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牢教學設計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萬年牢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萬年牢教學設計

萬年牢教學設計1

學習目標

1、認識8 個生字。

2、瞭解故事內容,體會做人要講究認真,講究實在的道理。

3、學習作者敘述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式。

4、學習獨立閱讀課文,培養自學能力。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從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父親爲人和做事的真誠,學習敘事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Powerpoint 課件;課前讓學生到街上嘗試冰糖葫蘆。

 教學時間

1 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一上課就馬上出示冰糖葫蘆,問:同學們都吃過冰糖葫蘆吧?能說說吃冰糖葫蘆的感受嗎?

在解放前的天津,有一位賣糖葫蘆的人,他的糖葫蘆做得不僅非常漂亮,而且味道也特別棒,在天津很有名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6課,請大家打開書本,翻到第22頁。

 二、啓發閱讀,整體感知

1 、讀通課文,讀準生字。

2 、檢查詞語(課件出示):走街串巷、掉皮損傷、晾曬、火候、竹籤、耽誤、甩糖風、摻假、賺錢(認讀,並結合句子理解詞義)。

3、自學課文,邊讀邊思考問題:課文圍繞父親做糖葫蘆講了幾件事?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

小組合作研討。

班內彙報交流。

(1.自己做糖葫蘆買。2.幫老闆做糖葫蘆)

三、精讀體驗,品味語言

課文的主人公是父親,主要是圍繞着糖葫蘆展開敘述的,爲什麼課題不定爲“糖葫蘆”而叫“萬年牢”呢?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去找找答案吧!請找出文中三處點明題目的句子。(出示相關句子)

一)第一處的萬年牢指的是什麼?找出有關語句讀一讀。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蘆糖蘸得均勻,越薄越見功夫,吃一口讓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蘆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潮,這叫萬年牢。”

A 、爲什麼叫萬年牢?(板書:糖葫蘆萬年牢)

B 、這種糖葫蘆,父親是怎麼做出來的?

(讀第二自然段,體會父親十分講究選料;讀第三、四自然段,體會父親在製作糖葫蘆中對蘸糖、甩糖風等每一個環節都一絲不苟)

二)第二處的萬年牢指什麼?小組討論。

出示句子:“公平買賣走正道,顧客點頭說聲好,回頭再來這是寶,做生意講實在是萬年牢。”

1)理解:正道

2)、老闆那套“生意經”是怎樣的?這樣做好嗎?

3)、父親是怎麼做的?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

(抓住“不滿意、看不下去、不聽、嫌、辭去工作”體會父親生意認真實在)(板書:做生意萬年牢)

三)第三處的萬年牢又指的是什麼呢?全班討論。

出示句子:“父親教導我做萬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實實在在的人。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講究認真,講究實在。”體會父親教導我做人要做可靠實在的人。(板書:做人萬年牢)

四)這三處的萬年牢之間有什麼聯繫?

這三處“萬年牢”之間有着密切的內在關係。萬年牢的產品質量贏得了生意的萬年牢,萬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誠實、守信的“萬年牢”的人品。

三處“萬年牢”由做糖葫蘆到做生意到做人,一環緊扣一環,敘事清楚,很有條理。我們要學習這種按一定線索寫事情的寫作方法。

 四、感情朗讀,歸納提高

齊讀課文,談談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爲人實在、做事認真的敬仰和讚美之情。)

 五、練習鞏固,拓展延伸(課件出示)

 板書:

萬年牢

糖葫蘆萬年牢

做生意萬年牢

做人萬年牢

 教學反思:

《萬年牢》是一篇略讀課文。這篇課文講述了一位父親真誠地爲人、做事、做生意的故事。故事是圍繞父親做糖葫蘆這件事,分兩部分講父親做事的認真和實在的。先講父親自己經營做糖葫蘆選用最好的材料,講究製作的工藝、手藝高超和保證產品質量;再講父親受僱於老闆後因不滿老闆偷工減料、弄虛作假、欺騙顧客的行爲而辭掉工作。父親的認真、實在、正直的品格影響和教育了下一代,爲孩子樹立了如何做人的榜樣。這篇課文讓學生從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真誠地爲人和做事的道德風範,同時學習敘事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法。

縱觀整節課教學不甚理想。教學過程中,很想將雙基落實,而落實的力度不夠,主要是給予學生思考、朗讀的時間不夠充分,也考慮到因爲這篇課文是一篇略讀課文,不能面面俱到而矛盾。沒能彰顯出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沒考慮到學生的學情,因爲學生閱歷不不夠豐富,有點“滿堂灌”、請君入甕的作法,以後要引以爲戒的,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萬年牢教學設計2

【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8個生字。

2、通過課文的研讀,體會父親做事認真,做人實在。

【課前準備】

做事認真,講誠信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萬年牢》

看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麼?(萬年牢是什麼意思?萬年牢指什麼?)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讀通課文,讀準生字。

2、檢查字詞:

多音字:把( bà)、悶( mēn)、削( xiāo)

詞語:走街串巷、掉皮損傷、晾曬、竹籤、耽誤、甩糖風、摻假、賺錢。

(能認讀,並結合句子理解詞義)

3、課文三處寫了萬年牢,分別指什麼?找出有關語段讀一讀。

三、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1、第一處的萬年牢指什麼?找出有關語句讀一讀: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蘆糖蘸得均勻,越薄越見功夫,吃一口讓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蘆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潮,這叫萬年牢。

⑴ 爲什麼叫萬年牢?

⑵ 這種糖葫蘆,父親是怎麼做出來的?

(讀第二小節,體會父親十分講究選料;讀第三、四小節,體會父親在製作糖葫蘆中對蘸糖、甩糖風等每一個環節都一絲不苟)

⑶ 小結:

正是因爲父親做糖葫蘆認真仔細,所以他的糖葫蘆才能經久不衰。

2、第二處的萬年牢指什麼?

公平買賣走正道,顧客點頭說聲好,回頭再來這是寶,做生意講實在是萬年牢。

⑴ 什麼叫正道?(憑着良心做買賣)

⑵ 父親是怎麼走正道的?

(抓住不滿意、看不下去、不聽、嫌、辭去工作體會父親做生意認真實在)

3、第三處的萬年牢又指什麼呢?

