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比長短的教學設計

長短是一組相對的常見的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先給出示例,然後學生通過模仿,動手操作將兩個長短不一的物體靠近擺放,一端對齊,然後比較另一端的情況,做出長短的判斷。下面給大家分享比長短的教學設計,歡迎借鑑!

小學數學比長短的教學設計

比長短的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小學數學(人教版)第一冊第9頁,“做一做”及練習第5、6題。

教學目標:

①通過觀察,初步感知物體有長有短;通過操作,學會比較一般物體長短的方法;知道長和短是比出來的。

②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③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④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一、創境激趣

師:你們猜一猜,今天老師帶來什麼禮物?

課件出示2根鉛筆(紅的長,綠的短)

師:你看到了什麼?

生可能回答:

①有2根鉛筆;

②有一根是紅色的,有一根是綠色的;

③紅鉛筆比綠鉛筆長;

……

師:你是怎麼知道紅鉛筆比綠鉛筆長的?

3、我們今天就來研究怎樣比較物體的長短。(板書:長cháng短du?n)

二、探究新知

1、小組合作:比較鉛筆的長短的。

要求:①每桌2人1小組,將信封打開,取出準備好的鉛筆;

②用不同的方法比較這兩根鉛筆的長短。

2、彙報方法

生:

①是看出來的;

②把鉛筆橫放在桌面上,一端對齊從而比出鉛筆的長短;(課件演示)

③兩頭都不對齊:如圖從而比出鉛筆的長短;(課件演示)

④藉助尺子或其他物體去量,從而比出鉛筆的長短。(課件演示)

⑤把兩根鉛筆戳在桌面上,從而比出它們的長短。(課件演示)

(由於觀察、比較的方法不同,對於學生的結論,只要有道理都給予肯定)

3、揭示比較長短的一般方法。

我們在比較的物體長短的時候,一般的方法是:把要比的物體一端放平對齊,然後再觀察另一端,從而進行比較。

三、遊戲

1.教師談話:現在,我們做一個比較長短的遊戲,你們可以自由結組,想比什麼就比什麼,願意比什麼就比什麼。

2.學生活動

學生會比學具、跳繩、胳膊、手、腳等。

3以小組爲單位彙報。

四、鞏固提高

1、練一練

①出示第5題,在長的後面打“√”。(實物投影)

師:你是怎麼知道第②根是最長的?

生:

橡皮、小刀、比鉛筆短很容易看出,粉紅色的鉛筆比綠色的鉛筆要短,因爲兩根筆尖對齊,另一端綠的長一些。也可以用數格子的方法,綠鉛筆是佔的7格,而粉紅色是佔7格少一些,所以也是綠色的最長。

②練一練第6題,在短的後面打“√”。(實物投影)

因爲蛇和鱷魚的頭尾是對齊的,蛇的身子是捲曲的,如果把蛇的身子伸直,肯定比鱷魚長,也就是鱷魚比較短。

2、猜一猜

(1)課件示書本第13頁比鉛筆長短的第一幅圖,讓學生猜一猜哪根鉛筆比較長。有三種結果:①兩根一樣長;②紅的比綠的長;③綠的比紅的長。(教師引導學生說出以上三種結果是在怎樣的情況下產生的)

3師生小結。

五、全課小結

1、今天你學會了什麼?

比長短的教學設計2

教學要求:

1.通過學生觀察,初步感知物體有長有短;通過學生操作學會一般比較物體長短的方法;知道長和短是比出來的。

2.培養學生操作、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學生愛護學具的良好習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難點:掌握比較方法,會比幾個物體的長短。

教、學具任務:

1.十二袋不同的物品。

2.兩支不同顏色、不同長度的鉛筆。

教學過程

一、感知物體有長、有短

1.引導觀察

談話:每組桌子上有兩個紙袋,你們想知道里面裝什麼東西嗎?兩個人一袋把它們倒出來看一看,有什麼?

2.交流、彙報

(1)問:你發現了什麼?

(2)小組交流

(3)學生彙報。

學生可能說出:三支鉛筆,一支是紅色,一支是白色,一支是綠色;兩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藍色;三根毛線,一根是紅色,有扣兒,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藍色等。

(4)引導學生說出:物體有長、有短。chángduǎn

板書:長、短

[設計說明:通過觀察,使學生初步感知物體有長、有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探究比較長、短的方法

1.提問:你是怎麼知道這些物體有長、有短的呢?

2.小組合作探究方法。

3.小組彙報。

[通過分組活動,讓學生親自體驗比物體長短的方法,讓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

學生可能說出:

(1)看出來的。

(2)把學具橫着平放在桌面上,一頭兒對齊或豎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體的長短。

(3)兩頭兒都不對齊。從而比出物體的長、短。

......

