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說課課件

人們對信息技術的定義,因其使用的目的、範圍、層次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小編收集了信息技術說課課件,歡迎閱讀。

信息技術說課課件

電腦圖案設計師

第一部分:設計意圖

一、研究問題:任務驅動教法的任務從何而來?爲什麼要完成任務?如何更好地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是當前信息科技學科急需解決的一大難題。

二、課前設想:課始設置了故事情境,讓學生幫助喜羊羊解決難題,圍繞教師給出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討論,從學生的討論中去有效地分析問題,並提出問題,讓學生進一步明確任務,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最後在實際學習中去學會解決問題。

第二部分:教學設計

教學分析:

一、教材分析

《電腦圖案設計師》是湖北省小學信息技術四年級上冊教材第11課,屬於本冊的畫圖版塊。主要學習windows畫圖軟件中圖像的翻轉與旋轉,拉伸與扭曲。學好本課,學生進一步瞭解圖像處理技巧,爲創作出豐富多樣、更具個性的繪畫作品打下堅實基礎。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畫圖基本工具的運用(如圖像的複製與粘貼等操霧, 作),能帶着問題去探究,具備了主動學習的能力。但他們自控能力差,主動探究的興趣不能持久。在教學中,要吸引學生注意力,並確保學生的學習興趣貫穿於整節課。

三、目標分析

【知識目標】:學生學會對圖塊進行翻轉和旋轉。

【能力目標】:會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採用適當的方法和技能完成操作。會分析問題,並能解決問題。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觀察生活、善於思考的能力。並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體驗成功,提高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

四、重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圖像翻轉與旋轉的操作方法。

教學難點:翻轉與旋轉操作的區別,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需要恰當選擇。

五、教法與學法

1、教法:情境創設法、任務驅動法、範例分析法、實物演示法

2、學法: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學習

六、媒體運用

在機房安裝多媒體網絡教學軟件

七、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具體如下:

(一)情景引入,激發興趣

1.動畫視頻引入:同學們,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嗎?

2.觀看動畫片--《喜羊羊和灰太狼》片斷。師:大家熟悉這部動畫片嗎?

3.揭示學習內容。

今天,我們利用"圖像"菜單上的功能,再來幫助一下喜羊羊打敗灰太狼,好不好?那就讓我們都來做一個電腦圖案設計師吧。

(二)小組學習,任務分析

1.出示問題

師:灰太狼得到一隻魔笛,聽到笛聲,動物就發迷糊。慢羊羊迷迷糊糊一直往前走,前面就是灰太狼的家。懶羊羊聽到魔笛,迷迷糊糊,在貼圖時,將圖像貼反了、倒了(出示圖片1、圖片2)。思考:請同學們看圖,幫助喜羊羊想想辦法。

2.學生小組討論、交流:談談自己的發現和自己的所想。你還有其他的辦法嗎?

[設計意圖:通過對問題的討論交流,讓學生髮現問題,知道慢羊羊在往外走,就有可能走進灰太狼的家,只有往回走,纔不會有危險。懶羊羊的圖片要倒過來,才正確。同時讓學生去學會思考問題,想辦法解決問題。]

(三)自主學習,接受挑戰

1.出示技能挑戰

師:要在畫圖軟件中將讓美羊羊、懶羊羊不受灰太狼魔笛的影響,我們就需要挑戰一些新的技能。(出示圖片1、圖片2)

2.學生嘗試,老師巡視

水平翻轉和垂直翻轉有什麼區別?

