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教學設計方案範文合集九篇

爲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爲某一行動所制定的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和安排等。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教學設計方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範文合集九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讀8個生字。會寫15個生字。

2、從故事中水罐的一次次變化,體會愛心的神奇力量。

3、體會懂得關愛別人,用愛心對待生活。

【教學重點】

從水罐的一次次變化中,體會愛心的神奇力量,懂得關愛別人,用愛心對待每一個人。

【教學難點】

從水罐的一次次變化中,體會愛心的神奇力量。

【教學方法】

1、自主閱讀。

2、小組討論。

3、教師講授。

【教學過程】

1、教師活動:

教師談話,導入新課,掃除文字障礙。

⑴ 創設情景,談話導入。

⑵ 掃除文字障礙。

2、學生活動: 讀第一自然段,想想:

⑴ 當時地球上發生了怎樣的旱災?

⑵ 你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了水的重要?

(乾涸 乾枯 焦渴)

⑶ 你能用這種語氣讀一讀。

3、讀第二、三自然段:(小組活動)

教師巡迴指導:

⑴ 找出描寫水罐變化的句子。

⑵ 思考:

從水罐一次次的變化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4、彙報結果:

從水罐一次次的變化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5、板書愛並收集愛的格言,積累格言。

6、朗讀課文:(音樂的伴奏)

正確、流利、有感情。

7、作業超市:

必做:

⑴ 朗讀課文。

⑵ 抄寫生字、詞語。

選做:展開想象講這個故事。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兩首古詩。

2、學會本課的3個生字,理解詞語及詩句的意思。

3、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感受古詩語言與意境的美,培養學生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鑑賞能力。

教學重點:

1、通過誦讀,理解詩句的含義,體會詩歌的意境,熟讀成誦。

2、結合古詩簡潔的語言想象豐富的畫面,先說再寫。

教學難點:

1、誦讀古詩,體會作者從聽覺、觸覺、視覺等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學習作者邊觀察邊想像以及動用各種感官從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

2、透過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並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

教學準備:

1、師生查找有關詩人、詩作的相關資料。

2、教學掛圖。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調動積累,揭示課題

1、啓發學生回憶背誦過的描寫春天景色的古詩。

2、引出詩題“江南春”:顧名思義,江南的春天。 全詩描寫了江南春天的綺麗景色。

3、介紹作者:杜牧,字牧之,今陝西省西安市人。二十六歲中進土曾做過幕僚,很不得志。他關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間爲人民做

了一些好事。他和李商隱齊名,世稱“小李杜” 。

二、自學古詩,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誦讀古詩。

要求:(1)讀準字音,注意節奏。

(2)邊讀邊想詩句的意思,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2、藉助工具書,自己理解詩意。

3、小組合作學習,弄懂詩意。

4、檢查學習效果

(1)指名朗讀,集體正音。然後齊讀全詩,注意停頓。

(2)解釋詞語:

“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樓臺”、“四百八十寺”

(3)指名說說詩句的意思。 (大致即可)

三、反覆誦讀,體會意境

(一)前兩行——寫今

1、學生自由誦讀古詩,邊讀邊思考:《江南春》寫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點?(到處是黃鶯宛轉啼鳴,到處是綠葉紅花相互映襯。依山臨水的城鄉,迎風招展的酒旗。)

2、詩的前兩句抓住了黃鶯、紅花、綠葉、水鄉、山城、酒旗、春風等七種景物來描寫,共同構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畫面。

3、看圖、配樂輔助,指導學生讀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話描述感受到的內容。

(二)後兩行——懷古

1、提問:詩歌的後兩句還是描寫江南春天的嗎?

2、學生默讀後兩句詩,體會一下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3、集體討論(抒發了作者憂國憂民之情)

4、教師小結:南朝統治者迷信佛教,廣建佛寺,企圖依靠神靈的庇護,永保江山穩固。可是時移世易,當年的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樓臺意境掩映在蒼茫的煙雨之中了呢?