(由於觀察、比較的方法不同,會得出不同結論,只要有道理,教師就給予肯定。)

4.揭示比較的一般方法。

我們不管把鉛筆豎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還是把小棒平放在桌面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一般把要比的幾個物體一端對齊。

5.出示鉛筆圖,引導學生說出誰比誰長,誰比誰短,並板書長、短。

[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長短的認識,培養學生言語表達能力。]

三、反饋練

1.教師談話:現在,我們做一個比較長短的遊戲,你們可以自由結組,想比什麼就比什麼,願意比什麼就比什麼。

2.學生活動。

學生會比學具、跳繩、胳膊、手、腳等。

[學生結組活動,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自己身體的某個部位比長短,使學生感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四、鞏固練習

1.投影出示練習一第6題圖,先讓學生說出圖意,然後完成在書上,訂正時說一說想法。

2.投影出示練習一第5題,並讓學生完成在課本上,訂正時說一說比的方法。

[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說出比長短的多種方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五、整理學具

教師提出要求:

1.原來學具袋中的東西不動,把書和自己的東西收拾好。

2.每兩人裝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學具擺一擺,比一比,聽清要求。

3.把桌面上的學具中最長的一個裝進紙袋裏;再把桌面上的學具中最短的'一個裝進袋裏。

4.各組都只剩下一個學具時,讓學生把剩下的一個學具也裝進袋裏。

5.把裝好的學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整理學具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組成部分,有序地操作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六、全課小結(略)

比長短的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冀教版一年級第一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時比高矮、長短

教材分析:

“長短,高矮”它有兩方面的內容:一是長短高矮的概念;二是比長短高矮的方法,在實際生活中,長短高矮聯繫比較緊密,所以可以將它們放在一個課時處理。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結合事物,瞭解高矮、長短的含義。學會比較的方法。

2.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3.能結合具體事物進行高矮,長短的比較,並能表達比較的結果。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比較高矮、長短的方法。

教學準備:實物,圖片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景

(課件演示)動物樂園要舉行化妝舞會,小動物們都急急忙忙趕來了,大家都到齊了。熊貓主持宣佈:要小動物們按從高到低的順序進入會場。小動物們都你爭我搶的要先進去。小鳥要先進去,其他動物都反對說,你在空中飛,你最高;小猴子也要先進去,小熊說你比我高,現在以爲你倦着身子呢……。大家爭執不休,這可急壞了熊貓。小朋友,你能替熊貓想個辦法嗎?

(教學設想:利用學生感興趣的事情,創設學習情景,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學習新知

1、學生交流、彙報,找出比較高矮的方法。

(1)①小組討論

②彙報

師:剛纔同學們都說出,讓它們站在同一位置來比較,這樣對小鳥和很公平,其他動物也無可爭辯;另外,在比較高低時,身體要站直,不能倦曲着,這樣對小熊和小猴來說也比較公平。

③剛纔咱們通過比一比(揭示課題)使小動物們都高高興興地進入了會場。

(教學設想:通過解決問題,讓學生在交流中找到比較高低的辦法,這也是發揮學生主體的一個重要方法,進行討論,給學生思考,探索留下較大的空間。)

(2)現在咱們也來比誰高

①老師先和一名同學比,再和另一名同學比。(兩位同學個字差不多)

師:通過老師和這兩位同學比個子,你知道了什麼?

生:老師高,學生低。

師:對!這個我們通過觀察也能知道。

生:我還知道剛纔這兩位同學趙高,子低。因爲趙到你脖子那兒,子到你衣服的第一個釦子處。

師:真了不起!你能借助老師來知道這兩位同學的高低。

②現在以小田爲單位,四人比較高低,看哪一組比較的快,咱們讓比較的快的組上前也來介紹他們的好方法。

(教學設想: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共同學習,能激發孩子更高的學習熱情,使學生樂於參與課堂學習,這兒又滲透比較的另一種方法,間接比較法,之學生在生活中解決問題都去找好辦法)

2、學習長短的比較

師:剛纔小動物們進入會場後,準備各自選擇自己的衣服,開始化妝。

(課件演示,衣服有找着的,有放着的)

你發現了什麼?

生:有的裙子長,有的裙子短,有的褲子長,有的褲子短。

……………………

你能根據它們的高低來給它們選擇合適的衣服嗎?

學生彙報。

師:同學們很了不起,馬上就能用學會的方法比較出衣服的長短。

在生活中,還有很多比較高矮、長短的東西,你們一定能找到。同桌互相說說吧;

(教學設想:在學習中,使學生運用潛移的能力,自主的學習比長短的方法,讓學生能夠運用所學到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三、應用與擴展

1、哪座房高?哪座房矮?

2、哪條繩長,哪條繩短,

3、比一比

這三道題可以讓孩子先討論觀察,然後再做題。

四、小結:

這節課誰能說說你有哪些地收穫?

教學設想:整節課從學生感興趣的情景入手,創設一個問題情景,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交流、學習中找方法,同時又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從而是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