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園詩課件

山水田園詩課件1

教學目標:

山水田園詩課件

1.能夠熟練背誦《田園樂》《飲酒(其五)》《絕句》。

2、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誦讀等活動,能結合課件插圖理解詩文大意,初步感受山水田園詩之美,激發對中國經典詩歌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感受詩歌的優美。

教學準備:Flash課件

教學時間:30分鐘

教學過程:

一、聽唱歌曲

1、課件播放《讀唐詩》,師生同唱。

2、同學們,就像我們剛纔在歌中唱的那樣:詩中有畫,詩中有歌。大自然中的山水花鳥都被詩人寫到詩歌裏面去了。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別有天地》這一單元,閱讀一組山水田園詩。

3、請認真看老師書寫課題。(板書)齊讀課題。

4、輕輕打開《語文經典讀本》,翻到51頁,快點看看,這一單元一共有哪幾首古詩?

二、學習《田園樂》

1、(課件出示詩歌)下面先讓我們隨着王維去他的山莊看看吧。

2、自己先試着讀讀《田園樂》這首詩。

3、讀的時候有沒有遇到困難?

4、誰想讀給大家聽?

注意學生如果出現錯誤,及時訂正字音。

(預設:“朝” 板書“朝煙”,詩句中的“朝煙”指的是早晨的煙霧,“朝”作“早晨”講的時候要讀“zhāo”,在讀本上標上拼音。把這個詞語讀3遍)

5、下面我們來接讀吧。男同學讀1、3句,女同學讀2、4句。交換過來,看誰讀得好。

6、一起讀一讀吧。

7、同學們,快看!(課件出示詩意圖)紅紅的桃花瓣上,昨夜的雨珠晶瑩欲滴;碧綠的柳絲籠罩在清晨的薄霧之中。院子裏落花滿地,黃鶯在枝頭歡快地歌唱。而住在山莊裏的人們還沉浸在夢鄉之中,真是“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啊!

8、(課件出示詩歌)想象着這幅畫面,再來美美地讀一讀吧。(指名讀)

9、老師看到有的同學讀詩時,情不自禁地搖頭晃腦。是啊,詩歌都是有節奏的,同學們有沒有試過這樣讀古詩?(師打節拍示範)

10、都來試一試吧。(一起拍手讀)

11、我們還可以和同桌拍手讀。(師示範)

12、(課件出示詩意圖)讀了這麼多遍,能背下來了嗎?會背的同學站起來,看着圖一起試試吧。

13、(課件出示詩歌)同學們,這首詩和我們以前讀過的詩都不一樣,看,它每句有幾個字?這樣的詩比較少見,叫做六言絕句,這樣的詩特別適合像我們剛纔那樣打着節拍讀。

三、學習《絕句》

1、(課件出示詩歌)讀完六言絕句,我們再來讀一首五言絕句吧。杜甫的這首《絕句》比較好讀,同桌兩個人讀一讀,遇到困難互相教一教。

2、誰想來讀?

3、下面我們比賽讀吧。(分排讀)一齊讀吧。

4、(神祕地)同學們,你們想不想和杜甫一塊兒到春天的田野上游玩?做好準備,我們出發了。快看!(課件出示詩意圖)看到這樣的畫面,你的心情怎麼樣?你呢?(指名說)

5、那就高高興興地讀一讀吧!

6、聽了同學的朗讀,老師也覺得開心極了,不禁想唱上一曲,會唱《春曉》嗎?我們配上這樣的旋律唱起來吧。(師引唱《春曉》——《絕句》)

7、下面老師給大家配上音樂,我們站起來一起唱吧。

8、喜歡唱詩嗎?其實古時候的詩都是可以唱的,唱詩也是背詩的一種好方法。 四、學習《飲酒》

1、剛纔我們讀的《田園樂》和《絕句》都是唐詩,下面我們再來讀一首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的五言詩《飲酒》(其五)。

2、(課件出示詩歌)看着大屏幕,自己先試着讀一讀。

3、誰對自己特別有自信,願意起來讀?

4、誰想當小老師領着大家讀?

5、女生讀。男生讀。齊讀。

6、老師想問大家一個問題:這首詩寫的是什麼季節的景色啊?你從哪裏讀出來的?