5、帶着理解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設計理念:

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將課堂分爲課前預習、課堂導讀、遷移延伸三個部分,體現了課堂的完整性;注重抓住課文的重點,擺脫通讀通講的毛病,注重課堂教學的發展性,擺脫了課時的限制;重視對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和綜合學習能力的培養,注重展現學生的學習過程,在更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的情感,從而促使學生知識、技能的提高。

設計特色:

抓住重點詞語切入教學內容,達到教學任務。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並能正確讀寫。

2、理解課文內容,領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複述課文內容。

4、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和綜合能力。

教學重點:

瞭解草船借箭的起因、經過,感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多媒體課件(農村小學也可以用小黑板)

教學流程:

一、課前預習

1、自學課文,劃出課文中的生字新詞,並藉助字典結合課文理解意思。

不理解的詞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閱讀課文:從文中提出幾個自己感興趣或不懂的問題,跟大家討論。

我想提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課前檢查預習情況,收集、整理有關信息。(如學生提出的問題,不明白的詞語,以便在課堂上釋疑。)

二、課堂導讀

(一)、解讀課文。

1、讓學生在小組中輪流朗讀課文,並及時進行正音。注意下列讀音:

才幹的幹應讀gàn

草把子的把應讀bà

調度的調應讀diào

擂鼓的擂應讀léi

丞相的丞應讀chěng

2、出示學生提出的問題,讓學生結合課文和自己的理解做出回答。(學生可能提出下列問題)

爲什麼周瑜要逼諸葛亮立下軍令狀?

爲什麼諸葛亮敢立下三天交十萬支箭的軍令狀?

諸葛亮怎麼知道第三天會有大霧?

爲什麼諸葛亮要把船一字排開並連接起來?

對於學生回答不出來的問題,留到深讀課文後再進行解答。

三、深讀課文

師問:在感知課文內容以後,你對諸葛亮和周瑜這兩個人有什麼看法?(從學生的的回答中提煉出妒忌和神機妙算這兩個詞。並解釋這兩個詞的意思。)(板書:周瑜

諸葛亮

妒忌

神機妙算)

課文中從哪件事來體現兩個人的不同性格。(草船借箭)

(一)、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瞭解事情起因,體會人物性格特點。

1、朗讀對話,分組討論(出示問題)

①、周瑜知道水上交戰用什麼兵器最好

嗎?他爲什麼要這樣問?(引導學生從

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託。軍情緊急,可不能開玩笑等語言,體會周瑜表面客氣,暗藏殺機的陰險心理。)

②、諸葛亮知道周瑜是在找藉口爲難自己嗎?他爲什麼要接受任務?(引導學生從諸葛亮

都督委託,當然照辦,只要三天,怎麼敢跟都督開玩笑?我願立下軍令狀等語言,體會諸葛亮胸有成竹,從容不迫的大度心理。)

2、指導朗讀:我們明白了他們兩人的內心想法,那我們應該用什麼語氣來把他們的內心想法表現出來呢?

(二)、朗讀草船借箭部分,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齊讀後出示問題,分組討論:如果你也在場,你會發現諸葛亮草船借箭的哪些巧妙之處呢?(教師參與討論,隨機點拔引導。注意引導學生抓住有關詞句感悟以下幾方面的意思,從而感受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相機板書:人

天文地理)

(1)安排周密。從準備二十條船,佈置草把子和青布幔子,每條船上還站着二十個軍士。把船連接起來,一字擺開,兩面受箭。等詞句可以看出諸葛亮的周密安排。

(2)熟悉天文地理。從第一天和第二天都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直到第三天四更時,霧還沒有散順風順水等句子可以看出諸葛亮熟悉天文地理,對天氣早有預測。

(3)瞭解別人。得請你幫幫我的忙,不能讓都督知道,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可見諸葛亮對魯肅、周瑜、曹操的性格很瞭解。

