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毽子裏的銅錢》教學設計(5篇)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毽子裏的銅錢》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毽子裏的銅錢》教學設計(5篇)

《毽子裏的銅錢》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能正確書寫7個生字。繼續練習寫摘錄筆記。

2、理解“櫛風沐雨、辛苦、珍惜、風霜、浮現、接納、體諒、慈和、心腸”等詞語的意思,積累找出亮晶晶、熱烘烘一類的詞。

3、繼續練習點畫重點詞語和重點句子,品味句子。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買山薯老人和我的善良,體會他們彼此的關愛,以及我對老人的懷念與感激之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這一單元我們圍繞着金錢這一話題學習了一枚金幣,使我們懂了金錢是靠辛勤的勞動換取的。散落的鈔票讓我們知道了在當今社會拾金不昧仍然是做人的美德。今天我們在再一起來學習《減字鍵子裏的銅錢》。

板書課題,齊讀。

二、整體感知

1、快速默讀課文,邊讀邊想文章寫了一件什麼事?

【課文主要講了幾十年前一位賣烤山薯的的老人送給我兩塊烤山薯,我想給他毽子裏的銅錢,他不要,這件事一直溫暖這我。】

2.生字詞檢查

櫛風沐雨、辛苦、珍惜、風霜、浮現、接納、體諒、慈和、心腸

嶄新、脊背、皺紋、商販、撕開、熱烘烘、佝僂

三、品讀理解

1. 幾十年前家鄉那位賣烤山薯的老人爲什麼能時常浮現在我眼前呢?【賣烤山薯的的老人送給我兩塊烤山薯,我想給他毽子裏的銅錢,他不要,這件事一直溫暖這我。】

2. 文中講到老人幾次送我烤山薯?(2次)

默讀課文標畫老人兩次給我烤山薯的句子。思考老人是在什麼情況下給我的。批註自己的體會。

3.彙報交流。

(1)、誰來交流描寫老人第一次給我小山薯的句子。(老人一聲不響,卻笑呵呵地伸手在烘缸裏取出一個小小的烤山薯,往我手裏一放說:“給你吃。”)

從這個句子中你體會到什麼?(老人很善良)因爲?(老人沒要我的錢。)

還有誰再來談談從這段話中的哪些詞句中你體會到了老人的善良。(從笑呵呵可以看出老人給我時很快樂。理解一聲不響)

(2)指名讀,指導朗讀。

其實老人見我一個素不相識的小孩子猜想我都沒有錢,完全可以說:——

可老人卻一聲不響,笑呵呵地白給了我一個小山薯,從一聲不響、笑呵呵我們可以猜想老人心裏會想什麼?讓我們齊讀這段再次感受老人的善良。

(3)當老人笑呵呵地送給我香噴噴的烤山薯時,我心裏怎麼樣?(十分感激)我感激是因爲?(我想吃烤山薯時,老人明明知道我沒錢的情況下,白送了我小山薯。)

現在你就是那位小女孩,感激地讀一讀。讀出慢慢地剝,慢慢說明什麼?還有哪些詞說明我很珍惜。再珍惜地讀一讀。

(4)、這位慈愛、善良的老人後來又給了我一個小山薯,誰來交流你勾畫的句子並談談自己的體會?【我搖搖頭不肯接。他卻把烤山薯塞進我的口袋裏,向我笑着擺擺手,提着烘缸走了。

“他好半天才明白我的意思,馬上把銅錢放回我的口袋裏,摸摸我的頭說:“小姑娘,我怎麼會拿你的錢呢?不過你的好心腸,我永遠不會忘記的。”他從烘缸裏取出一個小山薯給我說:“再給你一個。”】

課文7、8自然段都在寫老人第二次送我小山薯,同學們用筆圈出老人動作的詞,看你有什麼體會。 “塞”可換成哪個詞?(放)用哪個更好。(體現老人真心的給我更能說明老人善良、純樸。)

(5)指導朗讀,體會老人的善良。

4. 老人第一次給我小山薯我感激地接受了,可第二次我心裏卻空落落的,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自讀3-6自然段思考。

交流彙報:

【因爲隔壁二嬸買了烤山薯本應給十個銅板卻只給了9個】

【老人說“不行啊,我要虧本啦,還很不快樂。】

【我心裏說不出的難過,只想代二嬸給他那一個銅板…】

5.討論:爲什麼老人對於我如此的大方,可二嬸少給一個銅板卻不高興?【小販們做小本生意利潤微薄掙錢很不容易,他這樣做也是生活所迫】。

6. 老人虧了本還樂意送我小山薯,我心裏越發覺得不安 ,於是,我急急忙忙做了什麼?【“我越發覺得心裏不安,忽然想起毽子裏面有兩個銅錢兒。只是兩個銅錢呀,怎麼抵得過一個銅板呢?但我還是急急忙忙撕開毽子的包布,挖出兩枚亮晶晶嶄新的銅錢,遞到老人手心裏說:“老伯伯,給您。”】

7. 老伯伯接受了我的銅錢了嗎?接納了我的心意了嗎?爲什麼我的心情又變得空落落的呢?

8. 老伯伯走了,但我的口袋裏還有老伯伯給的烤山薯和那熱烘烘的銅錢。我揣的僅僅是熱烘烘的銅錢嗎?不,還有老伯伯那顆熱烘烘的心。

這個女孩揣着這顆熱烘烘的心揣了幾十年,她用筆記錄下了這件事,她常常懷念這位老人。正如一位名人所說:你一天的愛心可能帶來別人一生的感謝!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還有哪個自然段寫出了我想念老人?(第一自然段)

像這樣前後相似的寫法叫前後呼應。這樣的寫法,同學們覺得對描寫這位老人有什麼好處?

更能讓我們不能忘記這位善良的老人。

四、總結拓展

這節課我們一起結識了這麼善良的一老一少,那讓我們再來看看課文的題目,這毽子裏的銅錢,僅僅是兩枚普通的銅錢嗎?這看似微不足道的兩枚銅錢是珍貴的,因爲它蘊涵着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人們心底的那份善良,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那份真誠的體諒。毽子裏的銅錢對老人和我,對每個人來講都是萬分珍貴。毽子裏的銅錢可能已經找不到了,烤山薯的餘溫也可能不再熱了,但是老人和我之間真誠、善良、關愛卻永遠留在我們的心中。

板書:

毽子裏的銅錢

黑漆漆的手 亮晶晶的心

笑呵呵 感激

不快樂 難過

笑了 不安

笑着 空落落

《毽子裏的銅錢》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認讀8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積累詞語,並體會它們在文中表達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理解描寫作者心情變化的詞句,體會賣山薯老人的善良、純樸和“我”對老人的懷念和感激之情。

二、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的情感,感受老人櫛風沐雨的辛苦和善良、純樸的美好心靈。

三、教學準備

課前去市場、集市上觀察、接觸小販,尤其是賣東西的老人,與他們交流,瞭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及他們的內心世界。

四、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情感

師:同學們,老師已佈置大家去接觸觀察了小販、賣東西的老人,你對他們有了哪些瞭解?你有些什麼感受?

學生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自學。

1.自讀課文,多種方式解決生字,讀準字音。

2.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文中人物分別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

檢查自學情況

1.小組內讀課文,互相糾正字音。

2.討論交流: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文中哪個人物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爲什麼?

理一理,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記敘的?

1.個人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2.小組內交流,這個故事的發展過程是怎樣的?

3.引導學生了解文章採用的倒敘的謀篇佈局的方法。

小組內採用多種方式讀課文,相互交流感受。

(三)思考:課文中“二嬸”的出現,起到了什麼作用

(四)指導書寫

1.小組內分析字形,書寫。

2.着重指導“毽―健”,“薯―署”、“佝僂”等的寫法。

(五)總結評價

第二課時

(一)回顧、複習,導入新課

你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認爲感受最深的是什麼?

(二)精讀課文,體會感情

體會老人的純樸、善良

1.師:文中的老人,令作者至今難以忘懷,時時感到溫暖在心中。爲什麼會這樣呢?請大家仔細讀課文,劃出文中描寫老人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的語句,想一想,你從中體會到什麼?

