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彙總10篇

爲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圓滿進行,我們需要提前開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綜合考量事情或問題相關的因素後所制定的書面計劃。方案應該怎麼制定纔好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教學設計方案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彙總10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一、概述

《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是人教課標版高中化學必修①“第一章 從實驗學化學

第二節 化學計量在實驗中的應用”的第一課時(45分鐘)。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在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反應等方面的定量關係時是廣泛運用的物理量。它在高中化學計算裏還是最關鍵的概念,可使計算較爲簡捷明瞭,非常重要。本節教材的特點是概念多、理論性強,教學難度大;在本課時教學中安排了物質的量、摩爾、阿伏加德羅常數幾個高難度的抽象概念,這些概念不僅涉及宏觀領域,還涉及微觀領域,難點集中,理解困難,爲教學帶來了障礙。

二、教學目標分析

知識與技能

1.瞭解科學上引入“物質的量”這一物理量的必要性;能夠初步理解“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的意義,及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含義;

2.能夠了解物質的量與微觀粒子數之間的關係,並能從物質的量的角度來認識物質的微觀構成,及化學反應中物質質量之間的關係。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分析所給資料,提高發現和提出有探究價值的問題的能力;在思考、討論和交流中提高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養成與人合作的團隊精神;

2.通過物質的量的教學,體驗科學家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進一步理解科學探究的意義;

3.在摩爾是堆量的教學中,提高遷移應用的能力及想象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物質宏觀與微觀間量的關係的探究,感受化學界的奇妙與和諧;能夠對學習自然科學感興趣,養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三、學習者特徵分析

學生接受能力較強,處於初三和高一的銜接階段;在該階段學生對國際單位制中的“長度”(單位:米)、“質量”(單位:千克)等物理量已非常熟悉,但對國際單位制中的“物質的量”這一物理量非常陌生,而且易將“物質的量”這一抽象概念與“物質的質量”相混。 學生的好奇心強,已具備了探究的意識;掌握了探究必備的相關知識,如知道化學反應的實質是物質構成的微粒按一定的數量比進行,化學反應中的物質質量滿足質量守恆定律。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教師引導探究,啓發學生自主建構概念。

對於抽象概念的突破,採用直觀的方式展示,如視頻、動畫等,變靜爲動,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從而幫助學生理解並自己建構新概念。

五、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PPT課件

概念動畫

實驗視頻

相關圖片

多媒體教室

六、教學過程

環節一:提出問題

(一)情境引入

教師通過學生熟悉的化學反應視頻引入(此處需常見的化學反應視頻,如炭在氧氣中燃燒)

學生觀看視頻,從化學反應方程式出發,討論分析其中包含的意義。

C?O2點燃CO2

微觀粒子數 11 1

物質質量12g 32g 44g

設計意圖:從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出發,學生將這一反應中所包含的意義進行復習總結:

(1)從質量守恆的角度,12克碳和32克氧氣反應生成44克二氧化碳(2)從微觀機理角度,1個碳原子和一個氧分子結合生成一個二氧化碳分子。

(二)提出問題

教師從學生的討論結果出發,提出引導問題:物質是由微粒構成,物質間的化學反應是微粒按一定數目關係進行的,那可稱量物質與微粒之間是否存在一種聯繫?我們有何辦法能將微粒數量與物質質量聯繫起來?

學生積極思考,討論,想辦法

設計意圖: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從而爲學生了解引入“物質的量”這一概念的必要性打好基礎。

環節二:方法探究

(1)從微觀角度出發,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學生分組彙報所想出的辦法;

教師針對學生討論結果,將學生的認識過程與科學探究的思維方法聯在一起,模擬科學家解決問題的過程(以一個某種原子爲例,此處要標出1個原子的質量(用普通天平不可稱量),爲將微粒與物質質量聯繫起來,將此種原子由一個開始不斷堆積(此處需要媒體課件,展示微粒堆積的過程),同時質量隨微粒數目的增加而相應的增長,直

到有一刻該微粒集體的質量可稱量。就可說某克的物質中微粒數目是多少。)

學生體會,聯繫宏觀與微觀的橋樑,其核心是一種化小爲大的思想。

(2)摩爾——堆量

教師以學生常見的物質爲例,演示其粒子堆積的過程,並伴有總質量、粒子總數的同步變化。(如以碳原子爲例,展示碳在堆積的動畫課件)當堆積的微粒數爲6.02?10我們就說這是1摩爾,如以碳原子爲例,6.02?10

子。

學生進一步的體會摩爾是聯繫宏觀與微觀數量的橋樑。

教師啓發學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表示量的名詞與摩爾相似。

學生思考,並回答常見量詞的名稱,如“雙”、“打”,“公斤”等。

(3)遷移應用

教師將示例微粒改變,而微粒數目6.02?10232323時,個碳原子,我們就說這是1摩爾的碳原不變,引導學生回答此時這些微粒量是否爲1摩爾?(此處需1摩爾不同物質的相關圖片)

學生回答肯定,並得出結論:將示例微粒改變,同樣數目是6.02?1023時,我們說它是1摩爾。

設計意圖:圍繞提出的問題,再現科學家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使學生體驗科學家解決問題時的思維和方法;通過一種物質遷移至其它物質,使學生體會摩爾是一量的單位。

環節三: “物質的量”概念

(1)摩爾——“物質的量”的單位

教師進而指出“摩爾”是“物質的量”的單位,就像“千克”是“質量”單位,“米”是“長度”的單位。(舉例類比),摩爾簡稱“摩”,符號:mol

學生理解,並細細體會摩爾與物質的量間的關係。

(2)“物質的量”——國際單位制7個基本單位之一

教師展示有關國際單位制中7個基本單位的信息(此處需要有關國際單位制方面的圖片),物質的量是其中之一,記作n。

學生看教材P12資料卡片,結合已有知識初步建構新概念。

(3)“物質的質量”與“物質的量”

教師提出思考問題: “物質的量”是“物質的質量”嗎?爲什麼?並結合教材P11圖1-11給出結論。

學生思考,討論。

(“物質的量”不同於“物質的質量”。如以炭爲例,12克C-12含有6.02?10

子,物質的質量12克,而“物質的量”是1摩爾。)

(4)阿伏加德羅常數

教師介紹:國際上規定,1摩爾任何微粒所含有的微粒數與12克C-12所含有的碳原子23個碳原。

數相等。實驗表明,這數目約爲6.02?1023。6.02?1023mol。

NA

學生體會,記憶。 ?1稱爲阿伏加德羅常數,符號:

設計意圖:在摩爾——堆量的基礎上,提出了“物質的量”概念,降低了學生在理解這一抽象概念時的難度;通過將常見物理量,及易混概念對比分析,使學生從整體上初步完成了新概念的建構過程。

環節四: “物質的量”的應用

在初步瞭解了物質的量等相關概念後,教師讓學生繼續完善在環節一中做的分析,將物質的量、物質的質量、微粒數聯繫在一起。

學生思考、討論做出總結:

C?O2點燃CO2

微觀粒子數 11 1

1NA 1NA 1NA

物質的量 1摩 1摩 1摩

設計意圖:通過將物質的量(摩爾)概念再次應用於化學反應,使學生更好的體會“物質的量”作爲聯繫宏觀質量與微觀數量間的橋樑給我們研究問題帶來的便利,進一步加深對概念的理解,併爲以後進行相關的化學計算的學習做好準備。

七、教學評價設計

本節課從以下方面進行評價:

學習參與情況: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活動,吸取其它同學在該問題中正確的地方,有根據的提出自己的看法主張。

自主學習情況:聯繫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分析、歸納和總結的能力。

反饋練習:

判斷下列說法是否合理,並說明理由:

1.摩爾是國際單位制中七個基本物理量之一

2.含有阿伏加德羅常數(NA)個微粒的集體就是1摩爾

233.NA的精確值爲6.02?10,單位爲mol

23?1 4.1摩爾物質均約含有6.02?10分子

235.0.1molH2O中含有0.2?6.02?10個H原子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認知:

知道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禮貌用語。

情感:

1.願意學習並使用禮貌用語。

2.以正確使用禮貌用語爲榮。

行爲:

正確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禮貌用語:“請”、“您”、“你好”、“謝謝”(別客氣)、“對不起”(沒關係)等。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是根據課程標準“文明禮貌”德目中的有關規定設置的。

本課是在前一課的基礎上,具體進行學習禮貌用語的教育,使學生知道日常生活中禮貌用語的含義,教會學生正確使用,培養學生從小使用禮貌用語的好習慣。

一個國家的人們能否正確使用禮貌用語,在一定意義上標誌着這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反映這個民族的精神面貌。對個人來說,表明一個人是否有文明教養,反映一個人道德修養的水平。因此,教育學生從小正確使用禮貌用語,是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重要內容。

對於一年級小學生來說,禮貌用語並不陌生,從他們學說話起,家長就教會他們說“謝謝”等禮貌用語,在幼兒園中也進行過這方面的教育。本課要在以前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使用禮貌用語的能力,將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禮貌用語比較全面地教給學生,使學生結合具體環境理解每種禮貌用語表達的含義及用法,並促使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正確使用這些語言。

本課分爲三部分。

教法建議

本課教學應注意以下三點。

1.一年級小學生對於禮貌用語並不陌生,教學應考慮他們原有的基礎,利用他們原有的生活經驗,提高對禮貌用語含義的理解。即不要過於簡單地教學生說禮貌用語,因爲他們在口頭上是會說的,要在會說的基礎上,提高他們對每種禮貌用語的理解;但不要拔高,以較抽象語言講述各種禮貌用語的含義和用法,要把握好本課教學要求的“度”。

2.要使一年級小學生正確理解禮貌用語的含義,不能離開語言的具體環境,如課文中安排的特定具體環境,但不能只限於一種具體環境,要讓學生舉一反三,如請求語的使用,課文安排在借書的具體環境中,教學中可擴展到問路:“請問……”;買東西:“請給我……”;向老師請教問題:“請您給我講……”;請求同學幫助:“請你幫我……”,要和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結合,促使學生經常使用。

3.禮貌用語的教育要緊緊抓住其實質:人與人交往中尊重別人、對別人友好的表示。要使學生正確理解每種禮貌用語所表示的內心真情。例如,道歉語“對不起”,應是自己由於打擾別人,影響別人而感到內心不安,用“對不起”表示道歉,請求別人原諒,而不是簡單說一聲“對不起”,應付一下別人。講每一種禮貌用語的含義和用法,都要抓住當時應有的正確思想活動。在爲別人着想的內心活動基礎上,才能正確使用好禮貌用語。

教學設計示例

第四課 學會禮貌用語

教學目標:

1.知道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禮貌用語。

2.願意學習並使用禮貌用語。

3.以正確使用禮貌用語爲榮。

4.正確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禮貌用語“請”、“您”、“你好”、“謝謝”(別客氣、不用謝)、“對不起”(沒關係)、“再見”等等。

教學重點、難點:

讓學生願意學習並正確使用禮貌用語。

教學準備:

1.磁帶:課文、兒歌錄音、歌曲《咱們從小講禮貌》 下載

2.小電話模型。

3.小紅花數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文中“想一想”)

1.你向誰說過“你好”?誰又向你說過“你好”?當時你的心情怎樣?

2.小結:當我們互相親切地問候“你好”時,心裏都是熱乎乎的,非常高興。因爲“你好”是禮貌用語。(出示“你好”的卡片)

板書:禮貌用語

過渡:孩子們,你們還想學到更多的禮貌用語嗎?那我們今天就來學習第四課,我相信,學了這一課以後你們就會學到很多禮貌用語。

二、學習新課

1.學習“你好”。(出示課文插圖一)

(1)介紹趙小剛和王強。

師:老師先給大家介紹一對好朋友,測提趙小剛和王強。他們倆平時說話可有禮貌啦!瞧,在上學的路上,他倆見了面就……

學生猜想:他們早晨見了面就互相講“你好”!

板書:你好

(2)問:你們什麼時候用過“你好”?你是怎麼說的?

小結:互相問候了“你好”,心裏非常高興,新的一天學習生活都從這美好的問候中開始。

(運用多媒體的音像功能,創設良好的教學情景,能使學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是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萌發求知慾的有力措施。課文這樣一開頭就向學生展示了一幅生動活潑的畫面,讓他們立即萌生了想知道爲什麼的念頭。這樣,課文從頭至終都讓學生身臨其境,在欣賞中就學到了在什麼時候用什麼禮貌用語。)

2.學習“請”。(出示課文插圖二)

過渡:讓我們接着再來看看趙小剛和王強的故事。

(1)王強有一本書,趙小剛很想借來看。他是怎麼對王強說

(2)比較兩種說法,看哪種有禮貌?咱們再來聽聽趙小剛是怎麼說的?

板書:請

生:趙小剛用了“請”,爲什麼還要說“可以嗎?”引導理解:表示和別人商量是非常有禮貌的。

(3)問:你什麼時候用過“請”?引導學生想生活中哪些地方該用“請”。

小結:用上了“請”就表示對別人尊重,是很有禮貌的表現。

3.學習“謝謝”(別客氣、不用謝)。(出示課文插圖三)

(1)學生看圖說圖意,想趙小剛還書時是怎麼做的?怎麼說的?爲什麼要說“謝謝”?

板書:謝謝

(2)王強又是怎麼說的?

板書:別客氣 不用謝

(3)問:你們用過“謝謝”(別客氣、不用謝)嗎?怎麼說的?

小結:得到別人的幫助、關心和禮物時都應說上一句“謝謝”,這樣就讓我們的友情更加深厚了。

4.學習“對不起”(沒關係)。(出示課文插圖四)

(1)有一天,大家一起玩的時候,趙小剛被王強碰了一下,開始他的臉色是怎樣的?爲什麼後來卻笑了呢?

(2)想想他們會怎麼做?怎麼說?聽他們是怎麼說的?

板書:對不起(沒關係)

(3)你們在什麼時候用過“對不起”(沒關係)?是怎麼說的?

小結:“對不起”很神奇,能讓小朋友變生氣爲開心,但說“對不起”一定要真心誠意。怎樣纔是真心誠意,請學生演示。師生共同評價。

5.學習“再見”。(出示課文插圖五)

(1)放學了,趙小剛和王強一起走出校門,看他們在幹什麼?說什麼?

板書:再見

(2)你們在什麼時候對誰說過“再見”?怎麼說的?怎麼做的?

小結:要和別人分別時,說上一聲“再見”,讓別人心裏感到很溫暖。

6.學習“您”。(出示課文插圖六)

師:從剛纔他倆的表現,你們覺得趙小剛和王強是怎樣的孩子?

生:他們非常懂禮貌!

師:所以老師要獎勵小紅花給他們!老師獎勵小紅花給他們的時候,他們是怎麼說的?

板書:“您”

引導學生理解“您”和“你”的區別——“您”是長輩或比你大的人的稱呼。想想可以對誰說“您”,比如:媽媽……

7.學生看書聽錄音,根據板書回憶趙小剛和王強用了哪些禮貌用語。

三、演一演(課後“演一演”)

1.說趙小剛和王強用了哪些禮貌用語?

2.請兩位同學上臺扮演趙小剛和王強。

3.師生共同評價,以小紅花作爲獎勵。

四、請學生幫助老師解決難題

1.課後“比一比”。(出示課文“比一比”內容)

(1)如果小明立即說了“對不起”,會怎樣?

(2)如果小明不說“對不起”,又會怎樣?

(3)小結:說不說“對不起”的關係很大哩!以後要是你退到這樣的情況該怎麼辦呢?對!只有“真心尊重別人”,向別人道歉,別人纔會原諒你。

板書:真心尊重別人

2.幫助下面的小朋友正確使用禮貌用語。

(1)小紅借小方的刀用,小紅說:“喂,把刀給我用用。”

(2)小云把筆還給小花,小云說:“謝謝!”叫小花說:“沒關係。”

(3)小會見到老師說:“老師你好。”

(4)客人要走了,小剛應該說什麼?