學生還可根據自己的理解發表自己的感受體會,教師應該對學生的積

極思考給予讚揚,特別要鼓勵那些有創見的看法,不要太強調學生見解的正確與否。

從我們剛纔的分析,你認爲諸葛亮應該是一個怎樣的人?(神機妙算)

四、拓展延伸

1、組織學生即興表演課本中周瑜和諸葛亮的對話部分。

分配角色,明確任務。讓學生自主選擇角色,上臺表演。(時間允許的話可以多表演幾組。)

2、讓學生複述課文內容。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結合畫草圖的方法,簡述草船借箭的部分。(先指名讓兩三名學生複述,再讓同桌進行相互複述。)

3、拓展作業

①、閱讀有關《三國演義》的故事。

②、抄寫新詞。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授課年級:初中一年級 授 課 人:

羽毛球教學設計

一、 指導思想

本課以“終身體育、健康第一”爲指導思想,選擇中學《體育與健康》中羽毛球發球爲教材,目的是提高學生的體育意識。在課的設計上朝着求實、探索、創新的思路開展。以學生爲主體,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注意學生團結協作、互幫互助良好品質的發展。

二、 學情分析

羽毛球項目在我國較爲普及。學生對奧運會,世界盃冠軍(林丹、張寧、謝杏芳、鮑春來等)十分了解,但對該項目的技術掌握程度參差不齊,動作不規範,對該項目只停留在“玩”的層面上,連最基本的發球技術、站位、單雙打場地的概念模糊不清。在讓學生了解羽毛球運動或理解基本技戰術介紹著名運動員時採用多媒體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採用講解示範法,然後學生練習,在練習過程中採用多種方法,如分層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個別輔導法、骨幹學生引領法、引導法、探究法、模仿法等。

三、 教材分析

教材內容是羽毛球項目。羽毛球的基本技術(正反手握拍,準備姿勢,正手發、擊高遠球,各種步法) 。該模塊的教學內容應該說是全新的,初中學生雖然接觸過羽毛球運動,但不是在課堂教學中,更多的學生是在學校的課外活動課或是

平時鍛鍊身體時參加的。所以該項運動先前大多沒有經過系統的課堂教學。因此,該模塊與初中教材關聯甚少,在初中階段是一項具有很強吸引力的教學模塊。

四、 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進行羽毛球的啓蒙教學,讓學生了解、認識什麼是羽毛球,知道羽毛球的基礎技術的鍛鍊方法、遊戲方法以及簡單比賽的組織方法和基本規則。

二、技能目標:讓學生初步掌握羽毛球基礎技術的各種練習方法,學會一些羽毛球遊戲方法及簡單比賽的組織方法和基本規則,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動作反應速度、靈活性和基本的運動能力得到提高。

三、情感目標:讓學生了解鍛鍊身體的好處、體驗到參加體育鍛煉和參與羽毛球運動的樂趣,培養對體育的興趣和積極、主動學習和團結互助的精神,激發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爲終生體育打下基礎 。

五、教學策略與手段

在教學過程中採用多媒體教學和教師的講解示範與學生的練習結合。多媒體教學主要是理論教學、優秀運動員的講解、觀摩比賽、裁判規則講解等情況下采用。講解示範是在技術、戰術教學過程中採用;學生的練習可以採用分層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個別輔導法、骨幹學生引領法、引導法、探究法、模仿法等。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中彩那天》是人教版第五冊的一篇閱讀課文。本課的教學設計理念是整體感知,牽一髮而動全文,引導學生有創造性地閱讀文章,解讀課文蘊涵的“意義”,領悟人生的道理。以“讀、辯、說”式的課堂交流,培養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解讀課文,闡述見解的能力。注重學生的課堂語文實踐,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設計特色是辯中明理,讀說悟情。

教學流程爲:(一)出示彩票,引出重點。(二)解決道德難題,感悟母親話的含義。(三)讀好9、10自然段,回味父親的選擇,體會父親的道德高尚。(四)讀寫訓練,內化理解。

