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思想品德《我們身邊的規則》課件

【教材分析】

七年級下思想品德《我們身邊的規則》課件

教學重點:讓學生了解規則的重要性,引導學生懂得什麼是法律。引導學生了解法律的規範作用和對人們的保護作用。

教學難點:法律的特殊性。讓學生從行動上學法、用法、愛法、護法。

【學生分析】

初中學生由於生活範圍的擴大,已經接觸到了社會生活中的各種規則包括法律,但也有不少學生認爲在學校裏遵守校紀校規,遵守中學生日常行爲規範,是因爲教師家長、學校要他遵守所以才遵守,沒有真正意識到規則能夠幫助人們開展正常的生活。因此必須通過教學讓學生了解身邊的一些規則,體會到每一個人都必須遵守制度規則和程序,沒有人可以例外,並進而瞭解法律也是一種特殊的規則,從而樹立起最基本的法律意識。

【教學過程】

遊戲導入:

學生活動:小遊戲:“誰更快”

誰能更快地從瓶子中更快地把乒乓球抽出來,在一個瓶口比較小的瓶子裏,放入用線串好的五個乒乓球,分別請兩組同學(五人爲一組)上來,比比哪一組能更快地將乒乓球全部取出。

(一)、我們身邊的規則.

1、社會生活離不開共同的規則。

創設情境:撐杆跳比賽剛剛設立時,有一次國際比賽,一位日本運動員拿着長杆,跑到橫杆前,突然將長杆插在地上,並兩手抓住杆子爬了上去,到了橫杆高度時跳了過去,全場都一下子目瞪口呆,因爲在當時的撐杆跳比賽規則中,沒有規定是否允許爬杆,只是說用杆。

學生討論:算還是不算?同學們討論。假如體育比賽當中都是這種場景,那會是一種什麼樣子。(藉助於器械等)

教師活動: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並引導學生討論社會生活的其他方面。

設計意圖:通過對體育比賽中突發事故的討論,引出設立規則的必要性,讓學生認識到如果沒有規則,事情可能就會帶無法預計的後果。並自然將課堂引到更嚴重的交通事故。

交叉換位

學生活動:請學生在教室中實踐一下交通規則——交叉換座位。

教師活動:不做任何提示,不要提出不許怎樣做的要求

設計意圖:通過探究式活動,讓學生再次直觀感受“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而如果我們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我們發覺會很順利,並提出規則是一種美。

生活延伸:生活中也有許多規則給我們帶來了美好的生活環境,請同學們尋找生活中有哪些。

如乘車先下後上,山區行路相互禮讓,遇危險讓婦女、兒童先撤退,拾金不昧,體育比賽更精彩,交通秩序井然。

“我的一天”,描述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或感受到的規則。

學生活動:一天中,你曾經歷或直接感受到哪些有關衣、食、住、行、學習、文體活動等方面的規則?如果要你對這些規則進行分類,你怎麼分?

設計意圖:設置學生身邊發生的事件場景,體現了學習生活化,有利於增強學生的認同感和學習興趣,通過模擬情景,讓學生思考討論,也有利增強學生體驗感,提高分析解決現實問題能力,並從對比中自然引出特殊的規則——法律。

特殊規則——法律

是真是假:舉四種規則的行爲(社會道德、學生守則、法律、宗教規範),請學生開展競猜,哪一種行爲是法律,並從中尋找法律和其他規則的區別。(可以運用課本中的表格)

社會道德:雙休日到市圖書館閱覽室看書,要求必須保持安靜。

學生守則:在學校裏上課,自修課必須保持安靜,否則要扣除四項紅旗競賽分。

法律:在法院旁聽審判必須保持安靜。

宗教規範:每天早上,平陽寺的佛家子弟必須靜坐一小時。

同樣是保持安靜,但他們卻各有不同,通過對比找到:

2、法律的三個特徵:

一是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

二是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具有強制性

三是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二)、生活離不開法律。

1、 日常生活離不開法律。

馬麗和媽媽去參觀一次展銷會,並且還幫助媽媽挑選了一雙鞋子,沒想到穿了三天後,鞋跟就掉了,媽媽想去換但展銷會這時已經結束了,媽媽說:算了,算了,就當花錢買了個教訓。如果你是馬麗,你給媽媽一個什麼樣的建議?

2、國家的治理離不開法律。

【作業】 生活中有什麼規則?法律作爲一種規則,與其它規則有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