小結:能正確使用禮貌用語真光榮,老師獎勵小紅花給你們。

(“活動”是思品課不可缺少的內容之一,能讓學生將所學的東西運用到生活中去,既滿足了學生好動的特點,又鞏固了知識。另外,教師及時的鼓勵和獎勵也是教學本課的手段之一,能讓學生在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肯定後繼續認真學習,同時激勵更多的學生認真學習。)

五、練一練(出示課文“練一練”題)

先讓學生看圖說在什麼情況下用什麼禮貌用語,再同桌用小電話練習,最後請學生上臺表演。

小結:雖然,我們打電話時看不見對方,但是我們用上了禮貌用語,就顯得很親切了,心中就很溫暖了。

通過剛纔的學習,你們學會使用這些禮貌用語了嗎?

板書:學會

六、讀一讀

1.你願意使用禮貌用語嗎?爲什麼?

2.學習兒歌。(出示兒歌內容並放錄音)

3.朗讀兒歌。

板書:相親相愛 心中溫暖

七、總結

希望小朋友們以後自覺使用禮貌用語,讓我們這朵文明禮貌之花開滿在我們的生活中,願你們從小做個講禮貌的孩子。

放錄音:歌曲《咱們從小講禮貌》 下載,師生拍手齊唱。

板書:

四 學會禮貌用語

“您”

真心尊重別人

學會

相親相愛 心中溫暖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材分析:

《荷花》一課是浙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第八單元的第二課。本文先從正面(1至3自然 )對荷花的香味、形狀和姿態等作了生動的描寫,隨後用側筆(第4至5)自然段)通過作者自己的感受、想象進一步表現了荷花的動態美和我對荷花的讚美,虛實結合,寫出了白荷花美的極致。

本文的訓練重點是學會概括一段話的主要意思。課文第3、4自然段段意的概括有一定的難度,課後題4以把句子補充完整的方式進行訓練,較適合學生現有的水平,的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應該根據學生現有水平和已有的能力,採取靈活有效的方法。

本文第2自然段中圍繞哪一句話來寫新老教材有一定的出入。我認爲新教材中的教材分析有一定的說服力。第2自然段不能簡單地理解爲一般的按總分結構來寫的,而要從分析4、5、6三句話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進行分析,指導學生理解是圍繞白荷花在這些大圓 盤之間冒出來。來寫的,寫出了三種不同形狀的荷花。再進行荷葉的分析。

教學目標:

1、瞭解荷花的美麗,感受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會本課9個生字,理解8個新詞的意思。

3、能按要求把句子補充完整,能按提示分析指定的句子。

4、能按提示概括第3、4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5、能背誦課文第2、4自然段。

教學重點:

1、初步學會概括自然段段意的方法。

2、在朗讀中體會荷花的美麗。

教學難點:

第4自然段意的概括。

教學準備:

1、課前請美術老師指導學生進行荷花的圖畫。

2、投影儀、小黑板等。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第1--3自然段,初步感受荷花的美麗。

2、學習生字新詞,練習概括1--3自然段的段意。

3、在課文的學習中結合繪畫,培養學生表現美的能力。

教學重點:

1、初步學會概括自然段的段意。

2、在朗讀中體會荷花的美麗。

教學難點 :

在朗讀中體會花荷花的美麗。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我們學過的古詩很多,誰能背背已學過的古詩。對於已學的古詩中我們能不能背一首描寫荷花的古詩。

1、出示荷花圖。設問:小朋友,你們看了圖上的荷花有什麼感受?同學們想不想用自己的畫筆畫出今天我們要學的古詩呢? 1/3 1 2 3 下一頁 尾頁

板書課題。

二、初知課文內容。

1、聽課文錄音,說說課文哪幾個自然段直接在寫荷花的美麗。

2、聽清課文中生字新詞的讀音。

 三、檢查

1、自學課文,讀準課文中的生字和新詞。

挨挨擠擠 蓮蓬 花骨朵 飽脹

破裂 姿勢 翩翩起舞 舞蹈

以最快的速度記住自已認爲最難的字詞,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的。(蓮蓬、舞蹈重點詞語來講解。指導學生在圖中找一找蓮蓬 ,說說字的結構,指導書寫。)

2、說說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3、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直接寫荷花的美麗?

 四、學習課文第1--3自然段。

我們學習畫畫,首先自己要有一個整體的構思,今天的課文已經告訴我們應該從幾個方面來構思。請同學們默讀課文1至3自然段,說說這三個自然段分別從哪三個方面來描寫荷花的特點。(清香、形狀、姿勢)

1、學習第一自然。

(1)齊讀這一段話。思考:這一段話寫出了荷花的什麼特點?這段話中的哪個詞語說明荷花的香氣很誘人?

(2)如何概括這一段話的主要意思。

複習單元學習提示:用什麼,怎麼樣。來概括。(小黑板出示單元學習提示)

練習:(小黑板出示)

A、清早,我到公園玩。

B、我一到公園,就聞到荷花的香味。

C、我趕緊向荷花池跑去。

(3)如果用圖畫來表示清香,我們該如何體現呢?

先聞到了荷花的清香,接下來,我們向荷花池邊跑去,去看一看如詩中描寫的那樣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荷花。

2、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教師範讀第2自然段,學生標上句子序號。

思考:哪幾句話直接在寫荷花的形狀?(4、5、6)

(2)寫了哪幾種荷花的形狀?(全開、剛開、末開)

從圖中找出這三種荷花的形狀。 2/3 首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尾頁

(3)課文是用什麼詞把這3 種形狀連接起來的?(有的------有的------有的)

(4)指導讀

(5)看起來,荷花已經開了不少,而且形態各異,那麼,這三句話是圍繞哪一句話寫的呢?

辨析:

A、荷花已經開了不少、

B、白荷花在這些大圓 盤之間冒出來。

主要是在寫冒出來的形狀,應採用第二句。

(5)理解白荷花在這些大圓 盤之間冒出來。,說說這句話中哪個詞語用得好,好在什麼地方?

引導學生體會冒,寫出了荷葉的茂盛,又寫出了荷花的婷婷玉立。在畫上體現荷花的三種不同的形態。

設問:課文只是寫了荷花嗎?如果我們這樣的圖你認爲好看嗎?還應該畫上什麼?課文中有沒有寫到,課文是如何來描寫荷葉的呢?

(6)學習第二句話。

小黑板出示: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

找出描寫荷葉又多又密的詞語( ),表示荷葉顏色的詞語( ),寫荷葉形狀的詞是( )。(在理解句子中理解挨挨擠擠詞語的意思。)

(7)這段話主要是寫荷花,爲什麼要寫荷葉?(荷葉茂盛,荷花又美;碧綠的大圓盤襯托着雪白的荷花,使荷花更美。)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在“秋天”的故事中,理解“母愛”的內涵。

2.在“懷念”的情意中,感受“愛母”的思緒。

3.在“秋天的懷念”中,獲得“好好活”的思考。

教學層次:

走進母親怎樣的好好兒活;

感受作者怎樣的好好兒活;

思考我們要怎樣好好兒活。

教學步驟:走進秋天——讀出味道

走出懷念——讀出思考

一、揭示課題

1、有一位曾經就讀那裏的校友叫史鐵生。現在已經54歲了。母親離開他已經幾十年了。這麼多年,他一直思念着自己的母親。這是他寫的一段話,請讀一讀,看你讀出了作者怎樣的情感。(默讀)

那時的我,作爲她的兒子,還太年輕,還來不及爲母親着想,我被命運擊昏了頭,一心以爲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不知道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她有一個長到二十歲上忽然截癱了的兒子,這是她唯一的兒子;她情願截癱的是自己而不是兒子,可這事無法代替;她想,只要兒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確信一個人不能僅僅是活着,兒子得有一條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這條路呢,沒有誰能保證她的兒子終於能找到——而這樣的母親,註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親。(課件)

