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體育《跳繩》課件

跳繩是中學生十分喜歡的一種體育活動,發展跳躍能力的傳統性運動項目。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體育《跳繩》課件,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初中體育《跳繩》課件

教材分析

跳繩、拔河、毽子等都是我國民間的一項體育項目,深受青少年兒童的喜愛,具有較大的鍛鍊價值。尤其跳繩對學生髮展是非常有價值的體育活動。根據本課的指導思想,將民間體育跳繩安排在教學單元計劃中,也是對我國民間體育得到更好的發展。複習單人跳繩,跑步跳繩,嘗試雙人跳繩和快速跳繩技術。跳繩可以促進生長髮育,可以使身體素質得到全面發展。也就是說跳繩練習能夠使速度、力量、靈敏、彈跳力、耐力等素質得到全面發展,通過跳繩課程來培養學生的合作、創新意識,發展靈敏性等身體素質,提高技能的一個縮影。雙人跳繩、跳長繩還可以促進同伴間密切協作精神。

學情分析

1、教學對象,九年級學生,實踐課

2、近幾年隨着體育加試的進行,尤其是今年又把跳繩例如體育加試項目。九年級學生,通過前段時間的學習,體能普遍較好,對跳繩有關的練習方式都有較強的興趣。

跳繩方面,基本的正搖跳,長繩的雙人搖跳、多人搖跳等技術動作有較好的基礎。大部分學生具備了向較高一層次難度發展的條件。比如:正搖跳,長繩的雙人搖跳、多人搖跳多跳等,這些技術動作學生都有較濃的興趣。

3、另外中考體育加試的需要,學生學習跳繩的熱情、組織紀律、認識能力、身體素質相對其他年級有一定的優勢。因此,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本節課的內容,讓學生能更好的接受本次課的教學。另一方面,九年級學生正處自身發育的高峯期,靈敏,協調素質的快速增長有可性強的特點,跳繩恰好有此方面的鍛鍊價值,這更增加提高了學生對跳繩的熱愛。同時也使我國民間體育得到更好的發展。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到跳繩運動對人體的鍛鍊價值,並積極參與鍛鍊。

2、發展學生的協調性,上、下肢肌肉力量,提高跳躍能力。

3、培養學生勇於克服困難、不怕失敗,積極進取、拼搏向上的精神。以及培養學生敢於探究、創新的精神,感受與人合作的快樂,建立良好的、和諧的人際關係,爲終身體育打基礎。

4、通過觀察、模仿原地單人跳繩的不同玩法,嘗試1---2種原地雙人跳繩的技術,努力掌握快速跳繩及繩間最佳節奏,爲中考體育加試作好準備。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法:運用講解示範法、啓示引導法、鼓勵表揚法等,嘗試在體育課堂中加強師生間的交往與溝通,通過小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鼓勵學生根據現有場地器材和自身實際情況,發揮自主能動性,努力尋找通過跳繩來發展學生素質的教學方法。

“學”法: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體,通過自主管理、小組合作練習、探究性學習、創新演示,爲學生提供一個展示的平臺,激勵學生獲得成功。

教學內容的重點:嘗試雙人跳繩的不同玩法。

難點:能夠掌握快速跳繩跑中的最佳繩間節奏。

教學過程

(一)準備部分6----8(分鐘)巧用跳繩。

1、課堂常規1---2’

2、跳繩慢跑2---3’

學生在教師的帶領、引導下完成,體會跳繩慢跑的步伐節奏,爲接下來的快速跑跳繩打基礎。

4、繩操2—3(分鐘)

用跳繩做器械,進行繩操練習,目的:達到熱身活動關節的目的。

(二)基本部分27—30(分鐘) 熟練運用跳繩

1、複習(1)原地的單人跳繩5—6’

目的:發展學生的主體性,體驗運動快樂及敢於控制探究的.精神。

(2)跑步跳繩5—6’

目的:發展學生的奔跑能力,體驗跑動中的繩間最佳節奏。

2、嘗試雙人跳繩6—7’

目的: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體驗合作的快樂及敢於探究的精神。

3、快速跳繩10---12’

目的:發展學生的快速能力,體驗快速中跳繩間最佳節奏。

(三)結束部分4—5’ 體驗收穫

目的:主要是教會學生放鬆身體的方法,讓學生在輕鬆的音樂中結束本堂課的教學。師生互評。

(四)效果預計:

1、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能認真參與各個內容的練習,達到教學目的,課堂氣氛活躍,師生間情感融洽。

2、預計每一組學生都能有1---2種雙人跳繩的玩法,並能學會用運於實際鍛鍊中。

3、預計通過快速跳繩學習,體驗快速中跳繩間最佳節奏,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體驗到合作帶來的快樂。

4、預計的練習密度在40%---50%,平均心率達120---140次/分。

板書設計

學校場地、短繩45根,小黑板一塊、錄音機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