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15篇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15篇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會十二個生字,讀準字音識記字形。

2、瞭解科學技術創造的奇蹟及威力。

3、感受科學技術發展的驚人速度及變化。

4、能聯繫生活實際,暢談自己的感受及未來。

教學課時: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課程:

談話引入 發散思維

當你按動搖控器看電視的時候,學你打開冰箱取冷飲的時候,當你撥通電話和同學交談的時候,當你登錄網站查閱資料的時候……你是否感到科學技術的神奇威力。

你還知道哪些科學技術給人們帶來方便?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小結,出示課題。

自主學習、點撥指導

1.理解詞語:

“呼風喚雨”“世紀”,是誰來呼風喚雨?

2.分組討論:

區別“發現”與“發明”,舉例說明,哪些是“發現”哪些“發明”。

3.自主學習生字:

你用什麼方法讀準“賴、耕、潛、舶、哲”。

寫字的時候,注意“賴、耕、幻、核”的筆畫。

4.檢查自學情況:

抽生認讀,開火車組詞。

5.熟讀課文,勾出不懂的詞句。

第2課時

1.細讀課文 理解內容

1.全文圍繞哪一段來寫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齊讀。

2.抽生讀第2自然段,找出關鍵詞,師板書:

人類 靠 現代科學技術 呼風喚雨

3.自讀第3段,回憶歷史,“千里眼”“順風耳”指什麼?說明什麼?師板書:

過去 用 千里眼順風耳 寄託願望

4.理解“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說明科學技術發展之迅速、之神奇、之美好)。

5.默讀第4段,勾畫出現科學技術的發展,學生歸納、師板書:

登上月球 潛入深海 洞察天體 探索奧祕

電視電話 因特網 飛機火車 遠洋船

6.齊讀第5段,師總結板書:

回顧歷程 科學創造神話 美化生活

展望未來 科技創造奇蹟 改善生活

2.聯繫實際 討論感受

設問:1、想想自己家裏都有哪些科技產品?

2、科學技術給我們帶來了哪些舒適和方便?

3、人們的精神生活,物質生活有哪些改善?

3.暢談收穫 總結提高

總結:1、齊讀全文,感受“呼風喚雨的世紀”

2、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3、20世紀已經過去,二十一世紀屬於我們,同學們,你們將怎樣暢想未來?

4.佈置作業:(選做)

練筆:未來的

繪畫:科幻畫

辦小報:科技之光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2

學習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改觀、程度、依賴、寄託、幻想、洞察、潛入、聯繫、原子核、因特網、哲學家、呼風喚雨、農耕社會、騰雲駕霧、程控電話、歸根結底”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能聯繫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感受。

3、瞭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培養熱愛科學的情感和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祕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瞭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課前準備

1、課前讓學生查閱有關改變人類生活的重大科技發明的圖片和文字資料,準備課上交流。

2、字詞卡片。

  第一課時

揭示課題,激趣導入

板書課題,啓發學生質疑思考。“呼風喚雨”是什麼意思?在本課中“呼風喚雨的世紀”指的是哪一個世紀?在20世紀裏,人們真的能像神仙一樣呼風喚雨嗎?

(要求學生在查閱工具書的基礎上,結合上下史的內容和自己的理解談談對詞句的認識。教師則要引導學生明確:無論是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還是充滿神奇的未來,人類雖不能隨心所欲地改造自然,但能在現代科學技術的引領下,順應自然,利用自然,與自然達到和諧統一。)

資料展示與交流

1、學生蒐集的20世紀以來,人類利用科學技術獲得的發現、發明。

2、師補充的相關資料。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思考:爲什麼稱20世紀是呼風喚雨的世紀?

2、找出本課生字,與同學交流識字記字的方法。

3、出示本課應掌握的詞語,反饋同學自學情況。

4、熟記田字格中的生字,教師指導書寫,同學提示易錯的地方。

5、讀自己最喜歡的自然段;要求讀的正確、流利。

  第二課時

複習舊知,引入新課

1、讀課文,檢查生字認讀情況。聽寫本課詞語,同桌相互批改。

2、20世紀的科學發明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同時又告訴我們什麼呢?這節課讓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段。

2、結合自己對課文的理解“20世紀是個呼風喚雨的世紀”還可以說成20世紀是個怎樣的世紀?(在學生自由填空的過程中,領悟到20世紀固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而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二段。思考這一段講了幾層意思。

2、讀第一句話,體會其含義。思考:全段能不能用一句話來表述,課文用兩個“一問一答”的句式表述有什麼好處?

3、讀二、三句,結合工具書和自己的理解體會“發現”與“發明”,“改觀”與“改變”的區別。

發現和發明:“發現”是指人們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經過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沒有看到的事物或規律;“發明”在本課中則是指創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前者是指在前人的基礎上有了量的增加,後者則有了質的變化。改觀和改變:“改觀”在本課中是指20世紀以來的這些偉大的發現和發明,使人類原有的生活得到了改變,出現了新的面貌;而“改變”則是強調了改換、變更。

通過感悟詞句進一步認識到20世紀是個非同凡響的世紀,激發學生學習下文的興趣。

4、指導朗讀,讀出個人的體會。

學習三、四自然段

1、默讀課文,思考“20世紀前後,人們的生活有什麼不一樣”?

2、小組討論,交流。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3、引導學生理解“農耕社會”是個怎樣的社會?神話中的“千里眼”“順風耳”和“騰雲駕霧”是什麼樣的本領?“願望、幻想”是什麼意思?猜想一下古時候的人們還有哪些美好的願望、幻想?

4、依照自己蒐集的資料,說說在近一百年中,人們有哪些美好的願望和幻想變成了現實。

5、作者在第三段引用古人的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有什麼作用,說明什麼問題。(引導學生體會到這一句作爲承上啓下的過渡句,說明了現代科學技術的成就爲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及那份意想不到的驚喜)

6、第四自然段引導學生結合書中的例子,選擇自己熟知的、感興趣的一例,向同學們介紹

現代科學技術所帶來的成就、價值以及給人類生活帶來的便捷。

學習第五自然段

1、朗讀第五自然段。

2、理解伯特蘭·羅素所說的話和“科學正爲人類創造着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美好的生活”這兩句話的意思。

朗讀課文的最後一句話,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自由暢想、討論:暢想在科學技術的推動下,我們的未來生活會變成什麼樣?

小結:正是這些發明和創新使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我們從小學科學,愛科學,讓未來在我們手中變得更美好。

作業:蒐集20世紀以來人類在科學技術方面的發明、創造。

以“科技伴我成長”爲題進行小練筆。

板書設計

  呼風喚雨的世紀

  改觀 改變

  發現 發明

  現代科學技術 人類生活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3

【教材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29課《呼風喚雨的世紀》。

【設計理念】

科技說明文沒有引人入勝的情節,感人的場面,但是蘊含了豐富的科學知識。課堂上應讓學生充分自由的朗讀,通過自主閱讀,質疑問難,幫助釋疑,大膽想象,辯論交流等形式,使學生體會,咀嚼文本精華,內化成自己的語言情感,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中走向知識、語言、精神的同構共生。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子,會寫12個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語言間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能聯繫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閱讀感受。

3.瞭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祕的興趣。

【教學重點】

瞭解20世紀科學計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教學過程】

一、抓重點詞語,直接導入

說說“呼風喚雨”是什麼意思?(學生回答)

師: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作者借神話故事中神仙道是運用法力“呼風喚雨”本領比喻20世紀與以往的不同。今天,我們就要通過對課文的學習來了解科學技術創造的奇蹟,感受科學技術發展的驚人速度。

(設計意圖)“呼風喚雨”這個詞語在全文中起着提綱擎領的作用,整篇課文圍繞這個詞語展開,深入直至結束。從遠古時代人類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做出那麼多的創造發明,處處有“呼風喚雨”的存在。所以,把“呼風喚雨”這個詞語置於課始,通過解讀、說話的形式,使課文的展開有很清晰的起點。

二、讀好課文,整體把握語文之本

1.通讀課文,根據課文注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採用大聲讀、速讀、同桌輪讀等方式,將課文至少讀三遍。做到琅琅上口,通順流利。

2.集中練讀,感覺哪裏難就重點突擊

3.展示讀書,學生互評。

(設計意圖)通過範讀、速讀、齊讀、糾正讀,讓每一位學生透透徹徹的課文讀熟,這樣對課文的理解纔會深入,對文本的把握才能正確到位,並且讓學生了解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的方法除了把每一部分的內容連起來以外,還可以找文中的重點句子,根據文意進行補充,或者運用句子直接概括。

三、構建有效對比,深入學習課文

(一)百萬年來一成不變的生活。

1.學生仔細閱讀課文第2、3自然段,完成填空。

人類在上百萬年的歷史中,一直生活在一個依賴自然的農耕社會。那時沒有( )沒有( )沒有( )沒有( )也沒有( )。

2.請同學展開想象,各個學習小組選擇一個話題進行討論。

3.每個學習小組推選一名代表進行交流。

4.師小結:也就是說,在20世紀以前,人們一直生活在依賴自然的農耕社會,人們渴望能有超出自身能力之外的神奇力量,而20世紀,人類依靠科學技術把這些幻想變成了現實。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選擇話題進行討論,讓每個學生在想像中“親歷”農耕時代人類生活的情況。這樣全方位的參與文本,參與課堂,是每個學生都有了自己的體會。

