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優秀的教學設計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麼大家知道規範的教學設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采薇》優秀的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采薇》優秀的教學設計

《采薇》優秀的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疏通文意,掌握重點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思和用法。

2、熟讀成誦,歸納詩歌的章法特點、表現手法等方面的藝術特色以及本詩深刻的思想內容。

學情分析:

提升學生的詩歌審美能力和鑑賞能力對高一新生來說有很大難度,在此方面學生鑑賞能力較爲薄弱,教師應耐心引導,細細分析。

重點難點:

疏通課文,鑑賞課文的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體會抒情主人公複雜的情感。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

由余光中的《鄉愁》導入。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母親在裏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活動2:

複習:你記得哪些有關《詩經》的文學常識?

活動3:解題

《采薇》選自《詩經》中的“小雅”,是宮廷樂歌。“雅”是周王朝直轄地區的音樂,即所謂正聲雅樂。它是一種正統音樂。主要用於統治者的朝會宴饗,以歌功頌德爲主;多爲貴族所作,表現當時知識分子的生活和思想。“薇”即野豌豆。

活動4:朗讀,掃除字詞障礙。

活動5:全班分爲六個組,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將你所選段落用口語化詩歌的語言把他翻譯出來,看哪個小組翻譯得最好。講解每節的重點字詞,翻譯全文。

活動6:談一談這首詩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描寫了歸途中的戍卒對戰爭的回顧,表現了普通士兵在離鄉出征的歲月裏的艱苦生活和內心傷痛。

第一部分(第1—3章)追憶思歸之情,敘述難歸原因和軍旅生活的勞苦。

第二部分(第4—5章)直接描寫戰事。

第三部分(第6章)寫戍卒歸途中的心情

活動7: 詩歌欣賞

1、詩歌流露出戍邊士兵複雜的內心情感,試結合詩句賞析。

情感:對故鄉的思念;對戰爭的不滿;保家衛國的自豪感。

2、本詩前三章寫采薇用了什麼手法? 結合詩句說說這種手法有何特點及在文中的作用?

A 、以采薇起興,再現行役之苦。

以薇菜漸次生長和時間的推移,暗示時間的流逝,戍期漫長,歸家無期,流露出痛苦無奈的心情。

B 、重章疊句,章與章句型重複,字面也大體相同,只在關鍵處更換個別字。

反覆吟唱,以植物的生長暗示時間的流逝,在鮮明的節奏中表現詩歌的音樂美。

3、主題:表現了普通士兵在離鄉出征的歲月裏的艱苦生活和內心傷痛,字裏行間表達了對戰爭的不滿和對故鄉的思念。

活動8:

藝術特點:

1、比興手法:以“薇”的從“作”到“柔”到“剛”的生長過程,暗示時間的流逝和戍邊的漫長。

2、注重細節:通過對戰車、戰馬,象弭、魚 服,勞累奔波,飢渴難當的描寫表現戰爭的殘酷。

3、情景交融:“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倍增其哀樂。

4、反襯手法:用悽苦的景物來寫快樂,用美好的景物來寫悲哀,這就是反襯手法。

5、重章復唱:前三章開頭句式相似,反覆吟唱,以植物的生長暗示時間的流逝,在鮮明的節奏中表現出詩歌的音樂美。

《采薇》優秀的教學設計2

一、設計意圖

《詩經》是中國詩歌浪漫主義的源頭,年代久遠,不易理解。《詩經·采薇》閱讀起來難度有點大,如果沒有充分預習,就沒法在一節課內完成深入探究的任務。但如果佈置好預習,學生預習工作抓得好,這節課就可以把主題很好地挖掘出亮點來。

對憂傷和痛苦的敏感,不僅表明個體對自己生存處境的.真切關注,也表明了個體的自我意識和意志。對憂傷和痛苦的表也不僅僅是一種無助的感嘆和哀傷,而且也是表達不甘於忍受悲傷和痛苦、不甘於向命運屈服的一種特有方式。它所要告訴我們的是我憂傷,我痛苦,我無助,但我不願,我不服,我也有自己的嚮往和追求,有自己的價值和尊嚴。能夠這樣去想、去做的個體,實際上並不“小”。從他無能爲力、無法掌握自己命運的角度說,他是弱小的;從他不願屈服於命運的擺佈、有自己的追求的角度說,他卻是了不起的。正因爲這樣,吟唱自己的內心憂傷和痛苦,就已經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比即使歌吟者本身像是不經意地這樣做,然而其內心深處的動機卻昭然若揭。整個人生就如一場戰爭。活着就會被迫捲入這場戰爭之中,就會有憂傷、痛苦、煩惱,恐懼、絕望、嚮往、追求、無助等等生存體驗。表達這些體驗的詩,本身就是動人的生存哲學。所以本課可以以探究的方式來深入解讀其中的奧祕。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研讀文本,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的能力,並能表達自己的體驗感受。