2、小組內交流討論。

3.彙報交流:你從中體會到老人的生活狀況可能是什麼樣的?

引導學生通過描寫老人外貌、神態的詞句“黑漆漆的手”、“滿臉的皺紋很深很深,很不快樂的樣子”、“愣愣地望着她家那扇門”、“微微駝着的背脊”等詞句,體會老人櫛風沐雨的辛苦。

4.引導學生通過相關詞句理解老人的慈祥、善良。

①笑呵呵地伸手在烘缸裏取出一個小小的烤山薯,往我手裏一放說:“給你吃”。

②老人笑了,他說:“小孩子嘛,送給你吃的。”

③他“馬上把銅錢放回我的口袋裏,摸摸我的頭。”

④他卻把烤山薯塞進我的口袋裏,向我笑着擺擺手,提着烘缸走了。

從以上語句中體會老人雖然做生意很辛苦,櫛風沐雨,但是卻很慈祥,很善良,有着純樸、美好的心靈。

5.指導朗讀。指名讀,相互評議。

理解毽子裏的銅錢對於“我”和老人的珍貴

1.這樣一個善良、純樸,飽經風霜的老人,送給“我”――一個素不相識的孩子兩塊香噴噴的烤山薯,這對於他們兩個人來說意味着什麼?而“我”又將自己毽子裏的兩枚銅錢拆出來送他,你覺得這兩枚銅錢對於兩個人來講,又包含着怎樣的情感呢?請大家自讀課文,劃出描寫“我”的心理活動的詞句,結合“我”的心理活動,體會一下。

抓住以下語句理解

①“我十分感激,就慢慢地剝開了皮,萬分珍惜地吃起來。”

②“我心裏說不出地難過,只想代二嬸給他一個銅板,但是身邊真的沒有錢。”

③“但我還是急急忙忙撕開毽子的包布,挖出兩枚亮晶晶嶄新的銅錢,遞到老人手心裏。”

④“我心裏空落落的,好像丟失了什麼東西。”

2.小組內交流討論,對於“我”和老人來講,毽子裏的銅錢珍貴嗎?

3.全班交流彙報。

4.指導朗讀。小組內相互評議。

指導朗讀

1.帶着自己的體會,自己試着練習朗讀。

2.指名分角色朗讀。

3.小組內分角色朗讀,互相評議,看誰讀得有感情。

(三)品味賞讀,積累背誦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找出:“亮晶晶”、“熱烘烘”一類的詞語,體會它們在文中表達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最後一個自然段,結合全文,體會句子的意思。

3.挑選自己喜歡的段落,自由讀或者背誦,體會感情。

(四)拓展延伸

1.師:文中老人的兩塊烤山薯,使我溫暖至今。我不僅得到了兩塊烤山薯,而且得到了用金錢買不到的關愛。確實,金錢有時能買到一些具體的物品,卻買不到一些無形的東西,比如錢能買到鐘錶,卻買不到時間;錢能買到藥品,但是買不到健康……。請你想一想,錢還能買到什麼卻買不到什麼?小組內交流,互相啓發。然後把想到的內容寫下來。

2.全班交流,相互評議。

六、評析

1.本課關注學生在閱讀中的情感體驗,在課前及上課的開始,從學生的親身調查實踐出發,談自己的感受,爲閱讀奠定情感基礎。雖然課文中講的事情距今比較久遠,但小販們的起早貪黑、櫛風沐雨的生活會有些相似。另外,每個小販的品行會有不同,或貪圖小利,或善良純樸,能與文中人物形成鮮明對比或相互映襯。這一環節的設置,使學生的情感得到激發,能迅速與課文中的人物拉近距離,與文中人物產生共鳴,激發情感參與,對於課文的理解,人物情感的把握,起到了良好的鋪墊作用。

2.本課教學設計將“讀”這個主線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教學重點落在讀、悟上,使學生在讀中學、讀中思、讀中悟,讀出意味與感受。遵循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的理念,讓學生更多地擁有自主學習、自主創造的權利和機會。

3.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了合作意識,培養了合作習慣、合作能力,使合作學習成爲學生的一種需求。