2、談體會: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1)我感受到了,作者對母親的懷念、思念之情;

(2)作者對母親的懺悔、懊悔、後悔、悔恨之情;

(3)作者對母親的自責、內疚之情;

(4)作者自己的成長,完全理解母親了……

 小結:正如作者說“而這樣的母親,註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親”上(板書:“苦”),其實,還有許多複雜的情感構成一股苦澀的滋味,我們可以歸結爲一個詞:懷念。(板書:懷念)爲了表達對母親的懷念,作者寫了什麼季節的故事?(板書:秋天)

3、注意看,老師加上一個“的”齊讀課題:“懷念的秋天”。你的眼前會有一幅怎樣的畫兒?(景、事、人……);老師把幾個詞的位置顛倒一下:“秋天的懷念”,齊讀課題。你的眼前會有怎樣的不同?(……變成一種情感……)

小結:看來,之所以有這秋天的懷念(課件),就是秋天的故事所引發啊,作者怎麼會有這份懷念?讓我們一起跟隨史鐵生先走進秋天的故事。(在“秋天”下面做標記)

4.爲了更好理解這秋天的故事,我們先來檢查一下自己讀書的情況。這裏有個自測題,請同學們自測一下看到達哪個臺階:(課件顯示)——正確、流利、有感情。(讓學生可以先自由讀一讀,然後讓學生讀書,讓其他學生評價該生讀書屬於怎樣的層次,以學定教。可以重點指導幾個兒話音,比如“咱倆兒”,“好好兒活”)

5.根據學生朗讀情況得出結論。比如,提出進一步要求:(同學們說的有感情,到底怎麼算是有感情?有時候我們說的時候很模糊。難道是語調的高亢?或是技巧的高超?我們要在“正確、流利”的朗讀中咂摸他人的人生,要在“自己的理解”中讀出自己的滋味,即“讀出味道”。(課件以階梯狀出現在“有感情”的基礎上)。你怎麼理解這個“味道”?(結合生活實際講)

6.怎樣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味道”?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秋天的故事。

二、探討母愛的內涵

(一)走進母親自身的“好好兒活”。

1.請同學看課文第一段,母親的一句話卻深深地刻在“我”的心底,說說是哪一句話。(課件:“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板書:“娘倆——好好兒活”)

2.顧名思義,這娘倆指的是——母親和兒子兩人在一塊好好活。

3.這是母親對兒子說的話,兒子是怎麼不好好活了,母親纔會說出這樣的話?請用課文中的句子,朗讀給大家聽。比如:

(1)雙腿癱瘓後,我的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望着望着天上北歸的雁羣,我回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着聽着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牆壁。

(2)“哎呀,煩不煩?幾步路,有什麼好準備的!”

(3)“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這兩條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麼勁!”

4.是啊,我活着還有什麼勁?所以:獨自坐在屋裏,看着窗外的樹“唰唰啦啦”地飄落,我——————————————————————。(課件:擴充句子訓練)

5、實話實說的討論:你們多大?21歲活蹦亂跳的年齡,可以四處周遊,有多少事情可以做!沒有了雙腿,他這樣做,你們怎樣看?

小結:面對這樣天大的打擊,他活着好“苦”啊!(回扣板書的“苦”)

6.請注意:母親的自身情況又是怎樣?請也找課文相關句子讀給大家聽。比如:

a.可是我卻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後來妹妹告訴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了覺。

b.她出去了。就再也沒有回來。鄰居的小夥子揹着我去看她的時候,她正艱難地呼吸着,大口大口吐血……

7.有沒有知道得肝癌的病人的疼痛滋味的,請補充說明?

8.這些痛苦兒子知道嗎?除了外人不能知道的痛苦,還有一點,就是病人清醒地知道她離死亡更近的痛苦啊。然而,即使面對死亡,母親有沒有把玻璃砸碎?有沒有把東西摔向牆壁?有沒有喊着我活着有什麼勁(教師問一句,學生接一句)?史鐵生的發怒我們都可以理解,母親的發怒我們更可以理解啊。可母親爲什麼沒有那樣做,而要這樣做?!(估計回答落腳點就在“爲了兒子着想”)

(二)、走進母親的讓兒子“好好活”。

1、請再細細讀讀課文,看看哪些地方說明母親一切都是爲了兒子?

(1)比如——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學生說到這裏,教師就抓住這一“擋”,追問,擋住的究竟是什麼?實際是母親像一扇門一樣,擋住的不是窗外“唰唰啦啦”地飄落的樹葉,而是兒子鬱悶煩躁的思緒)

小結:母親的愛好勇敢!帶着這樣的感受再讀這句話。

(2)再比如“她忽然不說了,對於‘踩’和‘跑’一類的字眼,她比我還敏感”……(母親擔心這樣的話勾起兒子更大的痛苦……)

小結:母親的愛好細心!帶着這樣的理解讀這句話。

(3)“什麼時候?你要是願意就明天。”

小結:母親的愛多麼急切。再讀帶着感受讀。

(4)“她高興得一會坐下,一會站起:‘那就趕緊準備。’”

小結:母親的愛多麼熱烈,讀出這句話的滋味。

(5)再看看這句話——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倆兒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課件)

a 母親“撲”(課件在下面加點)過來,撲住的究竟是什麼?

小結:母親的愛好堅定!送到句子中再讀這句話。(重點體會“在一塊兒”)

b 母親抓住我的手,母親“抓”(加點)住的究竟是什麼?

小結:母親的愛多麼執着!送到句子中再讀這句話。(重點體會“好好兒”)

c 母親忍住哭聲,母親“忍”(加點)住的究竟是什麼?

小結:母親的愛多麼深沉!送到句子中再讀。(重點體會“活”)(注意:以上根據學生情況來隨時調控和引導。)

2.學生髮散談後,重點探討下面的句子:從幾個“悄悄兒”中,再細細品味母愛:

讀下面的話,比較用上“悄悄”和去掉“悄悄”有什麼不一樣,選擇一處談談:

a“……母親就悄悄兒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着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兒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着我。……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兒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沒有回來。”(課件)

b 調整後——“……母親就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着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進來,眼邊紅紅的,看着我。……她比我還敏感。她又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沒有回來。”(課件)

(2)同一個“悄悄”表達母親不同的情感。然而,這複雜的情感又有共同的東西,是什麼?

小結:母親的愛是小心翼翼!讀出這樣的味道。

3、通過體會,此時的母親已是萬箭穿心啊,自己身體的毀滅性打擊讓母親“苦”;還要面對的是自己撫養了21年的兒子的癱瘓,可以說,對母親的打擊可謂“苦上加苦”。可無論如何還要讓兒子好好活!母親的愛——用心良苦!(再次回扣“苦”)

4、我們跟隨史鐵生一道去體會母親,發現母親。那麼,在這秋天的故事中,母親這兩個字,究竟意味着什麼?(“咱娘倆,要好好活,好好活……”課件再次出示,學生說出什麼體會就再讀這句話)

總結:母親的意義,蘊含於平常生活的點點滴滴,我們並不覺得。可是,這種意義只有在秋天的場景中,纔會凸現出來。由於母親的疾病,失去生命奪目的光華。可我們對母愛的意義有了特殊的發現——正是她的要好好活,讓我們懂得母愛不僅僅是愛和給予,還擔起一份責任——就是教給兒子如何面對有缺憾的生命。正是她的要好好活照亮了兒子的後半生,讓有缺憾的生命活得如此光亮。

三、探討愛母的懷念

1.就是這樣的一位母親,她出去了,就再也沒回來!——引讀課文,“鄰居們……”

2.原來的母愛兒子理解不了,一個秋天過去了,又一個秋天過去了,直到後來兒子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懂得的是什麼?