7、想不想當小畫家?現在給你這個機會,如果讓你把詩中描寫的景色畫下來,你想畫些什麼? 別急,先小聲讀讀詩,讀邊讀想想。

8、你想畫什麼?(指名彙報,課件點擊相機出現:菊花、籬笆、山、人、夕陽、飛鳥、山氣)

預設:

籬笆:在哪裏採菊?(東籬下就是東邊的籬笆牆下)知道什麼是籬笆嗎?籬笆就是像這樣用竹子或樹枝圍成的柵欄。

人:畫中還少了什麼?是誰在採菊?詩中雖然沒有寫他,可畫中怎麼能少了陶淵明這採菊人呢! 山氣:山間的雲霧。

9、(課件出示詩意全圖)看,這就是詩中描繪的畫面,來,我們邊欣賞着畫面邊讀詩。誰來讀一讀?(陶淵明的生活是多麼悠然自得呀!你還不夠輕鬆)齊讀。

10、老師把這首詩去掉幾個字,還能讀嗎?指名讀、分排讀。

11、只看着畫面能背出來嗎?齊背。

12、對於經典的詩歌,我們不光要讀,要背,還要會寫。拿出筆,把課前老師發給你的飲酒詩補充完整吧。

13、訂正。(實物投影出示) 五、總結: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讀詩、唱詩、畫詩、寫詩,那這三首詩都會背了嗎?老師點哪一首的畫面如果你會背就站起來一起背。

2、今天我們讀到的三首詩只是中國浩瀚山水田園詩中的滄海一粟。課後,同學們可以用這節課我們讀詩的方法學習其他三首詩,也可以蒐集更多的山水田園詩讀一讀。

山水田園詩課件2

【教學目標】

1、瞭解“山水田園詩”的興衰與發展。

2、瞭解盛唐“山水田園詩”的特點。

3、準確把握這四首詩的的思想內容及不同的藝術風格。

4、背誦這四首小詩。

【教學重點】

瞭解“山水田園詩”的特點;學會賞析它。

【教學難點】

學會賞析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簡介“山水田園詩”的有關知識

一、“山水田園詩”發展脈絡

先秦時代,《詩經》、《楚辭》出現大量描寫山水景物的詩句,但沒有把山水風光作爲獨立的審美對象加以描寫,而是作爲勞動生活的背景或比興的媒介。

建安時期,出現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詩———曹操的《觀滄海》,描繪了山、海、秋色壯美景象。但這時期山水田園並沒有成爲詩歌專門描寫的題材之一,而是侷限於個別的片段與篇章。

山水詩和田園詩的興起和發展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

魏晉時,“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不少文人嘯詠山林,隱逸之風遂興,東晉陶淵明歸隱田園,用樸素自然的語言歌詠田園風光與農家生活,在詩歌中開闢了一塊藝術新天地,宣告了田園詩的誕生。

“宋初文詠,體有因革,莊老告退,而山水方滋。”隨着魏晉玄學的興起,文人們受老莊思想的影響,由崇尚清談走向愛好山水,希企通過觀賞自然來領略玄理,從而使描寫自然爲主的山水詩逐漸代替了玄言詩。謝靈運由於政治上的失意,優遊于山水之間,成爲第一個大量寫作山水詩的詩人,從此確立了山水詩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此後,經過南朝詩人謝眺等人的努力,山水詩得到進一步發展,以其清新、秀麗的風格與邊塞、宮怨等其他題材的詩歌相區別。

初唐王績在雕琢浮豔的六朝餘風之外獨樹一幟,樸素、清新的田園詩成爲唐山水田園詩派的先驅。

至盛唐,以王維、孟浩然爲代表的一大批詩人繼承陶淵明田園詩、謝靈運山水詩的傳統並融會了兩家的特點,從而形成了山水田園詩派,並達到文學史上的顛峯狀態。

二、“山水田園詩”在唐代興盛的原因

1、富庶的社會經濟爲士人提供了優裕的生活條件,形成了山莊別墅化的生活環境,優遊泉林、流連山水成爲社會風尚,這是山水田園詩派形成的重要的社會因素。

2、既追求功名理想,又保持獨立人格與超脫精神,盛唐人通達的出世原則與人生觀念,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極度繁盛的重要的心理根源。

3、佛、道並存的思想局面和玄宗熱衷於招納隱士高人的政治局面,造成了普遍的隱逸風尚。對唐人來說,由隱而仕,往往是一條“終南捷徑”;而由仕而隱、功成名就而歸山置田,也成爲理想的人生範式。這樣的生活方式,使廣大文人始終保持從容幽雅的心境來欣賞田園山水的自然趣味,形成了無論仕隱都加入田園山水詩創作行列的繁盛景象。

三、唐代“山水田園詩”的特點

山水詩源於南朝(宋)謝靈運,田園詩源於晉代陶淵明,至唐代王孟的詩歌中田園和山水開始合流。這類詩以描寫自然風光、農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隱居生活見長。詩境雋永優美,風格恬靜淡雅,語言清麗洗練,多用白描手法。

陶淵明的田園詩中描寫山水景物的句子並不多,但是在王孟的詩中,秀麗的山水則作爲田園的背景不斷出現,如王維的《新晴野望》:“白水明田外,碧峯出山後。農月無閒人,傾家事南畝。”對農家的活動的描寫就是在山水的背景下展開的;而孟浩然的田園詩其實很有限,他的詩歌更多是如《秋登萬山寄張五》那樣,在山水隱逸的題材中插入一些農人活動的影子。