一、 出示彩票,引出重點

1、 回顧兩張彩票的事情。

師說:預習課時,同學們對兩張彩票很感興趣。尤其對05102這張彩票上K字充滿好奇心:K字是誰寫的?爲什麼寫?誰擦的?爲什麼擦?我們展開了討論。現在,誰來幫我們回憶一下。

2、(出示課件)引讀,引出重點

師說:擦掉了K字,父親可以心安理得擁有這輛奔馳汽車了。看,在衆人羨慕的目光中,父親開着嶄新的奔馳汽車緩緩地駛過來了,我在旁邊歡呼着,跳躍着,多麼高興!可是,父親他的神情怎麼樣呢?我幾次興奮地想幹什麼?(生齊讀)看得出,父親一點也不高興,這是爲什麼呢?請從文中找理由。(指名說)

3、 好母親的安慰我的話(指名,齊讀)

師板書:道德難題(提示學生注意“德”字的筆畫)

二、 解決道德難題:感悟母親話的含義

難題在本文指什麼?(指名說)教師板書:留?不留?

1、 明白道德難題在文中指什麼?

2、 你贊成父親留還是不留?

(1) 獨立思考,小組討論。

(2) 大組交流,教師指導讀好父親“夢寐以求”句和母親的話。

(3) 留下了汽車,將會失去什麼?(板書:誠實,有信用)

小結:誠實、守信是多麼高尚的品德。任何一個有良知的人都不會願意失去。一旦失去,捫心自問,會良心不安;一旦失去,面對親朋好友信任的目光和微笑時,會無限愧疚。一個人,如果活在內心不安中,即使有再多的奔馳、再多的金錢,又有什麼意思呢?

學到這裏,相信同學們一定明白父親面臨的道德難題就是他面對嶄新的奔馳汽車與“誠實、守信”在內心深處的較量,到底該選擇什麼?父親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毅然選擇了高尚的品德。這種高尚的品德讓人心安理得、問心無愧、心情舒暢。他周圍的人因此而快樂,因此而受到好的影響。這是多少輛奔馳車、多少金錢也換不到的無價之寶。(板書:財富,提醒“財”字的寫法)

(4) 讀母親的話。(指名,大組比賽,齊讀)

三、 讀好9,10自然段,深化理解(配樂朗讀)

四、 讀寫訓練,內化理解(配樂)

讀到這裏,你不想對將要讀這篇文章的朋友說點什麼嗎?(板書:對朋友)

看着奔馳汽車漸漸消失在父親的視線中,你一定心潮澎湃有許多話想說。如果你是那個兒子,會對父親說什麼?如果你是那位母親,會對自己的丈夫說什麼?如果你是那家汽車修理廠的老闆,你會對父親說什麼?選一個角色,用心寫出自己最想說的話,呆會念給大家聽。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1、寫一篇讀後感

2、在讀懂文章的基礎上寫出自己真實的感想和體會。

【教學重難點

讀後感的“感”必須是從原文引發出來的感想、體會,要聯繫實際,敘議結合。

【教學過程】

一、明確習作要求

讀一讀本次的習作要求,然後找學生說:我們本次的習作內容是什麼?(讓學生獨立審題,明確習作要求)

 二、解題指導

這次習作要求我們寫自己讀完的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的感想、體會和收穫。

要注意的是:

1、認真讀懂原文。

2、爲自己的讀後感起好題目,例 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有感 學習要專心致志──讀《學弈》有感。