4.教給閱讀方法,重視語言積累。在本課中,教師引導學生劃相關詞句,細讀課文,主動探究。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整體入手,整體把握,整體感知,引導學生重點精讀,品味賞讀,指導學生採用讀、找、劃、思、議的方法讀懂課文,理解課文的內涵,力求學生的感情與作者之情、作品之情產生共鳴。

《毽子裏的銅錢》教學設計3

【教材簡析】

課文通過回憶幾十年前一位賣烤山薯的老人送兩個烤山薯給“我”吃的事,刻畫了一個慈祥、謙卑的老人形象,表達了“我”對老人的懷念和感激之情。並通過這件事透視金錢的價值,使學生從小認識金錢,懂得正確地對待金錢。

文章採用倒敘的方法來謀篇佈局,對事情的全過程描寫得很清楚。敘事時以“我”的心理活動爲主線,抓住了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來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利用反襯的手法體現老人的善良、淳樸的好品質。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正確、流利地讀課文,理解課文意思,體會賣烤山薯的老人的善良、淳樸和“我”對老人的懷念和感激之情。

2、指導學生閱讀課文,找出“亮晶晶”、“熱烘烘”等詞語,體會它們在文中表達的意思。

3、培養學生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的能力。

4、引導學生從小認識金錢,懂得正確地對待金錢。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正確、流利地讀課文,理解課文意思,體會賣烤山薯的老人的善良、淳樸和“我”對老人的懷念和感激之情。

2、指導學生閱讀課文,找出“亮晶晶”、“熱烘烘”等詞語,體會它們在文中表達的意思。

【教學難點】

1、培養學生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的能力。

2、引導學生從小認識金錢,懂得正確地對待金錢。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略)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課件出示銅錢的圖片)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張精美的圖片,請大家觀賞。

能告訴我你看到了什麼嗎?誰來說說銅錢是什麼樣子的?你還知道有關銅錢的哪些知識?

(師簡介銅錢)銅錢是我國流通時間最長的一種貨幣。從秦始皇統一貨幣到清朝末年,大約流通了兩千一百多年。它的形狀爲圓形方孔,上面鑄有文字。早期銅錢上的文字,一般用來標明重量,後期則爲朝代年號。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一篇有關銅錢的故事。板書課題——毽子裏的銅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銅錢背後究竟有怎樣的故事呢?請大家自讀課文。

2、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精讀感悟:

過渡:老人以賣烤山薯爲生,今天遇見了“我”和二嬸兩位客人,老人對我們的態度一樣嗎?

1、課文哪一自然段寫的是老人向二嬸要銅板?

⑴、齊讀第三自然段。學習老人與二嬸之間的對話。

⑵、(課件出示對話)指導朗讀。

⑶、二嬸始終沒給老人那一枚銅板走了,老人愣愣地望着她家那扇門,他在想些什麼?

⑷、老人爲什麼這麼需要錢?

⑸、你從課文的哪些地方看出老人的日子過得很艱辛?

過渡:既然老人這麼需要錢,爲什麼又會白白給“我”兩個烤山薯呢?

2、默讀課文,畫出描寫老人前後兩次給“我”烤山薯的句子。

學習老人第一次給“我”烤山薯的句子。

⑴指名朗讀老人第一次給“我”烤山薯的句子。

⑵老人給“我”烤山薯時是“笑呵呵”的,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⑶他需要錢,卻很樂意白給“我”一個烤山薯,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老人。

學習老人第二次給“我”烤山薯的句子。

過渡:老人又爲什麼第二次給“我”烤山薯呢?

⑴指名朗讀老人第二次給“我”烤山薯的句子。

⑵當二嬸沒給老人那一個銅板時,我愣愣地望着老人,我在想些什麼?我心裏爲什麼會覺得不安呢?

⑶小姑娘這麼想,又是怎麼做的呢?

⑷你覺得這兩枚銅錢在當時值錢嗎?從哪裏知道的?

⑸可這兩枚銅錢對於“我”和老人來說珍貴嗎?

⑹作者是怎樣描寫這兩枚銅錢的?爲什麼說這兩枚銅錢是亮晶晶、熱烘烘的?

