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7》優秀教學設計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識字7》優秀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識字7》優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10 個生字。

2 .比較“礻、衤”、“宀、穴”兩組容易混淆的偏旁。

3 .看圖熟讀詞語,藉助插圖理解詞語,正確流利地熟讀詞串構成的韻文。

☆ 教學重難點

1.認識本課生字,正確書寫生字,能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美觀。

2.能夠區別形近偏旁。

☆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礻、衤”、“宀、穴”偏旁的演變過程的多媒體課件及文中插圖。

2.指導學生課前蒐集中國古代的神話故事和有關祖先的知識。

☆ 設計思路

《語文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課前後兩部分的結構相似,因此,在學習、總結前半部分的基礎上,讓學生分組合作、探究討論後半部分的內容,在輕鬆愉快、平等和諧的氛圍中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探究漢字規律,加深對字、詞、韻文的理解與積累。

☆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教案序號61

設計理念

一、複習舊知,導入新課

1.小朋友,這兒有兩組字,你們認識嗎?出示“江、河、海”、“柳、楊、鬆”,指名認讀。這兩組字爲什麼用這樣的偏旁?

2.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以形近偏旁帶生字形式出現的看圖識字課文,認識一些新朋友。

3.板書課題,齊讀。

二、藉助圖畫,初讀韻文

1.(出示圖和第一、二豎行)學生組成四人學習小組。

2.圖上畫的是什麼?不認識的可以請教組內其他小夥伴。

藉助拼音讀詞語,讀準字音。會讀了的讀給其他小朋友聽,不會讀的互相幫助。

小組長帶領小夥伴合作讀,互相正音。

3.不帶拼音,自由練讀,然後開火車讀。

三、探究規律,區別“礻、衤”

1.瞭解“礻”的演變過程。

出示“神話、祝福、祖先”,讀一讀,找一找,你們有什麼發現嗎?

(多媒體顯示“礻”的演變過程,觀察“礻”的古文字像什麼?

看看圖,讀讀詞,想想這些字爲什麼都有“礻”這個偏旁?(與神仙、祖宗等有關)

2.瞭解“衤”的演變過程。

⑴出示“裙子、褲子、襯衫”,讀一讀,找一找,你們發現了什麼?

(多媒體顯示“衤”。)認識襪。

⑵同桌合作:看多媒體演示“衤”的演變過程,討論“衤”的古文字像什麼。這些字爲什麼有“衤”這個偏旁?(大都與衣服有關。)

⑶全班交流。

⑷說一說,你還知道哪些字也有“礻”或“衤”這個偏旁。

四、誦讀韻文,理解拓展

⑴出示“神話、祝福、祖先”。指名讀。

⑵出示圖。小朋友,這些都是神話故事中的人物,請你們拿出自己蒐集的神話故事和有關祖先的知識交流交流。(教師積極地參與其中。)

⑶說話訓練:對你的好朋友說一句祝福的話。

⑷齊讀這組詞。

⑸出示“裙子、褲子、襯衫”。

⑹小朋友,“裙子、褲子、襯衫”都是衣服中的一種,你還知道哪些衣服名稱?⑺指名讀,齊讀這組詞。

⑻連起來誦讀每一二兩行。

五、自主識字,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指名組詞讀。

2.同桌交流:怎樣記住這些字?寫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3.集體交流:。

4.教師指導書寫:這些字都是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5.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練寫,教師巡視指導,相機糾正寫字姿勢

教學反思:“礻”和“衤”區別開

這一環節,從複習舊知入手,爲學習新內容做鋪墊,並以“兒童化的.語言”引導學生認識新朋友,激發學生學習新知的熱情,進入學習狀態。

採用多種生動活潑的方式復現詞語,學生始終處於興奮之中,在愉快的情境中不知不覺地認識詞語。

通過多媒體揭示漢字的演變過程,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發現漢字的構字規律,增強學生的自學能力,達到“授之以漁”的目的。

充分利用課前預習,培養學生蒐集資料的好習慣,使學生對詞的理解不侷限在課本上。同時,發揮小組在學習中的互相作用,讓每個學生在開放的氛圍、個性化的言語交流中碰撞出思維火花,很快地掌握新知。教師參與各組的交流討論,進行精要點撥,更是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使”夥伴學習“達到最佳效果。

不進行繁瑣的字形分析,將字形相近的字放在一起讓學生比較,並引導學生自己想辦法,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記漢字,達到讓學生自主識字的目的。

第二課時教案序號62

設計理念

一、複習檢查,激趣導入

1.開火車抽讀學過的生字詞。

2.指名說說“礻”和“衤”的用法。

3.過渡激趣:上節課,我們知道了帶有“礻”這個偏旁的字大都與神仙、祖先有關,帶有“衤”這個偏旁的字大都與衣服有關,只要我們根據意義來識記,就不會把偏旁寫錯了。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識字7”,比一比誰最愛動腦筋,誰能最快最準地在今天學習的詞語中發現規律。

二、探究規律,培養能力

1.自學:看圖,想想圖上畫的是什麼,再自由讀第三、四行,注意讀準字音,詞語連讀。

2.檢查自學情況:開火車讀詞語,教師相機正音。練讀中認識想對應的事物。

3.小組討論學習:找一找這些詞語中的規律,想想實物、古文字、偏旁的聯繫。

4.全班交流:你們發現了什麼規律?

(“室、宅、家”三個字都有“宀”這個偏旁,“窩、窗、窟、窿”四個字都有“穴”這個偏旁。)(多媒體分別顯示“宀”和“穴”。)

多媒體演示“宀”和“穴”的演變過程。

5.引導學生小結:“宀”表示房屋,帶有“宀”的字大都與房屋有關;“穴”表示在土坡或山坡上挖的洞,帶有“穴”的字大都與洞穴有關。

6.齊讀第三、四行。

7.你們還知道哪些字也帶有“宀”和“穴”偏旁?

三、誦讀全文,總結拓展

1.將本課12個詞語卡片分發給學生,分成四組上去貼在黑板上,並由貼的學生做小老師領讀。

2.集體誦讀整篇韻文。

3.總結:我們中國的漢字真奇妙,有些字只要根據字的偏旁就可以理解意義。課後,大家可以找找平時容易寫錯的字,用上今天學到的本領,想想有什麼好方法來分清、記住這些字。

四、識寫生字,培養習慣

1.練讀生字並組詞。

2.看筆順圖,在課本上按筆順描紅,並想一想怎樣記住它們。

3.交流:你學會了哪個字?做小老師教教大家。教師點評。

4.學生在《習字冊》上認真書寫,注意寫字姿勢。

教學反思

“宀”和“穴”偏旁區別

這一環節的教學,以小組合作、探究了現爲手段,變“教師講”爲“教師引導下的自讀自悟”。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讓學生在語言實踐中理解和積累語言,真正成爲課堂學習的主人。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得法於課內,延伸於課外,鼓勵學生課後去大膽實踐,增強了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能力。

放手讓學生自學生字,做小老師教生字,學生自學能力得到提高,學生在如此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主動學習的熱情高漲。

這篇課文屬於看圖讀韻文識字,它吸收了傳統識字教材的編寫經驗,將同偏旁的字寫在一起讓學生認讀。課文以偏旁帶字的形式列出了兩組詞語。本課時主要學習第一組字、詞,其中有一些是“鳥”旁,有一些是“隹”旁,但都表示鳥。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是如何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即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教學時,我努力讓學生進入主動探索知識的過程,使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興趣盎然地加入到學習活動中,有效地提高了學生接受知識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