3、在讀後感中要簡要介紹所讀作品的內容。

4、要抓住作品中感受最深的部分,聯繫自己生活實際寫體會,要有真情實感。最好能有事例,這是讀後感的重點內容,一定要寫具體。

5、切忌寫成檢討或過多地抄原文。

三、出示提示,學生在小組內說一說

1、學生默讀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提前下發)。畫出令你感動的地方。 2、 圍繞思考題在組內討論: ① 你要寫的讀後感的題目是什麼? ② 組內幾位同學互相交流,讀了《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童話,哪些內容令你激動,你的感受是什麼? ③ 指名發言,針對童話中的一點,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一談體會,要說具體。 ④ 除《賣火柴的小女孩》以外,我們學過的課文《秋天的懷念》、《地震中的父與子》或課外的書籍都可以說一說令你感動的地方。

四、師生互相交流範文

1、老師讀一篇範文──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有感,邊讀邊點評。

天漸漸黑了,我打開臺燈,靠在暖氣旁,讀起了安徒生的《賣火柴的小女孩》……(自然導入式的開頭比較新穎,打破了一般讀後感的開頭模式。) 在一個又冷又黑的大年夜,一個光着頭,赤着腳的小女孩,在街頭上賣火柴,一天了,誰也沒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錢。多可憐的小女孩呀,寒冷和飢餓威脅着她。讀到這裏,我的眼睛漸漸地模糊了。我是多以同情這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她在那寒冷的大街頭上奔波,沒有一個溫暖幸福的家,而我卻在溫暖的小屋裏看書。小女孩是多麼的不幸啊!(能夠把原文的內容同自己的內心感受十分自然地結合在一起。) 我揉了揉溼潤的雙眼,繼續讀下去……(照應上文,過渡自然)哧!一根火柴燃燒起來,冒出紅色的火焰。女孩把手攏在火焰上,感到非常溫暖,然而,她剛把腳伸過去,火柴卻滅了。一根火柴的溫暖太小了,可它在小女孩的心中卻像一個大火爐。小女孩劃燃了火柴,她看見燒鵝向她走來,看見了美麗的聖誕樹,看見了慈愛的奶奶。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命運是多麼悲慘,在大年夜的晚上沒有禮物,沒有吃的,缺少歡樂與疼愛,連家也不敢回。我真想飛到她的身邊,送給她一件棉衣,讓她不再受凍;送給她兩塊蛋糕,讓她趕去飢餓。(這種感受符合兒童心理,表現了小作者善良而又純真的童心。讀來真實而又讓人感動。) 第二天清晨,小女孩帶着微笑離開了這個世界,在臨死前,手裏還捏着一把燒過了的火柴梗……(原文內容與感受交替出現,巧妙融匯,引人入勝。) 這時,媽媽叫我吃飯,我眼裏含着淚珠,坐到飯桌前,望着滿桌的飯菜,我思緒萬千,(眼裏含着淚珠這一神態描寫,既照應了上交,又把感情推向了高潮。)我是在愛的氛圍中長大的,我有一個溫暖幸福的家。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他們給了我享不盡的快樂。我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在學校,我有老師無微不至的關愛,有同學們熱情的幫助。當我在明亮的教室,聽着教師講課時,賣火柴的小女孩卻連生存的起碼條件都沒有。讀書對她來說是想也不敢想的事。同樣是少年兒童,命運怎麼會這樣不公平!(用自己的幸福生活與小女孩進行對比,可以看出命運的不公平,這是發自小作者內心的疑問,同時也爲文章結尾作了鋪墊。) 晚上,我躺在牀上輾轉反側,怎麼也睡不着,同樣的年齡,不同的命運,只是因爲我們生長在不同的國家。我會更加熱愛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更加珍惜美好幸福的童年生活。(結尾點中心,抒發自己對祖國的熱愛,立意很深。)

2、學生在小組裏讀一篇自己找的有關範文。

五、學生習作

附:板書設計

讀後感

一、簡介作品內容

二、重寫感受、體會

1、要聯繫自己實際生活

2、重點內容寫具體

3、切忌寫檢討或抄原文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目標:

1、學習略讀的方法,能夠通過比較快的閱讀,瞭解文章大意,把握文中描寫的主 要景物,交流景物有何特點。

2、摘抄、默誦文章的優美句段,積累課文語言。

教學重難點:

1、掌握組織材料的順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襯等表現手法爲講析重點,學習運用貼切、鮮明、生動的語言寫景狀物。體會並學習使用絢麗多彩的語言風格。

2、培養熱愛祖國邊疆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用情景法教學導語引入新課

同學們,江南的山水、溶洞真實奇妙無比,引人入勝,每當想到那奔騰咆哮、一瀉千里的長江黃河,那千姿百態、氣勢雄偉的三山五嶽,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北國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

唐代大詩人李白有詩云:“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詩人筆下的“天山”令人神往。著名作家碧野描寫天山綿亙數千裏,地域廣袤,景物豐美。那就讓我們隨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進天山裏去旅遊一下!

二、出示課題,明確學習任務

1、讀課題,學生利用資料介紹天山,教師演示課件,小結:

(課件演示)天山:亞洲中部的大山系,平均海拔約5000米,最高峯托木爾峯海拔爲7435.3米,峯頂白雪皚皚。天山博格達峯上的積雪終年不化,人們叫它“雪海”。在博格達峯的山腰上,有一個名叫“天池”的湖泊,海拔1900米,深約90米。池中的水都是冰雪融化而成,清澈透明,像一面大鏡子。潔白的雪峯,翠綠的雲杉倒映湖中,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相傳3000多年前周朝的天子來到這裏,王母娘娘就在這裏設蟠桃宴招待他,因而古稱“瑤池”。現在這裏已成爲著名的旅遊勝地。

2、解題,瞭解作者,明確學習任務:

《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寫山川景物爲主要內容的遊記散文,選自於《天山景物記》,作者碧野。(簡介作者) “閱讀課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寫了哪些景物,它們有什麼特點。如果有興趣,

還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優美語句摘抄下來。”——(學習要求──抓住景物特點,積累語言)。

三、根據“閱讀提示”快速瀏覽全文,理清全文所記敘的遊覽順序,理解內容。

 1、學生根據提示自讀課文;

2、引導閱讀:

(1)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來寫的?(觀察點的移動,由山外到山裏。)讓學生找出課文的脈絡句,即地點變換的句子。(“進入天山”“再往裏走”“走進天山深處”)這些句子表示空間的轉換,順序從山的外圍寫到山的深處。

(2)學生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課文描寫了哪些景物?主要採用什麼方法寫的?(讓學生議論,然後交流) (明確:寫了雪峯、雲影、雪水、溪流、森林、野花等美景。描繪方法:A、襯托,如:以藍天和雲影襯托雪峯之高大、靜美;以溪流、游魚的活躍襯托天山的寂靜。B、比喻,如:說白雲在雪峯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開的“白蓮”。)

(3)第三段集中寫天山的原始森林。

引導學生思考交流: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點來寫的?

(明確:用“蜿蜒無盡”,寫森林之廣大。以馬蹄濺水,幾聲鳥鳴襯托它的幽靜。以林間“只漏下斑斑點點細碎的日影”來襯它的稠密。以林外陽光燦爛和林中閃着菸頭的紅光來襯它的幽深。最後,以“這天山上有的是成羣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駱駝”來突出森林之富饒。)

(4)朗讀四自然段

自讀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點進行描繪的?(學生用筆在書本上做出標記)

學生邊交流,教師演示。

(“紅、黃、藍、白、紫,五彩繽紛”——顏色;

“賽八寸的瑪瑙盤”——面積大;

“馬走在花海中”“人浮在花海上”——花多;

“用不着離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誇其高;)

四、細品語言文字,小結學習內容

1、課文主要是由外到裏,由高到低。表現方法主要運用襯托和比喻。

2、引導學生從描寫景物形態、描繪聲音、描繪動態、描繪色彩、描繪感覺上去找比喻句、體會精妙之處。

3、背誦自己喜歡的字詞和句子。

五、拓展訓練

 1、歸納寫作特點、然後進行小練筆:

(1)十分講究寫景的順序,全文從總體上說,以遊蹤爲序,從山的外圍寫到山的深處,或由遠及近,或自上而下,寫出了景物的變化,顯得繁而不雜。

(2)抓住景物的特徵,展開細膩的描寫。作者抓住特徵,用簡練而又形象的筆觸加以描繪,使之活靈活現,躍然紙上,構成一幅幅生動、奇美的畫面。

(3)絢麗多彩的語言,飽含濃郁的生活氣息和邊疆風情,具有感人的魅力。作者精心運用了比喻、映襯、誇張、對偶、排比等多種修辭手法,把景物描繪得淋漓盡致,美不勝收。

2、小練筆:練習寫景狀物作文,要求寫一段特定環境下的景色,如校園的.早晨、公園的景物、節日的夜晚等,能抓住景物的特徵,安排明確的線索,採用合理的順序和即景抒情。

六、總結

天山美麗如卷,大家從文字上就可以欣賞到天山的美,猶如漫步天山,這就是語言的魅力。

七、作業

1.朗讀課文

2.積累優美詞句

教學反思

1、初讀課文,從整體上感受天山之美,通過自由輕聲朗讀課文劃出表示作者遊覽順序的詞語“進入天山----再往裏走----走進天山深處”,充分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意識,有效促進了學生的自主發展。

2、這節課也存在一些問題:對略讀課教學的把握還有些欠缺。略讀課教學宜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生自主學習,在師生或生生的交流中深化理解,提高語文學習能力。我認爲這堂課的教學重點應是讓學生積累語言,將大量的時間放在朗讀和背誦積累上,和文章的寫作方法上。而對於天山景物有什麼特點,可以簡單處理,而不必在景物特點上花費太多時間。這樣做學生和老師都將注意力集中在了一些字上。比如雪峯的特點是高、大、白,溪流的特點是快、清、活,森林則是綠、密、幽,野花是高、多、鮮,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感受天山美。從而,激發學生對做過邊疆的熱愛和名族自豪感。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學習目標】

1、認識陶、懦等10個生字。會寫陶、謙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驕傲、傲慢等13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鐵罐的傲慢無理和陶罐的謙虛剋制。

3、感悟課文寓意: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

【課前準備】

1、陶罐和鐵罐的圖片或實物。

2、生字、詞語卡片。課文朗讀錄音帶。

第一課時

一、形象揭題,點明學法

1、出示陶罐和鐵罐的圖片或實物,讓學生看一看,還可摸一摸。

2、板書課題,指名學生讀,學習生字陶的音、形、義。

3、揭示學法:學生充分自讀自悟,同座、小組合作學習。

二、初讀課文,讀準讀通

1、學生聽課文的錄音磁帶。

2、學生輕聲自由地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如果遇到有困難的地方,停下來多讀幾遍。

3、同座互相朗讀課文,形式自定:可以交替一人讀一段,可以分角色讀,可以一人讀1至9自然段,一人讀10至17自然段。互相評議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

4、同座配合,向全班展示朗讀。

三、精讀課文,讀出感情

1、小組討論,合理安排小組內每個成員的分工,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請一個小組彙報朗讀,其他同學注意傾聽,看他們是否讀出了陶罐和鐵罐不同的特點。

3、結合學生的朗讀,進行評議,點撥理解:

⑴ 你覺得鐵罐像是個什麼樣的人?找出表現他神態和動作的詞句讀一讀。

⑵ 你覺得陶罐像是個什麼樣的人?找出表現他神態和動作的詞句讀一讀。

⑶ 教師扣住學生的朗讀,引導領悟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剋制,幫助學生歸納出理解詞語的幾種方法:如聯繫上下文理解奚落;利用近義詞理解謙虛、懦弱、輕蔑、爭辯、惱怒;通過表演朗讀來理解表示神態和動作的詞語。

4、小組再次合作,分角色朗讀全文。

5、全班交流,展示朗讀。評出最佳合作小組。

四、交流感受,明白道理

1、教師啓發:從陶罐和鐵罐不同的表現以及最後不同的結局,你得到什麼啓發?

