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6年級語文上冊第18課課件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是小學6年級語文上冊第18課,課文通過回憶周曄伯父魯迅先生生前爲別人做的幾件事以及他給“我”的教益,從“四周黑洞洞的”表現了舊社會的黑暗,反映了他憎惡舊社會。

小學6年級語文上冊第18課課件

教材分析

本文是魯迅先生的侄女周曄女士在魯迅逝世九週年時所作文章以一個孩子和親人的視角,通過作者印象最深的幾個場景的回憶,展現了魯迅先生的一個側面

教學目標

掌握本課涉及的生字新詞;通過討論、對話、朗讀等多種形式深入研讀此文;在深入研讀此文的基礎上,着力於打開學生的視野,通過相關文本的穿插和引入,構建開放的、有內在緊密關聯性的課程視野,展現一個相對立體的真實的魯迅,引導學生初步感受一顆偉大心靈的跳動

教學難點

文章所講述的幾個故事離學生現實生活較遠,幫助學生結合當時的社會歷史背景理解故事蘊含的深意,從而瞭解和體會魯迅先生偉大的心靈,成爲本課教學的難點

教學設計

一、不能不說魯迅

請學生談談對魯迅及其作品的瞭解;魯迅究竟是個怎樣的人物呢?今天我們爲什麼不能不說魯迅?

二、向魯迅走去

1.1945年,在魯迅先生逝世九週年之際,魯迅先生的侄女周曄用滿懷深情的筆觸,寫下了一篇紀念文章——《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2.初步觸摸感知文本

①自由讀課文,將課文讀通讀順

②請學生任選課文一個自然段讀讀,隨機糾正、點評

3.默讀課文,思考:關於魯迅先生,在侄女周曄的記憶中,哪些情景最令她難以忘懷?引導學生梳理課文主要內容

三、人們眼中的魯迅

板塊一:與伯父在一起的日子——周曄眼中的.魯迅

預設的幾個主要教學生成點以下環節需根據現場情況調整教學順序

1.笑談《水滸》(略處理)

(1)理解兩個成語:囫圇吞棗 張冠李戴

周曄與伯父談到了《水滸》,雖然“我”確實讀了這本書,但老實說“我”是怎麼讀的?引導學生聯繫課文體會“囫圇吞棗”和“張冠李戴”

(2)理解伯父的批評:你認爲這是批評嗎?爲什麼?

(3)從這裏,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魯迅?

2.趣談“碰壁”(重點處理)

(1)自由讀這部分課文,邊讀邊想:你彷彿看到了一幅怎樣的場面?

(2)我們一起來再現當時的情景好嗎?師生共讀這部分內容

(3)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嗎?或者哪句話值得我們認真思考?在這風趣、幽默的語言背後,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魯迅?

(4)伯父爲什麼不直接告訴周曄,卻要採取這樣含蓄的方式?

3.救助車伕(重點處理)

(1)這件事本身並沒有多少複雜的情節,但有些細節卻讓我們不能不怦然心動你看看,是哪些細節打動了我們?默讀這部分課文,邊默讀邊圈劃

(2)學生找出相關的細節描寫,如爸爸和伯父給車伕換藥的場面,給車伕錢的場面等等,隨機談體會

(3)其實,最讓周曄難以忘懷的還不僅僅是這些細節

①這嚴肅的表情背後是一顆怎樣的心呢?這深深的嘆息裏又有着多麼複雜的情感呢?請同學們再讀讀這一段文字,試着去觸摸那顆心,去感受那份情感

②魯迅先生在爲誰而嘆息呢?談感受,師生隨機進行點評

③魯迅先生思潮起伏,多少憂慮,多少憤慨,都化作了一聲深深的嘆息!再讀讀這段文字,感受那份複雜的情感

④再讀這段文字,讓那嚴肅的表情,讓那深沉的嘆息,永遠留在我們的心裏,留在我們一生的記憶裏

板塊二:與伯父訣別的時刻——別人眼中的魯迅

1.關照女傭(略處理)

(1)剛纔,我們看到了周曄眼中的魯迅那麼別人眼中的魯迅又是怎樣的呢?學生讀阿三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