師小結:這兩枚銅錢本身一文不值微不足道,但是“我”與老人的那份善良,以及我們之間的相互理解、相互體諒,讓兩枚銅錢變得無價,變得彌足珍貴。

四、品讀昇華:

(教師範讀)老師慈和的聲音,幾十年來,時常響在我耳邊。賣烤山薯老人滿臉的風霜、謙卑的笑容和佝僂的背影,也時常浮現在眼前。他沒有接受我的銅錢,卻接納了我的心意。他給我白吃了兩個烤山薯,使我永遠感到溫暖在心中。

1、現在的“我”已經長大成人,如果遇到同樣的事,我會怎麼做?

2、你呢遇見過這樣的事情嗎?誰願意講一講,和大家一起分享?

3、老人是這樣去看待金錢的,你呢?

師小結:金錢固然重要,但並不是萬能的。金錢可以買到鐘錶,卻買不到時間;能買到藥品,卻買不到健康;能買到書籍,卻買不到知識。擁有一顆善良的心和創造財富的能力比擁有金錢更爲重要。

五、佈置作業:

從以下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

1、調查採訪一下你周圍的人是如何看待金錢的價值的。再想想自己的觀點,寫下來。

2、這看似微不足道的兩枚銅錢是珍貴的,因爲它蘊涵着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人們心底的那份善良,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那份真誠的體諒。其實在我們的身邊,也有許許多多的人正在給予我們無私的關愛,大家感受到這些愛了嗎?想過如何回報這些愛嗎?我們不妨聯繫生活實際想一想,把你的真實感受寫下來,相信你會有更大的收穫!

六、板書設計:

毽子裏的銅錢

一不

文值

要不要

善良

無價

《毽子裏的銅錢》教學設計4

一、教學目標

基礎性目標:

1、認識並能夠準確書寫課文中的8個生字,尤其是“卑”字。

2、瞭解文章圍繞“毽子裏的銅錢”講述了一個孩子和一位賣烤山薯老人之間發生的普通而又感人的小故事;體會賣山薯老人和小作者同樣擁有的一顆善良的心和他們彼此的關愛。

3、初步體會散文的美,有感情地朗讀。

發展性目標:

1、培養學生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能力;初步感受首尾呼應在表情達意上的好處;

2、培養學生抓住關鍵詞、聯繫上下文理解文章內容、人物性格的能力;

3、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道德情感目標:

通過體會賣山薯老人和作者的人物形象,感受他們心地的善良,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相互體諒的道理。

二、設計意圖與設計思路分析

教學中,力求體現“談話導入――初讀感知――細讀品味――創境表達”的設計思路。

第一步,談話導入

選擇文中學生感興趣的“銅錢”作爲談話主題,佈置學生課前查閱相關資料。導入新課時,首先出示銅錢圖片,激發學生交流自己所知的積極性,然後小組交流資料,加深學生對銅錢――這種具有悠久歷史的貨幣的瞭解。在學生有了初步認識之後,教師也參與交流,引導學生關注銅錢在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價值,爲後面的細讀中,理解“毽子的銅錢”所蘊涵的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做好鋪墊。

第二步,初讀感悟

本文篇幅較長,需要有一個初讀掃清字詞障礙、把課文讀通順的環節。同時,讓學生想一想文章圍繞毽子裏的銅錢講了一件什麼事,培養學生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能力。在學生初讀後概括主要內容的時候,通過評價引導學生在概括時要有時間、有地點、有人物、有事件,滲透方法的指導。

第三步,細讀品味

(一)初步感受老人的形象

對一個人的.印象來源於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引導學生快速瀏覽描寫老人語言、動作、神態的那些語句,說說老人給自己留下的印象。

(二)深入理解老人的言行

在學生概括老人給自己留下印象的時候,如果提到老人的外貌特點,就引導學生讀一讀文中相關的語句,感受老人的“櫛風沐雨”,爲後面的深入理解做鋪墊。如果提到老人的性格特點,就隨機質疑:“這位賣烤山薯的老人是不是有一點小氣?”從而激活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細緻地讀書、深入地思考。進而小組討論,發表自己的觀點。

