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教學設計方案十篇

爲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效開展,預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屬於計劃類文書的一種。那麼大家知道方案怎麼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十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瞭解說明的內容,理清說明的順序。

體會簡練、縝密、生動的語言。

增強學生的科學意識,培養學生多角度看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科普文章的準確、生動的語言。

課時安排

兩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o查工具書,給加點的字注音,

解釋詞語。

正確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思考閱讀提示和課後練習。

可查閱有關恐龍的科普讀物,收集整理關於恐龍的知識。

教師:O製作課件。《侏羅紀公園》片段、光碟《中國冰川》中大陸漂移示

意圖。

準備多媒體教學平臺。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教學《恐龍無處不在》

教學步驟

激趣導入

(放映《侏羅紀公園》片段)

大家看過《侏羅紀公園》這部電影吧,一定會被那奇特的想像和栩栩如生的畫面所震

撼。那麼你們知道恐龍這個世界上最龐大的動物,爲什麼卻在6

500萬年前滅絕了呢?

恐龍的化石會告訴我們一些什麼祕密呢?請看美國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學幻想小說家阿

西莫夫是怎樣爲我們揭開謎底的。(板書課題及作者)

■整體感知

學生閱讀,檢查預習。

遺骸(hai2):遺留下來的骨骸。

蟾蜍(chan2chu2):一種兩棲動物,體表有許多疙瘩,內有毒腺,俗稱癩蛤蟆。

褶皺(zhe3zhou4):由於地殼運動,岩層受到擠壓而形成的彎曲。

追溯(su4):逆流而上,向江河發源地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來。

天衣無縫:神話傳說中,仙女穿的仙衣,不用針線製作,沒有縫兒。比喻事物沒有一

討論:課文標題是《恐龍無處不在》,那麼它的說明對象是否就是恐龍呢?

明確:作者談恐龍的滅絕,談到恐龍化石無處不在,是爲了證明另一項科學理論——

板塊構造理論的正確。

研讀探究

請同學快速閱讀一遍課文。(小組討論)

問題提得不正確

這篇短文說明的主要內容是什麼?按什麼順序說明的?作者如何得出結論的?

課文的說明內容涉及到哪兩個學科?主要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

阿西莫夫素以駕馭語言和概念的能力強著稱。你能找出語言表達平實而又生動的句

子嗎?

明確:

發現問題:南極發現恐龍——恐龍並不適應南極氣候——它們是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

個大陸上去的呢?

找出答案: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提出大陸板塊構造理論——

“泛大陸,,形成時所有陸地似乎都處在熱帶和溫帶環境內,所以恐龍可以在“泛大陸”不同地區舒適地生活——後來“泛大陸’’又分裂成四部分一所以每一塊大陸都攜帶着自己的恐龍而去。

得出結論:“恐龍無處不在’’是支持“板塊構造理論”的新的有力證據。作者在這裏採用的是邏輯順序,重在說明事理,將抽象的科學知識,層層解剖,既嚴謹,又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恐龍的滅絕)生物學——(板塊構造理論)地質學,道理正如課文第一段所說:“在一個

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作者主要採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來說

明白己的觀點,行文嚴謹。本文的準確性與條理性已經看出來了。

a.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號裏的補充說明文字:

“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現代兩棲動物”,用人們常見的青蛙和蟾蜍來舉例,體現了科普作品語言淺顯易懂的特點。

“如果看一張地圖,並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會看到它們拼合得多麼天衣無縫。”通過看地圖證明南美與非洲的相離,更使人信服,補充說明了大陸漂移學說的一個最顯而易見的證據。

b.課文中多處使用了設問句。這樣既將中心內容一步步推出,又使讀者感到非常親切,

如面對面交流。

“恐龍如何能在南極地區生存呢?”引出恐龍如何到另一個大陸的問題。

“恐龍不可能在每一塊大陸上生存,那麼它們是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上去的呢?”

引出板塊構造理論。

c.採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使得語言既生動形象又明白如話。

加.“位於南極中心部位的南極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說明了南極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極洲在地球中的位置。

又如:“板塊背上馱着許多大陸,當板塊向一個或另一個方向運動時,大陸也隨之一起運動。”非常形象可感。

■拓展延伸

說說學了本文之後的啓示。

明確: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結合具體的實例說說對“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的理解。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教學《被壓扁的沙子》

教學設計

舊課導入

《恐龍無處不在》通過南極發現恐龍的例子,提出恐龍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的

問題,引出了板塊構造理論,從而證明了“在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

影響“這一觀點。那《被壓扁的沙子》是否也與恐龍的謎案有關係呢?讓我們先來閱讀一

遍這篇短文。

質疑討論

出示問題:

o在《被壓扁的沙子》裏作者提到恐龍滅絕的兩種理論,你能找出來嗎?你贊成哪一種,爲

什麼?

這篇文章中作者的看法是什麼?根據又是什麼?

明確:

“撞擊說”和“火山說”。(可將自己查找的資料整理成論據加以證明。

“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動,而應該是撞擊。”證據一:因爲在恐龍滅絕的那個

年代的岩層中,發現了斯石英——壓扁的沙子。證據二:斯石英只在被撞擊後才形成,

所以如果是火山爆發吞沒了恐龍,就不會有“斯石英”存在。結論:無疑是撞擊毀滅了

恐龍。

■對比閱讀

本文與前一篇文章有什麼異同之處?(從說明順序、說明方法、說明角度、說明語言方面

比較)

a.說明順序:兩篇文章採用的都是邏輯順序,重在說明事理,在短小的篇幅內,將抽象的

科學知識層層剖析,既嚴謹又深入淺出地解釋清楚。

b.說明方法:都採用了多種說明方法。

首先都採用了舉例子:《恐龍無處不在》列舉“在地球的其他大陸上也都發現有恐龍

化石”,說明“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舉“南極也有自己的恐龍、兩棲動物和其他在恐龍時代繁盛的植物和動物”說明南極不只有恐龍化石,還有別的。《被壓扁的沙子》中舉“斯石英與金剛石”,“新墨西哥州拉頓地區的岩石”證明斯石英是由撞擊產生的巨大壓力形成的,從而得出“恐龍的滅絕是撞擊造成的”。

其次都採用了作比較:《恐龍無處不在》中將南極的恐龍的命運與其他大陸的恐龍進

行比較。而《被壓扁的沙子》則是運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壓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較方法來說明斯石英與普通沙子區別。

除此以外,還有“打比方”列數字”“作詮釋”等說明方法。

c.說明的角度:《恐龍無處不在》是從恐龍化石遍佈全球的角度來談大陸板塊的移動;《被壓扁的沙子》是從探尋恐龍滅絕的原因推斷地球可能曾受到撞擊。

d.說明語言:準確簡練,淺顯易懂。

拓展練習

分組自由討論:

由本文的學習,科學家的哪些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式,對你有所啓發?

培養創造力需要哪些思維能力?

明確:(2)多角度看問題,聯想與想像能力,邏輯推理能力。

板書設計

《恐龍無處不在》

佐證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九寨溝的神奇、迷人,感受祖國大好河山的秀美,感悟課文語言文字的美,並能運用自己的語言對九寨溝的美景進行介紹。

2、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3、能力目標用互聯網自主查尋收集資料,拓寬視野;利用網絡進行拓展性學習。

教學重點:

品讀詞句,誦讀課文,感受九寨溝的美。

教學難點:

用不同的形式讚美九寨溝,培養學生髮現美、創造美、表達美的能力。

學法:主要運用以讀爲本,問題引領,合作探究學習模式。此模式把引導學生鑽研文本作爲閱讀教學的根本,把問題引領作爲學生鑽研文本的中介,把合作探究作爲學生鑽研文本,提高語文綜合素養的主要途徑。

教法:我主要採用疑讀法、品讀法和點撥法。

教學流程

我主要採用疑讀法、品讀法和點撥法,將教學過程具體化爲:

(讀九寨)----(品九寨)----(誦九寨)---(贊九寨)---(尋九寨)五個板塊。這種基於語文學習自身特點和兒童認知規律,構建的板塊式設計爲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提供了時間和空間,突出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有利於學生整體感悟,逐步達成三維教學目標。

走進九寨溝(讀九寨)

(問題引領,激活思維。)

開課伊始,我利用多媒體視頻朗誦引領孩子們走進九寨溝,走入文本。:九寨溝是人間天堂。九寨溝五彩斑斕的海子,絢麗多彩的山林、變幻莫測的深秋讓人流連忘返。今天,我們要同作者一起走進迷人的九寨溝。

通過剛纔的視頻欣賞你最想欣賞的九寨溝的什麼景點?