3.全班交流,教師指導

[設計意圖:通過技能挑戰,讓學生通過知識遷移自己探索新技能的使用方法,形成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通過技能交流,樹立學生自信心和成就感。]

(四)小組合作,學生操作

1.明確要求 (出示圖3)

要求:請你幫喜羊羊將魔鏡變成一塊普通的鏡子,將圖像正常地照出來。

2.學生小組合作交流,教師巡視。

3.學生彙報操作,教師實物直觀演示。

[設計意圖:教師的直觀、示範性操作,降低了學習難度,爲以後的自主學習,自主探究,打好基礎。小組合作設計,培養學生有計劃有步驟完成學習任務的學習習慣,學會思考問題,學會用實物進行對比學習;同時提高與人合作,與人交流的能力。]

(五)動手實踐,學生製作

師:同學們已經掌握了一定的技能,老師也給同學們準備了很多《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有關素材,接下來就打開電腦製作一副喜羊羊和灰太狼智斗的'故事。作品完成後,將故事講給大家聽,看誰的故事畫得最精彩、編的最精彩。

[設計意圖:學生的思維是活躍而富有想象力的,教學信息技術課堂開放的教學環境,爲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

(六)針對要求,檢查修改

1.學生檢查

2.修改完善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自己認真檢查的學習習慣。]

(七)交流評價,分享成功

1.學生展示

師:請將這個故事給大家分享!

2.師生評價

[設計意圖:通過作品展示,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同時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作品評價。]

(八)體驗收穫,總結下課

1.學生反思

師:通過今天這個活動的學習,思考以下問題。

①你學到了那些新的畫圖技能?

②在你完成製作的過程中,你最喜歡哪一部分的工作?爲什麼?

③在這次活動中你得到了哪些有益的幫助?

2.全班交流,教師總結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回顧本次活動的學習內容。]

第三部分:教學反思

一、捕捉熱點素材,創設興趣的學習情境。

二、鼓勵自主探究,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採取小組合作,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

四、活用任務驅動,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五、建立多元評價,不斷提高教學的水平。

但也存在不足......學生的作品忽視了畫面的整體協調性和美觀性。

神奇的聲控

一、教學目標

1.學會分析動畫作品,形成基本的編程思想

2.掌握將角色設置成按鈕,並在不同場景間自由切換的方法

3.掌握、、命令以及鏈表的用法

4.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搭建腳本,製作動畫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搭建場景腳本

難點:搭建場景腳本

三、教學準備:教學課件

四、課時安排:1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今天我們設計製作一個用聲音控制舞臺上角色變化的動畫作品,看看這個神奇的聲控在舞臺上給我們帶來哪些震撼的效果,你們有信心完成這個高難度的作品,那就讓我們一起挑戰它吧!

師板書課題

(二)自主學習,任務驅動

1.添加舞臺背景、創建角色

1)添加舞臺背景

學生通過閱讀書上內容,小組合作,共同完成教師提出的問題,找生上前演示操作。

對於學習慢的同學,採取小組幫帶,共同進步。

2)創建角色

學生通過閱讀書上內容,小組合作,共同完成教師提出的問題,找生上前演示操作。

對於學習慢的同學,採取小組幫帶,共同進步。

提個醒:繪製、導入角色時一定要考慮角色與背景的顏色是否對比明顯。如果顏色相近,則影響視覺效果。

2.搭建腳本

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共同完成教師提出的問題,找生上前演示操作。對於學習慢的同學,採取小組幫帶,共同進步。教師巡視,對出現問題的小組及時解惑。

1)搭建按鈕腳本

2)搭建背景腳本

3)搭建“聲電圖”場景的腳本

蝴蝶和鸚鵡腳本

4)搭建“聲控蹦牀”場景的腳本

蹦牀和女孩的腳本

5)搭建“聲控行進”場景的腳本

汽車行進的腳本

6)搭建“聲控風扇”場景的腳本

風扇和風扇支柱的腳本

7)搭建“聲控變色”場景的腳本

8)充實小星星的腳本

3. 演示成果

(三)學習檢測

自己完成“我的收穫”,師生共同對答案。

(四)教師總結

六、板書設計

1. 添加舞臺背景、創建角色

2. 搭建腳本

七、課後反思:要維護學生的直接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間接學習興趣,還必須突出因材施教的原則。在實際教學中,老師要面對客觀存在差異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完成不同層次的學習任務或評價較爲靈活的開放型任務。在完成面向全體學生的最基本任務的基礎上,學生可以自願多完成一些其他相關任務,以滿足其學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