老人的“小氣”主要體現在對待“二嬸”的態度上,通過分析“小氣”的原因,引導學生聯繫時代背景和老人小販的身份,體會到老人做的是小本生意,這樣“少一個銅板也不行”是生活所迫。

老人的不小氣,則體現在對待小作者“我”的態度上。細讀描寫老人兩次送給“我”烤山薯的語句,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的詞語,體會老人對“我”的關愛和“我”帶給老人的感動。

尤其是老人的神態描寫,是品讀的重點。“一聲不響”、“笑呵呵”,體現出老人對“我”這個小孩子的喜愛;“馬上”“摸摸我的頭”“永遠不會忘記”,體現出老人的善良。在品詞酌句的同時進行創境朗讀,感受老人的那份善良。

“老人說:永遠不會忘記,小作者究竟做了什麼,讓老人永遠不會忘記呢?”引導學生關注小姑娘的言行,感受她對於老人的同情和體諒。

(三)聯繫背景深刻體會

再讀描寫老人第二次給小姑娘山薯的語句。老人沒有想到“我”會把喜歡的毽子拆了付給他兩個銅錢,他被“我”的做法所感動,感受到了我給他的體諒。“他又在烘缸裏取出一個小山薯給我”,這一舉動既表示了他對“我”的感謝,也又一次體現了他善良。聯繫老人當時的生活處境,這麼大年紀風裏來雨裏去地在街頭賣烤山薯,勉強養家餬口,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還能拿出兩個烤山薯來送給一個素不相識的孩子,進而深刻體會他擁有一顆多麼善良的心。此時,學生對“銅錢”的價值又會有一個從新的認識。

第四步,創境表達

本課通過對語句的品味,讓學生感受到了陌生的人與人之間真摯的情感,溫暖而又感人,加上課堂上情境的創設,老人和小作者真誠善良的人物形象在學生們的心中樹立起來。尤其是老人,“櫛風沐雨”的艱辛,無私贈予的慈祥都讓人久久難忘。此時,爲學生創造一個表達的空間,讓學生以“老人,我想對你說……” 爲主題,說心中所想,抒心中所感。讓情感得到昇華,讓每一個孩子的心得到洗禮。

需要注意的問題:本文的語言質樸,在品讀時要抓住一些看似普通實則蘊涵深意的詞句,引導學生深入地思考,激發他們積極的情感體驗。

三、學情分析

本文是風格雋永的散文,文章結構較爲複雜,作者的寫作風格唯美、富於個性,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說,閱讀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本文所表達的情感是一種富於人性光輝的人與人之間真誠的體諒,由於蘊涵在質樸的文字中,學生悟情也有一定的難度。針對課文的這一特點,在教學中要用具有思考深度的問題激起學生深入地思考;同時也要抓住理解的重點,運用形式多樣的讀來品味詞句,進而突破難點。

四、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大聲地把課文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認準字型;同時想一想文章圍繞毽子裏的銅錢講了一件什麼事。

學生概括。(課文回憶了幾十年前一位賣烤山薯的老人送兩個烤山薯給“我”吃,卻不要我毽子裏的銅錢,我很感激。)根據學生回答及時小結:你概括的這件事有時間、有地點、有人物(板書:老人、我)、有事件,非常完整。

過渡:那麼,這是一位怎樣的老人呢?剛纔我們讀過課文了,誰來說說這位老人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二)細讀感知

感受老人形象

1、學生談印象。板書:善良、辛勤、小氣……

2、提出質疑:那麼這是不是一個小氣的老人呢?(學生細讀課文,結合文中的語句談自己的看法。)

3、小組交流。

深入理解老人的言行

1、全班交流。

(1)老人的“小氣”主要體現在對待“二嬸”的態度上。學生讀相關的語句。

老人爲什麼會連一個銅板也那麼在乎呢?(引導學生聯繫時代背景和老人小販的身份,體會到老人做的是小本生意,這樣“少一個銅板也不行”是生活所迫。)

(2)老人的不小氣,則體現在對待小作者“我”的態度上。

細讀描寫老人兩次送給“我”烤山薯的語句,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的詞語,體會老人對“我”的關愛和“我”帶給老人的感動。

①老人一聲不響,卻笑呵呵地伸手在烘缸裏取出一個小小的烤山薯,往我手裏一放說:“給你吃。”

a、誰能抓住關鍵詞,聯繫上下文談談你的體會?

b、“笑呵呵”體現了老人的慈祥和友好,他並不認識“我”卻送給“我”一個山薯,體現出他對我的喜歡。老人“一聲不響”地給了我一個烤山薯,說明老人很善良。(板書:善良。)

c、你能讀一讀,讓我們感受一下他對孩子的喜愛(善良)嗎?(你能把自己的感受用朗讀表達出來嗎?)

