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彙編七篇

爲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紮實開展,時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內容和形式都要圍繞着主題來展開,最終達到預期的效果和意義。那麼什麼樣的方案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彙編七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一、說在前面

悠悠歲月,上下五千年。中國浩如煙海的古詩詞,有着如此燦爛的文化,博大而精深。唐時就有"人人會吟詩"的風尚。古詩文的朗朗上口,使人易誦易記,它那富有音樂性的節奏,至今,仍煥發出不息的藝術生命力。

新課程標準如是說:

1、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全日制語文課程標準。

2、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課程總目標。

3、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一、二年級階段目標中的閱讀目標。

《詠鵝》這是一首兒童十分熟悉的古詩,不少孩子在幼兒時就會誦讀。放在課文的第一篇,讓其讀讀、背背、看看圖、做做動作,自解其意,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二、說教材

這首詩從一個七歲兒童的眼光看鵝游水嬉戲的神態,寫得極爲生動活潑。

首句連用三個"鵝"字,表達了詩人對鵝十分喜愛之情。這三個"鵝"字,可以理解爲孩子聽到鵝叫了三聲,也可以理解爲孩子看到鵝在水中嬉戲,十分欣喜,高興地連呼三聲"鵝、鵝、鵝"。

次句"曲項向天歌",描寫鵝鳴叫的神態。"曲項"二字形容鵝向天高歌之態,十分確切。鵝的高歌與雞鳴不同,雞是引頸長鳴,鵝是曲項高歌。

三、四句寫鵝游水嬉戲的情景:"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浮""撥"兩個動詞生動地表現了鵝游水嬉戲的姿態。"白毛""紅掌""綠水"等幾個色彩鮮豔的詞組給人以鮮明的視覺形象。鵝白毛紅掌,浮在清水綠波之上,兩者互相映襯,構成一幅美麗的"白鵝嬉水圖",表現出兒童時代的駱賓王善於觀察事物的能力。

本課教學目標定爲:

1、引導體味詩的情趣,指導有感情地背誦古詩。(語感目標)

2、會認"鵝、向天、白毛、綠水、紅掌、清波",會寫"向、白、毛"。(技能目標)

3、逐步培養自學古詩,自吟古詩的興趣。(情感目標)

三、說教法

一堂好的語文課應充分體現十六個字:書聲朗朗、議論紛紛、高潮迭起、讀讀寫寫。針對以上教學思想,這節課,主要選用"自學探究"式教學方法,採用多媒體、討論、展開想象等多種教學手段,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自學能力。

四、說學法

向學生傳授"學法"。讓學生"會學"是教學這節課的真正目的、根據教材和學生認知水平,主要向學生滲透自學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讀書。通過學生的讀讀、想想、議議等活動,調動學生積極思維,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智慧。

五、說教學程序

認識一位新朋友,激起學生興趣。

從圖到字再到整首古詩,抓住時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爲下文學習埋下伏筆。讀出詩的味道,又讓學生趣味盎然。

繼續督促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兒歌"的階段中,學生有認真聽記的習慣。在整體感知語言以後,要求學生能夠讀讀劃劃,認識詞語,再對照課後的要求檢查自己的掌握程度。教師依然要重視孩子已經形成的學習詞語的方式,不要用強硬的形式讓孩子去認記詞語。詞的大量認讀是現語教材的一個明顯特點,在此處設計靈活多變的形式,使詞語的認讀不顯枯燥,又有實效。

課後的三個生字是要求學會的,能力訓練的重點依然在"自己學會"。讓其會自己看"向、白、毛"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自己會體會筆順,自己會臨寫和校正。讓學生自由選擇的權利,顯得開放自主。

課間操內容與詩有關,形式學生喜歡。有調節課堂氣氛的作用。

對話式:採用師生扮演不同角色背誦這首古詩,可以減輕學生思想壓力,並能引導他們去積極思維。在背誦古詩的過程中,寓教於嬉,寓莊於諧。把背誦的檢查跟理解詩意和語言訓練結合起來了。