(二)寄託人類夢想的美好願望

1.爲了寄託自己美好的願望,說說古時候人類創造了一些怎樣的神話,以及神話人物。

2.學生交流。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置,一方面是讓學生感受祖先豐富的想象力,另一方面是讓學生明白科學技術可以把“不可能”變成“可能”。讓學生體會科學技術的巨大力量作進一步的鋪墊。

(三)體會20世紀翻天覆地的變化

1.在短短一個世紀中,隨着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類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請同學讀第3自然段,找找哪一句話可以形容這一切。

2.“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體會詩句原來的意思和引申義。

3.朗讀句子“在20世紀一百年的時間裏,人類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獲得那麼多奇蹟般的、出乎意料的發現和發明”,體會“發現”和“發明”的意思,感受文章用詞的準確性。

4.體會“百萬年一成不變的生活”和“一百年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樣寫的用意。先讓學生互相討論,然後進行交流。在交流中教師補充說明,從而明白科學技術一個世紀的發展超過了人類上百萬年的總和。

(設計意圖)從遠古時代人類完全依賴自然的農耕生活到人類利用科學技術實現的現代生活,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兩個有效地對比:一個是古時候人類只能利用想像創造一個又一個神話,如今人類利用科學技術創造一個又一個真實的神話;另一個是從時間上進行對比人類百萬年一成不變的生活,如今人類日新月異的生活。通過環環相扣的教學環節,讓學生參與到理解文本,感悟文本,深入文本的過程中來。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自然明白了是20世紀科學技術的發展給人類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從而激發起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祕的興趣。

(三)佈置作業,拓展文本

1.查閱資料,儘可能多的收集20世紀的發明和發展,並與家長、老師或同學探討他們給人類生活帶來了怎樣的改觀。可以自由組合,並將資料進行整理,製成手抄報

2.儘可能多的訪談調查更多的人,瞭解今天生活有哪些不盡人意的地方,人們還有哪些願望和夢想。

(設計意圖)這兩個作業的佈置,充分利用學校、家庭等教學資源,拓展學生語文學習的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機會,激發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使語文教學不僅僅限制在課堂,讓語文課真正走出課堂,走進生活。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4

課前談話:同學們,初次見面,老師想了解一下,你們喜歡看書嗎?喜歡看什麼書?老師也喜歡看書,而且比較喜歡看神話故事(板書:神話)你們喜歡嗎?也喜歡啊?那是興趣相投啊。那我想問問大家:。神話故事當中,哪個人物是跑步最快的?看得最遠?耳朵最長?哪個人物能颳風下雨?(千里眼、順風耳、龍王、孫悟空、土行孫)

師:看來還真不是吹的。還要表揚大膽發表見解的同學們,希望課堂上也能大膽響亮地回答問題。

好了,我們先上課吧。

一、揭題。3分

師:剛纔我們講到的這些神話故事中的人物本領那麼大,你想送給他們一個什麼詞?老師也想送給他們一個詞:呼風喚雨,師:知道什麼意思嗎?(神通廣大)

我們今天學習的課文和這個詞有關,叫做:呼風喚雨的世紀。齊讀課題。

“世紀”指的是一百年。我們現在是21世紀,文章寫的是20世紀,上一個100年。

二、初讀課文,讀通課文,瞭解大意。5分

要求:請大家自由大聲地讀讀課文,1、把生字詞讀準確,爭取把課文讀通讀順。

2、想一想爲什麼說是呼風喚雨的世紀?(學生讀)

評價:書聲琅琅,大家讀得非常認真,讀書的習慣也非常好。)

1、剛纔老師認真聽了幾位同學的朗讀,可能這幾個詞語比較難讀。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出示:依賴,農耕,幻想,潛入,船舶,哲學家

指明讀。齊讀。指導:幻和潛的寫法。學生練寫。

2、交流爲什麼說是呼風喚雨的世紀?(學生自由說)評:同學們真不錯,讀了一遍課文,就能讀通讀順課文,並且初步瞭解了爲什麼說是呼風喚雨的世紀。

三、再讀課文,抓比較。20分

師:呼風喚雨是一個古老的詞語,一個詞,四個字,寄託了古代人多少的幻想和希望,那我們來看看古代人是用什麼來呼風喚雨的?20世紀人類又是怎麼呼風喚雨?請你快速默讀課文,拿起筆到課文中去找一找,畫一畫。可以在句子邊上寫上批註。

交流板塊一:

1、古代人是怎麼呼風喚雨的?(學生交流)

2、出示:人們只能在神話中用“千里眼”“順風耳”和騰雲駕霧的神仙,來寄託自己的美好願望。

指名讀,談談你的感受。千里眼是想看的很遠,順風耳是想聽的很遠,騰雲駕霧的神仙是想自由地在藍天翱翔,你看人們的願望是多麼美好,但是實現了嗎?從哪看出來?(抓住只能)雖然充滿幻想但又非常無奈,人們只能在神話當中來寄託自己美好的願望,指導朗讀。

3、師:一萬年過去了,十萬年過去了,百萬年過去了,引讀:人類在上百萬的歷史中……

出示:人類在上百萬年的歷史中,一直生活在一個依靠自然的農耕社會。那時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也沒有汽車。

師:你感受到這百萬年的巨大變化了嗎?(沒有)從哪個詞可以看出沒有變化?(一直)再感情朗讀。

4、師:農耕社會裏,人們的生活十分貧乏。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也沒有汽車。”但是,還遠遠不止這些。請同學們結合自己的瞭解說說看,你知道當時的社會還沒有什麼。(出示句式:那時沒有……沒有……沒有……也沒有……。),學生說。

評:是的,人類在上百萬年的歷史長河中,(齊讀)……

版塊二:20世紀人類又是怎麼呼風喚雨?

1、師:古代人只能把自己美好的願望寄託在神話故事中,那20世紀人類是怎麼呼風喚雨?(找到一個分句)

出示:20世紀,人類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奧祕;20世紀,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以及民航飛機、高速火車、遠洋船舶等,日益把人類居住的星球變成聯繫緊密的“地球村”。

2、師:指名讀,談感受,是的,古代很多的幻想都變成了現實:千里眼—順風耳—,騰雲駕霧的神仙呢?請大家齊讀。

3、你知道20世紀靠什麼呼風喚雨嗎?(現代科學技術)在20世紀的一百年中,人類(板書:人類)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獲得了很多奇蹟般的、出乎意料的發現和發明。板書:發現和發明。正是這些發現和發明,使人類的生活(引讀)大大改觀,其改變的程度超過了人類歷史(引讀)上百萬年的總和。

4、那你能結合20世紀人類取得的成就說說哪些是發現,哪些是發明嗎?

小結:發明不同於發現。發現是揭示自然界已經存在的但尚未被人們所認識的自然規律和本質。而發明創造則是運用自然規律或本質去解決具體問題的技術方案。發現是不能獲得專利的。只有發明才能獲得專利。

師:誰能根據剛纔的句子填一填。(學生填)

出示:()月球()深海()天體()奧祕

評:其實每一個詞語的運用,作者都是精雕細琢的,一起再來讀一讀,感受一下作者用詞的準確。

5、除了書上列舉的這些科技成就以外,你還知道有哪些科學成就?

評:祖先的幻想,今天的現實!多麼強烈的對比啊,你感受到了嗎?帶着這種感受再讀一讀三四自然段的相關句子。(學生自由讀)

四、學習古詩。4分

3、師:在人類歷史的百萬年間,我們只用了短短的一個世紀,一百年時間,就將祖先的那麼多幻想變成了現實。也可以說是人類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在創造着一個個新的神話,太令人驕傲了。文中有一句詩對此進行了稱頌,在哪兒?

出示: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形容。

師:“春風”指什麼?“梨花開”指什麼?你感受到了什麼?(成就大,快)能將這種大、快讀出來嗎?指名兩人朗讀,師生配合讀。

師:這麼一篇嚴謹樸素無華的文章,用上了這麼一句詩以後就增色不少。

五、總結

篇文章用短短的600多個字介紹的是一個世紀,一百多年,這麼多的科學成就,如果用詩的語言來概括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用哲學家的話說是“歸根到底,是科學使得我們這個時代不同於以往任何時代”那麼作者是用一句什麼話來概括?(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如果是你你會用什麼語言來概括?(學生說)

結束:相信在新的世紀裏,通過人類的不懈努力,現代科學技術必將繼續創造一個個新的神話,不斷改善我們的生活。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學會十二個生字,讀準字音識記字形。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科學技術發展的驚人速度及變化。體會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能聯繫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閱讀感受。

3、初步瞭解說明文的方法。

4、能聯生活實際,暢談自己的感受及未來。激發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祕的興趣。

教學重點:

瞭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蒐集20世紀科學技術發展成就的相關資料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同學們,當你按動遙控器看電視的時候,當你打開冰箱取飲料的時候,當你撥通電話與同學交談的時候,當你登錄網站查閱資料的時候……你能感覺到什麼?板書課題,理解課題。

二、檢查自學況:

1、抽讀詞語。奇蹟、出乎意料、依賴、千里眼、改善、順風耳、寄託、洞察、歸根到底、回顧、騰雲駕霧

2、運用學過的方法理解詞語:

3、抽讀課文句段。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全文。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課文主要是圍繞那一段寫的?用“”劃出來。抓住重點,深悟課文。

2、直入中心,引導質疑。(出示: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這句話自成一段,簡要地點明瞭課文的中心。

四、研讀課文

1、結合課文再理解“呼風喚雨”?(原指神仙道土運用法力喚來風雨,這裏是比喻人們能夠比較自由地控制自然、支配自然)

2、請同學們自學第三、四自然段,從哪裏看出“呼風喚雨”?