②老人半天才明白我的意思,馬上把銅錢放回我的口袋裏,摸摸我的頭說:“小姑娘,我怎麼會拿你的錢呢?不過你的好心腸,我永遠不會忘記的。”他又在烘缸裏取出一個小山薯給我說:“再給你一個。”

a、老人說:“永遠不會忘記”,小作者究竟做了什麼,讓老人永遠不會忘記呢?我們一起來讀讀書。(學生概括說:小作者看到二嬸沒有給足錢心裏也感到不安,把自己毽子裏的銅錢也剝出來給老人。)

b、看到這樣一個小姑娘,老人的心裏很不平靜。[指句子]於是,他就這麼做,這麼說了。誰想再來讀讀這段話?讓我們邊聽邊體會,看看從中感受到了什麼。

聯繫背景深刻體會:

1、看,他是這樣說、這樣做的,從中你能感受到什麼?[注意引導學生結合關鍵詞談體會]

(“半天才明白”,老人可能在想些什麼?――老人沒有想到“我”會把喜歡的毽子拆了付給他兩個銅錢;“馬上”體現出老人不假思索就把錢給了我,他不想要一個孩子的錢;“摸摸我的頭”說明老人非常地親切和藹、被“我”的做法所感動;“我怎麼會拿你的錢”,拿錢是應該的,老人卻不要,說明他的善良,他感受到了我給他的體諒。“他又在烘缸裏取出一個小山薯給我”,這一舉動既表示了他對“我”的感謝,也又一次體現了他善良。大家有沒有想過老人當時生活的處境?老人這麼大年紀風裏來雨裏去地在街頭賣烤山薯,勉強養家餬口,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還能拿出兩個烤山薯來送給一個素不相識的孩子,他擁有一顆多麼善良的心呀!)

2、誰想再讀一讀這段話,讓我們感受一下老人的那顆善良的心。

(三)深化中心,創境表達

1、創境說話練習:如果讓我們來代表老人和小作者“我”,表達一下他們的心聲,你要怎樣說呢?請大家試着用“,我永遠不能忘記,不能忘記您(你)的……”說一段話。(學生自由說,同位說,彙報。)

2、這看似微不足道的兩枚銅錢是珍貴的,因爲它蘊涵着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人們心底的那份善良,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那份真誠的體諒。其實在我們的身邊,也有許許多多的人正在給予我們無私的關愛,大家感受到這些愛了嗎?想過如何回報這些愛嗎?我們不妨聯繫生活實際想一想,把你的真實感受寫下來,相信你會有更大的收穫!

五、教學反思

本文是風格雋永的散文,文章結構較爲複雜,作者的寫作風格唯美、富於個性,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說,閱讀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本文所表達的情感是一種富於人性光輝的人與人之間真誠的體諒,由於蘊涵在質樸的文字中,學生悟情也有一定的難度。針對課文的這一特點,在教學之前,我進行了精心的設計,旨在抓住教學重點,突破理解難點。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有一些起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初讀環節,紮實有效

在一些教學中,課文的初讀環節只是走走過場,而本課的教學需要學生真正地把課文讀通,並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所以,在初讀環節我給了學生比較充分的時間,讓每一個孩子都把課文讀完,自己試着概括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並進行了概括方法的指導,較爲紮實。因爲初讀環節的紮實,後面學生在細讀重點詞句時就沒有障礙,爲深入地感悟品味奠定了基礎。