2、培養學生由表及裏,抓住本質,深入探究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能自行翻譯,瞭解作品主旨,熟讀成誦。

2、從詩歌的時代背景,表達手法等方面對文本進行鑑賞。

3、適當延伸拓展,啓發思考。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瞭解戍邊戰士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熱愛家鄉故土的感情。

2、瞭解家園之思的文化內涵,以此滋養自己的精神世界。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由表及裏,抓住本質,深入探究文本,由瞭解戍邊戰士的情感體驗進一步瞭解家園之思的文化內涵,並以此滋養自己的精神世界。

難點:結合時代背景,瞭解作品主旨,理解士卒爲國赴難中的家園之思。

四、教學過程步驟

教師行爲

學生行爲

設計意圖

課前準備

1、提出預習要求。

2、查找與課文相關的課外資料。

3、確定主題。

1、充分預習,提出問題,由組長收集問題,並組織解決問題,解決不了的問題,再提交老師。

2、藉助文下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句,初步感知原詩。 通過學生自己提問的方式,促使學生深入預習,獨立思考,通過課前組織解決一般問題,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協作,同時可以把簡單的問題提前處理而不佔用課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情境導入

《論語》解讀八佾篇第三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爲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1、學生背誦《八佾篇第三》前面三則內容。

2、認真聽老師講解。

《采薇》優秀的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學習《詩經》的有關常識

2、瞭解《詩經》的現實主義創作傳統

3、挖掘人物獨特的內心體驗,總結人物的性格特徵

4、理解詩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敘述的手法

教學重點、難點:

瞭解《詩經》中重章疊句的寫作手法,體會戰爭給人們帶來的苦難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導入新課

愛情、戰爭是人類生存與生活中兩個重要的話題。我們上節課學習了以愛情爲主題的《氓》,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采薇》是一首以戰爭爲主題的詩。

二、信息篩選

1、自行誦讀全文,分出詩的層次

明確:分三個層次:1~3章爲第一層,敘述難歸原因和軍旅生活的勞苦。4~5章爲第二層,直接寫戰爭。6章爲第三層,寫歸途中悲傷痛苦的心情。

2、這首詩表現了什麼樣的主題?

明確:《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現了普通士兵在離鄉出征的歲月裏的艱苦生活和內心傷痛,字裏行間表達了對戰爭的不滿和對故鄉的思念。

三、合作探究

1、仔細品讀前三章,你認爲前三章在章法上有什麼特點?使用這種手法有什麼好處?

明確:前三章,章與章往往句型重複,字面也大體相同,只在關鍵處更換個別字,很明顯,這三章,在章法上採用了重章疊句的手法。使用這種手法的好處是:在內容上,以植物的生長暗示時間的流逝、時序的更替,而人物內心的焦慮、痛苦也隨之加重,從而突出了主題;在音節上,反覆吟唱,一唱三嘆,音節和諧,旋律協調,在鮮明的節奏中表現出詩歌特有的音樂美。

2、仔細品讀4~5章,這兩章運用了什麼表達方式?

明確:這兩章是對戰爭場面的描寫。寫的是戰車、戰馬、象彌、魚服以及士兵的勞累奔波、飢渴難當,通過這些具體生動的細節描寫來展現戰爭生活的圖景。而沒有寫戰場上的刀光劍影、廝打拼殺,但戰爭的殘酷已可想見。

四、分析鑑賞

再讀全文,你認爲這首詩抒發了戰士什麼樣的情感?

明確:

1、籠罩全篇的情感主調是悲傷的家園之思。

2、對父母妻兒的擔憂。

3、通過歸途的追述集中表現戍卒們久戍難歸、憂心如焚的內心世界,從而表現古人對戰爭的厭惡和反感。

五、拓展探究

假使你就是當年歸途戰士中的一員,請描寫你當時的心理。

六、課堂小結

戰爭是殘酷的,戰爭帶給人們的回憶是痛苦的。從古到今,人們對戰爭的態度都是厭惡和反感的,相信大家都是熱愛和平,並且會盡力去維護和平的。

七、作業

閱讀《秦風無衣》,和《采薇》在內容和手法上進行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