出示課件:自學提示默讀課文,用“~~~”畫出描寫20世紀人類科學技術發展成就的語句。

學生自學,教師參與小組學習,巡視指導。

生彙報自學收穫。(第四自然段)

3、你還能舉出更多的科技成就嗎?(資料交流)

4、課文用一句詩來概括,你能找出來嗎?

理解重點句子: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形容。

A、瞭解詩句的出處。

B、理解詩意(課件展示)

C、聯繫上下文說說“春風”“梨花”分別指什麼?

D、從這句詩中我們體會到什麼?(變化之快、變化之大、始料未及)

E、指導朗讀“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5、20世紀變化之快、變化之大那20世紀以前是什麼樣兒?

A、人類在上百萬年的歷史中,一直生活在一個依賴自然的農耕社會。那時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沒有汽車。人們只能在神話中用“千里眼”“順風耳”和騰雲駕霧的神仙,來寄託自己的美好願望。

B、理解農耕社會。

C、句式練習(課件展示)在農耕社會,沒有_______,沒有_______,沒有_______,也沒有_______。

D、理解“千里眼、順風耳、騰雲駕霧”

E、練習(課件展示)爲了實現________________美好願望,人們發明__________________。

F、通過對比,我們發現20世紀前後的巨大變化,是什麼使之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請讀課文,你能找到答案嗎?並體會對比的說明方法。

G、出示句子(課件展示):

1、在20世紀一百年的時間裏,人類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獲得那麼多奇蹟般的、出乎意料的發現和發明。正是這些發現和發明,使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觀,其改變的程度超過了人類歷史上百萬年的總和。

2、科學在改變着人類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變着人類的物質生活、

3、歸根到底,是科學使我們這個時代不同於以往的任何時代、

H、結合第四段內容,進一步理解“發明”和“發現”。(“發現”是本來存在的但我們不瞭解的事物或規律,“發明”是指本來不存在的,是新創造、)

I、請齊讀這三個句子,現在你知道是誰使20世紀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了嗎?(科學技術)

五、拓展想象

1、齊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2、你能想象見來的科學技術還將創造怎樣的神話?(暢所欲言)

六、作業

1、抄寫課後第三題的句子。

2、把你奇思妙想寫下來,題目自擬。

3、圍繞科技發展做一份手抄報,全班展評。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6

教學目的:

1、認讀生字新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科學小品的語言特點,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自己的閱讀感受。

3、瞭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激發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祕的興趣。

教學準備:

幻燈圖片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感受變化,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我是第一次來榔坪,昨天在車上我就在想,榔坪可真遠啊!幸好有了汽車,要是以前沒有這樣的交通工具,要來你們這裏,那可真難想像啊。由這件事一想,我們的生活正在一天天變得方便、舒適起來。你們感受到了嗎?那讓我來了解一下你們的生活都有哪些變化?(列舉自己生活中的變化。)

2、師:那你們覺得是什麼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美好了?(生:是科學技術。)

3、師:對,是科學。今天讓我們隨着中國社科院的院長路甬祥爺爺一起去感受科學的魅力,一起走過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伸出你們的手,讓我們一起寫下課題。一起讀讀課題吧。(板書課題,學生讀課題)

二、質疑課題,激發興趣。

1、師:“呼風喚雨”是什麼意思?(讓學生通過查字典或結合已經的知識理解“呼風喚雨”這個詞語

2、師:在本課中,呼風喚雨是什麼意思呢?對課題,你有什麼疑問嗎?(學生針對課題質疑)

三、初讀課文,字詞過關。

1、師:帶着這些疑問,請自由朗讀課文,做到把生字詞讀準,把課文讀通順。還要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希望你能有收穫。

2、師:讓我來考考你們,看看這些詞語你都會讀嗎?開火車讀一讀。(幻燈出示本課的生字和生詞)

四、朗讀理解,交流感悟。

1、師:誰能用非常簡潔的語言告訴我課文講了什麼?誰又能用書上的一句話說一說。這句話在哪裏?讓我們一起大聲朗讀這句話。(教師板書——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學生齊讀這一句話)

2、師:讀了課文,你們知道了是誰在呼風喚雨,又是靠什麼來呼風喚雨嗎?你們在哪裏找到的答案?再讀讀第二自然段看看還會有哪些發現?

3、師:讀了這一自然段,你有什麼發現?在這一自然段中,有兩個詞語非常相近,誰有一雙慧眼發現了它們?你能舉個例子說說“發現”與“發明”的區別嗎?

4、師:正是因爲有了這些發現和發明,我們的生活纔會越來越好,我們才能呼風喚雨。從課文的哪些地方你可以感受到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到這樣的句子畫上橫線。

5、你們都找到了哪些句子?讓我們一起來交流。(學生交流,老師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抓住文章的重點詞句引導學生朗讀感悟。)

(1)、師:你找的地方和老師找的一模一樣呢,(課件出示句子:20世紀,人類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奧祕;20世紀,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以及民航飛機、告訴火車、遠洋船舶等,日益把人類居住地星球變成聯繫機密的“地球村”。)和老師一起來讀讀這個自然段。

①用引讀的方法和學生一起朗讀這個自然段。師:這真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因爲20世紀——,20世紀——這還是一個連過去的王公貴族都不敢想的世紀,因爲——)

②引導學生說話,練習學生已有知識經驗讓學生理解感悟。

③迴歸課題,激發情感。師:面對每一天都在發生變化的生活,面對這樣多的科學成就,我們怎能不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④感情朗讀。師:生活在這樣的世紀,我們感到自豪、感到驕傲、感到幸福。你能帶着這種驕傲和自豪讀一讀這個自然段嗎?

(2)、對比我們生活的這個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世紀,看看我們的我們的祖先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社會?我們把那樣的社會稱之爲——農耕社會,農耕社會是一個怎樣的社會呢?你能想像一下嗎?

①用“那時沒有——,那時沒有——,那時沒有——,那時沒有……”引導學生說話,從而讓學生感受到沒有科學技術的世界是怎樣的無奈。

②師:在那樣無奈的現實中生活,我們的祖先只能用神話來表達自己美好的願望。他們都有那些願望?是誰幫他們實現了願望?“千里眼”就是現在的什麼?“順風耳”又是現在的什麼?我們又是怎樣騰雲駕霧的呢?(一連串的提問再次讓學生感受科學技術的神奇力量。)

(3)、這麼多美好的願望,在短短的一百年的時間裏就得以實現,這真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幻燈出示雪景圖片和文字: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形容)

①師:誰知道這句詩出自哪裏?誰是我們班的小博士?你知道這句詩的意思嗎?課文中引用這句詩,是爲了說明了什麼呢?又表達了作者一種什麼樣的心情呢?

②師:幾千年的夢想,上萬年的願望,在短短一百年的時間裏就得以實現。怎能不讓我們感到驚喜,好想讀讀這幾句話,表達我的驚喜之情,願意聽我讀嗎?(教師範讀指導)誰還想讀一讀?(指導學生讀出驚喜之情,重點讀古詩)帶着這樣的驚喜讓我們一起讀這句話。

(4)、師:如果我們的祖先能夠感受到這樣的變化,感受到現代科學技術的威力,我想,他們一定會情不自禁的說20世紀真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同學們,當你按動遙控器看電視的時候,當你撥通電話與親人訴說衷腸的時候,當你登陸網站查閱資料的時候,你感受到了什麼?是啊,科學正在創造着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美好的生活,所以,英國數學家、哲學家伯特蘭.羅素會說:——(學生朗讀,幻燈出示句子:歸根到底,是科學使得我們這個時代不同於以往的任何時代。)科學正在實現了我們一個又一個夢想,所以,伯特蘭.羅素要說——科學還將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所以我們也說——(引導學生朗讀這一句話)

五、延伸拓展、關注科學。

1、師“回顧已經過去的20世紀,我們倍感那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面對我們正在經歷的21世紀,該是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紀,暢想一下,在21世紀,科學技術還會帶給我們哪些驚喜?和你同組的小夥伴盡情的暢談,盡情的展望。(學生交流,如果有時間就讓學生寫一寫)

2、師:科學固然很神奇,但真正讓它變得神奇的還是我們人類。好好學習,掌握過硬的科學文化,你們也會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奇蹟。我期待着那一天。

3、師:我還有一個小小的作業,希望你們課外收集一下21世紀的科學成就,瞭解一下科學發展的最新動態。

板書設計:

29 呼風喚雨的世紀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學會十二個生字,讀準字音識記字形。

2、瞭解科學技創造的奇蹟及威力。

3、感受科學技術發展的驚人速度及變化。

4、能聯生活實際,暢談自己的感受及未來。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 發散思維

1、當你按動搖控器看電視的時候,學你打開冰箱取冷飲的時候,當你撥通電話和

同學交談的時候,當你登錄網站查閱資料的時候你是否感到科學技術的神奇威力。

2、你還知道哪些科學技術給人們帶來方便?

