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拓展四》的教學設計範文

【教學目標】

《回顧·拓展四》的教學設計範文

1、引導學生讀外國文學作品,二是通過交流學習一些讀外國文學作品的方法。

2、積累文學作品中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從中悟到閱讀文學作品要善於積累的讀書方法。

3、瞭解幾個外國作家的故事,體會他們語言的幽默和巧妙。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交流平臺

一、導語

同學們,這一段時間,我們比較深入地閱讀了外國文學名著,瞭解了名著中的性格鮮明的人物,今天我們就開一個小型讀書交流會,好不好?

二、從四個方面交流

1、交流外國名著及名著中的人物,可以說說讀了什麼名著,簡介名著內容,交流讀後感受,可以介紹名著中印象深刻的人物。

這個部分是重點。教學中引導學生深入交流,一方面給他一個展示的平臺,另一方面也是一次好書推介。

2、交流讀中國名著和外國名著不同的感受:

結合學生的交流,引導學生注意外國名著的'語言特點,對不同國家語言特點有所瞭解。

3、交流閱讀外國名著和長篇的方法、遇到的困難,及解決困難的方法:

比如書中提到的宗教信仰、名字姓氏、風俗習慣,要引導學生理解不同的文化,不同時代人的思想,而不要排斥或迷信。

4、交流怎樣做讀書筆記:

長篇名著可以摘錄充滿哲理和智慧的話語、摘錄優美的片段,寫梗概等方法做讀書筆記。

第二課時

日積月累

一、自讀文學大師智慧的話語。邊讀邊試着理解句子的意思

二、說說打動自己的句子,並試着說說自己的感悟

三、背誦句子

四、交流自己閱讀外國作品積累的值得記憶的句子

五、簡要介紹幾部適合學生閱讀的文學作品的內容,鼓勵學生閱讀這些作品

飛鳥集:

《飛鳥集》是泰戈爾的代表作之一, 也是世界上最傑出的詩集之一, 它包括300餘首清麗的小詩。白晝和黑夜、溪流和海洋、自由和背叛, 都在泰戈爾的筆下合二爲一, 短小的語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引領世人探尋真理和智慧的源泉。

玉米人:

伊龍大地是土著印第安人世世代代主活繁衍的地方,林木蓊鬱,莽莽蒼蒼。山下的皮希古伊利托村裏住着幾十戶拉迪諾人其(即西班牙人和印第安人的混血種人)。他們計劃放火燒山,種植玉米,出售玉米。這完全違反了印第安人的傳統觀念。當地印第安人認爲,人是玉米做的,賣玉米就是出賣自己的子孫。圍繞着種玉米發生了一個離奇的故事。

老人與海

故事講到一個精神沮喪的老漁人,在他對職業的自豪感(他留下的唯一自豪感)的支持之下,冒險遠航至墨西哥灣流並在那裏釣住了一條該水域中從未見過的最大的馬林魚。故事接着說到他孤零零地、在因奮力叉住這條大魚而耗盡了力氣之後,被迫投入一場和一羣海盜似的鯊魚的絕望的搏鬥之中,結果是那些鯊魚只給他留下了獵獲物的一具骨架。

第三課時

趣味語文

一、讀幾則小故事,想想趣在哪裏

二、分別就三則小故事交流

1、《巧問巧答》巧在什麼地方?你能把問號和感嘆號變成語言嗎?

2、《一個逗號》說明了什麼?

(作家創作的嚴肅和認真。)

3、《文豪和蚊子》馬克·吐溫的話巧妙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