圖畫式:詩歌有聲有色地描寫了白鵝玩水的情景。鵝的叫聲,鵝掌划動的水聲,在空中傳送;白的鵝毛,紅的鵝掌,清澈的綠水,相映成一幅色彩鮮豔的白鵝戲水圖。

一幅切合詩意的圖畫,能使古詩教學直觀化。塗色練習這一環節讓學生動動手、塗塗色,激發興趣,寓教於樂,減少了許多繁瑣的講解。同時,化詩爲畫,畫中領悟,不僅有利於學生理解古詩內容,更有利於入情入境,突破難點。

展示熟悉的古詩插圖,請學生點擊喜歡的古詩進行朗誦。進一步激起孩子學古詩的熱情。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在語境中,認識“呱、紋、圈、返”等生字,學寫“影、倒、遊”三個生字。

2.在畫一畫、讀一讀、玩一玩小青蛙的話中,發現語氣詞的特點,並初步進行遷移運用。

3.圈圈、做做青蛙媽媽動作的詞,體會動作的連貫性,圈圈、畫畫波紋動作的詞,初步體會回聲的動作路徑。

教學流程:

一、教學第一段

1.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美麗的地方【出示圖片】,說說你看到了什麼?

【出示句子】小河上有座石橋。半圓的橋洞和水裏的倒影連起來,好像一個大月亮。

爲了幫助大家讀好輕聲詞,老師特地把輕聲詞縮小了,讀的時候可得又輕又短哦!

自由練讀,指名讀

正音:倒影,齊讀,指名讀

誰有發現?【顯紅:大月亮】,你發現大月亮了!誰來指一指大月亮在哪兒呢?

這麼美的大月亮誰來讀?指名讀1,齊讀

這麼美的景色趕緊把它背下來吧!

2.這麼美的地方還發生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呢!揭題,讀題

二、初讀課文

1.趕緊再去讀讀課文吧!

2.讀完交流,這個故事有趣在哪兒?

3.哦,原來是小青蛙的故事很有趣。讀2、3自然段,拿起筆來畫一畫小青蛙說的話,用上橫線。

【教師巡邏時,隨機用iPad拍下學生劃線的句子。然後,切換到大屏幕上,進行校對交流。這個環節,旨在更加直接有效地促進交流。】

4.【出示】

“呱呱呱,多好看哪!”

“你是誰?你在哪兒?”

“橋洞裏藏着一隻小青蛙吧?他在學我說話哩。”

【出示字卡:呱】這是青蛙的叫聲,誰來叫一叫?

這是一個口字旁的字,這段話中還有哪些口字旁的字?

【顯紅:哪吧哩】說發現:語氣詞、口字旁、都在句子末尾、輕聲的

指名讀句子:語氣詞不僅要念得輕,不同的語氣詞還要念出不同的語氣。

自由練讀,指名分句讀,小結:多有趣的語氣詞呀,讓我們說話更有意思!

【出示】這裏還有一句話,你能給它加上語氣詞嗎?

“你是誰?你在哪兒?”

師生合作讀:現在我就是這隻小青蛙,你們就是躲在橋洞裏的那隻看不見小青蛙!

玩回聲:誰在學我說話呢?明明是你在學我說話呀!你怎麼這樣啊?你真不講道理哦!

前後桌練習,指名同桌展示

5.它就趕緊去問問媽媽,【出示】

媽媽笑着說:“孩子,你跟我來!”

小青蛙心裏想:“”

語氣詞:呀吧呢啊哩

練習說話

6.【出示】青蛙媽媽帶着小青蛙跳到岸上。她撿起一顆——一圈圈波紋。

讀句子,認識紋

積累:指紋、掌紋、皺紋

理解一圈圈波紋(生畫),看,波紋是一圈一圈的,所以圈的外邊是個大口框

圈出動詞

看誰記得快

選擇動詞填一填

圈出青蛙媽媽的動作詞

三、兒歌復現

1.【出示兒歌】拍手讀

小青蛙,呱呱呱,

水中倒影多美呀!

我說話,誰學理?

寶貝連忙問媽媽,

蛙媽媽,游上岸,

扔石子,激水花。

波紋碰岸蕩回來,

原來這是回聲啊!

