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魚》教學設計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爲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觀察魚》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觀察魚》教學設計

《觀察魚》教學設計1

【教學準備】

1、教師收集有關魚的生活習性和行爲特徵方面的資料。

2、預測學生提出想研究的有關魚的問題,從而制定相應對策並準備相關研究材料。

【教學流程】

一、課前延伸

(將裝有魚的水槽放在桌上,讓學生課前5分鐘進入課堂。先讓學生自由地、無目的地、隨興所至地觀察。同時在 黑板上貼出一張大的評價表。)(3分鐘後)

師:同學們在桌上發現了什麼?喜歡嗎?

生:魚!喜歡!

師:剛纔老師發現同學們都在認真地、專注地觀察魚,討論魚。學科學就需要這種認真的態度和專注的精神,爲此,老師給每組獎勵一個圈。(在評價表上給各組貼圈)黑板上這張表是用來幹什麼的?

生:用來比較哪個小組在各項活動中表現最好,得到的圈最多。

師:對了,我們看哪個小組表現最好,獲得的圈最多,就把他們評爲優秀研究小組。

(創設一種隨意的情境,評價一種共同的表現,不僅僅是讓學生在正式學習前有一種真實的感知,更激發了學生探究的熱情和慾望。)

二、開門見山,簡約導入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觀察魚”。課前各個小組都得到了一個圈,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想要得到圈,就不那麼容易了。首先,要求各組認真聽清活動的要求;其次,要相互團結合作,共同努力完成好活動的任務,纔有可能得到圈。

(低年級的學生學科學,明確活動要求很重要,將常規的教育與評價激勵有機融合,一舉多得。)

三、小組競賽,觀察、認識、描述魚

師:第一項活動要求每個小組仔細觀察魚。先把觀察和發現到的,輕聲在組內交流,然後在組裏選一位繪畫好的同學把魚畫出來。只有觀察得越仔細,才能畫得越像。其他同學當參謀,儘可能把觀察到的都畫出來,比一比,哪些小組不但畫得像,而且畫得快。(教師參與各小組瞭解活動情況後)下面大家看看畫得怎麼樣。(教師將各組的作品投影展示)這些畫畫得像不像?爲什麼像?能說說像的部分叫什麼嗎?

(沒有直接指導學生認識魚的各部分名稱,而是通過展示學生的作品,在畫得像與不像的比較中,去認識魚的各部分名稱,這樣顯得很自然。同時讓學生評選出畫得好的小組並獎勵小圈,及時肯定學生的努力,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

四、引發自主探究,體驗探究全程

1、自主提出問題

師:下面的活動是提問題,關於魚,你最想研究哪些問題?

生:我想研究魚爲什麼能生活在水裏。

師:我們人不能在水裏生活是因爲人無法呼吸氧氣。那魚需要的氧氣從哪裏來?

生:水裏。

師:對,魚在水裏是怎樣呼吸的呢?這個問題提得很好。

生:我想研究魚鱗有什麼作用。

師:你認爲呢?

生:起到保護作用。

師:是嗎?待一會兒老師可以提供一些魚鱗給你們觀察研究。

生:我想研究魚能否聽到聲音。

生:我想研究魚是怎麼生出來的。

師:好的,也就是魚是怎樣繁殖的。

生:我想研究魚吃什麼。

生:我想研究魚的尾巴有什麼用。

(對學生的問題不能原版照抄,而是進行合理的整合,概括提升,上升到科學的層面。)

2、自主選擇問題。

師:同學們提出了這麼多關於魚的問題,如果讓一個小組在一節課內來研究,能不能全部研究完?爲什麼?這些問題當中,有的難度大,有的不適合在課堂上進行研究。怎麼辦?

