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無處不在教學設計

作爲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恐龍無處不在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恐龍無處不在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1熟練掌握本課生字詞及成語的意思;

2瞭解作者、文體相關常識。

過程與方法目標:1熟讀課文,把握本文所闡述的事理;

2篩選信息,釐清文章內容和說明順序;

3通過品析語句與字詞,體會說明文語言準確、生動的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學習科學家善於發現問題、思考問題、敢於質疑的精

神,激發學生科學探究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把握本文所闡述的事理

難點:釐清文章結構和說明順序

【教學方法】閱讀法、講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6500萬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億年的恐龍突然滅絕了,這成了生物史上的一大謎團。導致恐龍滅絕的原因是什麼?不同地域恐龍化石的發現意味着什麼?讓我們帶着這些問題走入第6課《阿西莫夫短文兩篇》。(預習提示導入)

二、預習檢測

過渡語:首先來檢查一下大家的預習情況。

1生字詞

(1)指生讀(學生間互相訂正)

老師強調易錯字和重點字詞

臀、褶皺、兩棲、追溯

(2)學生解釋成語意思

(3)齊讀生字詞

2作者簡介

過渡語:解決了生字詞之後,我們一起來走進本文的作者——阿西莫夫。

明確:阿西莫夫(1920年1月2日-1992年4月6日),美國著名科幻小說家、科普作家、文學評論家,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

3文體

明確:事理說明文

三、整體感知

過渡語:解決了生字詞,瞭解了作者後,讓我們一起走進文課的第一篇《恐龍無處不有》。通過預習我們知道本文是一篇事理說明文。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思考:

1本文闡述了什麼事理(本文的說明對象是什麼)?

預設:恐龍無處不有(提示學生思考:恐龍爲何無處不有)

【明確】地殼在進行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

過渡語:大家已經知道了文章的事理,那本文是如何一步步闡明這個事理的呢?

2請同學們默讀文章,然後根據要求,快速準確地篩選信息,整體把握文意,解決以下問題。

(1)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恐龍無處不有?

(2)恐龍是如何跨大洋到達南極的?

(3)什麼是“泛大陸”?請簡述“泛大陸”最後一次的分裂過程。(注意時間詞)

(4)作者由南極發現恐龍化石一步步展開推理,最終得出了什麼結論?

【明確】

(1)在地球的其他大陸上也都發現有恐龍化石。這些古老的爬行動物在南極的出現,說明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

(2)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

(3)每隔一段時期,板塊會將所有的大陸匯聚在一起,地球此時僅由一個主要陸地構成,稱爲“泛大陸”。

分裂過程:大約225億年前,泛大陸是完整的——在數百萬年以後,開始顯示出破裂的跡象——大約在兩億年前泛大陸分裂成四部分——隨着時間的流逝,北美又與亞洲和歐洲分開,南美也與非洲相離——大約在5000萬年前,印度向北移動,與亞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馬拉雅山脈。南極和澳大利亞也已相互分離。

(4)地殼在進行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

過渡語:通過閱讀課文篩選信息,我們梳理了課文內容,那本文采用了什麼樣的說明順序呢?

3本文采用了什麼說明順序?

【明確】邏輯順序(發現問題——產生質疑——找到答案——得出結論,從現象到本質)

小結:通過本文我們瞭解到一個生物學上的發現對推動地質學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這也證明了不同學科之間是緊密相連的,例如物理學上顯微鏡的發明,促進了生物學和醫學的發展;考古學的'新發現一次次推動了歷史學的發展等等。

四、研讀文本

過渡語:本文作爲一篇科技類的說明文處處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科學、嚴謹的特點。

4找出文中能體現說明文語言準確性特點的詞語,並分析其作用。

【提示】

(1)最後一次完整的泛大陸大約是在225億年前形成的。

(2)在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

(3)板塊構造”理論很快爲地質界幾乎所有的問題提供了答案。

【學法總結】

說明文中分析某個詞語如何體現語言準確、嚴謹性特點的方法:

解釋詞語的意思+詞語在文中的意思+該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準確、嚴謹的特點。

過渡語:本文吸引人除了它語言的準確性外,還因爲它具有生動性這一特點,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作者是如何使說明文語言生動有趣的。

5請同學們再次瀏覽課文,試舉出一例,體會說明文語言的生動性。

【提示】可以這樣比喻,板塊背上馱着許多大陸。(“馱”字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大陸漂移的樣子,使抽象的理論變得有趣、生動、形象。)

五、拓展延伸

過渡語:我們除了瞭解到本文語言科學嚴謹外,也瞭解到了科學家們思考、處理問題時方法。

6以小組爲單位,說說本文對你日後思考問題有何啓示。

(1)要善於聯想、想象。

(2)發現問題後,根據已有的理論進行大膽的設想。

(3)多角度思考問題。

(4)……

總結語:科學家能從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中產生聯想,經過懷疑、推測、研究、論證之後有新的發現。同學們要從中受到啓發,善於多角度思考問題,以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去找尋自己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