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課課件

一年級語文課課件一:外面的世界

教學目標:

一年級語文課課件

1、 認識15個生字,學會10個字。

2、 在學習生字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與人交談的能力。

3、通過創設生活情境,指導學生留心觀察生活,感受學習語文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1、 認識15個生字,學會10個字。

2、通過創設生活情境,指導學生留心觀察生活,感受學習語文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

小朋友,每天上、放學或是週末休息,你們都接觸到了外面的世界。那麼你們願意更多地瞭解外面的世界嗎?想發現更多新奇有趣的東西嗎?

二、 交流對話

1、圖上畫了什麼?你是怎麼知道的?

2、這些字你是怎麼認識的?

3、你們真是善於發現知識、愛學習的好孩子。

三、 識字

1、今天老師把這些字帶到課堂上來了,你們來認一認好嗎?

2、大家一齊讀一讀

3、有些小朋友這些字是全認識,你們能幫助他們嗎?

4、學生小組合作、討論。

5、有信心都認識嗎?開火車讀生字,有學生不認識的,請全班同學教認字方法。

6、大家能不能給這些字找朋友組詞呀?

四、寫字

1、今天,們學習寫兩個字“外”“車”,讀一讀。

2、觀察“外”是怎樣組成的,怎樣寫好看呢?(左短右舒展)

3、“車”字的豎在豎中線上,左右對稱。

4、你們寫一寫,互相評一評。

五、作業

同學們認識了這麼多字。可不要讓它們溜走。回家後,把從廢舊報紙、包裝紙上認識的字剪下來貼在一張紙上,多讀讀,多看看,讓它成爲你永遠的.朋友。

一年級語文課課件二:《春曉》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歌曲《春曉》的學習,感受音樂與古詩的完美結合,對以我國古典詩詞爲題材的現代音樂作品有進一步學習的願望。

2、通過用不同的速度來演唱歌曲《春曉》,體會不同的速度對音樂情緒和音樂形象所產生的作用。

3、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創作表現《春曉》。

教學重點、難點:

1、八分休止符的運用

2、附點節奏的演唱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導入

師:同學們聽過《春天在哪裏》這首歌嗎?讓我們隨着音樂跳起來吧。

1、歌表演《春天在哪裏》。

2、同學們,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最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季節,春天是那樣的美,到處是萬紫千紅,到處是花紅柳綠,哪位同學能夠用你的歌聲來表現春天呢?

——讓學生自由演唱。

3、剛纔大家演唱了讚美春天的歌曲,還有哪些同學能夠吟誦讚美春天的古詩呢?

三、古詩文化

1、剛纔有位同學吟誦了《春曉》這首詩,你們看,唐朝詩人孟浩然多了不起,僅僅用了20個字就描繪了春天的美景,下面就讓我們共同來感受這美妙的詩句吧!

——師生共同誦讀古詩。

2、提問:讀了這首詩,你感受到了春天的哪些美景呢?

3、師:大家說的太好了,面對這麼美麗的春光,我們的詩人孟浩然不禁吟到:“春眠不覺曉,……”

——師配樂朗誦。

四、學唱歌曲

師:同學們知道嗎,這首詩還能唱一唱,這種唱法叫古詩新唱,想聽聽嗎?

1、欣賞童聲合唱《春曉》,感受歌曲情緒。

2、出示歌單,老師做示範演唱。

3、老師逐句教唱。

4、老師唱詞,學生唱la音。

5、輕聲演唱歌詞。

6、解決難點:

1)歌曲的四個休止符處加上四個動作:聽、聽、看、搖頭。

2)最後一句附點節奏

7、再次輕聲、有感情地演唱。

8、女生領唱,男聲伴唱。

9、男生領唱,女生伴唱。

10、分組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創作表現《春曉》。

11、教師指揮完整演唱一遍。

五、歌曲處理

1、師分別用慢速、中速和快速演唱歌曲,請學生仔細聆聽後說一說三遍演唱的速度和情緒有什麼不同。

2、排練合唱《春曉》,用慢速和中速演唱歌曲

3、表演節目——大合唱《春曉》。

六、小結

感謝全體同學,你們的歌聲又一次讓我們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最後,讓我們在美妙的歌聲中結束這節音樂課吧!

教學反思:

本堂課以學生爲主體,面向全體學生,注重人人蔘與。教學中緊緊圍繞“春”爲主題,從學生的興趣爲出發點,通過說春天,唱春天的來引導學生探索和體驗春天。上完課,我就有很多的感觸。最大的感觸是——不能低估了學生的能力。孩子都是聰明的,孩子的潛力是無窮的。同時,爲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鼓勵學生勇敢、踊躍的表現自己,我也努力來創造一個民主的課堂。因爲只有課堂上真正做到民主了,學生纔會感覺到心理的安全,纔會願意由衷地和你配合。當然,這對於教師的要求也就更高。不僅課堂中每個環節的設計要周密考慮,教學時還要善於調控好整個教學局面。

一年級語文課課件三:明天要遠足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才、明、同、學”4個字。認識目等偏旁。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理解詩歌內容。

教學重點:

1、學生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語氣的跌宕起伏與漢字的正確發音。

2、強調學生語言組織的連貫、完整、清楚。

教學難點:理解詩歌內容。

教具準備:投影、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啓發談話,揭示課題

(一)“小朋友們,現在是什麼季節啊?”

(二)“那麼在秋季我們與家人∕老師同學可以組織什麼活動呀?”

“去郊遊∕去登山···”

(三)“活動前需要做什麼準備呢?”

“準備吃的∕喝的∕厚衣服··”

“今天,老師帶着大家去秋遊!”

二、初讀課文

(一)請學生預習,自由朗讀

(二)老師領讀

(三)請學生齊讀一遍

三、識字

老師拿出生字卡片,每兩個生字爲一組,進行教讀,然後班讀→組讀→個讀,並結合閃卡、開火車等遊戲

老師引導學生打開課本,依次尋找每個生字→生字所在的句子

四、再讀課文

(一)學生分段朗讀,老師分段講解:

(第一段完畢)“小朋友們,你們說一說,大海都有什麼顏色呢?”“藍色∕黑色”(學生回答完畢,老師解釋大海顏色的變化)

(第二段完畢)“小朋友們,你們說一說,白雲都有什麼形狀呢?”

(第三段完畢)“小朋友們,小作者急着等天亮了去幹嘛呀?”“那你建議小作者應該做什麼準備呢?”

結合遊戲、比賽等,請學生進行班讀→組讀→個讀

學習練習句子:我和()去()玩了(),心情()。

“我和爸爸媽媽去公園玩了過山車。心情高興。”

“我和姐姐去遊樂場玩了碰碰車,心情不錯!”

(二)總結學習排比句

五、作業

(一)學習練習句子:我和()去()玩了(),心情()。

(二)每個生字寫五遍

六、板書設計

明天要遠足

大海的顏色﹍﹍

白雲的形狀﹍﹍

我和()去()玩了(),心情()。