2.寫字:影倒遊

寫字法寶:三撇魔法棒三撇的起筆在一條豎線上

魔法圈:三撇有一定的距離

範寫:影

倒遊:左中右結構

倒:左右一樣高,魔法圈告訴我們中間部分短

遊:左低右高三點水在一條弧線上

兒歌:游泳要到有水的地方,而且要有大人陪

3.生寫:頭正身直腳放平一拳

【師巡邏,隨機各拍下寫得好的和寫得不好各一張。隨後切換到大屏幕,讓學生針對評價標準進行評議,並提出修改意見。】

4.互動評議。

(1)字寫正確,獎一顆星。

(2)寫對魔法棒、魔法圈的要求,獎一顆星。

(3)整潔美觀,獎一顆星。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認識本課5個生字及文中出現的生詞,理解課文內容。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學生通過感情朗讀理解課文的能力。

2.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理解課文,體會劉老師頑強的意志和對生活的愛與追求。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題目理想的風箏的含義。

2.體會劉老師身殘志堅、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

教學難點:理解兩方面事例之間的關係,明白一個人的生活態度與工作態度是緊密聯繫的,

選取了兩方面的事例來寫人,才能更全面地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

教學方法:討論法

情境教學法

教學準備:學生課前放一次風箏

(實物)風箏一隻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教師手拿風箏,問:這是什麼?(板書:風箏),同學們,課前我們已經放飛過風箏,

那麼你在放風箏時的心裏感受是怎樣的?請說一說。

2、師小結:聽了大家的感受,似乎你們都覺得風箏挺好玩,然而作者對風箏卻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在他的心中,風箏就是理想的象徵(板書:14*

理想的風箏)。爲什麼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

二、學生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輕聲朗讀課文,讀準生字的字音,讀通句子。不懂的地方做個記號。

2、默讀課文,體會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事?你讀懂了什麼?有哪些問題?

3、交流所得。

三、品讀、探究。

1.圍繞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再讀揣摩預習提示中提出的問題和自己提出的問題。

2.組內交流,如意見不一致,展開討論,教師深入某些小組中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

3.班上彙報。(同學之間互作補充、評價,師作適當點撥)

(1)爲什麼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劉老師?(因爲劉老師愛放風箏,春天裏的風箏勾起了作者對劉老師的回憶。)

(2)劉老師在課上講課和在課下放風箏的情景之間有什麼關係?

劉老師在課堂上,只靠着健壯的右腿和一支圓木棍,一天站上好幾個小時,不知道要跳躍旋轉多少次。這是靠頑強的毅力給學生上課。

劉老師課講得好。他對學生充滿了愛。

劉老師課下喜歡放親手製作的風箏。絕不肯失去親手把風箏送入藍天的歡樂,故意撒脫手,拄着柺杖,蹦跳着去追,這是一種對生活的強烈的熱愛之情的流露。

課上講課和課下放風箏,都展示了劉老師意志的頑強和熱愛生活、不懈追求的思想感情。

(3)結尾句他一定依舊仰仗那功德無量的圓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躍、旋轉,永遠展示生命的頑強和對生活的愛與追求。

這句話既是對劉老師身殘志堅的讚歎,又是在告誡我們:應該像劉老師那樣熱愛生活,不斷地追求、創造生活。

(4)題目理想的風箏有什麼含義。

文中劉老師放飛的風箏是他對生活無限熱愛的標誌,劉老師腿有殘疾、行動不便,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風箏來寄託自己要在廣闊天地間大有作爲的理想。題目中理想的風箏是指劉老師對生活的樂觀態度與不懈追求。

四、總結、擴展。

1.挑選你最感動的句子讀一讀,並說說爲什麼?

2.談談對課文或對劉老師的印象。

3.寫法上的啓示。(師作適當的補充。)

五、課後延伸。

1、(必做題)摘抄課文中的優美詞句。

2、(選做題)以我最____的人爲題寫一篇短文,並試着運用從課文中學到的一些表達方法。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爲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在低年級,我認爲語文課堂上最主要的是培養學生對語文的興趣,紮實語言文字的訓練。

《小小的船》是一首優美的兒童詩,作者以豐富的想象描繪出晴天夜空美麗的景象。文中寫了一個孩子把新月看作小船,聯想自己坐到月亮上去,在藍天中航行,駛過星羣,看望星星,表現孩子喜悅的.心情。本課教學時間安排爲兩教時,第一課時主要進行生字教學。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設定爲以下幾方面:

1、認知目標:理解課文中藍藍、閃閃、彎彎等詞的意思,運用我看見的句式說話。

2、技能目標:初步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學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欣賞大自然美景的情趣。

本課的重難點在於培養學生有感情朗讀,爲求做到在讀中體會,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想象,在讀中得到美的薰陶和情感的昇華。下面談談我的課堂教學思路設計: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教師通過圖畫、音樂和文學語言描述,再現教材的情撓,就會給學生以強烈的真實感,較快地把學生帶動入智力最近發展區。情境法適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能喚起他們的形象思維,提高想象能力,在情境教學中學生既觀察、感受又思維、表達,使大腦兩半球交替興奮,爲充分挖掘大腦潛力創造了條件。因而,我創設了如下情境:出示藍天圖,讓學生邊唱一閃一閃亮晶晶,邊貼星星。

1、看這晴朗的夜晚,閃爍的星星在藍天一閃一閃,多美啊!還缺了什麼?(通過說話,弄清星星與月亮的關係)

2、(貼上月亮)彎彎的月亮像什麼?你覺得這彎彎的月兒還像什麼(想象練說)這麼美的月空,教師要用一首歌來讚美它!(彈唱歌曲《小小的船》)

3、畫美,歌更美!這首歌的歌詞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等學完了課文,我們也來唱一唱,好嗎?(出示課題)

通過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唱一唱,動手貼一貼,說一說,充分調動了他們的想象力,激發了他們參與學習的熱情:通過昕歌曲的演唱,看着畫面再次感受美,進一步激發了他們學習的慾望。

二、以趣爲徑,再創佳境,在讀、想、說中感受美

學生在朗讀同時也在接受美的薰陶。如何在激趣之後,讓這個趣字貫穿下去,紮實說話、培養想象力與朗讀訓練呢?我作了如下設計:

1、創設情境,調動多種感官參與感悟

師講述:藍天上有星星,有月亮。這彎彎的月亮,它多像一艘小船呀(放音樂)現在讓我們隨着音樂輕輕擺動,慢慢地大家可以閉上眼睛。想着,想着,你是不是坐在月亮上了?是不是飛上藍天了?看,藍藍的天上有許許多多的星星一閃一閃,在向我們眨眼。讓我們飛吧,飛吧!飛上藍天,坐到月亮上。

當學生睜開眼睛,(師出示星空圖)哈,小朋友現在我們已經飛上天了,已經坐在小船裏了,讓我們在月亮上愉快地唱起《小小船》,伴隨着歌聲的響起,學生就會進入美妙的境界。教師隨即出示句式:我看見(

)。引導學生說出:宇宙飛船上天,航天飛機登上月球等。接着再用藍藍的天進行說話訓練。例如藍藍的天上有什麼?我在藍藍的天的幹什麼?

2、朗讀訓練.一年級學生的朗讀往往需要教師的指導,因此,朗讀訓練的第一步就是教師的範讀,

即範讀指導。接着進行引讀激情。在這裏引讀起着畫龍點睛的作用,教師採用邏輯引讀。

(1)彎彎的月兒像什麼?

(2)小小的船兒怎麼樣

(3)我在小小的船裏坐,只看見什麼?

針對小朋友好勝的心理特點設計了賽讀奪星這一小環節,使教學再進入一個小高潮。比賽的規則是:感情朗讀要把閉着眼睛的小朋友彷彿帶上藍天。再通過個別、小組、大組賽讀,激發參與的積極性,滿足求勝慾望。此時教師可以趁熱打鐵,讓學生進行即興演讀。

演讀是一種富有趣味性、形象性的朗讀方法,可以再現課文情景,從而增強對課文的理解,加深印象,並受到感染。演讀使學生通過理解課文的文字符號,藉助教材的直觀在大腦中建立鮮明的表像聯繫,而且實現表像的外化,那就是把頭腦中的表像運用外顯的形體動作和語調音色表達出來。課上我採用了:a.自由演讀b.個別演讀c.全體演讀

三、想象作畫,趣中求新

讀與背並非語文教學的終止,學生要學會遷移、運用。學生在說一說、讀一讀時融入了情境,如何將學生此時的激情再次昇華呢?