2、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尊重學生不同的感受:如:學生認爲要謙虛,不要驕傲可以;認爲要多看別人長處、多看自己短處可以;認爲謙虛的人有好的結局,驕傲的人下場可悲也可以。

3、拓展延伸,加深理解。讓學生說說讀了這個故事,想到了哪些學過的課文或生活中的事情。

五、複習生字詞

1、用生字卡片開火車讀讀本課的生字。

2、用本課學的生字組詞,再讀讀詞語表中列出的詞語。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開火車認讀生字詞。

3、交流記字方法。本課有一部分生字是形聲字,可引導學生利用形聲字特點來記憶。還可聯繫熟字比較記憶。

二、指導寫字

1、認讀要寫的生字。

2、歸類認識字形特點,觀察字的間架結構:

⑴ 觀察8個左右結構的字,看清左右部分所佔位置。

⑵ 觀察6個上下結構的字,看清上下部分所佔位置。

⑶ 集體討論一些需要注意的字,教師可範寫。如,陶、謙。

3、教師播放音樂,學生做好寫字準備。

4、學生自己練習寫字,教師巡視指導。

5、即時展示學生作業,師生評議。

三、語言實踐

1、抄寫課文中表現陶罐、鐵罐神態和動作的詞句。

2、找幾位同伴合作把這個故事演一演。

四、聽寫詞語

1、抄寫、記憶詞語表中的詞語。

2、聽寫。訂正。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課程說明:

本課爲自編教材,是教科版五上年級《運動和力》單元“測量力的大小”的拓展課。本課在運用力學知識的基礎上,依託“彈簧秤”,應用STEM理念,引導學生在動手做和動腦想的實踐過程中實現個性化發展。就本課設計意圖來說,表面上是引導學生應用力學知識,製作完成一個“彈簧秤”;而深層次的意圖是通過“彈簧秤”的製作,引導學生了解到產品製作的基本過程是:設計→製作→評價→改進,並且這個過程是不斷循環往復的,最終指向新課標中“技術與工程”領域的相關理念。

教學目標:

1、運用力學相關知識,親歷“彈簧秤”的設計、製作、評價、改進等環節,瞭解產品製作的基本過程。

2、能對他人的設計提出改善意見,並能對作品進行一定的評價。

3、激發對自制實驗工具進一步研究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設計並製作“彈簧秤”。

材料準備:彈簧秤、ppt、 6套材料板貼(教師);9組貼有白紙的小木板、彈簧、回形針、60枚一元硬幣、紅色不乾膠、剪刀、直尺、鉛筆、香蕉、36份學習單(學生)。

教學流程:

· 揭示主題:

1、出示香蕉實物,用什麼工具可以測出香蕉的重量,引出課題。

2、在實物投影上展示相關材料的實物圖(貼有白紙的小木板、彈簧、回形針、60枚一元硬幣、紅色不乾膠、剪刀、直尺、鉛筆)。並提問每一件材料的作用。

3、出示項目主題:自制彈簧秤。

· 項目設計:

1、自主設計:在學習單上,畫出 “彈簧秤”設計圖。

2、交流設計:投影展示部分學生的設計圖,進行全班交流討論。

3、完善設計:對設計上的明顯缺陷提出修改意見,並明確下階段製作時的要求與注意事項。

· 項目製作:

1、4人小組討論,選出最優設計方案進行製作。

2、領取材料,合作完成“彈簧秤”的製作。

· 項目評價:

1、用“彈簧秤”稱出香蕉的重量。

2、展示部分“彈簧秤”進行對比,發現其中的技巧與問題。

· 項目改進:

展示部分“彈簧秤”的進行優缺點分析,得出改進方案。

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