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的開端教學設計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勞動的開端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勞動的開端教學設計

勞動的開端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習掌握本課12個生字,理解“萬丈深淵、威脅、不聲不響、匆匆忙忙、艱難、晃盪”等詞語的意思。

2、重點理解“我”第一次挑煤的經過,體會作者的“勞動的開端”是怎樣開始的,並從中得到了怎樣的感受。

3、體會課文中4個比喻句表達的意思及在文中的用法。

4、閱讀課文,理解內容,瞭解舊社會勞動人民生活的艱難。

課時安排:兩教時:

第一教時

一、談話創設情境

同學們,我們今天的生活不愁吃,不愁穿,非常幸福,可是,大家知道嗎?在舊社會,許多窮人的生活卻相當的艱難。這節課,讓我們一起走進舊社會一個12歲的孩子,看看他是怎樣開始艱辛的勞動,幫家裏謀生的。

二、解題激疑,揭示新課

1、“開端”是什麼意思?“勞動的開端”是什麼意思?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9課《勞動的開端》。

2、讀了課題,你產生了哪些疑問?

這是一次什麼樣的勞動?作者什麼時候去參加勞動的?爲什麼把這次勞動稱爲“勞動的開端”?通過這次勞動反映了什麼……

二、簡介作者,瞭解背景

三、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聽課文錄音,思考:

(1)這篇文章寫了一件什麼事?作者先寫了什麼?再寫了什麼?最後又寫了什麼?

作者先寫自己小時候家裏窮得揭不開鍋,爲了解除飢餓的威脅,決心去挑煤。再寫第一次挑煤的經過。最後寫第二天又去挑煤,從此走上了艱難的生活道路。

2、討論:課文從哪兒到哪兒寫了“我”第一次挑煤的情景?畫出表示時間順序的詞語,理出一個簡要的提綱。

半夜動身去挑煤,到了地方,辦事的人還在睡覺;

天亮後,挑煤趕路,越走越黑;

午後繼續趕路,因爲太累了,人被絆倒,煤撒了一地;

太陽落山了,挑着空筐回家。

3、作者參加的是怎樣的一項的勞動?用文中的一個詞來回答。

四、再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自由輕聲地朗讀課文後,指名認讀生字新詞。找出哪些是形聲字便於記憶。對一些形近字進行比較學習。聯繫字義學習“歪”字。說說自己對“萬丈深淵、威脅、不聲不響、匆匆忙忙、艱難、晃盪”等詞語的理解。

(2)、給多音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煤藏( ) 寶藏( ) (cang zang )

挑( )戰 挑( )腳 (tiao tiao )

半夜得( )動身 得( )了吧 (de de dei )

降落( ) 落( )在後頭 ( luo la )

五、細讀課文,加深認識

1、輕聲朗讀課文1——7自然段,思考:這個部分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

先寫家裏窮得揭不開鍋,要用勞動來解除飢餓的威脅;再寫萍鄉煤礦挖煤、運煤情況;最後寫“我”去約小趙一起挑煤。

2、課文中哪些詞語說明了勞動人民生活的艱難?用“--”劃在文中。

重點讀議比喻句,教師點撥。

(1)“看着一家人捱餓,我心裏像油煎一樣”

①如果不打比方,使句子意思不變,還可以怎樣說?

看着一家人捱餓,我心裏很難過。

②這兩種說法到底哪種好?爲什麼?用打比方的說法寫出了“我”心裏的難過程度。說明才十二歲的吳運鐸就已經感受到生活的艱難和有了爲家庭分擔憂愁的願望。

③有感情的朗讀。

(2)“工人進出……從窯裏拖出來”

①變換說法。

工人進出連腰也伸不直,趴在地上爬進去挖煤,又趴在地上把煤挖出來。

②比較體會

用打比方的說法能突出挖煤工人勞動條件太差,幹活太累,資本家簡直不把工人當人待。

③感情朗讀

(3)“得了吧……把你壓扁了”

①變換說法

得了吧!你也挑得動煤?你這麼瘦,不要讓扁擔把你壓扁了。

②比較體會

用打比方的說法寫出了“我”當時身體瘦小,無法承擔挑煤的重荷,但生活所迫,只好硬着頭皮去挑。

③感情朗讀

3、誰來說說這個部分的主要內容講什麼?

