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地平線的教學設計範文

一、教學目的

走出地平線的教學設計範文

1、品味課文中的關鍵語句,辨析課文的主旨。

2、認識只有不斷否定自我,才能不斷獲得新知的道理。

 二、教學設想:

1、首先要弄清象徵物“地平線”的確切含義。對課文關鍵語句要細細咀嚼和品味。

2、安排二課時。

 三、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導入新課:

聽梁詠琪歌曲《走出地平線》:

“探險 靈感棄了電 從交通燈出發到神殿。

探險 從焦點發再 汽車失蹤了白馬出現。

多刺激 探險 奇想可兌現 無須機票 乘坐我的飛毯。

要我對著平原 放縱我的心 放棄對著軟件。

讓我揭開了地平線 能看到最愛角色住在裏面。

拋下睡袍 翻著地圖 天邊海角 也要橫渡。

二、作者簡介

賈寶泉 中國作協會員,中國散文學會常務理事。《散文》月刊執行主編。散文集《螺旋中的歲月》(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版)。賈寶泉的散文是詩性的散文,而且是鄉土的詩性散文,是漢語泥土裏生長出來的結着詩歌之果的散文莊稼。

三、詞語解釋:

周遭:周圍;四周。

庇護:bì袒護;掩護。

驥之轡:驥jì:好馬;良馬。轡pèi:駕馭牲口用的繮繩。

憨拙hān zhuō:老實樸實。

詛恨:咒罵痛恨

揣摸chuǎi:估量

居高臨下:①由高處俯視,俯瞰、或是因地位更高而居高傲下②身居於較高的方位,容易控制有利情勢。

鬱悶:①愁眉不展的性質或狀態②遲鈍和無興趣狀態。

八面來風:形容見識廣。

覽世閱人:經歷時世,瞭解各種人。

遠眺tiào:向遠方眺望。

極限:最大的限度

魁偉kuí:體格壯大;魁梧。軀幹高大;強壯粗大。

目力不及:視力夠不到。

芸芸衆生yún: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東西,也用來指衆多的平常人。

誘惑:使用手段引誘人做壞事;吸引。

謝忱chén:感謝的忱意。承蒙協助,謹致謝忱。

蚌bàng:

隅:yú角落

襟懷:jīn胸懷,心胸。

高入雲霄:形容極高。比喻極高的地位。

 四、講析課文

1、地平線的象徵意義:個人對周遭的認識極限。

2、段意:

①1—3段寫揣摸地平線後所得到的認識。

②第4自然段寫揣摸地平線後所得到的認識。

“原來,地平線並不是可以觸摸的實體,只不過是一種視感罷了。球形的大地使每一個人都以自己的立足點高於別的地方,這種居高臨下的心態相適應,就出現了在你周遭的地平線。”

③第5自然段:“詛恨一個原來沒有的事物,其實是在詛恨你自己。”

④第6自然段地平線成了人的思想認識極限的象徵。

⑤第7自然段寫自己走出“地平線”後的感受。

⑥第8自然段首次亮出了“思想”二字,引導讀者從“思想”的角度去體味“地平線”的含義。

⑦第9自然緊承上段。“要擴展自己的襟懷。

3、文章的主旨:思想認識只有突破個人的陳見,博採衆長,才能不斷髮展。人,要認識自己,認識自己所處的環境,才能解放自己,超越自己。

 五、擴展思維

1、賈寶泉詩《走路》

2、課外閱讀《走出地平線》

放眼曠野,最動人心魄而又充滿誘惑的,是那遠天一線。其實,如果以前瞻和遠眺的姿態關注人生,它與自然界一樣,也有一道地平線呈現在每個人面前。

人生的地平線在前方,在我們即將涉足的歲月。若作一番詩意的比照和詮釋,明日可謂今天的地平線,秋雨堪稱春風的地平線,榮耀是挫折的地平線,華髮是青絲的地平線。

歲月無痕,希望伴苦痛常在;歲月無情,所以地平線之外既有旭日升騰彩霞鋪錦,又難免風雨如晦泥濘漫道。每道地平線上的風景不會重複,看風景的人的心理感受亦會隨之而變,生活也就因此顯示出其多變多彩的本相。回首身後,來路已然明滅莫辨,任誰也無法再重走一遭。惟有前程,惟有將到未到的時光,纔是屬子每一雙不願停歇的腿腳的最永恆的歸宿。

我們渴望抵達地平線,動身之前,不妨讓思想的輕舟徹底駛離往昔的河岸,看好下一個或許依然平淡的日子,看好苗方的田園山水——很多時候它都未顯端倪,僅是一片影影綽綽。展望未採追逐夢想的激情是走向人生聖殿永遠不會作廢的`門票,任何滯頓畏縮的舉動或企圖都會留下人生敗筆。只有在勞頓中砥礪意志,在風塵裏雕飾品性,生命才更顯厚重滄桑。所以,迎着地平線奮力遠行,時刻勿忘讓堅毅的目光穿透無垠的蒼茫成爲一種昭示與象徵,勿忘把自己走成一面逆風勁舞的旗幟,走出高晶位人生的速度與力度。

