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的音樂美術課件

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凝固的音樂美術課件,歡迎閱讀。

凝固的音樂美術課件

一、教 材 分 析

凝固的音樂依據課程標準的目標,綜合“欣賞·評述”和“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學習內容凝固的音樂,本單元凝固的音樂採用了課程標準提出的教學活動建議,以建築爲教學題材,通過欣賞、製作教學活動,目的在於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凝固的音樂形成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以及基本的美術素養。

課題《凝固的音樂》應理解爲:建築藝術和音樂一樣,能夠使人的情感和精神得到昇華。

教材從欣賞進入,以不同類型、風格的經典建築爲對象,分別從造型結構、光影變化、色彩以及環境等方面加以提示,啓發學生進行聯想,引導學生用體積、空間的認識方式感受優秀的建築作品的魅力。

兩個教學活動按梯次由淺入深展開,從簡單形體的製作嘗試中理解建築的某個部分,進而豐富學生的想像,通過合作學習,完成較完整的建築模型。在製作過程中,學習和運用立體構成的製作技法,獲得知識技能的能力。

資料庫提供的術語解釋:節奏與韻律,是音樂與造型藝術通用的術語,結合圖片,幫助學生進一步感受建築在造型結構與空間上的藝術表現。

學習大空間是對本單元知識內容的延伸和拓展,分別從生活中構成形式的運用、中國古代建築等方面進行引導,鼓勵學生走出課堂,在社會生活中學習和運用知識。

教材綜合欣賞和製作兩方面的學習內容,教學中應以形體空間感受和認識爲主線,聯繫建築藝術的人文精神和立體制作的技能方法,讓學生在感受與表現、知識與技能方面都能夠有所獲得。根據學生能力條件設置模型製作的難度水平及要求,注意活動之間的梯次關係,發揮合作學習的效能,力求做出較完整的作品。

二、教 學 目 標

*賞經典建築的形式美,體會和認識建築所蘊含的人文精神;

*製作簡單的形體,並構想建築模型,畫出設計草圖,根據設計草圖,製作簡單的建築模型。

三、教 學 思 路

1. 教學題材

首頁圖片用於欣賞活動,感受不同類型、風格的經典建築,分別從造型結構、光影變化、色彩以及環境等方面加以提示,教學運用中應該有所側重,能夠讓學生了解欣賞建築藝術的一般方法。

布達拉宮隨山勢聳峙,俯瞰山巒環抱的一片廣袤的平原,宏偉壯觀;色彩搭配單純、簡潔,錯落的組合給人豐富的視覺感受。可以比較下圖加拿大蒙特利爾某住宅,同樣是直線造型,不同的組合產生不同的空間感受。

天壇祈年殿層層臺基和重重屈檐以平穩的節奏,造成向上的動感,表現與天相接,突出“天”的肅穆崇高。

悉尼歌劇院富有詩意的建築羣,重複的殼體形成強烈的節奏感,讓人聯想到出海的白帆、盛開的百合。比較上海體育場飛揚的曲線造型,用以啓發學生對建築構圖的認識。

教學提示啓發學生對建築作品進行聯想,引入對簡單形體的思考。活動一設置的教學任務可以作爲製作活動的第一階段,讓學生從簡單形體的製作中學習基本方法,逐步完善建築模型的構思。第16頁的圖片爲學生提供了想像的參照。

活動二的.學習任務是創意製作,教材爲此呈現挖切、摺疊和粘合等製作技法詳細的步驟圖和相應的學生作業。創意製作應該在簡單形體制作的基礎上豐富和完整,體現教學的延續性。

2. 教學組織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製作模型用紙張、工具刀、尺子、鉛筆墊板、直尺、圓規、膠棒等;分小組製作模型;明確製作過程中安全、衛生以及愛護公物等注意事項。

3. 教學策略

從建築藝術給人的視覺、形體和空間感受以及其中蘊含的人文精神等方面理解“凝固的音樂”:即好的建築不僅僅是用於遮風避雨的構築物,它還像音樂一樣,使我們的情感和精神得到昇華。

欣賞過程注重視覺效果的感受,啓發對生活的聯想,達到昇華情感的目的;從造型、結構、色彩、環境等方面對建築作品進行分析,學習欣賞建築藝術的基本知識,瞭解建築藝術的形式美法則,並運用於對建築作品的評述。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大膽嘗試,培養他們敏銳的視覺意識,能夠對建築作品做出積極的?穴或許是獨特的?雪反應,追求更高的審美品位,並保持自己獨特的審美趣味。