父親教導我做萬年牢,就是要做個可靠的人,實實在在的人。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講究認真,講究實在。

體會父親教導我做人要做可靠實在的人。

4、這三處的萬年牢之間有什麼聯繫?啓發學生懂得:產品質量好才贏得顧客,做事講認真、講實在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和尊重。

四、深入體驗

你是怎麼理解父親說的做人的道理的?結合具體的生活事例來說明。

五、交流做事認真,講誠信的故事

萬年牢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萬年牢》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第八冊第二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這篇課文講述了一位父親真誠地爲人、做事、做生意的故事。故事是圍繞父親做糖葫蘆這件事,分兩部分講父親做事的認真和實在的。先講父親自己經營做糖葫蘆選用最好的材料,講究製作的工藝、手藝高超和保證產品質量;再講父親受僱於老闆後因不滿老闆偷工減料、弄虛作假、欺騙顧客的行爲而辭掉工作。父親的認真、實在、正直的品格影響和教育了下一代,爲孩子樹立了如何做人的榜樣。這篇課文讓學生從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真誠地爲人和做事地道德風範,同時學習敘事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8個生字。

2、通過課文的研讀,體會做人要講究認真、講究實在的道理。

3、學習作者敘述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式。

4、學習獨立閱讀課文,培養自學能力。

【教學重點】

想想課文圍繞父親做糖葫蘆講了哪幾件事?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親做事認真、實在,聯繫生活實際和同

學交流讀後的體會。

【教學難點】

體會三處“萬年牢”的內在關係,學會爲人和做事的道理。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質疑課題,激起閱讀期待

1、板書課題:萬年牢

生齊讀課題。

2、談話質疑:

師: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麼?

生:我想知道“萬年牢”是什麼意思?

生:課文的插圖上有兩個人,還有糖葫蘆,我想知道“萬年牢”跟這幅圖有什麼關係?

生:我想知道“萬年牢”指的是什麼?

師:同學們光讀題目就有了問題,這很好,有問題,我們要學會自己找答案,該怎麼辦?

生:讀書,到課文中去找答案。

設計意圖:“學起源於思,思起源於疑。” 由於課題寓意深刻,發人深思,而這三個字又讓人一時難以琢磨。所以,本環節由課題引導學生去問,在問中走向文本,拉近師、生、文本的距離。教學中問題的提出由學生在開課時讀課題而生,這使學生由一個被動接受者變爲主動學習者,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這樣一個滿腹疑問的時刻,學生的閱讀期待被瞬間激起,打破了以往的開頭格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萬年牢”

1、通讀課文,讀準生字。

2、檢查字詞:

多音字:把、悶、削

認讀詞語,並結合句子理解詞義:走街串巷、掉皮損傷、耽誤、甩糖風、摻假、賺錢。

3、默讀課文,邊讀邊動筆作記號,並在書上做簡單的批註,讀後根據自己的批註進行交流:

⑴ 故事圍繞着哪一件事展開?

⑵ 課文中三處描寫了“萬年牢”,想想分別是什麼意思?

4、討論交流上述問題。

5、試一試讚美“父親”,並找出讚美的依據:

着重抓住下列語句,讀議結合,體會父親的商業道德高尚:

⑴ “早晨起來,父親去市場上買來紅果……”說明父親採購當天最新鮮的果品作爲材料,對買來的材料又經過嚴格的挑選……“……有一點兒……”這些都反映了父親做生意是那麼認真和實在。

⑵ 對於製作工藝更是一絲不苟,悶火、洗石板、串葫蘆、拉絲、蘸糖的均勻,“吃一口讓人叫好”,不怕冷、不怕潮。

⑶ 父親的手藝出了名,被一家老闆邀請去當夥計,每月有工錢,由於父親看不慣老闆變着法兒賺錢的生意經,不到一年就辭去了這份工作,反映了父親憑着良心做買賣,不做虧心買賣的商業道德。

設計意圖:“知識和能力”作爲三維目標中的一維,是不容忽視的一部分,此環節把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放在首位,要求學生讀書時要學會針對問題有選擇地點、鉤、畫。培養學生讀書時眼到、手到、心到、口到的習慣。努力做到眼看、手畫、心想、口答,多種感官並用,集中精力學習。圍繞學生對“父親”的讚美,再次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從字裏行間,從具體的描寫中感受父親是個辦事認真、實實在在、講究商業道德的人。引導學生對文中的關鍵詞句進行深入體會。培養學生自問自答,自行尋找答案依據的習慣。

三、讀議結合,感悟理解“萬年牢”

1、第一處的“萬年牢“是指什麼?找出有關語句讀一讀: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蘆蘸得均勻,越薄越見功夫,吃一口讓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蘆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潮 ,這叫萬年牢。”

⑴ 爲什麼叫“萬年牢“?

(這裏的“萬年牢”是指父親所做的糖葫蘆工藝高、質量好,體現在蘸糖均勻,還不怕冷、熱、潮。這樣的產品靠的是實在和誠信,必定會成爲經久不衰的產品,因此稱它爲“萬年牢”。)

⑵ 這種“萬年牢”的糖葫蘆,父親是怎麼做出來的?

① 選料的講究。

② 每一個環節的一絲不苟。

⑶ 小結:

正是因爲父親做糖葫蘆認真仔細,有“萬年牢”的產品質量,所以他的糖葫蘆才能經久不衰 。(板書:產品)

⑷ 讀出父親的自信和自豪。

2、第二處的“萬年牢”是指什麼?

出示句子:“公平買賣走正道,顧客點頭說聲好,回頭再來這是寶,做生意講實在是萬年牢。”

⑴ 什麼叫正道?(憑着良心做買賣)

⑵ 聯繫生活實際,說說我們身邊的人是如何“憑着良心做買賣的”?

⑶ 父親是如何走正道的?畫出文中與此有關的詞語。

(抓住“不滿意、看不下去、不聽、嫌、辭去工作”,體會父親生意認真實在)

⑷ “萬年牢”指什麼?

(認真實在地做出來的產品會受到顧客信賴,憑着良心做買賣贏得衆多的回頭客,這是生意的萬年牢。(板書:生意)

⑸ 讀出父親的真誠和正直。

3、第三處的“萬年牢”又指什麼呢?

