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人物稱呼的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與要求

家庭人物稱呼的教學設計

(一)目標:

學生能正確地辨別並使用家庭成員稱呼;可以獨立識、寫本課生字,擴大詞彙量

(二)要求:

要求學生掌握家庭成員的稱呼,理解對家庭狀況詢問時的簡單用語

二、教學重、難點分析

(一)教學重點

詞彙:家、有、幾、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弟弟、妹妹等詞語 語音:練習聲調、變調

(二)教學難點difficult points in teaching

“有”字句――表示擁有,句式:

只需掌握課文中“有幾口人”的用法。用簡單教具(鉛筆等),分別拿出一根、兩根鉛筆演示“我有一支鉛筆”、“我有兩支鉛筆”等,着重強調“有”字,表達其含義,學生理解即可。

量詞“口”:只需理解其作爲量詞的含義。用4張圖片組成若干組家庭,演示“我的家裏有三口人”、“我的家裏有四口人”等。

三、教學方法

(一)直接法

用詞典上的定義,用學生已學的舊詞解釋

(二)直觀法

通過課堂遊戲的方式,向學生教授新的詞彙。需要準備印有家庭成員的卡通圖片等。

(三)情景法

針對新學的生詞設計相關情景,在課堂教學時分組模擬情景下可能發生的對話。

四、教學環節(兩課時)

(一)第一課時

1、學習新課(20分鐘)

(1)遊戲一,學習生詞

通過遊戲的方式,將印有家庭成員的卡通圖片展示在ppt上,將其中一個家庭成員的臉用圖片蓋住,把生詞和拼音播放出來讓學生猜是哪一位家庭成員,再讓一至兩名同學按自己想法糾正(允許課堂上在一定範圍內交流)。遊戲結束,領讀兩遍,提問兩名同學讀,最後輪讀兩遍。

2、情景練習(20分鐘)

同學進行分組,三至四人一組,分別扮演提問者及回答者的角色,遊戲中要了解組員的家庭成員構成,並在結束後分別展示組員家庭構成。

對話大概內容如下:

A:你好,你叫什麼名字?

B:你好,我叫**。

A:你家有幾口人?

B:我家有*口人,??。你家有幾口人?

A:我家有*口人,??。

老師在學生中幫忙,也加入小組的問答中。

3、小結與佈置作業(5分鐘)

遊戲結束後,提問同學領讀、輪讀本課學到的生詞,並進行糾正;

畫一張自己的family tree並在下一節課時帶過來。

(二)第二課時

1、複習舊課(5分鐘)

老師拿着學生的“family tree”的圖提問學生“家裏有幾口人?”“家裏都有什麼人?”讓學生輪流回答,學生以對話形式表達。

2、學習新課(15分鐘)

(1)學習“哪兒”用法:用印有學校、家等圖案的圖片、字卡向同學進行解釋。指着學校圖片問“老師在哪兒?”回答“老師在學校。”指着家圖片問“老師在哪兒?”讓同學回答“老師在家裏。”接下來讓同學自由對話,讓學生理解“哪兒”的含義。

(2)學習詞彙“學生”、“讀書”:用印有小學生的`圖片以及正在讀書的人的圖片、字卡讓學生了解這兩個生詞。口語練習“學生在讀書”。

(3)學習詞彙“歲”的用法:用一系列分別印有不同階段小孩圖片並將印有相對年齡的字卡貼在相應圖片下面,先領讀,使學生理解其意思。然後進行演示:“老師幾歲了?”“老師十九歲。”,並在演示的過程中,可以用手勢表示數字和指出相應的圖片進行輔助教學。

3、情景練習(20分鐘)

(1)進行對話遊戲,學生三至四人分爲一組,分別扮演提問者和回答者的角色,問出小組成員的年齡、是否爲學生、在哪裏讀書等問題。

對話大概內容如:

A:你多大了?

B:我*歲。你呢?

A:我*歲。你是學生嗎?在哪裏上學?

B:??

(2)進行讀音的訓練,在黑板上貼上簡單拼音a、ma等每種四個字卡。在a上面分別標註四種聲調。首先領讀,然後提問學生跟讀。並在ma上標註相同聲調,讓學生思考其讀音,並提問。之後糾正正確讀音,領讀,提問。再次貼出tu、mei兩組拼音,標註音標後,讓學生輪讀。

4、小結與佈置作業(5分鐘)

遊戲結束。貼出兩節課所學所有生詞字卡及拼音,提問同學輪讀,並進行糾正。 佈置作業,與班上同學組成一個“家庭”,分別扮演一個家庭成員,用本次課所學生詞、語句介紹家庭裏各個成員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