根據學生回答篩選出的問題,我確定本課時主要探究一個問題:品讀課文2、3、4段,然後選擇自己最喜歡景色欣賞學習。

欣賞九寨溝(品九寨)

自讀自悟,品味仙境

學生帶着問題,運用讀、找、思、品、誦的方法精讀課文2-4段,品味九寨溝的海子、山林和深秋不同的美,感悟九寨溝的神韻。這時學生的學習是自主的,或靜思默想,想象文字所表現的精美畫面;或激情朗讀,抒發對九寨溝的喜愛與讚美之情;或體會關鍵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感悟作者觀察之細緻,用詞之準確、精妙。

回味九寨溝(誦九寨)

指導背誦,感悟迷人

1、師生交流,爲小組學習引路。先指名彙報自己最喜歡的段落,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向大家介紹這段所描寫的美景,教師相機作激勵性和指導性評價。

2、讀九寨。練習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二、四段。根據學生喜歡的不同段落,把全班分爲三組,每組中確定兩名學生參賽選手,一名確定爲閱讀能力差的學生,另一名不確定,比賽時由老師現場指名。組長可以組織本組同學對選手進行指導和幫助,提高他們的朗讀水平。組織比賽時,按賽前激勵比賽評價提升的順序進行,在朗讀評價中隨機用多媒體展示九寨溝畫面,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然後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指導學生看板書、想畫面,背課文第二、四段就水到渠成了。【說明】在學生充分品讀課文的基礎上,進行多向合作交流,解決提出的問題。這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是讓學生熟讀精思,透過語言文字,把握文章主旨,全面達成教學目標的過程。合作是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的。

讚美九寨溝(贊九寨)

練習配解說詞,做廣告語。

誰能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向大家介紹九寨溝的美景,可以當導遊,可以感情朗讀,深情誦讀,可以寫讚美語、廣告詞

1.小組分別給自己喜歡的風景圖配解說詞,寫廣告語,並認真修改解說詞和廣告語。然後選兩名寫作能力欠佳的學生作爲參賽選手,組長可以組織本組同學對選手進行指導和幫助,提高他們做導遊和廣告的水平。

2、師生、生生之間多向交流。此時的交流是靈活機動的,主要是解決學生在合作交流中探究中生成的新問題。

搜尋九寨溝(尋九寨)

九寨溝還有更多更美的景點,大家願不願繼續欣賞九寨溝呢?(願意)

願意的話就請同學們課後利用網絡,搜尋一些有關九寨溝的資料。進一步認識九寨溝。

板書設計:

迷人的九寨溝

海子圖山林圖深秋圖

晶晶亮亮瑰麗多姿魔術師

歎爲觀止絢麗多彩變幻莫測

美如人間仙境

我對農村新課改的冷思考

縱觀新課改走過的歷程,我不否定新課改取得的成績,但是我總是覺得我們都在用放大鏡看課改的收穫。我以一個農村教師的身份以對教育改革實事求是的態度說一說農村課改現狀,以引起各級教育決策者的高度重視。共同研究現實的教育,把新課改在農村實實在在地開展好。

一、現狀和不足:

1、農村學校的師資力量薄弱成爲農村學校推進課改的"瓶頸"。當前農村學校嚴重缺少新學科急需的專任教師。按照新課改的要求,新開了綜合實踐活動課、藝術課、科學課、地方課程,並且規定小學三年級起開設英語課。這些新課程是教學中的新領域,沒有經過系統學習過的老師僅靠道聽途說找些資料參考參考是不能完全勝任的。不說別的,就說英語老師,現有的英語教師都是轉崗培訓出來的,這些半路出家的英語教師能給孩子作好英語啓蒙嗎?

2、農村辦學條件簡陋是阻礙農村推進課改的客觀不利因素。鄉村學校由於地方財政教育投入不足,經費緊張使許多課程改革配套的設備、設施、圖書、音像、教學具不能到位,不能正常開展課改實驗,課程改革不是嘴上文章,需要物質保證,缺少必要的物質條件的支撐,新課程改革實施肯定是紙上談兵,達不到應有的深度和廣度;缺少了現代教學手段的運用,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就難以實現根本性的轉變。

3、課堂教學重形式輕內涵。聽了幾次城市小學新課改的觀摩課,多媒體課件展示、小組合作學習、獎牌紅星激勵是大家慣用的手段,學生四人或六人圍坐一組,在老師的帶領下進行活動,花樣層出不窮。而執教者對教材的重點都把握不清,看着學生遊離了主題而不知引導;有的課堂忙於獎勵學生"合作星"、"智慧星"、"巧手星"等,教師跑上跑下很是辛苦,學生桌上也是星光燦爛,有的學生到處貼滿了獎牌和獎星。難道我們的課堂非得要這些閃爍的星牌嗎?語言激勵行不行?

難道我們平常教學都是這樣嗎?而廣大農村學校連一臺電腦都沒有,如何上出電教特色課來?現在我們應該研究實實在在的東西:平常課如何上出課改味來。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4、對課改工作只聽見一片頌揚之詞,缺少冷靜客觀的理性思考。有的課改檢查走馬觀花,看看檔案資料,聽聽校領導彙報,再觀摩一兩節花樣多點子新的課改表演課,就作出評價:ⅹⅹ學校課改工作有實效,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積累了寶貴的課改工作經驗而一線老師的呼聲有幾個領導聽過,新課標在農村實施的難度有誰理解並給予支持?

二、思考與建議;

1、加大課改培訓的力度,爲新課程實驗提供優質的人力資源。首先要加大農村中小學校長培訓的力度,對那些培訓後工作作風仍沒有改變的堅決撤換。校長培訓是課改的關鍵,那麼教師的全員培訓則是學校課改推進的重點,因爲教師走出去的機會畢竟是少數,要加強以校爲本的培訓力度,並讓參加省市級的教學骨幹進行二級培訓,培訓要立足現實,以身邊事身邊人身邊課爲研究對象,切實提高教與研的水平,少談些主義和模式,多些實踐與思考。

另外在培訓教師的同時,也要做好家長培訓工作。學生在學校學習方式的轉變本來就很不容易,如果家庭教育觀念濤聲依舊,學校與家庭在教育上各執一詞,讓學生無所適從,不知該聽誰的是好。家庭與學校的教育觀念都得到更新,這樣推進課程改革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各級政府要切實保證教育經費的按時足額發放。這樣的話提了多少年,但有些地方總是不能把教育放在千秋偉業的高度來對待,仍長期拖欠教育經費,當然地方也有地方的難處,現在大部分地區教育的人、財、物都移交縣級政府負責,縣政府在財力不濟的情況下要負責這麼大一攤子實在不易,連教師國標工資這碗飯都裝不滿,還哪來那麼多錢去改變落後的教育條件。而教育行政部門和教育科研部門沒有基層學校的財權,對基層學校來說既不許亂收費,又得不到政*財政撥款的支持,農村的教育該走向何方?

3、課改調研要面向農村,教材編寫要面向農村。各級調查組要不打招呼地深入農村(特別是村小學)弄清課改實驗現狀,獲取課改真實資料,多聽一聽一線教師對課改的理解、認識和困惑,把農村的課程改革難題提到理論高度來研究。建議各級教科所和教研室都要到基層農村學校定點,幫助農村學校搞好課程改革,同時蒐集第一手鮮活的實驗材料,作出科學的分析和決策,把成功經驗加以推廣。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一、 教學知識點

1、 經歷探索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關係的過程,體會方程與函數之間的聯繫.

2、 理解二次函數與 x 軸交點的個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關係,理解何時方程有兩個不等的實根、兩個相等的實根和沒有實根.