出示句子“父親教導我做萬年牢,就是要做個可靠的人,實實在在的人,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講究認真、講究實在。”

⑴ 體會父親教我做人要做可靠、實在的人。

(從產品、生意上的“萬年牢”引申到做人的道德準則上來,一個具有誠實可靠品質的人也是“萬年牢”。)(板書:人品)

⑵ 讀出父親對我的諄諄教悔。

4、這三處的“萬年牢”之間有什麼聯繫?

啓發學生懂得:萬年牢的產品質量贏得生意的萬年牢,萬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誠實、守信的萬年牢的人品,只有萬年牢的人品才能做出萬年牢的產品。這三次萬年牢之間有着密切的內在聯繫。(補充板書:線條)

設計意圖:我採用“質疑問難──感悟理解──感情朗讀”的方法進行教學。“問”出疑點,“說”出難點,“讀”出重點。學生始終在老師的引導下動腦、動手、動口。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取知識,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體現“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訓練爲主線的原則”。

四、聯繫生活,深入體驗“萬年牢”

1、依據板書,用自己的話說說父親是個怎樣的人:

(抓住父親做糖葫蘆工藝高、質量好,做生意時誠信、實在和具有誠實可靠的品質這三方面,由父親的爲人說出三處“萬年牢”之間的聯繫。)

2、文中做大買賣的老闆,他的生意經對嗎?結合具體的生活事例發表各自的看法。

【板書設計】

人品

萬年牢 產品

生意

設計意圖:“在語文閱讀中,文本語言具有雙重身份。一方面,它仍然是信息的載體,認識的工具,學生必須以它爲憑藉,披文得意,入情悟理,學習思想,接受薰陶;另一方面,它又是認識、學習的對象,閱讀時不僅要接受信息,更要認識掌握載體本身。”(《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閱讀教學一方面是引導學生“披文得意”,在閱讀中掌握讀書方法,理解文章內容,另一方面是引導學生品味、消化、積累、運用課文的語言。“意文兼顧”,才能體現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因此,在課堂結尾處設計有依據、有中心的說的環節。從課堂中學到語文知識,結合生活實踐用於生活,既回顧父親做人做事的認真實在,又貫穿三處“萬年牢”之間的內在聯繫於其間,最後給學生一個平臺展示他們的視角、他們的情感,從課文中受到的崇高的人格美的薰陶、感染,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教學反思】

一、設計“ 讀議”結合,揣摩人物

學生在初讀感知大意,瞭解語言表層意思後,就要讓學生披文入情,在揣摩文本獨特言語、意蘊、現象的過程中,感受濃濃的人文關懷。因爲在文本中,特定的語言總是表達特定的情感。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文本時,只有從語言入手,讓學生感悟、理解,揣摩與品味語言,才能使文本中的思想感情如春風化雨,滋潤學生心田,從而既使學生感受到潛移默化的人文關愛,學習到作者獨具匠心的表情達意的言語技巧。

如:文中三處“萬年牢”的不同含義和相互聯繫,在讀議結合中,逐一擊破,層層深入。在理解中一步步揭曉“父親”語言中所包含的豐富情感,在朗讀中一次次體會“父親”的高尚品格。學生在這樣的揣摩中既可以激活言語意識,領悟言語規律,又可以陶冶思想感情,培養人文修養,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二、設計說話,開展創造活動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爲此,在“說話”活動中,立足課堂放眼課外,拓寬活動空間,爲學生提供大量進行語言實踐的機會,讓他們主動獲取知識,開闊視野,培養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

如:在第四環節的“說話”活動中,“說說父親是個怎樣的人”,重在體會父親做事認真、做人實在,藉助板書清楚、有條理地解述三處“萬年牢”之間的聯繫。“說說老闆的生意經”是讓學生在受了文章的教育、薰陶之後,針對當前的熱點問題,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談談自己的認識,“說真話、吐真情”是其最突出的特色,在此過程中,學生在針鋒相對的思維交鋒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在知識積累的過程中展示自我,在輕鬆愉快中人格得以昇華。

【專家點評】

張鋼萍老師的課堂,是一個洋溢着詩意的課堂!一個充滿着生命活力的課堂!老師對學生春風化雨般的關懷,深入學生的心田。老師就像一位播撒陽光的人,讓學生感受到春天般的溫暖。課堂成了學生的精神家園,成了學生欣賞語言藝術的殿堂。因此,同事們都說,從張老師課堂裏走出的學生,自信、樂觀、進取,富有靈氣和個性。

本次教學活動,符合中年級學生心理特點,認知規律。教師採用“質疑問難──感悟理解──感情朗讀”的方法進行教學,由問走向文本,拉近師、生、文本的距離;通過讀培養閱讀習慣,揣摩人物,理解課文;引導讀議暢所欲言,深挖課文內涵;聯繫生活,開展創作活動讓語文從課堂走向生活。學生有興趣地問,有根據地猜,加想象並充滿激情地讀、議,有條理,有個性地評、說,是一節三維目標和諧、統一,預設與生存機智共存的優質課。

她在教學實踐中深刻體會到,學生存在着個體差異。學生的差異並不可怕,相反,這正是學生個性化學習的`教學資源。在課堂上,啓發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激勵學生有創意的學習,讓學生的個性在課堂上飛揚!

這是充滿生命活力的課程,這種活力來自於學生、教師與文本的對話。作爲語文教師,如果心中有學生,心中有文本,心中有生活,在課堂上搭建學生成長的舞臺,讓他們成爲學習的主角,課堂就會大放異彩,充滿着生命的活力!

萬年牢教學設計4

課前播放《冰糖葫蘆》mtv。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孩子們,聽了這首歌,看了圖片,有什麼想說的?

