加拿大的靈魂”。2001年,在加拿大國際發展協會的幫助下,成立了“瑞恩的井”基金會。2002年9月30日,他接受了加拿大總督克拉克森頒發的國家榮譽勳章,10月,他作爲唯一的加拿大人,被評選爲“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這一切來自於他6歲時的一個小小的願望──爲非洲兒童挖一口井!起初,挖井的錢是靠他一個人做家務賺來的。然後親戚、朋友、鄰居也加入進來……隨着時間的推移,他的心願鼓舞了全世界六十多個國家的成年人,幫助瑞恩的隊伍越來越龐大,人們紛紛解囊相助。到2003年初,“瑞恩的井”基金會有七十多萬加元,已經在非洲挖了七十多口水井。

2003年3月15日,瑞恩去日本參加“第三屆世界水資源論壇”,中央電視臺《實話實說》欄目組邀請瑞恩和他的媽媽到中國做客。瑞恩和他的媽媽通過《實話實說》節目與中國廣大觀衆見面。在這次節目即將結束時,瑞恩說:“我要爲取得乾淨的水源而努力工作,直到我爸爸那個年紀。”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樹立環境保護意識。

【教學重難點】

感情朗讀,培養環境保護意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從中得到了什麼啓示?

生:不要亂砍樹木,愛護樹木。

2、今天,我們又要學習一片與樹木有關的故事。(板題讀題)

3、你見過橡樹嗎?它全身上寫都是寶,木材可以做傢俱,樹皮可以作染料,葉子可以喂蠶,蠶寶寶長大突出的絲可以做衣服。聽了老師的講解,你覺得橡樹是一種怎樣的樹?

生:珍貴的樹。

二、初讀課文

1、帶着對橡樹的喜愛,自由的讀課文,把句子讀順,生字連詞畫下,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指名說。

2、請小老師領大家讀讀生字寶寶。(正音)

3、把生字寶寶讀給同桌聽聽。開火車讀生字。(檢查讀音)

4、這些詞語中,你有沒有不理解的詞語?解釋“楔子”與“瀝青”。

“楔子”:建築用作標示的工具,類似木樁的小木棍,一頭削尖。

“瀝青”:又稱柏油,是鋪路的材料,具有柔軟性。

三、悟讀課文

1、帶着生字寶寶讀課文。指名讀。(檢查朗讀)

2、看圖,你覺得公路是怎樣的?橡樹是怎樣的?誰能讀出它們的特點?

3、從二句中,你發現了什麼?生:二句都是比喻句

4、把什麼比做什麼?如果沒有比喻部分好不好?爲什麼?

5、小組交流:爲什麼說築路人有一顆高尚的心?從哪些句子中體會到他們的高尚?用筆畫一畫,又腦想一想,有嘴讀一讀,評一評哪個小組找得既準確讀得又有感情?

6、指導朗讀。指名讀、小組讀、男女生讀、分角色讀。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讀出築路工人的矛盾、擔心、發愁,及決定後的輕鬆。

7、你從築路人的行動中感受到了什麼?生:愛護樹木、保護環境。

8、是啊!如此珍愛樹木,怎能不說築路人有一顆高尚的心。說一說,我們該怎樣做一個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的環保小衛士呢?

四、賞讀課文

帶着你的感情,朗讀全文。

五、作業

根據學校情況,爲學校的綠化、美化提一提建議。

【板書設計】

橡樹:珍貴、像哨兵

高尚的心(愛護樹木、保護環境)

公路:筆直、馬蹄形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生字升。

2、朗讀,理解課文,初步培養學生熱愛北京,熱愛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的思想感情。

3、會用什麼是什麼和什麼有什麼的句式說話。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1、認讀生字

昨天我們學習了新的課文,請小朋友們一起把課題讀一讀。(出示課件:3、北京天安門)

我們昨天認識了5個新的生字朋友,你們還記得它們嗎?我們開列小火車來讀讀看。(出示課件:生字)(京後鼻音到位,安、門、前前鼻音到位)

(1)安的偏旁是什麼?(生:寶蓋頭)安是什麼結構的?(生:上下結構)

(2)誰能來說說北的筆順?(指名)我們一起來書空一下。

請小朋友們一起來讀一讀這些生字。

2小朋友們,你們去過北京嗎?在報紙上、書上、電視上看到過北京嗎?你能爲大家介紹一下北京嗎?可以看着圖,也可以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出示課件:圖片)