生:選擇最感興趣的、比較重要的問題來研究。

師:就按同學們說的辦。請各個小組選擇一個你們最感興趣的並能研究的問題。

(學生小聲商量,各小組選擇問題。接着教師對小組進行統計。在黑板上板書問題並在問題後面寫上相應的組別,以明確研究同一問題的小組。)

(民主、平等氛圍下的教學對白,在啓發學生思考怎樣選擇問題、選擇怎樣的研究方法、怎樣來研究、怎樣做結論等方面顯示出了很大的魅力。“對白”不是告訴,“對白”是一種智慧的啓迪。)

3、自主制定研究計劃

師:各個小組都有了自己的研究問題,下面的活動要求各小組成員圍繞你們的問題,認真討論商量:準備怎樣來研究,需要哪些研究材料,弄清楚具體的步驟。

(學生商討研究計劃,教師參與各組的交流,瞭解各小組問題的研究計劃,適時給予指導,並下發研究記錄單,要求將研究計劃用圖或文字簡單地記錄下來。)

4、交流、完善計劃

師:現在來交流一下你們各小組的研究計劃。其他同學認真聽,有不同意見和建議的同學等他們說完了再補充。

生:我們組研究的.問題是“魚是怎麼呼吸的”。準備先拿些藍墨水放在魚的嘴邊和鰓邊,觀察從哪裏吸進去。

師:如果從鰓裏進去了,這說明什麼?

生:說明是含在水裏的氧氣被鰓吸進去了,證明魚是用鰓來呼吸的。

師:是不是這樣的,過一會兒試一試。老師這裏只准備了紅水和滴管,滴紅水時要注意什麼?

生:少滴些。

生:魚動的時候,小心地滴在靠近魚的鰓邊和嘴邊。

師:說得非常好。希望實驗的時候要注意這些。

(我讓8個小組全部交流了他們的問題研究方案,對出色的小組獎勵小圈,此過程略。)

(研究的問題有了,但怎麼去研究,這是非常關鍵的。讓問題小組交流自己的研究計劃,並修改完善,以進一步明確研究的步驟和方法,爲後面的成功探究打下基礎。)

5、自主探究

師:接下來的活動最爲重要。要求各組根據你們制定的計劃展開研究,小組成員要相互合作,仔細觀察,及時將觀察到的、發現的或者收穫填寫在記錄單上。比一比,哪一組研究得最認真。

(教師提供自助餐式的研究材料,讓各小組根據各自不同的問題,自主領取相應的材料。教師準備的材料有:米飯、麪包屑、顆粒魚食、細屑青菜葉、雙面膠、夾子、橡皮筋、筷子、紅水、滴管、暗箱、新鮮魚鱗、放大鏡及相關問題的資料。)

(對研究主題的分解、研究材料的取捨、相關問題資料的收集,這些準備工作都是上好一節科學課的前提。)

6、彙報交流研究成果

師:把你們的研究情況和收穫彙報一下。

(讓學生把研究記錄單在投影儀上展示,進行彙報交流。)

生:我們研究魚尾巴的作用。我們用雙面膠將魚的尾巴粘牢,放入水中後發現魚不靈活了。遊得沒有原來快了。我們認爲魚尾巴主要是用來游泳的。

生:我們是用夾子夾住魚尾巴的,放入水中後,發現魚想不停地擺動尾巴,頭也不停地動。可是遊不起來了,身體也斜着。我們的發現是魚的尾巴是用來游泳和穩定身體的。

師:非常好,觀察得很仔細。

生:我們組研究的是魚鱗的作用。我們用手摸了摸魚鱗,很滑。上面有一層黏液。大概是用來防止碰撞的。又用筆戳了戳,發現很硬,說明有保護身體的作用。

生:我們組研究的是魚能否聽到聲音。我們用筷子敲魚缸,發現魚不怎麼動。仔細一看,魚的尾巴和胸鰭有一點兒反應。每敲一下,胸鰭就輕微地一張,這說明魚能聽到一點聲音。

生:我們還查了資料,發現魚沒有外耳,只有內耳,在頭骨裏,所以聽力很弱。

師:研究得很認真。查資料也是很重要的研究方法。

生:我們組研究了魚是怎樣呼吸的。我們先用滴管在魚鰓邊滴了一滴紅水,發現魚鰓一張一合的。紅水沒有進去,而是被排出來的水流衝散了,後來再用滴管在魚的嘴邊滴了一滴,發現被吃了進去。說明魚的呼吸是從嘴裏吸氣進去,又從鰓裏呼氣出來的。

師:現在來看看,哪個小組得的圈最多,表現最棒?