2、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與冰糖葫蘆有關,題目叫《萬年牢》。(學生說師板書)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1、萬年牢與糖葫蘆究竟有什麼關係呢?輕輕打開語文書,翻到22頁。自己放聲地讀課文,遇到生字新詞可不要馬虎,如果有困難的,請舉手示意,我願意過來和你一起讀。(給足夠的時間讓孩子讀課文。)

2、張老師在讀的過程中,覺得有這麼幾個句子比較難讀。(出示句子)。

句1:紅果、海棠去了把兒和尾,有一點兒掉皮損傷的都要挑出來,選出上好的在陽光下晾曬。

句2:小時候,我給父親當幫手,把爐火悶好,再把一塊大理石板洗擦乾淨,擦上油備用。串糖葫蘆的竹籤,由我一根根削好、洗淨、晾乾,然後一捆捆放在父親手邊。(這裏有幾個多音字,誰能把它們讀準。)

句3:父親的認真勁兒,在賣糖葫蘆的人當中出了名,人稱“小辮兒糖四”,因爲清代父親受過宮廷裏做糖貨的師傅傳授,一直留着辮子提籃叫賣糖葫蘆。

(先自己試着讀一讀。再逐句指名讀或齊讀。)

三、再讀課文,理清層次。

1、預習得真好。孩子們,課文中有三次寫到“萬年牢”,默讀課文,把這幾個句子劃出來。

2、學生讀,找句子,交流後出示三個句子。

句1:父親說:“我的糖葫蘆糖蘸得均勻,越薄越見功夫,吃一口讓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蘆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潮,這叫萬年牢。”

句2:公平買賣走正道,顧客點頭說聲好,回頭再來這是寶,做生意講實在是萬年牢。

句3:父親教導我做萬年牢,就是要做個可靠的人,實實在在的人。

3、一起來讀一讀三個句子。

四、深入研讀課文

(一)、理解第一個“萬年牢”。

1、出示句子。(父親說:“我的糖葫蘆糖蘸得均勻,越薄越見功夫,吃一口讓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蘆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潮,這叫萬年牢。”)

2、讀着讀着,張老師覺得很奇怪,父親爲什麼給糖葫蘆起“萬年牢”這個名字,你再讀讀這個句子,能幫父親說說理由嗎?

學生交流。

3、孩子們,父親爲什麼能做出這麼好的糖葫蘆?(板書:做糖葫蘆)請你讀一讀課文2、3、4自然段,拿起筆圈圈畫畫。

重點研讀句子1:紅果、海棠去了把兒和尾,有一點兒掉皮損傷的都要挑出來,選出上好的在陽光下晾曬。

讀着父親選料的過程,你的腦海中會跳出一個什麼詞?

(預設:精挑細選、精細、認真、細緻)

再讀這個句子,你是從哪些詞兒中體會到父親的認真,父親的細緻?

(去了把兒和尾一點兒都要上好)

誰能把父親的認真,細緻通過朗讀表達出來。(讀這個句子。)

重點研讀句子2:父親甩的可漂亮了,好像聚寶盆上的光圈。

(透過這個“甩”字,你可以看到什麼?)

正是嚴格的選料,考究的工具,精湛的手藝造就了優質的糖葫蘆,更是因爲父親的認真和實在造就了這品質上乘的萬年牢。再讀父親的話。(“我的糖葫蘆糖蘸得均勻,越薄越見功夫,吃一口讓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蘆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潮,這叫萬年牢。”齊讀句子。)

(二)、理解第二個“萬年牢”。

1、父親做糖葫蘆用心,做生意也是如此。(出示句子)。父親說:公平買賣走正道,顧客點頭說聲好,回頭再來這是寶,做生意講實在是萬年牢。

2、讀父親的這句話,說說你對這個“萬年牢”的理解?

結合理解“走正道”。聯繫生活,說說你是怎麼理解“走正道”的?

(預設:不騙人,不摻假,不會缺斤少兩……)

3、父親這麼說的,是不是這麼做的呢?讀讀五六自然段,

爲了這個事,老闆和父親之間,發生了一場激烈的爭論,讓我們用自己的智慧把他們的這場爭論再現出來。

4、出示對話句式(孩子每人一張):

老闆()地對父親說:“”

父親()地說:“”

老闆()地說:“”

父親()地說:“”

(寫一組對話也可以,有時間的小朋友可以寫兩組。)

5、彙報展示。(交流一個學生,全班一起回讀第二句萬年牢。)

6、面對老闆的行爲,認真實在的父親幹了不到一年,毅然辭去了這份相對走街串巷來講比較安逸的工作,辭去了這份有穩定收入的工作,重新踏上“提籃叫賣”的日子。(讀第二句萬年牢的句子。)

(三)、出示第三個“萬年牢”的句子。

1、這句話中的“萬年牢”你又是怎麼理解的?

2、課文中有三個“萬年牢”,你們覺得它們有什麼聯繫?出示三個句子。

3、朗讀句子(要有層次)

4、父親用做糖葫蘆的經歷教導我做“萬年牢”,做個可靠的人,實實在在的人,其實也在教導我們每一個人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講究認真,講究實在。讓我們一起讀課文的最後一個自然段。生讀。

相信,無論做什麼事,我們都會認認真真,實實在在,再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是呀,父親的教導也使我們一生受益。下課。

萬年牢教學設計5

教學設計

在我們辦公室裏常常有這樣的對話:“這篇(略讀)課文我用了兩個課時才上完。你呢?”“一個課時。略讀課文嘛,學生讀讀說說就行了。”我想,前者是將略讀課文的教學等同於精講課,後者則是將略讀課文忽略了。

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纔是應用。”關於略讀課文的教學,《教師教教學用書》有明確要求:一是內容上,理解課文的要求要低於精讀課文的教學,一般是“粗知課文大意”,只要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理解即可,詞句的理解不作爲要求。二是方法上,教師要更加放手,要讓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並在以後的大量閱讀中掌握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

我想,編者安排略讀課文的教學,目的之一是要我們訓練學生略讀的能力,不要求咬文嚼字,只要求“粗知課文大意”;目的之二是讓我們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自己把課文讀懂,在實踐中掌握讀書方法。因此,我這樣設計了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課文《萬年牢》的教學:

一、揭示課題:《萬年牢》

看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麼?(萬年牢是什麼意思?萬年牢指什麼?)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讀通課文,讀準字音。

2、檢查字詞:

多音字:把(ba)悶(men)削(xiao)

詞語:走街串巷、掉皮損傷、晾曬、竹籤、耽誤

(能認讀,並結合句子理解詞義)

3、課文三處寫了萬年牢,分別指什麼?找出有關語段讀一讀。

三、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1、第一處的萬年牢指什麼?找出有關語句讀一讀。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蘆蘸得均勻,越薄越見功夫,吃一口讓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蘆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潮,這叫萬年牢。

⑴ 爲什麼叫萬年牢?