是的,地平線其實更多的是走出來的。它不僅僅只是爲我們提供昭動自己的美好幻想,而應該成爲每一個鐘情子飄泊的員魂不倦追尋的神聖家園。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地平線永遠在遠方,在歲月中那些用想象難以丈量距離,用缺乏理性的眼光難以準確定位的煙霧微茫的隱祕地段。一個機遇,一次轉折,一項突破,都看似遙不可及難以把握。而精神的提升乃至人性的涅磐,則更侮是燈火闌珊處一個若現若隱的背影。其實,現狀與遠景之間的膿朧感和不可預知,蟄伏的是天賜良機。有人敏銳地察覺並瞬時捕捉,甘願投身這一生一世的求索苦旅,他就有幸飽覽未曾領略的人生勝景,併爲更遠處的別有洞天而興奮,而狂呼!

眺望遠方,誠然路途迢迢,但我們思想的精靈何等輕盈,我們銳意挺進的精神的駿馬何等神勇,它們可以在萬里關山之間行走如風。仰仗它們的載馱,盈耳風聲是我們一路的笙歌,飛揚的塵沙是我們的鐵血之軀迅疾穿過漠漠風煙擦燃進濺的火花!

所有這些,都化作了一個呼喚:走出地平線!

六、課堂練習:

一個人不喜歡詩,何以文學趣味就低了呢?因爲一切純文學都有詩的特質。一部好小說,或是一部分戲劇,都要當一首詩看。詩比別類文學較嚴謹,較純粹,較精徽。如果對於詩沒有興趣,對於小說、戲劇、雜文等等的佳妙處,也終不免有些隔膜。不愛好詩而愛好小說、戲劇的人們,大半在小說、戲劇中只能見到最粗淺的一部分,就是故事。所以他們看小說和戲劇,不問它們的藝術技巧,只求他們裏面有趣的故事。他們最愛讀的小說,不是描寫內心生活和社會真相的作品,而是福爾摩斯偵探案之類的東西。如果要真能欣賞文學,我們一定要超過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要超過對於福爾摩斯偵探案的愛好,去探求藝術家對於人生的深刻的觀照以及他們傳達這種觀照的技巧。第一流的小說家不盡是會講故事的人,第一流小說中的故事,大半隻像枯樹搭成的花架,用處只在撐持住一團錦簇燦爛、生氣蓬勃的葛藤花卉。這些故事外的東西,就是小說中的詩。讀小說只見到故事而沒有見到它的詩,就像只看到花架而忘記架上的花。要養成純正的文學趣味,我們最好從讀詩入手。能欣賞詩,自然能欣賞小說、戲劇及其他的文學。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來說,比如賈島的《尋隱者不遇》: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去深不知處。

或者崔顥的《長幹行》:

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

停舟暫借問,或恐是同鄉。

裏面也有故事,但是這兩段故事是多麼簡樸與平凡!兩首詩之所以爲詩,並不在於這兩個“故事”,而在故事後面的情趣,以及抓住這種簡單雋永的情趣,用一種恰如其分的簡樸而雋永的語言表現出來的藝術本領。讀詩就要從此種看來容易而實在不容易的地方下功夫,就要學會了解此種地方的佳妙。對於這種佳妙的瞭解和愛好就是所謂"趣味"。

學文學的人們最壞的脾氣就是坐井觀天,對於胃口不合的作品一概藐視。這種人不但是近視,在趣味方面不能有進展:就連他們自己所偏嗜的也很難真正地瞭解欣賞。因爲他們缺乏比較資料和正確觀照所應有的透視距離。文藝上純正的趣味必定是廣博的趣味;不能同時欣賞許多派別詩的佳妙,就不能正常欣賞任何一般詩的佳妙。

趣味是對於生命的徹悟和留戀。生命時時刻刻在進展和創化,趣味也是如此。藝術和欣賞藝術的趣味都必有創造性,都必時時刻刻開發新境界。如果讓你的趣味囿在一個狹小的圈套裏,它無機會可創造開發,怎能不隨之僵死腐化?從前私塾冬烘學究,以爲天下之美盡在八股文、試貼詩。他們對於這些烏煙瘴氣何嘗不津津有味?然而,這算是文學的趣味麼?

1.“第一流小說中的故事,大半隻像枯樹搭成的花架”這個比喻要說明的是______________。

2.“小說中的詩”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全文看,作者提倡讀詩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從全文看,“純正的文學趣味”有三個特點,請用“××而不××”的格式加以歸納。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A.文學趣味,實質上就是指欣賞詩歌的趣味。

B.培養文學欣賞能力,要下功夫研究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性。

C.培養趣味必須廣參觀,不能坐井觀天,囿於習慣所養成的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