3、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數與y =h 交點的橫座標.

二、 能力訓練要求

1、經歷探索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關係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探 索能力和創新精神

2、通過觀察二次函數與x 軸交 點的個數,討論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況,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形結合思想.

3、通過學生共同觀察和討論,培養合作交流意識.

三、 情感與價值觀要求

1、 經歷探索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關係的過程,體驗數學活動充滿着探索與創造,感受數學的嚴謹性以及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2、 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

1.體會方程與函數之間的聯繫.

2.理解何 時方程有兩個不等的實根、兩個相等的實根和沒有實根.

3.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數與y =h 交點的橫座標.

教學難點

1、探索方程與函數之間的聯繫的過程.

2、理解二次函數與x 軸交點的個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個數之間的關係.

教學方法

討論探索法

教學過程:

1、 設問題情境,引入新課

我們已學過一元一次方程kx+b=0 (k0)和一次函數y =kx+b (k0)的關係,你還記得嗎?

它們之間的關係是:當一次函數中的函數值y =0時,一次函數y =kx+b就轉化成了一元一次方 程kx+b=0,且一次函數的圖像與x 軸交點的橫座標即爲一元一次方程kx+b=0的解.

現在我們學習了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數,它們之間是否也存在一定的關係呢?本節課我們將探索有關問題.

2、 新課講解

例題講解

我們已經知道,豎直上拋物體的高度h (m )與運動時間t (s )的關係可以用公式 h =-5t 2+v 0t +h 0表示,其中h 0(m)是拋出時的高度,v 0(m/s )是拋出時的速度.一個小球從地面被以40m/s 速度豎直向上拋起,小球的高度h(m)與運動時間t(s)的關係如下圖所示,那麼

(1)h 與t 的關係式是什麼?

(2)小球經過多少秒後落地?你有幾種求解方法?

小組交流,然後發表自己的看法.

學生交流:(1)h 與t 的關係式是h =-5 t 2+v 0t +h 0,其中的v 0

爲40m/s,小球從地面拋起,所以h 0=0.把v 0,h 0帶入上式即可

求出h 與t 的關係式h =-5t 2+40t

(2)小球落地時h爲0 ,所以只要令 h =-5t 2+v 0t +h 0中的h=0求出t即可.也就是

-5t 2+40t=0

t 2-8t=0

t(t- 8)=0

t=0或t=8

t=0時是小球沒拋時的時間,t=8是小球落地時的時間.

也可以觀察圖像,從圖像上可看到t =8時小球落地.

議一議

二次函數①y=x2+2x ②y=x2-2x+1③y=x2-2x +2 的圖像如下圖所示

(1)每個圖像與x 軸有幾個交點?

(2)一元二次方程x2+2x=0 , x2-2x+1=0有幾個根?解方程驗證一下, 一元二次方程x2-2x +2=0有根嗎?

(3)二次函數的圖像y=ax2+bx+c 與x 軸交點的座標與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的根有什麼關係?

學生討論後,解答如 下:

(1)二次函數①y=x2+2x ②y=x2-2x+1③y=x2-2x +2 的圖像與x 軸分別有兩個交點、一個交點,沒有交點.

(2)一元二次方程x 2+2x=0有兩個根0,-2 ;x2-2x+1=0有兩個相等的實數根1或一個根1 ;方程x2-2x +2=0沒有實數根

(3)從圖像和討論知,二次函數y=x2+2x與x 軸有兩個交點(0,0),(-2,0) ,方程x2+2x=0有兩個根0,-2;

二次函數y=x2-2x+1的圖像與x 軸有一個交點(1,0),方程 x2-2x+1=0 有兩個相等的實數根1或一個根1

二次函數y=x2-2x +2 的圖像與x 軸沒有交點, 方程x2-2x +2=0沒有實數根

由此可知 ,二次函數y=ax2+bx+c 的圖像與x 軸交點的橫座標即爲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

小結:

二次函數y=ax2+bx+c 的圖像與x 軸交點有三種情況:有兩個交點、一個交點、沒有焦點.當二次函數y=ax2+bx+c 的圖像與x 軸有交點時 ,交點的橫座標就是當y =0時自變量x 的值,即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

基礎練習

1、判斷下列各拋物線是否與x軸相交,如果相交,求出交點的座標.

(1)y=6x2-2x+1 (2)y=-15x2+14x+8 (3)y=x2-4x+4

2、已知拋物線y=x2-6x+a的頂點在x軸上,則a= ;若拋物線與x軸有兩個交點,則a的範圍是

3、已知拋物線y=x2-3x+a+1與x軸最多隻有一個交點,則a的範圍是 .

4、已知拋物線y=x2+px+q與x 軸的兩個交點爲(-2,0),(3,0),則p= ,q= .

5. 已知拋物線 y=-2(x+1)2+8 ①求拋物線與y軸的交點座標;②求拋物線與x軸的兩個交點間的距離.

6、拋物線y=a x2+bx+c(a0)的圖象全部在軸下方的條件是( )

(A) a0 b2-4ac0(B)a0 b2-4ac0

(B) (C)a0 b2- 4ac0 (D)a0 b2-4ac0

想一想

在本節一開始的小球上拋問題中,何時小球離地面的高度是60 m?你是怎樣知道的?

學生交流:在式子h =-5t 2+v 0t +h 0中v 0爲40m/s, h 0=0,h=60 m,代入上式得

-5t 2+40t=60

t 28t+12=0

t=2或t=6

因此當小球離開地面2秒和6秒時,高度是6 0 m.

課堂練習 72頁

小結 :本節課學習瞭如下內容:

1、若一元二 次方程ax2+bx+c=0的兩個根是x1、x2, 則拋物線y=ax2+bx+c與x軸的兩個交點座標分別是A(x1,0 ), B( x2,0 )

2、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與二次三項式ax2+bx+c及二次函數y=ax2+bx+c這三個二次之間互相轉化的關係.體現了數形結合的思想3、二次函數y=ax2+bx+c何時爲一元二次方程?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蜻、蜓等14個生字。會寫螞、蟻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

3.有觀察小動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運用形聲字的識字規律自主識字。

2.通過閱讀,讓學生在優美的語言環境中識字。

3.通過兒歌,讓學生走進大自然,注意觀察夏天的景物與氣候。

教學難點:

1.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教會學生運用形聲字的規律來識字的方法。

2.通過閱讀兒歌,讓學生了解夏天的景物於氣候特點。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看圖識字,引出生字

1.夏天就要到了。在夏天,同學們都喜歡幹什麼呢? (學生自由發言)

2.我請大家看一幅很美的圖,請大家看一看,想一想,圖上都有什麼呢?(出示彩圖)

出示生詞卡片(有蜻蜓、蝴蝶、蚯蚓、螞蟻、蝌蚪、蜘蛛等)

3.他們在幹什麼呢? 能不能用比較精彩的語言告訴老師?打開書57頁讀讀。

出示生詞卡片:展翅飛、捉迷藏、造宮殿、運糧食、遊得歡、接網忙

二、小組合作,學習生字

遊戲:找朋友 找出生字新朋友

1.帶拼音讀詞讀句:誰認識這些生字新朋友?

2.去掉拼音小帽子,你們還會讀嗎?練練吧! (自由練讀)

3.男女生比賽讀。

4.抽讀生字卡片。(打亂次序)

5.學生擺字卡。 (邊讀邊擺成3排)

6.學生找字卡。 (識字大王、識字小老師)

7.遊戲:拍手找朋友:圖文結合 誰是我的好朋友?我是你的好朋友。

遊戲:捉迷藏 這些生字躲到了課文裏,大家還認識嗎?

三、朗讀感悟,興趣學習

1.自由試讀識字兒歌。

要求:(1)讀準每個字的字音。(2)共有幾句話,作上記號。

請同學分別讀這三句話。

請挑一句你最喜歡的,趕快練練吧!