3、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小結,出示課題:

呼風喚雨的世紀

二、自主學習 點撥指導

1、理解詞語:

呼風喚雨世紀,是誰來呼風喚雨?

2、分組討論:

區別發現與發明,舉例說明,哪些是發現哪些發明。

3、自主學習生字:

你用什麼方法讀準賴、耕、潛、舶、哲。

寫字的時候,注意賴、耕、幻、核的筆畫。

4、檢查自學情況:

抽生認讀,開火車組詞。

5、熟讀課文,勾出不懂的詞句。

第二課時

一、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全文圍繞哪一段來寫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齊讀。

2、抽生讀第2自然段,找出關健詞,師板書:

人類靠現代科學技術呼風喚雨

3、自讀第3段,回憶歷史,千里眼順風耳指什麼?說明什麼?

師板書:

過去用千里眼順風耳寄託願望

4、理解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說明科學技術發展之迅速、之

奇、之美好)。

5、默讀第4段,勾畫出現科學技術的發展,學生歸納、師板書:

登上月球 潛入深海 洞察天體 探索奧祕

電視 電話 因特網 飛機 火車 遠洋船

6、齊讀第5段,師總結板書:

回顧歷程 科學創造神話 美化生活

展望未來 科技創造奇蹟 改善生活

二、聯繫實際討論感受

設問:

1、想想自己家裏都有哪些科技產品?

2、科學技術給我們帶來了哪些舒適和方便?

3、人們的精神生活,物質生活有哪些改善?

三、暢談收穫總結提高

總結:

1、齊讀全文,感受呼風喚雨的世紀。

2、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3、20世紀已經過去,二十一世紀屬於我們,同學們,你們將怎樣暢想未來?

四、佈置作業(選做)

1、練筆:

未來的。

2、繪畫:

科幻畫。

3、辦小報:

科技之光。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8

一、揭題質疑,導入新課

師板(“呼風喚雨”)同學們“呼風喚雨”是什麼意思?在你印象中誰最能“呼風喚雨”

生;我彷彿看到那些神仙、孫悟空

師;是啊,遠古時,人們的生活水平很低,他們往往把自己美好願望寄託於神話故事,那麼美麗的神話能否變成現實呢?今天我們一起 走進中國科學院士路甬祥爺爺寫的——《呼風喚雨的世紀》。出示“世紀”中去驗證一下吧!

二、聯繫生活,學習第2、3、4自然段

那麼文中的“呼風喚雨”指什麼呢?一個世紀是多少年?這裏是指哪個世紀?請五位同學讀課文,

生:這個世紀是20世紀.

師:20世紀(1999--20xx).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紀呢?

生: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師:這句話是文章的起始段,在文中起總起的作用。

也就是說課文圍繞這句話來寫的。是誰呼風喚雨?靠什麼呼風喚雨?請同學們齊讀第2自然段,

生:是人類。是現代科學技術

師:這樣一問一答,這是採用什麼修辭手法?(設問)設問句能一下子吸引讀者的注意力,我們在以後的寫作中也可以用,豐富我們的語言表達。現在請女同讀問、男同讀答。

師:在20世紀一百年的時間裏,人類利用科學技術獲得——那麼多奇蹟般的、出乎意料的發明和發現。

師:誰能說說“發明”和“發現”不同的地方?

生:發現是通過自己的眼睛觀察到的現象或找到的規律。

生:發明是通過探索創造出來的東西。

師:發現是看到或找到,而發明是通過大腦的創造。有誰能運用其中的詞說一句話。

生:(造句)

師:我這有兩個句子,你能來選一選,填一填嗎?出示填空:1、人們登上月球前( )了宇宙飛船,登上月球后,( )月球上沒有生命。2、人們爲了( )海洋深處的祕密,( )了各種新型的海底探測儀。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填一填。生自由讀,填空。

師:誰來填一填?分別請請兩位學生個別說。

師:我們一起讀一下。

師:同學們,20世紀,人類利用科學技術使我們的生活發生瞭如此大的改觀和改變,我們不能不說(手指板書)。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3、4自然段,思考:這段話中出現了兩個時間。在這兩個時間裏人們過着怎樣的生活?文中用了什麼樣的修辭手法?(邊讀邊畫)

生:上百萬年和20世紀。

師:上百萬年人們過着怎樣的生活?20世紀人們過着怎樣的生活?

師:文中用了什麼樣的寫作方法?

生:對比

師:我們一起走進上百萬前人們的生活。課件出示“人類在上百萬年的歷史中,一直生活在一個依賴自然的農耕社會。那時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也沒有汽車。人們只能在神話中用“千里眼”“順風耳”和騰雲駕霧的神仙,來寄託自己的美好願望。”

師:你覺得要讀好這句話應讀好哪些詞語?你試着讀一讀

生:我覺得要讀好“一直”。更能體現遠古時代人們上百萬年都是那樣,從來沒有改變過。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呼風喚雨、出乎意料、改觀、程度、依賴、農耕社會、騰雲駕霧、寄託、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電話、因特網、聯繫、哲學家、歸根到底”等詞語。

2、初讀課文,整體瞭解課文大意。

3、緊扣課題,理解課文一、二自然段。

〖第二課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能聯繫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閱讀感受。

2、瞭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祕的興趣。

3、感悟設問句的作用和學習文章對比的說明方法。

【教學重點】

瞭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教學課時】

2課時。

【課前準備】

1、蒐集、閱讀有關20世紀重大科技發明的文字和圖片資料,並與家人探討它們給人類生活帶來了怎樣的改觀。

2、儘可能訪談調查更多的人,瞭解今天的生活還有哪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人們還有哪些願望與夢想。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發散思維

1、當你按動搖控器看電視的時候,學你打開冰箱取冷飲的時候,當你撥通電話和同學交談的時候,當你登錄網站查閱資料的時候……你是否感到科學技術的神奇威力。

2、你還知道哪些科學技術給人們帶來方便?

3、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小結,出示課題:

呼風喚雨的世紀

二、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1、20世紀是個神奇的世紀,人類在這100年間,創造出了前所未有的人類文明。人們真的能像神仙一樣呼風喚雨、神通廣大嗎?現在就讓我們走進這個世紀,去看個究竟。

2、播放多媒體課件,學生思考:

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從哪幾個方面來講的?

3、交流感受:

你覺得20世紀是個怎樣的世紀?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自讀課文,合作學習

1、打開課本,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

⑴ 讀讀寫寫:

讀準生字字音,認清字形,自己認爲難讀的多讀幾遍,難寫的多寫幾遍。

⑵ 想想說說:

課文主要講什麼?從哪幾個方面講的?

⑶ 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疑難問題時做好標記。

2、小組檢查交流:

學會了哪些生字新詞?讀懂了什麼內容?有什麼好的讀書識字方法。

3、全班交流反饋:

⑴ 指名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⑵ 檢查自學情況:

① 你用什麼方法讀準“賴、耕、潛、舶、哲”。

② 寫字的時候,注意“賴、耕、幻、核”的筆畫。

③ 抽生字認讀,開火車組詞。

④ 指名輪讀課文,學生評議。

⑶ 小組代表提出疑難問題,全班討論。

四、緊扣課題,學習第1、2自然段

1、集體朗讀第1自然段,體會語言簡潔的特點:

應讀出“堅定、不容質疑”的語氣。

2、學習第2自然段:

⑴ 指名讀第1句:

“是誰來呼風喚雨?當然是人類;什麼呼風喚雨呢?是現代化科學技術”。

⑵ 出示句式:

是誰來呼風喚雨?當然是人類;什麼呼風喚雨呢?是現代化科學技術。

人類現代科學技術呼風喚雨。

學生比較,感悟設問句的作用。

⑶ 齊讀第二自然段。

⑷ 爲什麼說20世紀人類現代科學技術能呼風喚雨?

指導朗讀第2、3句,體會感悟。

⑸ 練習:

選詞填空,在語境中理解“發現”和“發明”,“改觀”與“改變”的異同:

① 愛迪生( )了電燈。

② 地質學家在這裏( )了大油田。

③ 由於下雨,我們( )了郊遊計劃。

④ 在大家的努力下,校園環境得到了大大的( )。

⑹ 小結:

從字面看,兩者很相近,但仔細推敲,卻有不同。“發現”是指人們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經過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不瞭解的事物或規律;“發明”則是指創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發現”的是本來存在的但我們不瞭解的事物或規律;“發明”的是本來不存在的事物,是新的創造。

3、學生結合自己的感受自由口頭填空:

20世紀是個( )的世紀。

〖板書設計〗

29、呼風喚雨的世紀

改觀 改變

發現 發明

現代科學技術 人類生活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情,複習導入

我們剛剛送走的20世紀是個科技發達、創造奇蹟、幻想變成現實、人類生活大大改觀的呼風喚雨、非同凡響、神通廣大的世紀。在這個世紀前後,人們的生活究竟有多麼大的不一樣呢?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一起探究。

二、獨立閱讀,擬小標題

1、課前,同學們蒐集了很多資料,進行了調查訪談。這節課,我們就來繼續學習課文的第3、4、5自然段。

2、獨立自由朗讀課文第3、4、5自然段,給每一個自然段擬個小標題。

3、選擇自己最喜歡或信息儲備最多的自然段,多讀幾遍。

三、小組合作,研讀課文

1、教師出示三個專題:

⑴ 昨天的幻想(第3自然段)。

⑵ 今天的現實(第4自然段)。

⑶ 明天的暢想(第5自然段)。

2、出示研讀方法:

⑴ 找出最能反映本專題的詞句。

⑵ 細細品讀這些詞句,說說各自的感受和想法。

⑶ 討論怎樣讀好這一段落。

⑷ 獨立練讀,再小組朗讀相互評議。

⑸ 小組互相交流,補充各自蒐集、調查到的材料。

3、小組成員商量研讀專題:

你們最想研讀哪個段落?