a出示母親沒有說完的話,“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還未成年的女兒……”(課件先出示這句話)

b把“……你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加進母親沒有說完的話中,變成“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未成年的女兒,你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活,好好兒活。”(課件補充完整上面這句話,然後讓學生讀一讀。)

3.所以,我和妹妹都懂,因此“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活……”(課件出示該句)

4、那麼,這“好好活”,究竟是怎麼活?結合課文的這句話,小組討論,談談自己的理解——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課件)(學生說到什麼理解就把不同感受送到“我倆好好活”的句子中朗讀……)

5,透過看菊花,母親給兒子三究竟是什麼,也正是史鐵生在文章中寫到——隨着小說獲獎的激動逐日暗淡,我開始相信:我用紙筆在報刊上碰撞開的一條路,並不就是母親盼望我找到的那條路。母親生前沒給我留下過什麼雋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誨,只是在她去世之後,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的愛,隨光陰流轉,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鮮明深刻。

6.昇華:當兒子懂得母親告訴兒女的“好好活”的含義,那和母親發生的秋天的故事啊,就深刻在心中,化作心中無比的懷念(回到課題懷念!)。

7、過渡——越是懷念,就越是充滿對往事的回憶,然而,母親再也不能和我一起吃豌豆黃了;母親再也不能和我商量一起到北海公園看菊花了;我再也看不到母親爲了我的回答而喜出望外高興得一會坐下,一會站起了;我再也聽不到因爲我發脾氣母親對我的說的安慰話了。

8、越是懷念,越是深深的自責啊,越是自責就越要好好活啊。所以,又一個秋天,望着望着天上北歸的雁羣,我——————;聽着聽着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看着看着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我————————————。(課件,改造課文的訓練,讓學生選擇一處補充。)

9、越是懂得“好好活”的含義,就越是無比的懷念,就如飄落的樹葉片片飄到兒子的心裏,融入了生命,化作了血液:(播放音樂,學生靜靜默讀下文,讓後老師再讀一段。)

(1)我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裏,閉上眼睛,想,上帝爲什麼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聽見了回答:“她心裏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點安慰,睜開眼睛,看見風正從樹林裏穿過。——《合歡樹》

(2)我一直有着一個悽苦的夢……在夢中,我絕望地哭喊,心裏怨她:“我理解你的失望,我理解你的離開,但你總要捎個信兒來呀,你不知道我們會牽掛你不知道我們是多麼想念你嗎?”但就連這樣的話也無從說給她,只知道她在很遠的地方,並不知道她在哪兒。這個夢一再地走進我的黑夜,驅之不去……——《有關廟的回憶》

(3)搖着輪椅在園中慢慢走,又是霧罩的清晨,又是驕陽高懸的白晝,我只想着一件事:母親已經不在了。在老柏樹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頹牆邊停下,又是處處蟲鳴的午後,又是鳥兒歸巢的傍晚,我心裏只默唸着一句話:可是母親已經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捱到日沒,坐起來,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壇上落滿黑暗然後再漸漸浮起月光,心裏纔有點明白,母親不能再來這園中找我了。——《我與地壇》(教師讀這一段)10、越是懷念,就越難過,我多麼想讓母親推着我到北海的公園看菊花啊,我是多麼想再聽聽母親對我說,咱娘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啊,母親,你讓我懷念的“好苦”啊。所以,爲了還母親的心願,爲了這永遠的懷念,又是一個秋天——引讀,“又是秋天……”(回到上面的句子中,全體一起朗讀,課件再次出現這句)

10、就是這懷念,一個又一個秋天過去了,從21歲開始坐在輪椅上到現在,從母親去世到現在,這份對母親的懷念已經整整33年。這33年的懷念他對“好好活”又有怎樣的理解呢?

11、請讀他在《病隙碎筆》中寫的話:生病也是生活體驗的一種,甚或算得一項別開生面的遊歷……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等到生出褥瘡一連數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纔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麼晴朗。後來又患尿毒症,經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懷念起往日時光。終於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爲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以加上一個“更”字。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課件)

12、因此,這33年的懷念裏,也是他和疾病搏鬥的33個年頭。現在,他完全超越了一般生存的“好好活”的生命層面,已經超越到了一種漠視和超然的境界。這深深的懷念,讓她懂得,好好活,不僅僅有堅韌的意志,而是把打擊當作別開生面的遊歷,當作一種人生的另一種享受——他對好好活又有了進一步的理解,那就是——活着就是一種幸運,活着要懂得滿足。

13、介紹史鐵生的近況:由於尿毒症,造成腎衰竭,經常發高燒,有好幾次昏迷,但他依然平靜淡然的看待這一切,現在一個星期都要透析兩次。但他依然在——好好兒地活着。他用筆代替他的雙腿寫出自己怎樣“好好活”的,所以我推薦幾本他的書:《我與地壇》《病隙碎筆》《務虛筆記》(課件)

14、對於史鐵生的“好好活”,我們是憐憫嗎?感到他活得痛苦嗎?那究竟是什麼?(對着黑板“苦”字說——是佩服,是敬重,也是敬仰——他活出了境界。活出了生命的高貴。在報紙上看到史鐵生和世界長跑冠軍劉易斯的合影。身體衰弱的史鐵生雖然連站也站不起來,但他的靈魂卻在無羈地奔跑着,跑得跟劉易斯一樣快,甚至比劉易斯還快。我想,如果說“好好活”是對母親的回報,母親一定會含笑九泉的。

15、那麼,這回面對“秋天的懷念”,在你心中,又會是一幅什麼樣的情景?請同學展開想象的翅膀……(想象,母親推着他看到了菊花……自己用腳踩扁一個楊樹花……)

讀出思考

1、課文的學習已經結束。這個故事的確感動了我們。我們一起跟着史鐵生的情感世界走了一趟,經歷他和他母親別樣的人生。一般情況下,我們的讀書,讀到此程度,總會說,史鐵生和他母親真偉大,活出了自己的性格和尊嚴。讀書到此也完全可以。但我還要問你們,他們的故事感人,跟我們自身有關係嗎?(讓學生暢所欲言)

2、史鐵生寫這篇文章的目的肯定不是讓你知道,你看我多了不起,他肯定不是讓你們宣傳他母親是多麼了不起,所以,當我們走進秋天的故事——讀出了書中的味道的時候,我們還要走出“懷念”——“讀出思考”(課件呈梯狀把這倆層次遞升)那麼,這思考究竟是什麼?

關於活着:世界本來就是不完美的。不是有這樣的缺憾就有那樣的痛苦。世界上有看得見的痛苦打擊,也有看不見的痛苦人打擊。身體的侷限我們這輩子也改變不了,可以改變的是我們的心理侷限——史鐵生在無法彌補的身體缺憾中找到另一種生命延展。

3、因此,透過史鐵生的和兄妹的“我倆要好好活”,經過我們的思考,課文的“倆”應該改成“們”。這句話應該說是“我們在一起要好好活……”(板書)

4、這裏的“們”會指誰呢?是誰,你就說成你和誰,你想和誰,說你就和誰說,比如:“我和家人要好好活……”

5、就要離開課堂。如果現在回過頭來再看課題——你心中最終留下的是什麼?

6、如果你對“好好活”體悟到了特別的味道,讀出了屬於你的思考,到那時,你一定能想起竇老師和你討論的這個話題,更希望你能想起史鐵生,想起他的這篇《秋天的懷念》。(課件)

7、人生的道路多麼漫長,我們要好好活,有了這樣的思考,更需要用人生的腳步丈量,無論怎樣,我們爲什麼要好好活,我們應該怎樣好好活,我們好好活出個什麼樣,這是應該是伴隨我們一生思考和體驗的問題。

8、讓我們懷着對生命的敬重再次朗讀課題——秋天的懷念。(下課)

板書:

秋天的懷念

娘倆

(苦)我倆 好好兒活

我們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詞語。

2認真觀察圖畫,能把圖上描繪的事物與所學的詞語聯繫起來,憑藉圖畫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理解詞語

3瞭解大自然的美麗景色以及有關的民族風情。

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 學會本課8個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詞語。

2 認真觀察圖畫,能把圖上描繪的事物與所學的詞語聯繫起來。

3 瞭解大自然的美麗景色。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 同學們有沒有去過桂林?誰來說一說,你眼中看到的桂林是什麼樣的?