2.合作學習:請把你喜歡的這一句,讀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

3.全班展示讀。反覆練讀這三句。

4.表演讀:星星創作獎 神祕獎品獎給讀得最好,表演得最好的小組。

要求:每組挑一句最喜歡的,邊讀邊表演。看哪一組讀得最好,表演得最好。時間1分鐘。

5.全班展示:全班配合讀,小組表演。

6.小組比賽讀。

7.拍手連讀。

8.遊戲:找尾巴 全班拍手讀,一人排順序。

讀課文或邊兒歌:

小蜻蜓展翅飛

小蝴蝶捉迷藏

小蚯蚓造宮殿

小螞蟻運糧食

小蝌蚪遊得歡

小蜘蛛結網忙

四、合作學習,識記生字

1. 分類學習法:這麼多生字怎麼學更輕鬆呢?孫老師教你們一的好辦法,就是分類學習法。

2. 小組討論法:這些字可以分成兩類,哪兩類呢?同桌討論一下。

第一類:蜻蜓、蝴(蝶)、蚯蚓、螞蟻、蝌蚪、蜘蛛

第二類:展、運、網

(1)學習第一類字:運用形聲字的構字規律識字

1)編兒歌:蜻青青小蟲天上飛

2)蟲+熟字:蟲+青、蟲+廷、蟲+胡、蟲+丘、蟲+引、

蟲+馬、蟲+義、蟲+科、蟲+鬥、蟲+知、蟲+朱

編兒歌記生字:蟲和青,蜻蜓的蜻;蟲和廷,蜻蜓的蜓

(2)學習第二類字:

1)抽讀生字卡片

2)去掉拼音讀

五、指導寫字

1.指導寫螞、蟻。

這兩個字都是蟲字旁,應該寫得左右大致相等。蟲字下面的提不要寫成橫。

右邊的馬、義要寫得瘦長一些。

2.教師範寫。

3.學生書空。

4.學生描紅。仿寫。

3)興趣延伸

同學們,課下還可以觀察一下,夏天其它動物都在幹什麼?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材分析:

《太陽》是一篇說明文,主要介紹了有關太陽的知識和太陽與人類的關係。課文共有8個自然段,可以分爲兩部分。第一部分在介紹太陽的特點時,運用了數字、假設、比較、比喻等方法,把太陽遠、大、熱三個方面的知識說得很具體、通俗,具有很強的說服力。第二部分講太陽和人類的密切關係。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本班學生自讀自悟方面的學習能力較強,同時學生蒐集信息的能力也越來越強。大部分學生喜歡閱讀課外書籍,常常能在課堂上結合自己的課外知識來理解課文內容。學生也可利用學校的電腦室、本班的多媒體教室上網查找資料。根據以上情況,我感到在整個教學環節中,可藉此培養學生利用現代網絡蒐集信息、處理信息、積累信息的能力,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是學好這篇課文的關鍵。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的內容,瞭解太陽遠、大、熱的特點,體會它與人類的密切關係,激發學生了解大自然、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

2、學習課文中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等介紹太陽的說明方法,體會運用這些說明方法的好處。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出示課件,播放《后羿射日》的故事。

2、天上的太陽到底能不能被射下來呢?引導學生交流課前查找的有關太陽的資料。

[爲學生提供了一個開放的課堂,讓學生在課前通過上網、看課外書知道的有關太陽的課外知識得到了交流。]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太陽的課文,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將會對太陽有更多的瞭解。(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1、自由讀課文。2、通過閱讀,你讀懂了什麼?

3、識字檢測:(1)同桌互相聽讀新認識的詞語。(2)“開火車”。(3)“找朋友”:老師說生字,學生舉字卡。

[培養學生自讀課文的能力,幫助理清文章的思路,並設計互動的平臺,檢測學生的識字情況。]

三、精讀課文第一部分,感悟太陽的特點。

1、太陽公公聽說我們要了解它,很高興,特意趕來了,你們聽――(課件播放:初升的太陽光芒萬丈,光彩奪目的畫面和太陽公公說話的錄音。)“同學們,我離你們很遠、很遠,我很大、很大,我的溫度很高、很熱。聽了我的自我介紹,你們瞭解清楚了嗎?”(指名說)

2、太陽公公沒有說清楚它到底有多遠、多大、多熱。你們能不能扮演太陽公公作一番詳細的自我介紹?

3、自由讀1~3自然段,看看課文是怎樣把太陽的三個特點寫清楚的,用“――”劃出有關句子,並根據自己的興趣選一個自己最喜歡的特點進行重點學習。

4、分組交流。

(想學習“遠”的分爲一組,想學習“大”的分爲一組,想學習“熱”的分爲一組。)

[學生在對知識的學習上有了選擇性,這樣他們不僅樂意去學,還培養了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的能力。]

5、彙報。

(1)把自己當成太陽公公向大家介紹太陽的特點。

[用擬人手法複述課文,激發了學生說的慾望;學生在吸收課文語言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程度的再創作,這就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

(2)結合自我介紹,做練習。(引導學生說出說明方法,體會作者用列數字和作比較、打比方的方法,說明太陽“遠、大、熱”的特點,寫得生動、真切。)

①太陽離我們有(三萬萬里)遠,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飛機,也要飛(二十幾年)。

②(一百三十萬)個地球才能抵得上(一)個太陽。

③太陽會發光,會發熱,是個(大火球)。

④太陽的溫度很高,表面溫度有(六千)度,中心溫度是表面溫度的(三千)倍。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閱讀中去尋找答案。]

四、品讀欣賞第二部分,體會太陽與人類的密切關係

1、雖然太陽離我們很遠,但是和我們人類的關係非常密切。請同學們用心讀一讀課文,找出最能表現太陽與與人類關係密切的一句話。(學生練讀、彙報讀)

2、這只是作者的總體感受,那課文又是怎樣具體寫出太陽與人類關係的呢?請同學們讀一讀4―7自然段。看看你讀懂了什麼?(學生自由讀書,鼓勵動筆劃重點句,寫批註)

3、四人小組交流。

4、全班交流。

先用上“太陽與人類有密切的關係”來簡單概括,再選擇“有了太陽……”,“如果沒有太陽……就……”,“因爲……”等句式彙報。

5、指導有感情地讀句子,突出太陽與人類密切的關係。

6、現在同學們已經成爲研究太陽與人類關係的專家啦,我現在是一名記者,想採訪一下你們瞭解太陽與人類的關係,誰願意接受採訪?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生充分自學討論的基礎上,讓學生挑自己最感興趣的、感觸最深的進行全班交流,使學生學習興趣濃,學習積極性高,學習效果好。]

五、提升感悟,交流體會。

太陽與人類有這麼密切的關係,你想對太陽說些什麼?

六、練習寫生字,寫完後組織小組評議。

七、自選作業:

1、以太陽自述的形式向家長介紹今天所學。

2、蒐集有關太陽的資料,以“太陽”爲主題做一張手抄報。

教學反思:我把“以人爲本,發展學生的主體性”的教學理念貫穿整個教學環節,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課前讓學生自己查閱有關的資料,這樣不僅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課堂上讓學生自由地讀書,並將讀懂的內容大膽地以“太陽公公”的身份說出來,以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在學習太陽的三個特點時,讓學生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特點自主學習,並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來交流自己的認識。這樣不僅使學生在獲得知識上有選擇性,同時也培養了學生之間合作學習的能力。葉聖陶先生說:“課文無非是個例子,藉以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太陽》這篇課文就是教會學生如何對某一事物進行說明的很好的例子。因此,在學生學習完太陽的特點時,我認爲還可以設計了一個寫《月亮》的小練筆,將在閱讀中學到的知識自然地遷移到“寫”中去,使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得到寫的訓練和提高。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

《隨機事件的概率》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必修3第一章第一節課。

本節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隨機事件的概率》是高中階段學生學習《概率》的入門課,也是一堂概念課。不僅要學習隨機事件和概率的概念,而且要初步感受概率的實際意義和思考方法,將直接影響到對後續概率課程的學習。這節課不僅是全章內容的理論基礎,同時也向學生指明瞭概率課程的研究方向就是進一步揭示隨機事件的規律性。概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數學分支,它真正直接地反映了數學來源於生活而又反過來服務生活。同時,概率也是每年高考的必查內容之一,主要是對基礎知識的運用以及生活中的隨機事件的.概率的計算,都是學生今後的學習、工作與生活中必備的數學素養。