1、組織學生表演唱《小小的船隊》

2、夜空多美呀!你想把它畫下來嗎?先說說你想畫什麼。(小組交流)

3、創作想象畫。

音樂渲染氣氛,使學生進入太空,幻想着邀遊藍天的情景,聯繫詩歌內容,用手中的畫筆描繪出自己看到的太空美景。一首奇妙無比的詩歌,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都進行了美的創新!我想,學生的創新不是從無到有的發明,只要是獲得知識的進程對他本人來說是獨特的、新穎的、具有價值的,就是創新。

我們在教學中要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讀中悟情、悟理,紮實的訓練以趣字貫穿,學生的創新火花將在學習過程中時時閃爍!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一、教學模式研究:

1、名稱:小學語文“嘗試發現”模式。

2、主要特點:嘗試發現。

3、主要流程:

主動嘗試→各種比較→求異發現→鞏固深化

4、操作要點:

學生:看圖、思考、學文、比較、發現問題、討論解決問題。

老師:引導、評價、鼓勵、學法指導。

5、培養目標:提高觀察思維能力,發展求異思維。

二、教材簡析:

《坐井觀天》講的是青蛙和小鳥論天的大小的一則寓言故事。小鳥從天上飛來說天很大,青蛙坐在井底,說天很小。說明像青蛙這樣目光狹小,所見有限,還自以爲正確,是不對的。

三、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沿”、“際”兩個生字。理解“坐井觀天”、“井口”、“井沿”、“說大話”、“無邊無際”的意思。

2、學習抓住重點詞句,提出問題,討論解決問題的學習方法。

3、使學生懂得學習、做事、學本領都要開擴眼界,不能自以爲是。

4、創設情境,激發興趣,看、說、讀、思結合,發展學生的語言和思維。

5、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重點、難點:

讀議關鍵詞句,提出問題,在圖文幫助和老師引導下,通過討論解決問題,懂得青蛙之所以錯的原因。

五、教具:多媒體課件。

六、教時:2教時

教學要點:

1、學會生字,理解新詞,讀懂課文,初步瞭解寓意。

2、創設情境,設置思維訓練點,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研究問題,發展學生的語言和思維。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1、擊出動畫:《井底的小青蛙》歌曲。

2、小青蛙坐在井底,整天把它的井來誇,它是怎麼說的?(我的井兒比天大)

3、那麼,你看到的天有多大呀?

4、小青蛙爲什麼會這樣說呢?

一、看圖引疑,揭示學法要求。

1、揭題引思: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這隻井底小青蛙的故事——《坐井觀天》。擊出課題,並釋題意。

2、看圖引疑:

①(出示插圖)讓學生說說看到了什麼?(隨機引導,抓住“落”字和“停”字比較,理解“井沿”)

②仔細觀察青蛙和小鳥的神態,你想知道什麼?(學生看圖質疑)(設想學生可能會提:青蛙和小鳥爲了一件什麼事爭論?)

3、欣賞課文釋疑:

邊欣賞課文邊想想青蛙和小鳥在爭論什麼事?

4、引出學法要求: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動動小腦筋,讀讀書,自己提提問題,討論問題,比比誰最聰明。

二、研讀課文,初步體會寓意。

㈠嘗試學習,研讀2~4自然段。

1、嘗試學文。自由讀文,邊讀邊想,在不懂的地方打上“?”。

2、質疑問難:(估計學生提出的疑難詞句有:“天不過井口那

麼大”、“說大話”;當學生提到“說大話”不理解時,隨機引導學生圍繞“說大話”再來提問題。)

3、思考難點,發現問題。

思維訓練點⑴:圍繞“說大話”討論。估計有以下問題:

①什麼叫說大話?

②青蛙認爲誰說大話?(找找,讀讀第四自然段)。

③青蛙認爲小鳥說了什麼大話?

④爲什麼青蛙認爲小鳥說大話呢?

(讀議“天不過井口那麼大,還用飛那麼遠嗎?”)

⑤小朋友認爲小鳥在說大話嗎?