2 是呀,桂林山水甲天下!同學們想不想親眼去看一看?

3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識字2

二、指導看圖

1 圖上有哪些景物?

2 根據學生回答,依次出示相應的詞語,認讀。

三、藉助拼音,自主識字

1 請你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讀書,藉助拼音,認讀文中的生字和詞語。

2 請同桌的同學互相聽一聽,相互檢查一下,讀音有沒有錯誤。

3 出示詞語

(1)自由讀

(2)這課中我們要特別注意幾個字的讀音

(3)指名讀,齊讀

(4)小組組織找朋友,你說我猜的遊戲,加強生字讀音

(5)看圖理解圖意

(6)齊讀生字詞

四、教學字形,指導書寫

1 出示生字卡片,依次認讀

2 按筆順書寫生字

3 教師範寫

4 學生在《習字帖》上描紅、臨寫,師巡視。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 瞭解大自然的美麗景色以及有關的民族風情

2 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 抽讀生字卡片

2 朗讀課文

二、看圖說話

1 看圖,運用書上的詞語練習說話,想象大自然的美麗。

2 四人小組交流,選派一名說的最好的上臺說。

3 指名說,師生評議

三、開展我是小導遊活動

準備好導遊解說詞,評選出最佳小導遊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說明】

本課在課標教材人教版九年級(下)第四單元,這是一個劇本欣賞單元。本劇是一部優秀戲曲作品的節選,重點應瞭解戲曲作品的特點,欣賞戲曲,初步培養文學鑑賞的能力。本文在情節安排上注重細節描寫,同時以誤會構成懸念,從而引起人物命運衝突,動人心魄,因此要善於抓住人物內心的強烈情感衝突,欣賞本文的情節、形象、語言、手法上的特色,豐富對生活的藝術感受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瞭解川劇中變臉藝術的特色

(多媒體展示川劇變臉絕活)

川劇是歷史最悠久、資源最豐富的劇種之一。作者魏明倫說:川劇,孕我的胞胎、養我的搖籃;川劇,哺我的乳汁,育我的課堂。川劇以她的絕妙,她的豐富,她的天然蜀籟,地道川味打造了一個巴蜀鬼才魏明倫。而魏明倫又使川劇重新煥發青春,走出了巴蜀大地來到大城市,爲越來越多的年青人所接受,甚至走出國門,爲外國人所喜愛。

變臉是川劇表演的絕活,產生於20世紀80年代。奇特之處在於演員在一招手、一拂袖、一甩頭之間,變換出不同的臉譜來。技藝精湛的表演藝人常常在十幾秒鐘的瞬間變幻出十來張各具特色的臉譜,真是神奇詭異,驚心動魄,令觀者瞠目結舌。因此被稱爲瞬間藝術。從它誕生的那天起,就定下了傳內不傳外,傳子不傳女的行規,給它蒙上了一層神祕的面紗,觀衆無法知曉它的魔方內幕。

1995年,魏明倫以變臉爲題,將上個世紀20年代發生的故事改編成電影劇本,搬上了銀幕,囊括了中國電影界所有大獎,而後又改編成川劇。十年來,經久不衰,讓人驚訝的是,該劇的女主角狗娃已經換了7個。每個上臺演出的狗娃都是從20個候選狗娃中挑選出來的。而今甚至向全國招聘狗娃,拔款100萬,重新精心打造精品工程。

二、初讀:敘述故事情節,整體感知全文

1、開端:水上漂從人販子手裏買來狗娃。

2、發展:水上漂與狗娃拉家常,要將變臉傳下去。

3、高潮:水上漂發現狗娃是女孩後,將狗娃拋棄。

4、結局:水上漂救起落入水中的狗娃,無奈地將她收留下來。

5、劇情梗概:

水上漂一苦命人,一輩子在水上漂來漂去。獨苗死了,老婆跑了,從此對女人產生偏見,獨來獨往。可年紀大了,擔心變臉活失傳,於是買來狗娃,悠然自得。狗娃一個可憐的孤兒。漲大水,家裏淹了,啥都沒了。因是女娃,被當作牲口賣了七次,被水上漂買下後,深得他的喜愛,心中不甚歡喜。

以上爲故事的前半部分,主要寫水上漂與狗娃閒拉家常,細緻地描繪出一幅爺孫共樂、和美悠然的生活圖景;看似相安無事,一派歡喜氣氛,可暗藏誤會,表現了水上漂重男輕女的思想,以及狗娃內心的擔憂、不安。

接下來:狗娃上岸撒尿,遭遇了蛇,水上漂因救狗娃,而被蛇咬,爲治蛇傷,童子尿泄了天機,誤會解除,真相浮出水面,水上漂由歡喜轉入震驚、憤怒、痛苦、絕望。於是改變了對狗娃的態度,將狗娃趕走。狗娃的擔心終成現實,頓時悲痛哀傷,苦苦哀求,懇求留下,無奈水上漂心已定,決不肯收留她,撐船開往下游,狗娃苦苦追趕小舟,沒入水中。最後,水上漂良心發現,跳入河中救起狗娃,將她再次留下了。

下半場爺孫反樂爲愁,一痛苦一悲傷,氣氛直轉而下,氣氛緊張,激盪如潮,給人以強烈的情感震盪和精神衝擊。

師:劇情的發展從頭至尾都和變臉絕技有關,圍繞變臉向前推進,故事一波三折;情節巧設誤會,以誤會構成懸念。並隨着誤會的解開、真相的顯露而爆發尖銳激烈的矛盾衝突。

三、細讀:找出人物變臉,瞭解變臉細節

1、水上漂有哪幾次變臉?

歡喜──憤怒──悲傷

2、水上漂的變臉引起了狗娃的哪些變臉?

高興──擔憂──哭訴

師:劇本的題目是變臉,劇情也是圍繞變臉展開,文中的主要人物在劇情發展中也在不停地變臉,以豐富的細節生動地展現人物形象。相隨心變,心隨情動,悲喜交加的面孔後面所引發的有關價值觀的反思,從中折射出人性的光芒。

3、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水上漂對狗娃的態度,表現了他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的思想觀念。但是往深處想,他們之間的衝突反映了我國傳統社會極其惡劣的生存環境與底層人民艱難求生的矛盾。所以說水上漂的變臉不是因爲他與狗娃的性格衝突,而是二人之間的命運衝突。

師:本劇多重設置矛盾衝突。由於激烈的矛盾,劇中人物經歷了由悲到喜到怒到哀的心理變化,本身就是一臉幾變。狗娃的去留,直接表現了人物之間的矛盾衝突以及各自的內心衝突。水上漂與狗娃之間的矛盾衝突具體表現在:水上漂重男輕女的思想觀念與狗娃身爲女孩的矛盾;水上漂內心的衝突表現在水上漂需要找個人來繼承他的絕活,傳宗接代的願望;狗娃的處境表現了下層社會女孩的不幸和對命運無奈的抗爭。多重的矛盾衝突使劇情有了更深更廣的社會意義。

四、研讀:體會川劇語言特點,探討人物不解之緣

看說白、唱詞和舞臺提示,瞭解人物內心世界,探求人物性格特點。

1、水上漂:

看,青一塊,紫一塊,對畜牲也不能這樣下死手打呀!打在你的身上,痛在爺爺心上,爺爺是個餈粑心腸,你有緣遇上我,時來運轉了。你就是我的孫子。哪個再敢欺負你,爺爺我給它拼命。(善良)

爺爺待你好,是對你有望啊。爺爺老了,越老越怕,一怕斷了我家香火,二怕斷了祖傳絕活兒,這才收你做我的孫子。爺爺把心掏給你,教你變臉本事,望你給我傳宗接代。(直爽)

從此賭咒再也不跟女人打堆了。呸,女人家,掃把星,滾她媽的三十三!傳兒不傳女!男娃子是個寶,女娃子是根草。(重男輕女)

這是盤纏,這是乾糧,送給你,自謀生路去吧。老漢心並非鐵石塊,是留是丟幾徘徊。(俠義心腸)

2、狗娃:

做事勤腳快手。我比男娃子更勤快,能幹粗活能挑擡。下河幫你洗鋪蓋,煮飯幫你劈乾柴。(勤快能幹)

苦命的狗娃沒人要,好心的爺爺雙手抱。我不貪嘴,不挑菜,學本事,聽安排。(乖巧伶俐)

沒想到世上還有好人在,捨不得這分情啊!割不斷這般愛!(知恩圖報)

3、狗娃的去留,揭示了什麼?