二、學習生字升

1、複習逗號、句號

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課文一共有幾句話?你是怎麼看出來的?(生:一句,只有一個句號)那麼這個像小豆芽似的標點叫什麼啊?(出示課件:逗號變紅)它表示什麼?(逗號,表示一句話沒說完,中間停一停)

2、學習生字升

(1)我請一個小朋友來讀課文,其他小朋友思考:我們還有哪些字沒有學過?(旗:這個字我們看到會讀就可以了,跟我一起讀一讀)(升)

(2)自學:面我們就來學習升這個字。請小朋友們先回憶一下,我們以前是怎麼自學生字的?(生:讀讀音,記記形,寫寫筆順)現在請你們用這個方法自己學一學這個字。(出示課件:升)(巡迴指導)

(3)教字音:哪個能幹的小朋友能讀一讀?(指名,糾正)

我請幾組小朋友來試試。(開小火車)

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4)記字形:升是一個獨體字,你有什麼好辦法來記住它嗎?

(5)教筆順:你會寫升嗎?誰能來說說它的筆順?我們一起把手拿起來寫一寫。

(6)教書寫:升在田字格里怎麼放呢?請小朋友們睜大眼睛仔細看了。(出示課件:升的書寫)撇在左上半格,橫從橫中線往上斜,稍微長一點,豎撇在豎中線左邊,豎的起筆比撇高,豎比豎撇長。你會寫了嗎?請你在本子上寫一個。(展示,講評)

(7)你能給升找找朋友嗎?(出示課件:升旗、升高、上升)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三、課中操

小朋友們,我愛北京天安門還有一首很好聽的歌呢,你們還記得嗎?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加上你的動作。

四、理解課文,指導朗讀

1、細心的小朋友會發現,我們的歌和課文是不一樣的。下面我們一起來把課文讀一讀。(出示課件:課文)

2、指導理解第一句

(1)北京是我國的首都,天安門象徵着北京,看到了天安門,就像看到了北京,看到了祖國。小朋友們愛自己的祖國嗎?那麼你們一定也愛北京、愛天安門了。那麼請你來讀一讀這句話,讀出你的愛來。(出示課件:我愛北京天安門)誰來試試?(指明23個)

小朋友們讀得真好,讓我也忍不住想來讀一讀,我們比一比,看誰讀得更愛祖國,好嗎?(範讀)你們能跟我比一比嗎?自己再來練習一下。

(2)哪個小朋友願意來跟我比一比的?(指名,邊評價邊發紅星)

我們一起讀一讀。

我開一組小火車讀讀看。

他們讀得真好,你們有信心讀得更好嗎?覺得自己行的小朋友站起來讀一讀。

3、指導理解天安門前國旗升

(1)小朋友們每個星期一都參加學校的升旗儀式,看着國旗慢慢升起,那麼你們想知道在天安門前,解放軍叔叔是怎麼來升國旗的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課件:圖片)解放軍叔叔站得多正啊,說明他們非常尊敬國旗,熱愛國旗。那麼,你能來讀讀這句話嗎?(出示課件:天安門前國旗升)(指名)

(2)小朋友們,你們還知道什麼時候升國旗嗎?(運動員獲得金牌、國家的領導人到外國訪問)是的,國旗代表我們的祖國,看到國旗升起,我就爲自己是一箇中國人而感到自豪和驕傲,所以我是這樣來讀這句話的。(範讀)你們爲自己是個中國人而感到自豪和驕傲嗎?那麼請你帶着這種感情來讀一讀。(指名評價、齊讀)你在升國旗的時候是怎麼做的?(立正敬禮)請你們起立做一做。小朋友們站得真好啊,說明你們真熱愛國旗,那麼請你們再帶着這種自豪和驕傲,站正了讀讀看。

4、哪個能幹的小朋友能把課文連起來讀一讀?同桌練習一下,比比誰讀得好。

哪個小朋友願意試試?

我請一個小組試一試?哪個小組坐得最端正?

女生願意讀一讀嗎?(起立讀)男生有信心讀得比女生更好嗎?

大家都讀得這麼好,我相信男、女生合起來的聲音會更好聽。我們一起讀一讀。

五、句式訓練

1、(出示課件:北京是())你能把它說完整嗎?