二、教學目標分析

1、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隨機事件的概念;理解頻率和概率的含義和兩者的區別和聯繫。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和思考問題的能力,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師生、生生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和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

同時,概率的定義與性質是學生學習概率的基石,其中也蘊含了重要的數學思想,因此,我確定重點、難點和教學方法如下:

2、教學重點:①事件的分類;②概率的統計定義;③概率的性質。

3、教學難點:隨機事件的發生所呈現的規律性。

4、教學方法:以多媒體教學課件爲教學輔助。

三、學情分析

我所面對的學生是高一的學生,具有一定的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邏輯思維也在初步形成中,但由於年齡的原因,他們思維活躍卻不夠冷靜、嚴謹,因此較片面。雖然概率來源於生活,卻也要深刻地挖掘生活中的事例,學生會因爲一點阻礙而產生厭學情緒,同時由於這堂課主要學習的是概念,學生會覺得枯燥而產生煩躁的心理。

四、過程分析

學生是認知的主體,是教學的主體,更是課堂的主角。設計教學過程必須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儘可能地帶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與發展過程,並盡力帶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自己成爲學習知識的主動者,同時還要引導學生走出學習數學概念的煩瑣與困境。

五 、教法與學法

在課標的說明與建議中提出:概率教學的核心是讓學生了解隨機現象與概率的意義。教師應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大量實例,鼓勵學生動手試驗,正確理解隨機事件的不確定性及其頻率的穩定性,並嘗試澄清日常生活遇到的一些錯誤認識在初中教材中,已經對隨機事件和概率進行了一定的闡述和分析,因此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思維基礎。但是初、高中教材中的表述並不完全相同,對比而言,高中教材的表述更加嚴謹,而且知識體系建立得更加完整,後續內容更加抽象。因此,本節課的教學不能簡單的回顧、對比,而是要打下更好、更準確、更嚴謹的基礎。 在經歷用試驗的方法探究概率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處理數據的能力,進一步增強統計意識、發展概率觀念,同時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態度、勇於探索的精神及交流與協作精神。

六、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課前在全班同學中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內容是:學校要舉辦“三分球投籃”大賽,那麼你會推薦班上哪位同學參加呢?調查結果:高一(3)班鄭同學得票最高。

問題1:全班三分之二的同學選擇李同學參加比賽,但是大家能確定這位同學在比賽中第一個球能投進嗎?

學生齊答:不能確定。

師:爲什麼不能確定?

學生齊答:因爲它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

師:正確。我們把在一定條件下,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的事件稱爲隨機事件那麼同學們還能舉出生活中隨機事件的例子嗎?

學生1:明天會下雨。

師:好,這是隨機事件。那麼從事件是否發生這一角度思考,除了隨機事件,還有其他嗎?(學生思考片刻)

學生2:除了隨機事件以外,還有一定發生和一定不發生的事件。比如: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這是一定發生的。擲一枚色子出現7點,這是不可能發生的。

師:那麼,我們把這兩種事件分別稱作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接下來請同學們閱讀課本108頁。(明確三種事件的概念)

問題2:既然三分球的命中都有隨機性,爲什麼大家會選擇李同學參加比賽,而不是其他同學呢?

學生齊答:鄭同學贏的可能性比其他同學大。

師:大家根據什麼得出這樣的結論?

學生齊答:平時比賽時這位同學的投籃命中率比較高

師:也就是說大家使用投籃命中率來估計的。那麼命中率是怎麼計算的?

學生3:是把投籃命中的次數除以投籃總次數。

師: 這實際上就是頻率,這種方法實際上就是用頻率估計概率。

在此基礎上,導出課題。

(二)試驗探究

問題3:怎樣用頻率估計概率?

師:拋擲一枚硬幣正面(有數字的一面)向上的概率是二分之一,這個概率能否利用剛纔計算命中率方法──通過統計很多擲硬幣的結果來得到呢?接下來大家一起來做試驗。爲了減少誤差,在動手操作之前,請同學們討論一下試驗的規範有哪些?

(學生四人一組,討論交流,互換觀點想法,教師巡迴指導,聽取學生不同觀點,對錶現積極的學生給予鼓。最後,全班交流,得出結論。)主要有以下幾點要求:

1。質地均勻的1元硬幣一枚。

2。在同一高度(以數學課本豎直放置高度爲準)豎直下拋,落地不計。

3。全班共分15個小組,每小組拋30次,記錄正面向上的次數。

師:現在開始試驗。(大約五分鐘後,學生試驗結束,統計試驗結果,填入電子表格1)

表1(小組拋擲情況統計表)

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做出各組頻率折線圖

師:請同學們觀察圖表,你能估計拋擲硬幣出現正面向上的概率是多少嗎?

學生4:大概在0。5到0。6之間。

師:那就是還不能確定具體的數值是多少。也就是說數據還不穩定。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數據更穩定,能觀察出明顯的規律呢?

學生:(思考片刻,幾乎齊聲回答)多做幾次試驗。

師:由於課堂時間有限,我們把各小組數據進行累計,得到表2

表2(各組累計硬幣拋擲統計表)

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做出累計數據頻率折線圖

師:再次觀察圖表,你能從中發現什麼規律呢?

學生5:發現隨着試驗次數的增加,正面向上的次數越來越接近0。5

師:這種說法還不夠嚴謹,認真觀察圖表,能說得更準確嗎?

學生6:應該說隨着試驗次數的增加,正面向上的次數越來越接近0。5,並在0。5

附近擺動。

師:好。接下來我們利用計算機進行拋硬幣的模擬試驗。 增加試驗次數,看看有什麼新的發現。(發現在大量重複試驗下,正面向上的次數越來越接近0。5,並在0。5附近擺動。)

師:歷史上有許多數學家爲了弄清其中的規律,曾堅持不懈的做了成千上萬次的擲硬幣試驗。

師:觀察頻率在0。 5附近擺動幅度有何規律?

學生7:再次說明大量重複試驗下,正面向上的次數穩定在0。5,並在0。5附近擺動。)

師:你們認爲出現的規律與試驗次數有何關係?

學生8:總體上試驗次數越多頻率越接近0。 5,即頻率穩定於概率。

師生共同小結:至此,我們就驗證了可以用計算投籃命中率的方法來得到硬幣“正面向上”的概率。

問題4:爲什麼可以用頻率估計概率?

師:其實,不僅僅是擲硬幣事件有規律,人們在大量的生產生活中發現:對於一般的隨機事件,在做大量重複試驗時,隨着試驗次數的增加,一個事件出現的頻率也總在一個固定數附近擺動,顯示出一定的穩定性。 由於大量重複試驗的頻率具有穩定性,由此可根據這個穩定的頻率來估計概率。

歸納:一般地,在大量重複試驗中,如果事件A發生的概率m/n會穩定在某個常數p附近,那麼事件A發生的概率P(A)=P。

問題5:隨機事件的概率P(A)有什麼範圍?對一個隨機事件A,用頻率估計的概率P(A)可能小於0嗎?可能大於1嗎?

學生9: P(A)=m/n 因爲0≤m≤n,所以0≤P(A)≤1。 用頻率估計的概率P(A)不可能小於0,也不可能大於1。

(三)鞏固練習

1。某射擊運動員在同一條件下的射擊成績記錄如下:

①計算表中相應的“射中9環以上”的頻率(精確到0。 01);

②這些頻率穩定在哪一個常數附近?

③根據頻率的穩定性,估計這名運動員射擊一次時“射中9環以上”的概率(精確到0。 1)。

2。判斷下列說法的對錯

(1)拋一枚硬幣有可能出現正面,有可能出現反面。

(2)在上面的擲硬幣試驗中,擲一枚硬幣正面出現的概率爲0。5,是否連續擲兩次質地均勻的硬幣,一定是一次正面朝上,一次正面朝下呢?

(3)擲一枚硬幣正面出現的概率爲0。5,所以拋擲一枚硬幣16000次時,很有可能出現8000次正面朝上。

問題6:頻率與概率有什麼區別與聯繫?