(現在再來讓學生評選出優秀研究小組,這種過程性評價讓學生把注意力高度集中到教學的最後一個環節。)

五、總結評價,讓探究延續

1、自主總結,多元評價

師:通過這節課的研究,你知道可以怎樣來研究一種小動物嗎?

生:可以把觀察到的寫出來、畫出來。

生:對它提出問題,然後來研究。可以制定計劃做實驗,再講給大家聽。

師:要研究小動物可以先觀察,再提出問題,圍繞問題想想怎麼來研究,再按定好的計劃展開研究,最後把研究中的發現和收穫像今天這樣記錄下來。

(啓發學生對自己的研究進行反思,是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素養的一種很好的方法,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能得到一種清晰的概括。)

師:同學們對自己組的表現最有發言權。假如滿分是100分,給你們組打打分,並說說理由。

生:我給我們組打100分。因爲我們組研究得最認真,而且得的圈最多。

師:好,能勇於肯定自己組的成績。

生:我給我們組打60分,因爲我們還沒研究完。

師:很誠實。希望你們能在課後繼續研究。

師:來給老師打打分。

生:我給老師打滿分,因爲我們學得很有趣。

生:我打90分,因爲在彙報時,你沒有讓我們彙報。

師:說得對,老師也意識到了,今後一定注意。

(讓學生充滿激情地、很好地反思自己小組的研究,而且教師也從學生的評價中得到啓發,從而反思、改進自己的教學。)

2、激趣拓展

師:這些魚怎麼辦?

生:送給我們。

師:可以,但你們準備怎樣來對待它?

生:我會好好照顧它。

生:我會天天給它餵食。

生:我會給它買玩具。

生:我想在家裏繼續研究魚的問題。

師:魚是我們人類的朋友,特別是一些珍貴的魚類,我們應該愛護它。希望同學們要好好照顧它們。

(將魚送給學生,使得對魚的探究更加開放,延續到課外。學生在呵護小生命的過程中,將進一步關注、研究魚的相關問題,同時也會逐漸學會珍愛生命。)

《觀察魚》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會用文字和圖畫觀察記錄魚。

2 能對魚的形態特點提出問題,並選擇適合自己探究的問題。

3 能傾聽其他同學的想法和建議,並與他人交換意見。

知識與技能:

知道魚的生活習性和行爲特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驗到探究魚的特徵方面的興趣。

2 願意與他人合作並交流看法。

教學重點、難點:

能對魚的形態特點提出問題,並選擇適合自己探究的問題,並進行探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魚、魚缸、放大鏡、水槽、回形針、直尺、記錄紙

學生準備:魚、魚缸、放大鏡、水罐、直尺、

教學過程:

一、指導觀察並描述魚的特徵。

1、教師指導學生明確觀察目標、觀察要求、並描述觀察到的魚把觀察到的魚畫下來。

2、學生自主觀察。(注意提醒學生不要把魚撈出水來)

3、學生彙報觀察情況,

4、指導學生對他們的發現進行猜測、推測。

二、研討感興趣的問題並分組。

1、指導學生討論:關於魚,你想研究什麼問題?

2、師生討論。(教師板書問題)

可以研究的問題主要有:

① 魚聽得見聲音嗎?

② 魚知道飢飽嗎?

③ 魚怎樣運動的?

④ 研究魚鱗花紋的年輪。

⑤ 魚怎樣睡覺?

⑥ 於是怎樣呼吸的?

……

3、指導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問題,把學生按研究的問題進行分組。

5、指導小組學生制定研究計劃、方案。

6、全班討論、研究、完善研究計劃。

三、分組研究感興趣的問題。

學生分組自主研究(教師參與其中一個小組的研究或者巡視各組研究的情況)

四、交流研究成果。

1、各小組彙報交流研究成果。(彙報展示成果的形式可以多樣,如:描述、畫、

數據等)

小組彙報時有組長主要發言,其他組員補充,其他小組的同學可以提出疑問請這個小組回答。這樣共同研討,活躍課堂氣氛。

2、教師簡要小結。

五、教師課堂小結

魚聽得見聲音嗎?

魚知道飢飽嗎?

魚怎樣運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