激烈的矛盾衝突使得劇中人物的性格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凸現。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不幸的人,在他們的人生磨難中,留下了難能可貴的善良與真愛,水上漂最終走出了人生的侷限,閃耀着人性的光輝。

師:劇中的戲曲語言,是作者在口語基礎上提煉加工的文學語言,並恰當地吸收了四川方言的語言成分;劇中人物的對白,非常切合人物的身份,聲氣口吻酷似其人,自然、流暢、貼切、生動;人物的唱詞,抒發情感,真切動人。這些都體現了作者戲曲創作中深邃的人文思想和深厚的藝術功力,體現了戲劇語言個性化、生活化的特點,唱詞質樸清新、明白如話、情味濃郁,有很強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合乎戲曲的藝術特點,具有川劇的方言特色。

五、續讀:探討故事結局,尋找生命真諦

魏明倫:我堅信戲是改出來的,只要是對的我就改。《變臉》已經達到很高的高度了,但是我還是對結尾進行了大改,原來的《變臉》結尾是水上漂死了,狗娃沒死,現在反過來了,狗娃死了。當時很多人都替我擔心,但是評委一拿到劇本就覺得這就對了 !

如果你是劇作家,會怎麼給本劇續尾,並說一說這樣安排的理由。

六、教師小結:欣賞《變臉》片段,感受戲曲之美

(多媒體回放經典片段,教師進行課堂小結。)

這節課,讓我們領略了川劇的變臉絕活,感受川劇精品《變臉》帶給我們的心靈震撼。川劇,她像海綿一樣,吸峨嵋的秀色,取劍門的雄姿,借青城一縷幽,偷巫峽三分險。她敢於盜走神女峯的雲雨,才形成與神女媲美的藝術高峯。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一、教材簡析

《太陽》是一篇科普說明文,屬於自然科學方面的內容,文章介紹了和太陽有關的一些知識,說明太陽與人類有着非常密切的關係。文章層次明晰,語言淺顯易懂,極富知識性和趣味性。課文內容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分別從?遠??大??熱?三個方面介紹了太陽的有關知識;第二部分講人類和太陽的密切關係。這兩部分內容互相關聯,運用多種說明方法來說明事物是本文寫法上的重要特點。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學習說明文的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二是更多地瞭解太陽的特點,培養熱愛科學的情趣。

二、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傳說、寸草不生、預防?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太陽的特點及太陽與人類的密切關係。激發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4、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體會說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三、教學重難點:

本課教學重點是瞭解太陽的特點,難點是體會課文怎樣運用舉例和數字等方法來說明太陽的特點的。

四、教法學法

學法:在學習本文時,要引導學生運用 ?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多讀、多想象文字所描述的畫面,帶領學生走進教材,引導學生參與實踐活動,去感受,去體驗,去思考;憑藉語言材料,運用質疑法、發現法、討論法等方法去理解語言內容,領悟語言情感,發現語言規律,以形成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教法:這是一篇說明文,它不是藉助藝術形象傳授知識的,而是用準確、通俗的語言來說明事物和傳授知識的。所以可以採用?啓發式教學??精講第一段,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注重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自學相似段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利用電教手段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五、教學程序

一、自讀課文 理清思路

1、同學們,有這麼一個傳說,天上有十個太陽,曬得地面寸草不生,人們熱得受不了,就找一個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個,只留下一個,地面上纔不那麼熱了,這就是后羿射日的故事。

其實,這只是古代勞動人民想象出來的一個有關太陽的神話。然而,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越來越多地探索到了宇宙的奧祕。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21課,去探索太陽的奧祕。

2、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預習探究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邊讀邊想:課文講了太陽的哪些特點?

合作交流

1、檢查生字詞認讀情況。出示本課生詞

傳說 寸草不生 差不多 攝氏 鋼鐵 莊稼 繁殖 蔬菜 熱量 比較

殺菌 預防 世界

學生自己讀,指名讀,老師相機指正多角度評價鼓勵學生,最後齊讀,加深記憶。

2、指名學生分自然段讀課文,交流課文講了太陽的哪幾個特點。教師相機板書:遠、大、熱

二、品讀重點,讀中悟寫

1、再讀課文,瞭解太陽的特點。

(1)、讀課文的前三個自然段。

(2)、你讀懂了什麼?學生自由發言。

(3)、讀讀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2、分組交流。

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一個喜歡的特點進行重點學習,並分爲學習小組進行交流學習結果,想學習?遠?的分爲一組,想學習?大?的分爲一組,想學習?熱?的分爲一組。

3、彙報。

(1)學習?遠?的學生彙報:太陽離我們有一億五千萬公里遠,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飛機也要坐二十幾年。

口頭練習:太陽離我們有(一億五千萬公里)遠,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飛機也要坐(二十幾年)。

引導學生髮現()裏面填的是數字,通過數字具體說明,我們對太陽的?遠?就瞭解了。所以我們知道了:在說明某一事物的時候,列出一些具體的數字,可讓我們更好地來理解,但數字必須是精確的,有科學依據的。這就是列數字的方法。師板書:列數字

老師今年30歲了,我想坐飛機到太陽看一看,你們算一算,我回來大約有多少歲了。真可謂: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沒改頭髮白,你們看見不認識,笑問老人哪裏來?太陽離地球真是太遠太遠了。

寫太陽?遠?這個特點還用了其他什麼方法,找找着。(打比方;講故事)

(2)學習?大?的學生彙報:課文也運用了列數字的方法來說明太陽的?大?,一百三十萬個地球等於1個太陽。(對學生能說出列數字的方法進行鼓勵。)教師板畫演示,然後填寫數字。進而進行引導:左邊是地球的動畫,右邊是太陽的動畫,中間由等號連接引出:你體會到了什麼?(作比較)師板書:作比較

小結: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對我們而言,地球非常大,我們不可能走遍地球的每個角落,然而,拿地球和太陽一比,更突出了太陽的大。這就是作比較的方法。

引導學生髮現一二自然段的關係:先說遠,再說大,進一步說明太陽?遠?的特點。

(3)學習?熱?的學生彙報:

過渡:老師小時候在書上看到宇航員乘宇宙飛船登上月球,這時,我想,要是有一天我能登上太陽看一看改多爽啊!你們說說,老師的願望能實現嗎?那中心溫度是多少呢?請同學們動手算一算。教師再進一步引導:真有一千八百萬度嗎?同學們注意了?估計?,特別好。說明你們讀書很細心,那看一看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作比較)

4、教師讓學生一起讀一讀描寫太陽大、熱特點的段落,感受一下這樣寫的好處。

5、太陽離我們那麼遠,那麼大,還那麼熱,與我們有什麼關係呢?

(1)學生自讀課文。自由發言。

(2)太陽與人類的關係真是很密切。請你找出最能表現太陽與人類關係密切的一句話。(學生練讀)

(3)看錄像:有關太陽與地球的關係。聯繫錄像及生活實際談太陽與我們的關係。

(4)根據你平時觀察所得和書上提供的資料說說太陽與我們人類關係怎麼密切。提供句式:①有了太陽…… ②如果沒有太陽……就……,因爲……閱讀、討論後學生回答,進行以上句式的說話訓練。

(5)太陽與人類有這麼密切的關係,你有什麼想說的話嗎?