如果說陶淵明的`田園詩更偏重守拙抱朴的生活態度,那麼王孟與山水結合的田園詩則更多士大夫清高閒逸的情調。這是因爲王孟雖然描寫田園,嚮往田園,但他們並不能真正拋棄仕途,回到田園。王維一直半官半隱,孟浩然也一直念念不忘出仕。而且他們即使居住鄉村,過得卻不是農民的生活。陶淵明要“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而王維卻說“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陶淵明與農人“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而王維卻是“靜者亦何事,荊扉乘晝關”。我們可以說王孟其實一直是在遠遠地觀望田園,卻沒有真正融入其中。這是王孟和陶淵明精神實質上的差距。但是山水與田園的結合,使詩歌的審美意味更加豐富了。王孟一方面繼承了陶淵明的白描手法,另一方面又用細膩的筆觸刻畫景物。尤其是王維,他以畫家的眼光來看田園,將繪畫的構圖、線條、色彩等技法運用到山水田園詩的創作中,寫出“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白水明田外,碧峯出山後”等句子。這樣細緻的景物刻畫和溫馨的田家生活結合在一起,使我們在感受田園的安寧和樂的同時,體驗審美的愉悅。

以王孟爲代表的詩人們對田園的歌唱,除了對優美的山野風光的欣賞之外,包括了對溫馨平和的人際關係、單純快樂的勞動生活,甚至傳統的道德觀和價值觀的留戀和迴歸。這樣的田園是詩人理想中的田園,是他們最後的避風港,是他們對抗污濁的社會的最後一片陣地。而只有盛唐昇平盛世下的田園,才更接近於那個能夠讓詩人們“悵然吟式微”的理想田園。中唐以後,當唐帝國盛世不再,田園失去了以前的溫馨祥和,變得一片蕭條荒涼,詩人們也開始轉而描寫農村的凋敝,農家的貧苦,如韋應物的《觀田家》、杜荀鶴《山中寡婦》、皮日休的《橡媼嘆》等。這一時期農村題材的詩歌,與其說是田園詩,不如說是憫農詩了。

內容:這類詩多描寫自然風光、農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隱居生活。

藝術特色:詩境雋永優美,風格恬靜淡雅,語言清麗洗練,多用白描手法。

代表詩人: 孟浩然   王維    儲光羲   常建    祖詠

鑑賞中常用到的術語

1、思想內容——熱愛自然 嚮往自由  歸隱  隱逸   閒適淡泊   悠然自得

2、表現手法——借景抒情  白描

3、語言特點——清新自然  質樸自然  清幽淡雅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引導學生賞析這四首小詩

《宿建德江》

一、        孟浩然之生平

(689—740),四十歲以前一直住在襄陽,四十歲時到長安考過一次進士,然而卻沒有考上,從此也就不得不斷了做官的念頭,在江浙一帶遊歷了幾年之後,最終死在襄陽。晚年張九齡爲荊州長史,聘他爲幕僚。

李白《贈孟浩然》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鬆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二、        孟浩然之山水田園詩

(1)主要內容:

隱居山林的逸趣: 《過故人莊》

懷才不遇的苦悶: 《歲暮歸南山》

客居在外的愁思: 《宿建德江》

(2)藝術風格:清幽淡遠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

“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宿桐……》

“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江上思歸》

“東林精舍近,日暮空聞鍾。”《夜泊……》

“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送杜十四之江南》

三、寫作背景簡介

此詩作於開元十八年(730)漫遊吳越之時。當時,孟浩然告別隱居生活,躊躇滿志來到長安參加科舉考試,想實現自己爲國效力的政治抱負。但是,孟浩然科舉考試失利,未能中進士,失意東歸。

途經建德江時,愁緒無法排遣,然而,當黃昏來臨,明月當空之際,這建德江周圍的景物卻觸發了詩人的靈感。於是,一首名垂千古的寫景抒情小詩就這樣誕生了。

四、基本解讀

行船停靠在一個煙霧朦朧的小洲邊,日落黃昏,更給遊人平添一份新愁。

從船上望去,原野空闊蒼茫,遠處的天空比樹木還低。月明中天,倒映在清澈的水中,於船上俯視,江月與遊子是如此的接近。

五、思考討論

(清)黃叔燦《唐詩箋註》中說:“‘野曠’一聯,人但賞其寫景妙,不知其即景而言旅情,有詩外味。”請思考

1、這一聯的寫景“妙”在何處?

“低”字從“曠”字生出,“近”字從“清”字生出。原野空曠,故見天低於樹;江水清澈,故覺月近於人。

2、這一聯的“詩外味”是什麼?

這是一首寫羈旅愁思的詩。一個“低”字寄寓着詩人沉悶抑鬱的愁思,一個“近”字暗含着詩人孤獨寂寞的心境。詩中雖不見一個“愁”字,但無處不有羈旅之愁。

這兩句好似詩人懷着愁心,在這廣闊而寧靜的宇宙之中,經過一番上下求索,終於發現了還有一輪明月和他是如此親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尋得了慰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