你還能來說一說什麼是什麼嗎?(出示課件:()是())

2、(出示課件:北京有())你還會說嗎?

那麼你能夠來說說哪裏有什麼?(出示課件:()有())

六、背誦課文

打開課本,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課文。

多麼美的句子啊,你能把它背出來嗎?試試看。

教學回顧:

在這節課中,教學環節還是比較緊湊的,也注意了調動學生的興趣。知識、情感、技能三個方面的教學目標

都得到了落實,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朗讀也比較到位。但總的來說,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學生的思維限制較多,不能發散開去,學生沒有真正地動起來。這應該是我一向來的教學方法不當所致,只注重教學,沒有給學生創造個性思維發展的空間。讓學生真正動起來,這是我今後努力的目標。在生字教學上,我花的時間多了點,主要浪費在書寫上,因此最後一個環節背誦沒有時間開展。同時,我發現在之前的生字的讀音教學上,我過分注重了前後鼻音的到位,使學生後鼻音太過緊張,過頭了。門字也只注重了前鼻音,而忽視了第二聲的短促。指導朗讀的過程還可以,因此學生的情感都上來了,但在這之後的句式訓練安排得不好,過分看重了教參的教學目標。情感一下子就沒了,顯得很突兀。如果這時放上我愛北京()我愛()這兩個句式讓學生說,會將情感教育更進一步,學生也容易說得更好。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瞭解梁任公及梁實秋其人。

2、學習細節描寫及加旁註的閱讀方法。

3、培養學生敢於質疑的精神。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

2、蒐集梁啓超、梁實秋背景材料。

3、找出描寫梁啓超的精彩生動語句,仿照研討一作些旁註。

【教學過程】

一、競猜題導入

我想給大家出一道競猜題,請根據我對他的描述猜一猜他是誰?

1、他給二十世紀文壇留下20xx多萬字的作品;

2、他的散文豁達灑脫,亦莊亦諧,旁徵博引,中西逢源;

3、他的散文小品集前後印行300多版;

4、他用近40年時間翻譯《莎士比亞全集》,他的《雅舍小品》審美地享受人生。

他就是──梁實秋,20世紀華語散文天地的一代宗師。

二、合作探究

爲一代大師試着評改文章,給他寫評語,做旁註。可評點精彩描寫,可給作者挑毛病,如語法錯誤

1、四人一組討論交流,語法問題當時解決,題目、文章寫法等問題可寫在黑板上。

2、學生質疑解答:

⑴ 大約在民國十年左右(刪大約);

⑵ 我很幸運地有機會聽到這一篇動人的演講(一次);

⑶ 我在聽先生這篇講演後約二十餘年(刪約);

⑷ 不少人對於中國文學發生了強烈的愛好(產生興趣)

3、質疑用詞寫法:

⑴ 禿頭頂不是在醜化梁啓超嗎?

⑵ 引用《箜篌引》十六字有什麼作用?

⑶ 寫我二十多年後渡河,用意何在?

⑷ 熱心腸體現在哪裏?

4、探究明確:

⑴ 禿頭頂如實描寫,無損人物。光芒四射是讚美之詞。

⑵ 十六個字二十多年後作者仍記憶猶新,凸現梁任公才華橫溢。

⑶ 側面烘托梁任公的才華。

⑷ 熱心腸屬古今異義,本文指感情濃烈,照應第8段。

5、評點大師:

作旁註:

⑴ 走進一位短小精悍光芒四射。

旁註:如實描寫人物肖像,氣度不凡,布衣難掩其風采。

⑵ 啓超沒什麼學問可是也有一點嘍!

旁註:謙遜又自負,風趣幽默又爽直。

⑶ 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禿頭背誦下來了。

旁註:獨特的方式,個性的動作,表現先生博聞強志。

⑷ 他真是手之舞之張口大笑了。

旁註:如此率真、奔放、激情澎湃,至情至性,古來大學問家能有幾人?