六、佈置作業,鞏固練習

1、熟讀課文三遍 2、抄寫詞語。

勞動的開端教學設計2

一、課文特點及作者簡介:

作者吳運鐸根據自己的戰鬥經歷寫成傳記《把一切獻給黨》,本課《勞動的開端》就是節選於本書。

二、教學目標:

1

學習11個生字的音,形,義,和15個新詞。

2

通過學習課文,學生了解舊社會勞動人民的艱難生活。

3

繼續學習,分清主次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4

按提綱複述課文

三、教學重點:

繼續學習分清主次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四、教學難點

通過閱讀,學生了解,體會舊社會勞動人民的艱難生活。

五、教學過程:

審題:《勞動的開端》-------勞動的開始

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瞭解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課文記敘了作者童年時代因受飢餓的威脅,被迫走上艱難的謀生道路的事。

細讀課文,理請課文思路,給課文分段

討論,歸納,按事情的發展順序,課文共分三段

第一段(1-----8)起因

第二段(9----28)經過---à

本文重點

第三段(29---30)結果

再讀課文,概括各段段意

1

學習第一段,默讀課文

思考:這一段講了哪三個意思?

家裏窮得揭不開鍋,看着一家人捱餓,我心裏像油煎一樣。

寫了煤窯工人勞動的艱苦,工人像狗一樣爬進爬出。

我打算去挑煤,和小趙約好準備半夜出發。

概括段意:“我”要解除飢餓的威脅,決定去挑煤。

2

學習第二段,這一段是全文的重點,按時間順序可分爲四層。

1)我約小趙半夜動身去挑煤,天沒亮就到了挑煤的'地方。

2)天亮以後,我挑着煤艱難地趕路,走了不到一公里就漸漸落在後頭了。

3)午後“我”繼續挑煤趕路,栽倒在半山腰,煤撒了一地。

4)太陽落山了,“我”挑着空筐回到家。

概括段意:“我”第一次去挑煤,走到半道撒了煤,挑着空筐回了家。

3

學習第3段,讀課文

概括段意:第二天,“我”歷盡艱難,終於把煤挑到車站,從此走上了艱難的生活道路。

通讀全文,完成閱讀思考第3題

1

先通讀這三段話

2

選擇哪一段概括了課文的重要內容,並說名理由。

~第1種~:串連了三段的段意,沒有分清主次。所以不合適。

~第2種~:雖然簡單抓了主要的,但內容不明確,也不合適。

~第3種~:既抓住了主要內容,而且概括的簡練,所以這是課文的主要內容。

課後練習

1

比較下面每組,再分組組詞。

端()脅()侮()欺()

瑞()協()悔()期()

棉()誤()賭()栽()

綿()娛()堵()裁()

2

用下面的詞語造句

不聲不響:

匆匆忙忙:

3

摘錄課文中描寫挑煤艱苦的詞語

4

分清主次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5

複述第一次挑煤的經過。

~1~先分層(前面已分過)

~2~按照分好的四層意思複述課文

~3~複述要求:要抓住主要內容,有條理、語句要通順、用自己的口氣講。

板書設計:

勞動的開端

揭不開鍋

決定去挑煤

用勞動解除飢餓的威脅

第一次挑煤

半夜動身

挑煤趕路,越走越累

午後栽倒在半山腰,煤撒了一地

太陽落山,挑空筐回家。

第二天又去挑煤

翻過高山,直冒冷汗

咬緊牙,挑到車站。

勞動的開端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勞動的開端》是一篇表現舊社會勞動人民的艱難生活的文章,作者吳運鐸根據自己的戰鬥經歷寫成傳記《把一切獻給黨》,本課就是節選於本書。從課文中可以感受“我”自強自立、刻苦磨鍊自己的堅強意志。

教學目標

1. 會本課的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

2.初步認識詳寫和略寫的作用,能分辨課文的詳略,更好地領會文章的中心思想。能按提綱簡要複述第—天挑煤的經過。

3.理解課文中4個比喻句表達的意思。

4、瞭解舊社會勞動人民的艱難生活,感受我自強自立、刻苦磨鍊自己的堅強意志。

課前準備

教師: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

板書設計

勞動的開端

生活所迫 第一次挑煤 走上艱難的生活道路決定挑煤

舊社會的勞動人民生活艱難,窮孩子也被迫從事艱苦勞動的悲慘

教 學 活 動 設 計

設 計 意 圖

第一課時

一、解題激疑,揭示新課

1、“開端”是什麼意思?“勞動的開端”是什麼意思?