製作活動分兩個部分,安排在兩個課時內完成:

第一課時:結合欣賞活動,參照圖片中屋頂和牆體的造型,經過剪切、摺疊、粘合,用紙做一個簡單的造型;轉動這個造型,從不同角度觀察感受形體和明暗的變化;基於這個造型,設想添加其餘部分後的小建築模型,畫出草圖,與同學交流。

第二課時:按設計風格進行小組組合。通過演示講解摺疊、挖切、粘合等製作方法。依據經典作品,討論建築形體的幾何關係、曲直、虛實對比關係的處理和運用,進一步理解作品和學習任務。根據學生的設計選擇相應的方法,爲小組製作提出建議。製作過程中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的優勢,使不同能力差異的學生都能得到鍛鍊和表現的機會。

對教學做出總結,師生結合經典作品交談製作體會。爲進一步瞭解建築藝術提供教學資源。

4. 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注意尊重、保護和發展學生個性,以鼓勵和肯定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評價內容包括視覺效果感受、造型、結構、色彩等方面,分別對教學過程中視覺意識的表現、創意和製作水平做出評價;輔導過程中及時對製作工序、方法以及良好習慣等細節做出點評。

四、教 學 選 擇

兩個活動設置形成梯次又相對獨立,教學時可以靈活運用。活動一的重點在認識建築形體的幾何關係,結合欣賞教學,在幾何體製作的基礎上稍加豐富和組合,便能成爲一個簡單的建築模型,使教學活動相對完整,便於在時間、材料條件欠缺的情況下單獨實施。活動二應該建立在活動一的基礎上,相對時間長,可以利用課時之間的空餘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在兩個活動之間建立知識銜接,形成完整的教學過程。

根據地域特點,可以考慮採用建築寫生的方法進入:運用前面所學的透視知識,對當地有特點的建築進行寫生,通過作業講評,結合欣賞獲得有關建築的知識,再進入製作,構成完整的教學活動。

五、教 學 建 議

1. 關於教材處理的建議

課堂欣賞的圖片材料有主次之分,不宜平均對待。從建築藝術的形式美法則進入,運用直線和曲線造型、節奏與韻律、重複與再現、環境等要素進行分類,舉一反三,直接指向知識內核。

強調綜合學習的必要性,在欣賞活動中瞭解建築體現的人文精神,在製作過程中運用幾何知識等等。

爲了加強欣賞和製作之間的聯繫,增加重複與再現、虛實關係等內容。如採用悉尼歌劇院的重複形狀的方法,而不一定模仿形狀;挖切可以體現牆體的虛實關係,而不僅僅是爲了做窗戶等等。

模型製作儘量減少繁雜的表面處理,比如挖切很多的窗戶。多采用體積組合的表現形式,有利於分工合作的組織形式。

2. 關於教學情境創設的建議

音樂運用於教學情境的烘托,不失爲最佳手段,但其難度也不容忽視。建築作品是時代的產物,蘊含着歷史、宗教、地域和民族等複雜的文化內涵,音樂背景的運用主要是啓發學生對人文主題的聯想,如布達拉宮可以讓人聯想到宗教儀式上的大號、喇嘛、藏族服飾、藍天雪山等等,與建築的挺拔、宏偉相對應的音樂效果應該是渾厚、寬廣的;而悉尼歌劇院讓人聯想更多的是陽光、海風、遠航,悠揚抒情的女高音比較適合這種舒展、明快的建築風格。針對學生對建築和音樂的理解所存在的差異,可以考慮在課前組織一次評選活動,讓學生爲教材中的某件作品選配一段背景音樂,並說出自己的想法和用意,促使他們表達自己獨特的審美趣味,創設他們認可的教學情境。

3. 關於教學方法靈活運用的建議

爲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係,提出問題和解答問題有機結合,隨機調整師生的主從關係,把更多的學習空間留給學生。如:設置“陽光下的悉尼歌劇院”、“世界屋脊上的神殿”、“建築的直線和曲線”等話題,讓學生運用多方面的知識描述自己對建築作品的感受;點評突出的製作,讓學生介紹製作方法與體會等。諸如此類,教師與學生的積極互動,使學生更爲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4. 關於教學媒材和教學手段擇優使用的建議