4、比較體會,解決問題。

藉助情境,動畫演示。小鳥漫遊,它飛過田野,飛過大海……讓學生體會到小鳥見多識廣,說的不是大話,而是實話。

5、引讀2~4自然段。

6、小結學法:抓住重點詞語,自己提出問題,看看讀讀想想,

自己解決問題。

㈡遷移學法,研讀5-7自然段。

1、讀後思疑,學句質疑。快速輕聲讀5-7自然段,出示以下

句子,比較、提問。

2、引導討論,解決問題:

思維訓練點⑵:是誰弄錯了。(估計有以下問題):

①爲什麼小鳥說青蛙弄錯了?(讀議:無邊邊際)

②青蛙笑什麼?爲什麼青蛙認爲自己不會弄錯的?

體驗:用紙圈成筒當作井讓學生看天花板,使學生親身體驗到因紙筒壁擋住了視線,所以看到的天花板很小,只有井口那麼大,從而讓學生明白不管是青蛙還是小鳥,坐在井裏看天,都只能看見井口那麼大。

③你們認爲到底是誰錯了?錯在哪兒?

④假如你是小鳥,你怎麼勸青蛙?(想象說話)

⑤讀第七自然段,思考小鳥笑什麼?(抓住重音“也”字)

爲什麼小鳥說“你是弄錯了。”和前面小鳥說“你弄錯了。”有什麼不一樣?

3、學句質疑。

思維訓練點⑶:爲什麼要跳出井口看一看?

①齊讀“你跳出井口看一看吧”。

讀了這一句話,你們有什麼問題要提?

爲什麼小鳥要青蛙跳出井口看一看呢?

②討論解疑。

5、學法小結:抓住重點句子提出問題,討論解決問題。

三、激發想象,拓展深化寓意。

1、青蛙後來會不會跳出井口來看天呢?

2、誰願意來表演跳出井口的小青蛙,看看它會說些什麼?

(指名上臺表演)

3、你想對青蛙說些什麼嗎?

4、小結:我們可不能像做青蛙那樣……

5、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鞏固練習,加深字詞記憶。

1、認讀生字詞。

2、生字抄字(評議、修改)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第一課時

設計思路:

本節課爲第一課時,重點放在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整體把握上。文言文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的文言文,因此第一堂課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通過和參看註釋細讀課文。並隨時記下難懂的問題,等下節課解決。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課

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具有燦爛輝煌的民族文化,工藝美術是其中的一朵奇葩。今天,我要向同學們推薦的是一篇介紹工藝小品的文章《核舟記》(板書課題)。

二、作者簡介。

魏學洢(約1596--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現在浙江省嘉興市)人。其父親魏大在明熹宗時做給事中官,因上流指責權奸魏忠賢結黨樹威,被逮捕下獄。魏學洢盡力營救其父,末成。其父被害死在獄中,學洢痛父冤枉,晨夕號泣,自己又受到閹黨迫害威逼,不久悲憤而死,只活了30歲。

他一生沒做過官,生前好學善文,撰有《茅檐集》。

三、閱讀課文

教師範讀課文,然後正音及解決疑難詞句。(可以聽錄音)

(1)正音。(略)

(2)釋詞。(略)

(3)重點句子:

①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都能順着原材料的格局來雕刻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態。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爲東坡:中間戴着高高的帽子,長着濃密鬍鬚的是蘇東坡。

③其人視端容寂:那人正眼看着爐子,神色平靜。

④細若蚊足,鉤畫了了,其色墨:筆劃像蚊子的腳一樣細,筆筆清楚,顏色是黑的。

⑤蓋簡桃核修狹者爲之:是挑揀狹長的桃核刻成的。

⑥技亦靈怪矣哉:這種技藝,也真夠奇妙的了!

讓學生根據這些內容,自主學習,自己疏通文意,可以結成小組,互相討論。

四、理清說明的內容及順序。

明確:本文結構屬於總一分一總,開頭總寫,由評論引入所要說明的事物,結尾再總寫,在總述事物概貌的基礎上再作扼要的評論。

說明對象:核舟

五、總結、擴展

本節課我們對課文有了大概的瞭解。初步領略了核舟的奇特,和核舟各部分的組成。同學們都積極動口、動手、動腦,自行解決了不少問題,鍛鍊了自己的能力。同時也要找一找文言文與現代文的區別,如數詞的使用,實詞中個別詞的變化等等。

六、佈置作業

1.本文開頭一段稱讚王叔遠手藝奇巧,作者是從哪些角度來寫的?這一段對全文有什麼作用?