⑵ 這種糖葫蘆,父親是怎麼做出來的?

(讀第二小節,體會父親十分講究選料;讀第三、四小節,體會父親在製作過程中對每一個環節一絲不苟。)

⑶ 小結:

正是因爲父親做糖葫蘆認真仔細,所以他的糖葫蘆才能經久不衰。

2、第二處萬年牢指什麼?

句子:公平買賣走正道,顧客點頭說聲好,回頭再來這是寶,做生意講實在是萬年牢。

⑴ 什麼是正道?(憑着良心做買賣)

⑵ 父親是怎麼走正道的?

3、第三處萬年牢指什麼?

父親教導我做萬年牢,就是要做個可靠的人,實實在在的人。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講究認真,講究實在。

體會父親教導我做人要做可靠實在的人。

4、這三處的萬年牢之間有什麼聯繫?啓發學生懂得:產品質量好才能贏得顧客,做事講認真、講實在才能贏得別人的信任和尊重。

四、深入體驗

你是怎麼理解父親所說的做人的道理的?結合具體的生活事例來說明。

五、交流“做事認真,講誠信”的故事

【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我儘量做到大膽放手,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興趣,最擅長的方法學習,通過小組合作,全班交流,來取長補短,達到整體的完整。

其次,重視朗讀和讀後感受,強化學生對語言的感悟過程。

第三,作爲排在本單元最後的略讀課文,我注重發揮其承上啓下的作用。開課時自然地把學生帶到本單元的學習主題中;結束時,又引導學生對整組課文進行簡單回顧,並安排課後練筆,使整個單元成爲一個有機的整體。

萬年牢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2、瞭解故事內容,體會做人要講究認真,講究實在的道理。

3、學習作者敘述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式。

4、學習獨立閱讀課文,培養自學能力。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從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父親爲人和做事的真誠,學習敘事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Powerpoint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談話,激趣導入

我們班的絕大多數同學都吃過冰糖葫蘆吧?回憶一個你所吃過的糖葫蘆的模樣,好嗎?(課件出示冰糖葫蘆圖片)

在解放前的天津,有一位賣糖葫蘆的人,他的糖葫蘆做得非常漂亮,味道特棒,在天津很有名氣,想知道他是誰嗎?他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萬年牢》的作者的父親。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讀通課文,讀準生字。

2、檢查詞語(課件出示):走街串巷、掉皮損傷、晾曬、火候、竹籤、耽誤、甩糖風、摻假、賺錢(認讀,並結合句子理解詞義)。

三、圍繞提示,深入探究

1、自學課文,邊讀邊思考問題(課件出示):

(1)課文圍繞父親做糖葫蘆講了幾件事?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親做事認真、實在?

(3)課文題目“萬年牢”在文中一共出現了幾次?幾次之間有什麼聯繫?有什麼深刻含義?

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有關語段讀一讀,做上記號。

2、小組合作研討。

3、班內彙報交流。

4、重點指導理解問題(3):

第一處的萬年牢指的是什麼?找出有關語句讀一讀。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蘆糖蘸得均勻,越薄越見功夫,吃一口讓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蘆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潮,這叫萬年牢。”

A、爲什麼叫萬年牢?(板書:糖葫蘆――萬年牢)

B、這種糖葫蘆,父親是怎麼做出來的?

(讀第二自然段,體會父親十分講究選料;讀第三、四自然段,體會父親在製作糖葫蘆中對蘸糖、甩糖風等每一個環節都一絲不苟)

C、小結:正是因爲父親做糖葫蘆認真仔細,所以他的糖葫蘆才能經久不衰。

第二處的萬年牢指什麼?小組討論。

出示句子:“公平買賣走正道,顧客點頭說聲好,回頭再來這是寶,做生意講實在是萬年牢。”

A、什麼叫正道?(憑着良心做買賣)

B、父親是怎麼走正道的?(抓住“不滿意、看不下去、不聽、嫌、辭去工作”體會父親生意認真實在)(板書:做生意――萬年牢)

第三處的萬年牢又指的是什麼呢?全班討論。

出示句子:“父親教導我做萬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實實在在的人。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講究認真,講究實在。”體會父親教導我做人要做可靠實在的人。(板書:做人――萬年牢)

這三處的萬年牢之間有什麼聯繫?

啓發學生懂得:這三處“萬年牢”之間有着密切的內在關係。萬年牢的產品質量贏得了生意的萬年牢,萬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誠實、守信的“萬年牢”的人品。

三處“萬年牢”由做糖葫蘆到做生意到做人,一環緊扣一環,敘事清楚,很有條理。我們要學習這種按一定線索寫事情的寫作方法。

四、感情朗讀,深入體驗

齊讀課文,談談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爲人實在、做事認真的敬仰和讚美之情。)

五、拓展理解,體會情感

你是怎麼理解父親的做人的道理的?實際生活中的生意人都是文中父親那樣嗎?結合具體的生活事例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萬年牢教學設計7

課文分析:

《萬年牢》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第八冊第二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這篇課文講述了一位父親真誠地爲人、做事、做生意的故事。故事是圍繞父親做糖葫蘆這件事,分兩部分講父親做事的認真和實在的。

先講父親自己經營做糖葫蘆選用最好的材料,講究製作的工藝、手藝高超和保證產品質量;再講父親受僱於老闆後因不滿老闆偷工減料、弄虛作假、欺騙顧客的行爲而辭掉工作。

父親的認真、實在、正直的品格影響和教育了下一代,爲孩子樹立了如何做人的榜樣。

這篇課文讓學生從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真誠地爲人和做事地道德風範,同時學習敘事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法。

設計意圖:

閱讀教學一方面是引導學生“披文得意”,在閱讀中掌握讀書方法,理解文章內容,另一方面是引導學生品味、消化、積累、運用課文的語言。“意文兼顧”,才能體現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因此,在課堂結尾處設計有依據、有中心的說的環節。從課堂中學到語文知識,結合生活實踐用於生活,既回顧父親做人做事的認真實在,又貫穿三處“萬年牢”之間的內在聯繫於其間,最後給學生一個平臺展示他們的視角、他們的情感,從課文中受到的崇高的人格美的薰陶、感染,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2、瞭解課文內容,體會做人要認真,講究認真,講究實在的道理。