6、表演開場白:

爲梁任公開場白作旁註時,請一位同學上臺表演開場白,用普通話,配上動作、神態。

三、教師小結

本課重點品文品人。品文本課同學們探討了文章寫法並且爲精彩描寫作了旁註。品人作旁註時品味了梁啓超的性格、品質,瞻仰了一代大師的風采。

四、佈置作業

梁任公的肖像描寫與鳳姐出場的肖像描寫異曲同工,展示鳳姐肖像,明確其身材相貌氣質的寫法,任選班上某位同學或老師進行肖像描寫,50字以內。

【教學設計說明】

梁實秋的《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質樸而雋永,品人品文是教學重點,爲落實《新課標》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本教案從評改大師的角度切入,即爲大師修改文章、評點文章,極大地引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確認了學生閱讀主體的地位,既使學生不迷信權威,又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深入地探究了文本。佈置作業則採用參照式閱讀方法,目的在於使學生在閱讀中的收穫轉化爲文字表達能力。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1.會寫本課的11個生字,掌握課文出現的新詞語,理解“威風凜凜、優哉遊哉、衰老、炯炯有神、浴血搏殺”;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課文主要內容、瞭解最後一頭戰象在死前的變化及它所做的事情,深入體會戰象的思想感情。

3.繼續練習快速閱讀課文,從課文中的一些具體描寫中,體會村民對戰象的友好、戰象對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對逝去的戰友的深切懷念,感受人與動物之間以及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深情厚誼。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掌握課文內容,體會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深厚情誼。

教學難點:從課文的相關語句體會人們與戰象以及戰象對戰友之間的深厚感情。

教學準備:

1.瞭解作者相關知識,寫作背景,預習課文,瞭解大象。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能讀通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交流對大象的瞭解

1.孩子們還記得上學期我們學過的一篇關於大象的課文嗎?(《與象共舞》)大象可真是人們的好朋友,可以爲人們做很多事情,大象還能幫助人們衝鋒陷陣,這樣的大象叫戰象。今天我們學習一篇寫戰象的課文——最後一頭戰象)。

3.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文章都寫了些什麼嗎?本課的戰象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大英雄,你想知道他的故事嗎,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課文。

4.簡要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沈石溪被稱爲中國動物小說大王,這篇文章寫的是他在1969年到雲南插隊時親身經歷的事情。(不僅引導學生弄清了“戰象”的意思,還針對課題質疑,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

二、 讀課文,理解字詞,掃除障礙

Kou jiāo gé

日寇 香蕉 皮革

三、速讀課文,瞭解大意

1.快速閱讀全文,說一說課文寫了戰象的哪些事情。

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成爲:英雄垂老——重披戰甲——重回戰場——莊嚴歸去

(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內容是本單元的一個重點,在教學時注意把握時間,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訓練,因爲是預習過,教師要教方法,不要逐字逐句地讀,要快速把握段落的意思。)

四、再讀課文,品味情感

1.默讀課文,邊讀邊勾畫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喜歡的語句,也可以在旁邊寫出自己的體會。

2.認真讀課文,找出描寫嘎羧行爲、神態的句子,體會嘎羧的高尚情懷。交流感受特別深的地方,提出不懂的問題討論解決,準備彙報自主合作。

作業設計

1.繼續朗讀課文。2.抄寫文中的生字和詞語。

第 二 課 時 教學流程: 一、再讀課文,說印象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知道了嘎羧的事情。學到這兒,嘎羧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預設:可能有“善良”“懷舊”“堅強”“忠誠”“英勇”等,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可以做簡單的整理,以便明確下一步的研讀目標)

(學生邊讀邊思的習慣已養成,本課課文較長,教學易從整體入手,讓學生談談對嘎羧的印象,直奔重點語句進行學習,避免逐字逐句的講解。)

二、研讀語句,細感悟

1、找出描寫嘎羧行爲、神態的句子,體會嘎羧的英雄情懷。請你快速讀讀課文,畫出有關語句,讀一讀,品一品。(學生自由研讀,教師巡視,瞭解學習情況,參與學生的自主學習。)

2、小組交流,彙報自己的學習情況。

3、集體交流:

(1)“第二天清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奮,兩隻眼睛燒得通紅,見到波農丁,嘔嘔地輕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雜物的閣樓。”

“亢奮”怎樣理解,從哪些地方看出亢奮?(急切心情,兩隻眼睛燒得通紅,嘔嘔地輕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它急着幹什麼?

(2)“沒想到嘎羧見了,一下子安靜下來,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塵,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裏淚光閃閃,象是見到久別重逢的老朋友。”

這是什麼動作,嘎羧可能在想什麼?