6、朗讀展示,讀出體會

同學們瞭解了太陽的特點,知道了太陽與動植物、人類生活、雨雪形成、風的形成、人類健康等都有密切的關係,下面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用自己的朗讀來表現這些密切的關係吧!

7、學生帶着體會有感情朗讀這一段,指名配樂讀,齊讀。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進一步加深,感情得到昇華。

8、指導背誦本段。

三、讀寫遷移,以寫促讀

1、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不僅認識了太陽的特點,並且還體會到它和我們的關係非常密切,面對着每天早晨升起、傍晚落下的太陽,你想說點什麼?寫一寫

2、交流

四、課外拓展,形成能力

1、人們說太陽是光輝燦爛的,不僅僅指它的光彩奪目,還有對它無私精神的讚美,讓我們也做一個小太陽,無私的把光和熱撒向身邊的每一個人。

2、小練筆,觀察月亮。運用學習說明文的寫作方法,查閱資料把它本身的特點及與其它事物之間的聯繫寫下來。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設計理念:我國的文學創作歷來講究一個“情”字。“情者文之經”“爲情造文”等等都表明“情”是“文”的命脈,“文”是“情”的載體。可以說,小學語文教材每一篇文章都是有“情”之物,或直抒胸臆;或借物抒情,或情景交融……品讀好文章,總能讓人如癡如醉。語文教材正是培養兒童情感的好材料。我們的教學對象是兒童,兒童的情感世界純真多彩。帶領孩子們在課文表達的情感世界裏邀遊,是一件多麼愜意的事!在教學中,學生的情感一旦被激活,便能形成一種內驅力,學生就能學得主動,學得愉快,這既是教學取得成功的保證,也是成功教學的快樂境界。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瀑布原來的雄偉氣勢和而今的枯竭情景,從而產生保護環境的強烈願望。

教學流程:

一、複習引入,走進過去。

1、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大瀑布的葬禮》,齊讀一遍課題。大家還記得這條瀑布叫(生:塞特凱達斯大瀑布)。上節課我們圍繞這場葬禮的特殊之處這個話題進行了研讀,誰來說說特殊在哪裏?爲什麼要給大瀑布舉行這場特殊的葬禮(隨機打問號在瀑布名邊上)這是同學們上節課提出的另一個話題。這節課我們就圍繞這個話題繼續研讀。

2、那就自由讀讀這3-8自然段,這幾個自然段你瞭解到了什麼?(過去的塞特凱達斯大瀑布是雄偉壯觀的,現在的卻是奄奄一息的。)根據回答隨機提問:哪些自然段是寫過去的瀑布呢?另外兩個自然段寫了什麼呢?或哪些寫現在的?

二、今昔對比,探尋原由。

1、先請同學們讀三、四自然段,圈劃出描寫雄偉壯觀的詞句,再試着讀出那份氣勢。開始!(圈劃好詞句的,請自由讀讀)

2、誰能把自己讀得最好的句子讀給大家聽。(教師點詞語後,下去隨機點讀)

(1)重點指導:塞特凱達斯大瀑布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洶涌的河水緊貼懸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絕,一瀉千里。

你從哪些詞語感受到它的雄偉壯觀?還有補充嗎?(最大、洶涌、咆哮而下、滔滔不絕、一瀉千里)點紅後三個詞語。

我們讀讀後面三個詞語,來表現它的氣勢。(指生讀)

(2)重點指導:尤其是每年汛期。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一、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能力

瞭解隋朝繁盛的歷史:①隋朝的建立和統一;②社會經濟的繁榮;③大運河的開通及其作用。通過引導學生對“隋煬帝開通大運河的目的及其作用”等問題的思考,培養學生根據特定的歷史條件觀察問題和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視頻資料和設問,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②通過史料分析掌握隋朝經濟繁榮的表現及原因。

③在學習“隋朝大運河的開通” 這一內容時,充分利用各種資料和信息,結合動態示意圖,通過學生討論,教師點撥,把握大運河開通的目的、作用等重點知識。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①通過對“隋朝的統一”和“社會經濟的繁榮”等內容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國家的統一和社會的安定,是經濟發展的前提和保障。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珍惜今天統一、安定的社會環境。

②大運河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是與長城齊名的世界最偉大的工程之一,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聰明才智和偉大創造力的集中體現。據此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1.學生情況分析: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初一年級學生的思維日益表現爲以邏輯思維爲主,但形象思維仍佔有一定的位置,因此在教學設計時應多采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在具體的歷史情境中感悟歷史。

2.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說明

①導學法,指導學生收集有關隋經濟發展和大運河的資料,準備歷史短劇的表演。

②探究式,通過採用圖片、視頻資料、學生製作的模型等直觀手段創設歷史情境並精心設計問題,培養學生探究問題能力。

③體驗式,採用角色扮演法。在教師指導下,使學生在主動體驗、感受歷史的過程中探索和解決歷史問題,從而促進和發展學生的認知、情感、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3.技術準備,以及前期教學狀況、問題、對策等研究說明

採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因爲視、聽、觸多感官相結合對學生觀察、想象、分析、推理能力的培養將會產生極大的促進作用。

前期教學中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有待逐步提高,需要教師引導改進。佈置課前預習可以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問題的意識;多渠道蒐集史料可以培養學生獲取歷史信息、整理並運用史料的能力。讓學生準備歷史短劇,在蒐集、閱讀、編、演的過程中將體驗和感受所承擔的角色,通過角色扮演加深對所探究問題的認識。教師製作課件資料,設計探究問題。

三、教學資源與資源準備

1.教師教學用書《中國歷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七年級下冊)

2.自制多媒體課件。

3.網站資料、材料。

四、多媒體應用分析

五、教學過程

教學設計方案 篇10

一、複習詞語。

二、聽錄音,學習第二自然段。

1、出示烏鴉站在樹上的插圖,聽課文錄音。

2、聽了故事以後,你覺得圖中還缺什麼?(缺一片肉)

3、烏鴉得到肉後,心裏怎樣?(高興)

4、用高興的語氣讀讀第二小節。(朗讀指導)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正當烏鴉高興的時候,狐狸也出來了,同學們讀讀第三小節,圈出表示狐狸動作的詞。

2、根據狐狸的動作給狐狸擺位置。

3、教師在狐狸嘴邊畫一兩滴口水,問:這樣是直流口水嗎?(學生:應把口水畫得多一些)

4、把狐狸饞的樣子讀出來。

四、學習47小節。

1、這時狐狸想出了什麼辦法?

2、讀課文,想想狐狸對烏鴉說了幾句話?讀狐狸的話。

3、學習第一次對話。

(1)出示狐狸和烏鴉的話。

(2)假如你是狐狸,你是怎樣說的?

(3)狐狸說這句話時表情是怎樣的?(朗讀指導)

(4)這麼親切,烏鴉爲什麼不作聲?

狐狸又想出了一句話,我們來看看狐狸怎麼說。烏鴉怎麼做?

4、學習第二次對話。

(1)出示狐狸的話和烏鴉表現的句子。

(2)讀狐狸的話。(朗讀指導,讀出親切)

(3)師:前一次,狐狸是問候烏鴉,這一次是問候烏鴉的孩子,前一次烏鴉不作聲,這次爲什麼是看了一眼?

(4)狐狸兩次問候行不通,這時狐狸心裏是怎樣想?

5、學習第三次對話。

(1)出示狐狸的話。

(2)哪個地方,你覺得烏鴉聽了很舒服?

(3)這句話該怎樣讀呢,同學們先練一練。

(4)指名朗讀,指導。

6、學生分別當狐狸和烏鴉分角色朗讀。

7、誰來當大法官,說說狐狸的話是不是真的?

五、想象說話。

1、這時烏鴉心裏是怎麼想的?

2、聽錄音(烏鴉心裏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