4、按要求合作研讀、交流、評議。

四、專題彙報,全班交流

1、彙報交流第3自然段──“昨天的幻想”:

⑴ “農耕社會”是個怎樣的社會?舉例說說人類是怎樣“依賴自然”的。

⑵ “千里眼”“順風耳”“騰雲駕霧”是怎樣的本領?結合所看電視節目談認識。

⑶ 猜想古時候人們還會有哪些美好的願望和夢想。

⑷ 結合資料,說說在近一百年中人們有哪些美好的願望和幻想變成了現實。

⑸ 你最喜歡哪些詞句?有感情地讀一讀,並談談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理解重點句子: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2、彙報交流4自然段──“今天的現實”:

⑴ 書中舉出了哪些科學技術成就事例,涉及哪些方面?

⑵ 你還能舉出哪些科技成就方面的事例?它們給人類生活帶來哪些便捷?

⑶ 你最喜歡文中哪些詞句?有感情地讀一讀,並談談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理解重點句子:

科學在改變着人類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變着人類的物質生活。

3、彙報交流第5自然段──“明天的暢想”:

⑴ 英國數學家、哲學家羅素怎麼談科學?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描寫科學意義的句子。

⑵ 說說“我們這個時代不同於以往的任何時代”體現在哪裏?“科學正在爲人類創造着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美好的生活”體現在哪裏?

五、回讀全文,抒發感受

1、爲科學技術創造的奇蹟而自豪,根據自己的體會、感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師總結全文:

我們在享受20世紀科技成果同時,也應該立志爲21世紀做點什麼?老師將偉大的生物學家達爾文的一句話送給大家──“要成爲一名科學家,最主要的是:對科學的愛好;思考問題的無限耐心;觀察和蒐集事實的勤勉;一種創造力和豐富的常識。”。

六、選做作業

1、小練筆:

把課文讀給家長聽;請家長談談生活中的具體感受;再把家長說的寫下來。

2、組織“奇思妙想擂臺賽”:

古代的幻想,今天的現實。是幻想讓我們有了努力的目標,是努力讓我們有了今天的幸福。在新的世紀裏,科學技術還會創造怎樣的奇蹟?還會怎樣改變我們的生活?現在你就是未來設計師,盡情地描繪你的夢想吧!

〖板書設計〗

登上月球 電視

潛入深海 20世紀 程控電話

洞察天體 呼風喚雨的世紀 因特網民航飛機

探索原子核 高速火車遠洋船舶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10

(一)教學目標:

1.會讀文中的五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能夠準確、通順地朗讀課文。

2.通過“聯繫上下文”“補充資料”“合理想像”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

3.知道是現代科學技術改造了人類生活,並感受到百年之間變化之快、變化之大,喚起學生崇尚科學、熱愛科學、學習科學、探索科學的興趣,並有感情讀文。

(二)教學流程:

一、揭題,質疑

1。揭題,齊讀課題。

2。說到“呼風喚雨”讓你想起了誰?

3。我神奇呀,就讓我們帶着這股神奇勁兒讀讀課題。

4。讀過課題後,你有什麼疑問嗎?

預設:

(1)釋疑:哪個世紀?誰?靠什麼?

(2)留下疑問:爲什麼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呢?

5。你瞧,你們提出了一個多麼有價值的問題呀,就讓我們帶着這個問題到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

1.在讀課文之前,我要提醒大家注意這兩個詞:

(課件提示:潛入深海、遠洋船舶)

(1)指名讀準字音。

(2)用“潛”組詞。

(3)再讀讀帶有“潛”的易錯詞語。

(4)自由讀課文,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課文的第二和第四自然段不好讀,同桌之間互相讀讀,如果他讀得不夠好,就請你幫幫他。

3.指名讀課文,其它同學聽一聽他能否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師隨機指導)

(設計意圖:本環節旨在讓孩子把課文讀得準確而流利,對於這篇課文來說,難點不是詞語,而是句子。所以,在具體的設計中重視了難讀句子的訓練。)

三、整體感知文章

同學們聽得可真認真?讀過課文後,你有什麼感受?

預設:學生自由交流,變化之大,變化之快。(給學生暢所欲言的機會,多留心傾聽學生的發言,適時梳理出變化巨大、變化迅速。)

(設計意圖:由於本文是一篇議論性質的科學小品文,所以,一般課型的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用在本課已經不太合適。所以,從整體談談讀完文章後的感受,也就是孩子對於文章的整體把握了。)

四、體會文章論點:20世紀100年間,科學技術變化之大、變化之快。

1.課文中哪兒寫出了它的變化很巨大、迅速呢?默讀課文找一找,把相關的語句畫下來。

2.我看到同學們畫出了很多句子,先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彼此的感受吧。

3.誰在第3自然段畫出了句子呀?

(1)“人們只能在神話中用“千里眼”“順風耳”和騰雲駕霧的神仙,來寄託自己的美好願望。”

人們用“千里眼”寄託自己()的美好願望。

人們用“順風耳”寄託自己()的美好願望。

人們用騰雲駕霧的神仙寄託自己()的美好願望。

過渡:是呀,農耕社會的人們只能用“神話”來寄託自己的美好願望了。

4.誰在第4自然段畫出了句子呀?

20世紀,人類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奧祕;20世紀,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以及民航飛機、高速火車、遠洋船舶等,日益把人類居住的星球變成聯繫緊密的“地球村”。

(1).談感受,讀句子。(一讀,旨在讀出個人感受)

(2).這裏有這麼多的發現和發明,你覺得哪一個最了不起?(學生暢所欲言,師可做適當引導:如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奧祕等。)

如孩子質疑,師可稍做解釋:原子核、光年等或師可相機介紹原子核、光年。

原子核:讓你想到什麼?原子的核心部分,它的裂變可以產生巨大的能量,在軍事、醫療等方面運用廣泛。

光年:一種計算恆星間距離的長度單位。光年指的是光在真空中行走一年的距離,一光年約爲九萬四千六百億公里,那麼百億光年呢?(二讀:讀出“了不起”。)

(3).相比較於農耕社會的生活,哪兒能看出我們的生活更舒適、更方便呢?

(4).“衣食住行”的物質生活,聽的,看的,玩的,學的,都有什麼變化?(精神文化生活。)

(5).生活在這樣科技發達的新世紀,你的心情怎麼樣?(生:愉快、高興、激動、興奮)

(三讀:讀出前後變化之大,讀出“高興、驕傲”)

(四讀:師生接讀)

5.還有在其它段落中畫出相關句子的嗎?(學生自由交流)

6.你瞧,你們多會讀課文呀,你們讀出了這20世紀變化之大,變化之快,再看看課文,有沒有沒讀懂的內容呢?(引向詩句的教學。)

7.這變化之大、之快真可以用一句詩來形容:引讀: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1)齊讀,知道這句詩的意思嗎?學生說說。表面理解:

一夜春風就吹開了千樹萬樹的梨花。

(2)讀讀課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從詩題看,“白雪歌”是寫塞外雪景的,“送武判官歸京”寫的是送別友人的事情。你有不同意見嗎?

(3)借春風吹開無數雪白梨花寫塞外雪後的壯觀景象,想像多奇特呀,誰願意來讀讀這句詩呢?