學生思考、討論後全班交流。學生不能概括、歸納得完整,由教師直接出示答案。

(四)總結反思

問題7: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學生談本節課的學習感受,教師梳理、概括本節課學習的主要內容,並揭示蘊涵的數學思想方法。

(五)作業及實踐活動

1。請同學們下課後多注意我們生活中的各種事件。

2、書本P113 練習1。2。3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1)在初中的學習的基礎上,有些學生具備了用試驗的頻率來估計概率的經驗。但對於“爲什麼可以這樣做”,缺乏思考,導致在分析問題、分析數據時會出現偏差。因此從學生熟悉的命中率入手,首先說明這種方法來源於生活經驗,激發學習興趣的同時,得出投籃命中的可能性不相等,由此引發認知衝突,導入新課。

(2)選擇拋擲硬幣試驗的原因:①所需條件容易實現,可操作性強;②硬幣試驗歷史上積累了大量數據,更有利於問題的說明。規範試驗的條件,使數據更真實有效。合理分組,可以減少課堂時間消耗,同時在培養動手能力與探索精神中,培養團隊協作精神。

(3)對圖表的分析本節內容的難點,需要把對數據、圖表的直觀印象轉化爲抽象的概率定義。注重數與形的相互轉化,把圖形上的規律用數去描述,把數據上的規律用圖形去驗證,這幾個圖表的給出可以正確有效地引導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高效率地得到相關的試驗數據及整理描述數據,爲分析數據作準備。

(4)通過對生活中實例的辨析,進一步揭示概率的內涵──概率是針對大量重複試驗而言的,大量重複試驗反映的規律並非在每一次試驗中反映出來。 反過來,試驗次數太少時,有時不能合理估計概率。

(5)通過小結與反思,明晰頻率與概率的聯繫與區別,滲透辯證思想,同時,深化新知,突破難點使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和理解,對核心思想方法有了更深的體會。 同時,培養學生歸納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評析:

一、注重概念的形成過程,根據學生已有的活動經驗學習數學概念

數學來源於現實世界,又反應現實世界。學生在進入課堂之前對教學內容並非一無所知,教師對學生的瞭解應當關注他們是否具備與進行的教學活動所需要的知識與方法。在初中學生已經接觸概率的概念,並且他們在生活中已經積累了對隨機事件的大量感性認識。任課教師注意從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實例(三分球投籃命中率)引入,創設了一個生動的學習情景,溝通了生活與數學的聯繫,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有益於學生理解隨機事件意義,體現數學的本質。無論是在隨機事件概念、還是在概率概念的教學過程中,都將學生帶回到現實中,通過創設情境喚起學生的興趣,使他們身處現實問題情境中,通過親身體驗,在感性認識基礎上,藉助綜合、概括、比較、分析等思維活動,對常識性材料進行精微化,向科學概念發展,達到理性認識的飛躍。

二、注重概念的形成過程,學生動手操作主動探究概念的本質

在課標的說明與建議中提出:概率教學的核心是讓學生了解隨機現象與概率的意義。教師應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大量實例,鼓勵學生動手試驗,正確理解隨機事件的不確定性及其頻率的穩定性,並嘗試澄清日常生活遇到的一些錯誤認識使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取決與這種方法能否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有效掌握課堂知識,能否在探究過程中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鍛鍊思維,提升能力。學習不是教師“灌輸”知識給學生的過程,而是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動腦思考,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各個環節,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的過程。只有這樣才能把知識內化爲能力,知識可能隨時間推移,會逐漸遺忘,但能力會不斷提升。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否合理安排學生動手操作環節,充分體現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顯得尤爲關鍵。在本節課中學生動手進行拋硬幣試驗正體現了主動探究,建構新知的過程。學生在動手試驗的數學活動過程中,自己發現並感悟在大量重複實試驗中,隨着試驗次數的增加,事件發生的的頻率所呈現的規律性的基本事實,體會試驗結果的隨機性和規律性之間的關係,順理成章的形成了概率的統計定義。

三、注重概念的形成過程,恰當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揭示概念的本質

教師爲上好這節課,作了精心的準備,藉助多媒體爲學生展示了豐富的、直觀、生動的信息,創設了濃厚的學習氣氛,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和數學思考。本節課主要利用了多媒體設備的兩大優勢:一是強大的圖表計算功能,二是計算機的可視化。在師生的共同探究過程中,利用Exel的計算功能和繪圖功能,迅速統計小組試驗所得數據,準確繪製頻率折線圖,不僅迅速、準確,能夠同時從數、形兩方面觀察試驗結果,而且有效的配合了學生的思維過程。爲學生分析、比較、歸納、判斷、概括的數學思維活動提供較爲廣闊的空間,收到較好的效果。使得多媒體不僅僅表現“描述”式的數學,而且表現了需要深層思考的數學概念。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指導思想】

隨着素質教育的發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進,“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成了我國面向21世紀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視點。它與傳統的學科教學有一定的交叉性、繼承性、綜合性,並具有相對獨立特點。它的研究與實施爲學生主體性、創造性的發揮創設了良好的基礎。本課例嘗試將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教學進行整合,發展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⑴ 瞭解作者和作品。

⑵ 瞭解比喻和擬人等修辭方法。

⑶ 利用字典,掌握“濤、瀾、濁、宛、魄、滌、瀉、蕩、屏”等9個字。

2、技能目標:

⑴ 初步學會用普通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⑵ 品讀歌詞中的語言。

3、情感目標:感受歌詞所表現的偉大民族精神和強烈愛國感情。

【重點難點】

通過反覆誦讀,感受黃河雄壯的氣魄和中華民族偉大堅強的精神。

【學法指導】

通過“讀──品──誦──談”的四步進行學習。

【課前準備】

教師──深入認識關於黃河、《黃河大合唱》的知識,做好相關課件和網站。

學生──收集《黃河頌》的相關知識(光未然、冼星海、《黃河大合唱》、抗日烽火),瞭解《黃河頌》的寫作背景並尋找有關《黃河大合唱》的影視聽資料,聆聽黃河大合唱中的豪邁歌聲。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教師引導):同學們,當一個民族處於危急存亡的時刻,我們實在需要沒有母親河召喚!當抗日烽火燃遍中華大地時,詩人光未然隨軍行進在黃河岸邊。雄奇壯麗的山河,英勇抗敵的戰士,使他感受到中華民族頑強的奮鬥精神與不屈的意志。於是,他向着黃河母親,唱出了豪邁的頌歌!

(師)藉助畫面、音樂的力量,調動學生的情感,使學生輕聲跟誦《黃河頌》

(生)展示自己課前的所得──《黃河頌》的相關知識(光未然、冼星海、《黃河大合唱》、抗日烽火),瞭解《黃河頌》的寫作背景。

二、個體自主學習,自由誦讀,初步品味歌詞中的語言

1、 自由誦讀《黃河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2、醞釀感情,自由節選文中幾句或一節,給全班同學誦讀。

3、自我評價,品味課文中的語言。

(教師設疑:你在剛纔的朗讀中注意到了哪些問題?哪些地方或哪些詞句不夠滿意,爲什麼?)

4、學生相互質疑,也可師生相互質疑,並提出建議性的意見。

5、全班評議首輪誦讀最佳者,予以鼓勵。

注:教師對於學生:朗誦要求無需過高,對課文的理解要求也不需過深,相信學生的感悟能力,把握住情感的基調、理解的基本方向即可。教師在此可以做出調整性的解答:

⑴ 語調激昂、感情豪邁。

⑵ 重音所處的詞:奔向、劈成、搖籃、屏障、臂膀……(無需求全)

三、小組合作學習,合作朗誦

1、鼓勵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設計多種形式合作朗誦

例如:人員數量的搭配──二人組、三人組、四人組、男女混合組……

歌詞篇幅的選擇──全文、一小節、甚至一兩句。

詩句的具體分工──學生對所選的語段進行分工朗誦,創造多樣式的朗誦方法。

2、全班評出最有情感感染力的最佳組合,予以鼓勵。

注:環節的設置意在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領略歌詞美感,將學生的情感逐漸引向高潮。

四、深入探究,探尋詩歌的朗誦要點

教師質疑:這樣才能更好地朗誦好一首詩?(以本課爲例說明)(學生思考、討論)

師生共議得出。如:

1、把握詩詞的節奏、重音。

2、時代背景的把握。

3、對詩詞語言的品味。

4、調節自己的感情。

更多……

學生個體再次自由朗誦,將剛纔的所得加以體會。

讓首輪朗誦欠佳者再誦課文,展示自己的進步。

五、再誦課文,探究修辭

配以音樂,將學生的感情調至高峯,教師讀朗誦詞,全班一起朗誦。繼而找出運用比喻、擬人和反覆的語句。

六、聯繫課文,拓展延伸

我們學過的詩歌中,有些詩直白抒情,風格豪邁,有些詩則委婉含蓄。你認爲這首詩屬於哪一種?爲什麼?你還能從學過的詩歌中再舉出一兩例嗎?