3、學習作者敘述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式。

4、學習獨立閱讀課文、培養自學能力。

【教學重點】

想想課文圍繞父親做的糖葫蘆將例如哪幾件事?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親做事認真、實在,聯繫生活實際和同學交流讀後的體會。

【教學難點】

體會三處“萬年牢”的內在關係,學會爲人和做事的道理。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讀一讀課文前面的提示語,瞭解閱讀的要求,明確學習本文的目的要求

二、獨立閱讀課文,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讓學生根據閱讀提示,默讀課文,邊讀邊動筆做記號,畫出課文圍繞父親做糖葫蘆講了哪幾件事?並在書上做簡單的批註,讀後根據自己的批註進行交流。

三、在讀通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說說那位父親給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對父親的言行作出評價

四、圍繞學生對“父親”的評價再次引導學生走進文本

從字裏行間,從具體的描寫中感受父親是個辦事認真、實實在在、講究商業道德的,引導學生對文中的關鍵詞句進行深入體會,而不是脫離文本的空洞地談。

着重抓住下列語句體會父親的商業道德高尚:

1、“早晨起來,父親去市場上買來紅果……”說明父親採購當天最新鮮的果品作爲材料,對買來的材料又經過嚴格的挑選……“……有一點兒……”這些都反映了父親做生意是那麼認真和實在。

2、對於製作工藝更是一絲不苟,悶火、洗石板、串葫蘆、拉絲、蘸糖的均勻,“吃一口讓人叫好”不怕冷、不怕潮。

3、父親的手藝出了名被一家老闆邀請去當夥計,每月有工錢,由於父親看不慣老闆變着法兒賺錢的生意經,不到一年就辭去了這份工作,反映了父親憑着良心做買賣,不做虧心買賣的商業道德。

五、對文中的三處“萬年牢”分別進行體會

1、聯繫上下文說說它的意思。

2、說說三處“萬年牢”中間的相互聯繫?(見教材24頁)

六、討論父親受僱於老闆這件事

老闆的這種生意經好不好?他這樣做會帶來什麼結果?聯繫生活實際發表各自的看法,以提高認識能力。

七、拓展閱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讀一篇與本文內容相關的文章

【板書設計】

萬年牢的產品質量:工藝高、質量好

萬年牢的生意:好的產品受信賴 贏得衆多回頭客 生意旺

萬年牢的人品:誠實、守信

【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我儘量做到大膽放手,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興趣,最擅長的方法學習,通過小組合作,全班交流,來取長補短,達到整體的完整。

其次,重視朗讀和讀後感受,強化學生對語言的感悟過程。

第三,作爲排在本單元最後的略讀課文,我注重發揮其承上啓下的作用。開課時自然地把學生帶到本單元的學習主題中;結束時,又引導學生對整組課文進行簡單回顧,並安排課後練筆,使整個單元成爲一個有機的整體。

一口讓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蘆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潮,這叫萬年牢。”

①.爲什麼叫萬年牢?

②.這種糖葫蘆,父親是怎麼做出來的?

(讀第二小節,體會父親十分講究選料;讀第三、四小節,體會父親在製作糖葫蘆中對蘸糖、甩糖風等每一個環節都一絲不苟)

③.小結:正是因爲父親做糖葫蘆認真仔細,所以他的糖葫蘆才能經久不衰。

2.第二處的萬年牢指什麼?

“公平買賣走正道,顧客點頭說聲好,回頭再來這是寶,做生意講實在是萬年牢。”

①.什麼叫正道?(憑着良心做買賣)

②.父親是怎麼走正道的?(抓住“不滿意、看不下去、不聽、嫌、辭去工作”體會父親生意認真實在)

3.第三處的萬年牢又指的是什麼呢?

“父親教導我做萬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實實在在的人。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講究認真,講究實在。”體會父親教導我做人要做可靠實在的人。

4.這三處的萬年牢之間有什麼聯繫?

啓發學生懂得:產品質量好才贏得顧客,做事講認真、講實在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和尊重。

[設計意圖]

圍繞學生對“父親”的評價,再次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從字裏行間,從具體的描寫中感受父親是個辦事認真,實實在在,講究商業道德的人。引導學生對文中的關鍵詞句進行深入體會。而不是脫離文本的空談。

四、深入體驗、感悟理解

你是怎麼理解父親的做人的道理的?結合具體的生活事例來說明。

五、拓展練習、增加智慧

1、課外閱讀“做事認真,講誠信”的故事

2、認真做一件將一誠信的事情,然後記下自己的心得體會。

[設計意圖]

在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親身實踐,具體體驗做人的道理,被教課文與教做人有機結合起來,達到文道統一的境界。

[教學反思]

有真文章者,必有真人品。讀真文章者,必有學人品。本次閱讀教學的設計意在積極倡導自主讀書。自主閱讀最本質的特點,是一篇閱讀文章教學任務的完成,主要應該是作爲個體的學生和作爲羣體的學生(學生之間)自主讀書、自主解讀、自主鑑賞、自主感悟的結果。

自主讀書:學生有真正直接感知文章原作的自主認讀權。或一目十行、或通讀瀏覽、或忘情誦讀、或咀嚼品味,真正整體把握文章內容、親密接觸原作的原汁原味、產生自己的初步印象或想法,而不是對原作還不知就裏,就被老師的種種堪稱學養深厚的評介和堪稱別具匠心的問題弄得雲遮霧罩。

自主解讀:學生憑自己的知識積累,從篇章結構、表達技巧到一詞一句、主旨意蘊,更深入地領悟他人精妙的解讀鋪墊“閱讀期待”,才能吸收更精準、更獨到的感悟;而不是不敢思考、人云亦云。

自主鑑賞: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的媒介,獲得對文章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的具體體驗和感受,獲得審美享受的自主賞析權。讓學生獲得是非美醜的情感體驗,從在此基礎上,教師以自己更加成熟、更加睿智的感悟平等地與學生與學生交流碰撞,學生自然會獲得更高層次的情感高峯體驗,很多東西就會成爲學生生命活動的一部分,內化爲精神的血肉。

萬年牢教學設計12

教學內容:

《萬年牢》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下冊第二組的一篇略讀課文,通過學習課文中的父親真誠地爲人、做事的感人故事,讓學生感受真誠地爲人和做事的道德風範,同時學習敘事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2、瞭解課文內容,體會做人要認真,講究認真,講究實在的道理