(4)想一想,詩句的意思和變化之巨大、之迅速有什麼關係呢?學生暢所欲言(注意引導學生從字面上談)。是呀,這20世紀的變化就好像這一夜變白的世界一樣讓我們驚喜,再讀詩歌。

(5)多好的詩呀,把它記在你的積累本上吧,以後就可以用它來形容日新月異的變化了。

(6)學生將其抄寫在記錄本上。

8.孩子們,讓我們再來感受一下日新月異、瞬息萬變的20世紀吧。(播放影音文件)

小結:是的,是科學技術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是科學技術造就了一個日新月異、瞬息萬變的20世紀,更是科學技術使人類彷彿擁有了“呼風喚雨”的力量,我們再來讀讀課題——呼風喚雨的世紀。

五、留下“神奇”的思考。

20世紀是神奇的,路甬祥爺爺用了不到600字就將20世紀100年的輝煌都寫出來了,這是另一種“神奇”。他是怎樣寫的呢?(板書:?)回家再讀讀課文,想一想,下節課我們一起交流交流。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瞭解科學技創造的奇蹟及威力,感受科學技術發展的驚人速度及變化。

2、通過分析語句,體會內在含義。

3、能聯繫生活實際,暢談自己的感受及未來。

教學重點:

瞭解20世紀科學技術帶給人類生活的巨大變化。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中含義較深刻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發散思維,導入新課:

1、假如沒有電視,沒有電腦、沒有電話……我們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的?學生自由發言。

2、還有哪些科學技術帶給了人們方便?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結合課件演示,小結,板書課題。學生談談對“呼風喚雨”這個詞的理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同桌之間共讀課文,相互檢查預習情況。要求做到聲音自信、朗讀正確、流利。

2、分小組分自然段讀課文。

3、自讀課文,根據自己的學習積累,談一談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學習本課?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有重點地進行引導。

4、學生默讀課文,歸納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先同桌交流,然後全班邊讀邊交流。

課件出示輔助練習,全班交流完成:

①________是一個________的世紀。

② (誰)靠 (什麼)呼風喚雨。

③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 (一句詩)來形容。

④20世紀人類的科技成就 (用一詞),改變了人類的生活。

⑤是 (什麼)創造了人類的美好生活。

三、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全文圍繞哪一段來寫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齊讀。

2、自主學習,看看課文是從哪幾方面圍繞中心段來寫的。以小組爲單位,邊讀邊找邊總結。

3、全班朗讀彙報交流:

①讀第2自然段,並對比“發明”和“發現”的區別。朗讀總結板書:

人類靠現代科學技術呼風喚雨

②讀第3段,回憶歷史,“千里眼”“順風耳”指什麼?說明什麼?找出相關的語句,板書作對比:

過去用千里眼順風耳寄託願望

③理解“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通過相關詞句體會科學技術發展之迅速、之神奇、之美好)。

④默讀第4段,勾畫出現科學技術的發展,學生歸納總結:

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天體探索奧祕電視電話因特網飛機火車遠洋船……

⑤齊讀第5段,根據相關語句,師生總結板書:

回顧歷程科學創造神話美化生活

展望未來科技創造奇蹟改善生活

四、暢談收穫,總結提高:

1、再次談談你對“呼風喚雨”的理解。

2、結合我們的身邊,再次談談科學技術給我們帶來的舒適和方便。

3、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五、作業:

1、小練筆:《暢想未來》

2、手抄報:《科技時代》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通過預習和初讀,能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2、採用查詞典、看圖片、聯繫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呼風喚雨、農耕社會、依賴”等詞語的意思。

3、感受作者“舉例子”、“作比較”等說明方法的運用,初步學習用這兩種方法寫現代科學技術的其他發明、發現或者其他改觀。

4、圍繞第二自然段自主提問,並解決問題。通過“發現”和“發明”的對比學習,感受科學技術帶來的巨大改觀。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學生向老師們介紹自己的姓名,說說自己的老家在哪裏,用家鄉話說一句歡迎詞。

一、理解課題,檢查預習。

1、理解“呼風喚雨”。

師:請同學們看錄像,看到什麼說什麼。

生:看到太空漫步、潛入深海、可視移動電話、高速火車、潛艇、飛機、火箭、互聯網、機器人、視頻聊天……

師:這些新事物都是20世紀涌現出來的,一個世紀有多少年?

生:100年。

師:20世紀是從几几年到几几年?

生1:1900年到1999年。

生2:1901年到20xx年。

師:2種記法都可以。我們現在是什麼世紀?

生:21世紀。師:21世紀是從從几几年到几几年?

生1:20xx年到20xx年

生2:20xx年到2100年。

師: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的課文就是——(出示課題)

生:齊讀《呼風喚雨的21世紀》

師:介紹作者路甬祥,浙江慈溪人。

2、交流、彙報預習情況。

師:檢查學生詞語預習情況,(課件出示詞語:依賴、哲學家、遠洋船舶、農耕社會、潛入深海、出乎意料、呼風喚雨)

生:自讀詞語。

師:請學生讀詞語,要求讀正確。

生1:讀詞。

師:21世紀是從從几几年到几几年?

生1:20xx年到20xx年

生2:20xx年到2100年。

師: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的課文就是——(出示課題)

生:齊讀《呼風喚雨的21世紀》

師:介紹作者路甬祥,浙江慈溪人。

2、交流、彙報預習情況。

師:檢查學生詞語預習情況,(課件出示詞語:依賴、哲學家、遠洋船舶、農耕社會、潛入深海、出乎意料、呼風喚雨)

生:自讀詞語。

師:請學生讀詞語,要求讀正確。

生1:讀詞。

師:讀得認真,有一個音讀錯了,糾正:不是“海航船舶”而是“遠洋船舶”。

生2:讀詞。

師:糾正“潛入深海”的“潛”的讀音qián,是第二聲。(示範板書:潛qián)

生:齊讀“潛入深海潛。

師:哪個詞語的意思你知道?也可以猜一猜。

生1:我猜“依賴”的意思是依靠。(你猜的真對)

生2:“遠洋船舶”的意思是在大海里航行的船隻。

生3:“潛入海底”就是深入到海的最深處。

生4:“呼風喚雨”古時候是指神仙的本事。

師:有一個詞離我們的生活較遠:“農耕社會”。出示圖片,介紹農耕社會的情況。

生:齊讀詞語。

二、再讀課文,學習質疑。

圍繞第二自然段爲例提問。

師:(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朗讀。出示第二自然段。

師生一問一答朗讀。(是誰來呼風喚雨呢?當然是人類;靠什麼呼風喚雨呢?靠的是現代科學技術。)

師:發現了什麼?

生:這是設問句,自問自答。

師:設問句一下子就吸引了讀者的注意力,同學們以後寫作時也可以用。預習時大部分同學都提到了這個問題:爲什麼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在板書的課題旁打?)今天我們就圍繞解決同學們的問題來展開學習。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13

一、設計思想

閱讀要有強烈的參與意識,才能潛沉於文本生動、形象的情景之中。不然,文本生動的情景就容易被單個語言文字遮掩,就不利於學生對文本的整體解讀。所以,深入文本要以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爲依託。只有參與纔能有更深的體驗,更真切的感受,更豐富的收穫、參與的態度越積極,對文本的認識就越深刻。在《呼風喚雨的世紀》這一課中,注重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學中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享有個性化的、自由的發展空間,使課堂充滿生命活力。同時也不忽視語文基礎知識,基本能力的訓練,力求兩者的和諧統一。

二、教材分析

20世紀是科學技術空前輝煌的世紀,文章的作者僅用短短的幾百字就清楚地介紹了20世紀一百年間的科學技術發展歷程,展示了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和燦爛前景,喚起學生熱愛科學、學習科學和探索科學的濃厚興趣。

課文開篇氣勢恢宏,第一段只有一句話,以毋庸置疑的口吻說明了一個事實: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作者借神話故事中神仙道士運用法力"呼風喚雨"的本領比喻20世紀與以往的不同。

第2自然段,課文連續運用兩個設問句,強有力地說明,正是人類利用現代科學技術不斷地"發現"和"發明",才使神話中的"呼風喚雨"變爲現實,使人類的生活得到了大大的改觀,其改變的程度超過了人類歷史上百萬年的總和,闡明瞭科學技術對改變人類生活的現實意義。

第3、4自然段是文章的重點段。作者運用對比的方法,列舉具體事例巧妙地揭示了科學技術對人類生活的意義:沒有科學技術,人類只能順從自然。人們生活在一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社會",只能在神話中"寄託自己的美好願望";但是擁有了科學技術,人類就能改造自然,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上天入地、咫尺天涯已不再是神話,現代科學技術把廣博的地球濃縮成了小小的"地球村","科學在改變着人類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變着人類的物質生活"。可見科學技術對改變人類生活的作用十分巨大。

第5自然段中,作者引用英國數學家、哲學家伯特蘭·羅素的名言,點明文章的主旨:科學技術徹底改變了人類的生存方式,它將使人類的生活更加美好。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學習文章的'說明方法,提高閱讀能力;二是瞭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培養熱愛科學的情感。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瞭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教學的難點是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

三、學情分析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科學飛速發展的年代,學生的思維也更加的活躍,對於未來的世界,學生更加充滿好奇,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掌握有關的科學常識,提高閱讀能力和閱讀速度。激發學生學習、探索自然科學的興趣,瞭解說明文的一般敘述方法。

四、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呼風喚雨、洞察、依賴、奧祕、改觀、探索、聯繫、哲學"等詞語。

2、有感請地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能聯繫生活實際,談自己的閱讀感受。

3、瞭解20世紀科學技術創造的奇蹟及威力,感受科學技術發展的驚人速度,及給人類帶來得巨大變化,激發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祕的興趣。

五、重點難點

1、 重點:瞭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得巨大變化。

2、 難點: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教學方法與手段:聯繫生活實際,通過展開豐富想象,並運用多媒體課件及相關補充資料,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願望。

學習方式:本課給學生充分的發展空間,適當的採用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給予必要的引導,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讓他們進行充分的交流探討。