(從“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淚光閃閃”, “象是見到久別重逢的老朋友”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嘎羧見到象鞍時內心涌動的對輝煌過去的深深留戀與回味!)

這久別重逢的老朋友是做什麼的?

(象鞍上留着彈洞,似乎還有斑斑血跡,混合着一股皮革、硝煙、戰塵和血液的奇特氣味;從這裏可以體會到當時戰鬥的慘烈,戰象對戰鬥記憶猶新,對戰鬥對戰友的無比懷念之情。披掛上象鞍有一種無比自豪的感情。通過對象鞍和嘎羧的簡練描繪,深情地讚頌了嘎羧的英雄形象與氣概)

“象鞍上留着彈孔,似乎還有斑斑血跡——平添了一股英武豪邁的氣概。二十六個春秋過去,象鞍已經破舊了,仍顯出凝重華貴;嘎羧披掛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邁的氣概。”

爲什麼戰象見到戰鬥過的象鞍那麼激動?爲什麼戰象披掛上象鞍又顯得那麼英武豪邁?(可聯繫前面的威風凜凜,逐漸衰老和現在進行對比理解,教師的誘導,使學生切身體會到。)

(3)“嘎羧走了整整一夜,天亮時,來到打洛江畔。它站在江灘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盪漾的江面。然後,它踩着嘩嘩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塊龜形礁(jiāo)石上親了又親,許久,又昂起頭來,向着天邊那輪火紅的朝陽,歐——歐——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這時,它身體膨(péng)脹起來,四條腿皮膚緊繃繃地發亮,一雙眼睛炯(jiǒng)炯有神,吼聲激越悲壯,驚得江裏的魚兒撲喇喇跳出水面。”

嘎羧來到哪兒?(原來嘎羧是要回到當年曾經浴血搏殺的戰場。二十六年前,我們就是在這裏把嘎羧擡上岸的。)

嘎羧來到這裏幹什麼?找出文中的詞語或句子證明你的觀點。

“它站在江邊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盪漾的江面。”(“久久凝望”看出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驚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壯的戰象們馱着抗日健兒,冒着槍林彈雨,排山倒海般地衝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嚎,丟盔棄甲;英勇的戰象和抗日將士也紛紛中彈跌倒在江裏。)

“親了又親”的礁石,嘎羧可能在想什麼?

(也許是嘎羧曾經奮力殺敵的一處戰場,也許是曾灑滿戰友鮮血的一處傷心之地;從這些都感受到戰象對戰鬥過的地方的留戀,同時也是對救它的人們的感謝,也是對死去的戰象的`深深的懷念。)

“它踩着嘩嘩流淌的江水——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這時,它身體膨(péng)脹起來,四條腿皮膚緊繃繃地發亮,一雙眼睛炯(jiǒng)炯有神,吼聲激越悲壯。

想一想,這是什麼動作?結合“吼聲激越悲壯”理解

嘎羧可能在吼什麼?

(“震耳欲聾的吼叫”,也許是嘎羧在深情呼喚戰友們的靈魂,也許在訴說它對戰友的深深懷念,也許在告訴戰友,它也將來陪伴它們……這樣的悲壯,這樣的深情,這僅僅是一頭戰象嗎?這是一位讓人滿懷敬仰的英雄,這是一位讓人飲淚歌頌的英雄!)

(4)太陽升到了檳(bīng)榔(láng)樹梢,嘎羧離開了打洛江,鑽進一條草木茂盛的箐(qìng)溝。在一塊平緩的向陽的小山坡上,它突然停了下來。

“哦,這裏就是埋葬八十多頭戰象的地方,我記得很清楚,喏(nu),那兒還有一塊碑。”波農丁悄悄地說。

我順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荒草叢中,果然豎着一塊石碑,鐫刻着三個金箔(bó)剝落、字跡有點模糊的大字:百象冢。

嘎羧來到石碑前,選了一塊平坦的草地,一對象牙就像兩支鐵鎬(gǎo),在地上挖掘起來。它已經好幾天沒吃東西了,又經過長途跋涉,體力不濟,挖一陣就喘息一陣。嘎羧從早晨一直挖到下午,終於挖出了一個橢(tuǒ)圓形的淺坑。它滑下坑去,在坑裏繼續挖,用鼻子卷着土塊拋出坑;我們躲在遠處,看着它的身體一寸一寸地往下沉。