3、學習作者敘述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式

4、學習獨立閱讀課文、培養自學能力

教學重點:想想課文圍繞父親做的糖葫蘆講了哪幾件事?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親做事認真、實在

教學難點 :體會三處“萬年牢”的內在關係,學會爲人和做事的道理。

教學準備:powerpoint 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理解課題

學完第5課《中彩那天》,我們認識了一位了不起的父親,從中懂得了一個道理:“一個人只要活得誠實,有信用,就等於有了一大筆財富。”這節課我們將走進另一位父親,去讀讀他的故事。請齊讀課題“6 萬年牢”。

理解課題:“牢”是什麼意思?“萬年牢”呢?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 、讀通課文,讀準生字。

2、詞語檢測

(1)去把兒 悶好 削竹籤 挑選

(2)蘸糖 甩糖風 摻假 賺錢

(3)走街串巷 掉皮損傷 耽誤 晾曬

帶拼音讀(指名讀,跟讀);去掉拼音(男女賽讀)

三、圍繞提示,自學課文

這是一篇略學課文,學習之前我們要先理出自學提示。請同學們閱讀課文前綠色部分的提示以及課文中的問題泡泡,動筆歸納出我們的學習任務。

1、課文圍繞父親做糖葫蘆講了幾件事情?

2、課文題目“萬年牢”在文中出現了3次,畫出相應的語句,想想3次之間有什麼聯繫

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兩個學習任務,畫出相應的句子。

四、抓住重點,深入探究

1.現在我們一塊兒圍繞自學提示,來交流交流收穫吧。就從第一個問題開始課文圍繞父親做糖葫蘆講了幾件事情?

父親在家做糖葫蘆認真細緻,在別人的店裏他依然那樣實在。

2.“萬年牢”這個題目在文中出現了三次。把你勾畫出的相應的句子讀給大家聽聽吧

①父親說:“我的糖葫蘆糖蘸得均勻,越薄越見功夫,吃一口讓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蘆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潮,這叫萬年牢。”

②“公平買賣走正道,顧客點頭說聲好,回頭再來這是寶,做生意講實在是萬年牢。”

③“父親教導我做萬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實實在在的人。”

(1)我們先來看第一個萬年牢。齊聲朗讀出這個句子,邊讀邊想:這句話中的萬年牢指的是什麼?(糖葫蘆)

萬年牢的糖葫蘆,是怎樣的糖葫蘆?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潮的糖葫蘆。

(這樣的糖葫蘆,是怎樣做出來的呢?)

引導學生讀2、3、4小節

“父親的糖葫蘆做得好,用的都是最好的材料。早晨起來,父親去市上買來紅果、海棠、山藥、紅小豆等,先把這些東西洗乾淨。紅果、海棠去了把兒和尾,有一點兒掉皮損傷的都要挑出來,選出上好的在陽光下晾曬。青絲、玫瑰也是要上等的。蘸糖葫蘆必須用冰糖,綿白糖不行,蘸出來不亮。煮糖用銅鍋,鐵鍋煮出的糖發黑。”

你從哪幾個詞語中特別感受到父親做糖葫蘆選料很講究呢?去了把兒和尾、一點兒、都要、上好、上等、必須

齊讀這一段,注意重點詞語的朗讀。

你還從哪些地方讀出來了,這萬年牢的糖葫蘆做出來不容易?

父親做糖葫蘆不但選料講究,製作的過程也很講究。那我們來看一看,整個過程都做些什麼。老師把它概括爲六個步驟。課件:1、悶-----2、洗擦-----3、準備------4、煮-----5、蘸------6、甩-------

師:是啊,正是因爲父親的認真實在,所以做出的糖葫蘆可以稱得上是“萬年牢。”

板書:做糖葫蘆

(2)第二個帶有“萬年牢”的句子。

來,齊聲讀一讀,邊讀邊想:這個句子裏的萬年牢指什麼?

師:父親是這樣說的,他是怎樣做的呢?閱讀第六自然段,畫出你認爲最能體現父親做生意“萬年牢”的詞語來。(“不滿意、看不下去、還像過去那樣、不聽、嫌、辭去了工作、仍然”

文中沒有寫父親提籃叫賣生意如何,你認爲呢?爲什麼?師:是啊,他的生意一定——(示意學生回答)生(齊):萬年牢!

板書:做生意

(3)師:他不僅是一位好生意人,還是一位好父親。我們一塊來看看他是怎樣教育自己的孩子新鳳霞的,也就是文中第三個含有“萬年牢”的句子。(屏顯:“父親教導我做萬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實實在在的人。”)

默讀這句話,想一想,這裏的萬年牢指什麼?

板書:做人

(4)(屏顯三個句子)現在讓我們再次回顧這三個萬年牢,一邊讀,一邊想想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繫。

你覺得三個萬年牢中哪個是排第一位的?爲什麼?

啓發學生懂得:這三處“萬年牢”之間有着密切的內在關係萬年牢的產品質量贏得了生意的萬年牢,萬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誠實、守信的“萬年牢”的人品。三處“萬年牢”由做糖葫蘆到做生意到做人,一環緊扣一環,敘事清楚,很有條理。我們要學習這種按一定線索寫事情的寫作方法。

五、隨文延伸,認識作者

有了萬年牢的人品,才能把事情做好。父親是這樣教育新鳳霞的,新鳳霞做得怎樣呢?師:這些資料,你想到了什麼?

新鳳霞是我國評劇表演藝術家,她七歲學京劇,十三歲學評劇,十五、六歲任主演,被認爲是新中國成立後最有成就的藝術大師之一。“文革”期間她被折磨致殘,以至無法再登上心儀的舞臺,但是她沒有氣餒以後轉行創作,從文盲起步,竟留下400萬字的文學作品。

六、思考拓展,昇華主題

你們談得真好!同學們,你們認爲,現代社會,還需要萬年牢嗎?