2.核舟雕刻得十分精細,作者是怎樣加以描述的?

3.核舟雕刻人物十分傳神,你最欣賞哪些地方?

第二課時

一、複習提問

(1)核舟大小如何?

(2)核舟的主題是什麼?

(3)核舟上共雕了多少人和物?

(4)古代的記是一種怎樣的文體?

(5)文章主體的寫作順序是怎樣的?

二、研讀課文

朗讀課文可以男生、女生分讀,師讀齊讀等方式,對讀得好的同學給予鼓勵,老師指導有關朗讀的要領:讀書力求使用普通話,尤其注意古今異讀、變讀、通假字、多音字的讀法,讀準字音才能讀得流暢,讀準字音才能理解得清楚透徹。

3.齊讀第一自然段,然後分析,設計問題如下。

(1)概括第一段的段意。

(2)找出表現核舟主題的句子。

(3)找出說明原料小而表現題材廣的句子。

(4)說明構思巧妙、技藝精湛的句子。

答案:

(1)概述雕刻家王叔遠的精湛技藝。

(2)蓋大蘇泛赤壁雲。

(3)能以徑寸之木,爲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

(4)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

找四名學生朗讀第2-5段,然後分析討論。

(1)這四段文字是對核舟的具體細緻的說明,作者怎樣說明的?可分成幾個層次?

第2-4段是一層,說明的是船的正面;第5段是一層,說明的是船的背面。作者是按照由正面到背面、由主到次的順序說明的。

(2)研讀第二段。設計問題如下。

①這一段的內容是什麼?

先介紹核舟的體積,接着寫船艙,重點是介紹艙旁的小窗和所刻的蘇軾十六字文句。

②介紹核舟體積時,作者抓住了長度和高度,又寫了衆多小窗和對聯,作者意在表現什麼?

突出王叔遠的奇巧、靈怪,從而也突出了說明中心。

③請同學領會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的意境,讓學生自己動口講一講。

(3)研讀第三段。

討論:①這一段是介紹船頭部分,着重說明什麼?

着力表現蘇武、魯直和佛印三位遊覽者的神情態度。

開展小活動:課堂表演(找三個男生分別扭作蘇東坡、黃魯直和佛印,讓他們按照課文中所述的情境實際演練,主要目的是活躍課堂氣氛,變抽象爲形象,以吸引學生注意力,達到愉快教學的目的)。

教師點撥:東坡與魯直共閱一手卷,如有所語,佛印矯首昂視,屈膝盤坐,神情給人一種空靈的感覺。表演完畢後設計思考題如下:

②從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語和佛印的矯首昂視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圖是什麼?

從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圖是表現他們豁達、豪放的胸襟,說明他們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卻了現實的煩惱,而陶醉在眼前畫卷的美好意境裏。佛印的形象則是蘇黃二人的陪襯,他的表情給人一種空靈的感覺。

③作者在說明船頭三人時,着墨較多的是誰,爲什麼?

是蘇東坡。因爲刻畫得仔細,所以作者當然也寫得細膩;同時還因爲核舟的主題是蓋大蘇泛赤壁雲,這樣說明與主題吻合。

④你從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藝的奇巧、精湛?

如對東坡外貌的刻畫,對東坡、魯直衣褶的介紹,對佛印左臂所掛念珠的說明珠可歷歷數也。

小結第三段:這段文字,說明人物神情態度按照由主要到次要的順序,描述每個人物又是按照由上部到下部的順序,層次分明。

(4)研讀第四段。

開展小活動課堂表演。

讓兩名男生扮作兩個舟子,身邊放上一些道具充當楫、壺、爐蒲葵扇等物,模擬兩名舟子的神情動作,讓講臺下的同學觀看並說出他們跟書中所作是否一致,主要目的是活躍課堂氣氛,變抽象文字爲具體形象。下一步,教師設計以下問題:

①這一段文字說明舟尾情況是怎麼佈局的?

主要運用了總分結構。先總說揖左右舟於各一人,而後分說,從居右者說到居左者。

②這一段描述舟子神情動作渲染了一種什麼氛圍?