七、課前準備

課件、蒐集20世紀科學技術發展成就的相關資料

八、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先來看一組鏡頭。(出示課件)老師隨畫面內容旁白:孩子們,當你按動遙控器看電視的時候,當你打開冰箱取冷飲的時候,當你撥通電話與同學交談的時候,當你登錄因特網查閱資料的時候……你是否感受到了科學技術的威力?你是否感受到了科學技術正在創造着一個又一個神話?你想了解科學技術創造的一個個奇蹟嗎?讓我們一同走進呼風喚雨的世紀,一同去感受絢麗多彩的生活吧! (齊讀課題:呼風喚雨的世紀)

二、解釋課題,質疑牽引

1、理解呼風喚雨:當看到呼風喚雨這個詞的時候,你首先想到什麼?在這裏又作何理解呢?(呼風喚雨:原指神仙利用法力能使天颳風下雨,現在引申爲"能夠支配自然的一種巨大力量。")

2、看了課題,你有問題想提嗎?(是誰在呼風喚雨?是怎樣在呼風喚雨的?呼風喚雨的世紀是哪一個世紀?世紀是什麼意思?)(一百年爲一個世紀,20xx年屬於2l世紀)

3、過渡: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帶着各自的疑問走進《呼風喚雨的世紀》,一起去看看人們是怎麼利用科學來控制、支配自然吧。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熟課文,自學字詞。

現在請大家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讀準,讀不好的地方多讀幾遍。一邊讀,一邊注意自己的感受,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在旁邊註上問號。(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

2、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生詞讀、理解,相機出示圖片幫助理解詞語:

農耕社會 依賴 潛水艇、船舶、原子核、程控電話、因特網、騰雲駕霧、歸根到底、出乎意料

(2)隨機書寫課堂作業本中"認一認,寫一寫"的生字。讓學生選擇最容易寫錯的字進行書寫。

(3)指名分節讀課文,點評。

四、再讀課文,感悟大意

1、仔細讀課文,把你能感受到20世紀呼風喚雨的句子勾畫出來多讀幾遍。

2、通過讀書你瞭解到課文的哪句話與課題的意思相同呢?出示中心句子:(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你從課文中哪些句子、段落感受到了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五、佈置作業

1、完成課堂作業本中1、2題的作業。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聽寫詞語。

完成課堂作業本中第4題的作業。(教師說意思,讓學生寫詞語或詩句,請一名學生上臺板書)

二、抓住主線,切入文本。

在我國的傳說中,( )就具有這樣神奇的能力。20世紀我們人類靠( )也具有了呼風喚雨的能力。

師:遠古時代,人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着完全依賴自然的生活。20世紀現代科學技術的到來,使人類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天,我們就要通過對課文的學習,來了解科學技術創造的奇蹟,感受科學技術發展的驚人速度。

三、深入文本,理解內容

(一)百萬年來一成不變的生活

1、仔細閱讀課文2—3自然段,完成填空

人類在上百萬年的歷史中,一直生活在一個依賴自然的農耕社會。那時沒有( ),沒有( ),沒有( ),也沒有( )。

2、展開想象,各個語文小組選擇一個話題進行討論。

話題(1)沒有電燈、電視、電話我們的生活會怎樣?

話題(2)沒有飛機、汽車、火車我們的生活會怎樣呢?

話題(3)如果讓你生活在那樣一個時代,你該怎麼辦呢?

3、每個小組推選一個代表進行交流,在交流中鼓勵同學之間互相補充,互提建議,然後填空。

人類在上百萬年的歷史中,一直生活在一個依賴自然的農耕社會。那時沒有( ),沒有( ),沒有( ),也沒有( ),真是( )!

4、教師小結:聽了大家來自內心的發言,我明白了農耕社會人們生活的情況。按我們的想法,那真是沒法子過啊!可儘管如此,人們還是渴望能擁有超出自身能力之外的奇特魔力,所以在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中,有了很多表達人們這種願望的人和事。

(二)寄託人類夢想的美好願望

1、爲了寄託自己美好的願望,說說古時候的人類想出了一些怎樣的神話故事,創造了一些怎樣的神話人物。鼓勵學生能調動大腦儲備,說出一些在課外看到的神話人物或傳說。

2、學生交流,然後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填空,請學生展開想象完成。

"嫦娥奔月"寄託着人類( )的美好願望。

"葫蘆小金剛"寄託着人類( )的美好願望。

"隱身娃"寄託着人類( )的美好的願望。

( )寄託着人類( )的美好願望。

3、我們的祖先大概做夢也不會想到,這些美好的願望如今都實現了,靠的是什麼?是現代科學技術。

(三)一百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1、在短短一世紀中,我們的生活因爲科學技術的利用和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讀課文第3自然段,找找哪一句話可以形容這一切。

2、朗讀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體會詩句原來的意思。聯繫課文理解後填空。

"春風"指的是——(科學技術)"梨花"指的是——(利用科學技術獲得的許多奇蹟般的發現和發明。如電視……)在課外蒐集資料的前提下,鼓勵學生說出更好的新方面和新發現。

3、朗讀句子"在20世紀一百年的時間裏,人類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獲得那麼多奇蹟般的、出乎意料的發現和發明。"體會"發現"和"發明"的意思,感受文章用詞的準確性。(教師隨即出示20世紀的發現與發明的事例,在加深理解的同時,對20世紀的成就有更深的瞭解。)

X射線:1901年由德國物理學家倫琴發現,被廣泛應用於醫療診斷和物質結構的研究。

維生素:1912年,英國化學家霍普金斯在使用人工合成飼料餵養動物的過程中發現了維生素。

青黴素:1928年,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從黴菌的原液裏發現青黴素,它至今仍是人類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好的抗菌素。

激光:1958年,美國人肖洛和湯斯發現激光。

洗衣機:1906年,美國人費歇設計製造了世界上第一臺電動洗衣機。

磁懸浮列車:1911年由俄國一位教授最早做出磁懸浮列車的模型。

霓虹:1912年由法國化學家克勞德發明。

彩色膠片:1923年,戈德斯基和曼內斯製成世界上第一張彩色膠片。

冰箱:1923年,瑞典兩個工程師製成了世界上第一臺電冰箱。

電視:1925年,蘇格蘭發明家貝爾德首次推出電視系統。

圓珠筆:由匈牙利人比羅兄弟1938年獨立設計發明。

因特網:1969年,美國五角大樓首創因特網。

移動電話:20世紀的三四十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出現的步話機是移動電話的雛形。20世紀70年代,民用的對講式移動通信業務開始普及。現在,移動通信可以隨時隨地進行。

4、體會"百萬年一成不變的生活"和"一百年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樣寫的用意。先讓學生和相互之間討論,然後進行交流。在交流中教師補充說明,從而明白科學技術使一世紀的改變超過了人類上百萬年的總和。

再次補充一份關於20世紀其他發明和21世紀初的新發明或新發現的材料,學生閱讀、體悟,然後說說讀後感受。

A、農業、畜牧業:培育出秈米雜交水稻,總產量居世界第一。培育出117個畜禽優良品種與品系,成爲世界上最大的肉、蛋、水產品生產國。農產品量快速增長,營養水平改善,人均壽命比世界平均水平多5歲。

B、交通方面:火車的提速,高速公路總里程達2萬千米,居世界第二位。民用機場1百多個,航線總線1165條,運輸總量居世界第9位。

C、把煤、水、核燃料等能源轉化爲電能,發電量居世界第2位。

D、醫療保健:脊髓灰質炎、麻疹、白喉、百日咳、流行性腦膜炎、乙型肝炎等得到有效防治,減少發病約3億人次,減少死亡400萬人。

E、信息技術:緊跟新技術的潮流,報刊、書報採用激光照排系統,平均3點3個人中就有一部電話,每天上網超過1小時的網民達4331萬戶,居世界第三位。

F、21世紀我國實現飛天夢,中國宇宙飛船重演"嫦娥奔月"的驚人壯舉。10月24日,嫦娥一號發射成功。11月5日,順利進入環月軌道,成爲我國首顆繞月探測衛星。11月7日,進入工作軌道。

我們利用科學技術實現了祖先那麼多幻想,實在太令人驕傲了,文中有一句詩對此進行了稱頌,你知道嗎?(再次有感情地誦讀詩句)

(四)有效練習,擴展文本

1、暢想未來科技。

2、在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時候,是不是也給人類帶來了一些隱患呢?請學生討論,做簡要交流。

佈置作業:以小組爲單位,要求每組成員共同合作,查找資料,然後選擇題目,完成一篇科學小論文。選擇題目如下,也可以自擬。

《新世紀,怎樣使科學更好地爲人類服務》

《人類能完全改變自然嗎?》

《科學應該使生活更加美好》

《我對核技術的看法》

《我心目中的未來地球》

九、板書設計

呼風喚雨的世紀

科學技術

千里眼 視頻

順風耳 人 手機

騰雲駕霧 飛機

…… 類 ……

幻想 現實

十、作業設計

第一課時:作業本第1、2、3題。

第二課時:作業本第4、5題;課後完成一篇科學小論文。

【問題研討】

如何把科普性文章上得更具語文味。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14

學習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能說出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3、教育學生從小愛科學,學科學,利用科學,瞭解現代的新科技和取得的新成就。

教學重點:瞭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

教學準備:課件、蒐集20世紀科學技術發展成就的相關資料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29課,和作者路甬祥爺爺一起走進《呼風喚雨的世紀》(板書課題),去感受生活的精彩。請大家齊讀課題,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話說說題目嗎?出示大屏幕:(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二、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默讀課文,用波浪線畫出20世紀的科技成就。