是的,無論在哪個時代,萬年牢的人品都不能丟。讓我們都來做“萬年牢”!讓我們以這樣的名言來激勵自己吧!(屏顯句子)

生(齊讀句子):

1、對人誠懇是不會失敗的。——毛澤東

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孔子

附板書:

萬年牢

做糖葫蘆

萬年牢

做生意

萬年牢

做 人

萬年牢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2、瞭解課文內容,體會做人要認真,講究認真,講究實在的道理

3、學習作者敘述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式

4、學習獨立閱讀課文、培養自學能力

教學重難點

想想課文圍繞父親做的糖葫蘆將例如哪幾件事?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親做事認真、實在,聯繫生活實際和同學交流讀後的體會。

教學過程

一、啓發談話、揭示課題:《萬年牢》

①看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麼?

(萬年牢是什麼意思?萬年牢指的是什麼?)

②這篇課文講述了一位父親真誠地爲人、做事的故事。故事是圍繞父親做糖葫蘆這件事,分兩部分講父親做事認真和實在的。

③我們學習這篇課文的目的是——從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真誠地爲人和做事的道德風範,同時學習敘事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法。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 、讀通課文,讀準生字。

2、課件出示詞語,並檢查。

走街串巷 天津 把兒 掉皮損傷 晾曬 悶爐火 削竹籤 蘸糖 甩糖風 耽誤 提籃叫賣 賺錢 摻假

三、圍繞提示,深入探究

1 、自學課文,邊讀邊思考問題(課件出示):

(1 )課文圍繞父親做糖葫蘆講了幾件事?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

(2 )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親做事認真、實在?

(3 )課文題目“萬年牢”在文中一共出現了幾次?幾次之間有什麼聯繫?有什麼深刻含義?

※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有關語段讀一讀,做上記號。

2 、小組合作研討。

3 、班內彙報交流。

4 、重點指導理解問題(3 ):

※第一處的萬年牢指的是什麼?找出有關語句讀一讀。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蘆糖蘸得均勻,越薄越見功夫,吃一口讓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蘆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潮,這叫萬年牢。”

A 、爲什麼叫萬年牢?

B 、這種糖葫蘆,父親是怎麼做出來的?

C 、小結:正是因爲父親做糖葫蘆認真仔細,所以他的糖葫蘆才能經久不衰。

※第二處的萬年牢指什麼?小組討論。

出示句子:“公平買賣走正道,顧客點頭說聲好,回頭再來這是寶,做生意講實在是萬年牢。”

A 、什麼叫正道?

B 、父親是怎麼走正道的?

師:父親是這麼說,也是這麼做的,可是做大買賣的老闆都有一套投機取巧的生意經,而認真實在的父親又怎麼看得下去呢?可想而知這兩個格格不入的人之間一定發生了一場激烈的爭論。用你的智慧展開想象,寫一寫這場非一般的脣槍舌戰。

寫對話練習:

看着父親選料那麼認真,那麼絲毫也不馬虎。

老闆( )地對父親說:“ ”

父親( )地說:“ ”

老闆( )地說:“ ”

父親( )地說:“ ”

※第三處的萬年牢又指的是什麼呢?全班討論。

出示句子:“父親教導我做萬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實實在在的人。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講究認真,講究實在。”體會父親教導我做人要做可靠實在的人。

※這三處的萬年牢之間有什麼聯繫?

啓發學生懂得:這三處“萬年牢”之間有着密切的內在關係。萬年牢的產品質量贏得了生意的萬年牢,萬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誠實、守信的“萬年牢”的人品。

三處“萬年牢”由做糖葫蘆到做生意到做人,一環緊扣一環,敘事清楚,很有條理。我們要學習這種按一定線索寫事情的寫作方法。

四、課外延伸

1、萬年牢的產品,萬年牢的生意,萬年牢的人品,其中,我認爲萬年牢的人品是最重要的,不信,我們一起來聽聽名人是怎麼說的。

2、同學們,古今中外關於誠信的故事也很多,選學課文《小珊迪》講述了珊迪誠實守信的故事,課後請認真閱讀,相信你一定會被珊迪感動。

板書設計

做糖葫蘆 萬年牢 產品

做生意 萬年牢 生意

做人 萬年牢 人品

萬年牢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2、瞭解課文內容,體會做人要認真,講究認真,講究實在的道理。

3、學習作者敘述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式。

4、學習獨立閱讀課文、培養自學能力。

【教學重難點】

想想課文圍繞父親做的糖葫蘆將例如哪幾件事?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親做事認真、實在,聯繫生活實際和同學交流讀後的體會。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讀一讀課文前面的提示語,瞭解閱讀的要求,明確學習本文的目的要求

二、獨立閱讀課文,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讓學生根據閱讀提示,默讀課文,邊讀邊動筆做記號,畫出課文圍繞父親做糖葫蘆講了哪幾件事?並在書上做簡單的批註,讀後根據自己的批註進行交流。

三、在讀通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說說那位父親給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對父親的言行作出評價

四、圍繞學生對“父親”的評價再次引導學生走進文本

從字裏行間,從具體的描寫中感受父親是個辦事認真、實實在在、講究商業道德的,引導學生對文中的關鍵詞句進行深入體會,而不是脫離文本的空洞地談。

着重抓住下列語句體會父親的商業道德高尚:

1、“早晨起來,父親去市場上買來紅果……”說明父親採購當天最新鮮的果品作爲材料,對買來的材料又經過嚴格的挑選……“……有一點兒……”這些都反映了父親做生意是那麼認真和實在。

2、對於製作工藝更是一絲不苟,悶火、洗石板、串葫蘆、拉絲、蘸糖的均勻,“吃一口讓人叫好”不怕冷、不怕潮。

3、父親的手藝出了名被一家老闆邀請去當夥計,每月有工錢,由於父親看不慣老闆變着法兒賺錢的生意經,不到一年就辭去了這份工作,反映了父親憑着良心做買賣,不做虧心買賣的商業道德。

五、對文中的三處“萬年牢”分別進行體會

1、聯繫上下文說說它的意思。

2、說說三處“萬年牢”中間的相互聯繫?(見教材24頁)

六、討論父親受僱於老闆這件事

老闆的這種生意經好不好?他這樣做會帶來什麼結果?聯繫生活實際發表各自的看法,以提高認識能力。

七、拓展閱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讀一篇與本文內容相關的文章

【板書設計】

萬年牢的產品質量:工藝高、質量好

萬年牢的生意:好的產品受信賴 贏得衆多回頭客 生意旺

萬年牢的人品:誠實、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