七、學生評價

教師設計學生自我評估表,讓學生進行效果自測。

八、作業

民族的詩人在亞洲巨人的面前,興起了懷古的心情。他向着黃河巨人,哭訴我們民族的災難!於是,《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對口曲》《黃水謠》《黃河怨》《保衛黃河》《怒吼吧,黃河》,曲曲壯歌一氣呵成。請同學們運用今天學習歌詞的方法任選《黃河大合唱》中的一篇進行賞讀,寫出閱讀體驗。

【教學反思】

本課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首先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使之能以一種自然的方式對待信息技術,把信息技術作爲獲取信息、探索問題、協作解決問題的認知工具。其次,信息技術的運用爲師生提供了一個開放性的實踐平臺,教師藉助論壇這一暢所欲言的平臺,使學生個別化學習和協作學習得到了和諧統一。第三、這樣的整合模式所營造的教學氛圍既有利於學生創新精神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同樣教師通過整合任務,既發揮了自己的主導作用,也以各種形式、多種手段幫助學生學習,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教學過程最優化,使學生真正成爲信息加工的主體和知識意義的主動構建者。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教學目標:

1.能感受此詩優美意境, 品味古詩雅韻,嘗試古詩新唱。

2.能優美連貫的演唱歌曲。

3.能理解並靈活運用重點樂理知識。

教學重點:

連線內一字多音及倚音的演唱

教學難點:

演唱時的氣息控制和連貫性

教學過程:

一、 激情導入:

1.歡迎大家來到“中華好詩詞”的比賽現場,誦讀國學經典,弘揚中國風韻。今天請同學們積極參加“詠春”古詩朗誦會,看誰的激情更高、實力最強!

2.請小督學選出自己組最優秀的誦讀選手參加比賽。

3.師:大家讀得太好了,那麼今天我們來個古詩新唱《春曉》,請看教學目標。

二、新歌教學:

1.我也想朗誦了,請大家給我公正的評價好嗎?那麼讓我們一起有感情的朗讀這首《春曉》吧。

2.瞭解此詩作者孟浩然,請學生說說,教師再簡介作者。

3.初聽歌曲,感受情緒特點,找出樂理知識。

4.重點學習“連線”,區分連音線和圓滑線,找出各有幾個並唱一唱。

5.自主聽歌學唱,難點一字多音老師教唱。

6.齊唱歌曲,找出不會的地方,着重學唱。

三、 多樣演唱:

領唱加齊唱、男生女生PK賽、各小組接龍唱

四、 課外拓展:

古詩新唱我能行:找出描寫春天的其他古詩嘗試古詩新唱

五、 作業推薦:

1. 尋找春天,歌頌春天。

2. 我來描繪春天,以自己的方式讚美春天。

六、 本課小結:

今天我們用自己的實力歌頌了春天,那麼就請大家愛生活、愛古詩、愛大自然,讓我們去擁抱春天吧。

愛凡傑第一小學朱先梅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教材分析】

小壁虎的尾巴斷了,是被蛇咬住以後爲了逃命掙斷的。沒有尾巴多難看呀,可是,小魚姐姐、黃牛伯伯、燕子阿姨都不肯把尾巴借給它,它可傷心了,還是壁虎媽媽聰明,讓小壁虎發現自己的尾巴已經長出來了。通過這個故事,小學生認識到小魚、黃牛、燕子的尾巴分別有不同的作用,從而也瞭解了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特點。

本文以連環畫的形式呈現,課文中沒有注音,連生字也沒加註音,目的是讓學生藉助圖畫或其他手段自主識字或閱讀。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採取各種各樣的方法,讓學生自己認字、朗讀。

【學習目標】

1、會認“壁、虎”等9個生字,會寫“河、姐”等6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對話的不同語氣。

3、初步瞭解動物尾巴的一些作用。

【教學重點】

認字、寫字;教學難點:讀好對話的不同語氣。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動物頭飾、一些動物尾巴的功能和特點、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激趣

1、出示壁虎投影片,問:

小朋友,今天老師爲大家帶來一個小動物,你看他是誰呀嗎?

(隨機板書:壁虎)

你能帶大家讀準這個詞嗎?

指名讀,跟讀。

2、你看它身上少了點什麼?

(隨機板書:尾巴)

3、是呀,這隻小壁虎沒有了尾巴,他要向別人去借尾巴。

把課題板書完整,學生藉助拼音讀題。

指名讀,齊讀。

4、看題目,你能提出問題嗎?

(引導學生想:爲什麼借?向誰借?它借到了嗎?)

請打開書看課文是怎麼講的。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藉助圖畫獨立讀課文:

遇到不認識的字畫下來,同桌相互交流。注意讀準字音。

2、分小組互助讀書,把課文讀通順。

3、全班交流:

在學習過程中你認識了哪些生字,你是怎麼記住它們的?學生沒說到的生字,教師可以直接提出,讓學生自己想辦法識記。

4、學習詞語:

小壁虎、借尾巴、蚊子、一條蛇、逃走、難過、姐姐、新尾巴

(先指名讀,再去掉拼音讀)

5、出示生字卡片:

開火車認讀生字。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小壁虎爲什麼要借尾巴?向誰借尾巴了?借到了嗎?請大家帶着問題自由讀課文。

2、指名回答,找到課文中相應的自然段讀給大家聽。

教師隨機貼示學生說到的小動物的圖片。

四、再讀課文,讀中感悟

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斷了,它的心情怎樣?你在什麼時候也會這麼難過?讓我們都來當一回小壁虎,帶着那非常難過的心情來讀一讀這一自然段吧!

(指名讀、齊讀)

五、指導寫字

1、指導學生認讀要求寫的字:

河、借、姐、呢、呀、哪。

2、學生觀察生字的特點,並說一說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你覺得哪幾個字最難寫,教師範寫,學生書空。

4、學生練寫,評議。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

1、複習生字:

蟲+文=( ) 蟲+它=( ) 又+隹=( )

女+且=( ) 親+斤=( )

2、你還記得小壁虎爲什麼要借尾巴嗎?他向哪些小動物去借尾巴了?

二、學習課文,感悟理解

1、重點學習第三自然段:

⑴ 讓我們先來看看小壁虎向小魚借尾巴的那一段吧!自由讀,他借到尾巴了嗎?

⑵ 是不是他借尾巴時沒有禮貌,所以小魚不借他?他借尾巴時是怎麼說的?找出那句話來讀一讀,從哪裏看出他有禮貌?

⑶ 指導學生朗讀小壁虎說的話。指名讀,齊讀。

⑷ 多有禮貌的小壁虎啊,那爲什麼小魚姐姐不把尾巴借給他呢?讓學生說說小魚尾巴的作用。

⑸ 讀讀小魚姐姐的話,讀出小魚姐姐的爲難心情。

⑹ 分角色朗讀小壁虎向小魚借尾巴時的對話。同桌自由練習,指名讀。

2、自主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⑴ 自由讀四、五段,學生交流:

你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問題?

⑵ 想一想,老黃牛和小燕子爲什麼不肯把尾巴借給小壁虎?

⑶ 瞭解動物尾巴的作用:

( )的尾巴要用來( )。

⑷ 你們想想看,黃牛和燕子的話應該怎麼讀?誰來試一試?