拍攝當地有特色的建築圖片運用於教學,引發學生對周邊環境的關注,形成觀察習慣。

注重運用示意圖歸納形體結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建築作品;強調動手演示的作用,直觀感受更有利於製作技巧的傳授;製作幾何體的展開平面圖,供學生隨時查閱。

5. 關於採納不同教學組織形式的建議

提供一定數量的圖片和具有指導意義的文字,利用校園網絡或櫥窗,舉辦“建築博覽會”;通過徵文的活動形式,利用課外時間完成欣賞教學。不僅能夠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還可以緩解課時不足的壓力。

6. 關於學習指導方法和學習小竅門的建議

幾何體體積和它展開平面的形狀有很大區別,幫助學生完成從平面到立體轉換是教學中的難點。可以利用幾何模型教具,從各個角度觀察其平面投影。對學生而言,更簡便的方法如:拆開一箇舊包裝紙盒,即可獲得展開平面圖。

六、教 學 資 料

建築與音樂

德國文學家歌德把建築比喻爲“凝固的音樂”,因爲建築可以像音樂那樣喚起人們某種情感,例如創造出莊嚴、雄偉、幽暗、明朗的氣氛,使人產生崇敬、自豪、壓抑、歡快等等情緒。建築與音樂的聯繫突出體現在節奏和韻律、重複和再現以及對比等概念與方法上。

節奏和韻律在音樂和美術中的應用極爲普遍。古今中外的建築?薰不論是單體建築或羣體建築?薰乃至細部裝飾,幾乎處處都有運用韻律美造成節奏感。

在音樂中某一主旋律的重複或再現,通常有助於整個樂曲的和諧統一。在建築中,往往也可以借某一主題的重複或再現來增強整體的統一性。一般說來,重複或再現總是同對比和變化結合在一起,這樣才能獲得良好的效果。凡對稱都必然包含着對比和重複這兩種因素。中國古代建築中常把對稱的格局稱爲“排偶”,偶是成對的意思,也就是兩兩重複地出現。同一種形式的空間如果連續多次或有規律地重複出現,還可以造成一種韻律節奏感。如:悉尼歌劇院、天壇祈年殿、故宮角樓的屋頂和香港力寶大廈等。

建築形式美法則

一個建築給人們以美或不美的感受,在人們心理上、情緒上產生某種反應,存在着某種規律。建築形式美法則就表述了這種規律。建築物是由各種構成要素如牆、門、窗、臺基、屋頂等組成的。這些構成要素具有一定的形狀、大小、色彩和質感,而形狀(及其大小)又可抽象爲點、線、面、體(及其度量),建築形式美法則就表述了這些點、線、面、體以及色彩和質感的普遍組合規律。

建築形體的幾何關係

古代一些美學家認爲圓、正方形、正三角形這樣一些簡單、肯定的幾何形狀具有抽象的一致性,是統一和完整的象徵,因而可以引起人們的美感。

抽象的一致性指這些形狀有確定的幾何關係。例如圓周上的任意一點距圓心的長度是相等的,圓周的長度是直徑的π倍;正方形或正立方體的各邊相等,相鄰的邊互相垂直;正三角形的三條邊等長,三個角相等,頂端處於對邊的中線上。這些形狀既然有明確、肯定的幾何關係,就可以避免任意性。這種觀點對建築構圖影響很大。古代許多優秀建築作品不論是平面形狀、體形組合,乃至細部處理,都以上述幾種簡單的幾何圖形作爲構圖的依據?薰從而獲得了高度的完整統一性。後來雖然突破古典建築形式,出現了多種不規則的構圖法則,但有時仍然藉助於簡單幾何圖形來達到構圖上的完整統一。參看希臘巴特農神廟、盧浮宮金字塔、臺方斯大拱門等。

直和曲的對比

直線能給人以剛勁挺拔的感覺,曲線則顯示出柔和活潑。巧妙地運用這兩種線型,通過剛柔之間的對比和微差,可以使建築構圖富有變化。西方古典建築中的拱柱式結構,中國古代建築屋頂的舉折變化都是運用直曲對比變化的範例。現代建築運用直曲對比的成功例子也很多。特別是採用殼體或懸索結構的建築,可利用直曲之間的對比加強建築的表現力。如:悉尼歌劇院、上海東方之珠、上海體育館。

虛和實的對比

利用孔、洞、窗、廊同堅實的牆垛、柱之間的虛實對比將有助於創造出既統一和諧又富有變化的建築形象。如:朗香教堂的窗孔使厚實牆體顯得和諧而富有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