1、學習第四自然段

a指名說說自己畫出的句子。

b這麼多成就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麼?跟我們的祖先比比,哪兒方便了,舒適了? 對這些成就,這些改變,你是什麼心情?把這種心情讀出來。齊讀。(引導讀整段,讀出高興、激動或者自豪、幸福的語氣)

c大家發現沒有,這段話用什麼方法在告訴我們20世紀的成就?(舉例、對比)有什麼好處嗎?

d還知道哪些20世紀的高科技成就?(展示課前蒐集的圖片、資料)小組交流。

齊讀(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過渡:我們能感受到這麼大的成就,這麼大的變化,都是20世紀的科學技術帶給我們的,我們怎能不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2、學習第三自然段

a那我們祖先的幻想在哪兒?從句子來看,他們有哪些美好願望?(理解“千里眼”“順風耳”“騰雲駕霧”)現在能讓“千里眼”“順風耳”“騰雲駕霧”變成現實嗎?

b文中有一句詩科學技術進行了稱頌,在哪兒?【點擊句子: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形容。】讀句子,簡單理解。

c如果把詩人寫的雪景比作20世紀的科學成就,那這個成就是怎樣的?能將這種“大”和“快”讀出來嗎?請幾名同學讀詩句。師範讀。

過渡:20世紀的科學技術實現了祖先的那麼多幻想,我們又怎能不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3、學習第二自然段

a是什麼給我們的生活帶來這麼大的改觀和改變的?(板書:科學技術)具體說,是人類(板書:人類)利用科學技術獲得的發現、發明給我們帶來的。(板書:發現、發明)

b在課文中仔細找一找,哪些是“發現”,哪些是“發明”? “發現”和“發明”有區別嗎?試着用兩個詞各說一句話。

發現和發明:“發現”是指人們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經過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沒有看到的事物或規律;“發明”在本課中則是指創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前者是指在前人的基礎上有了量的增加,後者則有了質的變化。

c誰來把整段話讀一讀?指名讀(自豪、吃驚)。

過渡:20世紀的科學技術使人類的生活發生瞭如此大的改觀和改變,我們不得不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4、學習第五自然段

a正如英國的數學家、哲學家伯特蘭.羅素所說的 “科學正爲人類創造着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美好的生活”,齊讀。

b 朗讀課文最後一句話,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自由暢想、討論:暢想在科學技術的推動下,我們的未來生活會變成什麼樣?

三、拓展運用

展望未來,你還希望科學技術爲我們創造怎樣的奇蹟,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呢?

四、總結

正是這些發明和創新使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我們從小學科學、愛科學,讓未來在我們手中變得更美好。

五、板書設計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15

閱讀要有強烈的參與意識,才能潛沉於文本生動、形象的情景之中。不然,文本生動的情景就易被單個語言文字掩蓋,就不利於學生對文本的整體解讀。所以,深入文本要以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爲依託。只有參與纔能有更深的體驗,更真切的感受,更豐富的收穫;也只有參與,才能更主動更廣泛地與同伴合作。參與的態度越積極,對文本的認識就越深刻。在《呼風喚雨的世紀》這一課中,注重學生與文本對話,通過系列的板塊運作使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深入到文本中去,迴應到與同伴、教師的交流中來,以求語文教學的真正有效。

一、緊扣重點詞,切入文本

1.請學生說說“呼風喚雨”的意思。

2.填空

在我國的傳說中,( )就具有這樣神奇的能力。20世紀我們人類靠( )也具有了呼風喚雨的能力。

教師結語:遠古時候,人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着完全依賴自然的生活。20世紀現代科學技術的到來,使人類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天,我們就要通過對課文的學習,來了解科學技術創造的奇蹟,感受科學技術發展的驚人速度。

[設計意圖]“呼風喚雨”這個詞在全文中起着提綱挈領的作用,整篇課文就是圍繞這個詞語展開、深入並結束的。從遠古時代人類創設種種美好幻想開始,到人類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創造出那麼多的發明,處處有“呼風喚雨”的存在。所以,在第2課時開始,我把這個詞語置在前面,通過解讀、說話的形式打開學生潛在的詞庫,切入文本,使課的展開有一個很清晰的起點。

二、建構有效對比,逐漸深入文本

(一)百萬年來一成不變的生活

1.仔細閱讀課文2-3自然段,完成填空。

人類在上百萬年的歷史中,一直生活在一個依賴自然的農耕社會。那時沒有( ),沒有( ),沒有( ),也沒有( )。

2.展開想象,各個語文小組選擇一個話題進行討論。

話題(1)沒有電燈、電視、電話我們的生活會怎樣?

話題(2)沒有飛機、汽車、火車我們的生活會怎樣呢?

話題(3)如果讓你生活在那樣一個時代,你該怎麼辦呢?

3.每個小組推選一個代表進行交流,在交流中鼓勵同學之間互相補充,互提建議,然後填空。

人類在上百萬年的歷史中,一直生活在一個依賴自然的農耕社會。那時沒有( ),沒有( ),沒有( ),也沒有( ),真是( )!

4.教師小結:聽了大家來自內心的發言,我明白了農耕社會人們生活的情況。按我們的想法,那真是沒法子過啊!可儘管如此,人們還是渴望能擁有超出自身能力之外的奇特魔力,所以在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中,有了很多表達人們這種願望的人和事。

[設計意圖]光憑課文中這麼簡單的一段話:“沒有……沒有……沒有……也沒有……”學生是很難體會到農耕社會人類物質生活的貧乏,而物質生活的貧乏又勢必影響人的精神生活。如果學生沒有體會到這一點,也就無法領略科學技術的無窮魅力,也感受不到科學技術給人類社會造成的巨大變化。因此,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選擇話題進行討論,讓每個學生在想象中“親歷”農耕時代人類生活的情況。這樣全方位地參與文本,參與課堂,使每個學生都有了自己的體會。

(二)寄託人類夢想的美好願望

1.爲了寄託自己美好的願望,說說古時候的人類想出了一些怎樣的神話故事,創造了一些怎樣的神話人物。鼓勵學生能調動大腦儲備,說出一些在課外看到的神話人物或傳說。

2.學生交流,然後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填空,請學生展開想象完成。

“嫦娥奔月”寄託着人類( )的美好願望

“葫蘆小金剛”寄託着人類( )的美好願望

“隱身娃”寄託着人類( )的美好願望

( )寄託着人類( )的美好願望

3.我們的祖先大概做夢也不會想到,這些美好的願望如今都實現了。靠的是什麼?是現代科學技術。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置,一方面是讓學生感受到祖先豐富的想象力;另一方面是讓學生明白科學技術真的可以把“不可能”變成“可能”。所以,在設計中,我鼓勵學生從古時候的傳說中去理解人們美好的願望,爲學生體會科技巨大的力量進一步鋪墊。

(三)一百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1.在短短一世紀中,我們的生活因爲科學技術的利用和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讀課文第3自然段,找找哪一句話可以形容這一切。

2.朗讀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體會詩句原來的意思。聯繫課文理解後填空

“春風”指的是——(科學技術)“梨花”指的是——(利用科學技術獲得的許多奇蹟般的發現和發明。如電視……)在課外蒐集資料的前提下,鼓勵學生說出更多更好的新發明和新發現。

3.朗讀句子“在20世紀一百年的時間裏,人類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獲得那麼多奇蹟般的、出乎意料的發現和發明。”體會“發現”和“發明”的意思,感受文章用詞的準確性。

4.體會“百萬年一成不變的生活”和“一百年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樣寫的用意。先讓學生相互之間討論,然後進行交流。在交流中教師補充說明,從而明白科學技術使一世紀的改變超過了人類上百萬年的總和。

5.補充一份關於20世紀其他發明和21世紀初的新發明或新發現的材料,學生閱讀、體悟,然後說說讀後感受。

[設計意圖]從遠古時代人類完全依賴自然的農耕生活到人類利用科學技術實現的現代化生活,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這看似平淡的三個環節中,建構了兩個有效的對比:一個對比是古時候人類只能利用想象創造一個又一個神話,如今人類利用科學技術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真實的神話;另一個是從時間上進行對比,人類百萬年一成不變的生活,如今人類日新月異的生活。通過一系列設計,讓全體學生參與到理解文本、感悟文本、深入文本的過程中來。在這實在的參與過程中,學生自然明確了是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也自然激發起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祕的興趣。

三、有效練習,擴展文本

1.科學技術的利用,使得人類很多美好的夢想都成爲現實。仔細思考,將下列兩組中表述同一理論的內容連好線。

千里眼 宇宙飛船上月球

隱身娃 手機

嫦娥奔月 進行僞裝的迷彩服

騰雲駕霧 視頻

順風耳 直上雲霄的飛機

2.在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時候,是不是也給人類帶來了一些隱患呢?請學生討論,做簡要交流。

佈置作業:以小組爲單位。要求每組成員共同合作,查找資料,然後選擇題目,完成一篇科學小論文。選擇題目如下,也可以自擬。

《新世紀,怎樣使科學更好地爲人類服務》

《人類能完全改變自然嗎?》

《科學應該使生活更加美好》

《我對核技術的看法》

《我心目中的未來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