太陽落山了,月亮升起來了,它仍在埋頭挖着。半夜,嘎羧的脊背從坑沿沉下去不見了,象牙掘土的鼕鼕聲越來越稀,長鼻拋土的節奏也越來越慢。雞叫頭遍時,終於,一切都平靜下來,什麼聲音也沒有了。

我和波農丁耐心地等到東方吐白,走到坑邊查看。土坑約有三米深,嘎羧臥在坑底,側着臉,鼻子盤在腿彎,一隻眼睛睜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它死了。它沒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經並肩戰鬥的同伴們躺在了一起。

嘎羧來到哪兒,它來幹什麼?找出它的動作

來到石碑前,選了一塊平坦的草地,一對象牙就像兩支鐵鎬(gǎo),在地上挖掘起來。

挖一陣就喘息一陣從早晨一直挖到下午太陽落山了,月亮升起來了,它仍在埋頭挖着

嘎羧披掛了象鞍,憑弔了戰場,懷念了戰友,又在這裏費勁了力氣,從早到晚挖坑,他想做什麼?

(它和曾經並肩戰鬥的同伴們躺在了一起)

4、戰象爲人們做了許多的事,人們又怎樣對待大象的,從文中找出相應的句子,並說出你的感受。

(1)人們發現一頭渾身是血的公象還在喘息,就把它運回寨子,治好傷養了起來。村民們從不叫它搬運東西,它整天優哉(zāi)遊哉地在寨子裏閒逛,到東家要串香蕉,到西家喝筒泉水。它叫嘎(gǎ)羧(suō),負責飼養它的是波農丁。

(2)“嘎羧要走的消息長了翅膀似的傳遍全寨,男女老少都來給嘎羧送行。許多人泣不成聲。村長在嘎羧脖子上繫了一條潔白的紗巾,四條象腿上綁了四塊黑布。”(從“泣不成聲”“系紗巾”“綁黑布”可以感受到村寨的人們對戰象已經有了難以割捨的情感,人們不能忘記戰象在戰鬥中立下的赫赫戰功,人們對戰象的將要死去表達了極度的悲傷。順勢再鞏固側面描寫)

“它什麼也沒吃,只喝了一點水,繞着村子走了三圈。” (從這裏感受到戰象也已經對村寨和村寨的人們產生了依依不捨之情,它也沒有忘記村寨的人們對它的救助,對它的無微不至的關懷。)

5、課文裏還有令你感動、令你深思的語段嗎?請有感情地讀一讀吧。[評:引導學生通過入情入境的朗讀、想象,感受嘎羧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通過對嘎羧行爲、神態的具體描寫,讓學生感悟到具體、生動的描寫是本文一個重要的表達特點。]

三、拓展延伸,促昇華

四、此時你想用怎樣的語言來讚頌嘎羧,讚頌這位可歌可泣的英雄呢?請寫下你最深切的感受,寫下你最誠摯的讚頌吧。(學生練筆,集體交流)

五、小練筆:嘎羧告別村寨的場面,駐立江灘回想往事的情景,都十分感人。選擇一個場景,想象嘎羧內心的感受,並寫下來。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內容:人教社課標實驗教材二年級上冊

課前透視

這是一篇既有時代感又有教育意義的文章。記敘了小潔面對着清澈的湖水,自己手裏的麪包紙由“想扔”到“攥着”的變化過程。景色美和和行爲美的和諧是本文的主題,麪包紙是本文的線索,“剛想、生怕、攥着”等詞語是理解課文的關鍵。抓重點、析對比、攻關鍵、就能很好達到理解課文的目的。課文的內容貼近兒童生活,

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聯繫實際,積極投入實踐活動中,達到保護環境,熱愛自然的教育目的。

本課內容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就好像是自己生活的鏡頭再現。已經形成的閱讀能力也爲學習活動的開展打下基礎。教者應該從這樣的實際出發,積極引導,並結合文章圖文並茂的特點,啓發學生思考想象,對學生進行保護環境的教育薰陶。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感受風景的優美和小潔心靈的美好,體會自然美與行爲美的和諧。

3、有保護環境衛生的意識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4、促進閱讀和想像能力的發展。

教學重點

能正確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有保護環境衛生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