2、讀了課題,你產生了哪些疑問?

這是一次什麼樣的勞動?作者什麼時候去參加勞動的?爲什麼把這次勞動稱爲“勞動的開端”?通過這次勞動反映了什麼……

二、簡介作者,瞭解背景

三、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聽課文錄音,思考:

(1)這篇文章寫了一件什麼事?作者先寫了什麼?再寫了什麼?最後又寫了什麼?

作者先寫自己小時候家裏窮得揭不開鍋,爲了解除飢餓的威脅,決心去挑煤。再寫第一次挑煤的經過。最後寫第二天又去挑煤,從此走上了艱難的生活道路。

(2)作者參加的是怎樣的一項的勞動?用文中的一個詞來回答。

2、根據“決心去挑煤--第一次挑煤--第二天挑煤”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四、自學字詞,讀通課文

1、指名認讀生字新詞。

2、給多音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煤藏( ) 寶藏( ) (cang zang )

挑( )戰 挑( )腳 (tiao tiao )

半夜得( )動身 得( )了吧 (de de dei )

降落( ) 落( )在後頭 ( luo la )

五、細讀課文,加深認識

1、輕聲朗讀課文第一段,思考:這一段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

先寫家裏窮得揭不開鍋,要用勞動來解除飢餓的威脅;再寫萍鄉煤礦挖煤、運煤情況;最後寫“我”去約小趙一起挑煤。

2、課文中哪些詞語說明了勞動人民生活的艱難?用“--”劃在文中。

重點讀議比喻句,教師點撥。

(1)“看着一家人捱餓,我心裏像油煎一樣”

①如果不打比方,使句子意思不變,還可以怎樣說?

看着一家人捱餓,我心裏很難過。

②這兩種說法到底哪種好?爲什麼?用打比方的說法寫出了“我”心裏的難過程度。說明才十二歲的吳運鐸就已經感受到生活的艱難和有了爲家庭分擔憂愁的願望。

③有感情的朗讀。

(2)“工人進出……從窯裏拖出來”

①變換說法。

工人進出連腰

勞動的開端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詳寫和略寫的作用,能分辨課文的詳略,更好地領會文章的中心思想。

2.學會本課的6個生字,理解15個詞語的意思,能用大概、威脅、一不留神造句。

3.理解課文中4個比喻句表達的意思。

4.能按提綱簡要複述第天挑煤的經過。

5.瞭解舊社會勞動人民的艱難生活,感受我自強自立、刻苦磨鍊自己的堅強意志。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重點

認識詳寫和略寫的作用,能分辨課文的詳略。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中4個比喻句表達的意思。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學習生字新詞。初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給課文分段。教學課文第1、2兩段。

一、揭示課題。

簡介吳運鋒爺爺及他小時候家中的生活困難情況,告訴學生本課節選自吳運鐸爺爺所寫的傳記《把一切獻給黨》。

出示課題,理解:開端,開頭的意思。

二、認讀字詞。

認讀本課的生字和少數新詞,掃清閱讀障礙。注意本課幾個多音字的讀音:挑(tiāo)腳、得(dé)了吧、半夜就得(děi)動身、落(là)在後頭。

三、初讀課文,分段。

1.初讀課文,給課文分段。抽答,說出各段的起訖點和各段的主要意思。

2.師生討論,第9自然段應歸第二段還是第三段,講明理由。

3.討論其他分段方式,合理的,教師予以肯定。

四、感情朗讀第一段,理解揭不開鍋的意思,體會像油煎樣是寫我心裏焦急的程度,說出這是用什麼來比什麼。

五、1.抽讀第二段,生用筆劃出本段兩個最能反映舊社會煤礦工人工作條件極端惡劣,生命沒有保障的句子,齊讀。師生討論,聯繫其中的關鍵詞語理解舊社會窮苦的煤礦工人連狗也不如的艱難生活。

2.分角色朗讀我找從小在一塊玩的小趙商量準備半夜就走路這部分課文。提問:小趙說我像個瘦猴子,說明我身體怎麼樣?這跟第一天挑煤有什麼聯繫?