兩舟子雖神情各異,一個若嘯呼狀,彷彿是在那裏呼喚清風,顯得悠閒自在;一個視端容寂,彷彿在專注聽茶聲。但表現了一個共同氛圍,這就是愉悅、輕鬆、活潑自樂。

③小結:第2-4段是寫船的正面,這一部分實際上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大蘇泛赤壁的生活畫卷。

④請同學們發揮想像力,想像一下當時蘇軾跟他的朋友泛遊赤壁時的情景。

教師可引導:正當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之時,三個知心朋友暫時把身邊瑣事放在腦後,乘一葉扁舟盪漾在大江之上,江面波平如鏡,令人心曠神怡,清風吹來,蕩起層層漣漪

⑤研讀第五段,設計問題如下。

a.這段文字中哪些說明可以表現雕刻技藝高超這一中心?

細若蚊足,鉤畫了了。

b.寫船正面用了三段文字,寫船背面爲什麼只用一小段文字呢?

這是爲了突出核舟的主題,同時也表現作者主次分明的技巧。

C.這段文字可以省略不寫嗎?

不能。因爲這是對前文說明的必要補充。

至此課文全部研讀完畢。

三、總結、擴展

歸納本篇說明文的一些寫作技巧如下:1.以空間爲順序,層次清楚、主次分明。2.語言簡練、準確、生動。

本文中的數詞用法跟現代漢語裏的不同,中間沒有量詞介入,直接修飾名詞。

四、佈置作業

仿照本文的寫法,選取一工藝品,作簡要介紹,寫成一篇短小說明文。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目標:

1、導學生髮現反義詞在詞義上特點,並通過反義詞識字。初步認識反義詞。

2、讓學生依照例句說句子,使學生感知感嘆句和陳述句的句式特點。

3、通過朗讀訓練,使學生擴大閱讀量,積累語言受到思想品德和情感的薰陶感染。

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髮現近義詞的特點。

2、教給學生說句子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我的發現

1、自己藉助拼音讀一讀六組反義詞,再讀讀學習夥伴的話:說說自己發現這幾組詞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2、師生共讀:注意讀準字音。

3、小組交流:說說自己怎麼記住這些生字的讀音。

4、認讀生字卡片,檢查生字的讀音。

5、給生字找朋友:口頭組詞。

6、同桌之間互相說反義詞,看誰知道的多。

(二)日積月累

1、會選。

(1)讀詞語卡片上的詞語。

(2)出示“中心、中央”:說說你有什麼發現?

(3)小結:像這樣意思相近的詞語我們叫近義詞

(4)你能找到其他詞語的近義詞嗎?

著名—有名

特別—非常

漂亮—美麗

2、讀讀說說。

(1)讀第一句話:你看到的花壇是什麼樣的?看到美麗的花壇有什麼想法?怎麼讀這句話?指名讀。

(2)模仿第一句說說第二句。

(3)填空。

(4)讀讀你寫的句子。

3、我會讀。

(1)自己朗讀:圈出不認識的字提出來。

(2)指名朗讀、同桌互讀、師生接讀。

(3)試着背誦。

(三)口語交際

1、讀題目要求,明確口語交際的內容。

2、準備好風景名勝的資料。

3、展示資料,選擇夥伴。

(1)說自己介紹的風景名勝是哪裏,相同的學生結爲一個“旅遊團”。

(2)完成分組。

4、分組交流:

(1)小組同學商量選擇交流的方式。

①“導遊”介紹自己蒐集的資料和知道的情況,“遊客”提問,“導遊”解答。

②“導遊”在介紹的過程中,“遊客”隨時提問,導遊靈活安排介紹和答問兩方面的內容。

③遊客先提問,導遊一一作答,然後“導遊”再介紹遊客沒有問到而自己覺得有必要介紹的情況。

(2)各組代表在全班介紹風景名勝。

(3)其他小組自由提問。

(4)評選“最佳導遊”和“最受歡迎的遊客”。

(四)展示臺

1、展示課外識字成果。

2、展示自己蒐集的與課本學習相關的明信片。

3、展示自己的藝術才能。

(五)板書設計

語文園地三

反義詞:

近義詞:

進——退

買——賣

著名——有名

快——慢

正——反

特別——非常

安全——危險

複雜——簡單

漂亮——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