⑸ 分角色朗讀第四、五自然段:

鼓勵學生加上動作試試。

3、仿照課文,練習說話:

⑴ 小壁虎還會向誰去借尾巴?你能根據自己對其他動物尾巴的瞭解,再編一兩個自然段嗎?

同桌交流。

⑵ 指名說。

評議。

4、學習第六、七自然段:

⑴ 小壁虎最後借到尾巴了嗎?它的尾巴是從哪裏來的?

⑵ 小壁虎又得到了一條新尾巴,這時它的心情是怎樣的?它的話應該怎樣讀?指導朗讀,體會小壁虎高興的心情。

三、課堂演練,加深理解

1、以小組爲單位,分角色朗讀全文。小組長分配角色,學生進行表演。

2、指名小組佩戴頭飾上臺表演,全班評議。

四、課堂總結,課後延伸

1、集體分角色朗讀全文。

2、佈置課後作業,回家編一個新的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給爸爸媽媽聽。

教學設計方案 篇10

一、教學目標:

Happy English---relaxing---English talk show,告訴學生學英語要快樂,輕鬆,脫口而出,這正是新課改要求我們做的,我們不妨也把這個要求直接告訴學生,這樣師生目標就一致了

二、導課:

以師生對話形式,構造真實的語言環境,直接進入課題:

My name is Geng Liuwen,I’m from Zhuyang. I’m an English teacher. I like English very much. Do you like English?(問一名學生:Yes,I do.) My favorite subject is English, Because it’s very important and useful.

在這一環節中,我除了作簡單的自我介紹外,主要是想把本節所學的部分內容引出:兩個單詞、兩個重點句子,學生可能聽懂了一部分,而後半部分還未聽懂,這樣在純英語環境中引發認知衝突,爲學習本節語言點做好了鋪墊。

三、單詞出示

在ppt課件中我利用實物爲原型,直接把實物與單詞對應起來,免去了漢語介紹這一環節,讓學生嘗試純英語的思維。我想這樣長期堅持,一定會有好處。比如在科學家作實驗的實物圖片下,放置science這一單詞,讓學生在頭腦中直接把實物變成英語,而不是先把實物符號爲漢語,再把漢語符號轉換爲英語符號。這樣就節省了學生的思維環節,易於形成鮮明形象生動的記憶,同時避免了把英語淪爲漢語的附屬品的地位。如果我們每節課都這樣做,直到學生看到電腦這一實物時,腦子裏應至少同時閃出兩種符號:一種符號是“電腦”,一種符號是“computer”,這樣纔算我們英語教學的成功。

四、句子突破

1、教師板書: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 .引導學生說出它的問句,自然帶出本節課的前兩個重點句子: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 ? 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 .(P.E ./music./ English .)

在ppt課件中出示各學科的實物圖片,學生以小組爲單位展開對話,教師隨時引導、糾正,最後是學生就這兩個句子自編一段對話,寫出、爬黑板。

2、師生對話: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 ?My favorite subject is English .

Why do you like English ? Because it’s interesting.

最後一句如果學生答不出來,教師可先替她回答,而後再問再答,對話幾個同學後學生就可掌握後兩個句子。

接下來以小組內對話爲活動方式,以P.E.爲話題,讓學生開口說本節所學四個句子,教師在大屏幕上提供一些體育運動的素材:體育名人,體育運動項目圖片,及描述性詞彙:fun interesting exciting relaxing ,讓學生在自由寬鬆有話可談的環境中,自然的吐出真實生動的英語。

五、聽錄音

把本節錄音帶放、聽、默跟讀、大聲朗讀,讓學生找語感,並深化所學。

六、小組內採訪

訪問小組成員的愛好,完成採訪表格,展現小記者的風采!

favorite subject Why

S1

S2

S3

S4

如果說前面的內容是在教師引導、干預下學說話,那麼這一環節就是實實在在的讓學生自己運用語言來解決實際任務了。訪問、填表,然後展示採訪結果,純英語的操作,逼着學生調動其內在思維向外表達語言。我們教研室的張老師曾說:“在這一環節,教師不必干預太多,應放手讓學生向外吐語言”如果每節課都有這樣的環節,學生一定會願意學英語,一定會學好英語。

七、寫作文

Writing:學期快要結束了,回顧一下你所學的科目,你最喜歡的科目是什麼?爲什麼?你的好朋友呢?他們最喜歡的科目是什麼?請你寫下來告訴我們,好嗎?

這一環節以課下作業的形式來完成,主要起復習鞏固作用。同時能讓學生自由發揮拓展,併爲下節做好準備。

八、營造英語的海洋,讓英語走進學生的夢鄉。

我們生活在漢語的海洋中,我們的學生在課堂上辛辛苦苦學來的一點點英文,就像波濤滾滾的大海中的一葉孤舟,她太脆弱了!因此我們必須營造出一片英語的海洋。如果把我們現在的學生空投到美國去,那麼半年後他們就一定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兩年後他們就可能不能流利地說漢語了(參考:《素質教育在美國》黃全愈博士),這就是海洋的力量。我們英語教學必須運用這種力量,讓學生儘可能多的浸泡在英語的氛圍中,讓英語走進他的思維,直到最後用英語喊出他的夢話。

九、教師寄語:

迎接雙語時代的到來

任何一種國際化的語言的背後是強大的科技、先進的文化和珍貴的道德。語言作爲一種獨特的工具,傳承着文明和道德,溝通着思想和情感。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說:“文言文對多數人來說,已經不是工具,而是柵鎖了。文言文中有些字、詞、句要死掉,這沒有什麼可惜,我們也沒有必要偏讓它復活,就如同我們今天的許多字、詞、句,甚至大部分漢字也可能幾千年後要死掉,我們的子孫後代沒必要非讓它復活一樣。漢字、漢語要現代化,世界語言、文字要統一,這是大勢所趨。偏要對抗這個潮流,徒勞無益,還有害。”我個人認爲這個統一的語言文字的時代,必定是一個以中英文雙語爲載體的雙語時代,起碼在我國是這樣。因此,讓我們的學生學好英語,站在世界文明的最高處,學好他人之長,回家報效祖國,這是我們在座的每一位英語教師的理想,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去努力,去實幹,我們的理想就一定會實現!

十、使用學案後的反思

“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我校已經開始實施有很長時間多了,“學案導學”教學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它旨在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教學效益。現在大多數教師的課堂都是以學生學會學習爲宗旨,以學案爲依託,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實現學生的自學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和整體素質共同提高的一種教學模式。下面就從我個人開始着手使用以及在使用過程中的思考簡要談談對學案導學的認識,與大家共勉。

學案導學的幾個環節:結合英語學科特點,以及不同的課型,英語學科學案在環節設計上與其他學科有所不同。從課型上英語學案主要分爲新授與複習課兩種類型。其中新授課又可分爲聽說課和讀寫課兩類。英語學案主要包括學習目標,重難點,預習導航,學習過程,知識歸納,學以致用,鞏固提高,作業設置這幾個環節。下面談一談其中的幾個重要環節。

預習導航:預習導航就是“溫故知新”,要達到三個目的:1、複習鞏固上節知識;2、爲本節課作知識鋪墊;3、引入新課。在處理這一環節時,要緊緊圍繞這三個目標。引入新課就是引導自學:學生運用教師下發的學案進行自主學習,教師在學案中要提出預習的目標、內容、方法、速度和應達到的要求,學生在學案的引導下先進行獨立的學習,教師可指導學生查字典或查閱教學參考書,培養學生多種渠道獲取和篩選信息的能力。

學習過程:是課堂核心環節,大約佔到25分左右。讓學生依照學案設計,循序探究,以達知識領會掌握之目的。

鞏固提高。正所謂“趁熱打鐵”,課文講完後教師引領學生及時的消化、整理、補充和歸納。這樣既鞏固所學又使學生學有所用,還可以讓教師獲得直接的反饋信息,爲課後的輔導提供信息。同時,達標訓練中少數較難的題又會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慾望,使學生始終保持一種對學習的積極主動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