(說明我又瘦又小,更能說明第天挑煤的艱難,爲表達中心服務)。

3.這部分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家裏窮,勞動條件差?

(生默讀本段的最後小節,按提問要求劃出沒有燈籠、沒有火把、找了些用過的油棉紗、擦過機器油等詞句,抽答)。

六、課時小結。並完成課堂作業本第1題。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重點教學三、四兩大段,理解其中的比喻句,準備複述第天挑煤的主要經過。

教學過程

一、1.指名感情朗讀第三大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用筆畫出本段的中心句(窮人到哪裏都要受欺侮)。

2.生默讀,找出本段中反映我怎麼受人欺、受人嫌的兩段話(指睡得正熟稱煤了和礦上辦事人所說的話這兩處)。小黑板出示睡得正熟一段話,齊讀。生理解淵字的意思和整個詞語的意思。好像落在萬丈深淵,渾身疼痛說明我摔得怎麼樣?

(摔得重,摔得厲害)。整段活反映資本家及其手下的人怎樣對待窮人?

(不顧窮苦挑煤工人的死活,不把他們當人看)

這一段主要寫什麼?

(動身挑煤,板書)

二、1.抽讀第四大段,生找出挑煤趕路和跌倒山腰分別屬於哪幾節,板書這兩個詞語。

2.指名感情朗讀我挑着煤趕路一節。生邊聽邊思考,劃出反映挑煤艱難動作的詞,抽答,深入體會,齊讀本節。

3.抽讀哪知挑東西走路一節。理解本節的一個比喻句,說出這是用什麼比什麼、說明什麼。

4.生自由感情朗讀我鼓起勇氣我怎麼辦呢?這部分課文,體會我跌倒山腰和孤身留在荒山的艱難情境。(結合看插圖)

5.抽讀我空筐回家這部分課文。提問:課文哪幾處寫出我人小,卻很懂事?

(不肯下地洗腳和我不餓這兩處)

三、熟讀三、四兩大段,準備按課後題3的提綱,抓重點,有順序地複述第一天挑煤的主要經過。

四、課時小結。

完成課堂作業本第2、3、4題。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教學最後兩小節。認識詳寫和略寫的作用,分辨課文的詳略。簡要複述第一天挑煤的經過。

教學過程

聽寫本課的生字和部分難寫的詞語。

二、課文最後兩小節,提問:這部分課文主要寫什麼?

(第二天挑煤)板書。

三、提問課後題

1。先明確主要內容。再瞭解課文的詳略,齊讀本單元的學習提示,畫出重點部分,瞭解分辨詳略的方法,再明確課文描寫敘述有詳有略的原因(突出中心,不重複拖沓)

四、生再熟讀相應段落,指名按提綱複述第一天挑煤的經過。教給抓重點複述的方法。

五、歸納本課的中心思想。

(課文以第次挑煤爲重點。寫了作者童年在煤礦挑煤的苦難生活,反映了舊社會窮人受剝削受欺侮的黑暗現實和窮人孩子自強自立,刻苦磨鍊自己的堅強意志。)形成完整的板書。

六、課堂小結。完成餘下的課後和作業本作業。

附課文板書:

動身挑煤

挑煤趕路

詳寫

受人欺侮

第天挑煤

跌倒山腰

自強自立

空筐回家

刻苦磨鍊

第二天挑煤

略寫

參考資料:

關於課後習題

第1題:課文的主要內容是寫我第一次挑煤所受的欺侮和所經歷的艱難困苦情況。其中第一天挑煤(如挑煤趕路、跌倒山腰等處)寫得詳細;第二天挑煤寫得簡略。因爲第一天挑煤作者的印象最深刻,受的欺侮吃的苦最多,最能表現舊社會窮孩子的苦難生活,爲突出中心思想服務,所以寫得十分詳細,而第二天挑煤情況跟第一天大致相同,所以寫的簡略,使人看了不感到重複繁雜。

第2題:

第(1)句寫出了看到一家人捱餓,我心裏的焦急程度。

第(3)句寫我在熟睡中受人欺侮,摔得重,摔得歷害,反映了資本家及他們的走狗根本不顧工人的死活,不把他們當人看。

第(4)句寫出了山上小路滑,我人小煤重,挑擔艱難。

勞動的開端教學設計5

一、激情導入 引發興趣

同學們,大家坐在教室裏安心地讀書,衣食無憂,是件多麼幸福的事,可是你們知道嗎?在舊社會,像你們這麼大的孩子,就要過早地用自己柔弱的肩,揹負起生活的重負,開始了艱難的求生生涯,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勞動的開端》,讓我們走近他們,瞭解他們。

二、檢查預習 解題激疑

課前老師讓同學們預習了課文,誰能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課文記敘了作者童年時代因受飢餓的威脅,被迫走上艱難的謀生道路的事。

“開端”是什麼意思?(開始。)

三、初讀課文 瞭解大意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想想作者先寫了什麼?再寫了什麼?最後又寫了什麼?

作者先寫自己小時候家裏窮得揭不開鍋,爲了解除飢餓的威脅,決心去挑煤;再寫第一次挑煤的經過;最後寫第二天又去挑煤,從此走上了艱難的生活道路。

四、細讀課文,加深認識

1、“我”決定去挑煤

從課文中哪些詞語能體會出他家生活所處的困境?(“揭不開鍋”、 “捱餓”、“威脅”、“沒有燈籠”、“沒有火把”。)

這也反映了當時廣大勞動人民生活所面臨的共同艱難。

出示句子:

(1)“看着一家人捱餓,我心裏像油煎一樣”

這是個什麼句子?作者用打比方的方法寫出了什麼?

作者用打比方寫出了“我”看着一家人捱餓,心裏的難過程度。說明才十二歲的吳運鐸就已經感受到生活的艱難和有了爲家庭分擔憂愁的願望。

感情朗讀。

(2)“工人進出連腰也伸不直,像狗一樣爬進去挖煤,又像狗一樣把煤從窯裏拖出來。”

這裏兩個“像狗一樣”突出了什麼?

突出了舊社會,煤礦工人工作條件極端惡劣、艱苦,幹活太累,生命沒有保障,資本家簡直不把工人當人看待。 更讓我們看到了舊社會窮苦的煤礦工人連狗也不如的艱難生活。

感情朗讀

從作者“我”的背後我們還可以看到一大羣人,那就是舊中國千千萬萬掙扎在生死線上的勞動人民。(隨機再練習朗讀)

(3)“得了吧!你也挑得動煤?像個瘦猴子,不要讓扁擔把你壓扁了”

“像個瘦猴子”比喻“我”什麼?

身體單薄、瘦弱,根本挑不動煤,但生活所迫,只好硬着頭皮去挑。

感情朗讀

小結:

從這幾個句子中我們可以深深地感受到舊社會勞動人民苦難的生活。

現在,我們的腦海中一定都會出現一個堅強的苦難少年的形象。

2、“我”第一次挑煤

挑煤是一項艱難的勞動,作者又像個瘦猴子,爲什麼還要去挑煤呢?

是呀,作者想用勞動來解除一家人飢餓的威脅,儘管勞動條件異常艱苦,儘管作者“我”當時只有十二歲,但他卻道毅然決定挑起生活的重擔——去挑煤。

(1)找出作者第一次挑煤過程中表示時間的詞語:(半夜 天亮後 午後 太陽落山)

按詞語簡要複述第一次挑煤的經過。

a、半夜動身去挑煤,到了地方,辦事的人還在睡覺;

b、天亮後挑煤趕路,越走越累;

c、午後繼續趕路,因爲太累了,人被絆倒,栽倒在半山腰,煤灑了一地;

d、太陽落山了,挑着空筐回家。

從這幾個詞語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是按什麼順序,敘述第一次挑煤的經過。(時間)

抽生朗讀(8-20段),思考:

(2)課文中那些句子說明了挑煤勞動的艱難?用“--”劃在文中。

a“睡得正熟,我忽然摔了下來,好像落在萬丈深淵裏,渾身疼痛。”

這裏用“好像落在萬丈深淵裏”來比喻什麼?

“我”突然被重重地摔在地上的感覺。進一步說明“我”被摔得很重、很痛,反映了礦上辦事員得冷酷無情,舊社會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冷漠,窮人的孩子到處受欺侮。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資本家及其手下的人沒有人情味,不顧窮苦挑煤工人的死活,不把窮人當人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