(二)抓住暗線,做足文章

本文以“毽子裏的銅錢”爲題,文中也多次提到這兩枚銅錢,因爲這銅錢裏包含了“賣山薯老人”和“我”之間的關愛和體諒,這種情誼是珍貴的。在教學中,我設計以“銅錢”導入,單純從金錢的角度考慮,它是那樣的微不足道。經過深入地理解課文之後,學生們意識到這銅錢所蘊涵的可貴之後,與前面的“價值不大”相對比,對於情誼的“珍貴”有了深刻的體會。

(三)品詞酌句,重點深入

語文姓“語”,只有細細地品味語言文字,才能真正地悟出其中的情,從而自己也受到情感薰陶。在教學中,我抓住了幾處描寫老人言行的語句,引導學生感受、思考、詮釋、表達。一個“笑呵呵”,老人的慈祥如在眼前;一句“永遠不能忘記”,既讓我們看到了老人的感激,更讓學生讚歎於人與人之間的細膩的情感,進而啓發他們怎樣真誠地對待身邊的人與事。通過品詞酌句很好地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總結了幾點得意之處,也發現了一些不足。關注了老人的言行,對於小作者就有所忽略,其中一些細膩的心理描寫對於學生也會有不少的啓示,怎樣兼顧,需要進一步地研究;在小組討論過程中,有個別學生參與程度不高,不能主動發言,怎樣提高小組討論的有效性,讓每一個學生在交流中得到鍛鍊,這也是需要繼續研究的。

《毽子裏的銅錢》教學設計5

一、教學目標

1、認讀8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積累詞語,並體會它們在文中表達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理解描寫作者心情變化的詞句,體會賣山薯老人的善良、純樸和我對老人的懷念和感激之情。

二、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的情感,感受老人櫛風沐雨的辛苦和善良、純樸的美好心靈。

三、教學準備

課前去市場、集市上觀察、接觸小販,尤其是賣東西的老人,與他們交流,瞭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及他們的內心世界。

四、教學時間2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情感

師:同學們,老師已佈置大家去接觸觀察了小販、賣東西的老人,你對他們有了哪些瞭解?你有些什麼感受?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大聲地把課文讀一讀,要求:注意讀準字音,認準字型;

2、想一想文章圍繞毽子裏的銅錢講了一件什麼事。

3、剛纔我們讀過課文了,誰來說說這位老人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三)細讀感知

感受老人形象

1、學生細讀課文,思考:那麼這是不是一個小氣的老人呢?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

(1)老人的小氣主要體現在對待二嬸的態度上。學生讀相關的語句。

老人爲什麼會連一個銅板也那麼在乎呢?(引導學生聯繫時代背景和老人小販的身份,體會到老人做的是小本生意,這樣少一個銅板也不行是生活所迫。)

(2)老人的不小氣,則體現在對待小作者我的態度上。主要抓住以下的句子引導學生體會

A、老人一聲不響,卻笑呵呵地伸手在烘缸裏取出一個小小的烤山薯,往我手裏一放說:給你吃。(抓住關鍵詞一聲不響笑呵呵等,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談談自己的體會,再指導學生朗讀、)

B、老人半天才明白我的意思,馬上把銅錢放回我的口袋裏,摸摸我的頭說:小姑娘,我怎麼會拿你的錢呢?不過你的好心腸,我永遠不會忘記的。他又在烘缸裏取出一個小山薯給我說:再給你一個。(抓住半天才明白永遠不會忘記,引導學生體會,再指導學生朗讀、)

(四)品味賞讀,積累背誦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找出:亮晶晶、熱烘烘一類的詞語,體會它們在文中表達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最後一個自然段,結合全文,體會句子的意思。

3、挑選自己喜歡的段落,自由讀或者背誦,體會感情。

(五)拓展延伸

1、師:文中老人的兩塊烤山薯,使我溫暖至今。我不僅得到了兩塊烤山薯,而且得到了用金錢買不到的關愛。確實,金錢有時能買到一些具體的物品,卻買不到一些無形的東西,比如錢能買到鐘錶,卻買不到時間;錢能買到藥品,但是買不到健康。請你想一想,錢還能買到什麼卻買不到什麼?小組內交流,互相啓發。然後把想到的內容寫下來。

2、全班交流,相互評議。

(六)佈置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